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公差测量方法详解.

合集下载

形位公差及检测方法

形位公差及检测方法

位置公差及其检测管理提醒:(luther021)最好以附件的形式发帖,这样可以避免图的丢失(2010-03-03 13:23)第一节位置公差带及其特点位置公差包含定向公差、定位公差和跳动公差,这三类公差项目的公差带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一、定向公差带定向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其具有确定方向的理想要素的允许变动量。

理想要素的方向由基准及理论正确尺寸(角度)确定。

当理论正确角度为0º度时,称为平行度公差;为90º时,称为垂直度公差;为其他任意角度时,称为倾斜度公差。

这三项公差都有面对面、线对线、面对线、和线对面几种情况。

表4-1列出了定向公差各项目的公差带定义、标注示例和公差带图。

表4-1定向公差带定义、标注、和解释特征公差带定义标注和解释平行度面对面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平行度公差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mm,且平行于基准表面A(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线对面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3mm,且平行于基准表面A(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面对线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mm,且平行于基准线A(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特征公差带定义标注和解释平行度线对线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线,并位于给定方向上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mm,且在给定方向上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如在公差值前加注Φ,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1mm,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垂直度面对面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被测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mm,且垂直于基准平面C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形位公差测量方法_图文

形位公差测量方法_图文
• 2.千分尺、比较仪测量 以被测圆某一截面上各直径间最大差值之半作为此截面的圆度误差 • 3.投影仪测量:投影仪测量是将被测圆的轮廓影像与绘制在投影屏上的两极限同心圆比较 • 4.三坐标测量机
• 倾斜度:百分表测量:测量时将被测零件放置在定角座上,没有合适的
定角座时,可以用放在正弦或精密转台来代替。调整被测零件,使整个被 测表面的读数差为最小,取指示表的最大值Mmax与最小示值Mmin之差作为 倾斜度误差值。即
1.圆度测量仪

2.三坐标测量机
• 垂直度:百分表测量:要测量零件的基准面A靠在一个已知垂直度比较好的靠铁上,比如划线
的方箱侧面,然后用百分表打在要测量的平面上,移动百分表,就可以测量出零件的垂直度。或 者把零件压在铣床的工作台面上,把百分表打在要测量的平面上,上下移动铣床,也可以测量出 零件的垂直度
• 图所示的工件,要求平面1与平面2平行。测量时,将百分表支座置于平面2上,由于此时测量基准与被测 工件的基准平面重合,故百分表的最大读数即为该两平面的平行度误差。
• (2)轴线对基准平面平行度的测量面对线间平行度的测量分两种情况:轴线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平面对基 准轴线的平行度。典型的轴线对基准平面平行度的测量如图所示。将被测工件2的基准平面置于平板1上, 在被测孔内配以心轴3(用心轴模拟被测轴线),然后用百分表在给定长度上的两点进行测量,其读数差值即 为孔轴线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

1.塞规测量: 塞规测量先利用一个长度较短的极限塞规测量合格后,再用直线度综合塞规测量,
由塞规通过与否判断孔轴线直线度合格与否

2.气动量仪测量: 气动量仪测量是将被测尺寸的变化转化成气体流动压力的变化或流量的变


3.杠杆法 :测量时,孔管在工作台上移动,测量元件感知被测截面圆心位置的变化,并通过杠杆反

形位公差测量方法

形位公差测量方法

形位公差测量方法
形位公差测量方法是一种用来测量工件形状与位置精度的方法。

常用的形位公差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仪器测量法:使用测量仪器如测量座、千分尺、影像测量仪等,通过直接读数来测量工件的形位公差。

2. 光学投影仪法:使用光学投影仪来对工件进行形位公差测量,通过投影光线的变形来判断工件的形位公差。

3. 三坐标测量法:使用三坐标测量仪器来对工件进行形位公差测量,通过测量工件的三个坐标值来确定工件的形位公差。

4. 触发法:使用触发器将工件的形状与位置信息转化为电信号,通过对信号的处理来判断工件的形位公差。

5. 影像处理法:使用高分辨率的摄像设备对工件进行拍摄,通过对图像的处理来测量工件的形位公差。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来进行形位公差测量。

