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的饮食护理原则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第八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一、选择题A1型题1.不符合外科感染特点的是A.多数由单一细菌引起感染B.病变以局部炎症为主C.常与创伤有关D.常需手术治疗E.可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2 .急性感染一般指病程在多长时间以内A.一周B.2 周C.3 周D.1个月E.2 个月3.不会引起脓毒症或菌血症的细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破伤风杆菌C.化脓性链球菌D.大肠埃希菌E.铜绿假单孢菌4.选择抗生素最理想的依据是A.脓液的性质B.细菌的种类C.细菌药敏试验D.感染的严重程度E.药物的抗菌谱5.需要尽早切开引流的急性软组织感染是A.痈B.疖C.脓性指头炎D.急性淋巴管炎E.急性淋巴结炎6.疖的健康教育内容不包括A.勤理发B.勤洗澡C. 勤换衣服D.防治足癣E.不挤疖7.疖化脓后早期的处理可以选用A.挤出脓头B.切开引流C.应用抗生素D.热敷或理疗E.疖顶点涂石炭酸8.危险三角区的疖,首要的护理诊断/问题是B. 可发展为慢性甲沟炎C. 可形成甲下脓肿D. 可发展成指头炎C. 潜在并发症:毒血症D. 潜在并发症:休克E. 潜在并发症:颅内海绵状静脉窦炎9.皮肤的多数相邻毛噗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 A.痈 B. 疖C. 丹毒D. 急性淋巴管炎E. 急性蜂窝织炎10.口底、颌下及颈部蜂窝织炎的最严重后果是 A. 全身性感染 B. 发热C. 呼吸困难、窒息D. 吞咽困难E. 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11.关于急性淋巴结管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好发于下肢 B. 易复发 C. 常化脓 D. 表现皮肤红疹E. 皮损边界清楚12 .急性淋巴管炎与蜂窝织炎的主要区别是A. 肿胀疼痛B.局部红肿,界限清楚 C.寒颤、发热 D. 区域淋巴结肿大E.细菌从皮肤破损处侵入E. 多因局部皮肤破损所致A. 静脉炎B. 动脉炎C. 丹毒D.淋巴结炎E. 管状淋巴管炎14.明确浅表脓肿的主要依据是A. 局部明显压痛B. 局部明显红肿C. 局部有热感D.局部有波动感E.功能障碍15. 关于甲沟炎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13 .伤口或病灶近侧皮肤出现“红线”并有压痛的是 A. 发病初期病人都有体温升高16 .急性化脓性腱鞘炎若不及时治疗,易发生 A. 菌血症 B. 脓血症C. 掌中间隙感染D. 鱼际间隙感染E. 肌腱缺血、坏死17.一般人群预防破伤风最可靠的方法是 A. 注射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C. 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E.受伤后注射青霉素18.破伤凤的潜伏期一般是 A . 2〜8日BD . 15〜30 日E B. D.. 4〜 6 日.1〜2月19 .破伤风病人最早发生强直性收缩的肌是 A .咀嚼肌 B D .四肢肌群 E 20.破伤风病人最早的临床表现常是 A .张口不便 B C .角弓反张 D E .手足抽搐 21 .控制破伤风病人痉挛的最主要措施是 A .保持病室安静 B C .使用镇静及解痉剂 D E .静脉滴注破伤风抗毒素 22.导致破伤风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 .脓毒症B C. 代谢性酸中毒D E .肺水肿 23.预防气性坏疽的最重要措施是A .污染伤口的彻底清创BC .高压氧治疗 DE .大量应用抗生素 .背腹肌.膈肌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受伤后注射甲硝唑C . 6〜 12 日C .颈项肌 .牙关紧闭 .苦笑面容 .限制亲友探视 .护理措施要集中.脱水 .窒息.注射气性坏疽抗毒血清 .输入新鲜血24.以下对气性坏疽的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C .冲洗后持续过氧化氢溶液湿敷D .用过的敷料焚烧处理E .无须严格执行接触隔离原则 25.二重感染是指 A .多种细菌引起的感染 B .多种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C .多种特殊厌氧茵引起的感染 D .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反复的细菌感染 E .抗生素应用过程中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 A 2 型题1.女性 ,19 岁,鼻部疖受挤压后,出现头痛、高热、昏迷、眼部红肿,首先应考虑的是 A .面部蜂窝织炎 B .菌血症C .毒血症D.颅内海绵状静脉窦炎E .脓毒症2.女性, 30 岁,下肢急性蜂窝织炎伴全身感染症状,需要抽血作血培养和抗生素敏感试验,最佳采血时间应是A .寒颤时B .高热时C .发热间歇期D.静脉滴注抗生素时E .抗生素使用后3 .男性, 62 岁,因颈部蜂窝织炎入院。
