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修辞手法
小学毕业考试(小升初)语文总复习常见修辞手法【精】
2020年4月4日7时6分
小学语文(小升初)专项复习 常见的修辞手法
设问
设问: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自问自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例句: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2020年4月4日7时6分
小学语文(小升初)专项复习 常见的修辞手法
反问
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 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小学语文(小升初)专项复习
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 设问
拟人 反问
夸张 引用
排比 对偶
2020年4月4日7时6分
小学语文(小升初)专项复习
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的修辞 手法。
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 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 仿佛 像……似的 如同 宛如
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
5、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6、桃花、梨花、海棠花……都开得笑盈盈的。(
)
7、我的爷爷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忽闪忽闪的。(
)
8、许多小枞树披着浓霜,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
9、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
)
10、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
)
26、我的生活没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
27、冬天一天比一天走近了。(
)
28、狼的本性能改变吗?不会,决不会。(
)
29、我能忘得了那惊人的场面吗?(
)
30、我的心激动得快要跳出来了。(
小升初修辞手法总复习(拟人)
“资本”是看不见的, 抽象的。 “资本家”是剥削阶级 的代表。
三、把抽象概念拟人化:
例题2.正义被绑着示众,真理被蒙上眼睛,连元帅也被陷害,总理也死而含 冤。
——艾青《在浪尖上》
以前的罪犯会被绑起来示众 现在法治社会基本上杜绝示众
xiu ci shou fa
修辞手法
训练大全 梁老师小课堂
小学阶段所需掌握的修辞方法
01 比喻 03 夸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2 拟人 04 排比
03 对偶
04 反复
03 设问
04 反问
01
拟人
1.拟人的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 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 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2.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是把人的特征给 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老舍《大兴安岭》
连绵的山岭 盛气凌人解释:傲慢的气势逼人。
妈妈对我很温柔
一、把非生物拟人化:
例题3.街上非常热闹。电车不慌不忙地跑着,客客气气地响着铃铛枣一点
也不性急,好像在说:“借光。呃,借光
——老舍《大兴安岭》
不慌不忙 跑 客客气气 性急 说
课堂小练习:运用所学的拟人手法,造2个小句子。
二、把生物拟人化:
——朱自清《春》
高 兴 的 唱 歌
呼朋引伴
苗族男女对歌 相互“应和”
二、把生物拟人化:
例3.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向日葵摇头微笑
着,望不尽的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
——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
高粱 红
领
小升初语文知识精讲(修辞手法之排比)(完整版)
THANK YOU
Add up anything what you like or what you need like company name
“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 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排比的作用二
说理
层层深入 充分有力
“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生之计在于勤。”
排比的作用三
抒情
感情洋溢 淋漓尽致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考点一
写出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帮助人们 登上理想的高峰;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 书是你最好的伴侣,与你共度美好时光。
易错一
数量不够
“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路线; 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只有两个“他”怎样,所以
不是排比
易错二
只是列举 动物园里有大象,河马,猴子……大约有上百种。
“大象、河马、猴子”只是在列举动物, 有排无比,而且不是词组和句子,意思上 相关度不高,所以不是排比。
外看数量和结构 内辨语气和意义
修辞手法 之
怎样判断
什么是排比 排比
有什么作用
重点1 什么是排比?
