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理性与非理性
西方哲学概论04 第四讲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
尼采的灰色人生
• 1879年是尼采生活的一个分水岭,由于身 体原因,尼采已无法继续担任教授工作而 申请退休并获得同意,政府给了他每年 3000法郎的补助,时间是六年。
• 他的另一重要著作《偶像的黄昏》的副标 题为“如何用铁锤从事哲学”意在把上述 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当做偶像打倒。
二, “上帝已经死了”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之《序篇》中尼 采提出了“上帝已经死了”并非真的指那 个基督教的神耶和华已经死了,而是基督 教死了,更具体的说,是基督的各种道德 观念死了。而“死”的含义则是指它应该 死灭,或者说,应当被批倒批臭,砸个稀 烂。
• 1870年尼采第二次参军,他本想亲自上战场,但由于某种 原因,他只能留在军医院照顾伤员。这次参军给他留下了 两样东西,第一是他的哲学——权力意志哲学,第二是他 的病:痢疾、白喉和性病。
• 战争结束后,他又回到大学,一直到1879年.这期间有两件大 事:一是他与瓦格那的友谊,二是他的作品。瓦格那是个 放荡不安的音乐家,是尼采所想象的天才似的人物,与尼 采一拍即合。在瓦格那本人和其音乐的影响下,1872年出 版了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这是一部纯粹理论 的著作,由于它与传统的著作从内容到形式都迥然不同而 受到很多人的批评,并且影响到他的仕途。
尼采的童年和中学生活
• 1849年(5岁),父亲因脑病死后,就生活在一个由女性 控制的家庭。他是家中唯一的男性,其余5个女人是:母 亲和妹妹,外祖母和两个尚未出嫁的姨。由于身体太弱, 无法与其他健康男孩相处,妹妹和书本成了他最好的玩伴。
• 由于尼采在校成绩不错,并且表现出极高的天赋,1958年 他母亲把他送到当时德国最好的学校——普尔塔学校读书 (施莱格尔和费希特曾在此读过)。在普尔塔学校,尼采 接受了多学科的教育,主体是宗教和语言,最擅长的是希 腊文与拉丁文。在普尔塔学校的日子对尼采非常重要,一 方面他与同学的相处是愉快的,另一方面,他积累了大量 的基本知识,阅读了大量有关拉丁文、希腊文,希来伯文 的经典著作,之所以如此,他解释道:“知识的领域广阔 无比,真理的探索永无止境。”
理性和非理性
理性和非理性的概念来自西方,西方先有理性主义的哲学、美学和文艺学,后有非理性主义的哲学、美学和文艺学,大体上以19世纪中叶为分界线,但两者均属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是以人为本的理论和思潮,即把人作为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人本身的研究来探索世界的本质和哲学、美学以及文艺学等问题。
人本主义在中国和西方都有悠久的历史,但在西方更具完备的理论形态。
西方的古典人本主义始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反神学,经历了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人道主义和19世纪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
其特点都是竭力提倡理性,张扬个性,提高人的地位和价值。
在自然观上倾向于唯物主义,而在社会历史观上却倾向于唯心主义。
从19世纪中叶起,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西方的人本主义起了重要的变化,不仅在社会历史观上,而且在自然观和本体论上也转向唯心主义。
如把人还原为生物学上的自然人,进而把人的本质等同于“自我”的生命、心灵或其它非理性的生理心理功能——意志、欲望、直觉、感情、人格等等。
非理性的因素被提升到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高度。
如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和悲观主义美学、尼采的强力意志美学、克罗齐的直觉论和表现主义美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美学、弗洛伊德的泛性欲论和精神分析美学等等。
无论是理性主义还是非理性主义,都对20世纪的中国文论产生过程度不等的影响。
这种影响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驳杂的,不是纯学术的,而是带有实用意义的。
其佼佼者,则能熔中西和古今于一炉。
如中国现代美学第一人王国维曾深受康德和叔本华的影响,他于1905年发表的《红楼梦评论》,批判了旧红学,从美学、伦理学的角度论述了《红楼梦》的悲剧美,并且提出美和艺术可以使人超脱生活之欲带来的痛苦等带有系统性的美学观和艺术观。
发表了1908—1909年的《人间词话》,借鉴西方美学,运用传统的词话形式,表达了新的境界说,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终结和新美学的开端。
鲁迅早期的文艺思想曾受康德的审美的超功利性、达尔文的进化论、尼采的“超人”哲学的影响,这在他于1907年所撰写的几篇早期论文《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中有明显的表现。
理性与非理性
如何理解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知识点: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参考答案: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是人类认识活动结构中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
“非理性”是相对于理性而言的。
理性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理性是指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认识形式;狭义的理性则是指作为认识过程高级阶段的理性认识,仅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
狭义的理性与感性相对;广义的理性包含狭义的理性,它与非理性相对。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
非理性因素,本身并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动和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这些非理性因素给人的认识活动、认识过程提供了动力、动因和调节控制的机制。
理解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关键是理解它们之间所存在的辩证关系。
在认识过程的辩证内容的理解上,曾经出现过忽视或者否认非理性因素的作用,过分地强调理性认识和理性因素的作用的倾向。
但是近年来随着哲学认识论研究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潮的传播和影响,又出现了过分地强调非理性因素作用,从而淡化理性因素地位的倾向。
这两种倾向都是片面的,其特点是割裂了理性认识因素与非理性认识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但承认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不否认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同时,在对待非理性因素问题上,既看到了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也看到它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
