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经典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市经典案例
【篇一:股市经典案例】
货币资金运动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

通过金融市场的融资功能,把资金从所有者手中转向需求者手中,实现资金的重新配置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资金的流动性和效益性,将社会资源由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转移,从而推动商品市场的发展。

随着资源的配置,金融市场上的风险也在发生新的配置,金融市场主体追求高收益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风险。

1.德隆的原始积累
1986年,“德隆”创始人唐氏兄弟从国有单位下海,开始他们的创业生涯。

他们经过商,开过小型彩色照片冲印店,20世纪90年代来到了首都北京,开了一家当时在北京很有名的迪厅,到1993年单是北京迪厅已给他们带来了3000万元以上的利润。

中国的社会变革时代给了他们最美好的希望,他们的才华得到充分施展,事业上的起步使他们完成了走向顶峰的第一笔原始积累,也使他们踌躇满志。

2.德隆的惊险跳跃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在上海和深圳试点原来只属于“资本主义”的股票市场。

唐氏兄弟以他们敏锐的洞察力和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的嗅觉,感到这个时代将再一次为他们提供一个大舞台。

他们开始用原始积累的数千万资金投入新兴的中国股票市场。

通过买股票认购证、原始股和参与深沪大盘的炒作,他们的资金规模有了跳跃式的发展,但他们并不满足,寻求能够帮助其更快速致富的目标。

经过仔细分析,他们发现流通盘5000万股的“湘火炬”由于地处湖南,不属于上海本地等投资投机热点,历史成本很低,每股价格在2.3元附近,于是,唐氏兄弟联合几位熟悉的大户开始了在“湘火炬”上的建仓。

到1996年的7月份,唐氏兄弟和他们的朋友已经持有“湘火炬”70%的流通股,该股也从2.3元上涨60%到4元附近。

但是这个时候,四川长虹、深发展等有大比例送股的龙头股却有400%的涨幅,这一点既让唐氏兄弟感到股票市场巨大的利润空间,又让他们意识到光持有流通股无法获得公司决策权,就不能通过大比例送股来大幅度拉升股价。

经过深入的研究,1997年,唐氏兄弟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在新疆注册成立德隆投资公司,要通过资金和这些年在上层建立的社会关系进入“湘火炬”的决策层。

这一重大决定很快得以实施,“湘火炬”
的上级部门考虑到当时的汽车零配件行业不太景气,该公司效益也
很一般,加上德隆开出的优厚条件,决定向德隆投资公司出让其控
股权。

此后,德隆通过拆借资金很快完成了收购,进入“湘火炬”公
司决策层。

并在1997年和1998年年报分别推出10送2股和10送
9股的优厚方案,“湘火炬”的股票价格也很快于1997年涨到10元,1998年超过20元,唐氏兄弟此时已获得了10亿以上的账面利润。

这一模式的成功,对唐氏兄弟和他们的追随者来说是极大的兴奋,
他们仿佛找到了在中国股票市场稳赚不赔的法宝。

基于这一理念,1998年以后,德隆投资公司通过贷款、从已控制的公司拆借资金、
联合更多投资者等方式入主了“新疆屯河”和“合金股份”,“德隆系”
也正式形成。

通过控制流通股和大比例的送配,这三家公司的股票
价格涨幅最少都超过20倍,到最高峰时期,“德隆系”控制的股票市
价已经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由唐万里和唐万新领军的德隆集团,
因为擅长资本运作而在中国股市名声赫赫。

甚至出现过一旦听说德
隆看上了哪只股票,这只股票的价格立即扶摇直上的“逢德必涨”现象。

在胡润发布的。

“2003资本控制力50强”排行榜上,德隆集团
以对5家上市公司、217亿流通市值的控制力名列榜单首位。

作为德隆集团多年打造的股市形象工程,即使在2003年股市跌得面目全非
之际,“德隆三剑客”的股价依然逆市上涨,尽显强庄的风范。

3.德隆王朝的覆灭
在德隆资本膨胀过程中,其关键词是“产业整合”。

其核心思想是以
资本运作为纽带,通过企业购并、整合传统产业,为传统产业引进
新技术、新产品,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为此,德隆缔造了一个两翼
并举的庞大金融产业王朝:产业一翼,德隆斥巨资收购了数百家公司,所属行业含番茄酱、水泥、汽车零配件、电动工具、重型卡车、种子、矿业等;金融一翼,德隆将金新信托、厦门联合信托、德恒
证券、新疆金融租赁、新世纪金融租赁等纳入麾下。

