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志活动与五脏调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志活动与五脏调节

1.五脏与五神:五脏与五神的关系是: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

脾藏意、肾藏志,所以五脏为五神脏。神魂魄意志是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属于脑的生理活动的一部分。中医学将其分属于五脏,成为五脏各自生理功能的一部分,但总统于心。

1)心藏神:心藏神是指心统领和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活

动。魂、魄、意、志四神以及喜、怒、思、忧、恐五志,均属心神所主。故曰:“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神气为德,如光明爽朗,聪慧灵通之类皆是也。”“是以心正则万神俱正,心邪则万神俱邪”。

2)肺藏魄:魄是不受内在意识支配而产生的一种能动作用表现,属

于人体本能的感觉和动作,即无意识活动。如耳的听觉、目的视觉、皮肤的冷热痛痒感觉,以及躯干肢体的动作、新生儿的吸乳和啼哭等,都属于魄的范畴。故曰:“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统一由之而觉也”。魄与生俱来,“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为先天所获得,而藏于肺。“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肺藏气,气舍魄”。

故气旺盛泽体健魄全,魄全责感觉灵敏,耳聪目明,动作正确协调。反之,肺病则魄弱,甚至导致神志病变,故曰:“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

3)肝藏魂:魂,一是指能伴随心神活动而作出较快反应的思维意识

活动,“随神往来者谓之魂”;一是指梦幻活动。“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肝主疏泄及藏血,肝气调畅,藏血充足,魂随神往,魂的功能便可正常发挥,所谓“肝藏血,

血舍魂”。如果肝失疏泄或肝血不足,魂不能随神活动,就会出现狂乱、多梦、夜寐不安等症。

魂和魄均属于人体精神意识的范畴。但魂是后天形成的有意识的精神活动,魄是先天获得的本能的感觉和动作。“魄对魂而言,则魂为阳而魄为阴”。

4)脾藏意:意,忆的意思,又称为意念。意就是将从外界获得的知

识经过思维取舍,保留下来形成回忆的印象。“心有所忆谓之意”。

“谓一念之生,心有所向二未定者,曰意”。脾藏意,指脾与意念有关。“脾藏营,营含意”。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充盈,髓海得养,即表现出思路清晰,意念丰富,记忆力强;反之,脾的功能失常,“脾阳不足则思虑短少,脾阴不足则记忆多忘”

5)肾藏志:志为志向、意志。“意之所存谓之志”。即意已定而确然

不变,并决定将来之行动欲付诸实践者,谓之志,故曰:“意已决而卓有所力者,曰志”意与志,均为意会所向,故意与志合称意志。但志比意更有明确的目标,所谓“志者,专意而不移也”。即志有专志不移的意识。“所藏精,精舍志”,肾精生髓,上充于脑,髓海满盈,则精神充沛,志的思维活动亦正常。若髓海不足,志无所藏,则精神疲惫,头晕健忘,志向难以坚持。

2.五志和五脏:情志泛指人的情感、情绪,也是人的心理活动,亦

属于身的范畴。故曰:“分言之,则阳神曰魂,阴神曰魄,以及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合言之,则神藏于心,而凡情志之属,惟心所同,是为吾身之全神也”。对于情志的分类,中医学有五志说和

七情说之分,五志说认为,人的情志有五,即怒、喜、思、忧、悲;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故称五志。七情说认为,人的情志有七: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故称志为七情。“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也”。七情之中,悲与忧,情感相似,可以相合;惊亦有恐惧之意,故惊可归于恐。如是“七情说”与“五志说”便统一了,即怒、喜、思、忧(悲)、恐(惊)。五脏与五志的关系是: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喜怒思忧恐是人们对外界信息所引起的情志变化,是整个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情志活动要通过五脏的生理功能而表现出来,故也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脏之中。

1)心在志为喜:心的生理功能和情志活动的“喜”有关。喜,对外

界信息的反应,一般属于良性反应。适当的喜乐,能使血气调和,营卫通利,心情舒畅,有益于心的生理活动。“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但过度的喜乐,则可损伤心神。故曰:“喜伤心”,如,心藏神功能过亢,可出现喜笑不休,心藏神功能不及,又易使人悲伤。由于心能统领五志,故五志过极皆能伤心。

2)肝在志为怒:怒是人们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变化。一般说来,

当怒则怒,怒而有节,未必为害。如怒而无节,则它对于机体的生理活动是属于一种不良的刺激,可使气血逆乱,阳气升发。肝为刚脏,主疏泄,其气主动主升,体阴而用阳。故肝的生理病理与怒有密切关系,尤以病理为最,所谓“忿怒伤肝”。如,大怒可

上肝,使肝的阳气升发太过而致病。反之,肝的阴血不足,阳气偏亢,则稍有刺激,便易发怒。

3)脾在志为思:思,即思考、思虑,是人们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

一种状态。正常的思考问题,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并无不良的影响,但在思虑过度,所思不遂等情况下,就能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则思虑、思考等心理活动正常。如脾虚则易不耐思虑,思虑太过又易伤脾,“思伤脾”。所以脾的生理功能与情志活动的“思”有关。

4)肺在志为忧:忧愁是属于非良性刺激的情志活动,尤其是在过度

忧伤的情况下,往往会损伤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忧愁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损耗人体之气。因肺主气,所以忧愁过度易于伤肺,所谓“悲则气消”。而肺气虚弱时,机体对外来非良性刺激的耐受能力下降,人也较易产生忧愁的情志变化。

5)肾在志为恐:恐,即恐惧、胆怯,是人体对事物惧怕时的一种精

神状态,她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能产生不良的刺激。“恐伤肾”,“恐则气下”。过度的恐惧,有时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导致二便失禁。

总之,中医学认为,人的意识思维虽由心所主宰,但气功能活动受五脏的调节。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心藏神,在志在喜,喜则气和志达,可见“喜”是对外界信息的良性反应,有利于“心主血”,但喜乐过甚则伤神,喜乐者神惮而不藏。肺藏魄,在志在忧,人初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为魄之灵,是由外界刺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