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致病菌
致病菌分类
致病菌分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致病菌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它们在人类和动植物中广泛存在。
致病菌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例如形态、生物学特征、病原性等,我们可以对致病菌进行不同的分类。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致病菌分类及其特点。
一、按照形态分类1. 球菌:球菌是一类圆形、球形或短椭圆形的细菌,常见的球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2. 杆菌:杆菌是一类长而细长的细菌,形状类似于棍子,常见的杆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3. 弯曲菌:弯曲菌是一类形状弯曲或螺旋状的细菌,常见的弯曲菌包括幽门螺杆菌、布氏杆菌等。
二、按照生物学特征分类1. 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菌是指细菌在革兰染色中呈现紫色或蓝色的细菌,其细胞壁富含乳酸和羟脂酸,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2. 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是指细菌在革兰染色中呈现红色或粉红色的细菌,其细胞壁富含脂多糖和脂蛋白,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三、按照病原性分类1. 传染病菌:传染病菌是指能够引起传染病的致病菌,常见的传染病菌包括霍乱弧菌、流感病毒等。
2. 寄生虫:寄生虫是一类能够寄生在人体或动植物体内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常见的寄生虫包括疟原虫、钩虫等。
四、按照耐药性分类1. 耐药菌:耐药菌是指对抗生素等药物产生耐药性的致病菌,常见的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结核菌等。
在现代医学中,对致病菌的分类和研究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和治疗方法。
对不同类型的致病菌进行分类研究也有助于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致病菌的分类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类研究,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控制致病菌的危害。
希望通过对致病菌分类的介绍,可以增加大家对致病菌的了解,提高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意识。
【2000字】第二篇示例:致病菌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条件致病菌
条件致病菌1. 简介条件致病菌,也称为病原微生物,是一类在特定条件下会引起疾病的微生物。
它们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包括空气、土壤、水源以及生物体内,如动植物、人类等。
条件致病菌主要通过感染宿主的方式,进入宿主体内生长繁殖,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2. 常见的条件致病菌2.1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在正常情况下是人体肠道的共生菌。
然而,某些菌株具有致病性,并且能够引起人类疾病,如肠道感染、膀胱感染等。
大肠杆菌主要通过粪便、污水等途径传播,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食物、饮水、接触感染等。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和环境中的细菌,常见于皮肤和鼻腔。
大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人体无害,但某些菌株能够引发感染,导致皮肤感染、肺炎、败血症等疾病。
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如接触感染的表皮伤口、输液器等。
2.3 沙门菌(Salmonella)沙门菌是一类能够引起人类和动物肠道感染的细菌。
人类感染沙门菌主要是通过进食被污染的食物,如生熟不洁的肉类、蛋类、奶制品等。
沙门菌感染常引发食物中毒,表现为腹泻、发热、腹痛等症状。
3. 条件致病机制条件致病菌引起疾病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毒力因子条件致病菌通常具有一系列毒力因子,包括外毒素、内毒素、附着因子等。
这些毒力因子能够破坏宿主的细胞结构,干扰生物体正常的代谢和免疫功能,导致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生长繁殖。
3.2 宿主因素宿主的免疫功能状况是决定感染发病的重要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幼儿、免疫系统受损的人)更容易感染条件致病菌,并出现严重的病症。
3.3 环境因素条件致病菌的生存和传播与环境有密切关系。
一些细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营养条件下能够迅速繁殖,增加感染的风险。
例如,食物中的沙门菌就能够在适宜的温度下迅速繁殖,引发食物中毒。
常见细菌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常见细菌及其对人体的影响细菌是生物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类微型有机体,无论是在大自然中,还是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细菌都是无处不在的。
细菌有些是食品中的有益微生物,有些则是病原菌,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细菌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广泛存在于人类的皮肤、鼻腔和口腔等部位。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它的抵抗能力很强,但一旦身体免疫力低下或者伤口被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就会产生毒素,引起各种疾病。
例如皮肤感染、肺炎、中毒性休克综合症等。
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源和动物内脏等地方。
在自然界中,大肠杆菌是一种有益细菌,帮助分解食物和维持肠道内的微生物平衡。
但是,某些菌株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例如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源中含有大肠杆菌,会引起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
此外,大肠杆菌也是耐药菌的代表之一,常常因过度使用抗生素而导致耐药性越来越强。
三、链球菌链球菌分为A、B、C、D四种群体,其中A、B、C群是人体常见的致病菌。
咽喉炎、扁桃体炎、结膜炎等疾病都是链球菌感染引起的。
此外,链球菌也能引起严重的心肌炎和肾脏病。
预防链球菌感染的最好方式就是保持个人卫生和加强免疫力。
四、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和人体的关系比较复杂,它是一种RNA病毒,可以进入人体细胞,引起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但流感病毒的变异性使得它难以被根治,而且每年都会发生新的疫情。
建议大家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减少病毒传播和发生。
五、葡萄球菌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致病菌,很多人在切割手指或者有皮肤创口时会感染。
葡萄球菌会产生毒素,引起皮肤发炎和脓疮。
