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学中的美学

合集下载

摩擦学的古典四大定律

摩擦学的古典四大定律

摩擦学的古典四大定律
一、摩擦力与法向载荷成正比
定律表述:摩擦力F与两接触体之间的法向载荷P成正比,即F=uP(其中u为摩擦系数,但需注意,此公式在重载情况下可能不成立,因为此时摩擦力与法向压力可能呈非线性关系,法向载荷愈大,摩擦力增加得愈快)。

解释:这一定律说明了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有关,正压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

二、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积无关
定律表述:摩擦系数与表观接触面积无关。

但这一定律的适用性有限,它一般适用于具有屈服极限的材料(如金属),而不适用于弹性及黏弹性材料。

对于黏弹性材料,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是有关的。

解释:这一定律表明,在接触面积改变的情况下,只要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度不变,摩擦系数就不会改变。

三、摩擦因数与滑动速度无关
定律表述:两个相对运动物体之间的摩擦系数与它们的滑动速度无关。

但这一定律也并非绝对,它对于金属来说基本符合,但对于黏弹性显著的弹性体来说,摩擦系数明显与滑动速度有关。

解释:这一定律说明,在滑动速度改变的情况下,只要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度不变,摩擦系数就不会改变。

但实际上,在高速滑动时,由于摩擦热和表面变形等因素的影响,摩擦系数可能会发生变化。

四、静摩擦因数大于动摩擦因数
定律表述:静摩擦系数通常大于动摩擦系数。

但这一定律同样不适用于黏弹性材料,因为黏弹性材料的静摩擦因数可能不大于动摩擦因数。

解释:静摩擦力是使物体开始滑动所需要的力,而动摩擦力则是维持物体滑动持续进行所需要的力。

由于静摩擦时接触面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更大,因此静摩擦力通常大于动摩擦力。

摩擦学原理在科技创新中的应用

摩擦学原理在科技创新中的应用

摩擦学原理在科技创新中的应用科技创新一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科技领域不断取得进步的过程中,摩擦学原理是发现和应用较早的理论之一。

摩擦学原理是指在两个物体之间接触的表面产生的摩擦力。

具体来说,摩擦力是由于物体的表面几何形状不同所产生的,而表面几何形状不同是因为物体表面存在微观凸起和凹陷等异质性。

根据摩擦学原理,可以在很多领域中做到更高效、更可靠和更耐用的设计。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在哪些领域中可以应用摩擦学原理,以及在具体领域中摩擦学原理的应用实例。

一、机械制造在机械制造领域,摩擦学原理可以帮助工程师制造更尖端的机械设备。

例如,在制造摩托车或汽车时,摩擦学原理可以帮助工程师精确地确定这辆二轮或四轮汽车的每一个零件与另一个零件之间的摩擦力。

这种方法在提高整个燃油消耗效率方面非常关键。

除了降低燃油消耗,摩擦学原理也可以帮助工程师制造更加安全和可靠的机械设备。

在飞机和高速列车制造中,工程师可以通过研究摩擦的原理,确保车辆或飞机的每个零件之间的摩擦力达到适当的水平,以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性。

二、润滑油和涂层润滑油和涂层领域是应用摩擦学原理的一大领域。

润滑油和涂层可以使物体表面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减少物体表面的摩擦损失。

例如,在机械变形的情况下,在机器轴承摩擦的过程中,摩擦将产生热能,如果这部分能量等于浪费热源的部分,那么就会影响变形机械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能力。

润滑油和涂层成为提高机械设备效率的途径,有很多例子可以提出。

例如,如果涂层材料优秀,可以通过涂层加工较低价格的材料而使材料性能有了优化。

涂层的创新是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

因此,摩擦学原理的实际应用在润滑油和涂层领域中是至关重要的。

三、人体关节人体的关节中也存在着摩擦的问题。

为了减少人体关节疼痛和疲劳,需要找到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来缓解这种问题。

利用摩擦学原理可以帮助医生或工程师设计出针对关节的治疗和改善方法。

目前,人工股骨和其他骨科解决方法是通过进行人工植入手术,将钛合金零部件固定到骨骼中。

摩擦学的分形

摩擦学的分形

摩擦学的分形摩擦学作为一门研究物体接触表面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揭示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和规律。

其中,分形是摩擦学中一个令人着迷的概念。

分形是一种几何形态,其具有自相似性和无限细节的特点,与摩擦学的研究息息相关。

分形的美妙之处在于其无限的细节。

就像大自然中的树叶和花朵一样,我们发现分形结构在物体的接触表面上也同样存在。

当我们观察一块岩石或一片树皮时,我们会发现无数微小的凹凸、起伏和纹路,它们组成了一个个微小的分形单位。

这些分形单位在不同尺度上重复出现,形成了一个整体上具有分形结构的表面。

在摩擦学中,分形结构对于物体的摩擦性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分形结构使得物体的接触表面更加复杂,增加了接触面积,从而增强了摩擦力的作用。

同时,分形结构也使得物体的表面不规则,形成了更多的微观接触点,提高了摩擦系数。

这种分形结构的优势在工程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轮胎的花纹设计中、机械零件的表面处理中等。

分形结构的存在也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地理解摩擦学的机理的机会。

通过研究分形结构,我们可以揭示物体在接触过程中微观接触点的行为,进而优化摩擦性能。

分形结构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地面摩擦,还可以应用于润滑剂的开发、摩擦材料的改良等领域。

通过深入理解分形结构的特性,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和调节物体之间的摩擦行为。

尽管分形在摩擦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仍然只是揭开了这一领域的冰山一角。

分形结构的形成机理、分形参数的优化等问题仍然值得深入研究。

只有不断探索和理解分形的奥秘,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分形结构来改善摩擦学的性能。

摩擦学的分形之美是一门令人着迷的学科。

分形结构的存在使得摩擦学更加有趣和复杂,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来改善摩擦性能。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分形结构,我们可以不断推动摩擦学的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好的摩擦学应用。

