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9(八上复习)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争霸和百家争鸣(a)PPT课件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A. ①② B.
C. ①③ D. ②④
10.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
①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孔子 ②秦始皇对儒家思想
采取了宽容的态度 ③汉武帝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正统思想
A. ①②③ C. ①③④
B. D. ②③④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2/15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3)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 经济文化交流。说出为此作出重大贡献的两个人物。 海上—郑和;陆上—张骞。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12.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出现了 “百家争鸣”的新气象。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思想家
主张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孟子
孟子名轲, 战国时邹国人, 著有《孟子》一 书。其主张:1) 主张实行“仁 政”,“民为 贵”、“君为 轻”;2)宣扬为 统治阶级辩护的 思想。后世把孔 子和孟子合称孔 孟。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老子
老子 ,姓李,名耳, 又称老聃,春秋末期人,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变法内容
(1)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 地自由买卖
(2)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 免除劳役 (3)奖励军功,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 等的爵位和田宅
(4)建立县制,原有村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
接派官吏管理
(5)编制户口,规定一家犯法,其邻居必须告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礼乐文明的确立[历社]
诸侯 文士
薨
不禄
卒
第四单元
第一课
礼乐文明的确立
不同等级用不同的礼器
周王定朝时,曾制九 周王定朝时, 象征九州。 鼎,象征九州。 周王可以用九鼎, 周王可以用九鼎,诸 侯用七鼎, 侯用七鼎,卿大夫用 五鼎,元士用三鼎, 五鼎,元士用三鼎, 彼此不可逾越。 彼此不可逾越。
第四单元
第一课
礼乐文明的确立
4、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能感受到哪些礼乐 、在现实生活中, 制度? 制度?第四单元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一课礼乐文明的确立
礼乐文明的确立
分封制度
宗法制度
礼乐制度
维护秩序、 维护秩序、巩固统治
第四单元
第一课
礼乐文明的确立
分封制 的 基 础 制 制
制
第四单元
第一课
礼乐文明的确立
从周朝开始, 从周朝开始,中国 确立了成熟的礼乐 文明…… 文明
)、孔子为什么如此重视礼乐制度 (2)、孔子为什么如此重视礼乐制度? )、孔子为什么如此重视礼乐制度? 孔子重视尊卑等级, 孔子重视尊卑等级,而礼乐制 度恰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度恰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3、礼乐制度的作用 、
(从贵族和平民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贵族和平民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贵族和平民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方面起到了维护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 一方面起到了维护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 一方面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一方面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第四单元
第一课
礼乐文明的确立
第四单元
第一课
礼乐文明的确立
第一课
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 西周→东周(春秋→战国) 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
第四单元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第一框礼乐文明的确立
1、商灭亡的原因: 2、周武王伐纣灭商的战役是: 3、西周建立的时间: 4、西周的都城:
好好是了好好,了但,是都派别谁争 了,去我管已呢经?决定了。 留下一块我亲自管 理,其他的就都交 给你们了,让你们 都去当诸侯。
分封制,除了王都周围地区有 周王直接统治外,周王还将其他 地区先后赐给亲属、功臣等,建 立诸侯国。
大王,我一 定会为您管好 我的那一份的。
大王,如果有 人对您不忠, 只要您一声令 下,我们的军 队随时听候您 的调遣。
大王,我一定 会把封国内最 好的美玉敬献 给您的。
请根据材料概括分封制的利弊?
学号:
还有哪些方面的 疑问?通过什么 方法来解决?