此外,葡萄球菌也是医院内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容易引起医院感染和死亡。
以上细菌只是人类接触最多的一部分,还有很多细菌在环境中也会造成不同的危害,因此要保持好卫生习惯,注意预防接触细菌的途径。
另外,正确使用抗生素也是防范细菌感染的有效方法,医生开的抗生素按期完成一般不需要过度用药。
藏在厨房中的致病菌
藏在厨房中的致病菌厨房是生活中重要的场所之一,但却是致病菌滋生的高危区域之一。
致病菌可以随时从食品、工具和环境中传播,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想要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就必须了解常见的致病菌以及如何预防它们在厨房中的传播。
1.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它可以通过生鸡肉、炸鸡、蛋类、牛奶等高蛋白食品传播。
如果厨房中的食品没有正确处理或储存,沙门氏菌就会滋生并传播。
感染沙门氏菌后,人体可能会出现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甚至引起严重的肠胃疾病。
预防方法:将生鸡肉和炸鸡用冷水彻底清洗,不要使用和生鸡肉同一个切菜板和刀具。
烤肉和烤鸡也不要用同一块烤盘或烤架。
在储存食品时,保持适宜的温度,及时将剩余食品放入冰箱冷藏。
2.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可产生毒素的细菌,可以在生肉、蛋类、奶制品和凉菜等食品中滋生。
如果食品没有妥善处理或储存,这种细菌就会产生毒素,导致人体出现食物中毒、肠胃炎等症状。
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后,人体可能会出现腹泻、呕吐、发热和腹痛等症状。
预防方法:加热食品到适当的温度,一般煮沸5分钟以上可以有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
不要将已经加热过的食品暴露在室温下,尽快将其放入冰箱保存。
3.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的细菌。
虽然大肠杆菌可以促进肠道健康,但它的某些菌株也可以导致感染和食物中毒。
大肠杆菌可以通过污染的食品、饮用水和人际传播等途径传播。
感染大肠杆菌后,人体可能会出现腹泻、腹痛和发热等症状,甚至发展成肾衰竭等严重疾病。
预防方法:保持厨房卫生,经常清洗手部和厨房用具,尤其是经过肉类等食品的处理后。
在加工肉类等食品时,要将工具和切板清洗干净,避免污染其它食品。
4. 耐药性细菌耐药性细菌是指细菌经过多次低浓度的药物治疗后,逐渐进化出对药物的耐药性。
这些耐药性细菌在厨房中很容易产生和传播。
常见的耐药性细菌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的肠球菌和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人体各部位常见的致病菌
人体各部位常见的致病菌人体就像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各个部位都可能受到致病菌的侵袭。
了解这些常见的致病菌,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我们先从头部说起。
在鼻腔和鼻窦中,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这些细菌可能会引发鼻窦炎,导致鼻塞、流涕、头痛等不适症状。
在耳部,中耳炎较为常见,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当这些细菌侵入中耳,会引起耳部疼痛、听力下降等问题。
接着是口腔。
口腔中的致病菌种类繁多,其中变形链球菌是导致龋齿的主要“元凶”之一。
这种细菌能分解食物中的糖分产酸,破坏牙齿的珐琅质。
另外,牙龈卟啉单胞菌与牙周炎密切相关,它会引发牙龈炎症、出血,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牙齿松动。
再往下看,到了咽喉部位。
链球菌属中的化脓性链球菌是引发咽炎和扁桃体炎的常见致病菌。
患者往往会出现咽喉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
胸部的肺部也是致病菌容易“捣乱”的地方。
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都可能导致肺炎。
这些致病菌会引起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谈到腹部,肠道中的致病菌也不少。
大肠杆菌是肠道中的“常客”,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会引发肠道感染,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
沙门氏菌也是常见的肠道致病菌之一,常常通过不洁食物进入人体,引起食物中毒,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在泌尿系统,大肠杆菌同样是导致尿路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之一。
尤其是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的特点,更容易受到大肠杆菌的侵袭,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也容易受到致病菌的侵害。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的皮肤致病菌之一,它可能导致疖、痈、脓疱疮等感染性皮肤病。
另外,链球菌也可能引起丹毒、蜂窝织炎等疾病。
生殖系统也不能“幸免”。
女性的阴道中,正常情况下存在一些菌群保持平衡。
但当这种平衡被打破,例如念珠菌过度繁殖,就可能引发阴道炎,出现外阴瘙痒、白带异常等症状。
男性的生殖系统中,淋病奈瑟菌是导致淋病的主要致病菌,会引起尿道炎等症状。
常见致病菌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致病菌是引起人类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土壤、水、空气和食物等。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致病菌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报告将对常见的致病菌进行总结,分析其特点、传播途径、致病机理及防治措施,以期为疾病防控提供参考。
二、常见致病菌分类根据致病菌的来源、特点及致病机理,可将常见致病菌分为以下几类:1. 细菌性致病菌细菌性致病菌是引起人类疾病最常见的致病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主要引起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
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肠道感染等。
厌氧菌:如破伤风杆菌、梭菌属等,主要引起厌氧性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
2. 病毒性致病菌病毒性致病菌是引起人类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呼吸道病毒:如流感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肺炎等。
肠道病毒: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主要引起腹泻、手足口病等。
肝炎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主要引起肝炎、肝硬化等。
3. 真菌性致病菌真菌性致病菌是引起人类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念珠菌:如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等,主要引起皮肤感染、口腔感染、阴道感染等。
曲霉菌:如烟曲霉菌、黄曲霉菌等,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隐球菌:如新型隐球菌、申克孢子丝菌等,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皮肤感染等。
4. 寄生虫性致病菌寄生虫性致病菌是引起人类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原虫:如疟原虫、阿米巴原虫、弓形虫等,主要引起疟疾、阿米巴病、弓形虫病等。
