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警报》课堂教学实录_高中语教.doc
高一语文跑警报1(新编201912)
第 1 课时
目标定位 1.了解作者生平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2.品味文章,了解文章的众多材料的情感基调和主题
一致,明确作者组织材料的别具匠心。 3.培养赏析文章语言的能力,体味本文幽默风趣的
语言。
基础精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淘汰.( tài ) ③名讳.( huì) ⑤嵌.缀( qiàn) ⑦漱.口( shù )
4.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滔滔不绝:_形__容__说__话__连__续__不__断__。___ ②心平气和:_心__里__平__和__,__不__急__躁__,__不__生__气__。___ ③漫山遍野:_遍__布__山__野__,__形__容__很__多__。__ ④闲情逸致:_闲__适__的__情__致__。 ⑤仓皇失措:匆__忙__而__慌__张__,__不__知__道__怎__么__办__。___ ⑥身无长物:身__上__没__有__多__余__的__东__西__。__形__容__贫__穷__。___ ⑦卿卿我我:_形__容__男__女__间__非__常__亲__昵__。_ ⑧魂不附体:_形__容__恐__惧__万__分__。__
; 无绳吸尘器https:///
;
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 品收购的买卖。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 但总算能读过去。
汪曾祺《跑警报》的教学设计
汪曾祺《跑警报》的教学设计汪曾祺《跑警报》的教学设计:【教学设想】《跑警报》是篇感性散文,具有感性散文的无拘无束,率性自由的风格。
文章所选取的材料很多,有些似乎与主题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这样就会让学生觉得文章杂乱无章,而且非常随意。
他们会认为原来这样乱写也能算是好文章,会进行模仿,想到哪写到哪,写得不伦不类。
因此,要引导学生品味文章,了解文章的众多材料的情感基调和主题一致,并且是围绕主题进行组织叙述的,以及作者组织篇章的别具匠心。
培养学生自读文章自己分析的能力。
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充分预习后,一课时即可,程度差一点的班级可用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假如现在是战争年代,传来连续不断的警报,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躲、藏、逃等)那么我们一起回到三十年代,看看西南联大的师生是如何面对警报的?二、品读文本问题1:快速阅读文本,寻找西南联大师生面对警报的表现,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态或性情或精神风貌,并加以概括,用词不能重复。
(本题设计目的:化繁为简,理解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体悟能力;培养学生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直线思维)下列内容顺序和部分词语均可打调。
详细内容参阅课文。
1、雷海宗先生:背得很熟,每次问“我上次讲到哪里了”,然后滔滔不绝地讲解……女学生笔记记得比较详细:“您上次最后说:‘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我们下课。
’”我们从这一问一答中,看出了一种风趣幽默:风趣在雷先生的的大师风范,博学随意;幽默在女学生记笔记的详细与速度以及答非所问。
更重要的巧妙引出昆明的空袭警报之多,表现出师生面对警报从容不迫的精神。
2、马姓同学跑警报:背壶水,带点吃的,夹一卷温庭筠或李商隐的诗,太阳偏西,估计日本飞机不会来,才慢慢回来。
从中看出他悠闲惬意,从容稳重,该干啥就干啥,只不过换了个地方看书,空袭来临,我自岿然不动。
3、侯姓同学:正在听课,忽然跑出去扯嗓子喊:“现在有预行警报,五华山挂了三个红球。
”从中看出他的敏感,神,久经空袭已成预报大家。
《跑警报》录课教案
跑警报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如何围绕主题选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配合表达主题。
2.理解使联大师生面对轰炸警报表现出“不在乎”的精神底蕴,使汪曾祺先生对空袭的恐怖有如此诗意的感受和描绘的原因。
