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导学案.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教案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教案(一)、水的组成和性质1、水的电解实验(1)实验装置:水的电解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现象: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玻璃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约为1:2。
检验气体:体积小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体积大的气体燃烧能产生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
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
化学方程式为:3、水的物理性质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在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g/cm3。
在101kPa下,水的凝固点为0℃(结冰),沸点是100℃。
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水的导电能力较弱。
4、水的化学性质稳定:在高温条件下也不易分解,难以用水作原料直接制取氢气。
水的pH为7。
(二)、分子和原子1、分子(1)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例如:空气中的氧气和实验室制取的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注意:①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例如: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相同,但物理性质不相同,水是液态,冰是固态。
②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的,单个分子不能表现出来。
③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是“唯一粒子”。
因为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该物质由什么粒子构成,就由什么粒子保持它的化学性质。
例如: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铁原子;保持氯化钠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
(2)分子的性质(原子的性也是这些)2、原子(1)原子的概念和性质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①原子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裂”。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在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和质量不变。
《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案》
《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2. 掌握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及其作用;
3. 认识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导学环节:
一、导入:水的重要性
1.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水的存在形态;
2. 引导学生讨论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提出问题:水是如何在自然界中循环利用的呢?
二、水的来源与循环
1. 讲解水的来源: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
2. 分析水循环的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渗透;
3. 展示水循环的示意图,让学生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三、水循环的作用
1. 讨论水循环对自然界的重要性:维持地球气候、滋润植被、维持生物生存;
2. 分析水循环与生态系统的干系:水循环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3. 思考水资源的利用与珍爱: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珍爱水环境。
四、水循环的实践活动
1. 观察周围的环境,了解当地的水循环情况;
2. 设计小实验,模拟水循环的过程;
3. 制定水资源珍爱计划,提倡勤俭用水、珍爱水源。
五、总结与展望
1. 总结水循环的重要性及作用;
2. 展望未来,呼吁大家关注水资源问题,共同珍爱地球的水环境;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传播水资源珍爱的理念。
导学反思:
1. 你对水循环的认识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2. 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珍爱水资源?
3. 你愿意为水资源珍爱做出什么贡献?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水循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重视水资源的珍爱与利用。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行动起来,为珍爱地球的水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愿我们的地球更加美好!。
自然界的水教案(精选3篇)
自然界的水教案(精选3篇)自然界的水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采访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与他人交往、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水资源的宝贵,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教学难点过滤和蒸馏等操作技巧。
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方法仪器药品学生实验:漏斗、滤纸、铁架台、玻璃棒、烧杯、肥皂水、纯净水、浑浊河水、蒸发皿、酒精灯、火柴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点评)第一板块:游戏引入(一)游戏进入1、请三位同学头戴一顶标有“浑浊的河水”、实验室中的“自来水”和“娃哈哈纯净水”的帽子,手各拿所代表的水样品,走到讲台上来,教师让同学给“不同水”定出合适的价格。
2、请“物价管理员”解释其中原因。
注:游戏材料自来水取当地价、纯净水取零售价(附表一)。
(二)分析农村和城镇饮用水的来源及认识水净化的常识问题1、我们班上有的同学是家住农村,请问你们家庭饮用水是什么水?追问1:这些水比我们原来直接用的河水、堰水比,有哪些优点?追问2:你们知道清洁、干净的原因是什么?问题2:有的同学家住集镇,请问这些同学家庭饮用的是什么水?追问:这些自来水是怎么来的吗?教师评价: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自来水厂的净水原理和家住农村同学们家用水的过滤原理差不多,但自来水厂净水的工艺规范得多,也复杂得多。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自来水厂的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请看网址小结:请同学们看教材p52—53的相关内容,回顾我们刚才共同分析和讨论的问题和方法,概括“干净、清洁的水是怎样得到的?”1、学生上台表演,由于定价“不公”而引发三位同学的不满,都要“讨回公道”。
2、几位同学心悦诚服退场。
(初步认识三种水的价值)3、我们家用的是“压井水”或池塘中的“沉淀井水”。
4、干净得多!5、此时大多数学生满脸疑惑不解的神态。
自然界中的水(2)导学案
