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
试论阅读教学中求异思维的作用
试论阅读教学中求异思维的作用就一般情况而言,阅读理解大都以求同思维为主,进行顺向认识。
这就使阅读者的思路受到定向限制,最终追求到的只是被理解对象的共性,很难发现错误。
而求异思维进行的再理解是反向的、多维的,它在同中求异,所以捕捉的是对象的特殊性、差异性。
因而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打破常规,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文就从阅读教学中求异思维的作用进行了浅探,从三方面分析归纳了它的作用:一、运用求异思维,能产生对阅读对象理解和认识上的突破。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由于求异思维具有与求同思维不同的认识意向、认识角度和认识方式,因而更易产生认识和理解上的重大突破。
从认识意向上看,求异思维具有好奇、求新、否定、开拓等特点。
阅读一开始,阅读者就带有明显的“批判”心理,不被思维定势和传统的权威的观点方法所束缚,对阅读对象中既成的结论敢于重新质疑:课文或者参考资料所反映的问题能否从另一角度得到新的见解?课文或作者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对吗?假如不是课本或老师所说的这样,情况又会如何?……这些问题会使读者打开更广阔的认识思路,进而在理解同一课文、语段、语句、语词或同一问题时,有可能找到更多更有效的途径,使认识有新的突破。
从认识角度上看,虽然语文的阅读实质上是读者和阅读对象的思维同一,但阅读对象本身作为复杂的系统会有不同的个体结构、层次、意境等,即语文本身的多义性和理解的歧义性以及语言组合的多样性,使这种思维同一又不具有唯一性。
从认识方式上看,求异思维是以幅辏式或辐射式观察、反向思考、假设、联想、想象、灵感等高级思维形式为主。
它不受逻辑思维特别是演绎方法形成的某种固定的先入为主的方式影响,它本身是多维的、发散的,更多具有归纳法的特点。
因而在通常思维感到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可发挥其特点,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二、运用求异思维,能深化对阅读对象的理解和认识。
一般地说,阅读是一个不断深入的探索理解过程,要使这种理解达到更深的本质和更高的境界,有时需要对原有的认识进行不断的充实、完善和否定。
如何运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试析如何运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思维很活跃,他们对同一个问题会提出不同的假想,因而得出不同的见解,这说明了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
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利用语文教材,有意识地拓宽学生的思路,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求异思维能力得到顺利发展。
一、在字词句教学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字词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字词的教学除了要达到“见形而知晓音义,闻音而忆起形义,表义而再现形音”的要求,在头脑中牢固而准确地建立字词的音形义三个因素之间的统一联系,以及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词的能力之外,还应加强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看”这个意思,根据看的不同意义,可以有瞧、瞪、盯、瞟、注视、探望、瞻仰等等。
而同一个词,又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
如“花”,“我家的茉莉花开了。
”“今天我上街花了几十元钱。
”“奶奶戴着老花镜。
”这几个句子中的“花”的意思迥然不同。
这种一词多义、多词同义的训练,是词语教学中“求异”思维训练的最好体现。
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训练。
“改革开放后,祖国人民安居乐业。
”我启发学生:“这个词只适合讲我们人类吗?”通过这一“求异”性的提问,学生又造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句子。
如:“仙鹤举家来到水草地,从此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一群小蚂蚁在大树底下安居乐业。
”这样的训练,极大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以及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既可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为作文打好基础,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求异思维的能力。
有的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习惯于把学生的思路引入到自己既定的教学“框框”之中,这种做法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他们求异思维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阅读知识外,应从文章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积极地思考,以真正达到训练其求异思维的目的。
培养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培养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和求异思维,并且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让学生能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具备良好的学习思维,教师也可以设计开放性的教学任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多角度的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习惯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忽视了对学生探究习惯和求异思维的培养。
然而,在当今信息时代,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和求异思维对于他们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探讨如何通过相应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和求异思维,以满足时代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一、创设情境导入探究主题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探究主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和发展求异思维,通过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具有情境性和启发性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帮助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故事、文章或图画等创设一个学习情境,确保这个学习情境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和思考性,如,学习《曹冲称象》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述三国鼎立中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让学生明白故事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其中出现的人物,通过适当的导入,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或了解文章背景,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共鸣,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或文章中的情景,从而产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接下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或提供观察任务,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如,教师可以提问“假如你处于当时的背景,你会怎么称大象呢?”