同西方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理性认识的因素和直觉、灵感、顿悟等非理性认识因素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专题四:理性、实践理性与非理性(节选)
实践推理的结果。如果能够证明他人的愿望可以算得上是理性主体,那么,一种戴维森
式道德理论有时就能够决定相对于某种情景的伦理真理是什么。给定对这种意向行为
应然解释的不确定性,复杂情形可能是不确定的。这种与康德所希望结果不同的结
果,来自对解释所施加的诸多制约因素的性质,这些制约因素构成戴维森式理性概念。
择对我来说是无益的。A比B更好与对我来说, A比B更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戴维森式伦理推理的理性基础可以论证说,对比较好就是比较好,正如
真便是对我来说真。偏好是关于什么是道德的和什么不是道德的这样一些判断的
痛苦而不是不痛苦)。因此,表面看来,一些关于什么是比较好的语句是客观的感觉对好与坏做出种种判断,正如认同
有判断力的人不会仅仅通过运用他自己的感知来调查研究科学上的各种问题一样。正如
同一个人通过在社会中的相互作用来学会在其信念与真理之间的区别一样,一个人通过
关于道德教育的社会相互作用来学会在其偏好与关于什么比什么更好的真理之间的
如何。我所论证的观点是,这种关系类似于真理与主体信念之间的关系。尽管信念不得
不在很大程度上为真,但真理并不可归结为意见一致。同样地,尽管大多数偏好不得不
在很大程度上相应于客观上比较好,善并非必然地是最大程度上满足偏爱。
4对我来说比较好、比较好和自我利益
我的偏好往往是索引式( indexical)判断。我宁愿选择对我来说是有益的,而不愿选
语句却具有演绎论证的逻辑。如果应然是基本伦理概念,那么伦理思维就要依据归
纳模式进行。原则并非全称量化式的命令。如果应然句类似于或然条件句,那么
它们的范畴形式具有隐含的相对性。一种附加的相对性允许对这种应然的诸多含
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ppt课件
• 比较每个方案实现目标的程度
A工作总分385
B工作总分363C工作总分433D工源自总分448E工作总分345
F工作总分437
G工作总分420
H工作总分434
• 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目标的方案
总分最高的D工作是最佳方案
.
理性决策模型的基本假设前提: 1、人是理性的——能够完全客观地进行逻辑推理。 2、单一目标取向——不存在目标冲突。 3、所有选项已知——能够获得所有备选方案。 4、偏好明确——决策标准和备选方案可以量化,个人偏好排序稳定。 5、偏好稳定——决策标准和分配权重是稳定不变的。 6、最终选择效果最佳——选择评分最高的方案。
.
理性决策的过程
.
模型模拟:选择一份最好的工作
• 分析目标及其轻重次序——选择工作的标准及权重
标准
权重 标准
权重
公司前景
10 公司规模
4
工资待遇
10 工作环境
5
假期安排
6
生活便利
2
福利待遇
8
男女比例
3
晋升空间
7
社会认可
2
.
• 寻找所有可能的行动方案 • 预测每个方案的所有可能结果
标准 A工作 公司前景 5 工资待遇 10 假期安排 5 福利待遇 6 晋升空间 6 公司规模 7 工作环境 9 生活便利 10 男女比例 2 社会认可 8
.
理性在决策中究竟发挥何等程度的作用?
理性决策 VS
非价理值性理决性策
.
问题1
假设你面临下列一对选择,请您先认真思考一下,然后做出选择。 A.100%的可能获得250元。 B.25%的可能获得1000元,75%的可能一无所得。
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科学阐释
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科学阐释上个世纪的最后二十年,是我国的思想理论界充满活跃气氛的二十年。
中国似乎进入一个狂飙时代,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思想风暴。
在国门向西开放当中,人们张惶等待,希冀有新鲜的理念来荡涤激活僵化的中国。
尼采、柏格森、萨特、弗洛伊德、海德格尔……一潮接一潮的理论被介绍进来之后,人们如获“启蒙”,变得惊奇、兴奋、热情,源源不断的研究阐释它们。
在这追潮逐新当中,有一股非理性主义的丝线,时隐时现地游走其中,人们似乎对“永恒的沉默之乡”——“非理性”表现出极度的偏爱,以为只有非理性主义才强调人的存在,所以他们认为自己在理论上抓住了根本,而马克思主义见物不见人,是“人学的空场”,是冷冰冰的理性主义。
其实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错误的甚至是带有情绪化的偏执。
所以我们有必要来澄清这种错误,还马克思主义以科学性。
我们有必要厘清理性、理性主义、非理性、非理性主义的涵义。
理性和非理性是一对多纬度的概念。
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讲,理性指的是指人类特有的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抽象思维形式和能力,它表现为清晰的逻辑;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方式,认识世界。
具有自觉性、抽象性等特点。
但它不是一种超历史、超现实的先天能力,它存在于现实的活动和思考之中,带有历史、文化、社会和个体的特征。
从人性论的意义上讲,理性指人的思维能力所支配的人的理智的、合理的、自觉的、合乎逻辑的能力和存在属性,是人的精神结构上的非凡特质,表现出一种清醒的价值判断和自我约束等等。
而所谓的理性主义,就是将理性本体化,认为理性是先验的绝对的超时空的永恒原则,“理性在一切思维主体、一切民族、一切时代和一切文化中是相同的。
”[1]( P4)人是理性的动物,鄙视拒斥人的非理性因素,否认感性经验的可靠性和实在性,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强调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
非理性,是在否定理性的基础上包含自身的特定的含义。
简单的说,非理性指不属于理性范围的直觉、无意识、情感、意志和欲望等认识形式和心理因素的总和。
谈判心理学谈判中的理性与非理性课件
谈判心理学谈判中的理性与非理性课件
56 第56页
不但要了解对方反对什么,还要了解对方希望 得到什么。
在对方说明处理方案前,不要提出另一个方案 ,甚至不要做出任何修改。
所以,当对方拒绝我方案,我应该:要求对方 提出他们方案。
谈判心理学谈判中的理性与非理性课件
谈判心理学谈判中的理性与非理性课件
35 第35页
一、怎样制订初始报价
谈判心理学谈判中的理性与非理性课件
36 第36页
请思索
当向用户推荐商品或服务时,应该:
A 先推荐贵,再推荐廉价 B 先推荐廉价,再推荐贵
谈判心理学谈判中的理性与非理性课件
37 第37页
一、怎样制订初始报价
5秒钟之内预计出其乘积: (1)8×7×6×5×4×3×2×1=?2250
业经营者保留对风险投资部门控制权。
谈判心理学谈判中的理性与非理性课件
28 第28页
总结
谈判不但是争夺固定份额。即使谈判包括各方 各种利益,但谈判者极少考虑各种利益相对主 要性。
假如能够在谈判前确定自己在各方利益上优先 权,评定对方在各方利益上优先权,就能够发 觉对双方都有利交换,进而做到舍小利,求大 利。
A企业提出1400万元价格,但b企业坚持1600 万。双方互不退让,都不愿接收1500万折中价 格。
谈判心理学谈判中的理性与非理性课件
27 第27页
问题在哪里?