也正是凭借着这一精心构建但实质粗糙的产业链,德隆在中国资本
市场上南征北战,东奔西突,不断地制造着一个又一个产业并购的
故事。

其不计成本的扩张,不论好坏的通吃,不仅使德隆帝国的版
图迅速扩大,也使这一帝国显得庞杂而可怕。

在这粗糙收购加上不
计成本的扩张背后,决定其最后整合的结果是难以产生正的现金流,长期陷于资金饥渴症。

其旗下公司的债务不断攀升,使支撑德隆庞
大产业帝国的资金链脆弱不堪。

特别是2001年,德隆旗下上市公司
无法融资之后,德隆帝国也就岌岌可危了。

2001年7月,对中国股票市场是个灾难的时期,经历了5年的大牛
市后,终于出现了“股灾”。

很多股票出现了比上涨还疯狂的下跌,
股价的整数被去掉,只剩下零头。

但德隆并没有提前意识到灾难的
发生,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才真正明白中国股票市场奇高的市
盈率确实是不健康的,这样的市场肯定有崩溃的一天;“德隆系”三
只老股确实价格太高了,要变现账面利润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还
有那么多的贷款和拆借资金需要及时归还。

为兑现账面利润,唐氏
最后找到的解决之道是,利用德隆的影响和这些年形成的社会关系
大规模地介入优质产业,再将利润较高的产业注入上市公司,以降
低上市公司股票市盈率,形成合理的投资价值,然后出货。

为了尽快形成实业领域的优势,德隆以能带来资金流的金融企业作
为进入的重点,相继控制了170余家企业,包括天山股份、st中燕、重庆实业、沱牌曲酒等新的上市公司,以及德恒证券、恒信证券、
东方人寿、南昌商业银行等数十家金融企业。

以这类公司为载体,
德隆加大了资金借贷,并从控股公司套取大量资金,进入了更多实
业领域。

德隆采取的措施,在上市公司有一定的成效,“湘火炬”进入了行业
景气度较高的重型汽车领域,“合金投资”收购了在美国有一定影响、效益较好的电动工具公司,“新疆屯河”也加大了新兴的食品产业的
投资力度,红色产业初具规模。

但是,在上市公司基本面改善的同时,德隆在其他非上市产业中形成了很大的坏账(包括资金利息)。


隆系甚至越来越感觉到自己陷入一种莫名其妙的恶性循环,产业规
模越来越大,债务越来越重,看得见的利润还是只有上市公司股价
上的差额,而扣除这些无法兑现的价差后公司几乎是资不抵债。

2003年以后,证券市场的监督并没有因熊市的来临而放松,国务院、证监会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意识到德隆系高企股价后面的巨
大金融风险,并有意识地采取一些措施限制德隆进入某些产业,同
时加大了限制违规资金进入证券市场的力度。

这个时候的唐氏兄弟
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程度,原来一直很神秘的德隆开始站出来树
立公众形象,希望通过社会和政府的谅解来渡过这一难关。

但是,
这一措施太迟了,德隆的摊子已经大到政府几乎都无法收拾的地步。

2004年春天,唐氏兄弟和他们的“德隆系”进入中国证券市场已经超
过10年了,他们第一次感觉到失望的冬天是那么冰冷。

原来合作很
好的银行、民间金融资金不但不再借钱给他们,还加大对资产抵押
贷款的追缴力度,而再次大规模的扩张又受到政府的限制。

真是前
无去路,后有追兵。

为了减轻债务压力,缓解政府对它的限制,德
隆只有选择股价跳水来套现这一条路。

2004年4月14日,对德隆王朝而言,是个黑色的日子。

德隆的噩
梦从这一天正式开始了。

德隆系旗下的三驾马车——湘火炬、新疆
屯河和合金投资第一次集体跌停。

尽管在此之前,德隆系所有的股
票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但是三驾马车整体跌停在德隆的历史上是
前所未有的。

这不仅反映了市场对德隆的信心丧失正在加速,也增
加了市场流传的德隆资金链断裂的真实性。

事实上,早在2003年的 12月16日,当德隆将所持有的湘火炬10020万股法人股质押后,这一数量庞大的质押就引起了市场的普
遍怀疑。

紧接着,德隆又用一连串的密集股票质押强化了市场的怀
疑预期,湘火炬、新疆屯河、合金投资的部分股权陆续被质押,更
加重了市场的怀疑,而其股价的飞流直下也似乎在无言地讲述着些
什么。