让我们一起走进摩擦学的分形世界,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摩擦学第一章绪论

摩擦学第一章绪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机械工程中主要包括: ①动、静摩擦副,如滑动轴承、齿轮传动、螺纹联接等。 ②零件表面受工作介质摩擦或碰撞、冲击,如犁铧和水 轮机转轮等。 ③机械制造工艺的摩擦学问题,如金属成形加工、切削 加工和超精加工等。 ④弹性体摩擦副,如汽车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弹性密封 的动力浸漏等。 ⑤特殊工况条件下的摩擦学问题,如宇宙探索中遇到的 高真空、低温和离子辐射等,深海作业的高压、腐蚀、 润滑剂稀释和防漏密封等。
3、运动副(如机床导轨等)的“爬行”是一个古典的非线性振动问题, 其起因是静摩擦系数大于动摩擦系数而产生的特殊现象。解决的办法是通 过改变润滑状态或表面材质匹配来改变这个问题。 4、流体动力径向轴承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自激振动,或称油膜振荡。由 此引起的毁机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已屡见不鲜。 5、在制动器、离合器、带传动或其他摩擦传动以及螺纹或其他借助摩擦 力锁紧的联接中,又时常因为摩擦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不足或不稳定而失效, 甚至出现严重事故,例如因制动失灵造成的车辆、提升设备的重大事故。 6、利用接触(如内燃机的活塞环)或不接触(迷宫式)密封的表面副阻 止流体泄漏时,发生碰撞、磨损使间隙增大和流体外流失控,造成机器故 障甚至严重后果。 除此之外,工作物料对工作部件产生的磨损,也是摩擦学研究去解决 的重要课题。例如:搅拌机叶片、水轮机叶片、球磨机磨球、破碎机工作 件等。
世界上使用的能源大约有1/3~1/2消耗于摩擦。
第一节
摩擦学定义、简史及其研究内容
一、定义: 摩擦学的一般定义是:“关于相对运动中相互作用表面的 科学、技术及有关的实践”。通常也理解为包括摩擦、磨损和 润滑在内的一门跨学科的科学。
N v
第一节
摩擦学定义、简史及其研究内容
一、定义:摩擦学的一般定义是:“关于相对运动中相互作用表面的科学、技 术及有关的实践”。通常也理解为包括摩擦、磨损和润滑在内的一门跨学科的 科学。

《机械设计》第三节-摩擦-磨损-润滑

《机械设计》第三节-摩擦-磨损-润滑

t
度不会继续改变,所占时
间比率较小
O
时间t
2、稳定磨损阶段
经磨合的摩擦表面加工硬化,形成了稳定的表面粗糙度,摩擦
条件保持相对稳定,磨损较缓,该段时间长短反映零件的寿命
3、急剧磨损阶段 经稳定磨损后,零件表面破坏,运动副间隙增大→动载振动
→润滑状态改变→温升↑→磨损速度急剧上升→直至零件失效
二、磨损的类型
弹性变形
流体摩擦(润滑)
塑性变形
边界膜
边界摩擦(润滑)—最低要求
边界膜 液体

混合摩擦(润滑)
边界膜
液体
一、干摩擦
摩擦理论: 库仑公式 Ff f () Fn
新理论:分子—机械理论、能量理论、粘着理论
简单粘着理论:
Ff
Ar B
Fn
sy
B
a
n
Ar Ari i 1
f () Ff B Fn sy
(3)条件粘度(相对粘度)—恩氏粘度
3、影响润滑油粘度的主要因素
(1)温度 润滑油的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粘度指数VI ,35,85,110
(2)压力
p 0 ep
P>10MP时,随P↑→ηP↑
4、配油计算
K v vB vA vB
配油比
1、根据摩擦面间存在润滑剂的状况,滑动摩擦分
为哪几种? 2、获得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3、典型的磨损分哪三个阶段?磨损按机理分哪几 种类型?
4、什么是流体的粘性定律?
5、粘度的常用单位有哪些?影响粘度的主要因素是 什么?如何影响?
6、评价润滑脂和润滑油性能的指标各有哪几个?
润滑油压分布
v1
v2

第二章 摩擦学概论(共84张PPT)

第二章  摩擦学概论(共84张PPT)
擦。
❖ 自旋摩擦:两接触物体环绕其接触点处的公法线相对旋 转时的摩擦。
3. 按外表润滑状态分类:
干摩擦:两外表之间即无润滑剂又无湿气的摩擦。 边界摩擦:边界膜隔开相对运动外表时的摩擦。 流体摩擦:以流体层隔开相对运动外表时的摩擦,即由流体的粘性
阻力或流变阻力引起的摩擦。
混合摩擦:半干摩擦和半流体摩擦的统称。
第二章 摩擦学概论
第一节 物体外表的性质 任何摩擦外表都是由许多不同形态的微凸峰和凹谷组成 。外表几何特性对于混合润滑和干摩擦状态下的摩擦磨损和 润滑起着决定性影响,因此,了解和研究外表形貌及其参数 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物体的外表
物体的外表总是凹凸不平的。外表粗糙度是表示外表凹凸 不平的程度,外表愈粗糙,实际接触面积愈小,单位面积压力愈 大,要求油膜厚度愈大。反之.粗糙度愈小,实际接触面积愈大 ,单位面积压力愈小,要求油膜厚度也就可以小一些。
〔7〕如果硬外表不是静止的,而是相对于静外表运动的 ,那么硬外表将始终是粗糙的,后两个阶段不可能实 现。
五、影响摩擦的因素
1.润滑条件
在不同的润滑条件下,摩擦因数差异很大,如洁净无润滑 的外表摩擦因数为0.3~0.5;而在液体动压润滑的外表上摩擦 因数为0.001~0.01。
2.外表氧化膜
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外表氧化膜的塑性和机械强度比金属 材料差,在摩擦过程中,膜先被破坏,金属外表不易发生粘着 ,使摩擦因数降低,磨损减少。纯洁金属材料的摩擦副不存在 外表氧化膜,摩擦因数都较高。在摩擦外表上涂上铟、镉、铅 等软金属,能有效地降低摩性,其 接触也同样具有离散性。
〔2〕实际接触点是由塑性变形和弹性 变形共同作用的结果。
〔3〕实际接触面积随载荷的增大而 增大,接触点处的平均面积几乎保 持不变。

摩擦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摩擦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摩擦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摩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

车辆行驶时的轮胎与路面摩擦,人行走时的脚与地面摩擦,任何实体在相互接触时都会产生摩擦。

而摩擦学正是研究物体在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力的学科,其基本原理和应用非常重要。

一、摩擦的基本原理1. 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是指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在物体相互接触时,由于表面间的不规则性,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就会产生。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种,它们通常都是与物体间接触的表面粗糙程度和材料特性等因素有关。

