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腔内治疗策略
.专家论坛•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腔内治疗策略李振江,张鸿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杭州310003)对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目前指南已推荐腔内治疗作为治疗首选方案,但其具体的治疗决策受到时间分期、合并症(即是否为复杂性)和解剖形态(破口位置大小数目、真假腔形态、夹层累及范围、分支供血来源等)的影响。
其中,急性TBAD经过一定时间会演变至慢性B型主动脉夹层(chronic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cTBAD),病理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如夹层内膜片纤维化增厚僵硬,真假腔形态相对固化,部分病例假腔可瘤样扩张形成慢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导致TEVAR术后主动脉重塑及假腔血栓化与急性TBAD相比存在明显差异,进而影响中远期疗效。
慢性主动脉夹层在传统意义上是病程超过2周的主动脉夹层,急性与慢性的分界是根据尸检发现74%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于最初14d内来确定。
但此种分期方法不利于描述TEVAR术后主动脉重塑情况和判断患者预后。
近期的VIRTUE注册研究将主动脉夹层按时间分为急性期(病程<15d)、亚急性期(病程为15~92d)和慢性期(病程>92d),并发现急性期与亚急性期夹层患者主动脉重塑情况类似,这说明主动脉夹层在发病92d内采用TEAVR仍表现出较好的可塑性⑷。
最新的欧洲共识则推荐将主动脉夹层分为急性(W14d)、亚急性(15-90d)和慢性(>90d)三期,以便于指导治疗决策叫1腔内治疗指征目前,慢性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指征、手术方案选择、TEVAR治疗后的中远期疗效及主动脉重塑规律均存在争议,也一直是国际上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治疗指征方面,指南和共识推荐cTBAD的干DOI:10.3969/j.issn.1674-7429.2021.01.003基金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2000430);2.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C03013);3.浙江医药卫生重大科技计划一省部共建项目(2020380400,WKJ-ZJ-2003)通讯作者:张鸿坤,电子邮箱:**************预指征包括⑶:①夹层动脉瘤>5cm,每年增大速度>5mm;②内脏器官灌注不良;③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或反复胸背痛和腹痛;④夹层动脉瘤濒临破裂或已破裂。
外科主动脉夹层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临床诊疗精要
外科主动脉夹层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临床诊疗精要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囊样变性的中层而形成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向周围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危、重症。
主动脉夹层根据Stanford分型标准分为两型:无论夹层起源部位,只要累及升主动脉者称为StanfordA型;夹层起源于降主动脉且未累及升主动脉者称为StanfordB型。
由于传统开放手术有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等较多缺点,近年来逐渐采用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的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
一、适应证1.StanfordB型夹层或夹层动脉瘤的腔内治疗,也可应用于第一破口位于降主动脉但夹层逆向撕裂至主动脉弓甚至升主动脉的夹层病变。
近端颈部血管长度应大于15mm,以使人工血管一内支撑近端能稳妥地固定在正常主动脉壁上。
2.主动脉与支架近端接合处无明显的主动脉扩张或动脉粥样硬化现象。
3.股动脉和髂动脉的直径和条件可满足支架置入等,要求至少一侧髂动脉不能有严重狭窄、扭曲,以利于21~24F 的导管顺利导入。
二、禁忌证1.第一破口位于升主动脉的夹层暂时不适合腔内修复术。
2.径路血管因严重迂曲、狭窄不能允许输送器通过者不适合腔内修复术。
三、术前准备1.原发破口位置全主动脉CTA常能清楚提供破口的准确位置。
更精确定位依赖术中DSA技术。
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附近的患者均行CTA脑血管成像,判断脑血管的代偿能力,只要患者Willis环完整并右侧椎动脉发育正常,即可代偿封堵左锁骨下动脉所致的左侧椎动脉血供不足。
2.分辨真假腔全主动脉CTA上真假腔特点是真腔小假腔大、真腔造影剂浓假腔造影剂淡、真腔无血栓假腔有部分血栓、真腔近端与正常主动脉延续假腔近端表现为逆向撕裂、真腔在内假腔在外、真腔呈直形假腔呈螺旋形等。
熟悉真假腔走行的立体形态及内径比例,能够帮助术者掌握真假腔的空间关系,避免导丝误入假腔。
3.评估径路血管条件股动脉、髂动脉、腹主动脉的通畅程度,有无严重扭曲和局限性狭窄,能否顺利通过21~24F 输送器。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围手术期护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 ] 郑芝芬 , 蔡 学联 , 陈爱初 , 等. 护理标 识在护 理风 险管理 中的实 践和体 会. 护士进修杂志 , 2 0 0 7 , 2 2 ( 1 3 ) : 1 7 7 — 1 7 8 . [ 3 ] 董恒进 , 医院管理学 .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 0 0 2 : 1 3 6 - 1 3 7 . [ 4] 孙蓉 芬. 加 强护 理风 险管理 提高 护理 质量. 当代护 士 , 2 0 0 6,
房安装 院内电话 , 有事直接拨打能第一 时间找到医生的电话 ,
的规 章制度 , 优化交 接班 流程。协调好产 前 与产房护 士问关 系, 创建和谐 的工作 环境 。功 能 良好 的护理 队伍 会 给广大产 妇带来优质的分娩结局 。 讨论 当今随着患者维 权意识 的逐 渐增强 , 医 患纠纷 时 有发生 , 医护人员面 临着越来越 多的风险 , 尤其是产前 区。因
上肢缺血症状 , 后经急诊外科搭桥手术后 症状 消失。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为监控动脉夹层 的扩大及破裂 ,
加强心理护理并注 意观测肢体血供 情况。结论 腔 内隔绝术 可成功治疗 S t a n f o r d B型胸 主动脉夹 层。通 过有效 的围手术期 护理 干预可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并改善患者预后 。