自然界中的水(2)【学习目标】1、知道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和蒸馏水的区别,知道硬水与软水,区别会硬水与软水。
2、学习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了解水净化常用的方法。
3、了解水污染的来源及危害,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学习重点】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水净化常用的方法。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1、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哪些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2、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气,负极产生气,两气体的体积比为。
3、你知道河水、雨水、自来水、矿泉水、蒸馏水、食盐水的区别吗?二、合作、研讨与点拨(一)水的净化1. 蒸发(1)蒸发是用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
把液体到入里,再把它放在铁架台的上,用酒精灯加热。
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动,防止。
当蒸发器中出现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利用使液体蒸干。
2. 硬水及硬水的软化(1)硬水是,什么叫软水?(2)区分硬水和软水---取样,加入少量并搅拌,泡沫较且有的是硬水,泡沫较且有的是软水。
(3)硬水的危害:①长时间饮用硬水有害人体健康;②用硬水洗涤衣服,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衣服,时间长了还会使衣服变硬。
③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因为锅炉内结垢(水垢)后不仅浪费燃料,而且还可能引起锅炉爆炸。
(4)硬水的软化:硬水软化常用方法有、、离子交换法等。
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工业上,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用方法得到的水纯度最高。
3.过滤---过滤是将的固体物质与分离的方法。
对于含有杂质的水,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净化。
(1)过滤器的制作:将滤纸对折次的滤纸变为圆锥形,放入漏斗内,用少量润湿,使之紧贴漏斗壁,不能留有气泡,否则会影响。
(2)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内壁;二低:①滤纸边缘低于的边缘;②液面低于的边缘;三靠:①盛待过滤液体的烧杯口紧靠;②玻璃棒轻靠滤纸处;③漏斗下端的尖嘴紧靠烧杯的内壁。
上述实验中过滤得到的无色透明的水是纯净物吗? ,理由是。
4.水的净化流程(自来水生产过程):天然水→(加明矾)沉降→ 过滤→ 吸附→ 消毒→ 净水(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1、水污染的途径有、、2、如何防治水的污染?从污染的原因、从身边的事例谈起。
3.1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班级姓名组别3.1 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案【学习目标】1.运用图示说明陆地水体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2. 运用图示说出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和类型。
3.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说明水循环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的影响【自主学习】(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的三态分布有什么特点?2.地球上的水体包括哪些类型?3.陆地上水体都有哪些类型?陆地各种水体之间具有什么关系?4.河流的补给形式及特点:(结合课本P54图3.2和下表理解记忆)(1)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形式,但其径流的变化特点取决于最主要的补给方式的变化特点。
例如:济南附近的小清河,尽管上游靠地下水补给,但其最重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因此其径流的变化主要取决于降水量的变化。
1.水循环的概念、类型、环节。
2.用示意图描述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的过程(标明各环节)。
(结合课本P55图3.3)3.水循环的意义。
(课本P56勾画并记住)【我的疑惑】【随堂练习】1.黄河下游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数米,河水与两岸潜水的补给关系,正确的是()A. 两岸潜水经常补给河水B. 两岸潜水经常得到河水补给C. 两岸潜水与河水互补D. 两岸潜水与河水均不补给图1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回答2~3题。
2.该河流位于A.亚热带季风区B.亚热带大陆西岸C.温带季风区D.高寒地带3.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B.冬季断流C.有一个汛期D.年径流总量大4、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三类水循环中,均有的环节是和。
(2)、人类活动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环节来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如、。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我的收获】。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导学案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编写人:彭凌超【任务一预习导学】知识梳理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从形态上看(1)水在地理环境中以①______、②______和③______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
(2)气态水:数量④______,分布⑤______;液态水:数量⑥______,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⑦______、⑧______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2.从空间分布上看(1)海洋水:占全球水储量的⑨______%,是地球水的主体。
(2)大气水:数量虽少,但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3)陆地水:包括⑩________、⑪________、沼泽水、土壤水、⑫________、⑬________、生物水等,数量虽不多,但在自然环境中作用巨大。
3.陆地水体相互联系: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⑭______、⑮________、⑯________、⑰________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1)海陆间循环:发生在⑱____________之间,使陆地水得到⑲______、⑳______,水资源得以再生。
(2)陆地内循环: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之间,对陆地水资源补充量很少。
(3)海上内循环: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之间,对陆地水资源没有补充作用。
3.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蒸腾)、________、降水、________、________、地下径流。
4.水循环的意义(1)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________。
(2)是地球上最活跃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过程之一。