形位公差测量方法

形位公差测量方法

• 1.倾斜度属于三维测量,目前测量倾斜度最常用的工具就是便携式三坐标测量机
• 位置度:
• •
1.专用检具(人工测量,费时费力) 2.三坐标测量机 2.手动影像测量仪 3.圆度测量仪 4.三坐标测量机
• 同心度:1.游标卡尺



• 百分表测量:将百分表如图放置,
• 当同一个表在0°和360度的位置读数一致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归零,所测数据有效。转动工件,分别在 0°,90°,180°,270°时记录百分表的数据

1.圆度测量仪 2.三坐标测量机
• 垂直度:百分表测量:要测量零件的基准面A靠在一个已知垂直度比较好的靠铁上,比如划线
的方箱侧面,然后用百分表打在要测量的平面上,移动百分表,就可以测量出零件的垂直度。或 者把零件压在铣床的工作台面上,把百分表打在要测量的平面上,上下移动铣床,也可以测量出 零件的垂直度 • 1.垂直度测量仪 • 2.三坐标测量机 下页为百分表使用方法
• 1.指示表


2.专用检具
3.三坐标测量机(主流方式)
同轴度:百分表测量:将表头在非力状态下接触该截面,将准备好的刃口状 V 形块
放置在平板上 ,并调整水平 。将被测零件基准轮廓要素的中截面(两端圆柱的中间位 置)放置在两个等高的刃口状 V 形块上 ,基准轴线由 V 形块模拟。安装好百分表 、表 座 、表架 ,调节百分表 ,使测头与工件被测外表面接触 ,并有1~ 2圈的压缩量 。缓 慢而均匀地转动工件一周 ,并观察百分表指针的波动 ,取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的差值 之半,作为该截面的同轴度误差 。转动被测零件 ,按上述方法测量四个不同截面(截 面 A 、B、C、D) ,取各截面测得的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差值之半中的最大值(绝对值) 作为该零件的同轴度误差

机械形位公差的中文说明

机械形位公差的中文说明

机械形位公差的中文说明1. 简介机械形位公差是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描述工件间相对位置关系的一种测量方法。

形位公差可以用于判断工件接合、定位和运动的精度。

本文将介绍机械形位公差的相关概念、符号以及常见的测量方法。

2. 机械形位公差的概念机械形位公差是指在机械制造中,用于描述工件之间位置关系的数值。

形位公差可以用于判断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形位公差可以分为位置公差、方向公差和角度公差三类。

2.1 位置公差位置公差描述了一个工件的位置相对于一个基准工件或基准字面位置的偏差。

位置公差通常用平行公差和垂直公差表示。

平行公差:用于描述两个平面或直线之间的平行关系。

平行公差由两个数值表示,其中一个数值表示两个平面或直线之间的距离,另一个数值表示平行关系的限制。

垂直公差:用于描述两个平面或直线之间的垂直关系。

垂直公差由两个数值表示,其中一个数值表示两个平面或直线之间的距离,另一个数值表示垂直关系的限制。

2.2 方向公差方向公差用于描述工件上的方向关系。

方向公差由两个角度值表示,其中一个角度值表示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另一个角度值表示方向关系的限制。

2.3 角度公差角度公差用于描述工件上的角度关系。

角度公差可以用于判断两个角度之间的差异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3. 形位公差的符号形位公差通常用符号表示,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形位公差符号:•位置公差:–平行公差:⊥–垂直公差:||•方向公差:∠•角度公差:θ4. 测量方法测量机械形位公差可以使用多种测量设备和方法。

