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胀差轴向位移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控措施

合集下载

汽轮机运行中胀差的分析和控制

汽轮机运行中胀差的分析和控制

汽轮机运行中胀差的分析和控制当汽轮机在启动加热、停机冷却过程中,或在运行中工况变化时,汽缸和转子会产生热膨胀或冷却收缩,由于转子的受热表面积比汽缸大,且转子的质量比相对应的汽缸小,蒸汽对转子表面的放热系数较大,因此,在相同的条件下,转子的温度变化比汽缸快,使得转子与汽缸之间存在膨胀差,而这差值是指转子相对于汽缸而言的,把转子与汽缸之间热膨胀的差值称为相对膨胀差,简称胀差。

当转子轴向膨胀大于汽缸的轴向膨胀时,称为正膨胀;反之若转子轴向膨胀小于汽缸的轴向膨胀时,称为负膨胀。

一.汽轮机胀差的产生汽缸和转子之间出现胀差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的结构和工作条件不同。

由于转子与汽缸之间存在温差,各自受热状况不一样,转子质量小但接触蒸汽的面积大,温升和热膨胀较快,而汽缸质量大,温升和热膨胀就比较慢,因此在转子和汽缸热膨胀还没有达到稳定前,他们之间就有较大的胀差。

同理,由于转子比汽缸体积小,转子的冷却收缩也比汽缸的冷却收缩快,这时它们之间也会产生较大胀差。

汽轮机启动加热,从冷态变为热态,汽缸受热发生热膨胀,汽缸向高压侧或低压侧伸长。

同样转子也因受热发生热膨胀。

转子膨胀大于汽缸,其相对膨胀差被称为正胀差。

汽轮机带负荷后,转子和汽缸受热面逐渐于稳定,热膨胀逐渐区于饱和,它们之间的相对膨胀差也逐渐减小,最后达到某一稳定。

二.胀差过大的危害胀差的大小意味着汽轮机动静轴向间隙相对于静止时的变化,正胀差表示自喷嘴至动叶间隙增大;反之,负胀差表示该轴向间隙减小。

汽轮机轴封和动静叶片之间的轴向间隙都很小,若汽轮机启停或运行中胀差变化过大,超过了轴封以及动静叶片间正常的轴向间隙时,就会使轴向间隙消失,导致动静部件之间发生摩擦,引起机组振动,以至造成机组损坏事故。

因此,汽轮机都规定有胀差允许的极限值,它是根据动静叶片或轴封轴向最小间隙来确定的。

当转子与汽缸间隙相对膨胀差值达到极限值时,动静叶片或轴封轴向最小间隙仍留有一定的合理间隙。

不同容量的汽轮机组胀差允许极限值不同。

汽轮机差胀过大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汽轮机差胀过大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汽轮机差胀过大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摘要: 从相对膨胀产生的理论出发, 针对焦作韩电发电有限公司1 号机的实际情况, 分启动和运行 2 个过程, 对汽轮机相对膨胀值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介绍了所采取的相应控制措施或注意事项, 以及在实际生产中起到的作用作出了举例证明。

关键词: 相对膨胀; 滑销; 温升率1前言我公司1 号汽轮机型号是C C50-8.83/4。

22/1。

57, 系哈尔宾汽轮机厂生产的双缸、单轴、双抽汽凝汽式汽轮机, 进汽温度535℃, 额定进汽量为224t, 中压额定抽汽量为30吨, 最大抽汽量为60吨。

低压抽汽量为50吨,最大抽汽量为50吨。

该机组投运后, 相对膨胀值及机组转动产生的噪声明显偏大, 特别是在启动过程中, 相对膨胀值超过规定值, 影响开机升速和升负荷时间, 是制约顺利开机的主要因素。

投运初期, 开机时间在10h以上, 开机时间明显偏长。

2控制相对膨胀的重要性金属物件在受热后, 向各个方向膨胀, 高温高压汽轮机从冷态启动到带额定负荷运行, 金属温度的变化很大400~500℃。

因此, 汽缸及汽轮机各部件的轴向、垂直、水平各个方向的尺寸都会因受热明显增大。

汽轮机各部件膨胀量不同, 使得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其变化量超过汽轮机动静部分的允许间隙后, 动静部件将会发生磨擦, 导致汽轮机损坏, 甚至报废等严重后果。

为了控制汽轮机的动静部分不摩擦, 汽缸的轴向膨胀和汽缸与转子的相对膨胀就成为开机过程中重要的控制指标。

汽轮机在启动暖机过程, 转子以推力轴承机头,1号瓦处为死点向后膨胀, 汽缸以后轴承座中点2 号瓦处为死点向前膨胀, 二者的膨胀差值即为相对膨胀习惯称为胀差。

当转子膨胀值大于汽缸膨胀值时, 相对膨胀为正值, 该值过大时可造成动叶片出口处与下级喷嘴摩擦。

当转子膨胀值小于汽缸膨胀值时, 相对膨胀为负值, 该值过大时可造成动叶片进口处与喷嘴摩擦。

因此, 汽轮机的相对膨胀值的控制相当重要。

汽轮机的胀差控制

汽轮机的胀差控制

汽轮机的胀差控制汽轮机在启停过程中,转子与汽缸的热交换条件不同。

因此,造成它们在轴向的膨胀也不一致,即出现相对膨胀。

汽轮机转子与汽缸的相对膨胀通常也称为胀差。

胀差的大小表明了汽轮机轴向消息间隙的变化情况。

习惯上规定转子膨胀大于汽缸膨胀时的胀差值为正胀差,汽缸膨胀大于转子膨胀时的胀差值为负胀差。

胀差数值是很重要的运行参数,若胀差超限,则热工保护动作使主机脱扣。

转子的相对胀差过大,会使动、静轴向间隙消失而产生摩擦,造成转子弯曲,引起机组振动,甚至出现重大事故。

一、分析胀差时,需考虑的因素:轴封供汽温度和供汽时间的影响:在汽轮机冲转前向轴封供汽时,由于冷态启动时轴封供汽温度高于转子温度,转子局部受热而伸长,出现正胀差,可能出现轴封摩擦现象。