(3)是海陆间联系的纽带: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________。
我的疑惑1.2.3.【任务二合作探究】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导学案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水的组成一、自然界水的存在:1、动物和植物含有水2、日常生活不可缺少水3、工业和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二、水的组成探究实验实验(3-1):如图所示,接通电源,观察电极和试管内的现象。
实验现象:思考:它们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呢?如何验证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呢?结论:正极产生的气体;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是。
思考: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有新物质产生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能书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式吗?在这个变化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有无发生变化?结论: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
实验反思:①水的导电能力弱,在反应中产生气体比较慢,那我们应该怎样操作?②在实际实验时,往往发现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可能是什么原因呢?三、氢气1、氢气是一种、、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思考:实验室制取氢气使用什么方法来收集?实验:用氢气吹肥皂泡(气球)后,肥皂泡迅速上升,说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2、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发出火焰。
化学反应式:,利用该性质的氢气用途:作燃料,是最理想的燃料,具有、、的特点。
注意: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到明火时可能会发生爆炸。
使用氢气时,要注意安全,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检验氢气纯度的力法是:收集—试管待检验的氢气,试管口向下(?),用大拇指捂住管口,靠近火焰,放开拇指,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若响声很小,则表明已纯净;若使用向下排空气收集验纯,一次检验后不纯再收集前应用拇指捂住试管口一会儿(?因为里面的氢气可能燃烧而引起事故)。
拓展:点燃任何只要含有可燃性物质和支持其燃烧的物质的混合物均有可能发生爆炸,例如可燃性物质包含氢气、可燃性液滴、棉团、面粉等,只要与空气(氧气)混合就有可能爆炸,在发生可燃性气体泄露时,千万别使用火、电器等。
四、物质的分类:化合物:单质:氧化物:课题2分子和原子思考:1、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 2、衣柜中樟脑片为什么不见了? 3、同学们为什么会闻到花的香味?实验3-2:向装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阅读:课本49页-50页,并认真观察图3-6、3-7,解释实验3-2产生现象的原因。
第二节_自然界中的水导学案
第二节自然界中的水(一) 导学案【学习目标】 1、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
2、学会判断混合物和纯净物,体会分类的学习方法。
3、通过水的净化,掌握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了解自来水生产过程 【自主预习】:探究一水的天然循环;阅读课本有关内容,观察“活动天地2-2”中的图片,填写下列空白: 1、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 实现的, 为水分子的运动提供能量。
使其运动 。
大自然通过 既实现了水的 ,又完成了探究二 净化天然水一、仔细阅读课本31页实验探究部分,思考:1、净化天然水需要哪几步 明矾的吸附作用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2、实验操作①过滤用到的主要用品: ②过滤操作要求:“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用少量水湿润并用玻璃棒赶走气泡,使滤纸与漏斗内壁没有空隙。
)二低:1、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2、低----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1靠----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防止过滤时滤液溅出。
2靠----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一侧,防止玻璃棒划破滤纸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引流”;3靠----倾倒液体时,烧杯嘴紧靠在玻璃棒上。
防止过滤时液体外溅。
3、如何除去水中的颜色和气味? 。
总结:活性炭具有 的结构,所以具有 作用,能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4、如何证明水中有可溶性杂质? 。
蒸发: 结晶: 5、如何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
实验室中净化天然水的主要操作步骤及作用在上述净化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步骤?每一步的作用是什么?净化程度最好的又是哪一步? 6、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天然水→加 →沉淀→ → 吸附→ →自来水。
7、(1)硬水:含有 较多的水。
(2)软水:不含或含较少 的水。
可以用 加以检验。
的是软水。
生活中将硬水转变为软水的简单方法是【达标检测区】 1、为防止疾病传染,需要对天然水处理后方可饮用。
常用的措施有:①加热煮沸 ②消毒 ③过滤 ④自然沉降,较为合理的顺序为( )A.③①②④B.④①③②C.④③②① D .③①④② 2、下列有关过滤操作不正确的是( )A.过滤时,液面要始终低于滤纸边缘B.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C.漏斗下端管口要靠烧杯内壁D.玻璃棒紧靠在单层滤纸一边 3、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 ) A.明矾可过滤杂质 B.明矾可与杂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除去杂质 C.明矾可过滤杂质 D.明矾能吸附杂质并沉淀杂质4、净化水的方法很多,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过滤B.吸附C.蒸馏D.静置 5、下列净化水的常用方法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自然沉降B.活性炭吸附C.过滤D.消毒剂消毒 6、天然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氯气溶于水可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某工厂自来水的生成净化步骤如下:天然水-→加明矾→沉淀-→过滤→通入氯气→净水 其中,可以除去悬浮杂质的步骤为 ,能杀菌消毒的步骤为 ,发生化学变化的步骤是 。
3.1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案
3.1自然界的水循环【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 了解水圈内的各种水体类型的数量和分布,了解淡水有限性;掌握水循环的概念、领域、类型、环节和地理意义2、能力目标: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水体的相互关系,加深对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的理解3、情感目标:增强合理节约用水的意识,根据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关系,调整自己的作为,趋利避害。