腔 内隔绝 术 治 疗 S t a n f o r d B型 胸 主动 脉 夹 层 的 围手 术 期 护 理
蔡 荣翠 胡雁秋
【 摘要 】 目的 探讨覆 膜支架血管腔 内隔绝术 治疗胸 主动脉夹 层 的围手术期 护理要 点。方 法 回 顾分析我 院 2 0 0 9年 6月至 2 0 1 2年 6月采用覆膜支架血 管腔 内隔绝术 治疗 4 3例胸 主动脉夹 层 的临床资 料, 对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进行 总结 。结果 4 3名患者覆膜支架释放成功率 1 0 0 %, 术后 1名患者 出现左
最新版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2,42(4):370-379,387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是一种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血管疾病,有较高的病死率,多数TBAD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
自1996年头例TBAD腔内修复术成功实施以来,TBAD的治疗由巨创转为微创,围手术期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1]。
2008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发布了《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指南》,对TBAD的病因、诊断和腔内治疗作出了相应的推荐[2]。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新的腔内技术和腔内器具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并产生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3-4]。
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组织国内血管外科领域部分专家,参考新临床研究尤其是基于我国病例的研究结果,结合临床实践,围绕TBAD的诊断和治疗讨论并制订本共识,旨在为其诊疗提供原则性指导和依据,协助临床医生决策。
1 定义、分型及分期1.1 定义典型的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流入动脉壁间,主动脉壁分层、分离,血管腔被游离的内膜片分隔为真腔和假腔。
主动脉内膜上的血流入口即为原发破口,在主动脉远端可有继发破口,使真假腔之间血流相通。
假腔内可以是持续的血流灌注,也可因为血液淤滞导致血栓化。
1.2 分型AD的分型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
1965年,DeBakey等首次根据AD的破口位置和夹层累及范围将其分为3种类型(图1)。
(1)Ⅰ型:原发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夹层累及范围自升主动脉至腹主动脉。
(2)Ⅱ型:原发破口位于升主动脉,夹层局限于升主动脉,少数可累及主动脉弓。
(3)Ⅲ型:原发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夹层累及范围局限于胸降主动脉为Ⅲa型,夹层向远端累及腹主动脉为Ⅲb型。
主动脉夹层的stanford分型
主动脉夹层的Stanford分型简介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内部发生撕裂,形成一个假性腔,使血液在主动脉壁内部流动。
Stanford分型是对主动脉夹层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根据夹层的起始点和累及范围将其分为两类:Stanford A型和Stanford B型。
Stanford A型定义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指夹层起始于主动脉升部(从主动脉瓣到胸骨上缘),并且累及至少一个主要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区域。
特点•大多数情况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会涉及到整个升部以及一部分降部。
•由于涉及到冠状动脉供血区域,患者可能出现心肌缺血、心绞痛等相关症状。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常见并发症包括主要冠状动脉闭塞、心包填塞、心肌梗死等。
临床表现•剧烈胸痛: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引起的胸痛通常为剧烈而持续性,常放射至背部或肩部。
•血压不稳定:由于夹层的形成导致主动脉内血流受阻,患者可能出现血压升高或降低的情况。
•心电图异常:心电图检查可能显示ST段改变、T波倒置等异常。
诊断与治疗•临床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心动图、CT扫描和MRI等。
•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一般需要紧急手术治疗,目的是尽快修复撕裂处并恢复正常血流。
Stanford B型定义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是指夹层起始于主动脉降部(从胸骨上缘到腹腔分支),不累及冠状动脉供血区域。
特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一般仅涉及到主动脉降部,不会累及升部。
•由于不累及冠状动脉供血区域,Stanford B型夹层的预后相对较好。
临床表现•胸痛: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引起的胸痛通常为剧烈而持续性,常放射至背部或肩部。
•血压不稳定:患者可能出现血压升高或降低的情况。
•其他症状:胸闷、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等。
诊断与治疗•临床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术12例的护理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术12例的护理摘要:主动脉夹层是最常见的主动脉疾病之一,病情危重,症状复杂,覆膜支架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效果良好,熟练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237-02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破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并造成动脉壁的分离,是最常见的主动脉疾病之一,病情危重,症状复杂,极易导致误诊[1]。
1994年美国dake等[2]首先报道应用腔内隔绝术(带膜内支架植入)治疗主动脉夹层,此后该技术在世界上逐步推广。
我院心内科2009~2013年以覆膜支架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12例,效果良好,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男9例,女3例,年龄49~72岁,平均年龄64岁。