双方对b企业中一个高科技、高风险部门(风 险投资部门)估价不一样。
A企业认为该部门只值100万; b企业认为该部门值600万。 处理方案:A企业以1200万收购b企业,但b企
要让初始报价切实可信,开价才会有作用。
认识的理性与非理性
●文史哲园地认识的理性与非理性刘文洲摘要不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思维科学,非理性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正确揭示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将有助于认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并为人类社会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南。
关键词认识理性非理性一、理性与非理性的界定可忽视。
非理性的本质含义是指不能用逻辑思维概认识是人类特有的活动,认识就是主体对客体念所包含的主体心理形式的认识能力,狭义上包括进行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然而,作为认识主体人类的情感、意志、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和本的人,能否准确客观地反映客体,其影响因素是十分能等众多因素;广义上还包括幻想、想象、猜测、顿众多的。
其中理性与非理性是一对重要因素。
悟、直觉和灵感等非逻辑因素,这些因素各自以不同理性是人类经过漫长历程发展起来的高级属的方式,在人类认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着性,它积淀着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和人类千百年来人类认识的全面发展。
积累的各种各样使社会有序化的规范。
人的思维、人的活动中普遍有效的认识方式,构成人类理性的二、理性、非理性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框架。
故理性是一种逻辑地分析认知世界,把握事理性是人类独有的特质。
理性使人在认识活动物本质,深入地进行独立探究,并进行设疑、判断和中用观念把握认识客体的本质。
人对客体从现象到选择的能力。
它追求普遍有效性和事物的完整性、本质的认识过程,是不能脱离人的能动思维操作,而合理性。
它不仅是人运用智力去理解和应付现实的思维操作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方法和逻辑程序,认能力,更是人自己把握自己的能力以及自身诸种复识活动中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逻杂而对立素质中的一股整合力量。
辑思维方法的运用,都以其理性的严密程序性和规非理性与理性有同样长的历史,与理性对立而范性使人从客体的表面深入到客体的本质。
为了准存在。
非理性,从字面上看就是“不是理性”之性,由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类必须以实践为基础此引而常常被理解为“不要理性”、“否定理性”,甚至在观念中分解、加工和改造对象,从而使认识客体以“丧失理性”,从而与理性一样发展为价值评判词,被观念的形式内化在认识主体的大脑中,完成对客体认为与低贱、野蛮、疯狂等同义。
博弈论——理性与非理性精品PPT课件
你多看两步,我比你更强多看三步,你多看四步,我比你更老谋深算 多看五步。在花瓶索赔的例子中,如果两个人都“彻底理性”,都能 看透十几步甚至几十步上百步,那么上面那样“精明比赛”的结果, 最后落到每个人都只写一两元的地步。事实上,在彻底理性的假设之 下,这个博弈唯一的纳什均衡,是两人都写0.
