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总结 第四篇 血液循环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
阈电位为-30~-40mV,可被 Mn++、硝苯地平和维拉帕米 等阻断。
3期(快速复极末期)
0mV——-90mV,历时100~150ms。 慢Ca2+通道失活,K+外流↑ ↑
张一次的机械活动
2. 心率:指单位时间内心脏搏动的次数。
安静状态下,正常
成年人一般
为60~100次/min。
心动周期
心房收缩期 心室收缩期 全心舒张期
心肌 房缩、室舒 室缩、房舒 室舒、房舒
瓣膜 房室瓣开、 房室瓣关、 房室瓣开、 动脉瓣关 动脉瓣开 动脉瓣关
血流 房→室
室→动脉 房→室
心音
(三)心肌收缩能力对每搏输出量的影响 ——等长自身调节
与心肌的初长无关,由心肌细胞本身的收缩能力决定其收缩强度,主要受 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中活化的横桥数量和ATP酶活性的影响。
(二) 心率的影响
1. 正常情况下,心率和心输出量成正比; 2. 当心率过低和过高时,心输出量均降低。
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一)心脏输出的血量
1. 每搏输出量与射血分数 2. 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
(二)心脏做功量(略)
每搏输出量/搏出量:一侧心室一次心搏所 射出的血液量。
健康成年男性一般为60~80ml。
搏出量 射血分数 = ——————————×100%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健康成年人一般为50~60%,是一固定值。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第二节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第三节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第四节 心音和心电图 第五节 血管生理 第六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七节 心、肺和脑的血液循环(略)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课件
05
循环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 系
循环系统与消化系统的关系
消化系统为循环系统提供 营养物质
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 各组织器官,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
维持内环境稳态
消化系统通过调节水和电解质的吸收与排泄 ,与循环系统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的关系
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吸入氧气,通过血液循环将其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同时将组织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 血液循环排出体外。
血管的结构
血管壁由内层的内皮细胞、中层的平滑肌细胞和外层的结缔组织构成。
血管的功能与调节
01
02
03
物质交换功能
血管是血液与组织间进行 物质交换的重要通道,氧 气、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通过血管进行交换。
调节血流
血管通过收缩和舒张来调 节血流,维持血压稳定和 满足组织需求。
免疫作用
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免疫作 用,能够抵御病原体的入 侵。
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 左右两肺之间,约2/3在 正中线的左侧。
心似倒置的圆锥体,前 后稍扁,心底朝向右后 上方,与上腔静脉、主 动脉相连,心尖朝向左 前下方,心底为心房, 心尖为心室。
心壁由心内膜、心肌和 心外膜三层构成。
心脏分为左心和右心两 部分,左心又分为左心 房和左心室,右心又分 为右心房和右心室。
维持酸碱平衡
呼吸系统通过调节二氧化碳的排出量,与循环系统共同维持酸碱平衡。
循环系统与泌尿系统的关系
排泄代谢废物
泌尿系统通过生成尿液,将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而循环系统负责将尿液运 输到肾脏等泌尿器官。
维持水盐平衡
泌尿系统通过调节尿液的量和成分,与循环系统共同维持水盐平衡。
生理学--血液循环
第二节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
一、 心肌细胞的分类
根据心肌细胞的组织学、功能和电生理特性,可 将心肌细胞分为两类:
(一)工作细胞与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
①工作细胞(非自律细胞):心房肌、心室肌 特点:有收缩性,兴奋性、传导性,无自律性
②特殊传导系统(自律细胞) 有窦房结、房室交界(房结区、结区、结希区)、 房室束(希氏束)及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组成。
(1)静息电位(最大舒张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差值