排比
就是把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结构相似, 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者句 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 调内容,抒发感情的修辞方式。
重点2
怎样判断
1
2
3
4
5
至结部语意 少构分气思 三相相一相 句似同致关
重点3
排比的作用一
绘景
细致入微 形象生动
排比
连用四个“书是……”,句子结构相似,意思相关, 从不同角度说出书的作用,气势如虹,当然是——
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16: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专题16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小学要求 1.熟练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3.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初中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3.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能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4.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5.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修辞格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特殊方法。
又称为“修辞方式”或“修辞手法”。
中学阶段掌握以下几种: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反问、设问。
◆提问示例1.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
3.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解题思路一、比喻。
【定义】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种事物来比作另一种事物的修辞。
六年级语文小升初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大全
语文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大全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又名激问、反诘、诘问)、引用、反语、对比、反复、双关、联想、顶真、通感、互文、回环、移情、呼告等。
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打比方。
例如:月亮像镰刀。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把事物当人来写。
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作用:把花草虫鱼鸟兽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将物赋予了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排比:三句或者三句以上相同的句式排在一起。
例如:作用:增强语言气势,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夸张:把事物夸大或缩小。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
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5)反问:只问不答,答案就在句中。
例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作用:表达的意思更坚定,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感情的作用。
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6)设问:自问自答。
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加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7)对偶:结构相同,字数相同。
例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8)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
例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有的人或者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者。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感受强烈,能够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9)反复:同一语词多次出现。
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作用:增强语气或语势,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小升初语文修辞手法专题训练
(
)
13、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
比喻
夸张
14、这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
(
)
1165、 、您远说远这地设望比问见山了还一高条比迂海回海的深明的如情玻谊璃,的我带们子怎-么---能---忘---记-河?!((
) )
17、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
)
拟人
比喻
31、父母的钱,难道我们就可以随便乱花,随意浪费吗?(
)
3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33、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反)问
34、葛洲坝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35、苍蝇和蜘蛛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
36、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
)
排比
比喻 反问
47、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
48、傍晚在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叶归根,他会想家;每逢
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还会想家。(
)
49、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
50、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对偶
比喻
反问
夸张
拟人
10、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
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
11、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归纳:修辞手法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归纳: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2、拟人。
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
排比是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
夸张是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
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反问。
反问是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精品】小升初语文衔接教材 第5讲:修辞手法
第5 讲:修辞手法旧知回顾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这几种。
在小学阶段,我们主要熟练掌握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这几种修辞知识,并学会在说话和写作中加以运用。
(一)什么是修辞方法修辞方法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而采取的有一定表达效果的语言方式。
掌握常用的修辞方法,可以更好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常用的修辞方法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格。
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喻体、比喻词组成。
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常见形式。
①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连接,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
例如:一道美丽的彩虹横跨空中,好像在天上搭起了一座长长的、弯弯的彩桥。
②暗喻:本体、喻体全出现,中间用“是”“成为”“变成”等带有判断性的词取代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
例如:这里是花的海洋。
③ 借喻:就是用喻体来代替本体,也可以说是喻体、本体二者合二为一。
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因此,使用借喻的句子显得精炼、含蓄。
例如: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2.拟人把物当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拟人有两种类型:(1)把事物当作人来写例如: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2)人直接同事物对话例如:啊!遵义,光荣的山城,我要尽情把你称赞——3.夸张为了表达强烈感情,突出事情的某一特点,有意将其作扩大或缩小描写。
夸张虽然是对某一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写,但不是无原则地夸大或缩小,它和说大话、说假话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它是艺术地扩大或缩小,要有艺术性。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叫排比。
小升初修辞手法
(
)
2、每条岭都拟是人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
)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
)
排比 比喻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5、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1、明喻
• 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等。 例如:共产党像太阳。
2、暗喻
• 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例如:弟弟成了泥人。
3、借喻
• 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 例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 两种类型:
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写。 人直接同事物说话。 作用:使文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使人觉得亲切,有利于作者抒发感情。
1、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写。 例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2、人直接同事物说话。
例如:延安,你的精神辉煌灿烂!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
)
49、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
50、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
)
设问
排比 排比 反复 对比
反问
A 下面句子没有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他病好以后,像过去一样,天天练长跑。 B.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C. 少年时代的生活,恰似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曲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D. 细雨烟似地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
2025年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修辞手法附答案解析
2025年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修辞手法一.选择题(共24小题)1.(2024•珙县)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B.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如雨下,撒了一地。
C.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D.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2.(2024•松滋市)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A.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拟人)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对比)C.中国古代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排比)D.贝琪直到星期天才能够到户外走走,看上去好像刚得了一场大病似的。
(比喻)3.(2024•乌鲁木齐)“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夸张B.比喻C.设问D.反问4.(2024•永寿县)下面与“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C.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D.不读书,无以知窗外的精彩;不读书,无以知世界的宽广;不读书,无以知文化的力量。
5.(2024•阳新县)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这李子非常酸,咬一口酸得我的牙都快掉了。
B.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
C.他的样子凶极了,像一头发怒的豹子,令人心生恐惧。
D.这稀饭清汤寡水的,要挽起裤脚跳下去才能捞到几颗米。
6.(2024•固镇县)与“飞流直下三千尺”修辞手法相同的诗句是()A.漫卷诗书喜欲狂B.谁道人生无再少C.露似真珠月似弓D.一水护田将绿绕7.(2024•长春)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是()A.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博览会。
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修辞 (含答案)
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修辞一、基础知识:你知道哪些修辞方法呢?下面我给大家讲讲小学阶段应该掌握的几种修辞。
1、比喻:就是打比方,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甲像乙”,“甲好像乙”,“甲犹如乙”,比喻使人容易理解,能变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还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
一般都是用浅显常见的东西来比喻深奥不常见的东西,不能用反,比如:我们可以说“月光如水”“太阳像个大火球”,水,火球都是我们熟知的,常见的,用来比喻月光和太阳让人更容易理解。
比喻句一般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本来要说明的事物,叫做本体;二是被比喻成的事物,叫做喻体;三是两者之间有“好像”“犹如”“如”“像”“仿佛”等等表示两者相似的词语,叫做比喻词。
根据三者出现的情况又把比喻分成三种类型:(1)明喻。
明喻就是非常明显地比喻,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常用的比喻词是“像······似的”“像······一样”“好比”“是”“变成”“仿佛”“真像”·····等。
让人一看就知道用什么来比喻什么。
(2)暗喻。
暗喻就是不太明显的比喻。
例如: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爷爷的手成了铁耙子。
不是那么明显地说像什么,而是说是什么或干脆说成了什么。
暗喻句子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也同时出现,不过比喻词常用的是“是”、“成”、“成为”、“变为”等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3)借喻。
借喻就是本体事物不出现,借用喻体事物来代替本体,当然两者之间关系极为密切,看到喻体读者自然就能联想到本体。
例如: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下了一夜的雨,荷叶上的点点珍珠闪着晶莹的光。
借喻的句子里没有本体,也没有比喻词,只有喻体出现代替本体。
2、拟人: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当成人来写,让它和人一样具有人的动作和感情。
小升初必考夸张的修辞手法
晓月老师语文课堂
2.运用夸张要明确,不能又像夸张,又像真实。
例: (1)这玫瑰真香啊,方圆十里都闻得到。 (2)这玫瑰真香啊,整个院子都闻得到。
句(1)用“十里”表示玫瑰之香、香味传播之远,“方圆十里” 是三个“鸟巢”(国家体育场)的大小,是夸张手法。
晓月老师语文课堂
二、夸张的基本类型
夸张可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三类。 3. 超前夸张 在两件事之中,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 的。
例句: 1)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馒头
的香味儿来了。
(2)只要李医生开出了药方,这病就已然好了三分。
晓月老师语文课堂
三、夸张的作用 1.深刻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 强烈共鸣。
句(2)很难说夸张还是事实。
晓月老师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句子训练 修辞手法的学习
夸张
一、什么是夸张
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 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修辞手法叫夸张。
例: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晓月老师语文课堂
二、夸张的基本类型 夸张可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三类。
1. 扩大夸张 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
例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晓月老师语文课堂
二、夸张的基本类型 夸张可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三类。
2. 缩小夸张 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处说。
小升初语文常见修辞手法
小升初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借代、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除此之外还有:对比、借代、引用、双关、反语等。
学习修辞,不要死抠名词术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并能学会运用修辞手法造句。
一、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二、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如: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②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三、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如: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四、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如: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夸张不是浮夸,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要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且夸张只用来表现形象,抒发感情。
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①扩大夸张,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缩小夸张,如:他呀,心眼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③超前夸张,即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如: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馒头的香味来了。
小升初课件:修辞手法赏析句子(课件)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练习题
9.金秋十月,桂花香飘十里。
答:这句话(这段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用言过其 实的手法,突出了桂花香的特点,加强语言表达效果,烘 托气氛,启发读者联想,使中心更突出、深刻,表达了作 者对桂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练习题
10.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
答:这句话(这段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用言过其 实的手法,突出了这地方小的特点,加强语言表达效果, 烘托气氛,启发读者联想,使中心更突出、深刻,表达了 作者想要说明这地方非常小。
从修辞辞手法,用疑问的语气,增强肯定 的意思,更有力地强调了__________,强烈地表达 了__________的感情。
·
这能全怪我吗?
