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420219656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 ppt课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  ppt课件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在这些省份的 丘陵、山地、林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劳动者以及 赴该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
4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尚不能确定。部分 病例有明确的蜱叮咬史。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 急性期病人血液可能有传染性。
三、临床表现。
1、潜伏期:不十分明确,可能为7至14天。
预后: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老年患者、有基础疾病者、 出血倾向明显者预后较差。
四、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减少,1-3×109/L.嗜中性粒细 胞减少,淋巴细胞多正常。血小板降低30-60×109/L。
2 、尿常规:多数病例有蛋白尿。少数病例有镜下血尿 或肉眼血尿。
3、生化检查:LDH、CK、AST、ALT升高,尤以 AST、CK-MB升高为主。常有低钠血症,个别病例 BUN升高。 4、病原学检查: (1)、血清可检测出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 (2)、血清可分离出新型布尼亚病毒。 5、血清学检查
(1)、 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阳性;
(2)、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性。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标准

1、有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有病区生活或
旅游史或发病前两周内有蜱虫叮咬史)
2、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二)、疑似病例:
1、有流行病学史;
2、有发热和颈部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表现;
的病毒进行鉴定和病毒基因组基因序列分析以及急性期和
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中和试验等检测,确定引起发热伴血
小板减少综合症为一种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新病毒感染。
一、病原学;

新发现的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裂谷
热病毒。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80---100nm,外有脂质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培训ppt课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培训ppt课件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凝血功能检查等,有助于了解 病情和明确诊断。
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腹部超声等,有助于了解多脏器功能 损害程度和并发症情况。
03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的治疗
药物治疗
01
02
03
抗病毒药物
针对病毒感染,采用抗病 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减 轻病情。
病例分享与讨论
分享典型病例,分析诊疗过程,总结经验 教训。
问题与答疑
针对培训内容提问, 解答学员疑惑。
针对实际工作问题提 问,分享实践经验。
针对病例分享提问, 深入探讨诊疗思路。
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
通过问卷调查、考试等方式评估培训 效果。
收集学员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次培训 提供参考。
根据评估结果,分析培训不足之处, 提出改进措施。
05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的案例分析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1
患者李某,男性,52岁,因发热、乏力、头痛等症状就诊,实验室检查显示血小 板减少,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病例2
患者张某,女性,38岁,因发热、全身酸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就诊,实验室检查 显示血小板减少,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建立健全的疫情报告制度,要求医疗 机构和相关部门及时上报疫情信息。
监测系统建设
加强监测系统建设,提高监测的敏感 性和准确性,及时发现病例和疫情。
疫情分析研判
对上报的疫情数据进行及时分析研判, 评估疫情态势和风险,为防控决策提 供科学依据。
预警与响应
根据疫情分析研判结果,及时发布预 警信息,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措 施。
鉴别诊断
与其发热性疾病鉴别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课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课件

预后与预防
1
预后: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
2
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免接触感染源,提高自身免疫力
3 治疗: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 议进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
4 康复: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 合治疗,注意休息,合理饮食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 合征的案例分析
典型病例
01 患者A,女性,45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 诊断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免疫应答:病毒感染后, 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导致
血小板减少
抗体:病毒感染后,机体 产生抗体,导致血小板减

细胞损伤
病毒感染:发热伴血小 板减少综合征的病原体 主要是病毒,病毒感染 可导致细胞损伤。
01
细胞凋亡:发热伴血小 板减少综合征患者体内 细胞凋亡增加,可能导 致细胞损伤。
03
02
免疫反应:发热伴血小 板减少综合征患者体内 存在异常的免疫反应, 可能导致细胞损伤。
胃肠道症状:恶心、 呕吐、腹泻等胃肠
道症状
皮肤黏膜症状:皮 疹、黏膜出血等皮
肤黏膜症状
其他症状:如乏力、 肌肉酸痛、关节疼
痛等。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 合征的病理机制
病毒感染
1
病毒类型:汉坦病毒、 登革热病毒、埃博拉 病毒等
2
病毒传播途径:呼吸 道、消化道、皮肤接 触等
3
病毒入侵:通过细胞 受体结合,进入细胞
04
血管损伤:发热伴血小 板减少综合征患者体内 血管损伤增加,可能导 致细胞损伤。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 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临床表现:发热、 血小板减少、出 血等症状
01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ppt课件PPT课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ppt课件PPT课件