RP 绝对值↑→距阈电位远→需刺激阈值↑→兴奋性↓ RP 绝对值↓→距阈电位近→需刺激阈值↓→兴奋性↑
阈电位水平上移→RP距阈电位远→需刺激阈值↑→兴奋性↓ 阈电位水平下移→RP距阈电位近→需刺激阈值↓→兴奋性↑
(2)Na+通道的性状
Na+通道所处的机能状态,是决定兴奋性正常、低下 和丧失的主要因素。以快反应细胞为例,Na+通道具有 备 用 ( 或 静 息 , resting) 、 激 活 ( activation ) 和 失 活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安静时心率超过100次∕分,为 窦性心动过速, 如低于60次∕分, 则为窦性心动过缓。
二、心脏泵血 射血与充盈过程
心脏泵血功能的完成,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① 心脏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而造成心室和心房
及动脉之间的压力差,形成推动血液流动 的动力; ② 心脏内4套瓣膜的启闭控制着血流的方向。
增加的内向离子流,称为If内向离子流, 又称起搏电流。 If通道也是Na+通道。
If通道与膜电位的关系:
◄ 3期:膜电位达-60mV, If通道被激活而开放,
达-100mV, If通道超极化激活
人体机能(生理学):血液循环
1.心肌细胞兴奋性周期变化 最大特点: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即相当于心肌的整个收缩期和舒张的早期。 意义:使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始终保持有节律的舒、缩交替活动,有利于心室完成射血功能。
【掌握】心肌的四大生理特性
(1)有效不应期: ✓ 绝对不应期+局部反应期 ✓ 兴奋性为零 (2)相对不应期: ✓ 兴奋性低于正常 (3)超常期: ✓ 兴奋性高于正常
✓心率↑↑(>180次/分)→心动周期缩短,尤其是心舒期缩短
✓→前负荷↓↓→心排出量↓。
✓心率↓↓(<40次/分)→心动周期延长,尤其是心舒期延长 ✓→前负荷↑↑→心排出量↓。
〔了解〕心力贮备
【概念】心排出量随着机体代谢的增强而增多的能力。
健康人在安静时的心输出量约3.6-4.8L/min 健康人在剧烈体力活动时的心输出量可高达25 ~ 35L/min,为安
〖熟悉〗心输出量概念
心指数: 概念: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排出量。 意义:临床上评价不同个体心功能好坏的常用的指标。
现实中人有矮小和高大的,其新陈代谢总量并不相等,用心输出量 的绝对值作为指标进行不同个体间心功能的比较是不全面的。研 究发现心输出量与体重不成正比,而与体表面积成正比。
〖熟悉〗心输出量概念
期前收缩(早搏): 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心肌受到人工或来 自异位起搏点的激动而产生的收缩。 代偿间歇: 期前收缩后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
(五)理化因素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
1.温度:主要影响自律性,使其增高。 2.酸碱度:当PH值增大,心肌收缩力增强。 3.电解质离子: ❖高血钾:重度高血钾时,心肌的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均减弱, 甚至心脏停止跳动于舒张状态(钾抑制)。故临床补钾时,禁止静脉推注。 ❖高血钙:血Ca2+升高,心肌收缩力增强,甚至停跳于收缩状态(钙僵直)。
生理学笔记——第四章血液循环
⼀、⼼动周期与⼼率 1.概念:⼼脏⼀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动周期。
由于⼼室在⼼脏泵⾎活动中起主要作⽤,所以⼼动周期通常是指⼼室活动周期。
2.⼼率与⼼动周期的关系: ⼼动周期时程的长短与⼼率有关,⼼率增⼤,⼼动周期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都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例较⼤,⼼肌⼯作的时间相对延长,故⼼率过快将影响⼼脏泵⾎功能。
3.⼼脏泵⾎ (1)射⾎与充盈⾎过程(以⼼室为例): ①⼼房收缩期:在⼼室舒张末期,⼼房收缩,⼼房内压升⾼,进⼀步将⾎液挤⼊⼼室。
随后⼼室开始收缩,进⼊下⼀个⼼动周期。
②等容收缩期:⼼室开始收缩时,室内压迅速上升,当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房室瓣关闭,⽽此时主动脉瓣亦处于关闭状态,故⼼室处于压⼒不断增加的等容封闭状态。
当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时,主动脉瓣开放,进⼊射⾎期。
③快速射⾎期和减慢射⾎期:在射⾎期的前1/3左右时间内,⼼室压⼒上升很快,射出的⾎量很⼤,称为快速射⾎期;随后,⼼室压⼒开始下降,射⾎速度变慢,这段时间称为减慢射⾎期。
④等容舒张期:⼼室开始舒张,主动脉瓣和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故⼼室处于压⼒不断下降的等容封闭状态。
当⼼室舒张⾄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开放,进⼊⼼室充盈期。
⑤快速充盈期和减慢充盈期:在充盈初期,由于⼼室与⼼房压⼒差较⼤,⾎液快速充盈⼼室,称为快速充盈期,随后,⼼室与⼼房压⼒差减⼩,⾎液充盈速度变慢,这段时间称为减慢充盈期。
(2)特点: ①⾎液在相应腔室之间流动的主要动⼒是压⼒梯度,⼼室的收缩和舒张是产⽣压⼒梯度的根本原因。