简述破伤风患者的治疗原则
简述破伤风患者的治疗原则
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是可以通过合适的治疗原则来控制。
以下是破伤风患者的治疗原则:
1. 隔离患者:将患者隔离在安静的环境中,以减少刺激和噪音,有助于控制患者的痉挛和抽搐。
2. 伤口处理:对伤口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以消除可能存在的破伤风细菌。
这可以通过手术、药物或其他方法来实现。
3. 抗生素治疗:使用抗生素来杀死或抑制破伤风细菌的生长。
通常使用青霉素或甲硝唑等抗生素。
4. 免疫治疗:通过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类毒素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预防破伤风的再次发生。
5. 支持治疗: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解痉、镇静等治疗,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和
改善生活质量。
6. 并发症治疗: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心脏疾病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治疗破伤风患者时,应该遵循上述原则,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加强预防措施,提高公众对破伤风的认识和警惕性,是控制破伤风的关键。
外科护理-7.5感染-破伤风
护理系临床护理教研室:李光兰
第五节 破伤风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1、掌握破伤风概念、病因、预防措施 、 治疗原则 和护理措施 2、熟悉破伤风临床表现
3、了解破伤风的病理生理
病例导入:介绍2013年.12月西京医院 闫小义……
• 定义: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
经体表破损处侵入组织,大量 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局部及 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或抽搐的 急性特异性感染。
• 3 控制和解除痉挛:镇静药 • 4 防治并发症:呼吸道、水电失衡、骨折等
治疗原则
• 1 消除毒素来源:
–彻底清创,有死腔应敞开,过氧化氢冲洗
–脐部每日用过氧化氢清洗后,涂以碘伏溶液, 至伤口愈合
治疗原则
• 2 中和游离毒素: – 破伤风抗毒素(TAT)或者应用破伤风免疫球蛋 白(TIG)
TAT用前做药物过敏试验,如阳性,脱敏疗法 或者应用TIG
习题
• 破伤风有效的预防措施为注射 之获得自动免疫。
• 使之获得被动免疫的途径是注
射
。
•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之前应作
,使 实验
习题
• 破伤风病人的病室环境有何要求? • 如何保持破伤风患者呼吸道通畅? • 请你出一期关于预防破伤风的黑板报
习题
患者,35岁,足底被铁钉戳破。5天后,伤口 局部感染化脓伴全身乏力、低热、张口困 难,有痰液,不易咳出。第7天出现颈项强 直,发作时腿部肌肉痉挛。
• 病因
破伤风梭菌 伤口深、口小、厌氧环境 机体抵抗力
•
•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 潜伏期
一般在为4-60天,一般7~8天发病,也有 伤后24小时或数周后才发病的。发病时间短, 症状越严重,病人的危险性也就越大。
破伤风诊疗规范(手术科室)
破伤风诊疗规范(手术科室)【诊断标准】1.多有开放性创伤史(包括分娩或流产史、新生儿产伤、脐带处理不当以及天灾、事故和战争等),特别是伤道深而有异物者。
潜伏期自24小时至8周或更长不等,一般为7天左右。
2.前期症状表现为乏力、头痛、舌根发硬、咀嚼无力、吞咽不便及头颈转动不自如等。
典型症状为张口困难、牙关紧闭、咀嚼肌紧张,相继脸面、颈项、躯干、腹部、四肢肌肉痉挛,面部呈“苦笑状”。
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可呈角弓反张。
喉头痉挛可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可有高热,血白细胞增多等。
各种刺激,如光线、声响、震动、注射等可诱发抽搐发作。
【治疗原则】1.病人应住单间并隔离,以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室内必须安静,遮蔽强光,同时避免非必要的刺激性治疗和护理。
病情严重者安排专人护理。
床旁备专用抢救车、气管切开包、吸引器、氧气等物品。
2.中和毒素:破伤风确诊后,应立即以破伤风抗毒素(TAT)1〜6万U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100Oml静脉滴注,肌注2万〜5万U0只在早期有效,连续应用或加大剂量并无意义。
用药前应作皮肤过敏试验,如为阳性,应予脱敏注射法。
破伤风人体免疫球蛋白(TlG)深部肌肉注射(3000〜6000U),早期应用有效,一般只用一次。