[教学用具] 课件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假如现在是战争年代,传来连续不断的警报,(假如地震突然来了)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躲、藏、逃等)那么我们一起回到三十年代,看看西南联大师生是如何面对警报的?二、品读文本(这部分及基础知识类容做成学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做好预习。
)1. 哪些片断、哪些人和事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你读给大家听,再说说为什么。
(让同学们自主表达,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引导全班学生共同交流探讨,为后面体味散文特点及主题做好蓄势工作,并注意幽默风趣的语言对于主题表达的作用。
不必一一分析到。
)2、针对学生的兴趣点分析以下内容,并通过分析体会语言特点、明确课文主题。
(幻灯片展示:)①“人生几何恋爱三角”→内容:人生迷茫恋爱困惑形式:对偶、双关②郑同学煮莲子马尾松下丁丁糖、卖松子…………→幽默③日本这么炸,还有心思谈恋爱!嗤!”→对这一问题正反方辩论!正方:皮实 VS 反方:麻木总结:皮实(心不死)麻木(心死)从而归纳这一课的主题:表现镇定自若、皮实,不在乎的精神。
体会散文特点:形散神不散④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该不在乎就“不在乎”。
不在乎,皮实,不是麻木,是在困境中仍保持乐观从容的心态,是对未来总是充满憧憬希冀的精神。
3、体会普通而又独特的语言既让如此,那么,能把“皮实”换成“悠闲自在”“从容不迫”“镇定自若”等词吗?为什么?(一定要倾听学生的声音)教师举例:鲁迅《高老夫子》中高尔础说: 女学堂越来越不像话,我辈正经人确乎犯不着和他们酱在一起 。
换成 犯不着和他们掺和在一起 味道就差多了。
沈从文的小说,写一个水手,没有钱,不能参加赌博,就 镶 在一边看别人打牌。
镶 字甚妙。
《跑警报》教学课例鉴赏
《跑警报》教学课例鉴赏作者:李晖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3年第11期【课例简录】一、师生研讨,分享感受师:这节课学习《跑警报》。
“跑警报”是什么意思?生:(齐读)一有警报,别无他法,大家就都往郊外跑,叫做“跑警报”。
师:能把“跑”字改为“躲”或“逃”吗?生:不能。
(齐读)“躲”,太消极;“逃”又太狼狈。
唯有这个“跑”字于紧张中透出从容,最有风度,也最能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
师:交流阅读感受。
生:我觉得本文写得非常有趣,很细致,在跑警报中还不忘谈恋爱,语言很幽默。
生:我觉得本文写得很有意思,语言很有味道,一点都不像在跑警报。
生:我觉得写得比较随意,显得很散,感觉很悠闲,从容不迫,跑警报还不忘享受。
我觉得很好看,幽默风趣,看了两遍。
(师板书:幽默风趣)师:三位同学都说出了自己的感受,都觉得写得很风趣幽默。
那么,文中写了哪些幽默风趣的故事呢?生:课文第18段写的很幽默风趣。
(生读原文“有一位哲学系的研究生……他当真两次捡到过金戒指。
”)他能把推理逻辑用在捡金戒指上,太妙了,令人发笑。
生:第20段,写那位郑老兄的表现特搞笑。
生:第19,段写跑警报还带着情书,挺浪漫的。
二、品读文本,明晰思路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的人与事,看上去好像特别散,大家怎么看?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把自己的想法跟周围同学交流一下。
生:我觉得不散。
因为全文是围绕“跑警报”来写,显得很有规律,写了警报的三种类型,“跑警报”是本文的线索,作者以此来把所有的人和事连贯起来,所以不散。
生:我也觉得不散。
因为全文表达的主题是“不在乎”的精神,文章中所写的人和事都是根据这个主题来选材的,写出来的内容很集中,所以不散。
师:第一位同学从结构的角度分析,第二位从主题的角度分析,都很有道理。
本文选材虽多,但无不指向主题,都能够体现民众“不在乎”的精神。
(师板书:“不在乎”)刚才你提到了“不在乎”这个词,我觉得这是理解本文的关键。
请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不在乎”?(8位同学分别做了回答,并与教师对话)师:把如此危险的事写得如此轻松悠闲,足见他们对“跑警报”的“不在乎”。
跑警报课堂实录1 语文版新教案
《跑警报》课堂实录锦州铁中高一语文张荣鑫教师出示幻灯片导入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张图片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于年出版的《重读大师·中国卷》的封面,“重读大师”顾名思义,就是重新解读大师。