尽管德隆一再出面强调其资金链的安全,甚至搬出了国际投
资者。

然而,随着旗下股票价格的全面崩盘,唐万里终于低下了高
昂的头,承认德隆遇到了阶段性的困难。

于是德隆开始了有限变现
子公司资产的行程,于是st中燕转手易人了。

迫不得已,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称华融公司)受中央银行之命拯救
德隆,先是整体托管,再寻求重组途径,主要工作是审核德隆的财
务账目,设计重组方案,以市场化方式全面参与德隆系资产重组,
在重组工作结束后帮助德隆寻找潜在的买家。

新疆德隆、德隆国际、屯河集团与华融公司签订的《资产托管协议》规定,新疆德隆、德
隆国际、屯河集团仍享有委托华融公司管理和处置资产的所有权和
相应的收益权。

华融公司在处置托管资产时,新疆德隆、德隆国际、屯河集团可以推荐合格投资者参与竞价并享有其他投资者的同等权利。

而华融公司则受托拥有对托管资产以华融公司名义进行管理和
处置的全部权利,有权以诉讼、转让、租赁、重组、破产等法律法
规许可的任何方式,独立管理和处置托管资产。

同时,华融公司还
享有托管资产中股权资产对应的股东权利,包括但不限于选举和更
换董事及监事、参加股东大会、表决权等权利。

华融公司有权决定
这三家公司的重要经营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重大投资、重大经营决策、重大合同、大额货币资金支付、贷款和资金拆借、对外担保、
对外转让资产和股权等须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决定的重大事项。


融公司还有权对新疆德隆、德隆国际、屯河集团对控股子公司派出
的股东代表和董事、监事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

可见,在华融整体
托管德隆的模式中,华融公司被赋予了相当大的权利。

二、该案例的启示:
1.产业整合模式本身并不是一个不可以探索的模式
德隆模式的最核心思想是“产业整合”,德隆董事局主席唐万里曾经
将这一思路概括为:首先对行业进行研究,确定目标企业;然后通
过兼并收购或结成战略联盟的方式形成产业的经营平台,在这个平
台上进行产业整合,拓宽业务规模和范围,取得行业领先地位;最
后获取国际终端市场,提升企业整体价值。

早期的德隆的确也是这
样做的:先控股一家上市公司,通过这个窗口融资,投入产业发展,提高公司业绩,然后再融资进入下一个循环。

可以说这是一种资金
利用率非常高的运营手法,通过杠杆作用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
功能来壮大自己。

只是由于民营企业的天然局限性,使其对宏观政
策面的把握存在天生的不足。

同时,由于其在产业整合上步子迈得
太快,战线拖得太长,一些做法太理想化,才导致了德隆的失败。

如果企业在产业整合中能够较好地把握宏观政策面,且更理性一些,未必不能成功,所以,不能因德隆失败,我们就全盘否定产业整合
这一模式。

2.产业整合模式背后埋藏着较大的风险
实业与金融毕竟性质不同,产业整合效益的速度,总体上说无法跟
得上金融扩张的速度。

因此,这就产生了结构性的差异。

为了达到
平衡,不仅需要横向的、内容方面的互补性的投资,如金融和产业、产业链之间的互补,而且需要注意投资节奏方面的结构安排,即长、中、短期投资的比例结构合理。

否则,如果长期投资的比重过大,
就会影响资产的流动性;虽抓住了富有诱惑力的投资机会和产业整
合机遇,但可能忽视公司高速成长带来的潜在风险。

3.产业整合模式的风险被德隆发挥到了极致
德隆的产业整合是以资本运作为基础的,少量的初始资本几经变化
控制了巨量的产业资本,而新整合的产业大多数不能实现现金流的
正常运转,尽管德隆高举产业整合大旗,但产业整合并没有给德隆
带来现金流。

例如,新疆屯河产业整合虽然在公司规模扩张方面看
似成功,但一直未能实现现金流的正常运转,2001-2003年新疆屯
河在投资方面每年都出现5亿元的现金缺口,而经营活动贡献的现
金流只是杯水车薪。

无奈之下,这个越来越大的缺口只能通过两种
方法来弥补:一是银行贷款。

德隆通过将持有的法人股抵押贷款,
或者通过所属公司互相担保贷款来解决资金问题。

例如,湘火炬、合金投资、新疆屯河3家公司的债务规模在德隆入主后均大幅度攀升,多家对外担保额超过了净资产的100%。

此外,德隆先后介入金新信托、厦门联合信托、北方证券、泰阳证券、德恒证券、恒信证券、新疆金融租赁、新世纪金融租赁等多家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长沙、南昌等地的商业银行,希望把风险都控制在内部。