在热态启动时,为防止轴封供汽后出现负值,轴封供汽应选用高温汽源,并且一定要先向轴封供汽,后抽真空。

应尽量缩短冲转前轴封供汽时间。

真空的影响:在升速热机的过程中,真空变化会引起涨差值改变。

认真空降低时,为了保持机组转速不变,必须增加进汽量,摩擦鼓风损失增大,使高压转子受热膨胀,其涨差值随之增加。

认真空进步时,则反之。

使高压转子胀差减少。

但真空高低对中、低压缸通流部分的胀差影响与高压转子相反。

进汽参数影响:当进汽参数发生变化时,首先对转子受热状态发生影响,而对汽缸的影响要滞后一段时间,这样也会引起胀差变化,而且参数变化速度越快,影响越大。

因此,在汽轮机启停过程中,控制蒸汽温度和流量变化速度,就可以达到控制差胀的目的。

汽缸和法兰加热的影响:汽缸水平法兰在升速过程中温度比汽缸要低,阻碍汽缸膨胀,引起胀差增加。

转速影响:泊桑效应也就是汽轮机的轴在转速增加的时候,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变粗,变短.转速减小的时候,而变细,变长滑销系统影响:在运行中,必须加强对汽缸尽对膨胀的监视,防止左右侧膨胀不均以及卡涩造成的消息部分摩擦事故。

汽缸保温顺疏水的影响:汽缸保温不好,会造成汽缸温度分布不均且偏低,从而影响汽缸的充分膨胀,使汽机膨胀差增大;疏水不畅可能造成下缸温度偏低,影响汽缸膨胀,并轻易引起汽缸变形,从而导致相对差胀的改变。

国产330MW 机组汽轮机胀差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国产330MW 机组汽轮机胀差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一般情况下,厂家会将两个线圈绑扎端部垫块设置为单个绑扎,该种结构会导致线圈无法成为整体,在电机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振动与位移,磨损绝缘位置,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护圈与端部线圈位置完全被磨去,为了避免该种问题的发生,对于绕组端部超过铁心外长度的部分增加垫块,绑扎牢固。

具体的检修方法如下:2.3.1端部绑扎不良的处理方式对于该种问题,需要先削掉磨损位置的绝缘,使用桐马环氧粉云母带进行包扎,在护圈与端部线圈位置设置厚涤纶毡,再使用玻璃丝带进行绑扎,浸漆、吹干即可。

2.3.2定子槽楔松脱处理方式在处理该种问题时,需要先将松脱定子槽楔打出,将酚醛布板作为倒梯形形状,将其打入槽内,刷上绝缘漆即可。

2.4转子铜条开焊断裂处理方式一般情况下,转子铜条开裂问题都发生在伸长位置与短路环焊接位置靠近处,在发生问题后,端口位置也没有明显变化,不会观察到缩颈问题,端面吻合依然严密,如果未进行细致的检查,该种问题是很难发现的。

但是仔细的观察就能够发现在断裂面磨光位置、脆性断裂位置以及铜条上半部分沿线有细小断裂点。

在处理该种问题时,需要先将转子抽出,再轻敲铜条,找出断裂位置,使用抛光机处理铜条断裂位置,保护好铁心,使用铜焊进行焊接,将焊接位置锉平,涂上绝缘漆,吹干,将耐火材料撤出,确认无误后吹扫转子,重新装配即可。

3结语总而言之,在高压电机发生故障时,只有轴承故障可以在现场处理,其他故障都需要在修理厂处理,这不仅会花费大量的费用,也会降低生产效率。

基于这一背景,检修人员需要对当前的工艺技术进行总结与改进,将电机故障控制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1]索霞,陈广林,高洪兴.高压电机故障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01).[2]宋阳,周忠顺,范然.高压鼠笼型(同步)电动机软起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7).[3]王宝恒,吴存良.永磁同步电机变频驱动系统在胶带输送机上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2(05).[4]唐开伟,孙杰,李应利.一起弹簧机构手动/电动转换开关故障引起的断路器拒动事故分析[J].宁夏电力,2009(01).实用科技摘要:本文结合北京重型电机厂生产的330MW一次中间再热、三缸两排汽式汽轮机,叙述汽轮机胀差产生的原因,并结合现场实际运行情况分析各种工况下胀差的变化趋势,提出机组变工况时胀差的控制措施,及在运行中总结出的注意事项,保证机组安全可靠运行。

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的分析与控制

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的分析与控制

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的分析与控制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 (1)一、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原因 (1)二、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处理 (1)三、汽机轴向位移测量失灵的运行对策.......................................................................... 1汽轮机的热膨胀和胀差............................................................................................................. 2相關提問:..........................................................................................................................21、轴向位移和胀差的概念................................................................................................32、轴向位移和胀差产生的原因(影响机组胀差的因素)............................................ 3使胀差向正值增大的主要因素简述如下:.............................................................. 3使胀差向负值增大的主要原因:.............................................................................. 4正胀差-影响因素主要有:....................................................................................43、轴向位移和胀差的危害................................................................................................64、机组启动时胀差变化的分析与控制............................................................................61、汽封供汽抽真空阶段。

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增大原因及处理

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增大原因及处理

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 (1)一、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原因 (1)二、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处理 (1)三、汽机轴向位移测量失灵的运行对策 (1)汽轮机的热膨胀和胀差 (2)相關提問: (2)1、轴向位移和胀差的概念 (3)2、轴向位移和胀差产生的原因(影响机组胀差的因素) (3)使胀差向正值增大的主要因素简述如下: (3)使胀差向负值增大的主要原因: (4)正胀差 - 影响因素主要有: (4)3、轴向位移和胀差的危害 (6)4、机组启动时胀差变化的分析与控制 (6)1、汽封供汽抽真空阶段。

(7)2、暖机升速阶段。

(7)3、定速和并列带负荷阶段。

(7)5、汽轮机推力瓦温度的防控热转贴 (9)1 润滑油系统异常 (9)2 轴向位移增大 (9)3 汽轮机单缸进汽 (10)4 推力轴承损坏 (10)5 任意调速汽门门头脱落 (10)6 旁路系统误动作 (10)7 结束语 (10)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轴向位移增大原因及处理一、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原因1)负荷或蒸汽流量突变;2)叶片严重结垢;3)叶片断裂;4)主、再热蒸汽温度和压力急剧下降;5)轴封磨损严重,漏汽量增加;6)发电机转子串动;7)系统周波变化幅度大;8)凝汽器真空下降;9)汽轮机发生水冲击;10)推力轴承磨损或断油。

二、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处理1)当轴向位移增大时,应严密监视推力轴承的进、出口油温、推力瓦金属温度、胀差及机组振动情况;2)当轴向位移增大至报警值时,应报告值长、运行经理,要求降低机组负荷;3)若主、再热蒸汽参数异常,应恢复正常;4)若系统周波变化大、发电机转子串动,应与PLN调度联系,以便尽快恢复正常;5)当轴向位移达-1.0mm或+1.2mm时保护动作机组自动停机。