2. 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摩擦力与物体间接触面积成正比例关系。

接触面积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接触面积越小,摩擦力越小。

这是因为物体直接接触的表面积越大,表面之间的微小凹凸就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3. 摩擦力与物体间压力的关系摩擦力与物体间压力成正比例关系。

即当物体间的压力增大时,摩擦力也随之增大,反之亦然。

这是因为物体间的压力越大,表面间的不规则性就越小,微小凹凸就进一步压缩,摩擦力就会增大。

二、摩擦学的应用1. 制动系统摩擦制动是利用静摩擦力使车轮停止转动的一种制动方式。

汽车、自行车等的制动系统都是靠摩擦制动来实现的。

在制动过程中,制动器上的刹车片与转动的车轮表面接触,产生静摩擦力使转轮停止转动。

而刹车片与车轮的表面摩擦系数大与小的不同,就会影响到制动效能和制动距离的长度。

2. 螺纹连接螺纹连接是常用的一种紧固连接方式,它通常用于连接杆件、面板、封板等部件。

在螺纹连接时,利用螺纹外螺距不等的原理,使螺栓和螺母之间相互旋转,从而将拼接的两个构件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在设计时,需要根据要求计算螺栓和螺母的摩擦力,以保证连接牢固。

3. 轴承轴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器设备中的组件,主要用于支撑机器转动部件,并在其旋转过程中承受轴向和径向的载荷。

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滚动体或滑动体之间的摩擦来实现支承转动。

因此,轴承性能的好坏与其摩擦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4. 润滑油润滑油作为目前普遍使用的润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其作用是减小机械件表面的摩擦,以达到降低能耗、延长机器使用寿命的效果。

第4章摩擦学概述

第4章摩擦学概述

第四章摩擦、磨损、润滑〔摩擦学〕概述…第0节 摩擦学起源摩擦、磨损、润滑是一种古老的技术,但一直未成为一种独立的学科。

1964年英国以乔斯特为首的一个小组,受英国科研与教育部的委托,调查了润滑方面的科研与教育状况及工业在这方面的需求。

于1966年提出了一项调查报告。

这项报告提到,通过充分运用摩擦学的原理与知识,就可以使英国工业每年节约510,000,000英镑,相当于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

这项报告引起了英国政府和工业部门的重视,同年英国开始将摩擦、磨损、润滑及有关的科学技术归并为一门新学科--摩擦学〔Tribology 〕。

第1节 摩擦一. 摩擦在外力作用下,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运动或有运动趋势时,在接触外表上所产生的切向阻力叫摩擦力,这一现象叫摩擦。

二. 分类)摩擦系数μ=F μ/N四. 降低摩擦系数方法 镀软金属层在金属基体上涂敷一层极薄的软金属,此时σsc 仍取决于基体材料,而t B 那么取决于软金属。

载荷F F y F z vf 干摩擦粘着磨损机理第3节 边界摩擦一. 定义二. 边界膜的形成机理1. 物理吸附膜:润滑油中的极性分子与金属外表相互吸引而形成的吸附。

2. 化学吸附膜:靠油中的分子键与金属外表形成的吸附。

3.三. 影响边界膜摩擦的因素 1. 温度2. 添加剂3. 摩擦副材料:同性材料μ大4. 粗糙度第4节 磨损一. 磨损概念摩擦外表的物质不断损失的现象称为磨损。

二. 磨损过程Ⅰ.跑合阶段〔磨合阶段〕 Ⅱ.稳定磨损阶段 Ⅲ.剧烈磨损阶段三. 磨损机理1. 粘着磨损1) 定义:材料由一外表转移到另一外表。

2) 影响因素a. 温度、润滑油是否含油性与添加剂(此处插入解释原因)b.压强d.2. c.d.曲率半径〔赫兹公式解释〕3. 磨粒磨损〔50%磨损属于磨粒磨损〕1) 定2) 影响因素:a.摩擦副硬度b.磨粒大小与硬度承载能力增大摩擦系数μ摩擦外表工作温度磨损量时间磨损过程 磨损量磨损量4.腐蚀磨损:在摩擦过程中,摩擦副外表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响或电化学反响第5节流体摩擦润滑一.润滑的作用1.减摩--降低能耗。

摩擦磨损与润滑课件第一章绪论

摩擦磨损与润滑课件第一章绪论
抗氧化性
表示润滑剂在长期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抵抗氧 化变质的能力。
05
CATALOGUE
润滑理论简介
润滑理论的发展历程
01
古代润滑理论
古代人类在实践中发现某些物质可以减少摩擦,如油脂、动物脂肪等,
但缺乏科学理论支撑。
02
近代润滑理论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润滑理论逐渐形成。例如
,库伦提出了关于摩擦的定律,奠定了现代摩擦学的基础。
02
CATALOGUE
摩擦现象与原理
摩擦现象的分类
01
02
03
干摩擦
表面之间没有润滑剂,如 金属之间的摩擦。
流体摩擦
表面被润滑剂分开,如滑 轮中的润滑油与金属表面 之间的摩擦。
边界摩擦
表面间有一层极薄的润滑 剂,如滑动轴承中的润滑 油膜与轴颈之间的摩擦。
摩擦产生的原理
表面粗糙度
由于表面微观不平度,实际接触面积 小于名义接触面积,导致实际接触点 承受压力,产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从而产生摩擦。
疲劳剥落
由于循环接触应力作用 ,使表面材料发生疲劳
裂纹并剥落。
粘着与撕脱
由于粘着作用,使材料 从一个表面转移到另一 个表面,或从一个表面
撕脱。
腐蚀与磨损
由于腐蚀介质的作用, 使表面材料发生腐蚀并
导致磨损。
04
CATALOGUE
润滑及其作用
润滑剂的种类
润滑油
主要用于液体润滑,如发动机 机油、齿轮油等。
交通运输领域
润滑理论在交通运输领域中涉及汽车、飞机和船舶等交通 工具的发动机润滑、传动系统润滑和液压系统润滑等方面 。
科研领域
润滑理论也是摩擦学、流体力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重要 研究方向之一,对于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摩擦学的研究对象及应用