②瓣膜的单向开放对于室内压⼒的变化起重要作⽤。
③⼀个⼼动周期中,右⼼室内压变化的幅度⽐左⼼室的⼩得多,因为肺动脉压⼒仅为主动脉的1/6. ④左、右⼼室的搏出⾎量相等。
⑤⼼动周期中,左⼼室内压最低的时期是等容舒张期末,左⼼室内压是快速射⾎期。
因为主动脉压⾼于左⼼房内压,所以⼼室从⾎液充盈到射⾎的过程,是其内压从低于左⼼房内压到超过主动脉压的过程,因此⼼室从充盈到射⾎这段时间内压⼒是不断升⾼的。
生理学专题(3-人体的血液循环)
生理学专题(3-人体的血液循环)SYSU-Her某 D-2023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0、(预备知识)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概述:血液循环:心脏和血管组成机体的循环系统,血液在其中按一定方向流动,周而复始。
血液循环的意义?1运送机体代谢活动所必须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运走代谢产物。
2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运送激素及体液因素到靶器官,实现体液调节。
3止血及防卫功能4体温调节循环系统的组成: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systemic circulation):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器官--右心房肺循环(pulmonary circulation):右心室--肺动脉--肺内气体交换--左心房1、心肌的生物电现象:①心肌的四种生理特性:(其中兴奋、自律、传导是电特性)兴奋性(e某citability)自律性(autorhythmicity)传导性(conductivity)收缩性(contractility)②心肌细胞的分类:I.是否产生节律:自律性细胞(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窦房结、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浦肯野纤维)。
非自律性细胞(工作细胞:心室肌、心房肌)③心肌细胞的电活动:跨膜电位:静息电位、最大舒张电位(自律细胞)、动作电位内向电流:去极化生成内向电流(Na离子的离子通道打开,外部的Na离子进入胞内)外向电流:超极化过程中生成外向电流(3Na离子出,2K离子进,整体的电流还是向外的)跨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1、膜的两侧存在离子浓度差2、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跨膜离子流的形式:易化扩散,通过离子通道(电压门控通道和配体门控通道(化学门控))心肌静息电位:心室细胞的静息电位约为-90mV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静息状态下膜对K+的通透性较高(K通道是打开的),对其它离子通透性很低,K+顺其浓度梯度由膜内向膜外扩散至平衡电位:钾平衡电位。
其他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心房肌:乙酰胆碱依赖性钾通道(IK-Ach)最大舒张期电位:浦肯野细胞-90mv、窦房结细胞-60mv心肌动作电位:1、形态复杂2、持续时间长3、动作电位的升支和降支不对称。
4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生理学复习要点详解+习题
第四章血液循环复习要点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CO2、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激素和其他体液因子;另一功能是分泌生物活性物质。
血液循环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起重要作用,血液循环一旦停止,生命也随之终结。
一、心动周期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心脏周而复始地作收缩和舒张交替的活动,心房或心室每进行一次收缩和舒张为心跳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即心动周期。
心房和心室活动周期的时间是相等的。
一个心动周期包括收缩期和舒张期,舒张期的时间长于收缩期。
按心率为75 次/分计算,每个心动周期为0.8 秒。
心动周期时程长短与心率之间呈倒数关系(心动周期=60 秒/心率)。
当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便缩短,其申舒张期缩短的比例大于收缩期。
在整个心脏活动过程中,心房和心室同时处于舒张状态的这一段时间,称为全心舒张期。
二、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在血液循环中起“泵”的作用,左、右心室将血液分别射入体循环和肺循环,并维持血液的循环流动。
1.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脏的充盈和射血是依靠心房与心室之间、以及心室与主(肺)动脉之间的压力梯度来推动的。
房-室压力梯度和心室-动脉压力梯度是推动血流的直接动力,心脏瓣膜的适时关闭和开放,可阻止血液倒流,使血液按单一方向流动。
在泵血过程中,心室起主要作用,左、右心室射血和充盈过程相同,射出的血量相等。
在心室收缩期,室内压升高使房室瓣关闭,阻止心室内血液倒流回心房;当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时,心室-动脉压力梯度的作用使半月瓣开放,血液被射入主动脉。