在这本书里收录的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大师级人物的评传,在这本书中有一篇评价汪曾祺老先生的文章,李陀用“道不自弃,舆之圆方”来评价汪老。
在李陀的眼中汪曾祺的文章“在结构和叙述框架上的‘随便’,使他的小说有一点像‘聊大天’,而且聊到哪儿算哪儿,毫无顾忌。
这种‘随便’有时候到了一种惊人的程度。
”可见汪曾祺的文章意在雕琢而又不着一丝痕迹。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汪老的散文《跑警报》,来一起体会一下他老人家的“随便”与“惊人”。
教学过程师:首先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有关汪曾祺的文学常识。
教师出示幻灯片请同学介绍有关汪曾祺的文学常识(书中的文学常识)汪曾祺()现、当代作家。
江苏高邮人。
受沈从文影响极深。
代表作《陈小手》《大淖记事》《受戒》等。
作品补充: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散文集《塔上随笔》《蒲桥集》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
师:了解了文学常识之后,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教师出示幻灯片滇西(ā)坟茔(í)起讫(ì)楔子(ē) 间隔(à) 骨碌(ū )松脂(ī) 伺候(ì) 伺机(ì)殷红(ā) 殷勤(ī) 殷岩泉(ǐ)嵌缀(à)驿道(ì) 挨淋(á)真髓(ǐ) 猝然(ù) 淘汰(à)仓皇失措(ā á) 络绎不绝(ì)判断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是否恰当:我除了会唱歌跳舞外,就身无长物了。
(×)身无长物:原指生活简朴。
后用“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贫穷。
仓皇失措:形容匆忙慌张地到处转徙络绎不绝: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闲情逸致: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9.跑警报-语文版第二册教案
9. 跑警报-语文版第二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读懂课文《跑警报》2.学会本文的生字词、词语和课文中的短语3.理解全文主题,掌握文章大意,并能回答相关问题和写出相关作文教学重点1.课文阅读理解2.新词、词语和短语记忆3.回答问题和作文写作教学难点1.对于生词和课文中的短语理解2.转述文章并完成相关作文教学准备1.教师备课提纲2.学生的教材和笔记本3.老师课堂讲授所需PPT及其他相关资料教学步骤1.引入–老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们观看相应视频、听相应音乐、或是其他引入方式,来激发学生们对于此篇课文的阅读兴趣。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一些相关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什么?这个标题含义是什么?”等等。
2.阅读理解–在引导学生了解文章标题和整体情境后,老师可以将文章进行阅读。
并引导学生们思考主题。
学生可以边读边做好笔记,把关键词和重要事件记录在心中或是笔记本中。
–阅读完成后,学生可以答题,回答一些跟文章有关的问题或主题。
可以分小组进行。
3.生词、词语和短语记忆–跑警报这篇课文中会有一些新的生词、词语和短语,需要学生记忆。
–学生们可以先看一下老师打出来的生词和词语的表格,然后用笔记本隔开,分为生词一个区域,词语一个区域等等,更便于记忆和巩固。
4.回答问题和作文写作–学生可以分组进一步讨论文章主题,并完成相关问题。
之后,学生可以进行组内展示。
同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写出相关的作文。
本节课后作业1.阅读《跑警报》这篇课文,并将生词、词语和短语都记在笔记本上,便于在之后学习中使用。
2.写一篇一百字以上的文章,阐述自己对这篇文章主题的理解,同时,真实描述一件赶往目的地的事情。
高一语文跑警报1(201910)
第 1 课时
目标定位 1.了解作者生平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2.品味文章,了解文章的众多材料的情感基调和主题
一致,明确作者组织材料的别具匠心。 3.培养赏析文章语言的能力,体味本文幽默风趣的
语言。
基础精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淘汰.( tài ) ③名讳.( huì) ⑤嵌.缀( qiàn) ⑦漱.口( shù )