摩擦学的研究对象及应用

摩擦学的研究对象及应用摩擦学是研究物体表面接触和相互运动中的摩擦行为的科学学科。

它涉及到材料表面特性、摩擦力与摩擦系数、润滑机理以及摩擦磨损的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摩擦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固体、液体以及气体界面之间的摩擦力和磨损行为。

在固体的摩擦学研究中,它主要关注固体与固体之间的摩擦效应,如金属、陶瓷、塑料、复合材料等材料之间的摩擦与磨损。

而在液体的摩擦学研究中,主要关注流体介质中摩擦与阻力的产生与减小,如润滑油在机器设备中的应用。

在气体的摩擦学研究中,主要关注气体介质中的摩擦与气体流动的特性,如气体润滑与气体密封等。

摩擦学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机械工程中,摩擦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摩擦学,可以了解摩擦力对机械设备的影响,以及如何设计与选用合适的润滑材料和润滑方式来减少摩擦磨损,提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其次,在汽车工程中,摩擦学的研究为车辆的制动系统、发动机和悬挂系统等关键部件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另外,摩擦学在航空航天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减小航空发动机的摩擦和热损失以提高燃油效率。

此外,摩擦学还在材料科学、电子学、生物医学领域以及纳米科技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摩擦学的研究也引发了一些热门领域的兴趣,例如润滑和摩擦控制技术、摩擦降低技术、自润滑材料、摩擦与磨损的表征与评估方法等。

润滑和摩擦控制技术是通过使用润滑材料和优化润滑方式来降低摩擦力和磨损的技术。

摩擦降低技术是通过利用减小表面粗糙度或引入润滑层等方法来降低摩擦力的技术。

自润滑材料是指具有自我润滑性能的材料,例如凝胶、聚合物、润滑涂层等,它们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持续释放润滑剂以减小摩擦力。

而表征和评估摩擦与磨损的方法包括表面形貌分析、摩擦力测试、磨损机理分析等,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更好地了解摩擦与磨损的本质以及评估材料的摩擦性能。

总之,摩擦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不仅有着广泛的研究对象,涵盖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不同状态的介质,还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机械工程、汽车工程、航空航天领域以及材料科学等。

关于摩擦学的思考-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关于摩擦学的思考-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关于摩擦学的思考-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摩擦学是研究固体物体之间相对运动时发生的摩擦现象的科学领域。

摩擦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各个行业和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摩擦学的研究旨在深入理解摩擦现象的机理、性质和影响因素,以便应用于实际工程和技术问题的解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摩擦现象。

无论是步行时脚与地面的摩擦、车辆行驶时轮胎与路面的摩擦,还是开门时手与门把手的摩擦,都与摩擦学密切相关。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摩擦学还在许多其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机械工程、汽车工业、航空航天以及材料科学等。

摩擦学的基本原理是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

摩擦力是由于接触物体表面微观不平整度,使得物体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而产生的。

摩擦力的大小和性质取决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压力、两物体间的相对运动速度等因素。

摩擦学的研究对于优化设计、减少能源损耗、提高机械系统的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摩擦学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例如,在纳米技术领域,摩擦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微纳机械装置的设计和制造,从而为纳米器件的性能提升提供支持。

本文将探讨摩擦学的基本原理、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并展望摩擦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摩擦现象,并利用其特性来改进工程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含以下内容:在文章结构部分,我们将介绍本文的组织和章节安排。

整篇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提供一个总体概述,介绍摩擦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背景知识,同时阐述本文的目的和重要性。

正文部分将拓展对摩擦学的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我们会给出对摩擦学的定义,并介绍其背景和起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学科领域的重要性。

然后,我们将深入探讨摩擦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摩擦力的定义、摩擦系数的计算方法、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等。

结论部分将对摩擦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和归纳。

摩擦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摩擦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绪论1、摩擦学定义:是关于相对运动的相互作用表面的科学技术,包括摩擦、润滑、磨损和冲蚀。

2、摩擦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摩擦、磨损、润滑以及表面工程技术。

3、摩擦:是抵抗两物体接触表面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切向相对运动的现象。

4、磨损:着重研究与分析材料和机件在不同工况下的磨损机理、发生规律和磨损特性。

5、润滑:研究内容包括流体动力润滑、静力润滑、边界润滑、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等在内的各种润滑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6、表面工程技术:将表面与摩擦学有机结合起来,解决机器零部件的减摩、耐磨,延长使用寿命的问题。

第一章1、表面形貌:微观粗糙度、宏观粗糙度(即波纹度)和宏观几何形状偏差。

2、表面参数:(1)算术平均偏差Ra 是在一个取样长度lr 内纵坐标值Z (x )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2)轮廓的最大高度Rz 是在一个取样长度lr 内最大轮廓峰高Zp 和最大轮廓谷深Zv 之和的高度。

(3)均方根偏差Rq 是在一个取样长度lr 内纵坐标值Z (x )的均方根值。

3、对于液体,表层中全部分子所具有的额外势能的总和,叫做表面能。

表面能越高,越易粘着。

4、物理吸附: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表面接触时,由于分子或原子相互吸引的作用力而产生的吸附叫做物理吸附,是靠范德华力维系的,温度越高,吸附量越小。