否则手动打闸紧急停机;6)轴向位移增大虽未达跳机值,但机组有明显的摩擦声及振动增加或轴承回油温度明显升高应紧急停机;7)若轴向位移增大而停机后,必须立即检查推力轴承金属温度及轴承进、回油温度,并手动盘车检查无卡涩,方可投入连续盘车,否则进行定期盘车。

汽轮机差胀过大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汽轮机差胀过大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汽轮机差胀过大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摘要: 从相对膨胀产生的理论出发, 针对焦作韩电发电有限公司1 号机的实际情况, 分启动和运行 2 个过程, 对汽轮机相对膨胀值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介绍了所采取的相应控制措施或注意事项, 以及在实际生产中起到的作用作出了举例证明。

关键词: 相对膨胀; 滑销; 温升率1前言我公司1 号汽轮机型号是C C50-8.83/4。

22/1。

57, 系哈尔宾汽轮机厂生产的双缸、单轴、双抽汽凝汽式汽轮机, 进汽温度535℃, 额定进汽量为224t, 中压额定抽汽量为30吨, 最大抽汽量为60吨。

低压抽汽量为50吨,最大抽汽量为50吨。

该机组投运后, 相对膨胀值及机组转动产生的噪声明显偏大, 特别是在启动过程中, 相对膨胀值超过规定值, 影响开机升速和升负荷时间, 是制约顺利开机的主要因素。

投运初期, 开机时间在10h以上, 开机时间明显偏长。

2控制相对膨胀的重要性金属物件在受热后, 向各个方向膨胀, 高温高压汽轮机从冷态启动到带额定负荷运行, 金属温度的变化很大400~500℃。

因此, 汽缸及汽轮机各部件的轴向、垂直、水平各个方向的尺寸都会因受热明显增大。

汽轮机各部件膨胀量不同, 使得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其变化量超过汽轮机动静部分的允许间隙后, 动静部件将会发生磨擦, 导致汽轮机损坏, 甚至报废等严重后果。

为了控制汽轮机的动静部分不摩擦, 汽缸的轴向膨胀和汽缸与转子的相对膨胀就成为开机过程中重要的控制指标。

汽轮机在启动暖机过程, 转子以推力轴承机头,1号瓦处为死点向后膨胀, 汽缸以后轴承座中点2 号瓦处为死点向前膨胀, 二者的膨胀差值即为相对膨胀习惯称为胀差。

当转子膨胀值大于汽缸膨胀值时, 相对膨胀为正值, 该值过大时可造成动叶片出口处与下级喷嘴摩擦。

当转子膨胀值小于汽缸膨胀值时, 相对膨胀为负值, 该值过大时可造成动叶片进口处与喷嘴摩擦。

因此, 汽轮机的相对膨胀值的控制相当重要。

汽轮机胀差和轴向位移的关系

汽轮机胀差和轴向位移的关系

汽轮机胀差和轴向位移的关系说到汽轮机胀差和轴向位移,这俩货啊,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爱的是它们能告诉我们汽轮机内部的运行状态,恨的是一旦它们出了问题,那可真是头疼不已。

咱们先说说胀差吧。

胀差,说白了就是汽轮机转子和汽缸之间的相对膨胀量。

转子膨胀得比汽缸多了,那就是正胀差;汽缸膨胀得比转子多了,那就是负胀差。

这个数值啊,可重要了,要是胀差超限了,热工保护就得动作,主机就得脱扣,动静部分一碰,设备可就完了。

我记得有一次,咱们厂的汽轮机启动时,胀差就往正方向使劲窜。

那阵子,我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围着汽轮机转来转去。

最后还是老赵有经验,他一看,说:“这暖机时间太短了,升速也太快,得慢慢来。

”咱们一听,赶紧调整了启动方案,这才把胀差给稳住了。

再来说说轴向位移吧。

轴向位移,又叫串轴,就是汽轮机转动部分和静止部分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置变化。

全冷状态下,一般以转子推力盘紧贴推力瓦为零位,向发电机方向移就是正值,反方向就是负值。

这个位移啊,它反映的是汽轮机内部动静部分的位置关系,一旦位移大了,动静部分就可能摩擦碰撞,那可就麻烦大了。

有一次,咱们机组负荷变化大,轴向位移也跟着变。

我当时一看那表,心里就咯噔一下,赶紧叫来小李:“小李,你看看这轴向位移怎么这么大?”小李一看,也是一脸紧张:“师傅,这负荷变化太大了,得赶紧调整。

”咱们俩手忙脚乱地调整了一番,总算是把轴向位移给稳住了。

说到胀差和轴向位移的关系啊,这俩货还真是互相影响。

胀差变化时,轴向位移也跟着变;轴向位移变化时,胀差也必然受影响。

就像是两个好哥们儿,形影不离的。

有一次,咱们机组停机惰走过程中,由于泊桑效应的影响,胀差往负方向窜得厉害。

我当时一看那胀差指示器,心里就凉了半截。

赶紧叫来老王:“老王,你看看这胀差怎么成这样了?”老王一看,也是一惊:“这泊桑效应太厉害了,得赶紧采取措施。

”咱们俩赶紧商量了一番,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才把胀差给稳住了。

而这时,轴向位移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咱们又赶紧调整了一番。

汽轮机胀差轴向位移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控措施

汽轮机胀差轴向位移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控措施

【收藏】汽轮机胀差,轴向位移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控措施一、轴向位移和胀差的概念轴位移指的是轴的位移量,而胀差则指的是轴相对于汽缸的相对膨胀量,一般轴向位移变化时其数值较小。

轴向位移为正值时,大轴向发电机方向移,若此时汽缸膨胀远小于轴的膨胀,胀差不一定向正值方向变化;如果机组参数不变,负荷稳定,胀差与轴向位移不发生变化。

机组启停过程中及蒸汽参数变化时,胀差将会发生变化,由于负荷的变化而轴向位移也一定发生变化。

运行中轴向位移变化,必然引起胀差的变化。

汽轮机的转子膨胀大于汽缸膨胀的胀差值称为正胀差,当汽缸膨胀大于转子膨胀时的胀差值称为负胀差。

根据汽缸分类又可分为高差、中差、低I差、低II 差。

胀差数值是很重要的运行参数,若胀差超限,则热工保护动作使主机脱扣,避免动静部分发生碰撞,损坏设备。

启动时,一般应用加热装置来控制汽缸的膨胀量,而转子主要依靠汽轮机的进汽温度和流量以及轴封汽的汽温和流量来控制转子的膨胀量。

启动时胀差一般向正方向发展。

汽轮机在停用时,随着负荷、转速的降低,转子冷却比汽缸快,所以胀差一般向负方向发展,特别是滑参数停机时尤其严重,必须采用汽加热装置向汽缸夹层和法兰通以冷却蒸汽,以免胀差保护动作。