“你觉得曹冲的方法是最佳的吗?”提出问题之后,要求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同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性和探索空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1]。
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的探索和浅析
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的探索和浅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最新修订版)第一部分前言部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学生思维。
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思维也非常活跃,特别是发散性思维更优于成年人,他们对同一个问题常会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所以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思路拓展,让他们对同一问题找出多种角度不同的思考方法,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强化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那什么是求异思维?求异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
农村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远远不能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由于生活阅历较浅,在学习时他们比较孤立地、片面地分析问题。
所以,在小学农村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迫切需要教师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只有重视学生求异思维能力,语文教学就会生机蓬勃,学生学习语文就会有兴趣。
因此,针对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进行了浅要分析。
本文将从情景教学、省略号教学、提问教学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当今的教学中越来越重视的就是知识的实践,而在教学中加以实践的最好办法就是进行情景教学,通过创设不同的、符合课文的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集中课堂上的注意力,尤其对于小学生这类身心发展还未健全的特殊群体来说,如何达到让其认真上课的目的是小学教师的重要研究内容,而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依托于小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感,便可以合理地解决这个问题。
创设情境教学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需要根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内容而进行不同的创设,通常可以选择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第一种方式是让学生站在客观的第三者的角度去分析。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思维品质培养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思维品质培养阅读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一种思维活动。
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就是对思维能力与思维习惯的培养。
优秀的思维品质,应该是既严密又灵活,既能深入又能拓宽,应该是多维度能力的协调发展。
就阅读品质而言,应该是既能整体把握,又能局部深究,既能旁征博引,又能透析文本,只强调其中某一方面,是不可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阅读品质的。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应围绕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潜心钻研文本,培养思维的深度潜心钻研文本,培养思维的深度是非常必要的。
学生的自然阅读处于“浏览”状态,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更应该重视培养深入钻研的习惯。
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1.抓住重点语句,挖掘深层含义。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七课《行道树》第三段有这么一句:“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悲凉”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城市充满烟尘吗?这也不无道理,可我引导学生思考时总感到这似乎仍有所欠缺。
联系全文上下,我们知道“行道树”的内心情感是由它们所处的特殊位置决定的:它们在站在街道的两旁,饱受烟尘的袭击,惯听城市的喧嚣,不再像先前的同伴那样在原始森林里饮风吸露,玩凉凉的云,过着宁静舒适的生活;每当夜幕降临时,整座城市到处是繁弦急管、红灯绿酒,人们都只顾自己到夜总会、歌舞厅、酒楼、咖啡馆等娱乐场所过欢乐的夜生活,可行道树们却没人理会,没人关照;它们只有在寂静里,在黑暗里,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苦熬着,直到第二天朝霞冉冉升起。
可见行道树的悲凉虽然与城市的环境污染有关,但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于与原始森林的同伴和城市里过夜生活的人们的对比中产生的。
在两种对比中,行道树深切体会到自己生活的悲凉处境:不仅有遭受烟尘污染的悲苦,而且有不被人们理解,不被人们关注的冷落。
正因为如此,行道树若是有情,它们定然会发出悲凉的感叹。
2.尊重作品实际,深入理解主题。