以下是常见的机械形位公差测量方法:•坐标测量法:使用数控测量仪、三坐标测量仪等精密测量设备,通过测量工件在坐标系中的坐标值来计算形位偏差。

•投影测量法:使用光学投影仪或投影测量仪,将工件的投影投射到测量屏幕上,通过测量屏幕上的投影图案来判断形位偏差。

•对比测量法:使用对比板或对比尺等测量工具与待测工件进行对比测量,通过对比测量值与标准值的差异来判断形位偏差。

形位公差定义及检测方法

形位公差定义及检测方法

形位公差定义及检测方法一、直线度的定义及检测方法定义:直线度是指零件被测的线要素直不直的程度。

检测方法概述:㈠.将平尺(小零件可用刀口尺)与被测面直接接触并靠紧。

此时平尺与被测面之间的最大间隙即为该检测面的直线度误差。

一般公用检测器具-塞尺。

(图片)按此方法检测若干条素线,取其中最大误差值作为该件的直线度误差。

㈡.将被测件放在平台上,并靠紧方箱或直角尺(或者将被测件放置在等高V型铁上)。

用杠杆表在被测素线的全长范围内测量,同时记录检测数值,最大数值与最小数值之差即为该条素线直线度误差。

(简图):按上述方法测量若干条素线,并计算,取其中最大的误差值,作为被测零部件的直线度误差。

㈢将被测零部件用千斤顶支起,利用杠杆表将被测素线的两端点调整到与平台平行,在被测素线的全长范围内测量,同时记录,读数,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该素线的直线度误差,按同样方法测量若干条素线,取其中最大的误差值作为该被测件的直线度误差。

㈣综合量规:综合量规的直径等于被测零件的实效尺寸,综合量规必须通过被测零件。

二、平面度定义及检验方法平面度是指零件被测表面的要素平不平得程度。

㈠将被测件用千斤顶支撑在平台上,调整被测表面最远的三点A,B,C,(利用杠杆表或高度尺)使其与平台平行,然后用测头在整个实际表面上进行测量,同时记录读数,其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即为被测件平面度误差。

㈡用刀口尺(小型件)或平尺(较大型件)在整个被测平面上采用“米”字型或栅格型方法进行检测,用塞尺进行检验,取其塞尺最大值为该被测零件得平面度误差。

㈢环类垫圈类零件将被测件的被测面放在平台上,压紧,然后用塞尺检测多处,其塞入的最大值即为该件的平面度误差。

(或者将被测件的被测面用三块等高垫铁在平台上均分支撑,然后用杠杆表在被测面的多处进行检测,取其最大与最小读数的差作为该件的平面度误差。

三、圆度定义及测量方法定义:圆度是指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的零件在同一横剖面内的实际轮廓不圆的程度。

二次元影像仪测量形位公差操作方法

二次元影像仪测量形位公差操作方法

一、形位公差概念形位公差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任何零件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这些点、线、面称为要素。

机械加工后零件的实际要素相对于理想要素总有误差,包括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

这类误差影响机械产品的功能,设计时应规定相应的公差并按规定的标准符号标注在图样上。

20世纪50年代前后,工业化国家就有形位公差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69年公布形位公差标准,1978年推荐了形位公差检测原理和方法。

中国于1980年颁布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其中包括检测规定。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

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公差,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或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和相互位置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公差,而相互位置的差异就是位置公差,统称为形位公差。

二、二次元影像仪形位公差1、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直线发生不直而提出的要求。

2、平面度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3、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4、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

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5、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6、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7、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形位公差测量方法

形位公差测量方法

平行度(一)基本概念平行度是表示零件上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基准保持等距离的状况。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保持平行的程度。

平行度公差是:被测要素的实际方向,与基准相平行的理想方向之间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也就是图样上所给出的,用以限制被测实际要素偏离平行方向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二)举例说明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要求是指被测要素与基准要素均为平面。

图a所示要求表示:被测实际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工程值0.05mm且平行于基准平面B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内,如图b所示。

线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要求是指被测要素为一直线(轴线),而基准要素为一平面。

图a所示要求表示:Φ20H7孔的实际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mm,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内,如图b所示。

面对基准直线的平行度要求是指被测要素为一平面,基准要素为一直线(轴线)。

图a所示要求表示:被测实际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8mm,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内,如图b所示。

线对基准直线的平行度要求是指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都是直线(轴线)。

图a所示要求表示:被测轴线应位于,在垂直方向上平行于基准轴线B,且距离为公差值0.02mm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如图b所示。

(三)常用检测方法垂直度(一)基本概念垂直度是表示零件上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要素,保持正确的90°夹角状况。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两要素之间保持正交的程度。

垂直度公差是:被测要素的实际方向,对于基准相垂直的理想方向之间,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也就是图样上给出的,用以限制被测实际要素偏离垂直方向,所允许的最大变动范围。

(二)举例说明面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要求是指被测要素与基准要素都是平面。

图a所示要求表示:被测实际表面应位于,距离为0.02mm,且垂直于基准平面B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内,如图b所示。