问:以上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么写有什么作用(这 样写的好处在哪里)?(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意思是说这不能全怪 我,父母也有责任,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责备之情。
答:这句话(这段话)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 引用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增强文章的 真实性,突出了谦虚的重要性。
感谢观看
答:这句话(这段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用言 过其实的手法,突出了孩子把风筝放上天空之后那种兴奋 和快乐的心情,加强语言表达效果,烘托气氛,启发读者 联想,使中心更突出、深刻,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练习题
13.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 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答: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加强语势,写 出了雪轻盈的特点,增强语言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 口,表达了作者对雪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练习题
19.他种的瓜很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
答:这句话(这段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用言过其实的手法,突出了瓜香,即将丰收的特点,加强 语言表达效果,烘托气氛,启发读者联想,使中心更突出、 深刻。
【小升初语文讲义】第3讲:句子之修辞手法与句子排序(部编版,含例题)
小升初句子之修辞手法与句子排序(基础版)知识点一:修辞手法的认识要掌握几种修辞手法的特点:1、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
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
3、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
4、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
5、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6、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排列起来,就是排比。
在学过的课文中,我们要着重掌握以下几种修饰句子的方法:(1)比喻。
俗话叫打比方。
一种是明显地打比方。
常用的比喻词有:象、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
例如,太阳象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
另一种是暗暗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是、成为、变为等。
例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2)夸张。
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叫夸张。
如:大虫怒吼一声,就象晴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
(3)拟人。
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
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觉得生动、形象、亲切。
如: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4)排比。
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一些句子或词组排列起来,表达意义密切相关的内容,借以增强语气。
如: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5)对偶。
对偶句结构整齐匀称,读起来琅琅上口。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课堂练习】一、将句子补充完整。
1、春雨像()一样细。
(比喻句)2、月亮()躲进云朵里。
(拟人)3、蓝天、白云构成()(比喻句)4、高梁()脸、稻子()腰。
(拟人句)二、判断,是夸张句的在括号里划“√”,不是的在括号里划“×”。
1、桂了花开,十里飘香。
()2、春雨贵如油。
()3、公共汽车里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4、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小升初赏析修辞手法含答案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教学目标1.了解赏析句子的几种角度。
2.掌握不同角度赏析句子的方法。
3.学会将赏析步骤运用到答题当中。
(一)赏析句子的角度一、从修辞手法来赏析句子a.比喻b拟人c排比d.对比e.夸张f.反问g.设问h.反复i/昔代j.通感k.对偶例句:1、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涌浪比作了小山和狮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涌浪的湍急和高大雄伟,渲染出海面波涛汹涌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的赞叹之情。
2、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更显得非常可贵吗?答: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更加突出夹竹桃坚韧的可贵品质,增强了语言气势,表达作者对夹竹桃的肯定和赞美。
总结: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时,答题格式应为:这句话使用了〃的修辞手法,〃(作用)地写出了〃(物)的〃(特点或情景),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引导例题1、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谁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的多情,以此也写出了绿的精神珍贵美丽可爱,表达了老舍先生对水的喜爱之情。
2、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答: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将春雨比作了"牛牦"、"花针"、"细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密、细、长的特点,"薄烟"写出了细雨朦胧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3、花里带着甜味,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答: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以味觉写嗅觉,将两种感觉互通,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已经深深陶醉在这花香之中,表达出作者对春花的喜爱。
二、从关键词语来赏析句子1、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询。
例:①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小升初语文《精选精练》专项突破提升卷08——修辞手法(含详细解答)
小升初语文《精选精练》专项突破提升卷08——修辞手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考号:【考点梳理】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
它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它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拟人。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它可以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表达作者某种情感。
3.夸张。
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
夸张的手法能鲜明地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语言生动性。
4.排比。
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排比的手法能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势,突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5.反问。
反问句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反问句能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6.对偶。
对偶句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对偶句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针对性训练】一、写出下面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 )2.早听说此地的蚊子十分聪明,果不其然,它竟会预先来看好我的房间号码,以便夜晚来临,饱餐一顿。
( )3.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
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 )4.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 (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