对课文主题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概括,是培养思维品质的好方式,应力避生拉硬扯给学生思维造成逻辑混乱的负面影响。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决定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一、尝试性阅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是儿童的天性,而传统的师问生答的、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却扼杀了儿童的这一天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所以,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改变过去那种由教师确定目标,牵引式的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先进行尝试性阅读,做到学生自明目标,自寻学路,教师以学定教。
同时,要在尝试性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
1.自问自答,鼓励学法创新。
在阅读中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就可解决的,要鼓励学生独立试读,自问自答。
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展示自学成果的机会,对于学生的创新性学法,教师应大加赞扬,并倡导大家学习运用。
这样,学生感受到自创学法的益处与乐趣,学习积极性更高了,创新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2.边学边想,鼓励质疑创新。
在尝试性阅读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提出与人不同的有价值的问题。
对学生的质疑,教师要表示欢迎并给予表扬。
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激起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的兴趣。
二、探究性阅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可见,学与思是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
因此,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使学生会思、善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思维品质。
1.独立思考,培养思维的求异性。
创造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求异性,所以,要鼓励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养成探求真知的习惯。
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营造出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师生共同商讨,各抒己见。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不盲从,不迷信。
其次,教师要经常启发学生:“你认为课文怎样写就更合理了?”“你能想出更精美的词进行描述吗?”“你能想出比老师更好的学习方法吗?”再次,教师要多采用“讨论式”课堂教学的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本、老师和同学的勇敢挑战者。
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指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愿望与态度,是创新能力品质的基础和动力。
它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两个方面。
创新意识是一种渴望用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超常规地解决问题的意愿。
本文从发展求异思维、创造和谐氛围、鼓励质疑问难、运用联想想象等几个方面阐述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标签:阅读教学;创新意识;培养;求异下面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几点方法。
一、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辐散思维,是思维者依据问题提供的信息,不依常规,寻求变化,获得多种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
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凭借自己的能力,从不同的角度、途径去思考问题。
例如,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老师让学生思考:除了孙膑想的这种顺序能取胜外,还有其它顺序吗?学生积极思维踊跃发言,排出了好几种顺序,经过实验发现,还是只有孙膑那一种方法可行。
不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孙膑的机智,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创新意识课堂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主渠道,因而教师要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其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实践活动。
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主动思考,主动表达,老师起着导向和激励的作用。
任何学科的教学总是在一定课堂气氛中进行的,课堂气氛是影响学生主体发展,影响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以放任为特征的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也不如常;只有在平等、融洽的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高涨,对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度显著加强),也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创新意识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质疑问难是学习知识、探索创新的基础。
有疑才有深入的思考,有思考才有深入的发现。
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让思维具有创造性——例谈阅读教学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关注“儿童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凭借文章内容,训练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
语文教学中,一般通过三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巧设问题,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课堂提问的方式通常有四种:一是判断性提问,如“对不对”“是不是”;二是叙述性提问,如“是什么”“怎么样”;三是述理性提问,如“为什么”;四是发散性提问,如“假如……那么……”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少用前两种提问,多用后两种提问,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如教学《鸟的天堂》时,教师可以围绕标题设问:“天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题目是《鸟的天堂》而非《天堂的鸟》?你还能从不同的角度为本文拟几个题目吗?问题提出后,让学生通过讨论,充分发表意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就得到了发展。