(学习要求:结合地图册及复习资料,自主读书,独立思考完成以下基础知识填充:)存在形态:、、 , 分布最广、数量最少的是,分布最少,数量居中的是__。
相互联系存在空间:、、,海洋水是最主要的的水体陆地水:_____是陆地淡水资源的主体。
包括_____、 _____、_____。
河流水:河流水不给是指河水的来源,河流一般补给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湖泊水。
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是__________。
黄河下游河水与两岸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界的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连续运动的水循环过程。
水循环环节:、、、、下渗水循环的类型:、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过程和意义统中,水在连续不断、,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状态,并维持了全球水:水循环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和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的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地表形态(一)水体间的相互关系(二)自然界的水循环【课堂检测】1.以下四幅图中,位于东北地区的河流是()2、图6反映了某市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该市()A.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B.1990年以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C.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D.1950-1980年期间城市发展非常迅速3.下列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是()A.长江流域B.南极冰川C.沙漠地下水D.亚马孙河流域4.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A.冰川水、河流水B.河流水、湖泊水C.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D.河流水、地下水5.黄河下游为“地下游”,这里地下水与河水的关系是()A.河水补给地下水B.河水与地下水无关C.地下水补给河水D.河水与地下水互补6.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据报道,为了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国家水利部已初步计划今后十年在西部修建水利微型集雨工程1700万处,预计可以解决或改善2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补水面积260多万公顷。
《自然界中的水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牛津上海版五四学制
《自然界中的水》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导学案,学生将能够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认识水循环的过程,掌握水资源的珍爱方法,培养珍爱环境的认识。
一、导入1. 引入话题:请同砚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没有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水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们能做些什么来珍爱水资源呢?2. 激发兴趣:播放一段关于水资源珍爱的视频,让学生们了解水资源的紧缺性和重要性。
二、进修重点1. 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水不仅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用水,还是农业、工业、交通等领域的重要资源。
2. 水循环:介绍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下水、河流等环节。
通过图表或动画展示水循环的过程,让学生们了解水是如何在自然界中不息流动和循环利用的。
3. 水资源的珍爱:提醒学生们要珍惜水资源,避免浪费水,珍爱水源地,不随意排放污水,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
三、进修方法1. 观察与实践:组织学生们到校园或家附近的河流、湖泊等水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水资源的珍贵性。
2. 讨论与分享:组织小组讨论水资源珍爱的重要性和方法,并向全班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 素材收集:要求学生们收集关于水资源珍爱的资料和新闻,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提高珍爱环境的认识。
四、教室延伸1. 制作海报:让学生们以“珍爱水资源,人人有责”为主题,制作关于水资源珍爱的海报,展示在校园或班级。
2. 观看纪录片:组织学生们观看有关水资源珍爱的纪录片,深入了解水资源珍爱的重要性和方法。
3. 参观水厂:组织学生们参观当地的水厂,了解水的净化和供应过程,增强对水资源的重视和珍爱认识。
五、课后作业1. 撰写心得体会:要求学生们写一篇关于水资源珍爱的心得体会,表达对水资源的珍惜和珍爱。
2. 制定用水计划:让学生们制定一个勤俭用水的计划,并在家庭中实践,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
3. 环保行动:号召学生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如清洁河流、植树造林等,为珍爱水资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自然界的水导学案
1
[板书]课题
第三单元
课题 1
三、合作探究,点拨升华 (一)水的组成的实验 1、实验探究
自然界的水
水的组成
教师演示[实验 3-1],请同学们认真记录实验现象,然后讨论下列问题。 2、根据实验现象讨论 1、 (P31 页,探究点一部分) (1) (2) (3) (4) 3、教师点拨:正极玻璃管中产生的是氧气,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 水中含有氧元素;同理,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说明水中 还含有氢元素,所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板书] 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水中含有氧元素; 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水中含有氢元素。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思考]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如果你遇到一种未知的物质,想一想你 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它的组成元素? (答: 想办法让它与已知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我们知道组成的物质。 ) 4、练习(P31 跟踪练习 1、2 题) 1、
5
4、跟踪练习: (P33 跟踪练习 1、2、3)
四、知识梳理,归纳整合(3 分钟) 分子 构成物质的粒子 原子 板书: 第 1 课时 分子的性质 1、物质都是由粒子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等。 3、分子的性质: (1)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2) 分子都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3) 分子与分子之间有间隔。 (4)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五、达标检测,巩固提升(10 分钟) (P33-34 页,达标检测 1-12) 共同性质 3、粒子之间都有间隔 4、同种粒子性质相同 1、体积质量都很小 2、都在不断地运动
2、
2