启示:成功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最后如何做决定。当你做出高人一等的决 策时,最好把它当做是侥幸,惟有如此,才能使你自己更谨慎,更成功。
“旅行者困境”: 从100到0
为了获取最大赔偿而言,本来甲乙双方最好的策略,就是都写100元, 这样两人都能够获赔100元。可是不,甲很聪明,他想:如果我少写 1元变成99元,而乙会写100元,这样我将得到101元。何乐而不为? 所以他准备写99元。
可是乙更聪明,他算计到甲要算计他写99元,于是他准备写98元。
3号知道这个策略,就会提(100,0,0)的分配方案,对4号、5号一毛不拔而将全 部金币归为己有,因为他知道4号一无所获但还是会投赞成票,再加上自己一票 他的方案即可通过。
不过,2号推知到3号的方案,就会提出(98,0,l,1)的方案,即放弃3号,而给 予4号和5号各1枚金币。由于该方案对于4号和5号来说比在3号分配时更为有利, 他们将支持他而不希望他出局而由3号来分配。这样,2号将拿走98枚金币。不过, 2号的方案会被l号所洞悉,l号并将提出(97,0,1,2,0)或(97,0,1,0,2)的 方案,即放弃2号,而给3号1枚金币,同时给4号或5号2枚金币。由于l号的这一 方案对于3号和4号(或5号)来说,相比2号分配时更优,他们将投l号的赞成票,再 加上1号自己的票,1号的方案可获通过,97枚金币可轻松落入腰包。
理性与非理性
在现代中国文论中,
人们虽然广泛地引入各种非理性思想和作品,
但“非理性”概念并不常见。
人们也没有把“非理性”视为一种思想,
相反,
“非理性”
常常成为现代文学现代性建构的一种思想资源和精神力量。
鲁迅的《摩罗诗力说》
援用了尼采《扎拉斯图特拉如是说》的格言:
“求古源尽者求方来之泉,将求新源。”
显然与五四所倡导的科学与民主的理性精神相辅相成。
对文学情感本质的认定是现代文论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王国维开始到朱光潜,
现代文论家往往把直觉、情感与理性、逻辑看作相对立的概念,
文学从载道的实用理性中
解放出来而回到情感或直觉的表现成为许多作家的共同追求。
周作人说:“文学总是创造的、情感的,
其实,理性主义者主张人要做一个完全自由的人,要实现完美,但非理性主义主义者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他们代表着当今两大主流意识形态——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分歧。
在汉字中,理字从“王”(玉部)。《说文解字》云:“理,治玉也,从玉里声。”在古人看来,玉有天然纹理,而“治玉”要求首先必须把握玉的纹理,然后顺应玉的固有纹理并按照人的需要进行人工加工,这就是“理”。此后,理也作为名词使用,指纹理。再后来,“理”被引申为一切事物的条贯纹理,如肌理、脉理、地理、物理、心理、事理、名理、义理、文理、条理等。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有多少哲学流派就有多少对“理”的不同解释。一般而言,主要的解释有以下几种:(1)“理”是客观规律。认为“理”是自然理性或科学理性,即“理”是自然万物的法则或规律,但自然理性强调自然至高无上,人要顺应自然万物的法则或规律,与自然同一而无为;科学理性却强调依靠科学理性改造和征服自然,主张人要通过发现和掌握自然万物的法则或规律来达到“人定胜天”的目的,积极有为。(2)“理”是社会规范。认为“理”是社会伦理理性、人文理性或制度理性,即“理”是一种道德伦理原则、社会规范、行为准则或法理原则与法律规范,但社会伦理理性强调“礼”,推崇礼治下的人伦秩序(统治者通过亲缘伦序纲常和礼乐的仪式教化来实行孝道,礼别异、乐和同,从而建构一种基于亲缘伦序服从的良好等级秩序);人文理性则强调“仁”(“仁者,人也”),突出人内在的道德主体价值,推崇仁治下的人道秩序(统治者通过道德示范和人文教化来实行人道、教化人心,从而建构一种基于内在道德服从的良好秩序);制度理性却强调“法”,突出法理的普遍价值,推崇法治下的人工秩序(统治者通过创设法律和制度来人工建构一种基于法律服从的良好秩序)。(3)“理”是逻辑理性。(4)“理”是主体理性,即人的理智的思维方式、认知结构和能力。(5)“理”是本体理性,即宇宙本体和万物制造者,是一切存在的根据(以朱熹理学为代表)。总之,在中国文化中,所谓理性,就是遵照事物固有的规律(包括“天道”、“天理”等,即客观的“本体理性”、自然理性、科学理性等)或具有普遍性的逻辑、道理、规范(包括逻辑之“逻理”、人道之“心理”、社会之“伦理”与“事理”、主体之理智能力等,即逻辑理性、人文理性、社会伦理理性、主体理性等)来判断和行为,从而把“物理”内化为人的行为能力,把“伦理”内化为人的行为规范。有学者指出,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理性的运用不是表现为某种抽象的纯形式或逻辑一般,因为它与具体的生命存在没有分离。理性既是生命的内在本质,也是生命自我实现的理想状态。”[1]也就是说,在中国人看来,理性生命与感性生命应当是同一的,理性必须转化、点化感性生命,以寻求理与欲、真理与价值、知与行的内在统一。尽管不同的思想流派对于理性和感性生命具体实现内在统一的方式与途径不尽相同甚至分歧严重,但寻求一元性的理性的统一(包括理性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统一、理性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理性的历史性、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等)却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共识。相对于西方社会,自周秦以来,中国基本上算得上是一个理性主义传统绵延不绝的古老大国,以儒家为代表的人文理性和以法家为代表的制度理性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主流,而人文理性与制度理性都是以社会为本位,关注作为社会规范意义上的理性君统则成为中国传统治理理性的两极。此外,以自然为本位的道家的自然理性和以“理”为本位的朱熹理学的本体理性以及以“心”为本位的阳明心学的主体理性,在中国历史上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迹。这些理性精神使得在中国始终无法孕育出强大的宗教力量,同时,也抑制着逻辑理性、民主理性、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的发展。
理性与非理性
理性与非理性作者:陈曦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07期【摘要】对于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时是否理性,一直以来是犯罪学研究中的一个争议。
