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典公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谏逐客书》古文赏析
【作品介绍】
李斯的《谏逐客书》文章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论理透彻。

所举大量的事实有效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同时还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文章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有着不容置辩的说服力。

无怪乎后人称赞“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原文】
谏逐客书
作者: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1)。

昔穆公求士(2),西取由余于戎(3),东得百里奚于宛(4),迎蹇叔于宋(5),求丕豹、公孙支于晋(6)。

此五人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7)。

孝公用商鞅之法(8),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9),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10),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11);北收上郡(12);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13);东据成皋之险(14),割膏腴之壤。

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15),废穰侯,逐华阳(16),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17),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18),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19)。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20),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魏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駃騠不实外厩(21),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22)、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23),而随俗雅化(24)、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夫击甕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25),真秦之声也。

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26),异国之乐也。

今弃击甕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
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27)。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28)。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史记》
【注释】
(1)过:错。

(2)穆公:春秋秦君,姓嬴,名任好,都雍(今陕西凤翔县)。

在位三十九年。

(3)由余:春秋晋人。

入戎,戎王命出使秦国,为秦穆公所用。

献策攻戎,开境千里,使穆公称霸。

(4)百里奚:春秋楚人,字井伯,为虞大夫。

虞亡,走宛,为楚人所执。

秦穆公闻其名,以五羖(公羊)皮赎他,用为相。

(5)蹇叔:春秋时人,居宋,穆公迎为大夫。

穆公出兵袭郑,蹇叔谏阻,不听。

秦军为晋军在殽地击败。

(6)丕豹:春秋晋人,父丕郑为晋惠公所杀,因奔秦,穆公用为大夫。

公孙支:秦人,游晋,后归秦,穆公用为大夫。

荐孟明于穆公,为人所称。

(7)并国二十:指用由余而攻占的西戎二十部落。

(8)孝公:战国秦君,名渠梁。

在位二十四年。

商鞅:即公孙鞅,战国卫人,仕魏为中庶子。

入秦,说孝公变法,为左庶长。

定变法令,废井田,开阡陌,倡农战,使国富兵强。

封于商,称商君。

孝公死,为惠王所杀。

(9)获楚魏之师:商鞅率兵攻魏,虏公子卬,大破魏军。

魏献河西地于秦。

商鞅获楚师事不详。

(10)惠王:秦孝公子,名驷。

用张仪为相,使司马错灭蜀,又夺取楚汉中地六百里,始称王,在位二十七年。

张仪:战国魏人,与苏秦同师鬼谷子,同为纵横家。

苏秦主合纵,合六国拒秦。

张仪相秦惠王,主连横,散六国合纵,使六国西向事秦。

惠王卒,仪到魏为相卒。

(11)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张仪与司马错争论,张仪主张取三川,司马错主张取蜀,惠王用司马错取蜀。