线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要求是指被测要素为一直线(轴线),基准要素为一平面。

图a所示要求表示:被测实际轴线应在给定的方向上,距离为公差值0.02mm,且垂直于基准平面B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内,如图b所示。

形位公差详解 含图片说明

形位公差详解 含图片说明
实际应用:
1
表面要素 一般采用比较法 采点测量;如前 后端面对底面的 垂直度度
2
中心要素 一般采用轮廓采 点、计算轴线、 再评价轴线的方 法;如缸孔与曲 轴孔的垂直度
3
功能性量规检测 主要是为了保证 装配要求;如螺 纹孔、定位销孔 对端面的垂直度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垂直度
面对面、面对线、线对线的垂直度,公差带形状为两平行平面
19.7 - 20
0 M
包容要求(孔)
- 0.3
LMS = 19.7
MMS = 20
形 位
20 - 20.3
0.3
0 M
形 位
0.3
实际应用:
1
2
偏摆仪 是用于检测圆跳 动及全跳动的专 用量仪
专用检具
适用于不同工件、不 同场合的检测要求; 一般通过布置多个测 点同时测量全跳动, 而不是通过测点移动 ;如曲轴止推面的全 跳动;缸孔缸套端面 对缸孔的全跳动
公差原则
公差原则
公差原则,线性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之间关系。
公差原则分类:
直线度
给一个方向
给二个方向
公差带形状为两平行平面
公差带形状为两组相互垂直的两平行平面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直线度
公差带形状为一个圆柱
Ø
Ø
素线直线 度
轴线直线 度
被测要素是轮廓要素时,箭头置于 要素的轮廓线或轮廓线的延长线上 (但必须与尺寸线明显地分开)
被测要素是中心要素时,带箭头的 指引线应与尺寸线的延长线对齐。
8 - 8.25


0.4 L A
0.65
0.4 6
A
0
+0.25

形位公差的检测

形位公差的检测

实训三形位误差检测一.实训目的掌握平行度、垂直度、跳动、同轴度、平面度的测量方法二.实训器具大平板、水平仪、V型铁、偏摆仪、百分表(千分表)、磁性表座、厚薄规、被测工件等三.测量说明及方法要合理选用百分表和千分表,若公差值≥0.01mm,选用百分表测量,若被测工件的形位公差值<0.01mm,则用千分表检测。

1、平行度误差测量:平行度误差常用的方法有打表法和水平仪法。

这些方法是采用与理想要素比较的检测原则。

2、垂直度误差测量: 常用垂直度测量方法有光隙法(透光法)、打表法、水平仪法、闭合测量法等。

本次以光隙法测量垂直度,用光隙法测量简单快捷,也能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

3、测量同轴度误差时,可用通用测量器具检测,常用的方法有芯轴打表法、双向打表法、壁厚差法,光轴法、径向圆跳动替代法。

本次测量是以径向圆跳动替代法测量。

4、跳动误差是被测表面基准轴线回转时,测头与被测面作法向接触的指示表上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

5、测量平面度的具体方法和测直线度的方法基本相同,主要用间隙法、打表法、光轴法和干涉法。

本次实训主要以打表法测量平面度误差。

四.实训步骤1、平行度误差测量:① 测量前,擦净平板2和零件1,然后按图一将被测零件1的基准面放在平板2上,并使被测零件(附图一或附图三)的基准面和平板工作面贴合,(最薄的厚薄规不能塞入两面之间)。

这样,平板的工作面既是被测零件的模拟基准,又是测量基准,两者重合。

图一图二② 将百分表装入磁性表座3,把百分表测量头放在被测平面上,预压百分表0.3---0.5mm。

并将指示表指针调至零。

③ 移动表座3,沿被测平面多个方向移动,此时,被测平面对基准的不平行度由百分表(千分表)直接读出,同时记录所有读数。

④ 将所有读数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即为平行度误差。

⑤ 作出实训报告。

2、垂直度误差测量:① 按图二所示,将被测件(附图一)的基准平面和检验角尺放在检验平板上,并用塞尺(厚薄规)检查是否接触良好。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一、概念:1.1定义:形状公差:单一实际要素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位置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位公差: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总称。