3.控制和解除痉挛:(1)病情较轻者可给予地西泮(原称安定)10〜20mg肌肉注射、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
每次20~40ml0(2)病情重者给予冬眠1号合剂(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哌替咤100mg及5%葡萄糖250ml配成)静脉缓慢滴入;严重抽搐不能控制者可用硫喷妥钠,要警惕喉头痉挛和呼吸抑制。
在已行气管切开病人中使用较安全;肌肉松弛剂应在麻醉医师的配合和控制呼吸条件下应用,用药过程中均应警惕血压下降。
4.有喉痉挛者尽早行气管切开;切开后须保证气道通畅和清洁;气管内每日滴抗生素,雾化吸入,无菌吸痰,定期更换气管导管。
合并肺感染者,须行痰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以选择抗菌素治疗。
破伤风 病情说明指导书
破伤风病情说明指导书一、破伤风概述破伤风(tetanus)是指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阵发性肌肉痉挛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
毒素会侵袭患者的神经系统,使得患者出现牙关紧闭、阵发性痉挛及强直性痉挛的症状。
该病发病较急,死亡率较高,但可通过疫苗接种进行预防。
英文名称:tetanus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外科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不会遗传发病部位:其他常见症状:苦笑面容、角弓反张主要病因:破伤风杆菌感染检查项目:血液检查、痰培养重要提醒:一旦因意外情况出现外伤,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
临床分类: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和患者的病情轻重,可分为3型。
1、轻型潜伏期在10天以上,症状于4~7天内逐渐发展,每日肌肉痉挛发作<3次。
牙关紧闭和颈肌强直均较轻,无吞咽困难。
2、中型潜伏期为7~10天,症状于3~6天发展至高峰,有明显牙关紧闭、吞咽困难,每日全身肌肉痉挛发作>3次,无呼吸困难。
3、重型潜伏期<7天,症状在3天内达高峰,有全身肌肉持续性强直伴频繁发作的全身肌肉痉挛,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呼吸困难或窒息,还可有高热、大汗、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肢端发凉等表现。
二、破伤风的发病特点三、破伤风的病因病因总述: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及粪便中,其滋生、繁殖需要无氧环境。
创伤组织缺血坏死、合并其他细菌感染时,为破伤风杆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污染严重的伤口、组织撕碎血运差的伤口、引流不畅合并有需氧化脓菌感染的伤口,均为易感染伤口。
破伤风也见于新生儿脐端处理消毒不严和产后感染。
少数破伤风可在无明显伤口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称为隐源性破伤风。
基本病因:破伤风杆菌仅停留在伤口局部繁殖,生成痉挛毒素及溶血毒素。
在伤口局部生成的痉挛毒素吸收后,引起全身横纹肌强直性收缩与阵发性痉挛。
破伤风
破伤风百科名片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
破伤风是一种历史较悠久的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破伤风杆菌(Clostridium tetani)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
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粘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伤后。
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
目录[隐藏]临床表现病因病理诊断治疗预防其他信息临床表现病因病理诊断治疗预防其他信息[编辑本段]临床表现症状1.潜伏期:长短不一,往往与曾否接受过预防注射,创伤的性质和部位及伤口的处理等因素有关。
通常7 ̄8日,但也有短仅24小时或长达几个月或数年。
2.前驱期: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反射亢进,烦躁不安,局部疼痛,肌肉牵拉,抽搐及强直,下颌紧张,张口不便。
3.发作期:肌肉持续性收缩。
最初是咀嚼肌,以后顺序是脸面、颈项、背、腹、四肢、最后是膈肌、肋间肌。
4.对声、光震动、饮水、注射可诱发阵发性痉挛。
患者神志始终清楚,感觉也无异常。
一般无高热。
并发症除可发生骨折、尿潴留和呼吸停止外尚可发生以下并发症:①窒息:由于喉头呼吸肌持续性痉挛和粘痰堵塞气管所致;②肺部感染:喉头痉挛、呼吸道不畅、支气管分泌物郁积、不能经常翻身等都是导致肺炎肺不张的原因;③酸中毒:呼吸不畅、换气不足而致呼吸性酸中毒,肌强烈收缩、禁食后体内脂肪不全分解,使酸性代谢产物增加造成代谢性酸中毒;④循环衰竭:由于缺氧、中毒,可发生心动过速,时间过长后可形成心力衰竭,甚至发生休克或心搏骤停。