在心室舒张期,心室内压下降,主动脉瓣关闭,阻止主动脉内血液倒流回心室;当心室内压低于心房内压时,房-室压力梯度则使房室瓣开放,血液从心房流入心室使心室充盈。
心室的充盈主要依靠心室舒张造成的室内压大幅下降的“抽吸”作用。
心房收缩使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压力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约25%),对心脏射血和充盈有利。
心动周期中,心室容积、压力、血流方向、瓣膜启闭等变化,详见主教材图4-2。
生理学:第四章 血液循环
①Na+-Ca2+ exchanger(Na+-Ca2+交换体): 经同一载体,1个Ca2+ 出细胞;3个Na+进细胞
刺激Na+泵
将Na+泵出细胞
② Ca2+ 泵活动:
将2期内流的Ca2+ 泵出细胞。
1期 平台期
0期
3期
由于泵出与泵入 的正电荷总数相 等,膜电位稳定 于-90mV。
第 四 章 血 液 循 环
(Circulation)
血液循环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① 完成机体内的物质运输,将体内物 质代谢过程中的原料和代谢产物运送 到各有关器官;
② 运输并传送各种内分泌腺所分泌的 激素,以实现机体的体液性调节功能;
③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
④ 保证血液对机体的防卫功能活动的 发挥和实现。
4期
(二)自律细胞的生物电活动
1、浦肯野细胞的动作电位
心室肌细胞
浦肯野细胞
与心室肌细胞相比,浦 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的0、 1、2、3期的图形和离 子流都是相同的,不同 的是4期。心室肌细胞 动作电位的4期很稳定, 如果没有外来刺激,也 没有兴奋传来,它可较 长时间地保持-90mV的 静息电位。
而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的4期不稳定,在 没有外来刺激,也没有兴奋传来的情况下, 可自动缓慢地去极化,一旦达到阈电位就 爆发新的动作电位,并如此反复。
若按照去极化、 复极化的顺序 过程,心室肌 工作细胞的动 作电位可区分 为0~4期五个 时期。
1、极化期(0期):
心室肌去极化过程(动作电位的升支), 膜电位立即从静息的极化状态下的-90mV迅 速上升到30mV左右。该期时程极为短暂,仅 占1~2ms,其幅度较大,约为120mV,其电 位变化的速率较快,可达300V/s。0期的形 成机制与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基本相同。
人体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下血管生理
人体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下血管 生理
五、微循环 (一)、概念:微静脉与微动脉之间的
血液循环 。 (二)、组成:7个部分、3条通路
1、迂回通路(营养通路) ①特点:a、 管壁薄(真毛细血 管),穿插于细胞间隙。 迂回曲折,交错成网。
人体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下血管 生理
腺、胃肠道腺体 ③特点:无紧张性活动,在一般情况下不影
响血管的舒缩。
人体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下血管 生理
(二)心血管中枢 1、延髓
(1)分区:缩血管区 、舒血管区 、传入 神经接替站 、心抑制区
(2)特点: ①具有紧张性活动 ②交互抑制
2、延髓以上 脑干、大脑、小脑
人体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下血管 生理
人体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下血管 生理
3、体位改变 卧位→立位时,身体低垂部位的静脉跨壁 压↑→静脉扩张,容量增大,可多容纳 500ml血→回心血量↓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肌肉泵或静脉泵)
人体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下血管 生理
人体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下血管 生理
5、呼吸运动(呼吸泵) 吸气时,胸内负压增大→静脉跨壁压↑→胸 腔内大静脉扩张↑→压力↓ 有利于外周静脉回心血。 呼气时,胸内负压变小→跨壁压↓→胸腔内 大静脉扩张↓→压力↑→静脉回心血量↓ 可见,对体循环而言,呼吸运动对静脉回 流起着泵的作用。
烧伤过敏等通透性淋巴回流受阻七淋巴液的生成和因素第四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自主性神经调节植物性神经调节自主性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副交感神经的一部分走行其中一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1心脏的神经支配心交感神经
第三节 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
人体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下血管 生理
《生理学基础》第四章 血液循环知识重点
1.心率:心脏每分钟搏动的频率。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60~100次/min,平均75次/min。
