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胜任力素质模型

合集下载

高校辅导员岗位胜任特征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高校辅导员岗位胜任特征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执行人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扮演着教育、引导、榜样等方面的角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保证。

构建一支优秀高校辅导员队伍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为此,以高校辅导员岗位职责为基础,构建高校辅导员的岗位胜任特征模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绩效评价等环节提升高校辅导员能力是当前高校辅导员管理的现实诉求。

一、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内涵胜任特征模型来源于胜任力的概念,当前,广泛接受的胜任特征定义是: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它是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

据此,胜任特征包括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它是一种个人独特的特质;第二,它是可验证性,是个人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可以衡量的部分行为;第三,它是员工高绩效的基础性。

对于某个岗位而言,与绩效一般员工相比,绩效优秀的员工应当表现多方面的胜任特征,而不是某一项,为此理论界提出岗位胜任特征模型,它是指针对组织中的某岗位为完成岗位职责目标所具备的系列差异化的胜任特征的集合。

一般而言,岗位胜任特征包括胜任力名称、定义及具体的行为测评等级指标。

二、辅导员岗位职责及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一)高校辅导员岗位职责界定教育部于2006年7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高校辅导员的岗位职责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主要职责如下: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校园安全和稳定;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组织、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组织员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

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
培训内容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培训内容应紧密结合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满足教 师在实际教学中的需求,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 力。
鼓励教师自我发展
提供学习资源、学术交流机会等,鼓励教师自主 学习、自我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自我提升与实践反思
实践反思
鼓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发现自身 不足并寻找改进方法,实现自我提升。
测评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制定计划
根据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制定详细的测评计划,包括测 评目的、内容、时间、人员和预
算等。
宣传动员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向教师宣 传测评的目的和意义,提高教师
的参与度和配合度。
实施与监控
按照测评计划,组织专业人员实 施测评,并对测评过程进行全面 监控,确保其规范性和公正性。
测评结果的分析与反馈
数据处理
对收集到的测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结果反馈
将测评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依据和支 持。
07
教师胜任力提升策略与途 径
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
1 2 3
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提供系统化的初任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卓 越教师培训等,确保不同阶段的教师都能获得必 要的专业成长。
课堂教学实施与评价
总结词
教师需要具备课堂教学实施与评价的能力,以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
详细描述
教师需要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需要能够通过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 不足和改进空间。
学生管理与教育指导
总结词

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要素的分析与研究

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要素的分析与研究

定》 对高 校辅导 员地 位及 性 质 的 明确 规定 , 定 了高 校 辅导 确
员具有 高校 教师 和干部 双重身 份 , 是开展 大学 生思 想政 治教 育 的骨干力 量 , 是高校 学生 日常思 想政 治教育 和管 理工 作 的 组织 者 、 实施者 和指 导者 。这 就决定 高 校辅 导员 队伍 的工 ] 作性 质和工 作 内容 , 要顺利 完成 这个 岗位 的工作并 从 中 区别 其个 体的绩 效水 平 , 首先必 须分 析研究 胜任 高校辅 导员 工作 必备 的各类 要素 。下 面主要从 三个 角度分 析其要 素 : 1 从理 论知识 的 角度分析 , 任高 校辅导 员 岗位工 作 要 . 胜
为 学 生 服 务 , 为 学 生 的人 生 导 师 。 成
任力要 素之 间 的结 构关 系 , 建立 了高 校辅 导 员 胜任 力 模 型 ,
并从 三个层 面探讨 了高 校辅导 员胜任 力 的提升 。


高校辅 导员胜 任 力要素 分析
根据教 育部 2 令《 通 高 等 学校 辅 导 员 队伍 建设 规 4号 普
高等 教 育
-___
同 辅 导 员 胜 任 力 模 型 要 素 的分 析 与 研 究 校
甘 霞
I- 一 Ej
( 州学 院, 西 梧 州 5 30) 梧 广 4 0 2
摘要 : 文从基 于国 家、 本 高等 院校 、 辅导 员 自身 , 以及 当代 大 学 生四 个方 面对 高校辅 导 员胜 任 力 的要 求 出发 , 分
关键 词 : 高校 ;辅 导员 ;胜任 力 ;模 型 美 国学者 Mc ll n Cel d于 1 7 a 9 3年 提出 , 胜任 力是指 能 区 别 在特定 的工 作 岗位和组 织环境 中绩效 水平 的个 人特 征 , 它 包 括 的要 素有 与工作 或 工作 业 绩 直接 相 关 的 知识 、 能 、 技 能 力 、 征、 特 价值 观 、 机 等 。 自此 后 , 对 胜 任 力在 管理 学 动 ] 针 界 的研 究和应 用越来 越深 入 , 对各行 业 中岗位胜 任力 的研究 也 蓬勃发 展起 来 ,9 0年 胜 任 力 的概 念 被 引 入 到教 育界 领 19 域 , 对高 校教 师胜任 力进行 了积极 的理论 探 索 , 0 0年后 并 20 逐 步开 始 了对 高 校教 师 中辅 导 员 教 师 胜 任 力 的 理论 研究 。 专业 知识学 习 , 并将 思想政治 教育融 进对 学生专 业教 育 的过 程 中 , 样才能 将思 想政 治教 育 深人 开 展 下 去 ; 校 辅导 员 这 高 所开 展的学 生管理 工作一 般都集 中一个 、 两个或 几个 相关 专 业, 若原 来没有 学过这 些 专业 , 要重 新 深 入学 习和 熟练 掌 也 握这 些专业 的理论 知识 , 是该 类 学 科方 面 的行 家里 手 , 而 从 通过 对学生 专业知 识 的教 育指 导 , 到对 学生 全面教 育 引导 达 的 目标 , 成为学 生们 的 良师 益友 , 正成 为 学 生们 的 人 生导 真