均有突发性背部剧烈疼痛史及高血压史。
入院后经心脏彩超、cta检查后均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根据standford分型均为b 型,无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2手术方法。
平卧,常规留置导尿,麻醉科协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常规消毒左上肢及双侧腹股沟区,铺无菌单。
经左肱动脉穿刺置入6f猪尾导管至左锁骨下动脉行主动脉造影,判断主动脉夹层真假腔,标记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和夹层内膜破口,测量两者间距,测量夹层近端正常主动脉直径、夹层最大直径和扩张段主动脉长度,与术前cta结果对比,以选用合适的覆膜支架。
游离、钳夹并切开右侧股动脉,置入鞘管,沿鞘管送入导引钢丝至升主动脉上段,沿导丝送入覆膜支架,使其近心端超过并覆盖夹层内膜破口。
在x 线下确认位置后,缓慢释放支架。
经升主动脉造影检查手术效果,若假腔内无造影剂通过,提示手术成功。
依次拔管、逐层关闭切口。
1.3结果。
术后住院15~20d,均痊愈出院。
随访3个月,cta复查支架无移位、无内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不同介入治疗时间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用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不同介入治疗时间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用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朱双雄【期刊名称】《大医生》【年(卷),期】2024(9)9【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介入治疗时间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用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12月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发病时间分为急性期组(90例,<14 d)和非急性期组(30例,≥14 d)。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假腔血栓形成情况、主动脉重塑情况和预后情况。
结果急性期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非急性期组(均P<0.05)。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期组患者假腔血栓形成情况优于非急性期组(P<0.05)。
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真腔/主动脉直径比值高于术前,假腔/主动脉直径比值低于术前,且急性期组真腔/主动脉直径比值高于非急性期组,假腔/主动脉直径比值低于非急性期组(均P<0.05)。
两组患者死亡率和再次手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急性期TBAD 患者行TEVAR介入治疗的平均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主动脉重塑效果好,安全性理想。
【总页数】3页(P87-89)【作者】朱双雄【作者单位】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1【相关文献】1.不同期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疗效及主动脉重塑临床研究2.不同期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疗效及主动脉重塑的临床研究3.不同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时机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4.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手术步骤
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手术步骤主动脉夹层可是个大麻烦呀!那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呢,就像是我们和这个大麻烦战斗的秘密武器。
首先啊,医生得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就像战士要磨好自己的刀剑一样。
他们要仔细研究病人的情况,了解那个调皮的主动脉夹层到底藏在哪里,有多调皮。
然后呢,手术开始啦!医生会在病人的大腿根或者其他合适的地方,开一个小小的口子,这就像是找到了进入战场的入口。
通过这个小口,医生会把一些细细的管子送进去,这些管子就像是勇敢的小侦察兵,它们要去找到主动脉夹层的位置。
当这些小侦察兵找到目标后,医生就会把一个特殊的覆膜支架通过管子送过去。
这个覆膜支架呀,就像是给主动脉夹层盖了一个盖子,把它给牢牢地盖住,不让它再捣乱。
你想想看,这就好比是给一个调皮的小孩子戴上了一个帽子,让他没法再乱跑乱闹啦!医生会小心翼翼地调整这个覆膜支架的位置,确保它放得恰到好处,就像我们摆东西要摆得整整齐齐一样。
放好覆膜支架后,可还不能掉以轻心呢!医生还要再仔细检查检查,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这就像是打完一场仗后,要检查战场有没有遗漏的敌人一样。
这整个过程,医生们都得高度集中注意力,一点都不能马虎。
他们就像是技艺高超的工匠,精心雕琢着每一个细节。
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虽然听起来很复杂,但医生们有足够的经验和技术来应对。
这可是拯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手段呢!所以呀,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疾病时,不要害怕,要相信医生的专业能力。
他们会像超级英雄一样,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我们战胜病魔,让我们重新恢复健康。
这就是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手术步骤啦,是不是很神奇呢?虽然我们不是医生,不能亲自去操作这些,但了解一下总是好的呀,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呢!你说是不是呢?。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手术回顾及中期随访
[ src] Obet e To ito u et ee p r n eo raigS a fr y eB a ri dse t n y Abta t jci v r d c h x ei c fte t tnod tp ot is ci sb n e n c o
84 6
Fu a Unv J J 1 ) d n U ni M e S 2【 o 35( d S i “” 8 N v, 6) an i v M 学版