学科:历史与社 会
自我反思(学习 态度、学习策略、 学习效果)
下节课目标打算:
自我评定: 很好□ 较好 □ 一般□ 稍欠 □
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的礼遇
天子
崩、驾崩
诸侯 大夫 文士
薨(hōng )
卒 不禄
平民
去世
只有贵族才可以享受音乐和 舞蹈,而不同等级的贵族其 享用的规格(乐目、乐器、 组合)都不一样,等级区分 非常严格。彼此不可逾越
礼乐制,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 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 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 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
悠闲的日子过了一些年后,
周王看起来忧心忡忡的,到
底有什么心事呢?请大家继
续欣赏! 功我父劳来王最继,大 承我, 吧能应 !力该最让强父 我 哪,王 的 个最 我, 诸 儿父大 来我 侯 子王, 继也地 继,应 承有位 承我该 。4将 呢年个由来 ?龄儿有子,
八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知识点汇总)八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知识点汇总)一、夏商周时期1.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建立者是___。
2.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最著名的商王是___和___。
3.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共分为西周和东周。
4.周朝实行封建制度,以封地授予贵族来维持政权稳定。
二、春秋战国时期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国家分裂,各国相互争斗。
2.___是春秋时期的知名思想家和教育家,提倡仁爱、孝道、礼仪等思想。
3.___是___的弟子,主张以仁爱为核心的人性善论。
4.道家和墨家是战国时期的两大思想流派,分别以道家思想和兼爱无私为主要内容。
5.战国七雄指的是战国时期的七个强大国家,分别是秦、齐、楚、燕、韩、___。
三、秦汉时期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___是秦朝的建立者。
2.___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制度。
3.汉朝是秦朝灭亡后的一个朝代,历时400多年。
4.汉朝的___是一个非常重视农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皇帝。
5.汉朝时期,出现了著名的丝绸之路,推动了东西方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动荡的时期,三国指的是魏、蜀、吴。
2.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等。
3.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的时期,分为东晋、西晋、南朝、北朝等。
五、隋唐时期1.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统一朝代,___是隋朝的建立者。
2.隋朝建立了大运河,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被誉为“盛唐”。
六、宋元明清时期1.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出现了徽、宋、吴等文化。
2.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一个朝代,统治者是___。
3.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艺术高峰的时期,瓷器、文房四宝、明剧等都有重要发展。
4.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者是满族人。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的知识点汇总,希望能够帮助你进行复习。
八年级上册历史19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19知识点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是中国初中教育体系中的必修课之一。
它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知识点。
这篇文章将为您列举八年级上册历史的19个重要知识点。
1. 西周时期西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对中国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周时期的建国者周武王,通过他的商纣之战打败了商王纣,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建立王朝的统治者。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它见证了中原地区的诸侯国互相争斗,最终孟子、荀子等先哲的思想逐渐兴起。
同时,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些伟大的政治家、战争家和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
3. 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
它的建立使中原地区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秦朝的建立者秦始皇,通过大力推进封建主义改革,统一了法律、文字、货币等方面,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4. 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朝代。
汉朝的建立者刘邦通过消灭敌对势力,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随着汉武帝的统治下,汉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得到长足发展。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汉武帝对于中央集权的推进和汉代经济文化的繁荣。
5.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分裂的政治实体逐渐获得了一定的独立性,并出现了蜀汉、东吴和魏国三个势力。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有着伟大的影响,如居功臣。
6. 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它见证了南北两个政教合一的王朝的崛起和衰落。
这个时期的文化和艺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如壁画和彩绘等。
7. 隋朝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暂的王朝。
它的建立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隋朝期间,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
8. 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艺术成就的朝代。
唐朝时期,中国的文化艺术水平达到了一个高峰,如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
八年级历史百家争鸣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百家争鸣知识点历史是一门学科,它关注的是过去发生的事件、人物和社会演变。
历史课程旨在教授学生有关过去的知识,以帮助他们理解当今世界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八年级历史百家争鸣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讨论八年级历史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定义、起源、内容和特点等。
一、定义“百家争鸣”源于战国时期的一种文化现象。
在这一时期,当时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化名人各有它们自己的见解和理念,因此就会产生各自的观点,从而引发了不同流派之间的讨论、争辩和对抗。
这种争辩,被称为“百家争鸣”。
在历史学科中,“百家争鸣”代表了一种多样的学术观点和思想传统的现象。
这种传统旨在促进知识的传承和发展,激发思考和创新能力,建立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批判性分析。
二、起源“百家争鸣”起源于战国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非常动荡和复杂。
由于各地的君主和政治家均有其个人理想和政治野心,因此他们会派遣信使,招揽各地为数众多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等人才,以之作为自己的智囊团。
这些思想家和哲学家常常就各自的信仰和理想进行公开演讲、辩论和交流,从而促进了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的竞争和交流。
三、内容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八年级的历史百家争鸣通常是指战国时期的思想流派和哲学理念。