基于素质教育的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构建

基于素质教育的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构建

2020年8月第9卷㊀第4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JournalofBengbuUniversity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Aug 2020Vol 9ꎬNo 4基于素质教育的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构建收稿日期:2020-05-18基金项目:安徽省高职院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gxyqZD2017092)ꎻ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教学团队项目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团队(2017nhtd07)ꎻ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内涵提升全员行动计划科研重点项目(2017nhrwb04)ꎮ作者简介:吴蔚(1978-)ꎬ女ꎬ河北唐山人ꎬ副教授ꎬ硕士ꎮE-mail:wwaizhh@126.com吴㊀蔚(安徽财贸职业学院㊀行知管理学院ꎬ安徽㊀合肥㊀230601)摘㊀要:以素质教育为目标ꎬ以工作分析为手段ꎬ探究辅导员胜任力要素ꎬ根据各要素逻辑上的相关性及内涵上的相似性构建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ꎬ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㊁专家化ꎬ有效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创新与发展ꎮ关键词:胜任力维度ꎻ胜任力模型ꎻ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G6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4-0078-04ConstructionofCollegeCounselor sCompetenceModelBasedonQualityEducationWUWei(SchoolofXingzhiManagementꎬAnhuiFinance&TradeVocationalCollegeꎬHefeiꎬ230601ꎬAnhui)Abstract:Takingthequalityeducationasthegoalandworkinganalysisasthemeansꎬitanalyzedcollegecounselorcompetencyelementsinthepaperꎬandacollegecounselorcompetencymodelofqualityeduca ̄tionconformingtothedevelopmentwasbuiltaccordingtothecorrelationbetweenthevariouselementsandthesimilarityinconnotationꎬwhicheffectivelypromotestheinnovationanddevelopmentofcollegestudents qualityeducationꎬandrealizesthecounselortroopsspecializationandexpertise.Keywords:competencydimensionsꎻcompetencymodelꎻqualityeducation㊀㊀伴随着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 2014 2号)的出台ꎬ高校辅导员面临着更高的职业标准和工作挑战ꎮ对辅导员创造性工作给予总结ꎬ对其胜任力要素进行提炼ꎬ可以有效地增强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ꎮ从学生角度来看ꎬ高校辅导员既是学风建设的推进者ꎬ又是心理困惑的疏导者ꎻ既是日常生活的关怀者ꎬ又是职业规划的指导者ꎮ因此ꎬ以高校辅导员为研究对象ꎬ以 立人先立身ꎬ育人先育己 为职业要求ꎬ言传身教地开展高校素质教育ꎬ逐步发掘并归纳辅导员的胜任资质ꎬ通过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ꎬ夯实高校素质教育的基石ꎬ进一步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㊁专家化ꎬ推进素质教育的创新与发展ꎮ1㊀素质教育下高校辅导员的胜任力1973年ꎬ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戴维 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第一次提出 胜任力 概念: 个体具有的㊁为了达成理想绩效以恰当的方式一贯的使用的特征ꎬ这些特征包括知识㊁技能㊁自我形象㊁动机㊁特质㊁思维模式㊁心理定势以及思考㊁感知和行动的方式ꎮ 由于 胜任力 能够更好地挖掘员工潜在特征ꎬ在员工的绩效提升方面明显优于以往研究ꎮ 胜任力 概念一经提出ꎬ迅速引起广泛关注ꎬ随后被大量地应用在教育学㊁心理学等多个领域ꎮ高校辅导员奋战在学生工作的前沿阵地ꎬ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㊁日常管理㊁咨询辅导等多重的教育重任ꎬ是高校素质教育工作战线的重要力量ꎮ更重要的是ꎬ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和无可替代的作用ꎬ其工作的有效性是通过受教者的言行来反映的ꎬ即学生受教后整体素质的提高ꎮ鉴于此ꎬ在高校辅导员工作能力研究中引入胜任力理论ꎬ可以更有效地辨别辅导员的核心能力ꎬ并有针对性地获取能力提升的方法ꎬ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ꎬ推动高校素质教育改革ꎮ2㊀基于素质教育的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是以素质教育中绩优者为研究对象ꎬ总结高校辅导员卓越表现所应具备的内在特质和外在特质的集合ꎮ该模型强调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ꎬ以素质教育的科学性为基本要求ꎬ以提高辅导员工作成效为目标ꎬ对辅导员的自身发展起导向作用ꎮ2.1㊀高校辅导员胜任力要素归类以表1的统计结论为依据ꎬ以其内涵上的相似性为准则ꎬ归纳出知识㊁能力㊁素质㊁个人魅力四个辅导员胜任力构成要素ꎮ表1㊀高校辅导员特质描述性统计分析特质项目均值标准差沟通协调能力4.66760.57597处理和解决问题能力4.64470.58708应变能力4.57310.61445表达能力(演讲㊁咨询㊁谈话等)0.56160.59191服务育人能力4.55010.63962心理健康教育能力4.54730.62162倾听能力4.54440.60781管理育人能力4.53870.64489面对㊁承受辅导员工作压力的能力4.49000.64151自我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4.48420.64140学生干部培养能力4.47850.64569排忧解惑能力4.47850.66326指挥㊁领导能力4.46700.64074学生职业生涯指导能力4.44990.64854宏观思维能力4.44700.65273政治思想引导能力4.42980.68130指导基层班级社团建设能力4.42690.67676自我控制的能力4.42690.74159学习能力4.41260.71636分析性思维能力4.38400.67923移情的能力(正确地感知㊁判断别人的感情)4.34670.73314教育对象的客观评价能力4.34380.68803时势发展的敏锐力和洞察力4.33810.70732创新能力(理念㊁模式与方法)4.31810.77626调查与研究能力4.30370.72676信息网络的运作能力4.25790.76337跨专业业务知识和专业知识4.17770.82173其中ꎬ知识属于结果维度ꎬ位于外层ꎻ能力属于目标维度ꎬ位于中间层ꎻ素质属于价值维度ꎬ个人魅力属于本质维度ꎬ后二者位于核心层ꎬ是胜任资质中深层和延展的部分ꎬ具有跨情境的相近性㊁跨时间的稳定性ꎬ反映了辅导员潜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ꎮ结果维度(知识)和目标维度(能力)同属于基准性胜任力ꎬ是可见的和外显的ꎻ而价值维度(素质)和本质维度(个人魅力)同属于鉴别性胜任力ꎬ具有内隐性[1]ꎮ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是四个维度㊁三个层次凝结的有机体ꎬ维度间需均衡发展ꎬ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水平取决于四个维度的合力ꎬ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线性的函数关系ꎬ可用下式表示:C=f(KꎬAꎬQꎬP)式中:C–胜任力ꎻK–知识要素层(结果维度)ꎻA–能力要素层(目标维度)ꎻQ–素质要素层(价值维度)ꎻP–个人魅力要素层(本质维度)ꎮ2.2㊀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构建高校辅导员的胜任力模型(见图1)是三层圆形的闭合回路ꎬ层次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2]ꎮ图1㊀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内层以外层为基础ꎬ从外到内ꎬ非效率衰减的可转移性越强ꎬ同辅导员工作相关性越低ꎬ工作指向性97吴蔚㊀基于素质教育的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构建越弱ꎮ从层次关系上看ꎬ三个层次的要素中ꎬ外层要素对内层要素有引致效应ꎬ如外层知识要素的积累决定了中间层能力要素的形成和发展ꎻ中间层能力要素的强弱决定了内层素质要素和魅力要素所能达到的程度和水平ꎮ与此同时ꎬ内层对外层也具有反作用ꎬ内层要素发展到一定程度反过来会使外层要素产生迁移和转化ꎬ进而改变胜任力的作用效果ꎮ3㊀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解构采用人岗匹配原理ꎬ梳理高校辅导员工作特点及胜任要素ꎬ对所构建的胜任力模型进行解构与细化(见图2)ꎬ明晰素质教育下辅导员能力提升的重点[3]ꎮ图2㊀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结构图3.1㊀知识要素的分解思政知识胜任力ꎮ这是指高校辅导员具备敏锐的政治鉴别能力ꎬ拥有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功底ꎬ在政治上能正确地引导教育学生ꎬ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ꎮ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者ꎬ高校辅导员要拥有深厚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ꎬ并通过言传身教ꎬ让学生体会并感悟思政知识的魅力ꎮ同时高校辅导员要具备敏锐的政治鉴别能力ꎬ在大是大非面前同党和国家保持高度一致ꎬ从政治上正确地引领学生ꎬ通过思政知识的传播ꎬ升华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ꎬ发挥高校辅导员的 