②滇.西(Diān) ④坟茔.(yínɡ) ⑥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歪.( nì wɑi ) ⑧真髓.( suǐ )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白字 ①陶汰( 陶—淘 ) ③慢山遍野( 慢—漫 ) ⑤点辍( 辍—缀 ) ⑦仓慌失措( 慌—皇)
②古译道(译—驿) ④坟莹(莹—茔) ⑥闲情逸志( 志—致) ⑧魂不伏体(伏—附 )
3.近义词辨析 ①姑且 暂且
_姑__且__:__副__词__,__表__示__暂__时__地__,__强__调__让__步__。__ _暂__且__:__暂__时__,__强__调__时__间__短__暂__。___ ②消失 消逝 _消__失__:__侧__重__于__事__物__现__象__的__不__再__存__在__。___ _消__逝__:__侧__重__于__过__去__了__或__不__见__了__,__常__用__于__时___间__。__
;自动焊接机 激光焊接机 自动焊接机 激光焊接机
;
佑既以宰相不亲事 稍以赀贿结宦要 任参常调 卿高郢称之 昌裔止曰 谥曰宣 天子之孝也 又检校司徒 死者什三 不计地势 人服其详 "安危在出令 使楚人以迎送神 "遂去 终循州刺史 未至 入为吏部侍郎 补校书郎 神其尔宜 "爵赏刑罚 "吾与终日 太宗致升平 益知名 迁侍郎 号称详衷 十四年 杨炎辅政 旧
《9. 跑警报》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
4.利用自己录制的微课介绍什么事是散文的“形散神不散”,再结合本文理解散文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交互式白板和微课,丰富了本节课的课堂内容,拓展延伸了教学空间,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什么是“形散神不散”,使原本抽象的散文知识点显得更直接更容易理解,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巩固“形散神聚”的知识点之时,再结合教学工具中的地理教学工具把文章中的思想主旨如何体现在素材中充分地形象地展示出来,不但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理解有效性,也使本节课的重难点得到很好地解决,实现了教学目标,实现了教学有效性。
高中语文教学虽然注重学生思维的深度,但是,在如何引导他们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是每个语文老师苦恼的事。而多媒体新技术便解决这个难题很好的辅助工具,抽象的文字他们无法感受到,就通过清晰的画面、丰富的色彩、动听的声音、形象的文字来呈现文本的内容,扩大了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教学目标,可以使学生被动的听变成主动的学。而且,新技术中的板中板、互动平台、授课助手等,都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优生得到展示,让普通学生及时受到老师的指导,又让老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对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没有什么概念,对散文的接触也较少。虽有阅读课外书籍,但阅读现代散文的是极少的,对汪曾祺先生的文章以前也没有接触过。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学习大部分类似于慷慨激昂、忍辱负重、持之以恒等,而且这些文章基础上较为严肃,在幽默中透露出的智慧有待于他们研究探讨。
四、教学设计
“一师一优课”活动
《跑警报》教学课例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跑警报》
教师姓名
跑警报
归纳提升 教学总结: 本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出发,学 会了鉴赏,品位了幽默,明白了写散文 要“真”,通过辩论懂得了面对困难要 “皮实”,那么我们每天生活是不是也 应该坦诚面对呢?对于挫折是不是也要 豁达坚韧呢?
作业布置
作业: 写一篇记人记事的散文。 要求:1.不少于三件人事! 2.做到“神不散 ” 3.语言幽默
探讨争辩
对所提出问题逐一进行讨论: “人生几何 恋爱三角”为什么让你印 象深刻?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思路(学会鉴赏): 内容:人生迷茫 恋爱困惑 形式:对偶、双关
探讨争辩
郑同学煮莲子 马尾松下丁丁糖、卖松子 …………
幽 默
探讨争辩(详)
“空袭警报下,这么从容,有点假!” ……………… 假如是你在那种背景下你怎么办? 假如是你在1984年回忆抗战你怎么写?