蠕虫:如蛔虫、钩虫、绦虫等,主要引起蛔虫病、钩虫病、绦虫病等。
三、常见致病菌的传播途径常见致病菌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空气传播:如细菌、病毒等通过空气传播,引起呼吸道感染。
消化道传播: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通过食物、饮水等途径传播,引起消化道感染。
常见致病菌
沙门氏菌中毒主要是因为摄食了一定量活菌,这些活菌又在人体内生长繁殖所引起。一般来说, 当食物中含菌量在105~108CFU/g的范围内即可引起食用者中毒。而食入致病力强的沙门氏菌2× 105CFU/g即可发病,食入致病力弱的沙门氏菌108CFU/g也可发病。肠道内大量的菌体崩解后,其 细胞壁所含的脂多糖释放出来,形成内毒素,内毒素对肠道粘膜、肠壁及肠壁的神经、血管有强 烈的刺激作用,造成肠道粘膜肿胀、渗出、粘膜脱落,因而中毒症状表现出呕吐、腹痛及不同性
污染途径
1,人接触污染:人的鼻、咽、肠道内带菌率为20%-30%,人体携 带的病原菌可以污染各种食品; 2,带有病原菌的乳汁; 3,被污染的畜禽肉:畜禽局部患有化脓性感染时,感染部位的葡 萄球菌可以造成肉体其他部位的污染,有数据显示屠宰后鸡体表 带菌率43.3%,鸭体表带菌率66.6%
备注
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
性腹泻,腹泻次数有时可达10多次,低热或不发热;许多病人同时有呼吸道症状。
蜡样芽孢杆菌主要分解糖类,被污染的食品没有明显的腐败现象,蜡样芽孢杆菌某些菌株能产生 肠毒素,其产生的肠毒素可分为耐热与不耐热两种,耐热肠毒素多在米饭类食品中产生,能致呕
吐性胃肠炎,不耐热肠毒素可在各类食品中产生,能致腹泻性胃肠炎,以腹痛和腹泻为主要症 状,一般蜡样芽孢杆菌浓度达到105-108cfu/g的时候就可能会产生致吐毒素,30℃是致吐毒素产 生的最佳温度条件,呕吐毒素导致的发病潜伏期较短,一般仅为0.5-5小时,症状与金黄色葡萄球 菌引发的食物中毒症状相似,耐热的呕吐毒素须在126℃90分钟的条件下才能被破坏,短时间无 法破坏其活性,腹泻性型肠毒素是一种不耐热蛋白质,55℃加热10分钟其活性保留26%,80℃加 热10分钟,活性完全丧失,胰蛋白酶或胃蛋白酶可将其灭活,腹泻型食物中毒往往是未完全灭活 的蜡样芽孢杆菌在小肠中产生腹泻型肠毒素所引起,一般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
常见致病菌及预防措施
常见致病菌及预防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身体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仍然会面对各种疾病的威胁,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因病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
了解常见的病菌及其引发的疾病,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助于我们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
1、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少数品种可引起人类肠道和尿道感染。
感染原因主要是口腔、手污染,食品、饮料污染等。
预防措施:勤洗手、饮食卫生;多喝水、多排尿以保持尿道口清洁;女性经期勿随便更换卫生巾;男女性行为时应采用安全措施。
2、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可以引起人体肠道和其他部位的感染,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剧烈腹泻。
这种病菌在肉类和蛋类等食品中比较常见。
预防措施:煮熟食物、禁食变质食品;勤洗手和家居环境清洁卫生;避免生食海鲜等生鲜食品。
3、链球菌链球菌是一种产生葡萄糖糖基胶原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可引起各种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急性葡萄球菌性扁桃体炎、脓疱疮、败血症等。
预防措施:保持口咽部的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预防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葡萄球菌葡萄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广泛存在于环境和人和动物体表面,是人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能够引起多种疾病,如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预防措施:勤洗手;皮肤有创伤时应注意消毒,避免被人感染;关注自己的饮食卫生;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5、脑膜炎球菌脑膜炎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是导致流行性脑膜炎和败血症的病原菌,主要通过呼吸道、咳嗽和接触传播感染,特别是在冬春季节。
预防措施:加强自身防护意识,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到人流密集的地方,体育场、园区等公共场所注意卫生。
总之,在预防疾病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重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定期检查自己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病变,进行正确的治疗。
同时,不要忽视个人生活习惯的影响,在家庭、社区和学校加强预防和控制的教育宣传,共同创建卫生优良的生活环境,健康幸福的生活。
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致病菌
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致病菌一、人体中的常见的致病菌:1、葡萄球菌:属革兰氏阳性球菌。
是人体皮肤上寄居最多的致病菌,也见于鼻咽等处。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强,主要产生溶血素、杀白细胞素和血浆凝固酶等,造成许多种感染,如疖、痈、脓肿和伤口感染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特点是局限性组织坏死,脓液稠厚、黄色、不臭。
也能引起全身性感染。
2、链球菌:属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
存在于口、鼻、咽和肠腔内。
链球菌的种类很多,溶血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和粪链球菌是常见的致病菌。
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溶血素和透明质酸酶、链激酶等,溶解破坏细胞间质中的透明质酸、纤维蛋白和其他蛋白质,使炎症易扩散而缺乏局限化的倾向。
脓液特点是比较稀薄,淡红色,量较多。
典型的感染是急性蜂窝织炎、淋巴管炎等。
绿色链球菌是一些胆道感染和亚急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
粪链球菌属厌氧菌,常和大肠杆菌一同引起混合感染。
3、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
寄居于肠道内。
对维生素K的合成有重要作用。
它的单独致病力不大,若和其他致病菌在一起时,可造成严重的混合感染,如大面积烧伤感染、阑尾脓肿、急性胆囊炎等,产生的脓液稠厚,有粪臭。
4、绿脓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
常寄居于肠道和皮肤上,它对大多数抗菌药物不敏感,故成为继发感染中的重要致病菌,特别是大面积烧伤感染时,可引起难以控制的绿脓杆菌败血症。
绿脓杆菌感染的伤口常不易愈合,其脓液呈淡绿色,有腥臭味。
5、变形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
存在于肠道和前尿道,为尿路感染、急性腹膜炎和大面积烧伤感染的致病菌之一。
变形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有耐药性。
脓液具有特殊的恶臭。