基层战斗堡垒 作用ꎮ专业知识胜任力ꎮ这是要求高校辅导员不仅要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钻研ꎬ还要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学习ꎮ高校辅导员服务对象的专业相对比较集中ꎬ有利于高校辅导员专业的学习和提升[4]ꎮ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指导ꎬ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过程中ꎬ在细微处将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开展下去ꎬ达到全面引导教育学生的目标ꎬ实现以教促德ꎬ以德促教ꎮ自主学习胜任力ꎮ这是指高校辅导员在搜集信息㊁掌握知识㊁提升学术水平等方面具有自发性和主动性ꎬ属于知识要素中的基础胜任力ꎬ是其它知识要素有效实现的前期保证ꎮ从职业要求的角度来看ꎬ高校辅导员应主动学习教育学㊁管理学㊁心理学㊁社会学和领导科学等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ꎬ展开宽口径的知识储备ꎬ并融会贯通地将所学知识系统化ꎬ促进知识的内化与分享㊁自学与推广ꎬ提升自我发展和服务学生的水平ꎬ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效性ꎮ3.2㊀能力要素的分解组织胜任力ꎮ这是辅导员从事本职工作的必备胜任力ꎬ是指高校辅导员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所具有的调动能力㊁管理能力㊁协调能力ꎮ作为班级的创办人和组织者ꎬ高校辅导员要确立合理的班级结构和配套制度ꎬ充分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ꎬ通过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ꎬ提高辅导员日常工作的纵深度ꎮ在学生力所能及的情况下ꎬ让学生接手一些简单的基础性事务ꎬ通过精心的培养㊁合理的授权㊁科学的调度ꎬ为学生的自我发展创造机会ꎮ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㊁营造师生合作氛围ꎬ也可以为辅导员节省更多的时间㊁精力ꎬ用以处理关键问题ꎬ进而提高其工作效能ꎮ沟通胜任力ꎮ这是高校辅导员从业的交流保障ꎬ辅导员的语言功底和说话艺术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ꎮ沟通胜任力包括两个因子: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ꎮ语言表达能力则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口齿清楚ꎬ吐字清晰㊁表达流畅ꎬ能够将内心的想法准确并得体地展现ꎬ语言富有逻辑性和感召力等ꎮ沟通协调能力要求辅导员能够准确理解交流的语境和表达的真意ꎬ获取合适的谈话切入点ꎬ擅于根据现场变化调整语气㊁语态ꎬ运用语言的魅力引导学生朝着素质教育要求的目标去努力ꎮ创新胜任力ꎮ这是指高校辅导员不拘泥于常规思路ꎬ勇于突破现状㊁超越自我ꎬ并获得卓越业绩的能力ꎮ广义的创新胜任力涉及面较宽ꎬ涵盖思维创新㊁观念创新㊁内容创新㊁方法创新㊁机制创新等ꎮ素质教育是创造性极强的高水平教育方式ꎬ既是科学ꎬ也是艺术ꎮ基于工作对象的动态变化性ꎬ辅导员需要与时俱进㊁敢于尝试ꎬ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ꎬ在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ꎬ研究工作对象的新变化ꎬ提出工作的新思路ꎬ构建工作的新模式ꎬ创造性地㊁多样化地开展素质教育事业ꎮ3.3㊀素质要素的构成思想道德素质ꎮ由思想素质㊁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三个方面构成ꎮ其中ꎬ思想素质包括思想觉悟㊁价值观念和理论水平ꎻ政治素质包含政治观点㊁政治立场㊁政治洞察力㊁政治敏锐性ꎻ道德素质包括道德观念㊁道德准则以及遵规守法的自我意识ꎮ高校辅导员应引领先进思潮ꎬ坚定政治立场ꎬ遵守社会公08蚌埠学院学报㊀2020年8月㊀第9卷㊀第4期(总第52期)德ꎬ身正为范地促使学生在思想㊁政治㊁道德上的跟随和效仿ꎮ此胜任力要素指标高的辅导员给予学生的ꎬ不仅仅是知识㊁文化ꎬ更是让学生受益终生的思想观念㊁道德品质ꎬ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ꎮ科学文化素质ꎮ这是科学知识㊁科学方法㊁科学意识㊁科学能力和科学品质的集合ꎮ这是外显的素质ꎬ可以通过后天习得ꎬ它体现在科学严谨的态度㊁渊博的知识面㊁深厚的专业功底㊁优良的科学素养等ꎮ作为教育工作者ꎬ高校辅导员应有的放矢地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ꎬ依据学科人才培养方案ꎬ探索素质教育背景下育人工作的新路径㊁新方法ꎬ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专业科教之中ꎬ激发学生学习㊁钻研和创新ꎬ教学相长地实现知识结构的职业化和科学化ꎮ身心健康素质ꎮ这是指辅导员拥有健康的身体㊁充沛的精力㊁敏捷的反应㊁稳定的心态及自我调节能力ꎬ它是高校辅导员能够从事素质教育的生理和心理的前提保障ꎮ具备身心健康素质的辅导员面对困境时有体能㊁有办法纾解压力ꎬ能以良好的情绪状态感染身边的每一位学生ꎮ高校辅导员应不断地锤炼意志㊁陶冶情操ꎬ以健全的身心投入到素质教育工作中ꎬ带领学生全面发展ꎮ3.4㊀人格魅力要素的构成亲和力ꎮ这是指高校辅导员要有正确的角色意识ꎬ既要树立辅导员权威的感召力ꎬ又能够融入到学生群体中ꎬ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ꎮ这是高校辅导员开展素质教育的魅力基础ꎬ也是辅导员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ꎮ只有真心关爱学生和平等对待学生ꎬ才能够真正搭建起师生间的信任和情感桥梁ꎮ高校辅导员只有具备亲和力ꎬ才能融入学生的真实世界ꎬ实现教化功能ꎮ影响力ꎮ这是指高校辅导员因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工作表现而赢得学生的敬重和跟随ꎬ对学生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到由己及彼的感染作用ꎮ加里宁曾说: 教师的世界观ꎬ他的品行ꎬ他的生活ꎬ他对每一件事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ꎮ 辅导员工作具有明显的示范性ꎬ其教育过程中的一言一行ꎬ都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ꎮ为人师表ꎬ率先垂范ꎬ高校辅导员应从学识和道德层面获得学生的尊敬ꎬ发挥魅力要素的影响力ꎬ在学生心理上引发尊崇效应ꎬ达到 亲其师㊁信其言㊁效其行 ꎮ凝聚力ꎮ凝聚力是指高校辅导员以精神感化学生ꎬ以言行团结学生ꎬ以班级为单位形成集体效能感与归属心理ꎬ师生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ꎮ班级是高校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的基本单位ꎬ是辅导员和学生互动的主要载体ꎮ高校辅导员的凝聚力表现为对班级成员内在的吸引力ꎬ让班级成员在辅导员的熏陶下ꎬ调动爱班热情ꎬ团结进取ꎬ争先创优ꎬ树立蓬勃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ꎬ并更好地配合辅导员的工作ꎮ4㊀结论知识经济时代下ꎬ素质教育面临着新的研究课题ꎬ而高校辅导员作为该课题的主要承担者㊁素质教育的中坚力量ꎬ肩负着教书育人㊁服务育人㊁管理育人的重担ꎬ其胜任力水平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素质能力ꎬ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最终效果ꎮ因此ꎬ高校辅导员应该以胜任力要素为标准ꎬ挖掘并遵循教育规律ꎬ均衡培养各种胜任能力ꎬ不断提升自身胜任水平ꎬ积极有序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展开ꎮ参考文献:[1]王倩ꎬ史恭龙. 双一流 建设视角下的辅导员岗位胜任能力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ꎬ2018(3):235-238. [2]WUWeiꎬZHAOChenguang.ComparisonofHigherEduca ̄tionPatternsBasedonOpportunityCost[C].2011Interna ̄tionalConferenceonE ̄BusinessandE ̄Governmentꎬ2011:8727-8732.[3]姜钰.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研究综述[J].中国民族博览ꎬ2018(5):91-92.[4]孙玲莉ꎬ蒋莉莉.高校辅导员胜任模型建构 基于 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事迹的数据分析[J].高校辅导员ꎬ2016(12):24-28.18吴蔚㊀基于素质教育的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构建。