汽轮发电机中,由于蒸汽在动叶中做功,以及隔板汽封间隙中的漏汽等原因,使动叶前后的蒸汽压力有一个压降。

这个压降使汽轮机转子顺着蒸汽流动方向形成一个轴向的推力,从而产生轴向位移。

如果轴向位移大于汽轮机动静部分的最小间隙就会使汽轮机静、转子相碰而损坏。

轴向位移增大,会使推力瓦温度升高,乌金烧毁,机组还会出现剧烈振动,故必须紧急停机,否则将带来严重后果。

差胀保护是指汽轮机转子和汽缸之间的相对膨胀差。

在机组启、停过程中,由于转子相对汽缸来说很小,热容量小,温度变化快,膨胀速度快。

若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升温速度,将使机组转子与汽缸摩擦造成损坏。

故运行中差胀不能超过允许值。

汽轮机转子停止转动后,负胀差有可能会更加发展,因此应当维持一定温度的轴封蒸汽,以免造成恶果。

汽轮机胀差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汽轮机胀差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电力系统70丨电力系统装备 2020.9Electric System2020年第9期2020 No.9电力系统装备Electric Power System Equipment1 机组概况国家能源集团铜陵发电厂两台汽轮机均是超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汽、双背压、纯凝汽式汽轮机,型号为:N630–24.2/566/566。

汽轮机具有八级非调整回热抽汽,高中压缸采用高中压合缸、双层缸结构,两个低压缸都是双层缸结构,采用对称双分流结构,中部进汽。

横向固定板埋在每个汽缸两端的基础内,以保持横向对中时允许轴向膨胀,两块轴向固定板安置在低压缸Ⅰ进汽中心线附近的基础中,以保持轴向对中时允许横向膨胀。

2 胀差的影响因素蒸汽进入汽轮机后,转子及汽缸均要受热膨胀,由于转子质量相对汽缸较小,温升较快,膨胀比汽缸更为迅速。

转子与汽缸沿轴向膨胀的差值称为胀差。

汽轮机胀差的影响因素较多,根据机组实际运行状况,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进汽参数。

当汽轮机进汽参数发生变化时,由于转子质量较小,首先对转子受热状态发生影响,而对汽缸的影响要滞后一段时间,这样会引起胀差变化,参数变化速度越快,影响越大。

(2)轴封供汽温度。

机组冷态启动,向轴封系统通入辅助蒸汽,由于轴封供汽温度高于转子温度,转子局部受热而伸长且超过了汽缸的膨胀量,出现正胀差。

(3)凝汽器真空。

对于高中压缸,当真空降低时,为了保持机组转速不变,必须增加进汽量,摩擦鼓风损失增大,使高压转子受热膨胀明显,高压胀差值随之增加;对于低压缸,真空降低会导致低压缸排汽温度上升,缸体的膨胀量大于低压缸转子,低压胀差值下降。

(4)大机转速。

转子的泊桑效应表明,当转速升高时,离心力会使转子内部原子受向外的张力,产生向外运动的趋势,会使转子的直径增大,进而引起转子长度缩短;当转速减小时,转子的直径减小,进而引起转子长度伸长。

(5)汽缸保温和疏水。

汽缸保温不好,会造成汽缸温度分布不均,特别是在严冬季节汽机房室温太低时,会影响汽缸的充分膨胀,导致汽机胀差值增大;机组启动时要保持大机本体疏水畅通,疏水不畅或者发生水冲击时可能造成下缸温度偏低,影响汽缸膨胀。

汽轮机胀差、轴向位移的产生原因

汽轮机胀差、轴向位移的产生原因

当凝汽器真空升高时,排汽温度降低,可能导致负胀差增大 ;反之,真空降低时,胀差可能增大。
轴封供汽温度的影响
轴封供汽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轴封的间隙大小,进而影 响汽轮机的热膨胀。
若轴封供汽温度与汽缸温度不匹配,可能导致胀差异常波 动。
02 汽轮机轴向位移的产生原因
CHAPTER
推力轴承故障
推力轴承损坏或磨损
机组负荷的快速变化
负荷突增或突减
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如果机组负荷发生突增或突减,会导致汽缸和转子受到的蒸汽作用力发生变化,从而引起 轴向位移。
甩负荷
甩负荷是指汽轮机突然失去负荷的情况,如电网故障导致负荷突然消失。甩负荷过程中,汽轮机内部的蒸汽压力 和流量会发生剧烈波动,导致轴向位移的发生。
03 汽轮机胀差和轴向位移的关联性
快速响应蒸汽参数和机组负荷的变化
01
快速响应蒸汽参数和机组负荷的变化也是预防汽轮机胀差和轴向位移的重要措 施之一。蒸汽参数和机组负荷的快速变化可能导致转子热弯曲和动静摩擦等问 题。
02
应加强蒸汽参数和机组负荷的监测和控制,确保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发 现并处理。同时,应优化控制系统的算法,提高其对蒸汽参数和机组负荷变化 的响应速度。
CHAPTER
胀差与轴向位移的关系
胀差是指汽轮机转子相对于汽缸发生的膨胀或收缩,而轴向位移是指转子轴心的位 置相对于汽缸的变化。
在汽轮机运行过程中,胀差和轴向位移的变化通常是相互关联的。当转子受热膨胀 时,轴向位移也会随之增大,反之亦然。
胀差和轴向位移的变化通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蒸汽参数、机组负荷、润滑油 系统等。
推力轴承是汽轮机的重要部件,负责 承受转子的轴向推力。如果推力轴承 出现故障,如磨损或损坏,会导致轴 向位移的发生。

汽轮机轴向位移和胀差危害、分析与控制技术措施

汽轮机轴向位移和胀差危害、分析与控制技术措施

汽轮机轴向位移和胀差危害、分析与控制技术措施一、轴向位移和胀差的危害:1、泊桑效应影响机组低压胀差约10%,所以开机冲转前,低压胀差应保证10%以上。

在停机过程中尽量减少低压胀差(最好控制在90%以下),当低压胀差超过110%,必须紧急停机,这时随着转速下降,低压胀差会超过120%,在低转速区可能会有动静摩擦。