灵活再现,培养思维的变通性。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再现”手段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使他们的思维由平面向立体发展。
动作再现。
故事性强的文章,如果抓住人物的动作进行表演,则易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少年闰土》中的“雪地捕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默读课文,找出“扫、支、缚、拉、罩”等动词,然后进行动作表演。
这样既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又能让其通过表演体会到闰土聪明、机灵、知识丰富的特点。
画面再现。
对那些绘景如画的散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用图画把语言文字再现出来。
《草原》第一段,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草原美丽的风光,但有些句子意境较深,学生理解有困难。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把脑中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并涂上颜色,然后出示投影,让他们对照原文进行赏读。
这样既能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
语言再现。
有的文章人物对话很有特色,如果在对话的提示语中加上人物的情态描写,则可以生动而具体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
这些提示语中的情态,有一部分文本中已经出现了,有的则没有出现,给读者留下了空白。
阅读教学要重视求异思维的训练
阅读教学要重视求异思维的训练[摘要]在强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今天,求异思维激活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兴趣,开动了学生创新思维的马达,使学生思维训练拾级而上,最终爆发出创造的火花。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求异”,主动“求异”,勤于“求异”。
学生通过求异思维,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开启了创新意识,发展了创新能力。
[关键词]质疑独立创新求异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人的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
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地、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地探求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所以说,求异思维的训练是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在阅读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求异思维的情境,使日益深化的智力不断发展更新,培养智能型全方位人才。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的: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积极“求异”问题是思维的开始。
提出疑问是“求异”的开端,也是思维能力的基本训练。
学生在学习中有了疑问,才会产生兴趣,才会有积极解决问题的想法。
教师的责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尽量使我们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明白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
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1】时,学生在预习中就产生了不少问题,激起了浓厚的兴趣;讲读课文时又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恨不能立刻就解决。
我在课内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提出疑问,气氛比较活跃。
比如开始的时候有学生问: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它的“语言”是什么?它的“语言”我们能听得懂吗?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又有学生发问:课文中说物候学对农业很重要,可以前大多数农民根本就没学过物候知识,他们又是怎样从事农业生产的呢?过去农民伯伯听到布谷鸟的歌声,就知道要播种了,万一没有了布谷鸟,那他们又该咋办呢?还有学生这样问:我们怎样才能“听”得明白大自然的“语言”呢?我们人类的语言算不算大自然的“语言”呢?短暂的一节课,一篇课文,学生提出了多个类似的“怪”问题,这不是思维活跃的表现吗?看到这种现象,让人倍感欣慰,教师应鼓励、引导学生,使学生从敢于质疑逐步做到善于质疑。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一般来说,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决定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是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那么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通过尝试性阅读来激发创新的欲望1.让学生自问自答,鼓励学法创新在阅读中读到的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就可以解决的,要鼓励学生运用学法或自创学法,独立试读,自问自答。
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展示自学成果的机会,对于学生的创新性学法,教师应大加赞扬,并倡导大家学习应用。
这样,学生感受到自创学法的益处与乐趣,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创新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2.指导学生边学边想,鼓励质疑创新在尝试性阅读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提出与别人不同的有价值的问题。
对学生的质疑,教师要表示欢迎并给予表扬。
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激起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的兴趣。
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与思是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
因此,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使学生会思、善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思维品质。