这些并发症往往是造成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应加强防治。
破伤风的神经症状主要表现⑴肌痉挛和颅神经麻痹临床的早期症状为:嚼肌痉挛、牙关紧闭,因表情肌紧缩,使脸部呈“苦笑面容”。
多数病人常因肌痉挛发作或强直性抽搐而呈现角弓反张、喉头痉挛、呼吸困难,甚至因此而窒息死亡。
短期内曾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或感染较轻的病人,产生局限性或流产型的肌痉挛,或局部或一个肢体的抽搐。
破伤风中医治疗原则
破伤风在中医治疗中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解痉止搐:-中医认为破伤风属“痉病”范畴,其核心症状为肌肉痉挛和抽搐。
因此,首要治疗原则是选用具有镇痉、解毒作用的药物,如天麻、全蝎、僵蚕、蜈蚣等虫类药以及清热解毒之品,以达到平肝熄风、解痉止搐的目的。
2. 清热解毒:-破伤风由外邪(尤其是金疮、铁锈等污秽之物)侵入人体,导致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而发病。
故需使用清热解毒药物,如黄连、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以清除体内毒素。
3. 通络散结:-通过活血化瘀、通络散结的药物,如桃仁、红花、丹参等,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并消除因邪气郁结所致的肌肉紧张与痉挛。
4. 扶正固本:-根据患者体质及病情进展,适时加入补益类药物,如人参、黄芪、当归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加快康复速度。
5. 综合调理:-针对破伤风后期可能出现的身体虚弱、出汗多等症状,进行调和营卫、滋阴养液的治疗,同时注重情志调摄,保持患者心情舒畅,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6. 辨证施治:-中医强调个体差异和疾病阶段变化,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进行辨证论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7. 辅助疗法:-结合针灸、拔罐、刮痧等传统疗法,以助于驱邪外出,缓解肌肉痉挛。
具体来说,根据破伤风的病情轻重,中医治疗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在风毒在襄的轻度阶段,症状较轻,治疗以祛风疏表、解毒定痉为主,可用真散合五虎追风散加减。
如果症状严重,风毒入里,中医治疗则以平肝熄火、解毒镇痉为原则,可用木萸散加减。
同时,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按照疗程服用以缓解局部症状、降低毒素反应。
此外,中医治疗破伤风还有其他的药物和方剂。
例如,玉真散合五虎追风散加减,其中防风、胆南星、白附子、羌活、白芷、天麻、全蝎、僵蚕、蝉蜕等都是常用的药物。
此外,中医还讲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因此在使用中药治疗破伤风时,最好能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总之,破伤风在中医治疗中应遵循早期干预、内外兼治、标本兼顾的原则,旨在解除急性期痉挛抽搐的症状,同时调整全身状况,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破伤风预防原则
破伤风预防原则
破伤风预防原则
一、破伤风是一种伤害性疾病,它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动物和人之间的接触。
二、凡接触患有破伤风的动物,都应有足够的预防措施,如佩戴特殊的护手套以防止被动物传染,及时接种破伤风疫苗。
三、应避免动物的血液,汗液,粪便等对人体的影响,如果无法避免,应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
四、定期对接触破伤风易感动物进行检查,以发现病毒的潜在感染,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毒的传播。
五、动物食品的进口都应按照严格检疫规定,确保所进口的食物安全可靠,不会引起破伤风疾病的传播。
六、动物病毒感染的防治应积极科学,及时采取措施,阻止、杀死病毒,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七、对有可能接触破伤风的动物,应用特殊的技术疗法,以降低传播的可能性。
八、应改善营养不良、动物饲养不良等因素,以减少动物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九、通过宣传教育普及破伤风防治常识,提高社会公众预防意识,引导正确的行为习惯,降低感染破伤风的风险。
- 1 -。
破伤风处理原则
破伤风的处理原则是清除和中和毒素、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和使用抗生素治疗等。
1.清除毒素。
感染破伤风后,首先需要对伤口做彻底清理,有利于清除伤口的破伤风毒素。