Sa fr tn odB型 主 动 脉 夹 层 腔 内 手 术 回顾 及 中期 随 访
沈文俊 大乔 符伟国 郭
左 锁骨 下 动 脉 以及 2例 二 期 进 行 肠 系 膜 上 动 脉 、 动 脉 旁 路 术 。1 肾 6例 支 架 型 人 工 血 管 一 期 覆 盖 左 锁 骨 下 动 脉 而 未做 血 管 旁 路 手 术 。7】 患 者 即 刻 I型 内 漏 发 生 率 为 1 . (0 7 ) 【例 4 3 1 /0 。无 移 植 物 错 放 、 位 、 体 破 裂 和 中 移 瘤 转 手 术 等 并 发 症 , 组 技 术 成 功 率 为 8 . (0 7)。随 访 2周 ~ 7 本 57 6/1 ) 2个 月 后 , 5例 发 生 I型 内 漏 , 3例 再 次 接 受 手 术 。本 研 究 表 明 内 漏 的 发 生 同 夹层 病 变 内膜 裂 口数 量 多 、 前 主 动 脉 最 大 直 径 大 以 及 近 端 破 口在 小 弯 侧 有 术
b e r a e o m 0 0 t 0 7,c m b n t herp e p r tv ma ig e a ia in,DS du i g t e e n t e t d f r 2 0 o2 0 o i g wih t i r o e a iei gn x m n t o A rn h pr c d r n p s o r tv f l w— p m a i g d t . W e bs r e t e a a o c l e t r s n t e o e u e a d o t pe a ie o l o u i g n a a o e v d h n t mia f a u e a d h c m pia i n fs e ti p a t to u h a n o e k,m ir to n r cu e o t n — r f urn h o l to so t n m ln a in s c s e d la c g a in a d fa t r fs e tg a t d i g t e f lo u n re O fg r u hehg ik f co so h o lc to s olw— p a d ti t i u eo tt ih rs a t r ft e c mp ia in . d Re ut Th a int a sl s e p te sh d
B_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远端新发破口的原因和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远端新发破口的原因和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刘跃,邱昌涛,李玥锦,龚昆梅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一科,昆明650032摘要: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是B型主动脉夹层(STBAD)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TEVAR术后存在一些特异性晚期并发症,包括支架移植物源性的远端新发破口(dSINE)等。
dSINE大多发生较晚且无症状,容易被忽视,可造成腔内治疗失败。
内膜片发生钙化、患有结缔组织疾病、放置过大尺寸比的支架等组织学原因,覆膜支架的径向力、弹性回直力等生物力学原因,均可导致dSINE的发生。
支架移植物长期慢性刺激和主动脉壁发生病变自身脆性变大共同作用导致TEVAR术后dSINE的发生,其危险因素包括覆膜支架的远端过大尺寸比、较短的支架长度、带有连接杆的支架、夹层持续时间过长、靶向主动脉段曲折度高、主动脉锥度比小、楔形并置角大等。
dSINE通常会导致患者预后不良,使得TEVAR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因而预防就显得格外重要,锥形支架技术、PETTICOAT —snowshoe技术、远端限制性支架技术、术者改良支架移植物技术、新型特异性支架技术等可预防dSINE的发生。
dSINE发生后,可通过再次TEVAR置入新的覆膜支架以延伸覆盖新的远端破口,对患者造成二次创伤打击小;开放修复手术可以作为对发生dSINE时行再次TEVAR治疗失败后的补充,缺点是创伤大且手术时间更长。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并发症;远端支架源性新发破口;支架移植物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21.025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21-0102-05B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STBAD)病情进展迅速,病变累积范围广,已成为主动脉最具破坏性的疾病之一[1],在急性期可导致患者因主动脉破裂或多器官灌注不良而死亡,并影响幸存者的长期预后[2]。
主动脉夹层诊断和治疗指南
主动脉夹层诊断和治疗指南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且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迅速、病情凶险,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为了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和诊治水平,特制定本指南。
一、主动脉夹层的定义与分类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造成主动脉真假两腔分离的一种病理改变。
根据夹层累及的范围,主动脉夹层可分为 Stanford A 型和 StanfordB 型。
Stanford A 型夹层是指累及升主动脉的夹层,Stanford B 型夹层是指仅累及降主动脉及其远端的夹层。
二、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但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马凡综合征、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畸形、主动脉缩窄、创伤等。
其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导致主动脉壁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增加夹层的发生风险。
三、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取决于夹层的部位、范围和进展速度。
常见的症状包括:1、疼痛:是主动脉夹层最常见的症状,多为突发的剧烈胸痛或背痛,呈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可沿血管走行方向放射。
2、高血压:多数患者发病时伴有高血压,且血压较平时难以控制。
3、心血管系统症状:可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症状。
4、神经系统症状:夹层累及头颈部血管时,可出现头晕、头痛、偏瘫、失语等症状。
5、其他:还可出现腹痛、腹胀、少尿、无尿等症状。
四、主动脉夹层的诊断1、影像学检查超声心动图:可显示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和主动脉瓣的情况,有助于诊断Stanford A 型夹层。