1.鼓励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求异性,所以要鼓励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养成探求真知的习惯。
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营造出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师生共同商讨,各抒己见。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不盲目,不迷信。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古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道理,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
其次,教师要经常启发学生:“你认为课文怎样写就更合理了?”“你能想出更精美的词进行描述吗?”“你能想出比老师更好的学习方法吗?”再次,教师要多采用“讨论式”课堂教学的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本、老师和同学的勇敢挑战者。
2.提倡换位思考首先,要训练学生变换角度思考问题,使思维灵活多变。
如词语训练,可以用换词比较的方法;句子训练,可以用句式变换的方法;理解课文有时也要换个角度,如《做风车的故事》中卡特对牛顿的态度,可启发学生从两个方面去认识:一方面,卡特凡事爱问为什么,说明他爱动脑筋,是对的;另一方面,卡特嘲笑牛顿,态度不友好,是错的。
阅读教学中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中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北京二中吕其憨一什么是求异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就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从多方面探求不同见解、不同结论的思维。
一些人认为唯有甲是正确的,而我却努力探求以证明不只甲正确,乙也正确;或甲加上乙才是正确的;甚至甲是错误的,而乙是正确的。
如此等等,这就是求异思维。
显然求异的目的是为了求真,即求得对问题更正确、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对于培养学生客观地、全面地、本质地看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都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例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一文,通过记叙“平陆事件”的经过,表现了党对劳动人民的关怀,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这无疑是正确的。
同时,如果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进行一番思考,就不难发现:“平陆事件”还蕴含着更多的含义。
它发人思考:为什么会发生六十一个民工集体中毒的事件?为什么一种并不算特殊的特效药,周围许多地方都没有,而必须向北京求援?为什么在那样危急的时刻,从药品仓库把药送到三十里以外的特药商店,竟然靠自行车运送?……总之,“平陆事件”也暴露出我们工作上存在着种种问题,亟待改进;反映出我们的物质条件还相当落后,亟需发展生产力,改变落后面貌。
作为一篇文章,《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反映“平陆事件”,揭示它所蕴含的本质意义,表达一个特定的主题,自然是完全正确、无可非议的。
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一篇文章面面俱到。
然而,多角度地认识“平陆事件”,显然把问题看得更全面了。
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平陆事件”所显示出来的这两方面的意义,何者是事情的主流,何者为支流?如果认不清事情的主流,有什么危害?如果不清醒地正视虽属支流,然而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又有什么危害?《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立意的角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如此等等。
经过这样一番“求异”的思考,学生对“平陆事件”和这篇通讯的认识都可得到深化。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途径
一、通过归类事物的比较,诱发求异思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各不同。
”文学世界浩瀚无际,千变万化,但是他们也有相似点,正是这种相似之处给了我们求异思维的楔机,在这种相似的比较之中,在认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的同时感悟着不同的意境。
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和“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两句诗内容上都是描写送别的意境的,但是反映的季节和送别的背景却是不同的,相同的意境却有着不同的写法,不同的写法表达着相同的意境。
通过比较,两首诗的意境和思想情感就会凸现在我们面前。
也就是说相同的结论有着不同的解决方法,这就是求异思维的表现,因此要引导学生看问题不能一成不变,要善于归类,在归类中寻求不同的思维方式。
二、精心设计教案,着力求异思维要让学生的思维多向扩散,不仅要注重激发他们的求异兴趣,更关键的还在于选择好思维的发散点。
对于同一问题,让学生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进行发散思维,课文的重点、难点、疑点等都可以作为求异思维的发散点。
对于同一问题,让学生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进行发散思维。
三、启迪学生质疑,激发求异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因此,应鼓励学生对现成的结论敢于批判,大胆发表独特见解,使他们的求异潜能得以发挥。
为了使学生敢于大胆地提问题,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探究性教学方式,也可以组织辩论会,进行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某些观点是错误的,某些探索是失败的,教师也要从积极的方面加以鼓励,并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变错误为正确,变失败为成功,不挫伤学生求异思维的积极性。
四、创建“合作”关系,促进求异思维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充满活力,充满乐趣。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采用演演、画画、唱唱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体会,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探究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如在教学《空城计》时,由于人物个性鲜明,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这篇课文,鼓励他们大胆创新,经过努力一些小组学生利用道具、旁白和动作等,将多疑狡诈、自负草率、刚愎自用的司马懿和足智多谋、处乱不惊、知己知彼的诸葛亮的形象表演得惟妙惟肖,学生在演中和欣赏中愉快地理解了内容。
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2)