(二)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1、小组讨论: (P31 探究点二)2、3、 、4
《自然界中的水导学案》
《自然界中的水》导学案一、导入引言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它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次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一起探索自然界中水的奥秘。
二、探索水的形态1. 液态水:水是地球上唯一一种自然存在的液态物质,占据着地球表面的大部分。
它具有流动性和通明性,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
2. 固态水:当水温度降至0摄氏度以下时,水会凝固成为固态冰。
冰具有固定的形状和结构,是冰雪世界中的主要构成部分。
3. 气态水:水在100摄氏度以上时,会变成水蒸气,成为大气中的一部分。
水蒸气在大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参与了大气循环和降水过程。
三、探索水的循环1. 蒸发:太阳能使水面温度升高,水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后,会从液态变为气态,形成水蒸气。
2. 凝结:水蒸气在遇冷时,会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层。
3. 降水:云层中的水滴聚集成为云雨滴,当云层饱和时,就会下雨、下雪或冰雹。
4. 地表径流:降水后的水会流入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形成地表径流,继续参与水循环过程。
四、探索水的重要性1. 生命之源:水是生命的基础,所有生物都需要水来维持生命活动。
2. 农业发展:农业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来灌溉农田,保证作物的发展。
3. 工业生产: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用水冷却、清洗等,水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4. 生态平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珍爱水资源就是珍爱地球的生态环境。
五、实践探索1. 观察身边的水资源:同砚们可以观察家中的自来水、河流湖泊等水体,了解水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2. 参与水资源珍爱:同砚们可以主动参与环保活动,减少用水浪费,珍爱身边的水资源。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同砚们应该对自然界中的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我们应该珍惜水资源,合理利用,共同珍爱地球的生态环境。
以上就是本次《自然界中的水》导学案的悉数内容,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加深对水资源的认识。
《自然界中的水导学案》
《自然界中的水》导学案
一、导入
你有没有想过,地球上的水有多少呢?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它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各个角落,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等等。
本节课我们将进修关于自然界中水的知识。
二、探究
1. 请大家思考一下,地球上的水是怎么来的?水又是如何循环利用的呢?
2. 请观察下图,描述一下水的循环过程:
(插入水循环图)
3. 为什么我们要珍爱水资源呢?请列出至少三条理由。
三、拓展
1. 请大家思考一下,水对生物的重要性是什么?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会对生物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2. 请阅读底下的文章,回答问题:
(插入一篇关于水资源珍爱的文章)
四、总结
1. 请总结一下本节课学到的关于水资源的知识。
2. 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珍爱水资源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五、作业
1. 请你写一篇关于水资源珍爱的短文,字数不少于200字。
2. 请你设计一个宣传海报,呼吁大家勤俭用水,珍爱水资源。
六、延伸
1. 请你到周围的河流或湖泊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水资源的状况,并写下你的观察和感受。
2. 请你收集一些勤俭用水的小贴士,制作成小册子,分享给身边的同砚和家人。
七、反馈
请你在下节课上准备一份关于水资源珍爱的小报告,分享你的调查和钻研效果。
《自然界中的水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自然界中的水》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掌握水的循环过程和水资源的利用与珍爱。
3. 培养学生的环境认识和珍爱水资源的认识。
导学内容:一、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和作用1.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生命之源。
2. 水在植物发展、动物生存、人类生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 水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气候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二、水的循环过程1. 蒸发:太阳能使水面上的水蒸发成水蒸气。
2. 凝结:水蒸气在冷却后凝结成小水滴。
3. 降水:凝结的水滴聚集成云,最终形成降水。
4. 地表径流:降水后的水流向低洼地带,形成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
5. 地下径流:部分降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通过渗漏和地下水流动形成地下径流。
三、水资源的利用与珍爱1. 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
2. 加强水资源珍爱,防止水污染。
3. 积极参与水资源珍爱活动,珍爱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导学活动:1.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分组讨论水的循环过程,制作海报展示。
3. 实地考察当地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4. 开展水资源珍爱主题活动,宣传水资源珍爱的重要性。
导学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水资源利用与珍爱的小议文。
2. 制作水资源珍爱宣传海报。
3. 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当地水资源管理政策。
4. 完成水资源珍爱实践活动报告。
通过本次导学活动,置信同砚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培养环境珍爱认识,积极参与珍爱水资源的行动中。
希望同砚们能够珍惜水资源,合理利用,共同珍爱我们的地球故里。
自然界的水导学案
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
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
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下列标志或徽记表示节水的是()
.保护水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下列各项能造成水资源严重污染的是(
①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②海上油轮的原油泄露③水力发电
④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⑤使用污磷洗衣粉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⑥ D.②③⑤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_