这些流派和理念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纵横家等。
儒家:儒家经典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强调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道家:道家经典包括《道德经》、《真经》、《列子》等,强调追求道的境界,无为而治,减少对社会的干预。
法家:法家经典包括《韩非子》、《慎子》、《申不害》等,强调依法治国,以法律为基础,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墨家:墨家以《墨子》为代表,强调爱和平,反对战争和暴力。
名家:名家代表作品包括《荀子》、《韩非子》等,强调人性的根源在天命,人的性格行为可以通过教育和教导进行改变。
纵横家:纵横家思想重视实用主义,认为一种成功的策略应该包含一些粗俗的特征,例如暴力、欺骗和权术。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一、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
1.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 定都镐。周朝改革了商朝的制度,发 展并完善了古代礼乐文明。
分封制
目的 为了有效地管理广大被征服的地区
受封对象 周王亲属、功臣等
受封者 权利
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
墨家: 墨子
墨子
战国前期,墨家创始人。
主张“非攻” 、“兼 爱”
法家: 韩非子
韩非子 战国末期,
法家的集大成者。
提出“法治” 强化中央集权,用严酷的刑罚镇压人们的反抗
兵家: 孙武 孙膑
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 兵家鼻祖,著有《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武
孙膑
战国时期,著有《孙膑兵法》。
受封者 服从国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 义务 土,管理地方事务,保卫周王室。
作 确立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朝控 用 制的区域。
2.宗法制和礼乐制
概念
内容
宗 是分封制的基础,比如:周天子的王位由他的嫡长
它是根据血缘关 子继承,其他诸子只能被封为诸
法 系的亲疏远近来 侯。诸侯往下也按同样的原则将
决定继承权利的 自己的民众和土地逐级分封给卿
•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 0年10 月28日 星期三1 时22分 2秒We dnesday , October 28, 2020
•
创新突破稳定品质,落实管理提高效 率。20. 10.2820 20年10 月28日 星期三 1时22 分2秒20 .10.28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社会背景
文士阶层形成
初中历史百家争鸣知识内容总结
初中历史百家争鸣知识内容总结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初中历史百家争鸣知识内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基本内容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
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据《汉书· 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
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不过十二家而已。
归纳而言只有12家被发展成学派。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
至战国时期,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但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思想正统,统治中国思想、文化到汉朝末年。
二.历史环境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
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在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
在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
这是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
诸子百家的学说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这个时期,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针对社会的急剧变化,各学派热烈争辩,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
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
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诘难,于是出现了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的出现,正是上述社会与阶级关系在我国古代思想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考点西周变革与争霸百家争鸣
血缘地位宗法制度
2 这与强调平等和奋斗竞争的现代 社会有何根本差异
现代社会崇尚民主 平等 公平竞争和 个人的奋斗;当时重视人的出身;
根本差异是:西周社会强调社会等级
宗法制实际上就是等级制;那么 周朝统治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 维护等级制度的呢
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将宗法等级制 具体化 生活化;
礼贵族生活的行为秩序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因材施教
要有区别地施以教育教育方法 要经常温习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要谦虚;多向他人学习
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学习方法
孟子
孟子名轲;主 张:1 实行仁政; 2 民为贵 君为轻; 3 宣扬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
礼乐制度是为了维护古代 等级制度;体现社会的不 平等;当今是民主的社会; 所以不能发扬古代的礼乐 文明 ;
你认为古代的礼乐 文明对现代社会发 展有什么利弊
礼乐文明的确立 分封制度 宗法制度 礼乐制度
维护秩序 巩固统治
之
历史知识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向东迁 到今河南洛阳;历史上称为东周;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孙膑兵法;是中国 兵学史上一部久负 盛名的经典著作;有 较高的军事理论价 值;
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孔子 春秋晚期 仁爱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孟子 老子
战国时期 仁政 民贵君轻 春秋晚期 顺其自然 无为
墨子 战国前期 兼爱 非攻
韩非子 战国时期 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
孙武 春秋末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3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1
第三课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一)
【复习内容】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争霸和百家争鸣
(a)
《8社上P70-
78》
【复习目标】知道西周礼乐文明的构成、相互关系及作用;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变革与争霸的
概况,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齐桓公称霸和商鞅变法;知道孔子、老子等
古代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及影响。
※知识梳理
一、西周的礼乐文明(政治制度)
1、确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其他小国讨伐商纣王,通过牧野之战灭了商朝。
建立周朝,定都镐京(西安),史称西周。
周朝改革了商朝的制度,发展并完善了古代礼乐文明。
2、概况
三、百家争鸣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逐步扩展,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阶层,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针对提出不同见解,形成了局面。
2、诸子百家及其主要思想
此,有力地促进了的发展。
※知识拓展
1、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2、哪些思想家的什么主张与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一致?