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研究综述

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研究综述

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研究综述作者:姜钰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第05期【摘要】本文从胜任力模型的界定、构建流程、构建方法出发,对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成才路上重要的指导者,是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保证,因此,需要对辅导员的能力素质进行界定和分析行界定和分析,为辅导员聘任和后续培养提供依据。

近年来,胜任力模型的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胜任力模型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有力的借鉴:(1)指明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为自我开发和提升提供了方向和目标;(2)便于上级领导有依据地对下属进行辅导和考核;(3)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4)是开发培训提升课程的依据和基础。

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很快被引入了高校辅导员的鉴定和评估,高校辅导员的聘任和培养也从之前的经验判断逐渐升级为量化和标准化的工作模式。

很多研究者应用相关方法初步构建了高校辅导员的胜任力模型,对这些研究的回顾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取核心因素,更有效地对辅导员胜任力进行研究。

一、高校辅导员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文件中对辅导员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1]。

二、胜任力模型界定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兰德最早对胜任力进行了界定,“胜任力可以将高绩效和低绩效的人员进行区分,并且可以通过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是包括了所有方面特征的综合”。

胜任力模型是指能够清晰明确地表明从事某一岗位的人需具备何种能力才能履行该岗位的职责[2]。

胜任力模型应该主要包括六方面内容:(1)知识:某一职业领域需要的信息;(2)技能: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3)社会角色:个体对于社会规范的认知与理解;(4)自我认知:对自己身份的知觉和评价;(5)特质:某人所具有的特征或其典型的行为方式;(6)动机:决定外显行为的内在稳定的想法或念头。