早期古典主义学派坚持犯罪人生物属性的同时强调了犯罪人趋利避害的特征,反映了犯罪人犯罪时的理性态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心理学、刑事法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的成熟,犯罪人的社会属性日益凸显出来,给不同的学科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犯罪人的新视角。
争议依然存在,但是“理性”作为人的主观意识,应该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注重移情以及综合的分析,单纯的以外部表现与客观结果做判断,只能让犯罪人“被不理性”。
【关键词】犯罪心理;理性;自知;有限理性一、对理性的认识我国早期社会心理学家孙本文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将理性描述为能区分是非、利义、善恶及邪恶之心。
这是一个个人的道德及行为判断标准,也是个人行为决策时的意识状态。
从逻辑上看,违背上述标准的也可以称为非理性。
传统观念受到自然经济的影响,十分看重理性中的道德因素,习惯于用良知、正义感衡量一个人行为时是否理性。
随着市场经济对人们心理及价值观的冲击,现代社会对于理性的理解更倾向于对利益的衡量和对周围事物本质的认识,强调由外至内的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法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也对理性纷纷从法律规范、自知、利益最大化和人的社会属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标准与视角不同肯定会导致认识结果上的差异。
犯罪时的心理不同于犯罪人心理,也区别于犯罪心理。
犯罪人心理不同犯罪心理,后者是前者的一部分,犯罪时心理又是后者的一部分。
在这三个概念里犯罪人心理内涵最广,不仅包括犯罪心理还有正常的心理甚至积极地心理。
犯罪心理作为犯罪人心理的一部分就是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那部分不良心理,犯罪时的心理则更加具体,时间节点选取在犯罪人实施犯罪是所具有的心理,下面的内容也就是围绕着犯罪时犯罪人所持有的心理进行展开的。
二、犯罪人犯罪时是否理性理性作为概念被不同学科所适用,但普遍性的就是获取信息,判断信息,指导行为,对个体而言是经过权衡的对自己有利的,就应该认为是理性的。
理性的非理性
理性的非理性理性与非理性是人类思考行为中最为基本、最为关键的两个方面,也是代表着人类思维特点的两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关系。
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考的关系是千变万化的,有时它们会相辅相成,有时联系不紧密,而在很多情况下,非理性反而成了理性的助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理性是指建立在科学方法和理性思维基础之上的推理和思考过程,是对客观事实的分析和判断,是人类思考的最高形态。
理性思维具有分析、综合、比较、推理、实验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理性思维成为了科学研究、技术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重要基础。
非理性思维是指建立在情感、信仰、直觉和跟随他人等方面的推理和思考过程。
它不排除直觉和主观倾向等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这样有时候也会导致判断失误和偏见。
由于非理性思维起点是个体的情感,所以它与理性思维的特点有所不同,但是它对于人类的思维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但是,事实上,人类并不是单纯的理性动物,我们的思维和行为而言,非理性因素同样在起作用,并在很多情况下达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当我们需要做出情感上的决策时,非理性的因素越来越显得重要,因为这些决策需要强调个人的感受和情感,包括喜好、偏好、情绪和生理需求等因素。
比如谈恋爱、选择朋友、购买商品、判断艺术、音乐、文学作品好坏等等。
这些方面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感情和体会,而不是只用理性去判断。
除了个人行为之外,非理性思考同样对于我们生活中的信息获取和认知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面对时事新闻、媒体报道、广告宣传等方面,由于信息过于庞杂瞬息万变,人们无法进行全面的理性判断,也就需要用到非理性思考的方法,依据一些提前设定的判断标准或因素来进行快速的判断和选择。
例如,看广告时我们会被众多的言语、图片、音乐等各种元素,导致我们情愫上的波动,而非常容易被广告方吸引走。
甚至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由于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和信息传播的迅速和广泛,人们也很难把所有的信息都加以理性的分析和判断,这时非理性因素也就变得非常重要。
理性的非理性
理性的非理性理性和非理性似乎是两个互相对立的概念,但在现实生活中,它们却常常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互相包容。
理性与非理性并不是绝对的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它们在人类思维和行为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既复杂又微妙,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塑造了人类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方式。
本文将就理性的非理性这个话题做一些探讨,试图从不同角度解读这一问题。
我们来看看理性和非理性分别是什么。
理性是指以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为基础的认识和思考方式,它强调客观事实和逻辑推理,注重理性分析和科学论证。
理性思维的特点是客观、明晰、逻辑严谨和推理严密,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而非理性则是指非理性思维和情感驱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它强调主观情感和直觉判断,注重感性体验和情感表达。