它控制着零件的实际要素在形状、位置及方向上的变化。

形位公差带:用以限制实际要素形状或位置变动的区域。

由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四个要素所确定。

公差原则: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之间的相互关系。

包括独立原则与相关要求。

独立原则:图样上给出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各自独立,彼此无关,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

相关要求:图样上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相互有关的公差要求。

具体可分为包容要求(E )、最大实体要求(M )、最小实体要求(L )和可逆要求(R )。

1.2形位公差的项目及符号:1.3形位公差带的形式:分 类直线度平面度圆 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垂直度平行度倾斜度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圆跳动全跳动分 类项 目符 号项 目符 号名 称符 号形状 公 差位置 公 差定向定位跳动其 它 符 号基准符号及代号基准目标最大实体状态包容原则延伸公差带理论正确尺寸不准凹下不准凸起只许按小端方向减小E P 形位公差符号及其它相关符号ttt球两平行直线两等距曲线两同心圆一个圆一个球一个圆柱一个四棱柱两同轴圆柱两平行平面两等距曲面tt1t2ttt形位公差带的形式二、形状误差与形状公差:项目公差带定义示 例说 明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在给定平面内圆柱表面上的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距离为0.02的两平行线之间0.02在给定方向上、当给定一个方向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棱线必须位于箭头所示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2的两平行平面内0.02、当给定两 个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公差带为截面边长t1*t2的四棱柱内的区域棱线必须位于水平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2,垂直方向距离为0.01的四棱柱内0.010.023、在任意方向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 的圆柱面的区域d圆柱体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2的圆柱面内直 线 度平面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上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的两平行平面内.1圆度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 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该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2的两同心圆之间项目示 例公差带定义说 明圆柱度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 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2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线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 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该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上77R2R 10 在平行于正投影面的任一截面上,实际轮廓必须位于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0.02,且圆心在理想轮廓线上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面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 的球的两个包络面之间的区域,诸球球心应位于理想轮廓之上实际轮廓面必须位于包络一系列球的两包络面之间,诸球的直径为公差值0.02,且球心在理想轮廓面上。

公差测量方式及实例

公差测量方式及实例

一、基本形位公差1.直线度检测直线度,能确保零件在机械装配和运作中保持最佳性能和寿命,避免因不合格导致的功能失效和额外成本。

——[推荐量具]——①直尺:用于初步测量和检查。

②千分尺:用于局部直线度的精确测量。

③塞尺:用于测量间隙和不平度。

④平尺和塞规:用于检测较长零件的直线度。

——[测量过程]——①使用直尺沿零件表面移动,初步检查直线度,标记不平整区域。

②将平尺放在零件表面上,确保充分接触。

③使用塞尺在平尺和零件表面之间测量间隙,记录不同位置的间隙值。

——[实战案例]——假设需要测量一根轴的直线度,首先将轴固定在工作台上,准备平尺和塞尺。

用直尺沿轴的长度方向初步检查直线度并标记弯曲区域。

接着将平尺放在轴表面,与轴长度方向平行,用塞尺在平尺和轴表面之间每隔50mm测量一次并记录间隙值,最大间隙值如为0.03mm。

最后比较记录的间隙值,确定轴的直线度,如果最大间隙值不超过0.05mm,则轴的直线度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2.平面度检测平面度,能确保零件在机械装配和运作中保持最佳性能和寿命,避免因不合格导致的功能失效和额外成本。

——[推荐量具]——①平尺:用于初步测量和平面检查。

②千分表:用于局部平面度的精确测量。

③塞尺:用于测量间隙和不平度。

④平板:用于检测较大平面的平面度。

——[测量过程]——①使用平尺沿零件表面移动,初步检查平面度,标记不平整区域。

②将平板放在零件表面上,确保充分接触。

③使用塞尺在平板和零件表面之间测量间隙,记录不同位置的间隙值。

——[实战案例]——假设需要测量一个底板的平面度,首先将底板固定在工作台上,准备平尺和塞尺。

用平尺沿底板的表面初步检查平面度并标记不平区域。

接着将平板放在底板表面,与底板平行,用塞尺在平板和底板表面之间每隔50mm测量一次并记录间隙值,最大间隙值如为0.02mm。

最后比较记录的间隙值,确定底板的平面度,如果最大间隙值不超过0.03mm,则底板的平面度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形位公差检测方法