需要积极配合医生对伤口做扩创处理,使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彻底清洗伤口,同时清除伤口处的坏死组织和异物,清理伤口后,留下引流条对伤口进行引流处理。
2.中和伤口游离毒素。
遵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可以及时中和身体内感染的游离破伤风抗毒素。
但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之前,需要做皮试试验,皮试阴性情况下,可以把剩下的破伤风抗毒素全部注射完。
如果皮试阳性,需要采取脱敏注射。
3.控制和解除痉挛。
感染破伤风后,患者会出现神经痉挛。
需要积极配合医生使用解痉药物治疗,有效控制和解除痉挛,避免引起其他并发症。
4.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如果频繁发作抽搐,而且抽搐比较严重。
需要尽早做气管切开,避免出现窒息等。
5.需要补偿水和电解质,预防并发症发生。
6.使用抗生素。
积极配合医生使用青霉素等敏感抗生素杀菌治疗。
破伤风的处理原则
破伤风的处理原则
破伤风是一种热带病毒性传染病,被称为“肉毒杆菌病”,一旦感染,患者可能出现皮疹,疼痛,关节炎,肌肉痛,肌肉僵硬等症状,甚至会导致死亡。
处理破伤风的原则应当是早诊断,早治疗,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
1、早期诊断:出现疑似破伤风的症状时,应尽早进行诊断,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2、及时治疗:确诊为破伤风后,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如采用抗生素抗肉毒毒素,进行积极的观察和治疗,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
3、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应加强日常个人卫生,经常洗手,减少与病毒传播源接触,尽量不去破伤风高发地区,出门时要佩戴口罩,并定期接种破伤风疫苗来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4、注意保护:患有破伤风的患者应保护好自己,加强营养支持,增加免疫力,并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接触病毒传播源,以免使病情加重。
破伤风是一种比较危险的传染病,但只要采取有效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及注意保护,就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破伤风,提高生存率和康复率,保护好自己的健康。
破伤风
破伤风是一种历史较悠久的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破伤风杆菌(Clostridium tetani)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
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粘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伤后。
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
什么原因引起破伤风?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
破伤风有什么症状?1.潜伏期:长短不一,往往与曾否接受过预防注射,创伤的性质和部位及伤口的处理等因素有关。
通常7 ̄8日,但也有短仅24小时或长达几个月或数年。
2.前驱期: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反射亢进,烦躁不安,局部疼痛,肌肉牵拉,抽搐及强直,下颌紧张,张口不便。
3.发作期:肌肉持续性收缩。
最初是咀嚼肌,以后顺序是脸面、颈项、背、腹、四肢、最后是膈肌、肋间肌。
4.对声、光震动、饮水、注射可诱发阵发性痉挛。
患者神志始终清楚,感觉也无异常。
一般无高热。
预防破伤风的方法有:1、正确处理伤口。
对于一般小的伤口,可先用自来水或井水把伤口外面的泥、灰冲洗干净。
有条件的,可在伤口涂上碘酒等消毒药水,然后在伤口上盖一块干净的布,轻轻包扎后再到医院进一步治疗。
对于一些大的伤口,可先用干净的布压住伤口,然后迅速去医院治疗。
2、注意产妇卫生。
3、注射预防针。
4、内服中药。
并发症:除可发生骨折、尿潴留和呼吸停止外尚可发生以下并发症:①窒息:由于喉头呼吸肌持续性痉挛和粘痰堵塞气管所致;②肺部感染:喉头痉挛、呼吸道不畅、支气管分泌物郁积、不能经常翻身等都是导致肺炎肺不张的原因;③酸中毒:呼吸不畅、换气不足而致呼吸性酸中毒,肌强烈收缩、禁食后体内脂肪不全分解,使酸性代谢产物增加造成代谢性酸中毒;④循环衰竭:由于缺氧、中毒,可发生心动过速,时间过长后可形成心力衰竭,甚至发生休克或心搏骤停。
这些并发症往往是造成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应加强防治。
破伤风需要做哪些检查?1.患者有开放性损伤感染史,或新生儿脐带消毒不严,产后感染,外科手术史。
破伤风患者的护理