部位
未提及 腹股沟
例数
3 5
比例 (%)
6.52
10.87
颈部、左腋窝及腹股沟 1
2.17
双侧腹股沟 双腋窝及锁骨上
5
10.87
1
2.17
右侧腹股沟
12
26.09
右颌下淋巴结
1
2.17
左侧腹股沟
15
32.61
左颈部,左腋窝
1
2.17
左颈部及双侧腹股沟
1
2.17
左腋窝
1
2.17
合计
46
100
单侧
例数 比例
1.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等 2. 对高热者可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药物退热。 3. 对有明显出血者,可输血小板、血浆。 4. 对合并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者,可早期使用肝
素。 5. 对粒细胞严重低下患者,可用粒细胞集落刺激
因子。
5. 对少尿患者,
– 应碱化尿液, – 注意监测血压和血容量变化。 – 对足量补液后仍少尿者,可用利尿剂。 – 如出现急性肾衰时,可进行相应处理。
(二)鉴别诊断。
应当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等立克次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败 血症、伤寒、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相鉴别。
+ 地区分布
– 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江苏 – 其它省份? – 山地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地区,散发
+ 发病季节应为3-11月,高峰主要集中在4-6月,不同 地区可能略有差异。
+ 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 目前这类患者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症状,病 因尚不明确,起初以疑似无形体病命名,
+ 2010年5月之后,中国疾控中心暂将其命名为“发热伴 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的诊断PPT课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的诊断PPT课件

+ 病原体:普氏立克次体 + 传染源:病人是主要传染源 + 传播途径:体虱叮咬 + 临床特点:发热、皮疹无焦痂(90%),剧烈头痛、可
有谵妄 + 甚至昏迷,脾大(90%)。合并心肌炎时可有心音低钝、
心律 + 失常、奔马律、低血压甚至循环衰竭。 + 外裴反应(变形杆菌OX19凝聚试验)效价≥1:160或病
部分病例出现胃肠道症状如厌食、腹痛、 腹泻等
部分重症病例可出现出血、皮肤瘀斑,伴 多脏器损伤、DIC。
+ 实验室检查 早期外周血象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严
重者呈现进行性减少,异淋巴细胞增多 末梢血涂片镜检查到包涵体 尿蛋白阳性,或隐血试验阳性。 谷丙和/或谷草转氨酶、心肌酶和胰酶升高
+ 血清及病原学检测 + 血样PCR检测核酸阳性 + 免疫组化染色阳性 + 分离到病原体 + 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无形体IgM抗体阳性 + 恢复期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有4倍及4倍 以上升高,或单份血清IgG抗体滴度大于1: 256
+ 在抢救或护理危重病人时,尤其是病人有咯血、 呕血等出血现象时,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应当 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与病人血液直接接触。
+ 概述
+ 病原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 经蜱传播
+ 主要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的立克次体 疾病
+ 是一类新发的重要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 病。
+ 1994年美国报告首例病例,2006我国安徽 省发现本病病例。
LDH、CK及AST、ALT等不同程度升高,尤以AST、 CKMB升高为主,常有低钠血症,个别病例BUN升高。
病原学检查。 1.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 2.血清中分离新型布尼亚病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PPT课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PPT课件
1
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防治指南
2
3
疫情回顾
2006年以前,在浙江、安徽、山东、江苏等地 有零星报告不明原因发热伴血小板降低病例
2006年,安徽确诊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聚集性疫 情
2007~2009年,河南、湖北、山东等地陆续报 告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
疫情发生后,中国疾控疾控中心会同各级疾控中 心开展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工作
24
三、医务及陪护人员防护
医疗、流调、采样、陪护及转运人员应在标准预 防的基础上,按预防接触传播类疾病的原则进行 防护。
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 时应戴乳胶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应摘除手套 ,洗手和/或手 消毒。
25
从事气管插管或其他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 时,应穿隔离衣并戴外科口罩和护目镜(或防护 面罩);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置专用包装 袋并进行消毒。若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进行处置。
45
蜱防治知识宣传要点
一、蜱的特点
蜱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蜱总科,蜱总科 又分为硬蜱科及软蜱科。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 、犬豆子、八脚子等,通常寄生在鼠类、家畜等体 表。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 ,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不等 全世界已知蜱类800余种,我国已发现110余种。 中原地区常见有长角血蜱、血红扇头蜱、微小牛蜱 等
41
42
43
带蜱指数调查法。牛、羊、犬等家养动物或其它 野生动物用适当方式制动固定后,直接检蜱,计 算带蜱指数,采集到的雌、雄蜱各若干只置于 75%乙醇溶液中保存,不同动物体表采集到的蜱 置于不同的管中,记录采集时间、地点、所来自 动物等。带蜱指数调查法结合宿主动物调查进行 ,有关信息应一并填入附表。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ppt课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ppt课件