6、无芽胞厌氧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的专性厌氧菌。
在一般外科感染中,此类细菌为重要的病原体之一。
具有临床意义的有脆弱类杆菌、核梭形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等多种。
这些无芽胞厌氧菌寄生在人体内的腔道,特别是胃肠道(结肠内的数量最多)、口腔、阴道等处。
它们与需氧菌共同构成机体的正常菌群。
正常情况下保持菌群相对平衡,对人体无害。
藏在厨房中的致病菌
藏在厨房中的致病菌厨房是家庭中最容易滋生致病菌的地方之一。
在厨房中有许多不可见的致病菌,如果不注意卫生,这些致病菌可能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常见的藏在厨房中的致病菌。
首先是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通常存在于肉类和蔬菜中,如果食物没有经过适当的烹饪或处理,这些大肠杆菌可能会进入我们的体内,引发腹泻和腹痛等不适。
在烹饪前要注意彻底清洗和煮熟食物,以确保食物安全。
其次是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主要存在于肉类、家禽和蛋类中,尤其是未经过充分加热的食物。
食用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会引起食物中毒,症状包括呕吐和腹泻等。
在食用肉类和家禽或蛋类之前,要确保它们已经充分煮熟。
还有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就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这种菌会引发食物中毒,造成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
金黄色葡萄球菌通常存在于鸡蛋、鸡肉和奶制品中。
为了防止这种菌的滋生,要确保食物储存在正确的温度下,并及时食用或冷藏残余的食物。
霉菌也是常见的致病菌。
霉菌存在于果蔬表面、发霉食物、油脂以及潮湿的环境中。
霉菌会产生一种名为黄曲霉素的有毒物质,摄入过多的黄曲霉素会引起肝脏损伤和消化系统不适。
要定期检查食物是否发霉,有发霉迹象的食物要及时丢弃。
在厨房中还可能存在细菌和病毒。
细菌常常存在于各种储存食物的环境中,比如冰箱、烤箱和切菜板等。
而病毒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比如打喷嚏或咳嗽时,病毒会扩散到厨房中的各个角落。
这些细菌和病毒可能引发感冒、流感和胃肠道疾病等。
为了保持厨房的卫生,我们应该经常清洁厨房中的各个角落和工具,如烤箱、冰箱和切菜板等。
还要定期检查和清理食品储存区域,避免储存过期食物。
要注意食物的储存,将生食和熟食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在烹饪过程中要注意食材的安全和煮熟的程度,尽量避免生食或未煮熟的食物。
厨房是致病菌滋生的重要场所,不注意卫生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和感染疾病等健康问题。
我们要时刻保持厨房的清洁和整洁,注重食材的安全和烹饪时的卫生,从而保障整个家庭的健康。
生活中的四种常见细菌及预防方法
生活中的四种常见细菌及预防方法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生活方式也与之愈加快速且多元化,但与此同时,生活中的各种病菌也不断适应环境,源源不断地侵入人们的生活,可能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生活中的细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障自身健康。
今天我将重点讲述四种常见的生活细菌和预防方法。
一、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和生物体内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是肠道微生态系统的构成菌之一。
人们在食用污染的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时容易感染大肠杆菌,尤其是生肉和未清洗干净的蔬菜、水果。
大肠杆菌感染会引起腹泻、肠胃炎等症状。
预防方法:1.餐前洗手,保持良好卫生习惯;2.注意蔬菜、水果的清洗消毒,食用前彻底煮熟煮透;3.切菜时使用干净的菜刀、砧板,不交叉污染。
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和人体皮肤等的细菌,在常温下存活力强。
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创口、皮肤、呼吸道、直肠等途径感染,容易引起皮肤感染、浅表性和深部蜂窝组织炎、败血症等疾病。
预防方法: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注意皮肤伤口的卫生;2.避免直接接触患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人;3.避免使用他人的个人用品、床上用品等,个人物品尽量不与他人共用。
三、链球菌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口腔、口咽、皮肤及泌尿生殖道等处。
链球菌感染可以导致喉炎、扁桃体炎、胆囊炎和皮肤感染等。
预防方法:1.勤洗手、勤漱口,避免交叉感染;2.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捂住口鼻,防止感染他人;3.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
四、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呼吸道等处的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后易引起肺炎、中耳炎等疾病。
肺炎链球菌在冬春季节易感染人群。
预防方法:1.勤洗手、勤通风、增强环境卫生管理;2.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捂住口鼻,防止感染他人;3.提高个人抵抗力,注意保暖、增强锻炼、合理饮食等。
细菌的种类多种多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甚至会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
不同部位常见致病菌及抗生素使用
不同部位常见致病菌及抗生素使用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系,各个部位都可能存在不同的致病菌。
针对这些菌株的检测和治疗,抗生素是常见的选择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部位致病菌以及相应的抗生素使用。
一、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冬季常见的疾病之一,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喉咙痛、发热等。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一般来说,对于轻度呼吸道感染,如普通感冒,患者通常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然而,如果出现细菌感染的迹象,如咳嗽持续时间超过一周且咳痰带有脓性或血性,应及时就医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青霉素类抗生素一般是首选药物。
对于链球菌感染,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主要选择。
然而,由于耐药性的逐渐出现,医生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抗生素的使用。
二、泌尿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是常见的女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
泌尿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
一般来说,轻度的泌尿道感染可以通过大量饮水和注意个人卫生得到缓解。
然而,如果出现高热、肾区疼痛等严重症状,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对于泌尿道感染,头孢曲松、氨苄西林等是常见的选择。