CT 血管造影(CTA):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破口位置、累及范围、真假腔情况等。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于碘造影剂过敏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选择 MRA 进行诊断。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金标准,但因其为有创检查,一般不作为首选。
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远端主动脉负性重构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5062.2021.06.017•临床论著•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远端主动脉负性重构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陈洁林耀望陈瑞绵江丽嫚罗影平罗伟香[摘要]目的:研究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远端主动脉负性重构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实施腔内修复术治疗的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50例进行研究。
将其按照术后远端主动脉负性重构与否分成负性重构组32例与非负性重构组118例。
比较两组基线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心律失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马方综合症、动脉粥样硬化、假腔持续通畅)以及主动脉形态学变化情况,并作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
结果:负性重构组患者的解剖长度、假腔长度以及胸降主动脉区破口多人数占比显著高于非负性重构组,而假腔静脉血栓形成长度、最小平面的T/F以及肾下腹主动脉区破口发生多人数占比显著低于非负性重构组(均P<0.05)。
负性重构组马方综合症、假腔持续通畅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负性重构组(均P<0.05)。
以术后远端主动脉负性重构为因变量,马方综合征、假腔持续通畅、解剖长度、假腔静脉血栓形成长度、假腔长度、最小平面的T/F、肾下腹主动脉区破口、胸降主动脉区破口为自变量。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马方综合症、假腔持续通畅、胸降主动脉区破口多均是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远端主动脉负性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肾下腹主动脉区破口多是保护性因素。
结论:马方综合症、假腔持续通畅、胸降主动脉区破口多以及肾下腹主动脉区破口多均是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远端主动脉负性重构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远端主动脉负性重构;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5062(2021)06-600-04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distal aortic negative remodeling after acute Stanfor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CHEN Jie,LIN Yaowang,CHEN Ruimian,JIANG Lijiu,LUO Yingping,LUO Weixiang Department ofCardiology,Shenzhen People's Hospital,Shenzhen518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risk factors of distal aortic negative remodeling after acute Stanfordtype B aortic dissection.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150patients with acute Stanford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who underwent endovascular repair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2012to February2019.The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32patients in the negative remodeling group and118patients in the non-negative remodeling group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distal aortic remodeling was negative or not.Baseline data(includingage,sex,hypertension,arrhythmia,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diabetes mellitus,marfan's syn-drome,atherosclerosis,and pseudoluminal continuous patency)and aortic morphological changes were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Results:In the negative remodeling group,the anatomical length,the length of the false cavity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multiple rupture in the descending thoracic aort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on-negative remodeling group,while the propor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multiple rupture in the lower renal aort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基金项目:深圳市卫生计生系统科研项目(SZFZ2017029)作者单位:518000深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通信作者:罗伟香,硕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心血管。
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