形位公差检测方法

欢迎阅读一、直线度的检验方法1、将直尺平行地放于测定面,用塞尺测定直尺与被测定物的空隙。

(1)测定面凹时,与直线度相等数值厚度的塞尺不能插入中央的空隙。

(2)测定面凸时,在两端放置与直线度相等数值厚度的塞尺。

2、将杠杆百分表置于测定面,在A点调零,确认到B点。

测定值=最大值-最小值二、平面度的检验方法(1)将适合的塞规插入两个基准孔内。

(2)将塞规的两端用平行块(或磁铁)支撑。

(3)将公差的指定面调较至与平台平行,在A点调零,确认到B点。

(4)测定指定面,将读数的最大差(最高点减去最低点)作平行度。

3、面与线的平行度在平台上,使用磁铁支撑基准面整体,测定两个孔到基准面的尺寸,将该尺寸差作平行度。

4、线与线的平行度(1)将适合的塞规插入两个基准孔内。

(2)用平行块(或磁铁)将塞规两端固定。

(3)依照图在0°的位置求出✍B与✍C的中心偏移(X),并求出在90°回转位置上的✍B与✍C的中心偏移(Y)。

(4)将求出值用X2+Y2算,所得值即平行度。

四、垂直度的检验方法1、面与面的垂直度。

(1)将基准面用磁铁与平台平行地支撑。

;在90°而以A、B两孔的公共轴心线为基准。

A、B两孔对公共轴心线的同轴度误差分别为✍B和✍A。

2、同轴度的测量(1)指定基准的同轴度误差的测量如图,以A孔轴心线为基准,测量B孔对A孔的同轴度。

必须在水平和垂直两方向分别进行测量。

(2)公共轴心线为基准的同轴度误差的测如图,测量A、B两孔轴心线对公共轴心线的同轴度误差。

测量时,首先将被测零件固定在平台上,分别在A、B两孔被测轴心线全长进行测量。

被测轴心线到公共轴心线的最大读数差,就是同轴度误差。

六、倾斜度的检验方法将零件的基准表面放在平台上,用百分表在被测量面移动测量,当百分表上指示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为最小时,此差值为倾斜度误差。

喷漆品质标准1、缺点类型(1)表面缺点,贴纸污渍---一般为加工过程中,不明油渍或污物附着造成.生锈---母材起化学变化产生锈蚀.(2)物性膜厚---最后涂装厚度.硬度---涂装质地坚固程度.色差---颜色与标准的偏差.附着性---涂装与母材之间的结合力.判定标准:有1PCS小方格油漆脱落而被胶纸拔起即表明该油漆附着力不符合要求。

形位公差检测方法

形位公差检测方法

一、轴径在单件小批生产中,中低精度轴径的实际尺寸通常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等普通计量器具进行检测;在大批量生产中,多用光滑极限量规判断轴的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是否合格;;高精度的轴径常用机械式测微仪、电动式测微仪或光学仪器进行比较测量,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轴径是最常用的测量方法。

二、孔径单件小批生产通常用卡尺、内径千分尺、内径规、内径摇表、内测卡规等普通量具、通用量仪;大批量生产多用光滑极限量规;高精度深孔和精密孔等的测量常用内径百分表(千分表)或卧式测长仪(也叫万能测长仪)测量,用小孔内视镜、反射内视镜等检测小孔径,用电子深度卡尺测量细孔(细孔专用)。

三、长度、厚度长度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测长仪、比测仪、高度仪、气动量仪等;厚度尺寸一般用塞尺、间隙片结合卡尺、千分尺、高度尺、量规;壁厚尺寸可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或壁厚千分尺来检测管类、薄壁件等的厚度,用膜厚计、涂层测厚计检测刀片或其他零件涂镀层的厚度;用偏心检查器检测偏心距值,用半径规检测圆弧角半径值,用螺距规检测螺距尺寸值,用孔距卡尺测量孔距尺寸。