2.心动过缓:心率<60次/min;心动过速:心率>100次/min。
3.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4.心动周期中心腔内四大状态的变化5.心音6.每搏输出量/搏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射出的血量。
7.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是评价心泵血功能的指标。
8.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9.(静息)心指数:(安静和空腹时)每m²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
用于评定不同个体的心功能。
10.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1)搏出量:①心肌的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容积;②心肌的后负荷:动脉血压;③心肌收缩能力;④:在一定范围内,心率越快,心输出量越多。
11.普通心肌细胞(工作细胞):有收缩性、兴奋性、传导性,无自律性。
12.特殊心肌细胞(自律细胞):有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无收缩性。
13.普通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90mV,K+外流形成。
(2)①0期去极化:-90mV→+30mV,由Na+快速内流所致;②1期复极化:+30mV→0mV,由K+快速外流所致;③2期复极化(平台期):0mV,由Ca2+内流,K+外流所致;④3期复极化:0mV→-90mV,由K+快速外流所致;⑤4期复极化(静息期):-90mV,通过Na+–K+泵,摄K+排Na+、Ca2+。
14.自律细胞与心肌工作细胞生物电的最大特点:4期自动去极化。
15.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机械收缩特性-收缩性。
16.心脏正常起搏点:窦房结(自律性最高)。
17.窦性心律:由窦房结为起搏点所控制的心跳节律。
18.房室延搁:兴奋由心房传入心室时,在房室交界处耗时较长的现象。
19.房室延搁意义:使心房与心室交替收缩(不发生同步收缩),并使心室收缩前得到足够的血液充盈,有利于心脏的射血。
生理学教材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四章血液循环(Circulation)本章导读血液循环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
生命不息,循环不止。
机体内的血液通过周而复始的循环,运送营养物质、内分泌激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到达相应的组织器官和靶细胞,同时携带其代谢终产物经由排泄系统排出体外,从而保证了新陈代谢的不断进行,实现了体液调节和血液的免疫防卫功能,进而维持了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循环系统是一套连续、封闭的管道系统,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组成。
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来源于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泵血功能的实现是以其特定的生物电活动为基础的。
按照心肌细胞不同的电生理活动特点,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构成心房和心室壁的普通心肌细胞,即工作心肌细胞;另一类是具有自动节律性或起搏功能的心肌细胞,即特殊传导系统心肌细胞。
心肌细胞具有的一般生理特性是: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正常心律的自律性兴奋由窦房结发出,传播到右心房和左心房,然后经房室交界区、房室束、浦肯野纤维传播到左、右心室,引起心房、心室先后有序的节律性收缩。
心脏泵血的过程即是心脏进行节律性有序舒缩的过程。
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即为心动周期,它可以作为分析心脏机械活动、研究其泵血机制的基本单位,对心脏泵血功能进行正确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其常用指标有心输出量、心脏作功量等。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和心率。
按照各类血管不同的功能特点,可将其分为三类:即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血液由左心室泵出后,循动脉系统分配至各器官组织,在毛细血管网处进行物质交换后,又经静脉系统收集回流至右心房,继续新一轮的心肺循环。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即压强。
血压的形成有两个基本的条件,即心血管系统内有血液充盈和心脏射血。
动脉血压是血液在动脉内流动时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所产生的侧压力,可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
凡参与形成动脉血压的因素,都可以影响动脉血压。
生理学-血液循环