2、在冬季低压胀差过高时,要注意轴封气母管压力,若压力过高可适当调低,也可用降低真空方法来减少低压胀差。

冬季减少开窗的地方,这是冬季减少低压胀差有效措施。

3、极热态启动时,轴封供气尽量选择高温气源,辅气作为气源时,必须保证其温度控制在270℃左右,若温度太低,将造成高压轴封段大轴急剧冷却收缩,有可能导致前几级动静摩擦。

4、冷态启动时,轴封气源高于大轴金属温度,大轴将局部受热伸长,出现较大的正胀差。

因此要选择与轴封金属温度相匹配的气源,不拖延启动时间。

低压胀差过大,可采用降低真空来调节,尽量提前冲转升速。

机组启动阶段低压正胀差超过限值时,可破坏真空停轴封气,待胀差正常后重新启动。

5、机组倒缸前,主蒸汽气温至少比高压缸金属温度高50℃以上,倒缸前应考虑轴向位移对高压胀差影响。

机组启停阶段胀差变化幅度大,影响因素多,调整难度大,因此要严格按规程操作,根据汽缸金属温度选择适当的冲转参数,适当的升温升压曲线,确定合适升温速度,控制升速和暖机时间,带负荷后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分析和采取有效方法,才能有效控制胀差。

二、机组启动时胀差变化的分析与控制:汽轮机在启停过程中,转子与汽缸的热交换条件不同。

因此,造成他们在轴向的膨胀也不一致,即出现相对膨胀。

相对膨胀通常也称为胀差。

胀差的大小表明了汽轮机轴向动静间隙的变化情况。

监视胀差是机组启停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避免轴向间隙变化而使动静部分发生摩擦,不仅应对胀差进行严格的监视,而且胀差对汽轮机运行的影响应该有足够的认识。

受热后汽缸是从“死点”向机头方向膨胀的,所以,胀差的信号发生器一般安装在汽缸相对基础的“死点”位置。

汽轮机轴向位移和胀差的关系

汽轮机轴向位移和胀差的关系

汽轮机轴向位移和胀差的关系汽轮机是一种将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在汽轮机运行过程中,轴向位移和胀差是两个重要的参数,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探讨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之间的关系。

我们来了解一下汽轮机的基本原理。

汽轮机是利用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叶轮转动,进而带动轴线上的发电机或其他机械设备工作的一种热力机械装置。

汽轮机的主要部件包括燃烧室、压缩机、燃气轮机和发电机。

其中,燃气轮机是汽轮机的核心部件,它通过高速旋转的叶轮将气体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

在汽轮机的运行过程中,由于高温气体的作用,叶轮和轴承等部件会产生热胀冷缩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胀差。

胀差会导致轴向位移的变化,从而对汽轮机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那么,汽轮机的轴向位移是如何产生的呢?轴向位移是指轴线方向上的位移,也就是叶轮在轴向上的移动距离。

汽轮机的轴向位移主要由热胀冷缩和机械因素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

热胀冷缩是导致轴向位移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汽轮机工作时温度较高,叶轮和轴承等部件会产生热胀现象,使轴向位移发生变化。

随着温度的升高,叶轮和轴承的尺寸会发生变化,导致轴向位移增加。

而在停机冷却过程中,由于温度的下降,叶轮和轴承的尺寸会发生变小,轴向位移减小。

机械因素也是导致轴向位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汽轮机的叶轮和轴承等部件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轴向间隙。

当汽轮机开始运行时,由于叶轮的旋转和气流的作用,轴向间隙会被填充,使轴向位移发生变化。

那么,汽轮机的轴向位移与胀差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轴向位移与胀差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热胀冷缩是导致轴向位移和胀差产生的主要原因,而机械因素也会对轴向位移和胀差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汽轮机运行时,由于高温气体的作用,叶轮和轴承等部件会产生热胀现象,使轴向位移和胀差增大。

而在汽轮机停机冷却过程中,叶轮和轴承的尺寸会发生变小,导致轴向位移和胀差减小。

汽轮机轴向位移和胀差零位的确定

汽轮机轴向位移和胀差零位的确定

汽轮机轴向位移和胀差零位的确定一、轴向位移气压机与汽轮机在运转中,转子沿着主轴方向的窜动称为轴向位移。

机组的轴向位移应保持在允许范围内,一般为0.8~1.0mm,超过这个数值就会引起动静部分发生摩擦碰撞,发生严重损坏事故,如轴弯曲,隔板和叶轮碎裂,汽轮机大批叶片折断等。

转子轴向位移(也被成为窜轴)这一指标主要是用以监督推力承轴的工作状况。

汽轮机运行中,汽流在其通道中流动时所产生的轴向推力是由推力承轴来承担的,并由它来保持转子和汽缸的相对轴向位置。

不同负荷下轴向推力的大小是不同的,推力承轴在受压时产生的弹性变形也相应变化,所以运行中应该将位移数值和准值作比较,借以查明机组运行是否正常。

作用在汽轮机转子的轴向推力,是由推力承轴来承受的,推力承轴承受转子的轴向推力并维持汽轮机通流部分正常的动静轴向间隙。

轴向推力的变化将影响推力承轴工况的变化,进而会影响到汽轮机动静轴向间隙。

从汽轮机安全运行的角度看来,动静轴向间隙是不允许由过大的变化的,所以通常均在推力承轴部位装设汽轮机转子轴向位移监测装置,以保证汽轮机组的安全工作。

推力承轴,包括承轴座架、瓦架、油膜,并非绝对刚性,也就是说在轴向推力用下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弹性位移。

如果汽轮机轴向推力过大,超过了推力承轴允许的负载限度,则会导致推力承轴的损坏,较常见到的就是推力瓦磨损和烧毁,此时推力承轴将不能保持机组动静之间的正常轴向间隙,从而将导致动静碰磨,严重时还会造成更大的设备损坏事故轴向位移保护装置是用来检测汽轮机转子和静子之间相对位移,它根据推力轴承承载能力和流通部分间隙规定了报警值和停机值,当轴向位移骤增值超过规定值时,轴向位移保护装置能自动报警和自动停机,防止轴向位移增大时汽轮机受到损伤。