非理性思维的特点是主观、模糊、情感驱动和情绪化,它是人类生活和行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理性与非理性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互动。
理性与非理性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
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互动,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塑造了人类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方式。
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互动不仅影响着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社会。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互动无处不在。
在人类的认知和行为中,理性和非理性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
理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理性分析问题、科学论证,而非理性情感则可以激励我们积极行动、坚定信念。
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互动使得我们既能够保持客观、明晰、逻辑严谨的思维方式,又能够保持主观、感性、情感驱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
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使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更加丰富多样、更加灵活和富有创造性。
理性的非理性也是人类智慧的表现。
人类的智慧并不仅仅体现在理性思维上,也不仅仅体现在非理性情感上,而是在理性与非理性的互动中。
理性与非理性内在关系分析
现代经济信息理性与非理性内在关系分析钟春仿 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摘要:在理性原则至上的时代,非理性行为大量存在。
那么,是理性的偶然性偏误还是理性法则内在的缺陷或系统错误导致致了非理性行为的存在呢?笔者在分析理性本质的基础上,发现理性原则必定导致非理性,甚至说理性本身蕴涵着非理性。
关键词:理性;非理性;自我意识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8-0376-02一、问题的提出西方的理性精神的崛起于中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前后历经大约300多年的时间。
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延续和深化。
启蒙运动之后,理性的大旗开始传遍世界各地。
理性的权威代替宗教的权威成为一切事务的最终裁判者。
理性精神的崛起并不是说人类自这个时候才开始运用理性,而是理性能力在人类社会中地位的转变。
从亚里斯多德构建了形而上学体系开始,对于世界本体的认识成了整个哲学的根本任务。
整个中世纪几乎没有太大的超越,主要体现在对上帝存在的证明上。
到了近代,随着地理大发现,牛顿力学的发展,休谟的经验论和怀疑论给古典形而上学以致命的冲击,古典形而上学摇摇欲坠。
为了解决科学与信仰的冲突,康德(1724~1804)通过其著名的三大批判,将理性与道德进行了严格的划界,在转换了意义的基础上,批判了旧形而上学而建立起新的形而上学,理性和宗教各自得到了自己的领地。
为了克服康德二元论的哲学观,黑格尔在辩证理性的基础上力图恢复旧形而学,将理性推高到世界本质的高度。
不过黑格尔哲学是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
马克思则扬弃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观而建立起辩证唯物主义。
黑格尔(1770~1831)之后的西方哲学中,尼采对理性进行了批判,主张“权力意志”,宣扬“酒神精神”;罗素受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的影响的建立了逻辑原子主义,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部分内容被逻辑实证主义所接受;而歌德尔提出了不完备性定理,即人间逻辑系统之不完备性与有限性。
第四讲 理性与非理性
到了博弈的第二阶段,响应者面临“同 意”和“不同意”的两种选择:如果同意这 个分配方案,他的所得为1分钱;如果不同 意,那么他将一无所获,而且博弈到此为止。 显然,作为理性人的响应者将会把选择“同 意”作为自己的策略。
这样,在博弈结束时,理性的响应者只 能得到1分钱,而提议者得到了自己所希望得 到的最大份额99.99元,这里提议者正是根 据响应者的理性的选择而使自己利益最大化。
与之相反,巴布亚新几内亚阿乌部落则 愿拿出1/2以上的奖金给对方。阿乌人的习 俗是,当一个人好运降临时,他会十分慷慨 地赠与其他人,而接受者有义务在将来更慷 慨地给予回报。这个习俗似乎也影响了这个 实验,虽然参与者并不知道他们将要把钱给 谁或者谁将要把钱给他们。
这些实验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第一,最后通牒博弈及其实验结果是一次对 新古典经济学绝对化了的基本假设即“理性人”假 设的重大挑战。实验说明人的经济行为并非都那么 “自利”和“理性”,而是与人的心理或者精神因 素密切相关,比如公平主义、利他主义等,这些心 理或者精神的东西又与人所处的环境、个人经历和 经验积累等因素密切相关。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或者 决策可能是出于“理性”,也可能不是。
该实验既没有证明大多数人都是完全理 性人,也没有证明他们如果理性行为就能获 得更多收益 。
第一,它对于理性行为假设的适用性提出了 警告; 第二,做人不要太“精明”,太“精明”往往 会坏事。
完全理性的结果是一个发展的趋势。 在博弈论的前沿研究中,正日益将平等、利 他主义及类似的动机纳入参与者的目标。
公平观念和利他主义都有其局限性。 一个社会的长期进步和成功需要不断地创新 和改变,这反过来又要求人们有个人主义观 念以及向社会准则和传统观念挑战的意愿, 自私自利通常伴随着这些性格特征。因此, 我们需要正确地权衡利己行为和利他行为。
理性与非理性的区别