当时张仪为相,故归功张仪。

惠王死,武王立。

命甘茂取宜阳,通三川,也归功张仪。

三川,东周以伊水、洛水、黄河为三川。

巴蜀,指今四川省。

(12)北收上郡:惠王十年,魏献上郡(今陕西省北部)十五县。

(13)南取汉中:惠王十三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

汉中,今陕西南部。

九夷:楚地的各种夷族。

鄢郢:在今湖北宜城县。

(14)成皋:在今河南汜水县。

(15)昭王:战国秦武王弟,名稷。

并西周,用范雎为相。

范雎:参前《范雎说秦王》篇。

(16)穰侯:魏冉,秦昭王母宣太后的异父同母弟。

昭王即位,年少,宣太后用冉执政,封为穰侯。

华阳:芈戎,宣太后弟,封华阳君。

华阳,在今陕西商县。

(17)内:同纳。

(18)昆山:即昆冈,出宝玉,在于阗(今属新疆)。

随和之宝:相传春秋时随侯救了受伤的大蛇,后蛇于江中衔大珠以报,称随珠。

春秋时楚人卞和得璞,剖璞得宝玉,琢为璧,称和璧。

明月之珠:即夜光珠。

(19)太阿:春秋时楚王命欧冶子、干将铸龙渊、太阿、工布三宝剑。

纤离:良马名。

翠凤:用翡翠羽毛作成凤形装饰的旗子。

灵鼍(tuó驼)之鼓:用扬子鳄皮制成的鼓。

(20)说:同“悦”。

(21)駃騠(juétí决提):北狄良马。

(22)下陈:犹后列。

(23)宛珠之簪:用宛(今河南南阳县)地的珠来装饰的簪。

簪,定发髻的长针。

傅玑之珥:装有玑的耳饰。

玑,不圆的珠。

阿缟:东阿(在今山东)出产的丝织品。

(24)随俗雅化:随着世俗使俗变为雅。

(25)搏髀(bì闭):拍大腿以节歌。

(26)郑卫桑间:《礼·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

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

”桑间,卫国濮水上的地名。

以上指当时民间的音乐。

韶虞武象:韶是虞舜时的音乐。

武是周武王时的乐舞,故称武象。

以上指当时的雅乐。

(27)五帝:《史记·五帝本纪》以黄帝、顓顼、帝喾、尧、舜为五帝。

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

(28)黔首:以黑巾裹头,指平民。

业:立功业。

赍(jī几):给。

【白话翻译】
臣听说官吏在议论赶走客卿,私下认为错了。

从前穆公求取士子,西面在西戎那里得到由余,东面在宛地得到百里奚,从宋国迎接蹇叔,从晋国求得丕豹、公孙支。

这五个人不生在秦国,穆公任用他们,并吞了二十个部落,得以在西戎称霸。

孝公用商鞅变法,移风易俗,百姓富裕兴盛,国家因此富强。

百姓乐于听命,诸侯国亲近服从。

俘虏了楚魏的军队,开拓千里疆土,直到现在国家治理强盛。

惠王用张仪的计划,攻取了三川的地方,向西并吞巴蜀;向北取得上郡;向南占有汉中,包举众多夷族,控制楚国国都鄢郢;向东占据成皋的险要地区,割据富腴的田地。

于是解散了六国的合纵,使他们向西服属秦国,功效一直延续到今天。

昭王得到范雎,废去了穰侯,赶走了华阳君,加强了王朝,杜塞了私家的弄权,侵占了诸侯国,使秦国建成了帝王大业。

这四位君主,都依靠客卿的功劳。

从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啊?假使四位君主辞退客卿不接纳,疏远士子不任用,这是使得国家没有富裕的实际,秦国没有强大的声望。

现在大王得到昆冈的宝玉,有宝贵的随珠和璧,挂着明月珠,佩着太阿剑,驾着纤离马,竖立着翠凤旗,架起了鼍皮鼓。

这几样宝物,秦国一样都不生产,王上却喜欢它们,为什么?一定要秦国生产的然后可用,那末夜光璧不能装饰朝廷,犀牛角、象牙制的器物不能成为玩好,郑魏的美女不能充实后宫,駃騠好马不能充实宫外的马棚,江南的金锡不能用,西蜀的丹青不作为采色。

用来装饰后宫、充实后列、娱乐心意满足耳目的,一定要秦国生产的然后可用,那末嵌着宛珠的簪子、配上珠玑的耳饰、东阿丝织的衣服、锦绣的修饰品都不能进用,而化俗为雅、艳丽美好的赵女也不立在旁边。

敲着瓦甕瓦器、弹着筝、拍着大腿唱呜呜以满足视听的,是真正秦国的音乐。

郑卫桑间的民间音乐、韶虞武象的朝廷乐舞,都是别国的音乐。

现在抛弃击甕接近郑卫的音乐,不用弹筝而用韶虞的雅乐,这是为什么?要使情意酣畅于眼前以适合观赏罢了。

现在录用人才却不这样,不问可不可用,不论是非,不是秦国人就去掉,是客卿就赶走,那末所看重的在于女色音乐珠宝玉器,所看轻的在于人民,这不是跨越海内、制服诸侯的方法。

臣听说土地广大的粮多,国家大的人多,军队强盛的战士勇敢。

因此泰山不推掉泥土,所以能够成就它的大;黄河和大海不摈弃细流,所以能够成就它的深广;王者不拒绝众民,所以能够宣扬他的德教。

因此,土地不论四方,百姓不分国别,四季充实美好,鬼神来降福,这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的原因。

现在却抛弃人民来帮助敌国,辞退宾客去为诸侯建功立业,使得天下的士子后退而不敢向西,停步不进秦国,这就是所谓帮助寇盗兵器并且给与粮食啊。

【赏析】
《谏逐客书》是古代一篇优秀公文,是应用写作法定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能比较充分地体现公文的一些本质属性,正是这些公文本质属性形成了该文鲜明的特色。