目录 简介 破伤风患者的护理原则 破伤风患者的皮肤护理 破伤风患者的神经系统护理 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 破伤风患者的康复护理 总结
简介
简介
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细菌感染,主要影 响神经系统。 破伤风患者需要特别的护理和治疗,以 避免并发症和恶化病情。
破伤风患者的护理原则
破伤风患者的护理原则
破伤风患者的康复护理
破伤风患者的康复护理
物理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物理治疗以促进康复和恢复功能。 康复训练:帮助破伤风患者进行必要的 康复训练,以提高肌肉力量和恢复活动 能力。
破伤风患者的康复护理
心理支持: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 ,帮助他们积极应对康复过程中可能出 现的困难。
总结
早期发现:及早识别破伤风患者,以便 及时进行治疗。 隔离措施:将破伤风患者隔离,以减少 细菌传播的风险。
破伤风患者的护理原则
休息和安静:为破伤风患者提供充足的 休息和安静的环境,有助于促进康复。 恢复呼吸功能:保持破伤风患者的呼吸 道通畅,有需要时进行人工通气。
破伤风患者的护理原则
饮食护理:提供易于咀嚼和消化的食物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液体。
总结
破伤风患者的护理需要综合性的策略, 包括早期发现、个人护理、并发症的预 防和管理,以及康复护理。 护理团队应密切合作,提供全面而有效 的护理,以促进破伤风患者的康复和恢 复。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破伤风患者的皮肤护理
破伤风患者的皮肤护理
维持皮肤清洁:定期清洗患者的皮肤, 以防止感染。 剪短指甲:确保指甲的长度适当,避免 患者因不小心划伤皮肤。
破伤风患者的皮肤护理
补充水分:保持患者身体充足的水分摄 入,以维持皮肤的健康。
破伤风患者的神经系Leabharlann 护理破伤风患者的神经系统护理
破伤风
破伤风类毒素无毒性,丌引起血清性过敏反 应,作用可靠。注射人体后,可产生相当高的抗体而使人体获得主动 免疫。
对未接受过主动免疫的伤员,应及时皮下注 射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3000U。TAT易引起过敏反应,注射 前必须做皮内过敏试验,若过敏,应按脱敏法注射。
严格消毒隔离
加强营养 协助病人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少量
多餐,避免呛咳、误吸,必要时给予胃肠外营养,保证人体需要。
破伤风病人的护理
保护病人 防止受伤,病床加护栏,约束带固定病人,以防痉挛发
作时坠床和自我伤害,关节部位置软垫防止痉挛发作时肌腱断裂和骨 折,应用合适牙垫,避免痉挛时咬伤舌。
2,主动免疫法
3,被动免疫法
处理原则
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死亡率高,故应及时采 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 清除毒素来源 在良好麻醉、控制痉挛的的基础上,进行彻底的清
创术。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后,敞开伤口,充分引流,局部可用3% 过氧化氢溶液冲洗。
中和游离的毒素 (1)破伤风抗毒素可中和游离的素素,但若破
人工冬眠护理 冬眠过程中,行各项监测,随时测体温,及时调整
冬眠药物的用量,使病人处于浅睡眠状态为宜。பைடு நூலகம்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准确应用抗痉挛药物。注意痉挛发作的
征兆,及时加大药量,控制痉挛发作。
健康教育
定期接受破伤风类毒素预防注射。 日常丌可忽视任何小伤口,如木刺、锈钉刺伤及深部感染 等得正确处理,伤后及时就诊和注射TAT。 避免丌洁生产,预防新生儿破伤风及产妇产后破伤风。
破伤风病人护理查房
06
皮肤症状:可能 出现皮疹或瘙痒
07
心脏症状:可能 出现心律失常或
心力衰竭
08
胃肠道症状:可 能出现恶心、呕
吐或腹泻
09
泌尿系统症状: 可能出现尿潴留
或尿失禁
10
其他症状:可能 出现发热、寒战
或出汗等
并发症
01
呼吸衰竭:由 于呼吸肌麻痹 导致呼吸困难, 需要呼吸机辅 助呼吸
02
循环衰竭:由于 心肌抑制导致心 律失常、血压下 降,需要药物治 疗和心肺复苏
难关
5
常见护理措施
伤口护理
01
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清洁伤口,避免感染
02
伤口包扎:使用无菌纱布包扎伤口,避免污染
03
伤口观察: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04
预防感染: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避免病情恶化
药物治疗
1
破伤风抗毒素 (TAT):用于 中和破伤风毒素,
减轻症状
3
镇静剂:用于缓 解肌肉痉挛和疼 痛,如地西泮、
04
毒素作用:毒素作用于神经系统,导致肌肉痉挛、呼吸困难等症状
破伤风的发病机制
破伤风梭菌: 一种厌氧菌, 广泛存在于 土壤、灰尘 和动物粪便 中
感染途径: 皮肤破损、 伤口污染、 手术等
毒素产生: 破伤风梭菌 产生破伤风 痉挛毒素和 溶血毒素