布尼亚病毒
➢ 布尼亚病毒自然感染见于许多脊椎动物和节肢动 物(蚊、蜱、白蛉等)
➢ 可感染小鼠 ➢ 并能在一些哺乳类、鸟类和蚊细胞培养中生长 ➢ 对人可引起类似流感或登革热样的疾病、出血热
及脑炎 ➢ 有蚊媒、蜱媒、白蛉媒3种传播类型 ➢ 有些病毒在其节肢动物媒介中,可经卵、交配或
胚胎期传播
布尼亚病毒的变种
➢ 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若无条件进行检测,应当 将标本运送至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检测工 作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反馈检测 结果
➢ 在标本采集、运输及实验室工作过程中,要按照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 规定,做好生物安全工作
➢ 标本采集时可进行一般性防护(穿戴口罩、手套和 长袖工作服)
➢ 采集后应当将标本置于防漏容器中送检,注意不 要污染容器的外表,并做好相应的消毒
➢ 进行血清学和核酸检测时,应当在生物安全Ⅱ级 及以上的实验室开展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病例报告后,应当按照 《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开展 流行病学调查,追溯可能的感染来源,调查传播 途径及相关影响因素,填写《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表》
➢ 2010年9月12日,国家疾控中心从病人身上分离 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
➢ 布尼亚病毒是一个大类,而“新型布尼亚病毒” 可能会被认定为一种新变种
➢ 从目前来看,这一病毒主要由蜱传播
(三)临床表现
➢ 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
➢ 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起病,体温多在38℃以 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 程可长达10天以上。大多数有恶心、呕吐及食欲 不振等消化道症状,乏力表现明显。查体常有颈 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 痛及相对缓脉。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ppt课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ppt课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ppt 课件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概述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治疗与预防 • 研究进展与展望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其特征为发 热、血小板减少以及多器官功能损害。
症状
03
02
大部分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可以痊愈,不留后 遗症。
04
康复指导
注意休息:康复期间应充分休息,遵医嘱 治疗和护理。
05
06
定期复查:康复后应定期到医院复查,以 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04
研究进展与展望
研究现状与成果
诊断标准的建立
目前已经建立了发热伴 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 断标准,为临床诊断提
病例分析与讨论
病例特点
该病例与其他病例相比有哪些独特之处,如病情严重程度、并发 症等。
诊断难点
在诊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如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治疗策略
针对该病例的治疗方案和用药选择,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估。
经验教训与启示
1 2
预防措施
针对该病例,医生应该如何预防类似疾病的发生。
临床意义
该病例对于提高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的 意义。
供了依据。
病原学研究
通过对病毒基因组的研 究,深入了解了病毒的 分子特征和传播途径。
流行病学研究
揭示了该病的流行病学 特征,为防控策略的制
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治疗方法的探索
针对该病的治疗方法进 行了多种尝试,包括抗 病毒治疗、对症治疗和
支持治疗等。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01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课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课件

实验室诊断
血常规检查显示血小板计数明显降 低,同时伴有其他相关指标异常。
排除其他类似疾病
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发热和血小板 减少的疾病,如登革热、流行性出 血热等。
03
CATALOGUE
治疗与预防
治疗原则与方法
及时诊断
一旦怀疑患有发热伴血 小板减少综合征,应立 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以明确诊断。
对症治疗
推广预防知识
通过各种渠道普及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预 防意识。
开展临床研究
积极开展临床研究,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和药物。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研究资源和经验,推动 该领域的发展。
未来研究方向
深入探究病因
深入研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 病因和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 理论依据。
新型治疗手段的研发
05
CATALOGUE
相关研究进展
研究现状与成果
全球范围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亚洲地区。
通过对该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 成果。
针对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研究者们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研究方法与技术
01
02
03
康复指导
对于康复期的患者,医生会给予相应的康复指导,如饮食调理、运动建议等, 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04
CATALOGUE
病例分析
病例选择与背景
病例来源
本课件所介绍的病例来自某三甲医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病例背景
患者为中年男性,因发热、乏力等症状就诊,经检查发现血 小板减少。
病例分析过程
症状分析
04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症PPT演示课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症PPT演示课件
分型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表现,FTS可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四种类型。其中,轻型和普 通型患者症状较轻,预后良好;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症状严重,病死率较高。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及流程
疑似病例
具有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应疑似发 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确诊病例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公众对发热 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健康教 育,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 和预防意识,减少疾病的发生 和传播。
倡导国际间在发热伴血小板减 少综合征研究领域加强合作与 交流,共同分享研究成果和经 验,推动全球范围内对该疾病 的防治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地区。
季节分布
02
FTS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在春季和夏季,与蜱虫的活
动季节相吻合。
人群分布
03
任何年龄均可感染FTS,但中老年人和从事户外劳动的人群更容
易感染。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FTS的潜伏期一般为1-2周。患者发病时、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点或瘀斑 等。严重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汇报人:XXX
2024-01-12
• 疾病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方案 •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 研究进展及挑战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FTS)是一种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 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