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2)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深的思想情感,使情感与思想认识结合起来,达到情操上的深化;同时把学习、思考和愉悦的情感建立连接,是学习和思考令人愉悦。
四、传承发展,创新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关键。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发展求异思维,不迷信教材,不向权威俯首,大胆创新。
如教完《穷人》一课,在学生深入理解内容,体会人物品质特点基础上,我不失时机地抛出这样的问题:对课文内容的安排,你有什么看法?能否改一改,以更进一步突出桑娜的善良品格?通过一番争议,大家认为:如果把课文改为桑娜自己只有两个孩子,在生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收养了西蒙留下的五个孤儿,则更能烘托出桑娜的善良。
如此引导,学生跳出了教材的局限,跳出了权威的阴影,使思维的批判性、创造性得到解放和充分地发挥,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总之,发展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阅读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倾心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新颖、独特、科学的教法,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引领学生思维过程,使思维进入积极状态,更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培养思维,提高语文素质。
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2]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学生语文能力水平取决于阅读能力的高低,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又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呢?(一)自觉形成培养思维能力的习惯。
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总是不同程度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所不同的是,有的教师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有的教师是无意识地进行。
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和教材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恰当地传授一些思维方面的知识,传授一些思维的方法,那么,其教学效果和不这样做是绝对不一样的。
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增强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识,并要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课堂设问的张力并非取决于设 问的难度 。设问时要
难 易适 中 , 既 不能 过 难 又不 能太 容 易 , 既 不能 让 学生 索 然
节 奏 的表演 , 是老 师给学 生准 备的盛 筵 , 还 应该是 学生 充分 参与 的课 堂 。课堂 的热闹 首先要 从美读 中来 , 从 美读 申 悟。
在《 祝 福》 中, 我 问 了 一句 话 : 祥 林嫂 非死 不可 吗 ? 请从 文 本 中找 出依 据 。有 的学 生认 为社 会太 黑暗 , 祥 林嫂 无依 无
提 高 课堂 教 学效 率 的一个 关键 。在语 文教 学 的过程 中 , 在 欢 欣 处 还 它 个欢 欣 , 在 悲 凉 处还 它 个 悲凉 , 从 而 去 感染 学 生们 去精 读 各个 时代 佳作 , 品位语 文 之美 。 二、 绝知 文本 要先 读 。 在 美读 美悟 中走 进 高效教 学
语文 课 不仅 只是 一 节课 , 不仅 是语 文 老师 的 一场把 握
姓氏, 小人 物 没 有价 值人, 他们只是一部干活的机器 。其实这个 问题 是对 主 旨 的深 化 , 也是 为 了让 同 学从 生活 中观 照 文
维到能力, 从个性到人格的等诸方面 的综合眭素质。
四、 出乎 意料 之 外 。 课 堂设 问 要有 张力
挖掘完主 旨后 , 下课将至。我又提了一个问题 : 谁知 道祥林嫂姓什么?学生们又一脸茫然地去翻书。几分钟 后, 有 大胆 的同 学提 出 : 老 师 你在 玩 我 ̄ - 1 P g!书 上 没 有祥
中 学 语 文 ・ 阅 读 教 学 I I 【 I 攀
收敛笑容 , 语调上尽可能低沉地提 问: 深刻描写黑暗社会 现 状 的 鲁迅 为 什 么不 被 你们 记 忆 呢 ?是 不 是他 带 给 你们
浅谈学生语文阅读求异创新思维的培养
程. 而语 文新 课程 标准 总 目标 中第 四条 又 明确 指 出 : 在发展 语 言能 力的 同 时, 发展 思 维能 力 , 激发 想 象力和创 造潜 能。 创新 思 维能 力是
一
种 深层 次的心 理分 析能 力 , 是 一 种冲破 旧习惯 旧思 维的束缚 , 进行 多向 、 多维 、 多层 面地 思考 , 富有 创 意地提 出 问题 、 分析 问题、 解决
散” 的运行 过程 。这个 过 程 表 明 : ( 1 ) 聚合 是发 散 的 基 础 , 发 散 式
欠债却 能 靠 自己 亲手劳 动偿还 , 比那 些 出卖 灵 肉来 享 受 的女 人 要
一
任何 人 的思维运 动 都有 “ 聚 合— — 发散 ——再 聚合— —再 发 好上 千百 倍 。她 因此 由一 个 雇 佣女 仆 、 不劳而获的少妇, 变 成 了 位 粗壮 耐 劳的妇 女 , 这 说 明 她人 格 上 的进 步 , 而 不是 像 有 的 人 聚 合的延 伸 。聚合 , 又称 统摄 , 在表 现 形式 上 就 是广 泛 占有 材 料 , 那样 堕落 。再 说 , 这世上, 谁 又 不 向别 人 借 个 东 西 ?倘 若 玛 蒂 尔
语数外学 习
No . 0 5. 2 01 3
Y u S h u Wa i X u e " X i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求异思维的培养探赜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求异思维的培养探赜作者:叶海英来源:《成才之路》 2019年第25期叶海英(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四中学,甘肃民勤733399)摘要:求异思维是形成创新思维的重要基础,可以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求异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多视角、全方位思考课文内涵,从而实现发散学生的思维,开拓语文教学新领域的目标。
文章从设计教学目标、联系学生经验、针对学生不足、借助实践活动等方面,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求异思维的培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求异思维;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5-0027-02所谓求异思维,就是在探索问题的时候,思维主体不会被原有知识经验所局限,以多种角度思考问题,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的一种思维方式。