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我们要爱护水资源
提出防止水污染的设想和建议,并填写下表
防止污染的建议
少用或不用
(1)
布置作业:完成本专题的基础巩固和真题闯关的练习。
《自然界里的水循环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牛津上海版五四学制》
《自然界里的水循环》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能够了解水循环的观点、过程和重要性,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一、导入: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水,但你知道水是怎么来的吗?今天我们就来进修关于水循环的知识。
二、观点诠释1. 什么是水循环?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在不息循环流动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流等环节。
2. 水循环的重要性水循环是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环节,它能够调节气候、维持水资源平衡、增进植被发展等。
三、水循环的过程1. 蒸发:太阳能使水面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大气层。
2. 凝结:水蒸气在大气中冷却凝结成云。
3. 降水:云中的水滴聚集成雨滴,降落到地面。
4. 地表径流:降水流向河流、湖泊等水体。
5. 地下水流:部分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
四、水循环与地球生态系统1. 水循环对气候的影响:水汽是温室气体之一,水循环影响着气候变化。
2. 水循环对植被的影响:水循环为植被提供水分,增进植被发展。
3. 水循环对水资源的影响:水循环维持了地球水资源的平衡,保障了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求。
五、实践应用1. 观察身边的水循环现象,如雨水流向河流、湖泊等水体。
2. 分析水循环对当地气候、植被和水资源的影响。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水循环的观点、过程和重要性,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水资源,珍爱环境,共同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七、作业安置1. 完成课后习题《水循环知识问答》。
2. 撰写一篇关于水循环的小议论文,说明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八、拓展延伸1. 了解更多关于水循环的知识,探索水在自然界中的奥秘。
2. 参与环保活动,积极珍爱水资源,呵护地球故里。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水循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珍爱地球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愿我们共同守护这颗蓝色星球,让地球更美好!。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导学案.(20201011021823)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导学案班级姓名小组组号时间课题1水的组成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 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通过电解水实验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 物的概念。
.氢气的物理性质: 氢气是一种色、无臭、溶于水、密度非常的气体。
二. 氢气的化学性质: 1.氢气具有性,能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发出 火焰。
化学反应方程式: 利用该性质的氢气用途: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2.氢气具有性: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方程式:标明该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氢气还原氧化铁方程式:利用该性质的氢气用途:3.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到明火时可能会发生爆炸。
使用氢气时,要注意安全,点燃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纯度的力法是: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声音很小,就说明氢气较纯。
三.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质量比为。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四.单质和化合物1.单质是。
女D ()等。
2.化合物是。
如 () 等。
单质和化合物比较概念举例区别相同点3.单质和化合物最直接的区分方法是从组成上区分,只由一种元 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如铁、铝、碳、硫等;而由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或可从名称上看出来,如二氧化碳、 高锰酸钾等。
另外,单质一般不能分解,而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能 分解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五. 课堂反馈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B.混合物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C.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D.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2. 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别是()A. 单质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原子构成B.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C. 单质由同种分子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由元素单质 ■组成的纯净物 氢气(H2)氧 气(02) 同种元 素组成由元素化合物 "组成的纯净物 水(H20)、 氧化碳(C02) 不同种 元素组成D.单质由同种物质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纯净的糖水是纯净物B.原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C.原子在任何变化中都遭到破坏D.混合物是绝对的,纯净物是相对4.关于电解水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所以才能被电解B.电解水时水分子被破坏C.水通电分解是化学变化D.氢原子和氧原子是电解水变化中的最小微粒5.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不会造成危害的是()A.汽车排放的尾气B.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C.随意丢弃的废旧电池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六.学后反思。
2015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自然界的水导学案
单元3 自然界的水【学习目标】1.说出自然界中的水的特性。
2.能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常用方法对自然界中的水进行净化。
3.初步学习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
4.认识水的组成及其性质。
【学习重点】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认识水的组成及其性质。