19:48
(三)、心脏泵功能的贮备 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长的能力, 称为泵功能贮备或心力贮备 可由安静时的4.5-6L/min增加到30L/min左右; 通过三个途径实现: 心率储备:适当增加心率,2~2.5倍; 舒张期储备:增加心舒末期容积(增加前负 荷),约 15 ml 收缩期储备:减小心缩末期容积(增加收缩, 约 55 ~ 60ml。
19:48
3、心肌收缩力:心肌收缩力(本身的收缩率)
↑→搏出量↑
• 交感兴奋、肾上腺素等→心肌收缩力↑ • 迷走兴奋、乙酰胆碱等→心肌收缩力↓ 4、心率:在搏出量一定时,心率↑→心输出量↑ • 心率<40~50次/分→心舒期↑↑→心室 充盈有限→心输出量↓ • 心率>170~180次/分→心舒期↓↓→心 室充盈不足→心输出量↓
19:48
四、心
心音特点 形成机制
音
第一心音
音调低,时间长
第二心音
音调高,时间短
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 动脉瓣关闭,血流冲击 心室射血冲击动脉壁 动脉根部管壁
生理意义
临床意义 最佳听诊部位
标志心室收缩开始
心室肌收缩力大小;房 室瓣功能
标志心室舒张开始
动脉压高低;动脉瓣功 能
左锁中线第5肋间
第2肋间胸骨左右缘
19:48
等容舒张期 (0.06-0.08s)心室开始舒张房内压<
室 舒 期
0.5s
充盈期
室内压(房室瓣关闭)<动脉压(动脉瓣关闭 )心室容积不变是 室内压下降速率和 幅度最大的时期。
(0.42s) 心室进一步舒张房内压>室内压 (房室瓣开放)<动脉压(动脉瓣关闭)心房内 血液流入心室是室内容积和速率增加最多 和最快的时期,全心均处于舒张状态0.40s。
[生理学]循环(血管与调节)总结
随温度变化
thoroughfare capillaries
调节体温
(二)Cap壁的结构特点
1. 特点: 管壁由单层内皮C构成(厚度0.5μ),管壁无平滑肌。 内皮C之间存在裂隙,构成Cap内外的物质交换通路。
Left: Continuous Capillary
Right: Fenestrated Capillary
( 5 )循环血量 / 血管容积的比例:失调 → 体循环平均压变
→ABP变 如:大失血→循环血量→ABP↓(显著) 过敏休克→血管容积↑→回心血量↓→ABP↓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小结)
因素改变 搏出量↑ 心率↑ 外周阻力↑ 有效血量↓ 大A弹性↓ SP ↑↑ ↑ ↑ ↓ ↓ ↑ DP ↑ ↑↑ ↑↑ ↓ ↓ 脉压 ↑ ↓ ↓ ↓ ↓ ↑ ↑ ABP ↑ ↑ ↑ ↓ ↑
(二) 血流阻力:
1. 概念: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遇到的阻力(离子、分子间的
摩擦力)。湍流阻力比层流时大。 R=8ηL/πr4 可见,血流阻力主要由血管口径和血液粘滞度决定 (π常数,L变化不大)
(1)血管口径是形成血流R的主要因素。对器官来说,阻力
血管口径缩小,则器官血流量减少。(控制器官阻力血管 口径,实现血流量在器官间的分布)
(三)血压
1. 概念:流动着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压强)。
2. 血压:分动脉血压、Cap压、静脉血压。
各段血管的血压不同,平常说的血压一般指ABP。
Blood pressures in the different portions of the systemic circulation
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2. 数量(密度):人体Cap总数约400亿根。 心脑肝肾:Cap密度高(2500-3000根/mm3) 骨骼肌:密度低(100-400根/mm3 ) 骨、脂肪、结蹄组织:更低。 交换面积大:Cap半径3μ,平均长度750μ,则每根 Cap面积约14000μm2 ,加上微静脉交换面积,每根可 达22000μm2。 全身Cap交换面积约1000m2
《生理学基础》第四章 血液循环
《生理学基础》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四章《血液循环》主要介绍了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
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体内循环的过程,它由心脏、血管和血液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组成。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循环系统的组成:循环系统主要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通过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体内循环。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通过形成一个闭合的系统,使血液能够在体内流动。
2. 血液的组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
血浆是血液的非细胞性成分,含有水、蛋白质、糖类、脂类等物质。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在血液中起着各自特定的功能。
3. 循环的机制:血液循环经过两个循环系统,即肺循环和体循环。
肺循环是指血液从心脏经过肺部,完成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体循环是指血液从心脏经过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完成物质的输送和代谢产物的排出。