物理吸附薄膜形成的特点是吸附和解吸附具有可逆性,无选择性。

5、化学吸附:极性分子与金属表面的电子发生交换形成化学键吸附在金属表面上,且极性分子呈定向排列。

化学吸附的吸附能较高,比物理吸附稳定,且是不完全可逆的,具有选择性。

6、粘附:是指两个发生接触的表面之间的吸引。

7、影响粘附的因素:①润湿性,②粘附功,③界面张力,④亲和力。

8、金属表面的实际结构:(1)外表层:①污染层,②吸附气体层,③氧化层;(2)内表层:①加工硬化层,②金属基体。

第二章1、固体表面的接触分类:(1)点接触和面接触。

(2)①弹性接触(赫兹接触),②塑性接触,③弹塑性接触,④粘弹性接触。

第三章-摩擦学设计.知识讲解

第三章-摩擦学设计.知识讲解
祖先们在春秋时代(公元前770~221年)对摩擦、磨损现 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已经知道采用动物油脂进行润 滑——诗经中相关的记载
西晋时代张华所著《博物志》最早记载了人类使用矿物油 做润滑剂
15世纪,意大利的列奥纳多·达芬奇才开始把摩擦学引入 理论研究的途径
18世纪起摩擦学研究蓬勃兴起,到20 世纪60年代摩擦学 成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
❖ 磨损的类型:依据近代对磨损的分类可以分为六种类型: 粘着磨损:是指在摩擦过程中,由于粘着点的剪切作用,是
摩擦表面的材料从一个表面脱落或者转移到另一个表面的 磨损现象。一般发生在干摩擦或者边界摩擦表面上。 磨粒磨损:在摩擦过程中,由于外界硬颗粒或摩擦表面上硬 的微凸体引起表面材料脱落的现象。 表面疲劳磨损:摩擦表面在交变载荷的作用,表层材料由于 疲劳而局部剥落,形成麻点或凹坑的现象。一般在固体有 缺陷的地方最先出现。 腐蚀磨损(摩擦化学磨损):是金属腐蚀和粘着磨损、磨粒 磨损的复合。 微动磨损:是粘着磨损、磨粒磨损、疲劳磨损的复合。 冲蚀磨损(侵蚀磨损)
当一个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与它相接触的 另一个物体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摩擦。
两接触表面作相对滑动时所产生的摩擦。 接触点具有不同的速度
在外力矩作用下,两物体沿接触面作相对滚 接触点具有相同的速度(速
动时产生的摩擦。
度、大小)
一物体沿接触面法线与另一物体作相对转 动时所产生的摩擦。
两纯净接触表面,在无任何形式的润滑剂存 只有在真空中存在,工程上指
2.正常磨损:即稳定磨损阶段,其磨损率为常量,该阶段在整个磨损过程中所占 的比例越大,说明设备的寿命越长。
(6)摩擦学状态的测试技术与仪器设备
(7)机器设备摩擦学失效状态的在线检测与监控以及 早期预报与诊断

第八章 摩擦学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八章 摩擦学设计的基本原理

3.行程和行程数 滑动距离的单位以行程表示。它是指沿着滑动方向 摩擦副相互接触的长度,即单位寿命。 而行程数 N 则用来表示摩擦副中零件的寿命,它
是时间、表面几何特性、运动和接触尺寸的函数。
例如,对于从动 杆与旋转的凸轮 发生相对滑动的 情况(图)其从动 杆的行程等于L, 而当凸轮每转一 转,从动杆的行 程数为N=2π r/ L。
几种表面技术的主要特性
类型
CVD (Chemical Vapor
环境压力 p/Pa
常压~400
母材温度 T/C
900~1100 (反应温度)
膜厚
几十微米 (最大值)
涂层特 性
很好
成本

可涂敷物质
金属及其化合物; 碳化物;氮化物; 硼化物;氧化物; 金属及其化合物; 绝大多数无机物; 少数有机物;
Deposition)
几种典型的磨损条件下的磨损系数
2.允许摩擦系数设计准则 摩擦副设计的最大计算磨损系数Kmax不得大于其允 许磨损系数[K],即
K max K
K max Wmax H Wmax H NL Nvt
Wmax----允许最大体积磨损量 H -----表面的布氏硬度 N -----法向载荷 L -----摩擦行程 V -----滑动速度 t -----工作时间
(3)耐磨性结构设计。 (4)磨损计算与预测。
第二节 耐磨材料的选择与表面层设计
一、耐磨性材料的选择
1.材料选择的主要原则 (1)调研影响其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确定起主导作用
的磨损类型与磨损机理,选择适用的耐磨材料。
几种磨损类型对材料基本性能的要求 序号
1 2 3 4 5
磨损类型
粘着磨损 磨粒磨损 接触疲劳 腐蚀磨损 微动磨损

摩擦学(第一讲)

摩擦学(第一讲)
Friction Reduction
Low friction coating Surface texture control
Durability
Wear resistant coating for aluminum bores
Environment
Need better material and /or finish for reduced oil consumption
关于可生物降解的润滑剂的研究主要涉及生
物降解性、毒性、职业安全与卫生以及排放 等方面。此外,还研究了以植物油改性后生 产出的可生物降解的润滑油(脂)。
国外已有多种环境友好润滑剂的商品,其 需求量逐年上升,它将逐步取代矿物基润滑 油。
摩擦噪声的防治
主要研究了对环境产生噪声污染严重的高
频尖啸摩擦噪声(1-15KHz)产生的机理。 提出了各种可定性分析的理论模型,还研究 了摩擦副表面形貌对摩擦噪声的影响。
摩擦学
课程安排如下: 第一讲:绪论——摩擦学发展与展望 第二讲:磨损表面形态与固体摩擦 第三讲:磨损机理与分类 第四讲:流体润滑与Reynolds方程 第五讲:弹性流体润滑 第六章:磨损检测与失效分析(一) 第七章:磨损检测与失效分析(二) 第八讲:油液分析在线检测技术专题 第九讲:汽车脂润滑专题 第十讲:纳米摩擦学专题
主要结论
重视润滑技术,每年在工业上可节约 5亿英镑,并可大大提高技术的发展速 度,为实现国家经济目标做出非常重大 的贡献; 为了消除Lubrication一词的局限性以 至忽视这门边缘学科,建议采用 Tribology(摩擦学)一词来表达这门学 科的内涵。
此外国内外的一个普遍共识
1、全世界有30——50%的能源是以各种形式 消耗在摩擦上 2、摩擦导致的磨损是机器设备失效的主要原因 3、大约80%的损坏零件是由于各种形式的磨损 引起的 4、摩擦学是一个涉及多和学科的系统科学。