求异思维是形成创新思维的基础,它最大特征就是不受原有思维模式局限,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不断开阔思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以化解“千篇一律”的固定思维的尴尬局面,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一、设计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在教学目标中引入求异思维,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序培养学生求异思维。
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关注语文知识之外,还需要把求异思维渗透到教学目标之中。
教师可以从课文内容出发,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和视野,让学生形成求异思维的思考方式,从而不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例如,在设计《窦娥冤》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关注引导学生掌握戏剧特点之外,还可以在教学目标中渗透求异思维的培养。
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时代背景出发,思考如今女性地位和那个时代女性地位的差别;可以引导学生从人物性格的角度出发,思考窦娥身上的反抗性和软弱性,促使学生多角度认识人物;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出发,对故事内容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等。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摘要] 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具有求异思维品质的人才。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积极探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注重锻炼和提高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 学生;求异思维;人才培养Seeking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to thinkWei Junxia(Hebe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 Sports, Shijiazhuang 050041)Abstract: A wide range of social needs with the quality of the talent difference of thinking. As a teacher, we must break the traditional thinking, and actively explore, in practice focus on teaching and training students thinking difference.Key words: Students;Thinking difference;Personnel training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要想具备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巨大潜力,必须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的高素质人力资源。
在这个知识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时代,社会对学校培养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方向均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
作为一名中等学校的语文教师,我们的教育对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目的性、系统性、全面性,但欠精确;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但也存在求知欲强与识别力有限的矛盾;他们思维活跃,经常提出问题,能独立判断是非善恶,不轻信别人的结论,希望独立解决问题,但往往会以点概面,比较偏激。
为了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多元化社会的需求,真正担当起振兴祖国的重任,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求异思维:让阅读课堂充满活力
[摘要]发展求异思维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更全面、更客观。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研读文本、问题讨论、语言鉴赏、认知突破、在开放阅读等途径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求异思维;活力[中图分类号]G 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1)33-0010-02求异思维指从不同角度思考、探究,从而得出不同结论和见解的思维过程。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一般来说,学生的阅读理解大都以求同思维为主,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规律以顺向为主,这就导致学生的阅读理解受到诸多限制,理解中的错误很难被发现,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而求异思维相对于求同思维来说,具有反向、多维的特点。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关注求异思维的发展,可以有效避免学生思维僵化、刻板,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在研读文本中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一般情况下,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多处于浅层阅读的状态,他们关注的焦点大都是情节、人物命运等,很容易忽略文本中的结构、主旨、情感、写法等内容。
要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发展,教师可从引领学生深入细致地研读文本入手,教给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的方法,激活学生的求异意识。
例如,教学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文时,学生阅读之后大都会认为课文主要讲了诸葛亮神机妙算,用智谋让周瑜感叹自己的确不如诸葛亮。
这种思维是顺向思维,是顺着文本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得出的结论。
教师让学生从求异思维的角度出发,认真研读文本内容并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在求异思维的引领下,学生发现周瑜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没有走出惯性思维的怪圈,他的心里早已认定要想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他认为只要限定了造箭的时间就能够把诸葛亮置于死地,这一认为也导致他对鲁肃所做的一切毫无察觉。
文本教材不仅是学生运用语言的范例,也是学生学习思维方法的重要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就要挖掘教材中的求异思维因素,强化主体意识,让学生敢想敢问,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