神经损伤: 毒素作用于 神经系统, 导致肌肉痉 挛、呼吸困 难等症状
处理要点
01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 止窒息
03
预防感染,使用抗生 素
05
监测生命体征,及时 处理异常情况
02
控制痉挛,使用镇静 剂和肌肉松弛剂
04
破伤风病人的护理考点总结
破伤风病人的护理一、病因及临床表现二、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1.辅助检查——伤口渗出物作涂片检查可发现破伤风杆菌。
2.治疗原则清除毒素来源彻底清创,用3%过氧化氢冲洗,敞开伤口,充分引流中和游离毒素尽早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如过敏则使用脱敏注射;早期深肌肉注射破伤风人体免疫球蛋白控制并解除痉挛治疗的重要环节防治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支持疗法和应用抗生素,首选的抗生素是青霉素三、护理问题窒息的危险持续性喉头和呼吸肌痉挛、误吸、痰液堵塞气道有关受伤的危险强烈的肌痉挛有关体液不足的危险反复肌痉挛消耗、大量出汗有关恐惧抽搐有关四、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2.呼吸道管理3.加强营养协助病人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进食应少量多次,以免引起呛咳、误吸;病情严重者,提供肠内、外营养,以维持人体正常需要。
4.保护病人,防止受伤(1)防止病人坠床使用带护栏的病床。
(2)采用保护措施必要时使用约束带,防止痉挛发作时病人坠床和自我伤害;关节部位放置软垫保护,防止肌腱断裂和骨折;应用合适的牙垫,防止舌咬伤。
5.其它五、健康教育1.宣传破伤风的发病原因和预防知识,指导公众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皮肤受伤。
普及科学分娩知识,避免不洁接产,以防止发生新生儿及产妇破伤风等。
2.创伤后预防破伤风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是注射TAT,儿童应定期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以获得自动免疫。
3.出现下列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前需作过敏试验,只有阴性者一次全量皮下或肌内注射,如过敏试验阳性要脱敏注射)(1)任何较深的外伤切口,如木刺、锈钉刺伤;(2)伤口虽浅,但沾染人畜粪便;(3)医院外的急产或流产,未经消毒处理者;(4)陈旧性异物摘除术前。
经典例题患者男,46岁。
建筑工人,入院时诊断为破伤风。
以下与本病最有关的既往史是A.糖尿病病史B.工作时被钉子扎伤过C.高血压家族史D.吸烟20年E.对花粉过敏『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破伤风杆菌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黏膜,但一切开放性损伤,如火器伤、开放性骨折、烧伤,甚至细小的木刺或锈钉刺伤等,一旦形成了一个适合该菌生长繁殖的缺氧环境,均可能引起破伤风。
破伤风的饮食护理原则
破伤风的饮食护理原则破伤风是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粪便当中,对周围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
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轻症病人给予高热量半流质馈食。
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
如患者出现牙关紧闭和咽部痉挛常使进食发生困难时,需要用流质饮食进行鼻饲,或给予静脉高营养。
抽搐较频者禁食。
破伤风的饮食宜忌1.不适宜的食物(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情况询问医生)不可以吃酱油,鸡肉鸭肉,也不能吃辛辣的食物,不能抽烟喝酒,发的东西,比如牛肉,笋子,槟榔,要多吃清淡的东西。
2.扒饭的食疗方方1〖组成〗独头蒜1个、威灵仙25克、芝麻油5克。
〖用法〗共捣烂,加米酒少许,沸水冲泡,约1碗,去渣服。
方2〖组成〗大蒜、黄酒各适量。
〖用法〗煮极烂,食蒜喝汤。
方3〖组成〗僵蚕末1.5克,姜汁3毫升。
〖用法〗调服,1日4次。
方4〖组成〗大豆2碗、酒6碗。
〖用法〗大豆炒半熟,粗捣筛,蒸约1小时后倾出盆中,加入酒(淋之),绞去渣,即得。
每服适量,并以杏仁酒敷疮。
〖主治〗金疮伤破见骨,中风口噤。
方5〖组成〗蝉退、葱汁各适量。
〖用法〗以葱汁调蝉退末外敷患处,并以葱60克,蝉谒12克煎服。
方6〖组成〗蝉退(炒研细末)30克,酒500毫升。
〖用法〗每取3克蝉退末以酒1杯服下。
〖主治〗破伤风发热。
方7〖组成〗蜜蜡1块、酒适量。
〖用法〗蜜蜡每取5~9克,热酒1杯化开服。
〖说明〗配服玉真散(防风、自主、羌活、天麻、南星、白附子)更妙。
方8〖组成〗蚕子不拘量、酒适量。
〖用法〗每取3克蚕子入碗细研,暖酒50毫升调服,1小时后再1服。
方9〖组成〗杏仁50克、酒500毫升。
〖用法〗杏仁碎研,生用,不去皮尖,蒸后晾干再细研过,入酒,绞取汁,再服50毫升,每日2~3次,并摩敷疮上。