轴向位移为正值时,大轴向发电机方向移,若此时汽缸膨胀远小于轴的膨胀,差胀不一定向正值方向变化;如果机组参数不变,负荷稳定,差胀与轴向位移不发生变化。

机组启停过程中及蒸汽参数变化时,差胀将会发生变化,由于负荷的变化而轴向位移也一定发生变化。

50MW机组汽缸高压段漏汽及高压段汽封漏汽对胀差

50MW机组汽缸高压段漏汽及高压段汽封漏汽对胀差

50MW 机组汽缸高压段漏汽及高压段汽封漏汽对轴向位移、胀差的影响摘 要:本文阐述了胀差、轴向位移产生的原因,并以某热电厂4#汽轮发电机组(C50—8.83—0.118)在运行工况下了出现的胀差、轴向位移异常变化为例,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热膨胀 胀差 轴向位移 内张口1.汽轮机的热膨胀、胀差及轴向位移产生的原因1.1汽缸及转子的热膨胀汽缸受热时,其长、宽、高各个方向都要膨胀,但由于汽缸的轴向尺寸较大,故汽缸以死点为基准的轴向膨胀(简称热膨胀)成为重要的监视指标。

测量热膨胀的元件置于汽轮机前箱角销附近。

转子受热时,其膨胀情况和汽缸膨胀相似,以推力盘为基准沿轴向膨胀。

1.2胀差产生的原因汽轮机机启停及工况变化时,汽缸和转子都沿轴向膨胀,但由于下述原因,会引起转子和汽缸之间产生膨胀的差值:① 转子和汽缸相比,其金属材质的线膨胀系数较大; ② 转子和汽缸的质面比不同;使转子的受热情况优于汽缸; ③ 由于转子是转动的,蒸汽对转子的放热系数比对汽缸的大。

从以上可看出,转子对于热的反应要比汽缸快,这时就形成了差值,通常把这一差值称为相对膨胀,简称为胀差。

并规定:转子的膨胀值大于汽缸的膨胀值,胀差为正;反之胀差为负。

左图为一单缸汽轮机转子与汽缸的相对膨胀示意图:汽缸受热膨胀时,以死点5为基准向高压端膨胀,推动轴承座向前移动;转子受热膨胀时,以推力轴承3为基准向低压端膨胀。

转子向后膨胀相对膨胀示意图1.3汽轮机轴向位移产生的原因蒸汽在汽轮机的通流部分膨胀做功时,除推动转子旋转做功而产生的切向圆周力外,同时产生一个平行于轴线与汽流的流动方向相同的轴向推力,既从汽轮机的高压端指向低压端。

多级汽轮机是由若干个级迭加而成的,多级汽轮机的轴向推力等于各级轴向推力之和。

在机组启动及运行中轴向位移是个重要的监视参数。

汽轮机在运行时轴向推力不容忽视,高压汽轮机的轴向推力可高达20--30t 。

汽轮机胀差产生的原因分析与控制

汽轮机胀差产生的原因分析与控制
负 胀差 。
膨胀或冷却收缩 。转子 的受热表面积 比汽缸大
收稿 日期 :2 1 —0 0 1 5—1 修订 日期 :2 1 0 0 9 0 1— 6— 7 作者简介 :周辉 , 工程师 , 0 年于华北电力大学 获热能 女, 2 6 0 工程硕 士学位 , 现从事核电项 目常规 岛主辅设备 专业采购 。
化规律 、 形成一套合理有效 的控制 办法和防范措 施对于运行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 胀 差 的产 生
汽轮机 在启 动 的加 热 过程 、 机 的冷却 过 程 停 中, 在运行 中工 况变化 时 , 缸和转 子会产 生热 或 汽
值大于汽缸的轴向膨胀值时, 称为正胀差 ; 反之若
转子轴向膨胀值小于汽缸的轴向膨胀值时, 称为
t e r tr x a s n d r g t e t r i e u i s r n ,s p a d c a g o k n o d t n ,f d t e h oo g e p n i u n b n n t t t g t n h n e i w r i g c n i o s i h o i h u a i o n i n
的放热 系数大 于蒸汽 对汽缸 的放热 系数 。因此在
置相对变化值 , 它对于汽轮机组启动加热、 停机冷 却过程 中, 或在汽轮机变工况过程, 都是很重要的 运行参数 , 胀差值过大或过小都会使机组轴向间 隙消 失 , 导致 动 静部 分 发 生摩擦 , 备 严 重损 坏 , 设 因此机 组运转 时应严 格监 视差胀 变化 。为 了更好
Ab t a t:Th spa e y t maia l n lz s t h r ce si s a d t e c u e ft e c l e n sr c i p r s se tc ly a a y e he c a a tr tc n h a s s o y i r a d i h nd

汽轮机胀差产生的原因分析与控制

汽轮机胀差产生的原因分析与控制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arts0引言化工汽轮机之所以产生胀差主要是因为转子与气缸之间存在着温差,因此当转子的膨胀比气缸要更大时,则会产生正胀差,而当其小于气缸时则会产生负胀差。

但是,当涡轮机相对静止时,膨胀差主要反映了静态轴向间隙的变化。

不管膨胀差太大还是太小,机组的轴向间隙都会逐渐消失,从而产生动态和静态的摩擦,从而损坏机组。

所以在机组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对胀差进行严格控制,禁止其超过允许的极限值。

在汽轮机运行期间,保持转子和气缸之间的轴向热膨胀率非常重要。

在机组的启动,停止和特定运行过程中,由于涡轮转子和汽缸的质量和热膨胀系数不同,转子的温度上升速度快于轴承的温度上升速度。

一旦两者之间的热增长差异超过了涡轮机允许的间隙公差,就会在动态和静态组件之间引起摩擦,从而损坏设备。

因此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操作人员应对胀差进行严格控制,从而确保机组的正常运行[1]。

1胀差种类及产生的原因、危害胀差的主要产生原因在于汽轮机的气缸和转子在受热和受冷时,其传热系数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进而导致在受热和受冷过程当中气缸受热或受冷膨胀与转子不同所产生的胀差。

而胀差具体可分为正胀差和负胀差,首先当转子膨胀大于气缸膨胀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胀差为正胀差,反之则为负胀差。

而在汽轮机的实际运行中,无论是正胀差还是负胀差都会对机组的使用与运行产生影响,因此需要严格的进行控制。

胀差在汽轮机运行过程中不仅仅是一项重要参数,而且胀差不能出现过大的偏差,只有在起机、停机以及负荷突然大幅度出现变动的时候,由于对参数的人为控制出现错误,进而导致相关的胀差形成,而一旦其超过汽轮机所允许的极限值,则会使汽轮机动静摩擦,导致震动增大,最后损坏设备,而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将叶片打断,从而使设备遭到严重的损坏,无法再继续使用[2]。