高等职业学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构建与提升策略研究

高等职业学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构建与提升策略研究

3、提升辅导员的个人胜任力。通过了解和适应团队角色理论,高校辅导员能 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个人胜任力。
4、创新辅导员工作方法。团队角色理论的应用有助于高校辅导员在工作实践 中探索和创新工作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提高工作效果。
结论
本研究通过探讨团队角色理论在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提升方面的作用和机制,为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培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团队角色理论在高 校辅导员胜任力提升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当然,在实施这些提升策略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可行性和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 和研究。例如,可以考虑邀请教育专家对这些策略进行评估和论证,也可以通 过实验等方法检验这些策略的实际效果。此外,还需要针对不同的辅导员个体 差异,提出个性化的提升策略和建议,以确保每个辅导员都能够得到有针对性 的培训和发展。
在总结研究结果时,需要明确指出本次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首先, 由于本研究仅对部分高等职业学校的辅导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因此所得结论 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可以对更多的高等职业学校进行调查,以得出更 为全面和准确的结论。其次,本研究主要于辅导员的胜任力模型构建和提升策 略研究,尚未涉及辅导员心理健康、职业倦怠等方面的问题。
未来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胜任力模型,探 究胜任力模型与班级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胜任力模型来 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能。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中的 作用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提高大学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本 研究旨在探讨大学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3、为了优化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胜任力模型,需要采取以下策略:(1)加强 教育理念的培养,提高班主任对于教育的认知和态度;(2)鼓励班主任不断 学习和创新,提高自身专业素养;(3)建立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以引导班主任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

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

能力维度
领导能力(工作条理、执行力)
定义:能够有效开展工作计划、有步骤的安排工作,执行指 导工作。
行为特征:1辅导员应引导学生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开 展学习计划, 2辅导学生心理问题, 3开展就业指导, 4进行班级建设, 5指导党团工作, 6处理日常事务,做好阶段性事务,实现工作目标最大化。
心理学
定义:正确运用心理学知识用良好的分析综合能力和观察能力、自
我控制能力以及满腔的热情,帮助学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心理难题。 行为:了解自我、掌握自身的心理发展规律、完善自我意识、塑造
自身、化解压力、维护自身心理健康,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成为 学生的好朋友、好师长。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咨商,使他们更清楚地认清自己,改 正自身的问题,并避免出现逆反抵触的心理。 理解大学生,正视大学生们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寻找更合理的办法 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
热情: 指在对待他人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 友好,关切的情感交流 行为表现: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主动与学生交流, 沟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具体如 在新生报到时,及时接洽,帮助其适应新环 境
责任心 定义:是指对事情敢于负责,主动负责的态 度。 行为:在处理日常工作时按时,按质,按量 完成任务,主动处理好分内分外的事宜,凡 是尽心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工作重心。有 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监管,引导的负责态度。
对学生成绩进行汇总排名管理学生学籍户籍及掌握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学生学籍户籍及掌握学生基本信息查看与学生学习及就业有关的各种信息查看与学生学习及就业有关的各种信息通过网络操作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知识素养来感染和教育学通过网络操作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知识素养来感染和教育学生生对奖学金助学金的管理对奖学金助学金的管理利用网络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利用网络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定义

关于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

关于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

关于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作者:蒋璐来源:《新经济》 2015年第15期蒋璐摘要:高校学生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选拔、培训、考核机制,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和工作状况不佳。

本文旨在建立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胜任力素质模型,为其招聘、培训和考核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校学生辅导员教师队伍素质胜任力1、研究背景与必要性1.1 高校学生辅导员的素质研究现状。

随着国内胜任特征研究的发展,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到教育领域,如:幼儿教师胜任素质、中小学教师胜任素质、高校学生辅导员胜任素质等研究。

1.2 研究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对高素质社会发展主体的塑造。

高校学生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主要力量,他们与学生交流的频率最高,对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广泛。

因此,高素质的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的人才保障。

目前国内高校学生辅导员的招聘选拔机制、培训、绩效考核并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其选才和培养还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2、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定位与职责2.1 角色定位。

《普通高等学校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规定,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应当最终归为做好大学生德育工作。

这个角色定位包括三个层面: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朋友。

2.2 职责。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队伍建设规定》,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有八项:(1)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2)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3)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4)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5)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6)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7)组织、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8)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胜任力模型

教师胜任力模型

教师胜任“冰山模型”分析
杜会角色。教师的社会角色是教师在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等面前试图表现的形 象。在学生面前,教师是传递者、授业解感者、管理者、示范者、父母与朋友等; 在家长面前,教师是学生与家长的桥梁,是家长的咨询对象等;在学校面前,教师 是学校的一份子,能积极参加学校的管理、认真执行学校的规定等;在社会面前, 教师要为人师表,热爱教师职业.树立教师良好形象等。教师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是 否有明确的定位,是影响教师行为和表现的关键因素之一。 自我概念。教师的自我概念就是教师对自我的认识,包括教师自我控制能力、自我 评估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等。教师的自我概念从深层次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行为 和表现。 特质。特质是相对持久的个体行为的特征。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特质,教师应具有 理解他人、尊敬他人、宽容性、热情、自信心、责任感、正直诚实、创造性和稳定 的情绪等特质。 动机。动机是决定外显行为的自然而稳定的心理倾向。动机处于冰山模型最底层, 确实影响教师行为和表现的核心因素。
教师胜任“冰山模型”分析 总结:
根据冰山模教理论,水面以上的知识和技能相对易于培养和发展。 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大部分是成为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基准性胜任 特征),如教师资格、学历等;这些不能完全作为区分普通教师和优 秀教师的标准(鉴别性胜任特征),而在现实工作中常常把教师的知 识和技能作为甄别优秀教师的主要条件。如教学经验、教师职称以及 学生成绩和升学率等。 特质和动机位于冰山的底层,很难进行培养、评价和改进,但是 这部分却是区分优秀教师和曾通教师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教师胜任 特征“冰山结构”的核心部分。社会角色和自我概念位于冰山中部, 虽然在培训上具有一定的困难,但还是可以通过培训和进修等方式加 以提升和改进。
高校教师胜任力概念的界定: 与教书育人或科研成果直 接相关联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工作动机、自我形象、社会角 色或个人特质,是个体在教育 教学或科研工和力

民办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民办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民办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摘要】本文在研究了民办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探究民办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特征间的关系及重要程度,试图构建清晰的民办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为提高民办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提供最直接的依据。

【关键词】胜任力;胜任力模型;民办高校本文通过对10名民办高校辅导员进行访谈和对民办高校50名学生做问卷调查,形成了初测问卷,对问卷进行修改,最后确定民办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特征调查问卷,之后,对350名民办高校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270份。

根据结果显示:可以将民办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特征分为成就动机,工作态度,职业素养,人际沟通,调控能力,专业能力,学习能力七种。