德隆以各种项目及关联公司之名,从这些金融机构中取得资金。

据监管部门的调查,2002-2004年德隆在整个银行体系的贷款额高达200亿-300亿元。

在贷款类别中,短期贷款占绝大部分,短期偿债风险极大。

一旦银行对其紧缩贷款,新疆屯河精心打造的资本和产业链条就有断裂的可能。

二是理财资金。

德隆产业整合的巨额资金(大多属于长期投资)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长投短融的“理财”资金。

也就是说,德隆以一年还本付息20%以上的高回报,向银行以及其他企业机构短期融资,用于自身的长期项目,而每年年底客户大笔抽走资金,德隆的资金都十分紧张,但第二年年初,客户的钱一般又会投回来。

德隆正是依靠着这种“危险的游戏”发展着自己。

而当围绕着德隆的质疑和央行银根收紧终于动摇客户的信心时,流走的钱再也没有回来,德隆的“长投短融”游戏就此破局了。

在资本运作过程中,德隆一直宣称自己是一家“战略投资公司”。

但市场则一直把它视作为“庄家”的代表。

为打破这一形象,2003年下半年,一向深居简出的唐万里开始频频在公众面前亮相,透露其关于产业战略、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然而,种种行动似乎难以改变投资者心中根深蒂固的印象。

德隆系股票早已成为大家心目中的“观赏性植物”。

同时,随着证券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德隆控制的上市公司已经不再能很方便地融资,增发和配股等手段不再是任意而为的游戏。

而对于德隆这样的资本运作高手来说,如果失去强大的资金支持,其一切运作都会失去根本。

据估算,近年来德隆系在股市上蒸发的市值超过200亿元之巨。

而兑付委托理财,三年下来累计也达百亿元以上,就此支付的利息和营销费用至少是80亿元。

况且,德隆还不断斥重金用于金融机构的股权收购,这部分资金至少也有50多亿元。

仅仅三年,以上几大资金黑洞合计高达近400多亿元,德隆何堪如此重负?4.华融托管德隆是现实和可行的选择
及时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德隆系加诸商业银行系统的金融风险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在分崩离析、群龙无首的德隆回天无力之时,由政府出面,委托华融公司整体托管德隆,解开德隆系复杂的连环债务
链,整合德隆旗下的优质资产,无疑是比较合理的制度安排。

而对以降低金融系统风险、防范新增金融风险为主要工作目标的金融监管机构来说,华融托管德隆也是现实和可行的选择。

5.民营企业的先天性缺陷不容回避
德隆问题特别是资金黑洞问题,暴露了民营企业集团的产业扩张和资本运作、金融系统的风险防范和化解、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制度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不少弊端和缺陷+为此我们应当以德隆问题的处理为难得的契机,对民营企业集团的多角化经营策略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总结,改革民营企业集团的资本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进一步健全金融系统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包括监管理念、监管法规政策、监管手段和监管模式等),加强金融市场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通过不断的、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以促进金融资本与产、比资本的相互融合和渗透,进而为建立我国真正的金融控股集团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讲,华融托管并参与德隆重组为相关监管机构积累了必要的监管经验,将为今后处理类似的民营企业集团危机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参照模式。

【篇二:股市经典案例】
中国股市“铁达尼号”————琼民源
琼民源:1996年4月1日收报2.08元,1997年2月27日摸高至26.18元,加上1996年中的10送3除权因素,其理论最高价应在34元以上。

也就是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琼民源的最高理论升幅达1637%。

1.87亿流通盘的股票,1996年跑完全程,1997年开市后仍然是“快马加鞭未下鞍”。

琼民源:这艘超豪华的巨轮,满载充满梦幻的股民启航,向着希望的彼岸汽笛长鸣。

然而,股海无情,1997年2月28日,中国“铁达尼号”琼民源股海沉船。

沉船当日成交5635万股,均价23.75元,有13.38亿元的资金胜利逃生。

同时,有13.38亿元的资金在最后一天入套。

琼民源的庄家以气冲霄汉的凌云壮志,将股价一年之内翻了17倍。

以其巨型的流通盘和豪华的“成长性”而言,是中国股市名副其实的“铁达尼号”。

耐人寻味的是,在最后的日子里,市场上却传出“快买琼民源”的消息,消息的来源是“有背景”的权威人士。

因此而造成的一日之内13.38亿元的成交额,使多少机构和散户从此落入暗无天日的深渊!
中国股市曾经的航空母舰————上海石化
上海石化,中国超级大盘股,总股本72亿股,流通盘7.2亿股。