第一章 摩擦学基础知识(摩擦表面)解读

第一章 摩擦学基础知识(摩擦表面)解读
(2)将各平行线截取轮廓图形中微凸体的长度相加, 画在轮廓图右侧,直到轮廓图形的最低点为止,连 接图中各点,即得到支承面曲线。
(3)描述参数(GB3505-83): 相对支承长度率:
支承面积: Ax离峰顶h处面积 Ao离峰顶最大高度面积
(4)按支承面积的大小将轮廓图形分三个高度层:支承面积小 于25%的部分称为波峰,为最高层;在25%~75%之间部分称 为波中,为中间层;大于75%部分为波谷,最低层。
塑性接触状态:
实际接触面积与载荷为线性关系,而与高度分布函 数ψ(z)无关。 结论:实际接触面积与载荷的关系取决于表面轮廓 曲线和接触状态。当为塑性接触时,无论高度分布 曲线如何,实际接触面积都与载荷成线性关系。在 弹性接触状态下,大多数表面的轮廓高度接近于正 态分布,实际接触面积与载荷也具有线性关系。
第一章 摩擦学基础知识
1 摩擦表面
1.表面形貌组成:
固体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即形状公差、波 纹度和表面粗糙度统称为表面形貌。
(1)表面形状误差:
实际表面形状与理想表面形状的宏观 偏差,是一种连续而不重复的形状偏差。 它是机床- 工件- 刀具系统的误差和弹 性变形等造成,如机床和刀具精度不够、 不正确的加工规范或温度应力等。表面 形状误差的数值由最大偏差表示,国家 标准 GB1182~1184-80 规定了形状和 位置公差。
(4)四次矩-峰态K:分布曲线的陡峭度。正态K =3,K<3概率分散,表面凸峰较平缓。K >3概 率集中,凸峰较尖锐。
(3). 自相关函数R(l):
反映了相邻轮廓的关系和轮廓曲线的变化趋势。 对于任一条轮廓曲线,自相关函数是各点的轮廓 高度与该点相距一定间隔处的轮廓高度乘积的数 学期望,即
离散函数:测量长度内测量点n,高度值xi,则

摩擦学基本知识

摩擦学基本知识

摩擦学基本知识目录1. 摩擦学简介 (3)1.1 摩擦学的定义和学科范围 (4)1.2 摩擦学的重要性与应用领域 (5)2. 摩擦的分类与机制 (6)2.1 摩擦的分量和类型 (7)2.2 摩擦机理的基本概念 (8)2.3 不同表面相互作用的摩擦特性 (9)3. 摩擦因数的测定与预测 (10)3.1 摩擦因数的测定方法 (13)3.2 摩擦因数的预测模型 (14)3.3 摩擦因数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16)4. 接触力与接触压力 (17)4.1 接触力产生的基本原理 (18)4.2 接触压力分布分析 (19)4.3 表面纹理与非线性接触压力 (21)5. 摩擦系数与磨损 (22)5.1 摩擦系数的影响因素 (23)5.2 磨损理论与磨损机制 (25)5.3 表面损伤与摩擦副寿命 (26)6. 润滑理论与技术 (27)6.1 润滑的基本原理 (29)6.2 润滑剂的种类与性能 (29)6.3 润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30)7. 润滑与摩擦学研究进展 (32)7.1 高温润滑与表面化学 (33)7.2 纳米润滑与摩擦纳米技术 (34)7.3 非传统润滑方法 (36)8. 摩擦与润滑系统分析 (37)8.1 摩擦与润滑系统的建模 (38)8.2 系统分析和仿真方法 (39)8.3 设计原则与优化方法 (42)9. 摩擦与润滑材料 (43)9.1 摩擦与润滑基体材料 (44)9.2 摩擦系数与材料特性 (46)9.3 摩擦与磨损材料的研究 (47)10. 表面工程与表面特征对摩擦的影响 (48)10.1 表面工程技术 (50)10.2 表面特征与摩擦性质 (51)10.3 表面处理与润滑原理 (52)11. 摩擦与润滑的可持续性与环境考量 (54)11.1 环境保护与绿色润滑 (55)11.2 可持续设计与材料选择 (56)11.3 摩擦与润滑的节能减排 (57)12. 摩擦与润滑的科技伦理与社会责任 (58)12.1 专利与知识产权保护 (59)12.2 技术创新与科技伦理 (61)12.3 摩擦与润滑的社会责任 (62)13. 摩擦与润滑的未来趋势 (63)13.1 新兴技术的应用前景 (64)13.2 智能化与信息化在摩擦学中的应用 (65)13.3 摩擦学与当代科技发展的交融 (66)1. 摩擦学简介摩擦学是一门研究涉及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摩擦学研究及其应用

摩擦学研究及其应用

摩擦学研究及其应用摩擦学是研究固体相互接触时表面间微观相互作用的学科,摩擦学理论是许多工程、科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理论。

摩擦学的研究有助于发展新型的摩擦材料,提高产品的性能,降低产品磨损以及扩展摩擦材料的应用领域。

一、摩擦学的基本原理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主要与两个物体间的摩擦系数以及物体间的压力有关。

摩擦系数是物体间相互接触时的摩擦特性,通常用μ表示,可以分为干摩擦系数和润滑摩擦系数。

干摩擦系数指在无任何润滑剂存在的情况下,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系数。

而润滑摩擦系数指在润滑剂的存在下,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系数。

摩擦是由于固体表面之间的互相接触作用而产生的,主要包括离子键、分子键、Van der Waals力等。

这些力作用下,固体表面间存在摩擦,进而限制固体相互间的相对运动。

而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间的摩擦系数、受力的面积、物体的质量大小以及摩擦力的方向等因素有关。

二、摩擦学的应用摩擦学的研究和应用广泛,从机械工程、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电子工业、微电子工业、医学、生物工程等领域都能够看到摩擦学的身影。

以下简要介绍摩擦学在几个领域的应用:1.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机械工程是摩擦学最广泛应用的领域之一。

例如,针对汽车行业,汽车的刹车系统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摩擦系数以及摩擦材料的性能。

同时,在润滑系统设计方面也需要有摩擦学理论的指导,从而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性能。

此外,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摩擦学理论也是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例如,在空气动力学领域,涉及到飞机或者火箭的发动机中,需要润滑材料具有极高的性能和极高的摩擦系数。

2.电子工业领域的应用摩擦学在电子工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例如,在微电子制造过程中,精细的电子元件需要用到非常好的润滑材料,以保证元件的制造质量;同时,在磁盘驱动器的生产过程当中,需要涉及到多面磁头的碟片表面摩擦适合性的问题,以达到在高速旋转时切换盘片的目的。

摩擦学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

摩擦学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

摩擦学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摩擦是指两个物体表面相对运动时由于相互接触而产生的阻力现象,它是工程学、物理学、材料学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基础理论。

摩擦学是研究材料表面摩擦行为、摩擦现象的发生、摩擦力的产生及其与其他物理性能关系的学科。

本文将从摩擦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摩擦学的基础理论1. 摩擦力的产生机理摩擦行为的产生是由于接触表面的几何形状和表面材料性质不同,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由于分子间力和表面形貌所导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接触界面出现局部的非弹性变形和平面内的相对移动,从而产生摩擦力。