1 临床 资料 1.1 一般 资料
l4例 患者 均 为 Stanford B型 主 动 脉 夹 层 ,其 中男 性 11例 ,女性 3例 ,年 龄43—68岁 ,平 均 (56.2±1.4) 岁 。患 者均 有高 血压 病 史 。人 院后 行 超 声心 动 图 、CT 或 者 MRI检查 ,并 经 CTA确 诊并 明确 夹 层 分 型 、破 口 位 置 、范 围 、介入 治疗 具体 实施 方案 等 。主动脉 夹层 破 口距左 锁骨 下动 脉 1~4 am,确定 可施 行覆 膜支 架植 人 术 。 1.2 治 疗 方 法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摘要: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复杂、相对常见、危害性大的疾病。
解剖上常表现为降主动脉壁部分撕裂后形成假腔甚至破裂。
早期,复杂的B型主动脉夹层采用开放手术治疗或积极的药物治疗,手术早期死亡率高,药物治疗容易出现夹层动脉瘤。
1999年Nienaber和Dake提出腔内治疗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
此后,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成为主动脉夹层治疗的首选方法。
本文主要回顾主动脉夹层的进展及并发症。
关键词: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并发症1、背景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复杂、相对常见、危害性大的疾病。
解剖上常表现高血压引起主动脉内膜及中膜撕裂,形成真腔和假腔并存,影响主动脉的弹性和灵活性[1]。
Olsson等的研究报道的1987~2002年的14000多例尸检报告中,22%的胸主动脉瘤和夹层病人死于就诊前,表明急性期及时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2]。
Hirst等报道主动脉夹层死亡每小时增加1%,80%的患者可能在前两周已经死亡[3]。
早期,复杂的B型主动脉夹层采用开放手术治疗或积极的药物治疗,手术早期死亡率高,药物治疗容易出现夹层动脉瘤。
尽早治疗能提高长期生存率[4]。
1802年, Maunoir提出“主动脉夹层”。
1954年, DeBakey和他的助手完成第一例手术切除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
1999年, Nienaber等和Dake等同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血管内支架修复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早期临床经验[6,7],确立了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Repair, TEVAR)的地位。
2、临床表现及诊断B型主动脉夹层未经治疗死亡率高达80%,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8,9]。
国际认可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典型临床表现是突然发作且超过病人以前经历的剧烈疼痛。
症状、病史和体格检查并不是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敏感依据,需要进一步完善检查如心电图、胸片、血生化和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以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稳定病情。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临床应用研究:
在临床应用方面,腔内修复术在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术前评估包括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和胸腹CTA等检查,以明确夹层的位 置、范围和程度。手术时机一般选择在急性期尽早进行,以降低夹层破裂的风险。
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完全腔内修复术和部分腔内修复术,具体取决于患者的病 情和术者经验。术后管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抗凝治疗、控制血压和疼痛等。
感谢观看
腔内治疗的基础研究:
腔内修复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主要采用覆膜支架植入术,通过股动脉或腋 动脉途径将覆膜支架送至夹层部位,封堵撕裂口,重建主动脉管腔。手术适应证 包括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慢性主动脉夹层及伴有严重并发症的病例。
手术禁忌证包括夹层破裂、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外周血管疾病及凝血功能障 碍等。手术流程包括术前CTA检查、覆膜支架选择和植入、术后抗凝治疗等。手 术成功率高,但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主要包括支架移位、内漏、出血和感染等。
3、指导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 和药物治疗
细化分型对于指导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手术 治疗方面,医生需要根据病变部位和范围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如开胸手术、介 入治疗等。在药物治疗方面,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例如抗凝、降压、降心率等药物治疗。
4、预测主动脉夹层的预后
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护和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控制疼痛、 预防感染、促进康复等。同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指导。
1、手术风险
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手术风险包括:术中大出血、血管损 伤、栓塞等。医生需在手术前对患者的手术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做好相应的预 防措施。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其治疗方式一直备受。近年来, 随着血管腔内技术的不断发展,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 段。本次演示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指南,以帮助医生更好地 处理此类疾病。
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的临床随访观察