股为主力部队驾驭的航空母舰。

从1994年开始有超级主力进驻,每
年中期发作一次,一方面以旗舰的姿态炒作;另一方面通过它调控
沪市大盘。

在1996年刚刚完成一轮炒作之后,又赶上下半年的中国牛市大行情。

该主力不失时机,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作出反映,开始了一轮惊心
动魄的炒作。

1996年9月20日,该股以完成为期1个月的w双底的底部形态打
响了本轮炒作的第一枪。

当日开盘3.90元,报收4.19元。

至10月
25日,股价已上摸8.28元,1个月的时间,股价升幅达212.3%。

其间两次连拉7阳,中间只隔1天的喘息时间,在这23个交易日中,如以日k线形态中的酒田战法分析,几乎日日都该卖出。

从10月
22日起,主力已开始出货,至11月6日经过12个交易日,主力已
将大部分筹码交给了散户或其他大户,而此时的大盘正处于最疯狂
的冲高阶段。

之后,主力用手中剩下的一些筹码将该股做了一个非常标准的漂亮
的w双底形态,至12月5日,破位冲上8.63元,从技术图形上看,向上突破已成定局,在疯狂的大盘涨势中,这显然是给散户们火上
浇油,于是主力从该日起倾囊派发,散户蜂拥接货。

至12月20日,主力已功成身退。

散户们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更漂亮的m头部形态。

这是主力送给散户们的一份大礼、一个永久的纪念品――麦当
劳标志。

50亿资金量的航空母舰,被该主力在短短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玩弄
于股掌之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界龙实业
到1994年7月底,中国股市持续了17个月的连续暴跌。

在最后的
5个月恶跌之中,界龙实业股票,走出了熊市牛股,其中从4月21
日到6月24日的45个交易日,只有3根阴线,其余那42根不可思议的连续红阳,使当时所有的中国股票黯然失色。

界龙,无论从资源、行业、题材、经营、成长性、业绩、前景,还
是从经济大环境、大盘走势、政策背景等,没有任何的优势和值得
暴炒的潜在题材。

界龙,用业内人士的话说:曾被市场人士恶炒。

界龙,从4年后的今天望去,真是惨不忍睹的垃圾。

界龙,潜龙湾里的蚊龙。

界龙,越了界的过江龙。

界龙,只等被吞并的虫。

但是,无论是病马、疯牛、过江龙,抑或是冒充龙的虫,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散户,你来股市干什么?只要你抓住了某只股票灿烂的
时光,你还需要别的吗?也许别的什么对你的名誉有用,但对你的
股票帐户里那点老本是绝对无用的。

看着界龙那段喜人的涨势,真让人百感交集。

看着自己那阳痿的绩优股,真可谓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

洗你没商量————延中实业
在一本非常受股民们喜爱的名叫《战胜庄家》的书里,有这样一段
被股民们称之为“至理名言”的话:“当庄家拉高出货的时候,rsi顶背弛无可避免地出现,这是庄家无法掩盖的出货痕迹。

”正是这句斩钉
截铁的名言,使多少散户奉为法宝。

以此为战,安能亏钱乎?
能也,今有延中庄家出面,破此绝法。

也许正是许多散户看了该书,以此绝法武装起来,跃跃欲试,妄想
战胜哪个庄家为快。

延中庄家,以妄想战胜庄家的这部分散户为假想敌,在1998年的收
购行情中,专门为这些人量身订制了一套丧服,把顶背驰的信徒们
杀了个片甲不留,落荒而逃。

《战胜庄家》的作者既然是“机构操盘手”,可千万别是这次延中庄
家的操盘手。

否则,跟散户们开的这个残酷的玩笑真要出人命了。

1998年2月9日,延中实业以9.5.元开盘,报收9.89元,从此拉开了收购行情的序幕。

3月2日,开盘18.36元,报收15.62元,16个交易日,升幅达193%。

在最后两个交易日中,成交了2436.49万股,金额达3.8亿
元左右。

在这两日跟进的散户或之前踏浪而来的散户们没有想到,
从这一天起,庄家做出了一个又一个顶背弛的形态。

直到把这些散
户一个个钉死之后,才一路高歌地直冲34.99元。

记住,图是死是,人是活的。

图,是人画出来的。

“华丽”的外壳————华立高科
任何一个市场,在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青春期,都会经过一个躁动不
安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里,汹涌的收购风云是不可避免的。

在收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