然而,如果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医生可能需要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更加合适的抗生素。
三、皮肤感染皮肤感染是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症状包括红肿、疼痛等。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对于轻度的皮肤感染,可以尝试局部用药,如外用抗生素软膏。
然而,如果感染范围较大或伴有明显的脓液,可能需要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疗。
对于皮肤感染,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常见的选择。
然而,如果存在耐药菌感染,医生可能需要选择其他抗生素进行治疗。
四、消化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的症状包括腹泻、呕吐、腹痛等。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菌等。
一般来说,轻度的消化道感染可以通过饮食控制和休息得到缓解。
然而,如果出现高热、持续腹泻等严重症状,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对于消化道感染,氨苄西林、头孢克洛等是常见的选择。
食物中常见的致病菌与食品安全
食物中常见的致病菌与食品安全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不正确的处理、保存和烹饪方法,以及污染等因素,食物中常常存在着各种致病菌。
这些致病菌可能导致食品中毒和其他健康问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了解常见的致病菌以及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变得至关重要。
一、常见的致病菌1.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最为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的细菌之一。
它可以通过被感染动物(如家禽等)的肉类、蛋类、奶制品以及未经充分加热的水产品传播给人类。
沙门氏菌引起的沙门氏菌感染主要表现为腹泻、发热、腹部绞痛等胃肠道相关疾病。
2. 食源性链球菌食源性链球菌属于革兰阳性细菌,容易通过凉拌食品、含有食性链球菌的牛奶或未经充分加热的肉类传播给人体。
食源性链球菌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起脱水和休克。
3. 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通过没煮透的牛肉、生或半生的海鲜以及被该细菌污染的水果和蔬菜感染人体。
感染后,人们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腹泻、发热和血尿等症状。
4.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和动物皮肤上的细菌。
它可以通过跨过程欺骗到奶制品、草坡类制品以及经过不正确处理的高蛋白质食品中,并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此类感染通常表现为呕吐、恶心以及肠胃不适等胃部不适。
二、食品安全措施1. 注意食品的储存和处理正确的食物存储和处理方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
一些简单的措施包括:- 进购食材时注意其新鲜程度,避免购买过期或有异味的食物;- 在低温(通常是4℃以下)下储存易腐烂的食物,如肉类、乳制品等;- 把熟食和生食分开储存,并使用不同的砧板和刀具加工以防止交叉污染。
2. 确保彻底加热生肉、禽肉和海产品必须经过彻底加热。
通过对这些原料进行彻底加热可以有效地杀灭致病菌。
建议将肉类和鱼类在内部达到70℃以上才能确保其安全。
3. 规范个人卫生行为个人卫生是防止致病菌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藏在厨房中的致病菌
藏在厨房中的致病菌厨房是家庭中最常用的地方之一,但同时也是致病菌滋生的最佳场所之一。
许多人都忽视了厨房中隐藏的致病菌,这可能会导致食物污染和健康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在厨房中存在的致病菌。
1.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肠道细菌,可以通过粪便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在厨房中,大肠杆菌一般来自于未经处理的肉类、蔬菜和水果。
如果食物没有经过彻底的洗涤或加热处理,大肠杆菌可能会导致腹泻和胃肠道感染。
2.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菌,通过感染被污染食物或水而传播。
在厨房中,沙门氏菌通常来自于肉类、家禽、动物制品和未彻底洗涤的水果和蔬菜。
沙门氏菌感染可以引起食物中毒,表现为腹泻、呕吐和发烧。
3.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存在于人体和环境中。
在厨房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通常来自于人的皮肤和鼻腔。
如果食物在长时间存放或没有正确加热处理,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会生长并产生毒素,引起食物中毒。
常见的症状包括呕吐、腹痛和腹泻。
4. 霉菌:霉菌是一类真菌,可以在潮湿和温暖的环境中生长繁殖。
在厨房中,霉菌可能来自于潮湿的墙壁、洗涤用品和食物。
食物上的霉菌可能会产生毒素,导致食物中毒症状如呕吐、腹泻和过敏反应。
5. 沼液虫:沼液虫是一种存在于水中的寄生虫,可以通过食用未经煮熟的蔬菜或水果而传播。
在厨房中,沼液虫可能来自于未经洗涤的水果和蔬菜。
沼液虫感染可能导致腹泻、腹痛和疲劳等症状。
为了避免厨房中的致病菌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彻底洗涤食物:在食用之前,请务必将水果和蔬菜充分洗净,去除可能附着在表面的细菌和残留农药。
2. 煮熟食物:确保所有肉类和家禽在烹饪或烤熟之前达到适当的温度。
这样可以杀死潜在的致病菌。
3. 保持清洁:定期清洗厨房的表面、用具和洗涤用品,以防止细菌滋生并传播。
4. 分开储存:将生肉和家禽与其他食物分开储存,以防止交叉污染。
5. 注意卫生:正确洗手,并使用干净的砧板、刀具和碗具。
致病菌名词解释
致病菌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下面对几种常见的致病菌进行解释:
细菌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它们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如肺炎、腹泻、痢疾、结核病等。
常见的致病细菌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病毒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微生物,它们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繁殖。
病毒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如流感、肝炎、艾滋病等。
常见的致病病毒有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真菌
真菌是一类多细胞微生物,它们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如念珠菌感染、皮肤真菌病、肺真菌病等。
常见的致病真菌有念珠菌、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
寄生虫
寄生虫是一类寄生在宿主体内的生物,它们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如疟疾、血吸虫病、包虫病等。
常见的致病寄生虫有疟原虫、血吸虫、包虫等。
致病菌会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人体,如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引起不同的疾病。
为了预防和控制致病菌的传播,需要加强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和疫苗接种等措施,减少致病菌的传播和感染。