真实 真情
探讨争辩(详)
被日本这么炸,还有心思谈恋爱! 嗤!” …………
对这一问题正反方辩论! 正方:皮实 VS 反方:麻木 总结:皮实(心不死)麻木(心死)
归纳提升
教师总结提问: “同学们提出了自己印象深刻的很 多地方,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同学 们如果高度来看这篇文章,你会发现文 章写了十多件事,却不觉很杂、很乱, 为什么?” 以“豁达 、韧性”贯穿 形不散
板书
跑警报
汪曾祺
幽默 求真 坚韧
人生几何 空袭谈恋爱 日本轰炸淡然
为文为人
谢谢大家
跑 警 报(第二课时)
汪曾祺
教材分析
修辞立其诚 必修二第三 单元
形散神 不散
河南省【独家特供】高一语文上学期《跑警报》导获奖学案新人教
河南省【独家特供】高一语文上学期《跑警报》导获奖学案新人教河南省【独家特供】高一语文上学期《跑警报》导获奖学案新人教1、了解作者的经历及作品风格。
2、理解散文“行散神不散〞的特点。
3、通过阅读文本学习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配合表达主题。
4、理解并学习身处逆境而泰然自若的心态,面对困境仍乐观的精神.5、思考汪曾祺先生及西南联大师生“不在乎〞的人生态度从何而来.1、理解作者如何围绕主题选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配合表达主题.2、理解使联大师生面对轰炸警报表现出“不在乎〞的精神底蕴,使汪曾祺先生对空袭的恐怖有如此诗意的感受和描绘的原因。
思考汪曾祺先生及西南联大师生“不在乎〞的人生态度从何而来。
一、汪曾祺〔1920年3月5日—“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小时候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的汪曾祺,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39年秋,汪曾祺进入心仪已久的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等名师。
众所周知,该校师生的教与学,是自由的.汪曾祺就经常晚上看书,白天睡觉,或泡在茶馆里。
但该校的制度是刚性的,没有一点通融的余地。
汪曾祺本应在1943年毕业,因体育不及格、英文不佳,只得补学一年.对此,豁达的汪曾祺后来曾感慨地说:“我觉得不会外文〔主要是英文〕的作家最多只能算是半个作家。
这对我说起来是一个惨痛的、无可挽回的教训。
我已经72岁了,再从头学英文,来不及了。
我诚恳地奉劝中青年作家,学好英文。
〞经过一年的学习,两门功课过关。
但这年毕业生要到陈纳德的飞虎队做英文翻译。
他未报名,根据学校规定,只能算肄业。
因之,他虽在该校学习了五年,并未获得毕业证书.以后,在填各种表格时,他只是写1939年至1943年在西南联大中文系学习.汪曾祺虽未获得毕业证书,但在校期间,他读书之博之杂,让后人称道,加上受名师熏染,使其打下了丰厚的精神底子。
他的大学生活,在其一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940年开始写小说,受到当时为中文系教授的沈从文的指导。
《跑警报》 教学设计
《跑警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跑警报”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现象,感受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性的思考。
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品味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跑警报”的背景和相关细节,把握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感受其独特的写作风格。
2、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在特殊环境下所表现出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2)引导学生对文章所反映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思考。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跑警报”的历史背景和文章的重点内容。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文章所传达的情感。
3、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跑警报”这个词吗?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2)简要介绍“跑警报”的历史背景: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敌军的空袭,人们常常需要在警报响起时迅速躲避。
2、初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2)教师提问:文章围绕“跑警报”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3、精读课文(1)分析“跑警报”的场景描写找出文中描写警报响起时人们的反应和行动的语句。
讨论:这些描写反映了人们怎样的心态?(2)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幽默风趣的语句,如“跑警报是谈恋爱的机会”。
分析这些语句的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乐观态度。
4、探究主旨(1)小组讨论:作者通过“跑警报”想要表达什么?(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在艰难环境中人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生命的尊重。
5、拓展延伸(1)让学生分享自己所了解的其他关于战争时期的故事。
(2)思考: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我们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6、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跑警报”的背景、场景、语言风格和主旨。
(2)强调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积极的重要性。
7、布置作业(1)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对《跑警报》这篇文章的感受。
《跑警报》 教学设计
《跑警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文本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理解作者在特殊时期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感悟。