・534・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0年第31卷第8期J Chin Clin Med Imaging,2020,Vol.31,No.8 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的临床随访观察高新华,刘兆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110004)[摘要]目的:评估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患者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EVAR)疗效及主动脉管壁重塑情况方法:连续收集Stanford B型AD行EVAR患者共30例,所有患者均制定统一的随诊复査计划,术后1月、3月、6月、1年定期复查主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评估主动脉的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研究3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EVARdOO%),男21例(70%),女9例(30%),年龄36-68岁,平均(51.48±3.55)岁•其中急性期AD15例(50%),亚急性期9例(30%),慢性期6例(20%),EVAR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7.31±4.28)月,术后1年内1例死于主动脉破裂,2例发生内漏(1型1例型1例)O AD术后主动脉支架段假腔吸收效果最佳,其次为支架远端胸主动脉段,腹主动脉段效果最差,相对于急性期AD、亚急性期AD患者,慢性期AD的假腔吸收效果明显下降(P< 0.05).术后不同分期AD患者主动脉真腔直径较术前增加,假腔较术前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急性期及亚急性期AD相比,慢性期AD的真腔及假腔直径变化差值更小。
急性期和亚急性期EVAR术后主动脉管腔最大直径均较术前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期术前为(3.32±0.19)cm,术后为(2.96±0.27)cm,上0.00,Pv0.05;亚急性期术前为(3.03±0.28)cm,术后为(2.88±0.37)cm,40.04,Pv0.05),但慢性期患者主动脉管腔直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慢性期术前为(4.15±0.53)cm,术后为(4.12±0.55)cm, P=0.95,R>0.05)结论:EVAR治疗Stanford B型AD具有一定的近中期疗效,促进AD患者术后主动脉壁的重塑,但不同分期的AD患者行EVAR治疗后主动脉壁重塑效果不同,慢性期患者的主动脉重塑效果较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刘辉;戴向晨;罗宇东;魏民新【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ing(TEVAR) treatment with stent-graft for Stanfor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Methods TEVAR for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had been performed in 51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ia. 'TVs analyze surgical methods, perioperative complicalions and short-term results. 43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one lo thirties months. Results All 51 patients immediate surgery were surceased. One patient died within the perioperalive period. The seriou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cluded type I endoleak (n=8), pulmonary infection (n=3), arterial embolism of lower limb (n=2), retrograd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RTAD) (n=1), acute renal failure(ARF)(n=l). 3 cases had died in follow-up period, which was concerned witli aortic dissection. Conclusions TEVAR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Stanfor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however, the possible occurrence of life-threatening complications should not be ignored. Shor!.-!.erm curative effect is good, but I he further follow-up is necessary lo evaluate its long-term effectives.%目的:探讨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主动脉夹层行腔内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方法、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近期疗效.随访43例,随访时间1~30个月.结果:51例手术即刻全部成功,围手术期死亡1例.手术后并发症Ⅰ型内漏8例,肺部感染3例,下肢动脉栓塞2例,逆行性A型夹层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随访期内共有3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与夹层本身有关.结论:腔内修复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但并发症不容忽视.术后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仍待随访.【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年(卷),期】2012(018)002【总页数】3页(P148-150)【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并发症【作者】刘辉;戴向晨;罗宇东;魏民新【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天津30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天津30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天津30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天津30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1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是发生在主动脉上的一种具有灾难性后果的临床急症,如不及时处理,病死率高达80%[1]。