同时,对于已经感染的病人,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疾病的加重和扩散。
致病菌分类
致病菌分类一、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菌是指那些在革兰氏染色技术下呈现为紫色的细菌。
这类细菌的细胞壁结构较为特殊,对某些抗生素具有抗性。
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
二、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是指那些在革兰氏染色技术下呈现为蓝色的细菌。
这类细菌的细胞壁结构与革兰氏阳性菌有所不同,对某些抗生素敏感。
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
三、厌氧菌厌氧菌是指那些在无氧环境下生长繁殖的细菌。
这类细菌在缺氧环境中生长良好,常见于伤口、肠道和女性生殖道等部位。
常见的厌氧菌包括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等。
四、需氧菌需氧菌是指那些在有氧环境下生长繁殖的细菌。
这类细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常见于呼吸道、肠道和泌尿道等部位。
常见的需氧菌包括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
五、兼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是指那些既能在有氧环境下生长,也能在无氧环境下生长的细菌。
这类细菌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常见于肠道、口腔等部位。
常见的兼性厌氧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六、球菌球菌是指那些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的细菌。
根据细菌的排列方式,可分为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常见的球菌感染包括化脓性球菌引起的疖、痈等皮肤感染以及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等。
七、杆菌杆菌是指那些呈杆状的细菌。
常见的杆菌感染包括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和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等。
八、螺旋菌螺旋菌是指那些呈螺旋形或弧形弯曲的细菌。
常见的螺旋菌感染包括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等。
常见致病菌
破伤风潜伏期不定,短的1~2天,长的 达2个月,平均7~14天。潜伏期越短, 病死率越高。发病早期有发热、头痛、 不适、肌肉酸痛等前驱症状,局部肌肉 抽搐,出现张口困难,咀嚼肌痉挛,患 者牙关紧闭,呈苦笑面容。继而颈部、 躯干和四肢肌肉发生强直收缩,身体呈 角弓反张,面部紫钳、呼吸困难,最后 可因窒息而死。病死率约50%,新生儿和 老年人尤高。
少数可因直播接触病人的痰液、脓液或病兽的 皮、血、肉经破损皮肤或粘膜受染。
肺鼠疫患者可借飞沫传播,造成人间肺鼠疫大 流行。
鼠疫远在2000年前即有记载。世界上曾 发生三次大流行,第一次发生在公元6世 纪,从地中海地区传入欧洲,死亡近1亿 人;第二次发生在14世纪,波及欧、亚、 非;第三次是18世纪,传播32个国家。 14世纪大流行时波及我国。1793年云南 师道南所著“《死鼠行》”中描述当时 “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
2001年11月以来,我国质检部门多次从美国、 加拿大、法国、爱尔兰、比利时、丹麦等二十 多家肉类加工厂进口的猪腰、猪肚、猪耳、小 排等三十多批近千吨猪副产品中检出单增李斯 特菌。
位于菌体顶端,直径
比菌体宽大,似鼓槌状,
繁殖体为革兰氏阳性,带上芽胞的菌体易 转为革兰氏阴性。破伤风梭菌为专性厌氧 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ph7.0~7.5,
破伤风梭菌芽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可 由伤口侵入人体,发芽繁殖而致病,但 破伤风梭菌是厌氧菌,在一般伤口中不 能生长,伤口的厌氧环境是破伤风梭菌 感染的重要条件。窄而深的伤口(如剌 伤),有泥土或异物污染,或大面积创 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 或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 均易造成厌氧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杆菌 生长。
常见细菌名称大全
常见细菌名称大全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它们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有些对人类有益,有些则可能引发疾病。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到一些细菌的名称,但是很多人对这些细菌的了解并不深入。
因此,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细菌名称,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些微生物。
1.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属于肠道菌群的一员。
它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广泛存在,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
大肠杆菌对人体有益,可以帮助分解食物中的纤维素和产生维生素K,同时还可以抑制一些有害细菌的生长。
然而,某些菌株也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和感染性腹泻等疾病。
2.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球形细菌,常见于人体的皮肤和鼻腔内。
它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可以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如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血液感染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强,因此在临床上治疗较为困难。
3.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属于革兰氏阳性细菌。
它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引起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速度较快,对人类健康构成了较大威胁。
目前,结核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和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4. 梭菌。
梭菌是一类产芽孢的细菌,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和耐干燥性。
它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水中,也可在动植物体内找到。
梭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较大,它可以引起食物中毒、肠道感染等疾病。
在食品加工和保存过程中,梭菌也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
5. 志贺氏菌。
志贺氏菌是一种引起志贺氏菌痢疾的病原菌,主要通过食物和水传播。
志贺氏菌感染后会引起急性肠道感染,患者常表现为腹泻、发热等症状。
志贺氏菌痢疾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仍然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对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6. 梭状芽孢杆菌。