四、表面粗糙度借助放大镜、比较显微镜等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直接进行比较;用光切显微镜(又称为双管显微镜测量用车、铣、刨等加工方法完成的金属平面或外圆表面;用干涉显微镜(如双光束干涉显微镜、多光束干涉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要求高的表面;用电动轮廓仪可直接显示Ra0.025~6.3μm 的值;用某些塑性材料做成块状印模贴在大型笨重零件和难以用仪器直接测量或样板比较的表面(如深孔、盲孔、凹槽、内螺纹等)零件表面上,将零件表面轮廓印制印模上,然后对印模进行测量,得出粗糙度参数值(测得印模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比零件实际参数值要小,因此糙度测量结果需要凭经验进行修正);用激光测微仪激光结合图谱法和激光光能法测量Ra0.01~0.32μm的表面粗糙度。

五、角度1.相对测量:用角度量块直接检测精度高的工件;用直角尺检验直角;用多面棱体测量分度盘精密齿轮、涡轮等的分度误差。

形位公差测量方法

形位公差测量方法

形位公差测量方法一、形位公差之倾斜度测量1.概念倾斜度(∠):表示零件上两要素相对方向保持任意给定角度的正确状况。

倾斜度包括线对线、线对面、面对线、面对面。

倾斜度公差:被测要素的实际方向,对于基准成任意给定角度的理想方向之间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如图:被测线和基准线在同一平面内,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线成一给定角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如图:被测线与基准线不在同一平面内,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成一给定角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如被测线与基准不在同一平面内,则被测线应投影到包含基准轴线并平行于被测轴线的平面上,公差带是相对于投影到该平面的线而言。

2.测量方法倾斜度属于三维测量,目前测量倾斜度最常用的工具就是便携式三坐标测量机。

如洋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如洋关节臂系列便携式三坐标测量机在测量倾斜度时,有个自动程序生效功能。

即用户在设置基准单位时如果用的是毫米,那么得出的数据单位是毫米。

如果设置的是英寸,那么得出的数据单位是英寸,这个设置对整个测量程序都有效,无须人为修改。

3.如洋关节臂系列便携式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倾斜度方法概述1)在软件中选择“∠”选项,选择测量工件的基准面或线。

2)实测工件的面(至少取3个点)或线。

3)输入实测出来的长度和名义角度值。

4)软件自动算出倾斜度。

二、形位公差之同心度测量1.概念同心度(◎):被测要素为圆心(点)、工件的圆孔或轴的轴线时,可视作点而不是线,则它们对基准的同轴度称为同心度,同心必定同轴。

如图:外圆的圆心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Ф0.01且与基准圆心同心的圆内。

2.同心度测量方法目前测量同心度主要有5种方法。

1)游标卡尺针对较简易产品且加工精度要求不高的产品主要采用手动测量(游标卡尺)进行管控。

缺点:测量精度不高,相比较其他测量方法效率低。

2)手动影像测量仪针对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且小部分管控的产品主要使用手动影像测量仪。

