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杜甫诗两首诵读公开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倾听心灵的声音见证语言的力量
高中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培养之诵读能力培养
杜甫诗两首
《蜀相》《登岳阳楼》
学习目标:
1、一字一拍读到位,高低快慢有变化。
(重点)
2、描述意境,进入情景,尝试用自己的诵读去激发听众的想象,形成画面感。
(难点)
3、掌握诗歌批注方法。
(重难点)
4、通过反复诵读,深入理解《蜀相》中诗人深沉而复杂的感慨和《登岳阳楼》
中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学习内容及过程:
一、教师范读《将进酒》
将进酒
作者: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二、背诵《蜀相》《登岳阳楼》
要求:预习时读准字音并流利地背下来。
三、通过反复诵读,逐步深入理解《蜀相》中诗人深沉而复杂的感慨
(一)初步感知
1、一字一拍读准音(预习时给每一个字注上拼音)
学习歌唱家蒋大为歌曲演唱训练方法。
2、高低快慢有变化
诵读节奏必须有变化。
(二)深入理解
1、知人论世(预习时完成)
2、批注全诗(预习时完成)
要求:有选择地或综合使用以下批注方法:解释式批注、联想式批注、对比式批注、感悟式批注。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独立思考后自由讨论: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丞相祠堂的寻访,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寄寓了诗人深沉而复杂的感慨。
有哪些“复杂”的感慨?如何理解“深沉而复杂的感慨”?
(三)边读边悟
1、把握结构划分节拍(起承转合)
2、比较诵读体会诗情(小组合作)
3、写意境文进入情景(诵读交流)
四、通过反复诵读,逐步深入理解《登岳阳楼》中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1、比较诵读《蜀相》和《登岳阳楼》
2、请批注《登岳阳楼》(课后延伸)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五、资料链接
(一)古典诗歌的诵读方法和技巧
清代散文家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说"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
朗读就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响亮的口头语言。
这是一种眼,口,耳,脑多种生理机能共同参与,协调动作的阅读,它能训练语音,再现文字情境,加深理解,培养记忆力,语言感受力,口头表达力,增强语感。
背诵是指凭借记忆念出读过的文章词句,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而成。
背诵有助于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背诵是学习生涯中的"记忆力体操",长期适度训练,可以开发,强化学生的记忆力。
古典诗歌诵读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熟读成诵。
诵读注重一个"熟"字。
不是读一遍两遍,而是要读好多遍。
古人早就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二是抑扬顿挫。
作家老舍先生说:"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而外,还注意文字的声音与音节。
"这就发挥了语言的音韵美。
我们阅读作品时也要进行音韵美的赏析。
在朗读训练中则首先要抓住语句的停顿,重音,语调变化等技巧的培养。
所以要借助音节的变化,来加强语气的喜爱,宁静,深沉,悠长,绵延等语感。
三是深味涵泳。
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见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
"阅读活动应十分强调"寻言以明象"。
口头读出来,就要迅速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与思想来。
四是悟理知义。
抓住文字所表述的真实信息(知,情,意),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甚至达到"得意者越于浮言,悟理者超于文字","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遗教"的最高境界。
学是为了用,要学以致用,用古典诗歌来洗涤我们的心胸,净化我们的心灵,明确人生的大义,砥砺人生的过程。
(二)古典诗歌批注的方法
批注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和文学鉴赏、批评的重要形式,它直入文本,用简洁的语言记录阅读者的感悟、品味、思考,体现阅读者的眼光和情怀。
李卓吾评点的《水浒》,金圣叹评点的《西厢》,毛宗岗父子批《三国》,张竹坡评点的《金瓶梅》留下千古妙语,珠玑灿烂,魅力四射,以至文坛上出现了无书不评的蔚然奇观,曾经让人叹为观止。
试想想,一边吟咏品味,一边执笔在手,兴之所至,挥毫而下,或“眉批”,或“旁批”,或“尾批”,不拘形式,不求工整,不问长短,但求切中肯綮、一字入骨。
这是多么美妙的读书境界。
诗歌批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解释式批注。
所谓解释式批注是指在了解大意和主旨后,反溯因果,对某些诗句进行解释。
譬如赏析陶渊明《饮酒》中的“心远地自偏”。
可联系三四句的一问一答:“结庐在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答。
于是我们就可以在“心远地自偏”旁写上类似“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与他们没有纠缠了”的批注了。
2、联想式批注
联想式批注要求学生在领会诗句内容基础上,展开联想。
由此及彼,闻一知十,拓展文本内容的宽度,激起宝贵的思想火花,实现能力迁移。
读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可联想到其他思乡的诗句,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把它们批注在诗句的空白处,学以致用,做到知识的归类和牵引,平时做的积累能得到了应用,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3、对比式批注
对比式批注是是古诗词阅读的重要方法,也是古人炼字的重要手段。
如赏析《饮酒》诗五六句中的“见”字:“采菊东篱下”是俯,“悠然见南山”是仰,“采菊东篱下”的时候,无意中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如果换用“望”字,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就失去了一种浑然天成的意趣。
如能熟练地运用对比式批注,对于体会古诗词词句的妙处是很有帮助的。
4、在拓展迁移阶段的感悟式批注
拓展迁移阶段的感悟式批注,主要是在品味诗词语言基础上的拓展知新和迁移运用,学会举一反三,逐步地形成了对语言文字的悟性,是更高层次的顿悟。
此乃批注式阅读第三境也。
有了这种悟性,亦必将迁移于表达,使学生懂得分辨语言中的优劣高下,逐步达到准确、得体、生动地运用语言。
古典的诗句的美妙之处,不仅仅是因为语言隽永,更是因为表达的主题深刻、精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警策。
譬如苏轼的词《定风波》有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如果读完之后不去深思、品味,那么背诵古诗词还有何价值呢?这时可以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