梭状芽孢杆菌是一种产芽孢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它在土壤和水中广泛存在。
梭状芽孢杆菌可以引起食物中毒和肠道感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在食品加工和保存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梭状芽孢杆菌的防控工作,以确保食品的安全。
藏在厨房中的致病菌
藏在厨房中的致病菌厨房是家庭生活中最常用的场所之一,但同时也是致病菌最容易藏匿的地方之一。
致病菌隐藏在厨房中可能会给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了解和防范厨房中的致病菌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对藏在厨房中的常见致病菌进行介绍,来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防范这些潜在的健康威胁。
我们来了解一下藏在厨房中的致病菌都有哪些种类。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变形杆菌等。
这些致病菌既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也可以通过食物或饮用水传播,因此在厨房中容易滋生和传播。
在厨房中,致病菌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地方。
首先是厨房台面和餐具。
厨房台面是做饭、切菜、处理食材的地方,而餐具则直接接触食物和口腔,如果这些地方没有及时清洁和消毒,就会成为致病菌的滋生和传播场所。
其次是食材和食品。
食材和食品如果受到致病菌的污染,就会成为健康隐患。
厨房中的垃圾桶、排水口、冰箱等地方也是致病菌的藏身之地。
这些地方都是潜在的致病菌来源,易被忽视但却极具健康风险。
那么,该如何防范厨房中的致病菌呢?科学清洁厨房是防范致病菌的首要任务。
厨房台面、餐具、冰箱、垃圾桶等地方都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确保没有致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正确处理食材和食品也是防范致病菌的重要环节。
在做饭之前,需要将食材彻底清洗干净,避免受到致病菌的污染。
而食品储存时,也要注意封存和保质,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在饮水处理上,要确保饮用水的卫生和安全,避免因为饮用水的污染而导致健康问题。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防范致病菌的关键。
勤洗手、正确洗手、正确处理垃圾等都是防范致病菌的有效方法。
尤其是在处理食材、食品和垃圾时,更需要保持手部清洁,避免致病菌通过手部传播。
还需保持厨房的通风和干燥,避免潮湿和闷热的环境成为致病菌的滋生地。
要建立科学的健康饮食观念,均衡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少食煎炸油腻食品。
通过科学的饮食习惯,锻炼好的身体免疫系统,也是防范致病菌的有效途径。
厨房中的致病菌是我们生活中需要警惕的潜在威胁,了解和防范厨房中的致病菌对于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致病菌一、人体中的常见的致病菌:1、葡萄球菌:属革兰氏阳性球菌。
是人体皮肤上寄居最多的致病菌,也见于鼻咽等处。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强,主要产生溶血素、杀白细胞素和血浆凝固酶等,造成许多种感染,如疖、痈、脓肿和伤口感染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特点是局限性组织坏死,脓液稠厚、黄色、不臭。
也能引起全身性感染。
2、链球菌:属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
存在于口、鼻、咽和肠腔内。
链球菌的种类很多,溶血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和粪链球菌是常见的致病菌。
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溶血素和透明质酸酶、链激酶等,溶解破坏细胞间质中的透明质酸、纤维蛋白和其他蛋白质,使炎症易扩散而缺乏局限化的倾向。
脓液特点是比较稀薄,淡红色,量较多。
典型的感染是急性蜂窝织炎、淋巴管炎等。
绿色链球菌是一些胆道感染和亚急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
粪链球菌属厌氧菌,常和大肠杆菌一同引起混合感染。
3、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
寄居于肠道内。
对维生素K的合成有重要作用。
它的单独致病力不大,若和其他致病菌在一起时,可造成严重的混合感染,如大面积烧伤感染、阑尾脓肿、急性胆囊炎等,产生的脓液稠厚,有粪臭。
4、绿脓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
常寄居于肠道和皮肤上,它对大多数抗菌药物不敏感,故成为继发感染中的重要致病菌,特别是大面积烧伤感染时,可引起难以控制的绿脓杆菌败血症。
绿脓杆菌感染的伤口常不易愈合,其脓液呈淡绿色,有腥臭味。
5、变形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
存在于肠道和前尿道,为尿路感染、急性腹膜炎和大面积烧伤感染的致病菌之一。
变形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有耐药性。
脓液具有特殊的恶臭。
6、无芽胞厌氧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的专性厌氧菌。
在一般外科感染中,此类细菌为重要的病原体之一。
具有临床意义的有脆弱类杆菌、核梭形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等多种。
这些无芽胞厌氧菌寄生在人体内的腔道,特别是胃肠道(结肠内的数量最多)、口腔、阴道等处。
它们与需氧菌共同构成机体的正常菌群。
正常情况下保持菌群相对平衡,对人体无害。
其致病条件是:当某些原因(如血液供应障碍、组织坏死、需氧菌共生等)造成局部组织的氧化还原电势降低,便有利于无芽胞厌氧菌的繁殖。
在机体许多封闭部位,单纯厌氧菌可造成感染,但多数厌氧菌是与其他需氧菌共生而引起感染的。
厌氧菌感染脓液有恶臭。
目前有效的治疗药是甲硝哒哇(灭滴灵)。
二、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1、肉毒杆菌:偏爱高蛋白食物。
肉毒杆菌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细菌,在土壤、动物粪便等地方经常可以见到它。
它尤其喜欢肉肠、火腿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同时在豆制品和煮熟的黄豆、豆酱类食品中也可能含有。
在我国的新疆、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因自制发酵肉制品而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
2、沙门氏菌:多在动物性食品中出现。
它是导致我国食物中毒的主要元凶之一,通常寄居在人或动物肠道内。
它主要污染动物性食品,包括禽畜类、蛋类、奶类及其制品,如果没有彻底加热,则可能感染。
美国曾多次出现大规模沙门氏菌污染事件,包括鸡蛋等。
3、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乳类、肉类和剩饭等。
人和动物是主要携带者,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大,比如前两年曾出现速冻水饺中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事件,其原因在于原料肉在切割加工过程中染菌或操作人员带菌。
4、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污染海产品。
它存活能力强,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1个月以上。
如今,由它引起的食物中毒在沿海地区已排在第一位,内陆地区由它引起的食物中毒也呈上升趋势。
5、大肠杆菌:常在肉类、乳品、生蔬菜、海鲜等食物中出现。
大肠菌群不一定都会致病,但其家族中也有一些“危险分子”,比如导致日本“雪印”乳品倒闭的大肠杆菌O157:H7,导致德国数十人死亡的大肠杆菌O104:H4。