Stanford B 型AD 急性期病死率达30%,传统手术治疗创伤很大,且疗效不明确。
目前,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TEVAR)已成为治疗B 型AD的有效手段,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病死率低、并发症少,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现对我院2005年8月—2011年12月行TEVAR 治疗的51例B型AD患者的情况进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Stanford B 型AD 患者51例,男42例,女9例;年龄23~86岁,平均(51.8±13.2)岁。
入院主诉为胸背部疼痛40例,腹部疼痛9例,下肢疼痛2 例。
合并高血压42 例,冠心病14 例,肾功能不全11 例。
入院后立即入监护室,卧床休息,监测各项生命体征,静脉泵入硝普钠控制血压在90~130/60~90 mmHg(1 mmHg=0.133 kpa)。
予β受体阻滞剂将心率控制在60~80 次/min。
积极镇痛、镇静,避免引起疼痛—血压升高—撕裂—疼痛加剧的恶性循环。
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术前检查49例,核磁共振检查2例,均明确诊断为Stanford B型AD。
术中DSA进一步证实和补充CTA及MRI结果。
内脏动脉起源详见表1。
1.2 手术方法 46 例为全身麻醉,5 例为局部麻醉。
穿刺左肱动脉,经LSA 至升主动脉造影,明确真、假腔,辨别近远侧内膜破口位置、第一破口距LSA开口距离,测量锚定区及锚定区动脉内径,将金标猪尾导管置于主动脉弓作为LSA定位的标记。
结合术前及术中测量的第一破口近心端的正常主动脉直径选择支架(直径一般比锚定区大10%~15%)。
切开右股总动脉,将5 F 金标猪尾导管渐送至升主动脉,造影显示位于真腔内,交换超硬导丝,肝素化后将输送系统推送至主动脉弓降部,当覆膜支架膜部上缘与LSA 开口远侧缘重合时,控制收缩压至80~90 mmHg,缓慢释放支架,近端固定于LSA开口远端, 远端固定于夹层内膜破口以远。
再次造影检查有无内漏、支架有无移位和扭曲,以及内脏血液供应是否发生改变,评估支架效果(若支架与降主动脉壁贴合不紧密,可加用球囊导管扩张)。
表1 51例B型AD患者影响检查显示主要内脏动脉起源名称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左肾动脉分支动脉起源真腔28 30 26 33假腔15 18 20 11真假腔交界处8 3 5 71.3 支架输送系统本组共采用5 种覆膜支架:Talent、Valiant (美国Medtronic公司)9 例;Relay 支架(美国Bolton公司)7例;Hercules支架(上海Microport公司)11例;Ankura支架(深圳先键公司) 14例;北京裕恒佳公司支架10例。
支架均由“Z”形镍钛记忆合金支架外覆超薄人工血管组成, 长度100~160 mm,直径30~40 mm,导鞘外径22~26 F。
1.4 术后处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观察足背动脉及四肢活动情况。
应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将收缩压控制在100~120 mmHg。
常规予抗生素4~7 d。
1例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予速碧林抗凝治疗,余未用抗凝药。
1.5 观察指标所有患者术后7 天复查CTA,了解支架位置、有无内漏;术后1月、3月、6月、1年门诊进行随访,以后每年随访1 次,复查主动脉CTA,观察随访期间并发症的有无及存活情况,评估近期疗效。
2 结果2.1 治疗结果 51例均成功置入支架,造影显示支架贴壁及位置理想,原假腔不显影, 真腔显影良好,封堵结果满意。
平均手术时间(160.7±77.5)min。
本组8 例术后7 d 复查CTA 出现轻度Ⅰ型内漏。
5例出现腹股沟切口感染,3例出现肺感染,经药物治疗后治愈。
1例术后7 d突发胸痛,查主动脉CTA考虑为逆行性A型夹层(retrograd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RTAD),急症行升主动脉置换术。
2例第1破口距LSA 开口距离<1.5 cm,一期封堵LSA,未做血管旁路手术。
1例合并LSA 狭窄,且合并双下肢动脉闭塞,同期行LSA支架植入术,术后出现下肢动脉栓塞,二期行股动脉切开取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
1 例第1 破口上缘距左颈总动脉开口后缘距离小于15 mm,支架阻挡约30%左颈总动脉开口,同期行右腋-左颈总动脉转流术。
1 例同期行右髂总动脉旁路术。
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的11 例患者中,6例肾功能恢复正常,4例无好转。
1例术后22 d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
全组术后未出现截瘫、脑卒中。
2.2 随访共随访43 例,失访率15.7%。
随访时间1~30个月,随访方法均为CTA。
术后1个月,8例残余内漏中7例自行封闭,1例仍存在,失访;4例出现内漏,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时消失。
术后3个月,2例出现内漏,术后1年、2年时消失。
术后6个月,1例出现LSA 近端动脉瘤,住院行LSA 动脉瘤切除修补术,术后1年出现腹主动脉瘤,长期观察。
术后1年,1例出现脑卒中。
术后2年,1例夹层复发合并管壁溃疡形成。
随访期内共有3 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7.0%,死亡原因与夹层本身有关。
其余患者随访中夹层假腔内完全形成血栓,支架位置良好,无移位及变形,未出现相关并发症。
3 讨论AD 是一种起病急骤、预后凶险的疾病, 急性期死亡率可高达70%[2]。
传统手术治疗病死率达29%~50%,而截瘫率高达30%~36%。
TEVAR开始应用于AD 治疗后,其围手术期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
TEVAR 由于微创、出血少、并发症低和成功率高等优点而成为主要治疗手段。
对于TEVAR 治疗AD 的适应证,以往第1 破口距LSA开口距离>1.5 cm已不是绝对指征。
当距离<1.5 cm时,支架近端锚定区长度不足,在封闭破口同时需要封堵LSA,鉴于LSA 的重要性,我们认为,若完全封堵LSA,应进行血运重建,若封堵部分动脉(70%)可根据椎动脉、基底动脉及颅内交通支情况决定。
如果椎动脉汇合良好,椎动脉、颈内动脉没有严重狭窄,可以不进行血运重建,否则以重建血运为宜。
对近端撕裂口位于LSA 开口下方的B 型AD 已有文献报道[3]应用封堵器行近端撕裂口腔内封堵术并获成功。
术前准确的影像学评价和选择合适支架是腔内修复术成功的关键。
术前CTA与术中造影结合,准确评估破口位置、数目及其与LSA开口的距离,有助于正确地选择手术策略和器械,提高手术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