每一种胜任力特征又分为几种子特征。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特证解析及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图1 民办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特征对比图图2 重要程度分值表5 4 3 2 1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非常不重要由图1可以看出在七类胜任力特征中,依据重要程度依次是成就动机、专业能力、工作态度、人际沟通、调控能力、职业素养、学习能力。

结合图2的重要程度分指值表,可以看出即使是重要程度位于第七位的学习能力分值也为3.85-3.9之间,对于胜任力的影响也是重要的。

其中成就动机,工作态度,职业素养更侧重于内在的品质,其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见的。

而人际沟通,调控能力也是内在的一种品质,但是是可以被人们所见到的。

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更多的是以后后天的培养,也是两种显而易见的品质,所以在Spencer的冰山模型[2]的基础上,将民办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模型初步建立为下图3。

图3 民办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二民办高校辅导员胜任力子特征分析1 成就动机、工作态度、职业素养(下图4)一成就动机的子特征二工作态度的子特征三职业素养的子特征1 勇于面对困难 1 积极的心态 1 客观评价自己2 自我反省 2 职业热爱 2 尊重学生3 工作价值的认同 3 解决问题的果断性 3 换位思考4 奉献精神 4 包容心态 4 良好的师生氛围5 责任心在成就动机的子特征中发现,按照数据(图4)显示,按照重要程度依次为:民办高校辅导员对自己的不足进行自我反省,在面对困难时能够方式积极的接受挑战,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奉献于自己的工作,认同自己的工作价值,最低分值也是在3.5分以上,说明子特征都是重要的,对于民办高校来说,由于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得辅导员面对更多的挑战,使得子特征2具有自我反省,并及时改正的态度是最为重要的。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模型的探究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模型的探究

智库时代·82·智谋方略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模型的探究*赵 婷(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摘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职责,相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来说,辅导员的所学专业各不相同,经历也各不相同,辅导员队伍中的人各具特点,在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也呈现了不同的风格,本文以胜任力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胜任力模型的含义、意义、构建方法,尝试构建了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模型。

关键词:辅导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19)52-0082-002思想政治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之一,承担了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和知心人的重要角色,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逐渐增多,教育部对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也把加强心理育人纳入了思想政治质量提升工程。

如何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胜任能力,对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辅导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大部分非心理学专业出身的辅导员来说,缺乏系统的心理学专业学习。

对于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来说,每个辅导员能力不同、教育效果不同,应该有相应的胜任力模型做指导,也便于直观地解读和参照。

因此,提炼和形成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模型是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非常必要。

一、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模型的含义(一)胜任力模型的含义胜任力模型又称为胜任特征,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专业名词,后广泛运用于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学、教育学领域,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提出,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

大学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大学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大学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一、本文概述《大学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一文旨在深入探索大学辅导员的核心胜任力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文章首先将对胜任力模型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明确胜任力概念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随后,文章将结合大学辅导员的工作特点,构建适用于该领域的胜任力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研究过程中,将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收集大量一手数据,对大学辅导员的胜任力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文章将探讨胜任力模型在大学辅导员选拔、培训、考核等方面的应用,为提升大学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大学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胜任力模型理论框架胜任力模型作为一种人力资源管理工具,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的研究。

其理论基础主要源自冰山模型(Iceberg Model)和洋葱模型(Onion Model),这两个模型均强调了个人内在特质与外在表现之间的关联。

冰山模型认为,个人的胜任力由表面的“知识、技能”和深层的“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动机”等多个层次构成。

洋葱模型则把胜任力描绘成层层包裹的结构,从外层的“知识和技能”向内层的“个性、动机和价值观”逐层深入。

在大学辅导员的胜任力模型构建中,我们结合高等教育和辅导员工作的特点,以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胜任力模型。

这个模型包括基本胜任力、专业胜任力和发展胜任力三个层次。

基本胜任力主要涉及辅导员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专业胜任力则关注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发展胜任力则强调辅导员在创新、学习、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潜能和发展空间。

在构建大学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文献分析、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以确保模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S大学专职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建构及应用研究中期报告

S大学专职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建构及应用研究中期报告

S大学专职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建构及应用研究中期报告中期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进步,大学生心理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作为大学中专注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职业人员,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辅导员的胜任力,需要对其进行专业素养、心理素质、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和提高,同时,也需要对辅导员的胜任力进行评估和量化,以便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适用于S大学专职辅导员胜任力的模型,探究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心理素质、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对S大学辅导员的胜任力进行评估和量化。

三、研究内容1. 构建S大学专职辅导员胜任力模型。

2. 通过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探究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心理素质、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3. 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对S大学辅导员的胜任力进行量化评估,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4. 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对S大学辅导员的胜任力进行提升。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主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梳理辅导员胜任力的模型和影响因素,为模型的构建提供参考。

2. 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制问卷,对S大学专职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心理素质、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获取数据并进行分析。

3. 统计分析法:采用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描述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评估辅导员胜任力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五、预期成果1. 构建适用于S大学专职辅导员胜任力的模型,探讨辅导员专业素养、心理素质、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2. 对S大学辅导员的胜任力进行评估和量化。

3. 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为辅导员的胜任力提升提供参考。

六、论文结构1. 绪论:阐述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对辅导员胜任力的模型和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后续模型的构建提供参考。

3. 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描述。

4. 实证研究:以S大学专职辅导员为研究对象,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并对辅导员胜任力进行评估和量化。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辅导员所面临的工作压力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加。

如何提高辅导员的胜任力,成为了高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构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职业认识、案例处理和能力提升。

职业认识是指辅导员本身对自身职业的认识和理解。

辅导员作为高校的重要工作人员,其职业责任在于引导和帮助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辅导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了解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前沿知识,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此外,辅导员还要具备敬业精神,强化自身道德素养,加强职业自觉,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案例处理是指辅导员在工作中遇到不同的困难和问题时,如何处理和解决。

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辅导员需要充分发挥专业能力和经验,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辅导员还需要具备过硬的沟通能力和理解力,以更好地与学生建立互信和互动。

在案例处理中,辅导员还要注重方法和策略,尽可能采用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

能力提升是指辅导员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能力和素质。

辅导员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领导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在工作中,辅导员要不断钻研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和质量。

同时,辅导员还需要重视自身的职业发展,加强自身的计划和规划,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综上所述,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胜任力模型应包括职业认识、案例处理和能力提升。