※考题传真
下列关于西周礼乐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礼乐制度规范了人们的身份地位 B孔子非常推崇西周的礼乐制度
C礼乐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D郡县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构成了西周的礼乐文明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考点19_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_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争霸和百家争鸣
分类标题02
分类标题01
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 迁都洛邑,
东周开始。
东周
春秋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战国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变革与争霸
生产力发展 诸侯国强盛 周天子威望大减 诸侯国进行变法 争霸 战国七雄 (秦国为例) 春秋五霸 (齐国为例)
二、变革与争霸
春秋五霸说法一
分 封 制
服从国王 确立了 命令,交 周王的 纳贡品, 权威, 守卫疆土, 扩大了 管理地方 周朝控 事务,保 制的区 卫周王室。 域。
宗法制和礼乐制
概念
内容
宗 是分封制的基础,比如:周天子的王位由他的嫡长 它是根据血缘关 子继承,其他诸子只能被封为诸 法 系的亲疏远近来 侯。诸侯往下也按同样的原则将 决定继承权利的 自己的民众和土地逐级分封给卿 制 制度。 大夫、士,士以下不在分封。 礼 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 用来规范贵族身 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 乐 份地位的制度 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不同等 级的贵族,所能享受的乐目、乐 制 器也不同。
2、西周的重要制度 ①分封制 确立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朝控制的区域。 ②宗法制 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它是根据血缘远近来决定
继承权力的制度。
②礼乐制度 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 统治阶级以分封制、宗法制及礼乐制度为工具, 用来维持社会秩序,巩固其统治。
分封制
1、周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为了有效地管理广大被征服的地区,镇抚各地原 有的邦国,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物品, 建立诸候国。 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
变 革
推 动 目 的
管仲改革 商鞅变法
争 霸
(齐 始霸) (秦最强)
初中历史会考春秋战国(东周)知识点
初中历史会考春秋战国(东周)知识点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该时期经历了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两个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诸侯争霸、百家争鸣的时期。
本文将介绍初中历史会考中与春秋战国(东周)相关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时期。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1. 杂族商代灭亡: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周朝末年,当时杂族孤立商朝的集团起兵反对。
商朝灭亡后,周公与商王家族的姬姓建立了西周。
2. 东西周分裂:西周时期,瑞姓周室渐渐衰弱,东周逐渐崛起。
周王权力渐渐弱化,封建制度逐渐解体。
3. 春秋时代:春秋时代是指从公元前770年左右到公元前476年左右的一段时间。
这个时期以诸侯争霸为主要特点,大量国家相互征战。
4. 战国时代:战国时代是指从公元前475年左右到公元前221年左右的一个时期。
这个时期是春秋诸侯争霸的延续,诸侯国家基本形成,战争更加激烈。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事件1. 宋国的兴起:公元前7世纪后期,宋国逐渐崛起。
通过发展经济和加强军事力量,成为战国时期的重要势力之一。
2. 鲁国的孔子: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鲁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
3. 战争频繁: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家之间的战争非常频繁,其中最为著名的有齐桓公的护国战争和晋楚七国之战等。
4. 孙子兵法的出现:孙子兵法是战国时期军事家孙武撰写的兵书,至今仍然被世界各国所广泛研究。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流派,提倡“仁爱”,追求个人道德的提高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追求自我解脱,反对社会规范与道德束缚,各取所需。
3. 墨家思想:墨家思想主张“兼爱”,反对战争和压迫,提倡普遍的和平与公正。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成就1. 春秋战国文学:春秋战国时期文学呈现出多样性,其中以《诗经》、《楚辞》等著名作品为代表,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八年级历史上册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
八年级历史上册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22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标志着从封建制度过渡到中央集权的起点。
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
一、政治变革在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经历了从封建制度向诸侯割据、分封制度,再到列国争霸、中央集权的演变过程。
在春秋时期,诸侯国由于分封而形成,诸侯王在各自领地内独自享有政治权力。
然而随着战争加剧,国家力量的集中成为必然。
战国时期,列国为争夺霸权,大量吸纳贤才,形成了严密的官僚体系,开始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这一制度变革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为中国历史上政治格局的演进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经济变革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变革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和商业发展方面。
在农业方面,人们逐渐开始采取灌溉、翻土等农业技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量,使农业生产得以持续发展。
同时,农业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手工业和冶铁业的兴起,从而推动了整个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商业方面,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富庶的商业城市,如邯郸、洛阳等。
商人的地位逐渐提升,商业交流活动频繁,形成了繁荣的商品经济。
与此同时,货币交易也开始普及,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一经济的变革为中国历史上后来的商业繁荣奠定了基础。
三、军事变革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军事制度也发生了巨大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制造技术不断发展,铁器逐渐取代了青铜器,战争方式也从车战逐渐演变为步战。