理性与非理性的区别理性与非理性的区别“理性与非理性”通常会被人们作为分辨投资行为对错的评判标准,可是很多时候它更像道德标尺——意见不一,但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非理性”一方,好比大多数人都更习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俯视对方,而自己究竟站在何地却不着力去充分实证或反思。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场景呢?社会科学对于“理性”定义存在一个默认前提——“一致性”——面对完全相同的选项,必定给予完全相同的选择。
问题是:“我们会在出现不同点的地方发现相似之处,在有相似之处的地方发现不同点。
”不同的人,对于客观条件的“一致性”会有不同认知。
比如上世纪30年代的金融危机与2019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存在哪些相同点或不同点?有人认为,它们是“不同的”,所以最后结局也会不同;有人认为,它们是“相同的”,所以最后结局会相同。
谁又是“理性”,谁又是“非理性”呢?“不同的人会以不同的方式评估同样必然不完整的信息,同一个人也可能会在不同的时刻以不同的方式评估同样的信息。
我们的行为取决于我们接收信息和做出决定所处的社会背景。
“毫无疑问,无论怎样做,行为本身都是理性的,经得起推敲,且与所处视角得到证据相吻合的。
只有“看“到的条件存在”一致性“,那么结论才会存在”唯一性“。
既然存在“认知差异“,为什么我们会认为历史上一些事件是“非理性“造成的并能够达成社会共识,比如投机泡沫。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背景的变化。
随着时间推移,当我们脱离了社会背景的“一致性“(与那个时代的人拥有同一时空),判断”非理性“会非常容易。
因为”一致性“已经不同且取得共识。
这一思考在提示我们两点:其一,能够达成共识的“非理性“只存在于社会背景变迁之后。
任何同一时空下的行为都是”理性“的。
其二,“一致性“与结论的”正确性、可实现性“毫无关联。
从直白的话来说:所有“理性“认知都是主观、狭隘的。
因为,其前提永远无法充分满足——完整的“一致性”根本不存在。
这或许就是保罗·萨缪尔的驳斥:它们连错误都算不上。
专题四:理性、实践理性与非理性(节选)-推荐下载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0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负料2,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2试时32卷,3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5工且52作尽22下可护都能1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5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置管4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技3试资件且、术卷料中拒管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在实际进行这个博弈时,人们均有一 定程度的非理性,并且这也是共同知识。这也是为 什么实际的博弈并不出现99.99:0.01的分配结果。 由此可见,非理性有时会成为人们在博弈中的一个 “资源”,可以利用它来获取好处。在生活中,流 氓之间往往“斗狠”,其实就是看谁更非理性,够 狠的人往往做老大。在最后通牒博弈里,你的“非 理性”资源与否决权一道构成你进行博弈的基础。
旅行者困境
1994年哈佛大学考希克· 巴苏教授提出 了如下博弈模型:
两个互不认识的旅行者甲、乙从一个以出产 某种细瓷花瓶著名的地方旅行回来,他们都买了花 瓶。提取行李的时候,发现花瓶都被摔坏了,他们 向航空公司索赔。 航空公司知道花瓶的价格总在八九十元的价位 浮动,但是不知道两位旅行者买的时候的确切价格 是多少。
该实验既没有证明大多数人都是完全理 性人,也没有证明他们如果理性行为就能获 得更多收益 。
第一,它对于理性行为假设的适用性提出了 警告; 第二,做人不要太“精明”,太“精明”往往 会坏事。
பைடு நூலகம்
完全理性的结果是一个发展的趋势。 在博弈论的前沿研究中,正日益将平等、利 他主义及类似的动机纳入参与者的目标。
实验结果显示,不论是对提议者还是对 回应者的行为,博弈论对最后通牒博弈没有 得出一个有说服力的解释,而且也不能对现 实世界中的人们的真实行为提出满意的预测。
主持实验的古斯等教授指出原因在于受 试者是依赖其公平观念而不是利益最大化来 决定其行为的。实验中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公 平分配的倾向与传统经济学中“经济人”的 假设明显不相符。
一周以后重复进行第二次实验。 经过一周的思考以后,许多提议者不像第一次 实验中那样慷慨了,但是提议的分配额还是比马克 的最小货币单位大许多。这一次的结果是提议者提 出给回应者的比例平均为32%,只有两位提议者 提出平均分配;只有一位提议者提出给回应者的金 额小于1马克,该提议被回应者拒绝;三个给回应 者1马克的提议被拒绝了;此外还有一个给回应者 3马克的提议也被拒绝了。第二次实验共有五个提 议被拒绝。
《趣味博弈论》
杨驭云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
第四讲 理性与非理性
人是理性、自利的,其所有行为都是为了追 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个目的。也就是说,人不但知 道自己的利益所在,而且知道该如何去追求。但现 实中很多时候人们的行为并不完全由理性来操纵, 或者说,人们的理性是有限的,这在博弈论中值得 关注和探讨。
最后通牒博弈
于是,航空公司请两位旅行者在100元内自己 写下花瓶的价格。 如果两人写的价格一样,航空公司就认为他们 讲真话,于是按照他们写的数额赔偿。 如果两人写的不一样,航空公司就认定写的低 的旅行者讲真话,并且原则上按这个低的价格赔偿, 而且对讲真话的旅行者奖励2元钱,对讲假话的旅 行者罚款2元。
两位旅行者应该用什么策略来决定他们 应该写下的金额呢? 假设花瓶的价格为整数。
但是,这种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在实际的 经济活动中是否能够实现呢?
30年来,不少实验经济学家对最后通 牒博弈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最后通牒博弈实验始于1982年的德国 柏林洪堡大学。在该校经济学系的古斯等三 位教授的支持下,42名学生每两人一组参加 了一项名为“最后通牒”的有趣的博弈论实 验。
实验中两个人分4马克。其中一个人扮 演提议者提出分钱方案,他可以提议把0和4 之间任何一个钱数归另一人,其余归他自己。 另一人则扮演回应者,他有两种选择:接受 或拒绝。若是接受,实验者就按他们所提方 案把钱发给两人。若是拒绝,钱就被实验者 收回,两个人分文都拿不到。
例如,在印度尼西亚的实验中,可分享 的奖金是当地平均月收入的3倍,但是当他 们觉得对方分给自己的部分太少时仍然予以 拒绝。