【学习难点】认识水的组成【教学手段】实验探究为主,多媒体为辅。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一、宝贵的水资源【提出问题】:水在自然界中存在何处?【学生自学、讨论】:P40--41【师生点评】:1.水的存在:地球表面、地下;江河、湖泊、海洋;动植物体内;空气中等。
【提出问题】:自然界中水的物理性质是怎样的?【学生讨论】:(略)【学生点评】:2.自然界中水的物理性质:因会含不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和细菌,使水有各种各样颜色和气味,溶、沸点不同,使用情况不同。
二、对自然界中的水进行净化的常用方法。
【提出问题】:从自然界中水的物理性质可知,自然界中的水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学生讨论、点评】:自然界中的水属于混合物。
【提出问题】:我们要将自然界中的水转化为纯净水,有哪些转化方法?【学生思考、讨论】:学生自学P42—45【师生点评】:1、对自然界中的水进行净化的常用方法: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1)、吸附:常用明矾作吸附剂,将小悬浮物沉降下来。
(2)、沉淀:大颗粒不溶性杂质自然沉降下来。
(3)、过滤:将不溶性杂质与液体分开。
(4)、蒸馏:将水由液体先汽化,再冷凝成液体。
【提出问题】:过滤方法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试举一例生活中运用过滤的事例。
【交流讨论】:(略)【学生自评】:(略)2、过滤的操作要求:(1)、所需仪器。
(2)、操作要求:一贴、二低、三靠三、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交流讨论】:(略)【学生点评】:1、硬水和软水的概念:硬水:把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物质的水叫硬水。
软水:把不含或含有较可溶性钙镁物质的水叫软水。
【提出问题】:如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交流讨论】:(略)【师生点评】:2、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1)、离子交换法;(2)、药剂软化发;(3)、加热煮沸法(烧开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1.能根据水的电解实验知道水的组成。
2.从组成的不同记住化合物和单质的区别。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重点:认识水的组成难点: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 学法指导学习本课题要注意对身边非常熟悉的水用化学的眼光来认识,这也是学习化学的一种习惯。
要认真观察记录水的电解实验现象,分析讨论推断水的组成,仔细体会人类认识物质过程中科学实验方法的运用。
三. 课堂导入1.你知道水与人的生理、生活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吗?(个人思考,组内交流)2. 我们知道水既普通又宝贵。
那么你知道,水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个人思考,组内交流)四.学习研讨观察思考】认真观察水的电解实验并做好记录,同时加以分析思考。
现象实验结论【交流讨论】1. 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水的组成是怎2、水的沸腾过程与水的分解过程有什么不同?【提出需要讲解的问题】【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47-48页 资料”找出化合物、单质、氧化物的概念,理解记忆并列举几种所学物质的例子【交流研讨】怎样由水的电解实验分析、推断得出水的组成?五、【达标测试】2、下列有关电解水的说法错误是()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 .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是混合物D .水中加入硫酸是为增加导电性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单质的是( A.高锰酸钾、氮气B.洁净的空气、氧气样的)。
C.铝、二氧化碳D.硫粉、氧化镁4、现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氢气③河水④镁⑤氧化镁⑥空气⑦水。
⑧氯酸钾(KCI03)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 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属于氧化物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6.用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填空。
(1)氧气既属于. ,又属于.(2)二氧化锰既属于. ,又属于.7.某班同学相互合作制作了如图所示简易的电解水装置,并进行实验操作。
试回答如下问题:(1气体A 是. ,气体B 是.(2气体A与气体B体积比约为.(3如何鉴别气体A和气体B ?六、小结七、拓展提升:如下图,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CB■二:二.7工乙(6)在D 处,将使用燃烧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八、作业:必做题:课本 P 49习题选做题:阅读课本P 471、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课题2分子和原子(1)、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4) 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了?(5)开始电解后,A 管收集到 气,B 管收集到气体。
3.在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中逐步培养微观想像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形成正确的微观想像,即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二、课堂导入1、一杯水若一分为二,再将其中一份一分为二,,这样继续分下去最终会怎样?(个人思考,组内讨论)2、敞口容器中的水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加热会减少更快。
你知道是为什么吗?(个人思考,组内讨论)三、学习研讨【观察思考】认真实验,细致观察实验①品红在水中扩散;②氨分子扩散使酚酞变红;③ 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带1<2”。
做好记录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思考。
2、这三个实验说明分子具有怎样的性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 47页至 48页、图 3-6、7 后,得出物质微粒性的结论。
引导对下 述实验现象作出解释。
1. 试从化学的角度解释 “墙内开花墙外香 ”。
2. 一般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的微观理解。
3、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实验完毕忘记盖上酒精灯的灯帽,结果下一次使用时 很难点燃。
试用分子的观点对此进行解释。
根据教材第 48 页“活动与探究 ”进行实验探究。
然后思考讨论设计出更进 的探究方案。
找出需要共同讲解的问题】四、达标测试、填空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结合而成的,如每个水分子是由 2 个 原子和一个原子构成的。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水在液态和气态时,分子在不断运动;当水在固态时,分子是不运动的。
很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盛满水的水缸被 “冻”破,是由于水结冰时体积膨胀。
这 说明水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三、选择1 、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
分子在不断地 _____ ,分子之间有3、分子是由A.红墨水滴入水中,过一会水全部变成红色。
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会增大。