军队的组织和指挥也逐渐规范和科学化。
这个时期的战争往往以部队整编和兵力梯度增加为特点。
各个列国开始注重军事力量的积累,同时也加强对士兵的选拔和培训,提高了军队的战斗能力。
这些军事变革为后来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文化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众多重要文化流派和学术思想的形成与传播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
考点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变革和百家争鸣知识点素材中国古代史考点梳理
考点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变革和百家争鸣西周过了是东周。
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
1、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因鲁国的编年史而得名;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而得名)。
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①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①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2、春秋时期社会变化:(注意三点)(1)经济发展: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牛耕的出现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动力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是发生变革的根本原因)(2)王室衰微:社会经济发展使诸侯国各自为政,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郡县制出现,分封制瓦解,周天子地位下降,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3)列国纷争(诸侯争霸):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强大,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以“尊王攘夷”的名义,争夺对诸侯国的控制权(霸主地位)。
诸侯争霸给社会带来了重重灾难(春秋无义战);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在春秋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促进了民族交融,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华夏族成为更加稳固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
(在不断的战争中,同周边的少数民族交流不断,出现了民族交融)。
3、春秋首霸: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天子,攘四夷”为旗号,通过葵丘会盟成为首霸。
●战国时期形成的标志事件: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春秋后期战国前期,晋国的韩赵魏将晋国分了(三家分晋),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田氏代齐))●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特点:王室衰微,列国纷争(周朝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返,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 年被秦国吞并)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知道西周的政治制度、了解变革与争霸和百家争鸣
思维拓展
人物
孔子 孟子
现今思想主张及观点
文明礼貌的社会公德
思想渊源
以礼治理国家
团结友善(公民道德规范)
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廉政、廉洁、自律
“兼爱”思 想 “非攻”
有教无类 富贵不淫贫贱不移 法治
墨子
韩非子 老子 孙子
依法治国
针对学生不同特点采用不同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
以不变应万变 无为而治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宗 法 制
宗法制是周代分 封制的基础,它 是根据血缘关系 的亲疏远近来决 定继承权力的制 度。 通过礼乐制度 来规范贵族身 份地位。
礼 乐 制 度
4、作用:
用来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1、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争霸的概况:
春秋时期
原因 铁农具和牛耕技 术的推广,促进 了生产力的发展。 管仲改革 影响 齐桓公成为霸主 地位
战国时期
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统治 地位,维护自己的利益, 打着“富国强兵”的旗号。 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 最强的国家
主要表现
争霸的影响:
加快了统一的步伐;促进了民族 的融合;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 过程。
燕 赵 齐
秦
魏
韩 楚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
分
为了有效地 周王 管理广大被 的亲 封 征服的地区, 属、 镇抚各地原 功臣 有的邦国。 等
制
从周王手 中获得土 地、人口 等
服从国王命 令,交纳贡 品,守卫疆 土。管理地 方事务,保 卫周王室。
确立了周王 的权威,扩 大了周朝控 制的区域。
3、宗法制和礼乐制度: 概念 内容 周王自称天子,由嫡长子世袭, 其余诸子分封到各地为诸侯。 诸侯往下也按同样原则将自己 的民众和土地逐级分封给卿大 夫、士,士以下不再分封。 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 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 要有明显的差别。不同等级的贵 族,所能享受的乐目也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
百家争鸣 (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
文士阶层的出现
社会动荡和变革 (根本原因)
百家争鸣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1、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原来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 化教育逐步扩展,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 层,为百家争鸣提供了人才。
(2)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3)春秋战国时期,士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治 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他们针对社会问题提 出不同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 处于大变革时期
经济上:生产力大发展,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
2、主要代表学派
②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齐桓公称霸的标志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 许多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也 派代表参加,正式承认了他的霸 主地位。
战国时期特点:社会变革
相比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争霸目的有什么不同?