在摩擦过程中,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滑动速度以及对接面的实际接触面积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2. 摩擦学中的基本参数在摩擦学的研究过程中,通常需要了解和考虑的基本参数包括:摩擦系数、界面温度、压力、表面形貌、物体材料性质等。

摩擦系数是由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与垂直于物体接触面方向的另一个力(如重力或施加的压力)之比,它是反映摩擦性能的一个基本指标。

同时,界面温度、压力与摩擦系数具有复杂的力学和热学关系,二者相互影响,彼此耦合,对摩擦行为及其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摩擦学的实验研究为了探索摩擦学的基本规律和行为,人们设计了许多实验研究。

在这些实验中,常见的方法包括:滑动摩擦试验、滚动摩擦试验、组合摩擦试验以及摩擦磨损试验等。

这些实验通常能够测定摩擦系数、摩擦力、接触压力等参数,并对其机理和相互作用进行分析。

二、摩擦学的应用研究1. 摩擦副设计在制造机械设备和各类传动系统时,与之相关的摩擦副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实际工作条件,选用合适的材料和表面处理方式,以便达到所需的设计要求。

微机电系统(MEMS)的应用也需要考虑材料选择和表面加工等问题,以便在尽可能小的空间内实现合理的机械传动。

2. 摩擦-磨损机理摩擦-磨损机理是摩擦学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常情况下,摩擦副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这不仅会降低机械性能,还可能会使其失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擦学中的美学一、美和摩擦学什么是美?柏拉图在文章《大希庇阿斯篇》中对什么是美的本质进行了讨论。

文中老师苏格拉底对古希腊赫赫有名的诡辩家希庇阿斯提问:“你能替美下个定义吗?请告诉我什么是美。

”希庇阿斯说:“一个年轻小姐是美的。

”苏格拉底不满意,他说,“我要问的是:‘什么是美?’而不是问:‘谁是美的,什么东西是美的?’”在这篇对话里,希庇阿斯和苏格拉底尝试了好几种关于美的定义,例如美的就是适当的、美的就是有用的、美的就是令人愉悦的,但苏格拉底又一一予以驳难,最后得出的结论只是:美是很难解的。

什么是美?什么是美的本质?这是一个自古流传但直至今天仍无法得到完满解释的问题。

韦伯斯特(Webster)大辞典中对美是这样定义的“一个人或一种事物具有的品质或品质的综合,它愉悦感官或使思想或精神得到愉快的满足。

”这是一个不到25个字的简洁得到定义。

当然,美的概念实际上比这个定义复杂得多。

你会问在文学、绘画、音乐和科学中,美的含义是什么?当你这样提问时,你会意识到,这个问题相当复杂,也许很难给出一个周全的定义。

科学中存在美,所有的科学家都有这种感受。

毫无疑问,很早科学家们就懂得科学中蕴含奇妙的美。

1542年出版的哥白尼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中的第一句话是“在哺育人的天赋才智的多种多样的科学和艺术中,我认为首先应该用全副精力来研究那些与最美的事物有关的东西”。

哥白尼选择这样一句话来开始他的著作,清楚地表明了他是多么欣赏科学中蕴含的美。

实际上,通观全书,人们会发现还有一些类似的段落也表现了他那难以置信的精神上的愉快。

今天,不同科学学科的美即密切相关,又不完全相同。

如同经常被人提及的物理学之美一般,摩擦学也具有类似的“摩擦学之美”。

摩擦学(tribology)是有关摩擦、磨损与润滑科学的总称。

它是研究在摩擦与磨损过程中两个相对运动表面之间相互作用、变化及其有关的理论与实践的一门学科。

由于摩擦引起能量的转换,磨损则导致表面损坏和材料损耗,而润滑是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最有效的措施。

摩擦、磨损与润滑三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摩擦学的研究对于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1/2~1/3的能源以各种形式消耗在摩擦上。

而摩擦导致的磨损是机械设备失效的主要原因,大约有80%的损坏零件是由于各种形式的磨损引起的。

因此,控制摩擦减少磨损、改善润滑性能已成为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缩短维修时间的重要措施。

同时,摩擦学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增加可靠性也有重要作用。

由于摩擦学对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因而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成为近三十年来迅速发展的技术学科,并且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摩擦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生产要求和科学技术进步密切相关,因而摩擦学的研究模式和研究范畴也在不断发展。

早起的摩擦学研究以18实际G.Amontons 和C.A.Coulomb 对固体摩擦的研究为代表,他们根据大量的试验归纳出滑动摩擦的经典公式。

这一时期的研究是以试验为基础的经验研究模式。

19世纪末O.Reynolds根据黏性流体力学揭示出润滑膜的承载机理,并建立表征润滑膜力学特性的基本方程,奠定了流体润滑的基础理论,从而开创了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研究模式。

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摩擦学的研究领域得以进一步扩大。

期间W.B.Hardy 提出依靠润滑油中的极性分子与金属表面的物理化学作用而形成吸附膜的边界润滑理论,推动了润滑剂和添加剂化学研究;G.A.Tomlinson 从分子运动角度解释固体滑动过程的能量转换和摩擦起因;特别是F.P.Bowdon和D.Tabor建立了以黏着效应和犁沟效应为基础的摩擦磨损理论等。

这些研究不仅扩展了摩擦学的范畴,而且促使它发展成为一门涉及力学、材料科学、热物理和物理化学等的边缘学科,从而开创了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模式。

1965年英国教育科学研究部发表《关于摩擦学教育和研究报告》首次提出tribology (摩擦学)一词,扼要地定义为“关于摩擦过程的科学”。

此后,摩擦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受到世界各国工业界和教育研究部门的普遍重视。

随着理论与应用研究的深入开展,摩擦学研究在研究模式和研究领域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纳米科技的发展对摩擦学研究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摩擦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摩擦学之美1.摩擦现象之美客观事物和物理现象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摩擦现象也是如此。

摩擦在现实世界中几乎无处不在,而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使得现实世界中的摩擦现象必然是丰富多彩的。

但是这样丰富多彩的客观现象之间又存在着内在联系,通过这样的联系构成统一的整体,形成了既千变万化又和谐统一的美丽画卷。

在摩擦学的发展过程中,大量摩擦研究工作者不断努力,执着地追求着摩擦现象之美背后的科学真谛。

摩擦是自然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自然和生活之中也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摩擦现象之美。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动物,如老鼠,兔子等,为了避免牙齿的过快生长,会聪明地利用摩擦来磨削自己的牙齿;而又有很多动物,尤其是生活在水中的生物,比如泥鳅和鳝鱼等为了减少在水中游动的阻力,也为了减少摩擦力逃避捕捉而保全自身,身上会分泌一层粘液来实现光滑的目的。