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相辅相成,都是构建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不断完善和提升辅导员的胜任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胜任力模型

教师胜任力模型
教师胜任力模型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 能力,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动力,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 平。
02
教师胜任力模型概述
胜任力模型定义
胜任力
指个体具备的、能够使其在特定工作 岗位上获得优秀表现的能力、特质或 行为。
胜任力模型
指一组个体胜任力构成的集合,能够 使个体在特定工作岗位上获得优秀表 现。
课程设计
能够根据学生需求和学科要求 ,合理规划课程内容和进度。
教学方法
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 讨论、实验等,并能根据实际 情况灵活运用。
课堂管理
具备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能 够有效地维护课堂秩序和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估与反馈
能够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 和成果,提供及时、具体的反
馈和建议。
学科知识
教师胜任力模型
• 引言 • 教师胜任力模型概述 • 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成要素 • 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 • 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 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 胜任力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
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 工作中所具备的各项专业能力, 是衡量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
05
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教师招聘与选拔
确定选拔标准
根据教师胜任力模型,明确所需教师的各项能力要求,制定选拔 标准。
筛选简历与面试
依据标准筛选简历,并在面试过程中重点考察应聘者的教学能力、 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关键素质。
试讲与评估
要求应聘者进行现场教学试讲,对其教学水平、课堂管理能力等进 行评估。
教师胜任力模型的重要性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教师胜任力模型为教师招聘、选 拔、培训等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 依据,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 体素质。

加强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研究,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

加强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研究,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
2 辅导 员工作 中存在 的问题
高校方导员的队伍建设 , 不仅仅体现在辅导员 数量上 , 更主要的还是体现在人员结构优化以及工 作能力的提升上 ,力争实现辅导员工作 的科学化. 方面 , 高校要积极 引进学历层次高、 工作能力强 的人 才作 为专 职辅导 员 , 另一 方面 要从 本校 教 职员 工中抽调一部分人作为兼职辅导员 , 确保他们能在 学生管理工作 中可以充分发挥各 自的优势 , 有效开 展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统筹兼顾 , 就是 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价值实现. 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 在 工作 实践 中要 充分 尊重学 生 的个性 特 征 , 充 分激
首先 , 需 要针 对 当前 辅 导员 及工 作 岗位 进行分
常 常将 个 人 意志 凌 驾 于学 校 管 理制 度 和法 律 法 规
析, 在工作分析 、 考核的基础上 , 考察两者的匹配程 度, 寻找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其次 , 以需求分析为基 础, 设置合理 的培洲 内容. 再次 , 根据培训 内容和辅 导 员之 间 的差别 , 采 取差 异 化 的培训 方 式 . 最后 , 通 过访 谈 、 工作 观察 等方法 检验 培训 成果 . 提升 个 人 的政 治 素养 . “ 加 强 大 学 生 的 思想 政 治教育工作 ,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观” 是辅导员的首要任务. 因此 , 应重视对辅导员进 行政 治学 、 教育 学 、 伦 理学 、 社会 学 、 管理 学 、 心理 学 等方面知识的培训 , 鼓励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 的硕 士 和博士 学位 . 优 化 专 业 知识 结 构 , 提 升 工作 能力 . 高 校 辅 导 员 专业 化 的知识基 础要 突 出“ 宽 口径 ” , 至 少要 涵盖 般性 的文 化知识 、 实 践经 验 以及本 体 和条件 性 的 知识 内容 , 而这些专业知识素质的提高 , 需要通过 系统化、 科学化 、 长期化的教育培训方能得以提高. 增强 人格 魅 力 . 大 学生 处 于一 个 特殊 的年龄 阶 段, 追 求 独 立 的个 性 , 不 服从 说 教 , 不盲从权威. 因

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特征模型

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特征模型

湖北经济学院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特征模型工作分析小组:湖北经济学院小组成员:xxx xxx xxx xxx xxx工作分析时间:2013年11月15日目录1.胜任特征概念及内涵1.1 胜任力特征定义1.2 胜任特征模型基本结构1.3胜任特征模型的四大维度1.4胜任力特征模型的作用2. 明确绩优标准2.1 SMART原则2.2 考核标准3. 收集数据信息(行为事件访谈法)3.1 确定访谈目的3.2 选取访谈样本3.3 制定访谈提纲4. 分析数据信息4.1 访谈记录4.2 关键特征数据分析5. 提炼胜任特征6. 建立胜任特征模型7. 小结8.附录1.胜任特征概念及内涵1.1胜任力特征定义胜任特征,又称胜任特质、胜任能力、胜任素质,是指组织人员具有的、与一定职位的良好绩效存在显著关联,可以有效观察、测评和改善的知识、技能、动机、品质、价值观等行为特征。

1.2胜任特征模型基本结构能力名称、能力定义、考虑重点、评价等级、相应行为表现1.3胜任力特征模型的四大维度技能:较好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等任务。

知识:掌握教学相关的专业知识。

人格特征:个人性格、特质及典型行为方式动机:决定个人外在行为的内在思想。

1.4胜任力特征模型的作用胜任特征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起着基础性的、决定性的作用。

它分别为企业的工作分析、人员招聘、人员考核、人员培训以及人员激励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它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基点。

(1)工作分析(2)人员选拔(3)绩效考核(4)员工培训(5)员工激励2、明确绩优标准2.1 SMART原则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T代表有时限(Time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基于“素质洋葱模型”的高职院校辅导员胜任力培养

基于“素质洋葱模型”的高职院校辅导员胜任力培养

基于“素质洋葱模型”的高职院校辅导员胜任力培养摘要:基于“素质洋葱模型”的理论框架,通过访谈法、资料分析法分析高校辅导员胜任力要素,即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动机等显性和隐性胜任力特征,结合现阶段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结构及工作性质特点,通过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师德教育、完善高职院校辅导员培训考核体系、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内涵三方面来培养、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胜任力。

关键词:素质洋葱模型;胜任力;辅导员;高职院校;高职院校与一般的本科院校不同,它的办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旨在培养真正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将职业教育的地位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职业教育,尤其高职教育提出了适应现代服务业的新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这是高职院校发展新的机遇也带来了对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新的挑战,其中,担当着培养人才重任的辅导员队伍也面临着新的建设挑战。