首先是《谏逐客书》具有明显的实效性。

实效,就是要讲求实用,注重效果,这就涉及到公文的目的及功能。

公文不像艺文那样,优游浸渍,潜移默化,以美感人,公文乃是“政事之先务”,它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特定的公务,它的功能是可以解决实际的问题。

从本质上说公文是一种实用性程式性的文书,以此区别于一般的文章或文学作品。

公文所产生的客观效果是衡量公文实用性大小的一个重要尺度。

所以公文撰制时必须事先预计效果,办理时讲究效率,客观上注重功效。

徐望之《公牍通论》指出:“事前体察周详,令出务求实效。

”这说的是下行公文。

上行公文也要做到“下情不壅于上闻,谋事惟期其必达” 。

一篇公文,如果实用性不大,效果不显著,就很难说是上乘之作。

因此,实效性显著,应是好公文的重要条件。

以此看来《, 谏逐客书》正是具有实效性显著的特点。

这篇公文最成功之处就在于,该文一上秦王,就达到预期的目的,收到满意的效果。

司马迁在《李斯列传》中曾这样叙述过李斯上书的前因后果:“秦王拜斯为客卿。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

请一切逐客。

’李斯议亦在逐中。

斯乃上书曰:“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

”当时秦王的逐客令已下,李斯也在被逐之列,而凭此上书,竟能使秦王收回成命,由逐客变为留客、用客、重客,这就不能不承认《谏逐客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公文的实效性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其次,《谏逐客书》在“对事的论断”方面堪称典范。

笔者以为“对事的论断”应视为公文的一个重要特征。

事是公文的内容,论断是对公文内容的表达方式。

“对事的论断”体现了公文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显然,公文须有事,刘勰所说“言事于主”、“指事造实”,徐望之所说“谋事惟期其必达”、“尚实事不尚虚文” ,都指出公文的内容就是事,因为公文就是办实事的。

但是公文在表达事时,不必对其来龙去脉进行具体的叙述,往往是高度概括,或者点到为止。

公文对于事,主要是用“论断”的方法。

正如《公牍通论》所述,“陈言论事”、“公文本质,重论断” 。

论断是个合成词,包含论和断两个方面。

断,判断、决断之谓,对事的是非、得失、功过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对事的实施提出一定的办法。

论是论事理,要受文者承办事务,必须把事理论说明白。

简言之,断就是要办什么事,论就是办这事的理由。

论是断的前提,如果不把事理论清说透,断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说服力。

在古代公文中,由于文种不同,对事论断的情况也有差别,如下行的君命文种,比较偏重于断,凡戒敕、废立、告谕、政令等,都显示独断的至高权威,而上行文种的章、奏、表、议等则较侧重于论(当然也应有断) ,凡谏说、劝请、陈乞、弹劾、执异等,本身就需要有充分的理由,不论说何以达其目的。

况且上奏文种面对的是国君这个特殊对象,更要情至理足。

《谏逐客书》在这一点上,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

全文的断就是开头一句话:“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希望通过这一判断成立,使秦王接受,并收回成命,不要逐。

为此在下文展开了有力的论说。

开头这一断语的
特点是,在客卿已被逐的紧急情势下(《史记集解·新序》:“斯在逐中,道上上谏书。

”) ,用非常警醒而委婉的言辞开宗明义,起句发意振聋发聩。

本文尤具特色的更在其论的部分,对事理的论说充分深刻,令人信服。

这里有必要指出两点,
其一是用重笔浓墨,铺张排比,列举事例。

如文中铺排了四君用客的大量事实,铺陈了秦王所喜爱的大量生活享用,由于事例充实,铺垫充足,加强了与下文的对比,因而得出的结论极其有力。

而这些事例都有所依傍,且经过精心选择,因而显得可靠典型。

从铺排的技巧来说,排比句接踵联翩,文意饱满,文气流畅,文势充沛,极有感染力。

其二,在论证上的特点是正反并反复对比,层层深化。

如在论证的首层,四君用客(实笔) 与“却客不内”(虚笔) 的对比,首层四君用客与次层秦王轻客的对比,次层重物与轻人的对比,处处在对比之中显示逐客之谬误。

全文在逻辑关系上是步步推进,层层深化。

时间上由远到近,推移有序:先言古代,次论现实,再次言及未来。

在言及逐客的危害时,程度上由轻到重,步步升级:先说如果没有客卿,秦国就不会“富利”和“强大”;接着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直接落到统一天下这个关键问题,比上层更切近要害;再说弃
黔首、却宾客,是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资助了敌人削弱了自己,对秦国的不利更严重些;最后指出“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不仅不能统一天下,而且有亡国的危险,把逐客的危害引申到极点。