魏国:李悝变法 楚国:吴起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影响最大)
商鞅变法
时间:前356年 地点:秦国
主要内容: 1.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免除徭役。 3.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赏田,废除贵族特权。 4.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平民
阶 级
西周等级示意图 奴 隶
1.分封制
目的
受封 受封者 受封者 对象 权利 义务
作用
为了有效
服从国王 确立了
分 封 制
地管理广 周王 大被征服 的亲 的地区, 属、 镇抚各地 功臣 原有的邦 等
从手得人周中土口王获地等、命纳守管事卫令贡理务疆, 品 地 ,土交 , 方 保,
周王的 权威, 扩大了 周朝控 制的区
历史作用:使秦国经济、军事力量迅速增强,成为战 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与各国的变法运动共同推 进了我国的封建化进程,使封建制度得以确立。
商鞅变法解读
1.国家承认土 从法律上维护了土地私
地私有,允许 自由买卖。
有制
为 统 一
2.奖励 奖励耕织 经济发展 国富
全 国
农耕 奖励军功 军队战斗力增强
兵强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实现了从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 步。因此对于这期间的诸子百家争鸣、各国改革的举措、国家统 一的实现(争霸的进行) 都应了解。
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
分封制度 宗法制度 礼乐制度 维护秩序、巩固统治
天子
统
治
诸侯
阶
级
卿大夫
被
士
统 治
(2)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管仲帮助齐桓公改革军制和内政,发展经济; 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组织联军,阻挡楚国, 树立威信。
(3)“管仲相桓公”对齐国产生了什么结果? 齐桓公首先称霸
(公元前7世纪中期)
根据下图及课本第14页两则资料,从齐国 所处的地理位置、齐桓公的个人因素等方面, 简要分析齐桓公为什么能够称霸。
奠 定
了
3.建立县制
基
由国君直接任免官 吏进行治理
础 加强中央集权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1.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2.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他们属于社会进 步力量。
3.奖励耕战的内容,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的发 展。
4.建立县制的内容,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提 高国力。
5.商鞅本人有革新的勇气和魄力,又得到秦孝 公的支持。
国
卫周王室。 域。
2.宗法制和礼乐制
概念
内容
是分封制的基础,比如:周天子的王位由他的嫡长
宗 它是根据血缘关 子继承,其他诸子只能被封为诸
法 系的亲疏远近来 侯。诸侯往下也按同样的原则将
制 决定继承权利的 自己的民众和土地逐级分封给卿
制度。
大夫、士,士以下不再分封。
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
礼
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
从地理位置看,齐国处于中原东面,较少遭 到各诸侯国的包围封锁;临近大海,物产丰富。
镐 今陕西西安西
洛邑 今河南洛阳
资料1:齐桓公即位前与其兄公子纠争夺君位。 纠的部下营仲曾领兵拦截他,一箭射中其衣带 钩。齐桓公即位后誓报一箭之仇,但他的臣下 极力推荐管仲,说齐国要称霸,非用管仲不可。 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并尊称其为 “仲父”。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上
期末复习系列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战国 时期的变革与争霸和百家争鸣(a)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战国
时期的变革与争霸和百家争鸣(a)
周朝以前的夏朝和商朝还是沿用部落制来实现对国家的统治, 周朝改革了这种制度,实行了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而周朝 所建立起来的礼乐文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些甚至对当 今社会还有影响,因而对西周的这三种政治制度学生应了解。
乐 用来规范贵族身 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不同等
制 份地位的制度 级的贵族,所能享受的乐目、乐
器也不同。
春秋战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向东 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历史上称 为东周。
前770年~前476年 前475年~前221年
春秋
战国
东周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生产力发展 诸侯国强盛 周天子威望大减 诸侯国进行变法 争霸
资料2:司马迁曾说:“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 也。”
从个人因素看,齐桓公不计前嫌,善于用人; 虚怀若谷,善于吸纳别人的正确意见。
归纳: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
自然: 背山面海,资源丰富 心胸: 不计前嫌,重用管仲 人才: 管仲改革,富国强兵 谋略: 尊王攘夷,树立威信
春秋五霸 (齐国为例)
战国七雄 (秦国为例)
春秋五霸
秦穆公
、 齐桓公 晋文公
宋襄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
东
齐
南 西
燕
楚 秦
北 到 中 间
赵
齐
秦
魏
韩
燕 赵 韩 魏
楚
齐桓公首霸
材料:“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
(1)材料中的历史事实发生于哪个历史时期? 春秋
学派 代表人物 时代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主Hale Waihona Puke 主张或著作儒家学派➢孔子 ——春秋晚期鲁国人,
儒家学派创始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 《论语》
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1)孔子的主要思想
①核心是“仁”, 一是爱人,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 二是“克己复礼”,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 举止符合社会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