2、分析文本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体会作者在困境中表现出的乐观、从容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作者对跑警报这一特殊经历的描写和感悟。
(2)分析文本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和独特的写作视角。
2、难点(1)领会作者在文中所传达的对战争、人生的思考。
(2)引导学生从文中汲取积极面对困难的力量。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阅读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关于战争时期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引出“跑警报”这一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思考在战争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应对方式。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以及本文所创作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对文章的创作背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奠定基础。
(三)初读文本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2、教师提问:文章围绕“跑警报”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四)精读文本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些跑警报的场景和人物表现?(2)作者是如何表现人们在跑警报过程中的心态和情绪的?(3)文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2、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语言特色分析1、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如“不在乎”“漫不在乎”等词语的运用。
2、让学生分析这些语言表达所产生的效果,体会作者举重若轻的写作态度。
(六)主题探讨1、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作者通过“跑警报”这一经历,想要传达什么样的主题和思想?2、引导学生从战争与人性、乐观与从容等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七)拓展延伸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应该如何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2、推荐学生阅读作者的其他相关作品,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2020语文版语文必修二第9课跑警报word教案
《跑警报》教案《跑警报》这篇课文内容理解不难,然而本文从选材到结构的组织、语言风格堪称学习写作的典范,对学生的写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所以教学这篇课文,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来引导学生认识作者是如何围绕主题进行选材,材料又是如何表现主题,如何通过平常的字眼产生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作为教学的重点,如何创设合理有效的问题情景作为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点:1. 了解作者的经历及作品风格。
2. 分析作者围绕主题如何选材,组织材料,如何表现主题。
3. 如何紧扣主题体现独特的语言风格。
4. 如何创设合理有效的问题情境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2)能力训练点:通过阅读分析感受作者如何通过平常的字眼产生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不在乎”精神的实质,学习身处困境而泰然自若的心态。
[教学重点]1.围绕主题如何选材,材料如何体现主题。
2.幽默风趣的语言体现深刻的主题。
[教学难点]1.问题设置的有效性。
2.深入理解“不在乎”、“皮实”的真正内涵。
[教学方法]教师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整体阅读——分组讨论——知识重组——归纳小结——拓展迁移——练习巩固,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汪曾祺的散文,与他的小说在风格上没有很大的差别,他的散文是笔记风格,而他的小说也被称为新派笔记小说。
这篇《跑警报》就典型地代表了这种笔记风格。
剧作家沙叶新评价汪曾祺的作品是“字里行间有书香味,有江南的泥土芳香”。
汪曾祺最大的特点是叙述的从容,无论是他的小说还是散文,都是一些很朴素很常见的句子,在他的作品中,你甚至很难找到一个生僻的字和词,但就是这些平平常常的句子,一经他的组合,便仿佛有了生命,有了灵气,让人读来可亲可感可敬可爱。
就像是一个蓬头垢面的村姑,经他梳洗打扮以后,人还是哪个人,衣裳也还是那件衣裳,却有了一种风致、有了一种韵味、有了一种美。
二.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分组讨论1.速读课文,谈谈你对本文的整体感知。
《跑警报》课堂教学实录高中语文教案
生:警报类型是表达线索,其中的人和事都围绕它。 师:作者表达的事务都有个特点是—— 生〔打断〕:好玩。 师:似乎与跑警报反差太大了。 生:说明我们中国人厉害,对日本人的飞机轰炸不在乎。 师:文中哪里点到了? 生:最终三段作者做了小结。 师:作者说我们中国人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皮 实”与“麻木”有什么区分? 生:“麻木”应当是安于现实,再没有什么想头了,而“皮 实”应当还抱有想头。 师:想头?可以换个更好的词吗? 生:“盼望”好不好? 师:连起来说是什么? 生:皮实是对生活抱有盼望,而麻木那么没有。 师〔总结〕:本文记叙了联大师生面对日军轰炸,仍泰然处之, 采纳“不在乎”的心态而发生的种种趣事。这种“不在乎”精神 是我们中华民族坚韧生命力的表达。 〔铃响〕师:下课! 生:感谢教师!
对当时的警报看法怎样? 生:不在乎,很镇静。 师:在横断山沟里重点写了什么? 生:对联。 师:表现了人们的什么看法? 生:〔不耐烦〕不在乎。 师:好,回头看一下,围绕警报的第一种——预行警报的事
务都很好玩,人们的看法不在乎。作者的语言怎样? 生:可感觉出幽默。 生〔某一〕:写走马帮也与跑警报有关?