这种由轻到重、步步推进的说理过程,避免一开始就突兀冲撞,造成相反结果,它符合人的心理接受规律。

再者《, 谏逐客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公文的针对性一方面是指每件公文都是针对某一具体的事务而发,另方面也指公文具有比较具体的的受文对象,受文者具有确定性。

周知性的公文读者面较宽,但也有一定的范围;下行文受文的面相对说要窄一些,在现代的公文中有的还规定了阅读传达范围;上行文一般是给一个上级机关,受文对象很具体。

古代的上奏文种是专门给君主的,对象最明确。

公文写作时都视受文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斟酌,有的放矢。

《谏逐客书》的针对性,从内容上来说,是对着逐客这事而发,全文紧紧扣住逐客以论说其错误。

文章这样处理很高明,因这逐客的起因是韩国人郑国劝秦王修筑一条灌溉渠,其目的是企图以浩大的工程耗费秦国的财力,使之不能对外用兵,如果就此事进行辩解,显然是没有道理的。

李斯避开这个起因不谈,只抓住逐客对秦不利来论说,完全从秦国的利益着眼,这就容易使秦王接受。

另外,李斯当时也无辜受牵连,但他在上书中片言不涉及自己,这样完全符合公文的本质要求,徐望之说:“公文本质之可贵,贵在一字一句皆从民生国计上着想。

”针对逐客对秦不利来论说,正是从国计民生着想的体现。

《谏逐客书》的针对性,还表现在针对特定的受文者来采取谏说的策略。

李斯上书是给秦王政这个具体的人看的,如果不熟悉这个人,不揣摩这个人的愿望、想法,不去迎合他的心理需求,那就很容易碰壁。

对这个问题,刘勰有中肯的评价:“烦(顺) 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出之喜说者也。

”顺着秦王的感情、心理,引到统一六国的关键问题,符合主要任务的需要。

当时秦王的最大欲望是兼并天下,凡是违反这一欲望,就难以立足,凡是利于达到这一欲望,就容易被接受。

李斯紧紧抓住秦王的这一心理,把秦国的霸业作为整篇谏书的灵魂,贯串始终。

在论说的首层以秦王政的祖先重用客卿造成“霸西戎”、“治强”、“散六国之从”、“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等成就去耸动秦王;在论说的次层则把用客卿提到“跨海内,制诸侯之术”的高度;再接着以古代五帝三王“不却众庶”无敌天下去打动秦王。

总之,每个层次都反复论述这样一个根
本的利害关系:纳客就能统一天下,逐客就有亡国危险。

以利劝之,以害怵之,这就紧紧抓住了秦王的心,深深击中其要害,使秦王顺理成章地接纳其意见,并收回逐客令,达到了上书的目的。

以上论述了《谏逐客书》是如何有针对性地、成功地对逐客之事加以论断,使该公文收到了显著的实效。

实效性、针对性、对事加以论断,这三个特征在文中体现最为突出。

当然,该文还有个别其他的公文特征,像当时李斯已在被逐之中,写这篇上书必须十分注意时效,除了“道上上谏书”急就此文之外,在写法上开头单刀直入,指出逐客之错,使秦王为之震动。

可见首句发意、开门见山,既为当时紧急情势决定,也是公文时效性的要求。

东西不产在秦国而可以宝爱的多,士子不生在秦国而愿意效忠的多。

现在赶走客卿来帮助敌国,减少百姓来加多敌国的力量,对内使自己虚弱,对外在诸侯国建立怨仇,要想国家没有危险,是不能得到的。

(周振甫)
【历史背景】
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韩国派水工从郑国到秦国修建三百余里的渠道,以实施“疲秦计划”。

后事泄被发现,秦王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就下令驱逐客卿。

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尽管惶恐不安,但主动上书,写下千古流传的《谏逐客书》。

其立意高深,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标,正反论证,利害并举,说明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