这样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关键词:阅读教学求异思维训练
阅读教学,在进行基本知识教学与基本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训练。
一、挖掘教材中求异思维因素
阅读教学要凭借教材,挖掘教材中求异思维因素,而不是脱离教材,片面追求什么求异思维训练。
如果只是追求形式,不利用教材本身的因素,就违反了语文教学的规律。
统编教材既是运用语言的范例,也是学习人类所积累下来的思维成果和思维方法的有效工具。
书面语言材料把人类思维和个人思维联系起来。
因此利用好统编教材,从发展学生语言思维的角度出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发展就能得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例如《草船借箭》一课写诸葛亮足智多谟,借箭取胜,周瑜陷害诸葛亮计谋失败。
如果从发展求异思维出发,就可以这样分析:周瑜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周瑜始终没有跳出习惯性思维的框框,他认为箭只能是造出来的,认为只要限定诸葛亮造箭的时间,不给造箭的条件,就可以置诸葛亮于死地。
因此当鲁肃告诉周瑜,诸葛亮不用造箭材料,诸葛亮告诉他”三天来取箭”周瑜也毫无察觉。
而诸
葛亮神机妙算,跳出了习惯性思维的框框,想出借箭。
周瑜的思维是思维定势的影响。
他考虑问题只从一个方面,框死在一点上,因而计谋破产,诸葛亮则从多方面考虑,实现了求异思维。
这样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思维过程,学生可以受到启发。
该教材这类课文很多,如《火烧赤壁》、《称象》、《司马光》都是反映人们思维活动的。
关键是老师要钻研教材,利用教材中的求异思维范例,影响学生善于求异思维。
二、创设情境,使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
思维定势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其消极的一面往往表现出思维的呆板性、专注性、惰性,当受思维定势影响时,学生不知不觉朝第一方面思考,而忽略其他方面的思考,抑制思维的其他通道,这当然是与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练习设计等有关。
那种课堂上”对不对”或”是不是”简单的、套式化提问,最容易促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的消极面。
学生答”对”或”不对”往往未加思考,只揣摩老师希望他们答什么。
因此,教师提问要精心设计,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求异思维的问题,创造求异思维的情境。
因为人们的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借助于外界的某种环境因素刺激作用。
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尽量不提判断性的问题,因为提这类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做出是非判断,学生猜谜似的判断,既发现不了新问题,又限制了思维的活跃性。
扩散性提问是激发学生求异思维的重要手段,这类问题的提问方式是:”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你设想了几种可能性、根据某一问题结
果推断原因有几种”。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勇于探索
思维总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疑”是思维的动力,”质疑问难”是求异的开始。
所谓质疑问难就是敢于提出问题,并为解决问题不耻下问,敢于攻关。
在阅读课文时,为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就必须遵循疑一问一思的规律。
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无疑,这就是积极的思维过程。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有疑却变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有疑才会有问,有问才会有思,多疑才会多问多思。
小学生生在大千世界,新鲜事物多,疑惑必多。
由于他们求知欲强,好奇心强。
就常常提出许多与课本有关或无关的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小学生天真幼稚,对于他们的提问,教师不可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对于一时说不清的问题,也应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勇于求异。
在教学每篇课文时,我都会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对提问很感兴趣,很乐于表现自己,都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也能积极回答提出的问题.例如教学>一课时,有的学生就问了:”小狮子长大后会怎样呢?”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说:”它是一头刻苦学习的小狮子,能自立了,一定是一只真正的狮子。
”等等。
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把这篇课文又深化了,课堂活跃了。
学生在课堂中是真正的主人,无论学生提的什么问题,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还是幼稚可爱的,我都会给予充分的肯定。
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
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四、把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综合起来训练
上面所讲的”求异”并非是片面的标新立异,为防止学生出现的猎偏,必须分析同与异的辩证关系,让学生明白求同是求异的基础,求异思维是习惯定势的突破。
有意识加强思维训练时,要把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统一起来。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一位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大人为什么不出来卖火柴,让小女孩出来卖火柴?”这个问题角度比较多,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可让学生们讨论。
通过讨论互相启发,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后,思维得到充分扩散,教师就引导他们从多种看法中找出共同点。
小女孩出来卖火柴是因为妈妈有病,家里穷。
为什么会这么穷呢?再研究其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看法到统一看法的过程,就是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统一起来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就要挖掘教材中的求异思维因素,强化主体意识,让学生敢想敢问,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
这样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建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