这项挑战的关键点则在于如何通过发挥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来直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就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培养,以及辅导员自身的工作能力、工作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终,问题汇结到一点上,什么样的辅导员才能胜任现代高职院校发展的要求?现代高职院校需要什么样的辅导员?本文试图通过胜任力研究来解答这一系列问题。

一、基于“素质洋葱模型”的胜任力研究“胜任力”这个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于1973年正式提出。

他认为,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导员胜任力素质模型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加压的情况,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迫切需要全程就业指导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准确了解自身的前提下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

而作为既是学生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又是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直接参与者的高校辅导员,理应在当前的就业指导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辅导员除了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指导素养和能力,即职业指导胜任力。

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一、高职高专辅导员应具备基本的职业指导素质
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其素质水平的高低不但影响学校培养人才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学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素质的主要塑造者,是学校对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对学生具有很强的示范性。

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思想道德过硬的有用的合格人才,要求辅导员首先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

辅导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基础,更要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具有旗帜鲜明的政治态度和坚定的政治立场,掌握正确的政治观点与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以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为己任,时刻不忘自己的使命和职责,品德高尚、诚实守信、作风正派、真诚待人、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成为深受大学生欢迎的良师益友。

二、高职高专辅导员职业指导胜任力探索
(一)在思想上应高度重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加压的情况,为力争毕业生离校初次就业率水平基本稳定,确保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全国各大高校都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

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不但是学校生存之本、发展之基,也是安国之策、强国之道。

然而,高校毕业生却经常因为职业目标定位不明、职业信息缺乏或就业期望过高与良好的就业机会失之交臂。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党和国家强调务必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

毕业生就业指导是高校就业工作和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充分了解国家就业方针政策的有效手段,因此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以确保高校毕业生非因教育机构性矛盾而无法就业,促使毕业生通过指导顺利就业。

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其应高度重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将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与就业指导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形成科学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同时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但是,辅导员日常的工作常常是繁琐的,而对于毕业班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时间通常被迫让位于急待处理的日常事务。

即便高校已经使用教学计划保障就业指导课程的安排,但也仅仅只有8个或10个学时,这就使得真正用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时间少之又少,同时,如果是非毕业班学生的辅导员就更会容易忽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虽然学校成立了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甚至院系一级也基本上都是指定专门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但是,就业指导工作光靠1~2名专任指导老师是远远不够的。

通常辅导员对自己所管理的学生的情况更为了解,这对于在高校利用现有学生资源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工作是更为有利的。

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当由国家、地方和高校齐抓共管,而高校辅导员是否重视就业指导工
作应当作为高校是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考核目标之一,重点考核辅导员是否按照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思想,从入校抓起,切实有效地落实在日常工作当中。

(二)提高辅导员职业指导专业性,增强对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就业指导工作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信息服务;帮助学生理性地选择未来的职业,科学有序地制定学业计划。

因此,辅导员应突出职业指导的专业性,而且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其将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这就要求辅导员不但需要拥有多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还应当获得职业指导的资格准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正确的、全面的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

因此,辅导员提高职业指导胜任力的具体做法是:
1.通过生涯辅导培训了解和掌握人—职匹配理论、职业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职业生涯理论。

高职高专辅导员应能运用这些理论引导大学生通过就业指导服务和服务中心的测评对自己进行合理评估,在学习、职业、人生价值、婚姻等方面建立自我认知。

2.紧密关注就业趋势,全面了解当前国家的就业政策与地方性有关劳动就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辅导员只有掌握了这些政策、法规,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辅导服务,使得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能够全面地了解国家、地区的就业政策法规。

了解国家、地区的就业政策法规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就业指导工作相关的培训及会议,学习相关文件、政策及法规来获得,也可以通过各种可靠媒介掌握。

提供给学生的政策类信息必须是准确的,以有助于学生进行客观的择业决策。

此外,辅导员的职业指导能力还应体现在做好大学生择业心理指导,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择业观方面。

当前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竞争激烈。

学生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难以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
心态,从而无法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并建立良好的自我调整机制,最后往往难以顺利就业。

甚至可能因为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在学生就业后难以顺利地适应工作及环境,在事业上也许都难以有所作为。

因此,帮助毕业班学生形成良好的择业心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不可缺的内容。

辅导员掌握学生择业心理指导的相关知识,有利于深入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一些学生的择业认知状况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如自我评价过高、对职业的了解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对影响择业的因素认识不足。

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能力,缺乏对职业的渠道和信息的了解,缺乏社会阅历。

辅导员在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需要学习择业心理的指导,以帮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自己性格特点、职业能力等,使其克服盲目自信或自卑的心理,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途径获取更多的职业自信。

对于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受挫能力较差的学生,辅导员应通过心理指导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心态,客观地分析其不足之处,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

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就业择业时的心理指导能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端正的择业价值取向。

3.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相关知识,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抓就业指导工作。

在新生入学阶段的入学教育工作中,辅导员可对学生进行专业介绍,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情况以及就业前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同时通过报告会、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帮助学生在入学初期就开始做好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

事实证明,学生在校期间自身发展内在需求的满足程度是否良好,在大学毕业择业时自我定位是否客观准确,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学生对个人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规划,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而作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包括人生理想规划、生活目标规划、学习目标
规划和职业选择规划。

辅导员可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培训、学习,借助职业测评软件、职业测评问卷等科学工具,客观地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有利于学生有效获取知识技能,以及选择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并通过职业生涯实现理想和目标。

但是,辅导员对学生职业规划设计指导中,对学生本人的了解更为重要。

职业规划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这样,我们就不可能千篇一律地按一种模式指导,这也就得有一种与学生本身特点条件符合的状态。

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接触,通过与同学的聊天,与同学之间相互的评价并作汇总,之后亲自接触,作直接的聊天或其他方式的交流,确认学生的条件,这样才能对他的职业发展有一定的契合度。

尤其是对学生兴趣的了解很重要,兴趣与职业的重合上,尤其是在未来发展的深度上有着更重要的作用。

总之,辅导员应当成为具有高胜任力的就业指导教师,这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和应用各种理论,还应具备一定的职业指导素养和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毕业生就业的成功率,使更多的毕业生走上合适的工作岗位,指导学生自己作出正确的选择,使学校圆满地完成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