1.1产生正胀差的主要因素汽轮机之所以出现正胀差主要因为在机组启动时暖机的时间太短,进而导致升速太快或负荷的提升速度太快,从而产生了正胀差。

汽轮机胀差、轴向位移的产生原因

汽轮机胀差、轴向位移的产生原因

01轴向位移和胀 差的概念
汽轮机的转子膨胀大于汽缸膨胀的胀 差值称为正胀差,当汽缸膨胀大于转子膨 胀时的胀差值称为负胀差。
根据汽缸分类又可分为高差、中差、低 I差、低II差。
胀差数值是很重要的运行参数,若胀差 超限,则热工保护动作使主机脱扣,避免 动静部分发生碰撞,损坏设备。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01 轴向位移和胀差的概念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轮机胀差,轴向位移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控措施1轴向位移和胀差的概念轴位移指的是轴的位移量,而胀差则指的是轴相对于汽缸的相对膨胀量,一般轴向位移变化时其数值较小。

轴向位移为正值时,大轴向发电机方向移,若此时汽缸膨胀远小于轴的膨胀,胀差不一定向正值方向变化;如果机组参数不变,负荷稳定,胀差与轴向位移不发生变化。

机组启停过程中及蒸汽参数变化时,胀差将会发生变化,由于负荷的变化而轴向位移也一定发生变化。

运行中轴向位移变化,必然引起胀差的变化。

汽轮机的转子膨胀大于汽缸膨胀的胀差值称为正胀差,当汽缸膨胀大于转子膨胀时的胀差值称为负胀差。

根据汽缸分类又可分为高差、中差、低I差、低II差。

胀差数值是很重要的运行参数,若胀差超限,则热工保护动作使主机脱扣,避免动静部分发生碰撞,损坏设备。

启动时,一般应用加热装置来控制汽缸的膨胀量,而转子主要依靠汽轮机的进汽温度和流量以及轴封汽的汽温和流量来控制转子的膨胀量。

启动时胀差一般向正方向发展。

汽轮机在停用时,随着负荷、转速的降低,转子冷却比汽缸快,所以胀差一般向负方向发展,特别是滑参数停机时尤其严重,必须采用汽加热装置向汽缸夹层和法兰通以冷却蒸汽,以免胀差保护动作。

汽轮发电机中,由于蒸汽在动叶中做功,以及隔板汽封间隙中的漏汽等原因,使动叶前后的蒸汽压力有一个压降。

这个压降使汽轮机转子顺着蒸汽流动方向形成一个轴向的推力,从而产生轴向位移。

如果轴向位移大于汽轮机动静部分的最小间隙就会使汽轮机静、转子相碰而损坏。

轴向位移增大,会使推力瓦温度开高,乌金烧毁,机组还会出现剧烈振动,故必须紧急停机,否则将带来严重后果。

差胀保护是指汽轮机转子和汽缺之间的相对膨胀差。

在机组启、停过程中,由于转子相对汽缸来说很小,热容量小,温度变化快,膨胀速度快。

若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升温速度,将使机组转子与汽缸摩擦造成损坏。

故运行中差胀不能超过允许值。

汽轮机转子停止转动后,负胀差有可能会更加发展,因此应当维持一定温度的轴封蒸汽,以免造成恶果。

2轴向位移和胀差的影响因素使胀差向正值增大的主要因素简述如下:1)启动时暖机时间太短,升速太快或升负荷太快。

2)汽缸夹层、法兰加热装置的加热汽温太低或流量较低,引起汽加热的作用较弱。

3)滑销系统或轴承台板的滑动性能差,易卡涩,汽缸胀不出。

4)轴封汽温度过高或轴封供汽量过大,引起轴颈过份伸长。

5)机组启动时,进汽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过高。

6)推力轴承工作面、非工作面受力增大并磨损,轴向位移增大。

7)汽缸保温层的保温效果不佳或保温层脱落,在严禁季节里,汽机房室温太低或有穿堂冷风。

8)双层缸的夹层中流入冷汽(或冷水)。

9)胀差指示器零点不准或触点磨损,引起数字偏差。

10)多转子机组,相邻转子胀差变化带来的互相影响。

11)真空变化的影响(真空降低,引起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流量增大)。

12)转速变化的影响(转速降低)。

13)各级抽汽量变化的影响,若一级抽汽停用,则影响高差很明显。

14)轴承油温太高。

15)机组停机惰走过程中由于“泊桑效应”的影响。

16)差胀指示表不准,或频率,电压变化影响。

使胀差向负值增大的主要原因:1)负荷迅速下降或突然甩负荷。

2)主汽温骤减或启动时的进汽温度低于金属温度。

3)水冲击。

4)轴承油温太低。

5)轴封汽温度太低。

6)轴向位移变化。

7)真空过高,相应排汽室温降低而影响。

8)启动进转速突升,由于转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轴向尺寸缩小,尤其低差变化明显。

9)双层汽缸夹层中流入高温蒸汽,可能来自汽加热装置,也可能来自进汽套管的漏汽或者轴封漏汽。

10)汽缸夹层加热装置汽温太高或流量较大,引起加热过度。

11)滑销系统或轴承台板滑动卡涩,汽缸不缩回。

12)差胀值示表不准,或频率,电压变化影响。

正胀差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蒸汽温升或温降速度大启动时,一般应用加热装置来控制汽缸的膨胀量,而转子主要依照汽轮机的进汽温度和流量以及轴封汽的汽温和流量来控制转子的膨胀量。

启动时胀差一般向正方向发展。

汽轮机在停用时,随着负荷、转速的降低,转子冷却比汽缸快,所以胀差一般向负方向发展,特别是滑参数停机时尤其严重,必须采用汽加热装置向汽缸夹层和法兰通以冷却蒸汽,以免胀差保护动作。

汽轮机转子停止转动后,负胀差可能会更加发展,为此应当维持一定温度的轴封蒸汽,以免造成恶果。

2)负荷变化速度的影响当负荷变化时,各级蒸汽流量发生变化,特别是在低负荷范围内,各级蒸汽温度的变化较大,负荷增长速度愈快,蒸汽的温升速度也愈快.与金属表向降负荷速度加快,汽缸和转子温升速度的差别愈大。

负荷增加速度加快,正胀差增大;降负荷速度加快,正胀差缩小,以致出现负胀差。

3)轴封供汽温度的影响轴封供汽对转子的轴封段和轴封体加热,由于轴封体是嵌在汽缸两端,其膨胀对汽缸轴同长度几乎没有影响,但转子轴封段的膨胀却影响转子的长度,因而使正胀差加大。