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真菌及放线菌等。
一般所说的致病菌指的是病原微生物中的细菌。
细菌的致病性与其毒力、侵入数量及侵入门户有关。
虽然绝大多数细菌是无害甚至有益的,但是相当大一部分可以致病。
条件致病菌只在特定条件下致病,如有伤口可以允许细菌进入血液,或者免疫力降低时。
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也是正常菌群,常可以存在于体表皮肤,鼻腔而不引起疾病,但可以潜在引起皮肤感染,肺炎(pneumonia),脑膜炎(meningitis)败血症(sepsis)接种(inoculation),指接种源传送到达寄主部位,其包括接种源的降落及到达,真菌孢子或寄生性植物种子的发芽,线虫卵的孵化等步骤。
入侵方式直接侵入(direct penetration),机械压力穿透角质层和表皮细胞的物理方式。
也有分泌酵素溶解或软化角质层的化学方法,通常物理和化学破坏方式并存进行。
特定部位:真菌会经由柱头、幼苗、幼芽、根毛。
自然开孔(natural opening),气孔、皮目、伤口、水孔、蜜管孔和叶柄痕等侵入。
细菌性病害只能经由自然开口侵入。
经媒介者,拟菌质、类立克次体、病毒及拟病毒透过昆虫、线虫、真菌、螨和人类等。
影响病源因子植物年龄增加,抗病性增加。
植物生理会改变入侵途径。
环境干湿会改变入侵途径。
感染病原菌与寄主植物细胞及组织之间建立一种接触的关系,而由寄主获得营养称之为感染。
如果寄主遇到非病原菌入侵细胞时,寄主细胞会产生过敏性反应(hyperentitive reaction),此寄主细胞立即死亡,于是病源无法由寄主获得正常之养分饿死,或死亡细胞有有害物质抑制病菌。
侵害侵害是感染的后期,病菌在感染寄主后,有一病原在内部蔓延,但外表看不出来,即是疾病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然后病原菌生长和繁殖则是侵害。
侵入、感染、侵害是互相延续的,孢子发芽侵入寄主组织,菌丝开始蔓延则是致病过程(pathogenesis),病有病征出现,寄生关系从而建立,可谓之感染(infection),故感染表示寄主组织已被病原菌所缠据(colonization)。
繁殖病毒繁殖最快。
细菌亦可用二裂法繁殖。
每一只雌线虫约可以产生300个卵(eggs)。
病源传播细菌通常利用鞭毛游动。
真菌水声菌有游走孢子(zoospore)可以在水中游泳。
不完全菌之分生孢子(conidia)通常靠风、雨传播。
许多病毒藉昆虫制造伤口而传播。
病源残存病原菌有时靠冬季寄主越冬。
寄主范围广泛的多犯性(polyxeny)病源,如细菌性癌种病菌。
利用本身残存构造越冬,如白粉病菌之囊孢子在囊壳内越冬。
靠寄主残株或病枝条内的菌丝体和细菌越冬,如水稻到热病。
存在土壤内越冬,如高等寄生植物之种子、线虫之卵。
一、人体中的常见致病菌:1、葡萄球菌属革兰氏阳性球菌。
是人体皮肤上寄居最多的致病菌,也见于鼻咽等处。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强,主要产生溶血素、杀白细胞素和血浆凝固酶等,造成许多种感染,如疖、痈、脓肿和伤口感染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特点是局限性组织坏死,脓液稠厚、黄色、不臭。
也能引起全身性感染。
2、链球菌属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
存在于口、鼻、咽和肠腔内。
链球菌的种类很多,溶血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和粪链球菌是常见的致病菌。
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溶血素和透明质酸酶、链激酶等,溶解破坏细胞间质中的透明质酸、纤维蛋白和其他蛋白质,使炎症易扩散而缺乏局限化的倾向。
脓液特点是比较稀薄,淡红色,量较多。
典型的感染是急性蜂窝织炎、淋巴管炎等。
绿色链球菌是一些胆道感染和亚急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
粪链球菌属厌氧菌,常和大肠杆菌一同引起混合感染。
3、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
寄居于肠道内。
对维生素K的合成有重要作用。
它的单独致病力不大,若和其他致病菌在一起时,可造成严重的混合感染,如大面积烧伤感染、阑尾脓肿、急性胆囊炎等,产生的脓液稠厚,有粪臭。
4、绿脓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
常寄居于肠道和皮肤上,它对大多数抗菌药物不敏感,故成为继发感染中的重要致病菌,特别是大面积烧伤感染时,可引起难以控制的绿脓杆菌败血症。
绿脓杆菌感染的伤口常不易愈合,其脓液呈淡绿色,有腥臭味。
5、变形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
存在于肠道和前尿道,为尿路感染、急性腹膜炎和大面积烧伤感染的致病菌之一。
变形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有耐药性。
脓液具有特殊的恶臭。
6、无芽胞厌氧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的专性厌氧菌。
在一般外科感染中,此类细菌为重要的病原体之一。
具有临床意义的有脆弱类杆菌、核梭形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等多种。
这些无芽胞厌氧菌寄生在人体内的腔道,特别是胃肠道(结肠内的数量最多)、口腔、阴道等处。
它们与需氧菌共同构成机体的正常菌群。
正常情况下保持菌群相对平衡,对人体无害。
其致病条件是:当某些原因(如血液供应障碍、组织坏死、需氧菌共生等)造成局部组织的氧化还原电势降低,便有利于无芽胞厌氧菌的繁殖。
在机体许多封闭部位,单纯厌氧菌可造成感染,但多数厌氧菌是与其他需氧菌共生而引起感染的。
厌氧菌感染脓液有恶臭。
目前有效的治疗药是甲硝哒哇(灭滴灵)。
二、食品中的常见致病菌:1、肉毒杆菌偏爱高蛋白食物。
肉毒杆菌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细菌,在土壤、动物粪便等地方经常可以见到它。
它尤其喜欢肉肠、火腿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同时在豆制品和煮熟的黄豆、豆酱类食品中也可能含有。
在我国的新疆、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因自制发酵肉制品而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
2、沙门氏菌多在动物性食品中出现。
它是导致我国食物中毒的主要元凶之一,通常寄居在人或动物肠道内。
它主要污染动物性食品,包括禽畜类、蛋类、奶类及其制品,如果没有彻底加热,则可能感染。
美国曾多次出现大规模沙门氏菌污染事件,包括鸡蛋等,前不久四川眉山一所学校几百名学生食物中毒也是因为它。
3、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乳类、肉类和剩饭等。
人和动物是主要携带者,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大,比如前两年曾出现速冻水饺中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事件,其原因在于原料肉在切割加工过程中染菌或操作人员带菌。
4、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污染海产品。
它存活能力强,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1个月以上。
如今,由它引起的食物中毒在沿海地区已排在第一位,内陆地区由它引起的食物中毒也呈上升趋势。
5、大肠杆菌常在肉类、乳品、生蔬菜、海鲜等食物中出现。
大肠菌群不一定都会致病,但其家族中也有一些“危险分子”,比如导致日本“雪印”乳品倒闭的大肠杆菌O157:H7,导致德国数十人死亡的大肠杆菌O104:H4。
临床常见致病菌概述临床常见致病菌(不包括真菌):(1)分几大类和各类所包含的具体细菌种属;(2)生化鉴定要点;(3)各自的主要临床意义。
常见致病菌表1革兰阳性葡萄球菌属分类及常见种属;根据凝固酶实验分为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中间和猪),和凝固酶阴性的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里昂葡萄球菌,施氏葡萄球菌等生化鉴别:葡萄球菌与链球菌鉴别,葡萄球菌单双葡萄状排列,链球菌单双链状排列,除形态外,葡萄球菌触酶阳性,链球菌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