4. 循环的调节:血液循环的调节主要由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完成。
神经系统通过控制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调节心脏的输出量和心率。
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分泌和作用,影响血管的收缩和舒张,调节血管阻力和血压。
血液循环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过程,它保证了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等物质的运输和交换,维持了体内各个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
正常的血液循环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篇血液循环总结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所经历的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按心率75次/分计算,每个心动周期持续0.8秒。
首先心房收缩,0.1s后心房舒张,心室收缩,分为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和慢速射血期。
在等容收缩期,心室有收缩的趋势,而房室瓣关,动脉瓣关,心室容积不变,导致室内压急剧升高。
当室内压高过主动脉压时,进入快速射血期,动脉瓣冲开,血液快速射入动脉,室内压下降。
当室内压下降到与主动脉压相等时,进入慢速射血期。
此后射血的速度逐渐减慢,直至为0。
此后心室进入舒张期,分为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和慢速充盈期。
在等容舒张期,心室有舒张的趋势,而动脉瓣关,房室瓣关,心室容积不变,导致室内压急剧下降。
当室内压下降到低于房压时,房室瓣冲开,血液快速进入心室,室内压上升。
当室内压上升到与主动脉压相等时,进入慢速充盈期。
心房的收缩、舒张原理与心室类似,不过心房的收缩期占0.3s,舒张期占0.5s。
心脏的工作具有很多评价指标,比如心脏的搏出量是指每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心脏的射血分数是指搏出量占心室充盈血量的百分比,还有每分心输出量、心指数、每搏功和每分功等,这些指标对心脏的评价具有重要作用。
心脏的输出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称为心力储备,包括搏出量的储备和心率储备。
心输出量等于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因此搏出量与心率影响心输出量。
而博出量取决于心室的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肌收缩能力等。
二.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心肌细胞静息电位的形成与K+外流有关,与骨骼肌神经细胞类似。
而动作电位可分为5个时期:去极相的0期和复极化相的1、2、3、4期。
0期去极化主要是因为电压门控钠通道开放,Na+内流引起的,持续时间很短。
1期复极化则主要是K+外流引起的。
在2期复极化,由于Ca2+内流和K+外流处于相对平衡,形成一个平台,因此也叫平台期。
由于Ca2+逐渐停止内流和K+增加外流,膜电位再次下降,出现3期复极化。
当膜电位复极化至静息电位时形成4期复极化。
从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至3期复极化到-55mV的这段时期内,膜的兴奋性完全丧失,即对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能产生反应,这个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
在3期膜电位由﹣55mV复极化到约﹣60mV的期间,给予一个强大刺激可引起幅度很小的局部去极化反应,但仍不能产生动作电位,这一时期称局部反应期。
从0期去极化开始到3期膜电位恢复到﹣60mV这段期间内,任何强大刺激均不能引起心室肌产生新的动作电位,其兴奋性为零,故总称为有效不应期。
由于有效不应期的存在,使得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
心肌细胞自律性大小为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蒲肯野细胞,窦房结P细胞的自律性最高,因此成为心脏的主导起搏点,机制有两种:抢先占领和超速驱动压抑。
由窦房结发出的信号首先传到心房,通过缝隙连接,迅速传遍整个心房。
而传到心室的途径只有一个:房室交界。
兴奋通过房室交界时,需要耗时0.1s,称为房室延搁,保证心室的收缩发生在心房的收缩之后,具有重要意义。
三.心得体会
解剖教给了我心脏的形态,而生理教给了我心脏工作的机理。
听胡老师讲心脏的供血过程,真的让我感受到了心脏的奇妙。
这么小的一个器官,却有着巧妙的工作程序。
对心脏的学习不用去死记硬背,知道了它的机理,自然就忘不了。
还有,上课要跟着老师的思路来,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的学习才有意思。
如果老是在下面自己看书,会丢掉一些精彩的内容。
四.问题
兴奋通过房室交接需要0.1s的延时,它的机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