美国人作为提议者的角色愿分给对方的 奖金平均是奖金总额的45%,而秘鲁亚马 逊河畔的马奇圭噶部落,这个数据只有 26%,却只有一个提议遭到了拒绝。人类 学家解释说,马奇圭噶人以小家庭为单位生 活,他们和社会隔离,而且没有什么分享准 则。
公平观念和利他主义都有其局限性。 一个社会的长期进步和成功需要不断地创新 和改变,这反过来又要求人们有个人主义观 念以及向社会准则和传统观念挑战的意愿, 自私自利通常伴随着这些性格特征。因此, 我们需要正确地权衡利己行为和利他行为。
友情预告
下次课欣赏影片《Good Will Hunting 》(心灵捕手)。此片是马特· 达 蒙和本· 阿弗莱克的成名作,于1998年获得 第70届奥斯卡最佳编剧、最佳男配角奖。
这就是所谓的“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我 知道。。。”的博弈循环。
最后两个人都写了1元。
聪明反被聪明误。
航空公司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重复剔除劣势策略 (1,1)是唯一的纳什均衡点。 旅行者困境可以看作是囚徒困境的延伸(策 略集合扩充了)。
在旅行者困境的实验中,大多数测试者都会 选择100元,或者接近100元。他们也清楚自己并 没有认真思考这个情况,选择了非理性的结果。但 是,他们都获得了比理性行为高很多的收益。
在1994年还进行了另一类被称为独裁 者博弈的实验。与最后通牒博弈不同的是, 独裁者博弈中提议者的任何出价都不需要回 应者的回应,结果是提议者还是平均把奖金 总额的20%分给了回应者,虽然提议者分 给对方的奖金比在最后通牒博弈中的要少。
这些实验结果清楚显示:参与者的行为 并不因为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或者计算能 力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而且奖金总数的多 少对结果也无多大的影响,但是,文化差异 的影响较大。
第三,实验结果的数据同样也证实了:提议 者绝不会因为要做到公平而放弃自己的利益。各次 实验中平均出价水平最高为45%,最低仅把总奖 金的23%分给回应者,极少有高于50%的出价。 对于不公平的出价,回应者也并不是总是拒绝,相 反,在各次实验中,所有出价最多也只有35%的 被回应者拒绝,最低仅有12%的出价被回应者拒 绝的事实说明对不公平的出价,回应者多是选择了 接受,除非提议者的出价过于不公平。
在这个博弈中,博弈参与者双方不但完 全知道要分配的金钱数额,而且也完全知道 双方的策略和收益情况,因此这是一个有两 个人参加的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一次性动态博 弈。
在博弈第一阶段,首先由提议者提出分 配方案,此时,他知道响应者是理性的行为 人,他会提出如下一个方案:从100元钱中 分配给响应者1分钱,而将其余99.99元留 给自己。
可是乙更加“聪明”,他算计到甲会想 到写99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 我,我必犯人”,他准备写98元。
想不到甲还要更“聪明”一个层次,计 算出乙要这样写98元来坑他,“来而不往非 礼也”,他准备写97元。。。
这就好比两人下棋,你出子的时候,为 了赢棋,得仔细考虑对方的想法,而对方出 子时也得考虑你的想法,所以你还得想到对 方在想你的想法,对方当然也知道你想到了 他在想你的想法。
假设两个旅行者都是完全理性和“聪明” 的,并且这也是他们的共同知识。
就为了获取最大赔偿而言,本来甲乙双方最 好的策略就是都写100元,这样两人都能够获赔 100元。 可是不,甲很“聪明”,他想:如果我少写1 元变成99元,而乙会写100元,这样我将得到101 元,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他准备写99元。
与之相反,巴布亚新几内亚阿乌部落则 愿拿出1/2以上的奖金给对方。阿乌人的习 俗是,当一个人好运降临时,他会十分慷慨 地赠与其他人,而接受者有义务在将来更慷 慨地给予回报。这个习俗似乎也影响了这个 实验,虽然参与者并不知道他们将要把钱给 谁或者谁将要把钱给他们。
这些实验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第一,最后通牒博弈及其实验结果是一次对 新古典经济学绝对化了的基本假设即“理性人”假 设的重大挑战。实验说明人的经济行为并非都那么 “自利”和“理性”,而是与人的心理或者精神因 素密切相关,比如公平主义、利他主义等,这些心 理或者精神的东西又与人所处的环境、个人经历和 经验积累等因素密切相关。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或者 决策可能是出于“理性”,也可能不是。
为防止交情、一时冲动、事后的社会议论等 因素起作用,实验采取双盲方式。提议者和回应者 都不知道对方是谁。在实验规则宣布后,提议者有 一天的时间作慎重考虑,之后填一张表报个数字交 给实验主持者。实验者将报来的方案交给一位回应 者,后者决定拒绝还是接受。
这个实验重复了两次。 第一次实验,参与实验的21组均对该题目缺 乏经验,有7组的提议者建议对半分;有两组的提 议者要求独占4马克,其中一位提议者的提议被接 受,另一位被拒绝;其他12组提议者提出的分给 回应者的金额均大于1马克,其中有个给予回应者 1.2马克的分配提议被拒绝。 在第一次实验中提议者提出给回应者的比例平 均为37%,共有2个提议被拒绝。
之后,一些学者在不同国家以不同的金额也 进行了数百次最后通牒博弈的实验。 在这些实验中,平均出价水平最高的实验是提 议者平均把45%的份额分给了响应者;平均出价 水平最低的实验是提议者平均仅把23%的份额分 给响应者。对提议者的出价,响应者拒绝水平最高 的实验是有35%的出价被响应者拒绝,而响应者 拒绝水平最低的实验是仅有12%的出价被响应者 拒绝。这些实验中,极少出现把50%以上或只把 极少份额分给响应者的出价。
最后通牒是指一方向另一方提出的不容商量的 或者没有任何先决条件的建议,一般用于处于敌对 状态中的军事双方之中。但是,在人们日常的经济 行为中,最后通牒作为一种竞争策略与手段也起着 重要作用,它既代表谈判或者讨价还价过程的最后 状态,也代表谈判或者讨价还价过程本身。
假设有100元钱要在两个互不认识的人之间分 配,其中一个人是提议者,另一个人是响应者。这 两个人要分配这100元必须遵循一个规则:提议者 首先向响应者提出一个分配方案,响应者如果接受 这个方案,那么双方就按此方案来分配这100元钱; 如果响应者拒绝了这个提议,那么双方就什么都不 会获得,这个博弈过程也就到此结束了。
第二,公平因素确实是影响博弈双方策略选择 的重要因素。最后通牒博弈中,提议者很少按理性 指示的策略出价,而回应者对于不公平的出价也表 现出了以选择拒绝(需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对提议 者的不公平行为进行惩罚(使提议者失去更多利 益)。独裁者博弈中提议者也考虑了出价公平,而 不是绝对的个人理性,虽然提议者有权这样做且不 会受到回应者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