〖主治〗金疮中风,角弓反张。
〖说明〗汗出慎受风。
破伤风后遗症护理
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实验室 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原则:早期诊断、早期治 疗、综合治疗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 疗、康复治疗等
治疗效果:根据病情严重程度 和治疗时机,治疗效果不同
预防措施
01
及时接种破 伤风疫苗
02
避免受伤, 特别是深度 伤口
03
受伤后及时 处理伤口, 避免感染
04
保持良好的 个人卫生习 惯,避免接 触污染物
预后评估
01
评估指标:生命体征、 神经系统功能、肌肉力 量等
02
评估方法:临床观察、 神经电生理检查、影像 学检查等
03
预后因素:年龄、病程、 治疗时机、并发症等
04
预后结果:完全康复、 部分康复、长期残疾、 死亡等
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1 保持室内清洁,避免灰尘和细菌滋生 2 定期更换床单、被褥和衣物,保持清洁卫生 3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 4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5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提高身体机能和免疫力 6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面对疾病和康复过程
观察病情:密切 观察患者病情变 化,及时发现并
处理并发症
4
心理支持:给予 患者心理支持, 帮助其建立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心理支持
建立信任关系:与患者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 关系,了解其心理状况 和需求。
01
鼓励积极面对:鼓励患 者积极面对疾病,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03
02
提供心理疏导:针对患 者的心理问题,提供心 理疏导和安慰,帮助其 缓解焦虑和恐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4
提供社会支持:帮助患 者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提供家庭、朋友、同事 等方面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伤风的饮食护理原则
破伤风是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粪便当中,对周围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
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轻症病人给予高热量半流质馈食。
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
如患者出现牙关紧闭和咽部痉挛常使进食发生困难时,需要用流质饮食进行鼻饲,或给予静脉高营养。
抽搐较频者禁食。
破伤风的饮食宜忌
1.不适宜的食物(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情况询问医生)
不可以吃酱油,鸡肉鸭肉,也不能吃辛辣的食物,不能抽烟喝酒,发的东西,比如牛肉,笋子,槟榔,要多吃清淡的东西。
2.扒饭的食疗方
方1〖组成〗独头蒜1个、威灵仙25克、芝麻油5克。
〖用法〗共捣烂,加米酒少许,沸水冲泡,约1碗,去渣服。
方2〖组成〗大蒜、黄酒各适量。
〖用法〗煮极烂,食蒜喝汤。
方3〖组成〗僵蚕末1.5克,姜汁3毫升。
〖用法〗调服,1日4次。
方4〖组成〗大豆2碗、酒6碗。
〖用法〗大豆炒半熟,粗捣筛,蒸约1小时后倾出盆中,加入酒(淋之),绞去渣,即得。
每服适量,并以杏仁酒敷疮。
〖主治〗金疮伤破见骨,中风口噤。
方5〖组成〗蝉退、葱汁各适量。
〖用法〗以葱汁调蝉退末外敷患处,并以葱60克,蝉谒12克煎服。
方6〖组成〗蝉退(炒研细末)30克,酒500毫升。
〖用法〗每取3克蝉退末以酒1杯服下。
〖主治〗破伤风发热。
方7〖组成〗蜜蜡1块、酒适量。
〖用法〗蜜蜡每取5~9克,热酒1杯化开服。
〖说明〗配服玉真散(防风、自主、羌活、天麻、南星、白附子)更妙。
方8〖组成〗蚕子不拘量、酒适量。
〖用法〗每取3克蚕子入碗细研,暖酒50毫升调服,1小时后再1服。
方9〖组成〗杏仁50克、酒500毫升。
〖用法〗杏仁碎研,生用,不去皮尖,蒸后晾干再细研过,入酒,绞取汁,再服50毫升,每日2~3次,并摩敷疮上。
〖主治〗金疮中风,角弓反张。
〖说明〗汗出慎受风。
方10〖组成〗生蒜头、黄酒适量。
〖用法〗煮至蒜极烂(勿需加水),每服250毫升左右,并渣顿服。
〖主治〗金疮中风。
方11〖组成〗鸡屎白(炒黄)、黄酒适量。
〖用法〗前一味布包浸酒,火偎半日,去渣温服,分2次。
未愈再作,并取莫菪根捣作饼安于疮上。
或用雀屎亦可。
〖主治〗金疮中风发痉。
原文链接:/sws/2014/0807/190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