缺点:手动影像测量仪虽然测量功能强大但它也不能完成自动批量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与线 垂直度
示例
测定方法
说明
(1)在2个基准 孔内插入适合的塞 规;在平台上用磁 铁将塞规与平台成 直角支撑。 (2)将测量面的 所有地方用百分表 (或高度规)测定, 将读数的最大差作 垂直度。
线与面
垂直度
14
直线度测定方法
• 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的一项指标。 直线度公差:是实际线对理想直线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也就是在图样
2
2.成型常见问题
1)气眼 ----------------------------------------------------------16 2)黑点、黑纹------------------------------------18 3)毛边---------------------------------------------21 4)欠注---------------------------------------------23 5)缩水---------------------------------------------25 6)熔接痕------------------------------------------27
上下方向回转180° 7
示例
测定方法
说明
三次元測定法: 以A、B为基准测定C,在 Y方向上的测定值为0.04 以内。
8
平行度测定方法
• 平行度:是表示零件上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基准保持等距离的状况 平行度公差:是被测要素的实际方向,与基准相平行的理想方向之间所允许的
最大变动量。也就是图样上所给出的,用以限制被测实际
决 裁
作成
检印
检印
承认
2011.12.05
生产技术部-外注技术科
1
1.特殊测定方法
1)平面度測定方法 --------------------------------4 2)对称度测定方法---------------------------------6 3)平行度测定方法---------------------------------9 4)垂直度测定方法---------------------------------13 5)直线度测定方法---------------------------------15
良好的平面 辺缘部位不平
两端不平
曲面
凹面
5
对称度测定方法
• 对称度:对称度是表示零件上两对称中心要素保持在同一中心平面内的状态。 对称度公差:实际要素的对称中心面(或中心线、轴线)对理想对称平面所允许
的变动量
示例
测量方法
说明
千分尺的测定法: 千分尺的读取值A与 B之差在0.08内。
上下方向回转180°
面与面 垂直度
测定方法
说明
(1)将基准面用磁铁与平台平 行地支撑。 (2)将百分表从弯曲根部起移 动至前端止,将读数的最大差作 垂直度。 (1)在平台上,用磁铁如图支 撑测量物;将百分表接触于测量 物上,在B点调零,确认到C点。 (2)将百分表接触于测量物上, 将其在指示范围内所有地方上下 移动。测定在0°与90°两处进 行。 (3)在0°的读数最大差→X; 在90°的读数最大差→Y:垂直 13 度= X2+Y2
垂直度测定方法
• 垂直度:垂直度评价直线之间、平面之间或直线与平面之间的垂直状态。其中一个
直线或平面是评价基准,而直线可以是被测样品的直线部分或直线运动轨 迹 ,平面可以是被测样品的平面部分或者运动轨迹形成的平面。
垂直度公差:被测要素的实际方向,对于基准相垂直的理想方向之间,所允许的最
大变动量
示例
作为測定面的代用基准,放在 水平台上,插入合适的針規,用 刻度表測定左右偏差应在0.1 以内。
10
示例
测定方法
说明
将基准面固定在块規上,用 高度尺刻度表測定(×)4处, 最大、最小値之差在0.3以 内。
塞尺
将相同高度的2个块規放在 水平台上,再放上測定物,压 住基准面側(a面),用塞尺測 定測定面(b面)的縫隙,如果 能插入0.2的塞尺就OK
示例
测定方法
说明
将相同高度的块规放在 水平台上, 插入針規,再 放上部品,用手指固定基 准侧,再用高度尺刻度表 測定另一面左右偏差应 在0.2以内
B A
将合适的針規放入部品 孔上,用高度尺刻度表 測定A、B位置 (尽可能贴近部品测量) A、B的偏差在0.1内
9
示例
测定方法
说明
将部品放在水平台上,用高度 尺刻度表的測量孔的下測,读 取最低値,左右偏差応应在 0.1以内 。
11
示例
测定方法
高度尺表盘
说明
将部品放在定盘上,使基 准面与定盘平行, 用高度 尺的矩形接触头固定,高 度尺刻度表向箭頭方向 移动時,刻度表的跳动量 应在0.2以内
高度尺矩形接触头
箭头表示高度尺刻度表的移动方向
将部品放在定盤上,杠杆 式刻度表向箭头方向移 动时,最大、最小尺寸之 差应在0.1以内
12
高度尺的测定方法: 表盘的读取值A与B 之差在0.08内。
6
示例
测定方法
说明
如(A)所示进行测量,然后 上下回转180°再进行测定 如(B)所示。(A)、(B) 的差读取值在0.1以内。
上下方向回转180°
高度尺千分表的测定法 如(A)所示进行测定,然 后上下回转180° 再进行测定 如(B)所示。 (A),(B)的差读取値在0.08 以内合: ① 用直尺抵住测定物 插入针规或塞尺0.5 以下OK。 ② 至少用直尺测定4 处
4
实例
测定方法
光学平面産生的干渉条紋
说明
用光学平面测定: 将光学平面紧贴在被测定面 使用光线垂直照射在其表面, 这时被测定面与光学平面间 产生细小干涉条纹,以条纹 的数量与形状来判定平面度 的好坏 用百分表测定平面度: 将杠杆百分表置于测定面, 在A点调零,确认到B点。 测定值=最大值-最小值
上所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线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3
平面度測定方法
平面度:表示零件上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基准保持等距离的状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保持
平行的程度。
平行度公差:被测要素的实际方向,与基准相平行的理想方向之间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实例
测定方法
平台
测量说明
凸的场合: ① 将测量部品放到平 台上,边缘插入塞 规,0.3以下OK, ② A部的边缘也同① 推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