人类也是利用摩擦力的高手,体操运动员为了保护自己,在进行单双杠运动之前总要在手上擦些白色粉末,这正是利用这些白色的碳酸镁粉末来增大手与杠之间的摩擦系数,以保证做动作的时候不会打滑;而在进行鞍马运动的时候运动员却也要在腿部抹上一些白色粉末,这却是使用的滑石粉,目的是减少运动员腿部与鞍马之间的摩擦力,使动作可以更加舒展且轻巧灵活。

2.摩擦理论之美摩擦学发展至今,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和研究范围的逐渐扩大,已经形成了润滑理论、摩擦磨损机理、应用摩擦学等等多样的研究领域和理论。

在对摩擦学进行系统学习的过程中,这些种类既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就其细微而言,在理论描述上有着公式表述之美,就其大局而言,又有着相互联系统一的辩证之美。

(1)简单之美清楚明白、简洁统一、结构有序、互为因果以及预见等都是科学美的内容。

摩擦学中的概念、定律、方法等,无一不具有简洁明了的科学美。

达芬奇(Leonado da Vinci)(1452-1519)是第一个提出摩擦基本概念的。

之后,法国科学家Amontons进行实验并且建立了摩擦定律。

随后库伦在进一步实验的基础上,发展了Amontons的工作,得出的四个经典摩擦定律如下。

定律一,摩擦力与载荷成正比,F=fw。

定律二,摩擦系数与表观接触面积无关。

定律三,静摩擦系数大于动摩擦系数。

定律四,摩擦系数与滑动速度无关。

虽然根据最近的研究发现大多数经典摩擦定律并不完全正确,但是经典摩擦定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滑动摩擦的机理,因此在解决许多工程实际问题中仍然广泛使用。

经典摩擦定律的四个定律都是简短易懂,公式表述也极为简单,但是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摩擦的现象和机理。

这样的摩擦学定律和公式无疑体现着摩擦学的简单之美。

(2)逻辑之美摩擦学所用的语言除了基本表述之外,绝大多数理论的思维中运用了数学语言,具有逻辑性。

数学具有简练、严密、精确、理想化等特点,这就使得摩擦学有可能从实验摩擦学转向理论摩擦学。

在摩擦学理论中,摩擦规律用数学语言描述,如此则更具有形式上的规范性、协变性,从内容上本质更突出、更明了了,这种表述给人以简洁的美,协调的美。

它是在数学基础上反映了摩擦世界内部的和谐、统一和简单。

利用数和形来描述自然还是许多伟大科学家的出发点,不好断言是否太过简单,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此外,摩擦学的逻辑之美还体现在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方方面面。

在对磨损机理的研究中,摩擦学理论将磨损现象区分为擦伤、点蚀、剥落和胶合等形式,并使用不同的原理对其进行解释。

如擦伤是由于犁沟作用在摩擦表面产生沿摩擦方向的沟痕和磨粒,点蚀则是在接触应力反复作用下,使金属疲劳破坏而形成的表面凹坑。

如此对磨损机理进行分类研究和解释,不仅深入的解释了磨损的机理,而且在逻辑上十分严谨和清晰,正体现了摩擦学的逻辑之美。

(3)微观之美微观摩擦学是随着研究手段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研究方式。

微观摩擦学又称纳米摩擦学、分子摩擦学,它是在原子,分子尺度上研究摩擦界面上的行为、损伤及其对策。

微观摩擦学在学科基础、研究方法、实验测试设备和理论分析手段等方面都与宏观摩擦学研究有很大区别。

微观摩擦学实验研究设备主要是扫描探针显微镜,从原子、分子结构出发,考察纳米尺度的表面和界面分子层摩擦行为,其理论基础是表面物理和表面化学,采用的理论分析手段主要是计算机分子动力学模拟。

通过对摩擦学在微观层面的研究,可以解释一下宏观层面难以解释的现象,并且能对微观层面的问题进行新的认识和理解。

这样从宏观到微观的摩擦学发展,既是摩擦学研究的与时俱进,也体现着摩擦学发展过程中的微观之美。

3.摩擦应用之美国际摩擦学学会主席乔斯特六十年代发表工业摩擦学调查报告以来,国外摩擦学研究和应用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已广泛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

有资料表明,80%的机械故障是由摩擦、磨损引起。

据估计,全世间约有1/3~1/2的能源消耗在各种形式的摩擦上。

英、美、德、日等国估计由于摩擦、磨损而造成的损失每年达上千亿美元。

而有效利用摩擦学知识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占国民生产总值2%以上。

因此控制摩擦、减少磨损,改善设备润滑已成为节约原料、改善运行状态、改进设计、提高质量、减少污染、提高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重要技术举措。

国外有人已将润滑称之谓“润滑经济”。

摩擦学也是近三十年来发展最快的科学学科之一。

我国很早就有人对摩擦学应用予以重视,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就已开始摩擦学的研究与应用。

1982年3月在北京召开全国摩擦学调研会议,1983年9月在大庆召开了“摩擦学工业调查现场会议”,起草通过了“全国摩擦学工业调查提纲”,并明确调查工作方式和重点,调查负责单位,调查工作由点到面,全面铺开。

根据1985年底发布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对铁道运输业,从改进轴承、改善润滑、合理选用摩擦材料,每年可节约4亿多元。

根据对冶金、石油、煤碳、铁道运输机械五大行业调查,经初步测算,应用已有摩擦学知识,每年可节约几亿元。

这其中尚不包扩括修理停工损失,延长使用寿命带来的效益,因而还是保守的。

国际摩擦学会主席乔斯特,1979年和1980年二次来华考察,认为中国如能通过运用摩擦知识和技术实践来防止能源、资源的浪费,每年节约400亿人民币是完全可能的。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很快。

由于对摩擦学认识和理解以及普及不够等多方面原因,我们和国外的差距,非但没缩小,而是拉大了。

据《中国经济年鉴》近年来公布的数字,我国单位产值能耗长期以来一直居世界前列,约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5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