由于轴封段占转子长度的比例较小,故对总胀差影响较小,可是轴封处的局部胀差却比较大。

若轴封供汽温度过高,则出现正胀差过大;反之,负胀差过大。

一般规定轴封汽温度略高于轴封金属温度。

4)真空对低压胀差的影响真空降低,一方面排汽温度升高,低压缸排汽口压力升高,缸体内外压差减少,两者促进低压缸缸体膨胀,从而减少低压胀差。

另一方面,若轴封汽压不变,低压缸轴封段轴封汽量减少,转子加热减弱,也使低压胀差减少。

5)环境温度的影响低压胀差对环境温度较敏感。

环境温度升高,低压胀差变小,环境温度降低,低压胀差升高。

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环境温度降低,低压缸冷却加剧(低压缸无保温);另一方面是循环水温度降低使真空升高,排汽温度降低,缸温下降。

经观察,在不同负荷下,变化规律是一样的。

在同一负荷下,冬季跟夏季低压胀差相差15%。

6)摩擦鼓风的影响在机组启动和低负荷阶段,蒸汽流量较小,而高中低压级内产生较大的鼓风摩擦损失(与转速三次方成正比),损失产生的热量被蒸汽吸收,使其温度升高。

由于叶轮直接与蒸汽相摩擦,因此转子温度比汽缸温度高,故出现正胀差。

随着转速升高,转子摩擦鼓风损失产生的热量相应加大,但此时由于流量增加,使产生的鼓风损失的级数相应减少,因此每千克蒸汽吸收摩擦鼓风损失产生的热量先随转速升高而增大,使高中低压缸正胀差增大,后又随转速升高而相应减少,对胀差的影响逐渐减少。

7)其他方面:汽缸法兰螺栓加热装置的影响3轴向位移和胀差的危害1)泊桑效应影响机组低压胀差约10%,所以开机冲转前,低压胀差应保证10%以上。

在停机过程中尽量减少低压胀差(最好控制在90%以下),当低压胀差超过110%,必须紧急停机,这时随着转速下降,低压胀差会超过120%,在低转速区可能会有动静摩擦。

2)在冬季低压胀差过高时,要注意轴封汽母管压力,若压力过高可适当调低,也可用降低真空方法来减少低压胀差。

冬季减少开窗的地方,这是冬季减少低压胀差有效措施。

3)极热态启动时,轴封供汽尽量选择高温汽源,辅汽作为汽源时,必须保证其温度控制在270℃左右,若温度太低,将造成高压轴封段大轴急剧冷却收缩,有可能导致前几级动静摩擦。

4)冷态启动时,轴封汽源高于大轴金属温度,大轴将局部受热伸长,出现较大的正胀差。

因此要选择与轴封金属温度相匹配的汽源,不拖延启动时间。

低压胀差过大,可采用降低真空来调节,尽量提前冲转升速。

机组启动阶段低压正胀差超过限值时,可破坏真空停轴封汽,待胀差正常后重新启动。

5)机组倒缸前,主蒸汽汽温至少比高压缸金属温度高50℃以上,倒缸前应考虑轴向位移对高压胀差影响。

机组启停阶段胀差变化幅度大,影响因素多,调整难度大,因此要严格按规程操作,根据汽缸金属温度选择适当的冲转参数,适当的升温升压曲线,确定合适升温速度,控制升速和暖机时间,带负荷后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分析和采取有效方法,才能有效控制胀差。

4机组启动时胀差变化的分析与控制汽轮机在启停过程中,转子与汽缸的热交换条件不同。

因此,造成他们在轴向的膨胀也不一致,即出现相对膨胀。

相对膨胀通常也称为胀差。

胀差的大小表明了汽轮机轴向动静间隙的变化情况。

监视胀差是机组启停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避免轴向间隙变化而使动静部分发生摩擦,不仅应对胀差进行严格的监视,而且胀差对汽轮机运行的影响应该有足够的认识。

受热后汽缸是从“死点”向机头方向膨胀的,所以,胀差的信号发生器一般安装在汽缸相对基础的“死点”位置。

胀差发信器安装在前轴承箱座上。

机组的启动按启动前汽轮机金属温度水平分为:冷态启动(金属温度150—180度);温态启动(180度—350度);热态启动(350度—450度);极热态启动(450度以上)。

现仅就常见的冷态启动和热态启动时机组胀差的变化与控制进行简单分析。

在机组冷态启动过程中,胀差的变化和对胀差的控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汽封供汽抽真空阶段从汽封供汽抽真空到转子冲转前胀差值是一直向正方向变化的。

因为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转子温度升高或降低的速度都要比汽缸快,相应的膨胀或收缩的速度也要比汽缸快。

在我们投入均压箱对汽封供汽时,汽封套受热后向两侧膨胀,对整个汽缸的膨胀影响不大。

而与汽封相对应的转子主轴段受热后则使转子伸长。

汽封供热对转子伸长值的影响是由供汽温度来决定的,但加热时间也有影响。

所以,冷态启动时均压箱的压力不宜过高,一般应保持在0.1MPA以下,而温度则应在250摄氏度左右。

当抽汽系统投入并开始抽真空后,如果胀差向正值变化过快,可以采取降低均压箱压力或适当提升凝汽器真空的方法,因为通过提升真空可以减少蒸汽在汽封中的滞留时间。

总体上来说,冷态开机,汽封来汽温度和压力应该低一些,真空应该提升的快一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早达到冲转的条件。

2)暖机升速阶段从冲转到定速,胀差基本上继续上升。

在这一阶段,蒸汽流量小,蒸汽主要在调节级内做功。

中速暖机以后再升速时,胀差值才会有减小的趋势。

这主要是因为随着转速的升高,离心力增大,轴向的分力也增大了,而使转子变粗缩短。

同时汽缸温度逐渐上升,汽缸的膨胀速度也在上升,相对迟滞了转子的膨胀值。

在冲转时,蒸汽的压力和温度都应适当低一些,但是温度要保持一定的过热度,冲转速率要低。

在冲转过程当中要密切注意缸温的变化,此时如果胀差正值过高应稳定转速,或者降低真空,让蒸汽在汽缸中的滞留时间长一些,充分暖机。

有时在暖机升速过程中,如果汽缸本体疏水调节不当也会影响到胀差,所以,开机时应当注意控制汽缸本体疏水。

为了防止胀差表数据失真,我们还应当密切观察机组热膨胀和轴向位移的变化,通过热膨胀,轴向位移的对比来进一步判断胀差变化。

同时严密监视机组振动情况,特别是跨越临界转速时更为重要。

3)定速和并列带负荷阶段由于从升速到定速的时间较短,蒸汽温度和流量几乎不变化,对胀差的影响在定速后才能反映出来。

定速后,胀差增加的幅度较大,持续的时间较长,特别是在发电机并网以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