更多文言文学习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古文观止栏目。

()
【前因后果】
本篇见于《史记·李斯列传》。

战国末年,韩国怕秦国出兵来攻,派水工郑国到秦国去,建议秦国在泾阳县西北开凿渠道,引泾水东流入洛水,称郑国渠,想用它来阻碍秦国向韩国进军。

事情发觉后,秦宗室大臣提出逐客的主张,李斯也在被逐之中,他因此写了这封《谏逐客书》。

刘勰《文心雕龙·论说》称:“李斯之止逐客”,“顺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说也。

”当时赶走客卿的主张,已得到秦王同意。

李斯反对赶走客卿,触犯秦王,所以称“批逆鳞”,却能“功成计合”,这跟“顺情入机,动言中务”有关。

他开头提出“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把“逐客”说成是“吏议”,使秦皇容易听下去,这就是“顺情”。

接下来历举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君任用客卿所收到的功效,这就“入机”,又以“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会怎样,作正反比较,逐客的错误就明显了。

转到秦王,另起波澜。

从秦王爱好的色乐珠玉都不产于秦,然后反复推论,归结到重色乐珠玉而轻人民,“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这就是“动言中务”,正点到秦王要称霸的雄心。

接下来又从“地广者粟多”等联系到泰山、河海的比喻,再转到“弃黔首以资敌国”的错误,归结到“今逐客以资敌国”的
危殆。

这样波澜起伏,正是“飞文敏以济辞”(刘勰语),终于打动了秦王。

入关告谕
【原文】
刘邦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去秦法。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灞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翻译:】
“民众被秦朝苛严刑峻法迫害很久了,说句不同的意见就会被灭族,发句牢骚就会被斩首。

我和各位诸侯有约定,【谁先进入关者,就当关中的王】,我应该会成为关中的王的。

现在我向大家宣布,全部废除秦朝的峻法,只规定三条法律,杀人的处死,伤人或者合偷东西的按情节轻重判罪。

官吏人民各司其职,各安生计。

我们之所以来这里,是为民众除害,不是想来推动危害大家,不用惊恐!而且我们之吾所以驻军霸上,是等待诸侯们到来而商定大事,实践承诺的。

”【析】
刘邦率军十万攻占秦朝首都咸阳,接受张良、樊哙的劝告,依依不舍地暂别阿房宫的金银美女,驻军灞上,以关中王身份召集关中各县父老和留用的旧官吏,到咸阳附近各地颁布安民告示,此即历史上那个以“约法三章”著名的《入关告谕》(见《史记•汉高祖本纪》)。

清人王符曾在他辑录的《古人小品咀华》中,对《入关告谕》的总评是:“入关一诏,不独四百年帝业所基,实一代文章之祖。

高视阔步,笼罩万千,能使拔山者丧魂。


真正能使自负“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最终在垓下丧魂自刎而亡的,当然不是这不足百字的告谕,而是这篇告谕所蕴藏的巨大的政治智慧。

它在楚汉之战尚未交火时就预示了刘邦一方的胜利。

所谓“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告谕迎面破题第一句是“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一语道出了关中人民的百年衷曲!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以来,秦国虽然日渐强大,以致扫平六国一统天下,但法家的那一套严刑峻法确是防范民众如仇寇,作践百姓如土芥。

长期在恐惧中战栗的关中人民闻此体恤之言,怎能不破涕为笑生久旱逢甘霖的大欣喜?箪食壶浆以迎救星,哪里还问来者是秦人还是楚人?
从商鞅变法时开始实行的一人犯罪合族诛戮、邻里连坐,到统一中国后的严禁民间收藏兵器,秦的苛法多矣。

“入关告谕”则单举其最惨无人道、最灭绝人性的一条“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以彰其苛。

炎黄子孙本来是有言论自由传统的。

相传唐尧之世治国者在公共场合特设“诽谤之木”(华表的前身),听任庶民在上刻文批评国政;《国语》上记载,周厉王招募卫国的巫师做秘密警察“使监谤者以告”,“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放)(厉)王于彘(地)”。

可是,实行商君法制后,民众却只能“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只有逆来顺受的义务,再无议政议事的权利。

商鞅明确地提出“刑用于将过”(《商君书•开塞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