C.1体积黄豆和1体积小米掺在一起后,总量少于2体积。
D.100mL 酒精和100mL 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 。
2、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宏观上看静止状态的物质从微观上看则是永恒运动的。
C.分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D. 夏天雨后天晴,路面上的水渍很快变干,这时水就不存在了。
四.试用分子的知识解释1 )湿衣服在日光下干的快。
2)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气体受压时体积缩小。
五、本节小结:六、拓展提升某同学在家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 mL 的水,向水中放人一块糖,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不见了,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了。
通过这一现象,请你推测分子有哪些性质? 请你重新设计一个实验进行探究。
七、作业:必做题:课本P 53 第1、3题选做题: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的过程分子和原子(2、学习目标1.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分子和原子的概念联系及区别难点:原子概念的理解.课堂导入1、分子有那些性质?2、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三、自主学习阅读教材52 页并思考下列问题(组内交流)1.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这一说法对吗?2. 在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有哪些?3.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1)水受热变成水蒸气(2)水---7氢气+氧气3)蔗糖放入水中一会就“不见了”通电四、小结交流讨论】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分子、原子各是怎样变化的?2.分子、原子的概念3. 比较分子、原子的相同点区别及联系讲解】1、分析:物质的性质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指由大量分子集合体来体现或测量出来的性质,而单个分子是无法体现的。
答案:这一说法不对。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2、分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具体到某一个反应时,原子也就是具体的了。
在每一个化学反应中,构成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分子的原子就是该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答案: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是最小粒子。
3、(1)分子是运动的,分子间有间隔。
水受热时,分子吸收热量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气态。
(2)水在通电时,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气分子,大量氢气分子构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气分子,大理氧气分子构成氧气。
(3)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并且分子之间有间隔。
把蔗糖放入水中,蔗糖分子不断运动而分散到水分子之间,于是蔗糖就“不见了”。
特别提示】化学用语的规范叙述!!五、达标测试.构成的,如氧气;有些物质是由 汞。
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__________ ;能保持汞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重新组合成水.3.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B 、原子是最小粒子C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4. 经测定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分子,则该物质肯定不属于()A 、纯净物B 、混合物C 、单质D 、化合物5.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氧化汞受热分解为汞和氧气。
六、作业必做题:课本P 53第2、4题选做题:举例说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课题3水的净化1.有些物质是由 直接构成的,如在氢气+氧气 水的化学反应中,氢-.和氧. .不能再分。
这一过程 中,氢- .分成了氢. ;氧..分成了氧. ,然后氢- .和氧.、学习目标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2、了解吸附、沉淀过程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3、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1、了解硬水及软水的区别;2、初步掌握过滤与蒸馏的实验技能。
、课堂引入引入】没有水就没有我们生活的这个缤纷的世界,但是随着水资源的不断污染,自然界的水不象以前那样清澈了。
这杯水就是污染之后的水,非常浑浊。
那么我们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使这杯水变澄清呢?三、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课本55 页,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
观看课件图片】、水的净化一)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取水——(加絮凝剂)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配二)净化水的常用方法:1、静置沉淀法2、吸附沉淀法:(1)常用吸附剂:木炭、活性炭;(活性炭:它具有较强的吸附性,不仅能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还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
)2)絮凝剂:明矾,它是白色晶体,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加快悬浮物的沉淀速度。
3、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和液体分离的方法。
⑴过滤可以分离与的混合物⑵过滤操作需要哪些仪器?⑶过滤的操作要点: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烧杯口要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⑷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分组完成】:《活动与探究》1、取水2、加明矾吸附3、过滤思考交流:1、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2、河水过滤后,滤液可以喝吗?3、在生活中还能用什么来代替滤纸?观察思考】:天然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得到的水是否是纯加热待蒸发后,大家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现象:有白色物质产生。
结论:水中还有许多可溶性的杂质、硬水和软水硬水:含有较多软水:不含或含较少2、硬水检验1)加肥皂水【实验 3-3】 分别向两杯同样清澈透明的水中加入肥皂水,不断的搅拌,观察 它们产生泡沫的情况。
现象: 一个烧杯产生的泡沫多,一个烧杯产生的泡沫少,浮渣多。
2)蒸发法:硬水蒸发皿底部有白色固体 ;软水蒸发皿底部无或很少固体。
阅读】课本 56 页第四段,使用硬水会给人类带来那些危害呢?3、 硬水的软化1)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得到蒸馏水以降低水净水?取上面过滤过的液体滴在蒸发皿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