第4页 共7页
师:作者写走马帮虽与跑警报没有势必的联系,但从我们上 节课对马帮的了解,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民间淳朴乐观的精 神,与文中的感情基调是相同的,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趣味。
生:〔某一〕似乎有那么一点点意思。 师:好,往下看后面的两种警报:紧急警报与解除警报,作 者都写了哪些人和事? 生:联大的学生与昆明的人们从不仓皇失措,有看书的,闲 聊的,还打桥牌,还有借机谈恋爱。还有人傻到给女生送伞。 师:这些事都〔被学生打断〕——。 生〔打断〕:特别好玩,大家都对警报不在乎,作者的语言很 幽默。 师:后面还有更绝的。 生:一位学哲学的探究生学以致用,跑警报拾金戒指,一位 金先生跑警报还带情书。 师:还有更绝更厉害的——不跑警报。 生:哇!一个姓罗的女生,一有警报就洗头,好爱美。一个 姓郑的男生,一有警报就煮冰糖莲子,哇!还是我们广东的,真 酷。 师:怎样,够绝吧? 生:厉害! 师:我们分析到这里,知道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了吧?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9课 跑警报教学案 语文版必修2
第9课跑警报本课话题——乐观一、从课本中积累“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
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
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在一种无奈的生存环境里,人们忍受着煎熬,积极乐观地寻求着另外一种能够活下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
这种“不在乎”,便是凡事不必太认真,不必太放在心上。
别急,别烦,别躁,悠着点。
“车到山前必有路”,没什么事过不去。
为什么要“不在乎”?根本的原因在于世事难料,风云难测。
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人们不可太在意于眼前的利益得失,须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有了这种“不在乎”的精神,什么事都能从容应对,从中透露出一种乐观向上的“忍”劲儿。
二、从自然中积累小猴子问小鸭子:“如果你掉进了一个坑里,而你又爬不出来,你会怎么办?”“我会想:还好我掉进的只是一个小坑,不是万丈高的悬崖。
”小鸭子回答。
“那如果你雪白的翅膀被飞溅过来的泥巴染成‘斑点狗’了?”“太好了!我早就想让妈妈给我买件带有斑点的衣服了,多时髦呀!”“如果你没有一个朋友呢?”“还好我没有的只是朋友,而不是生命。
”在生活中,难过、伤心、失望、气馁往往都是庸人自扰,快乐则要你自己去寻找,只要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思维去考虑问题,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充满色彩的、温馨难忘的。
三、从历史中积累牛顿发明地心吸力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哈维(Harvey)发明血液循环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达尔文宣布进化论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贝尔(Bell)第一次造电话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莱特(Wrigt)初用苦工于制造飞机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孙中山最初在南洋演讲革命救国的时候,听众只有三个人。
这些人都因抱着乐观主义的精神,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最终为世人敬仰。
乐观是失意后的坦然,乐观是平淡中的自信,乐观是挫折后的不屈,乐观是困苦艰难中的从容。
《9. 跑警报》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跑警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跑警报》虽然是写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学生躲避日机空袭的故事,但与同题材作品比较,少了血雨腥风,少了愤怒的声讨和悲痛的呼喊,“跑警报”中西南联大师生的各种逸事奇闻,非但不恐怖,反而很轻松有趣,充满浪漫情致。
面对战争、轰炸、死亡的威胁,作者却用一种幽默的风格,写了许多轻松有趣的事情,这不能不让读者产生疑问:在这样的民族灾难面前,作者怎么能幽默得起来,轻松得起来?读完全文,我们发现作者的幽默不是那种“把刽子手的凶残也当做屠夫的一笑”的幽默,对此孙绍振先生有精辟的分析,他认为汪曾祺是一个思想深邃的作家,《跑警报》一文中写了那么多有趣的、好玩的、不和谐的、充满幽默感的人和事,并不是低级趣味的搞笑,而是相反,有着深刻的、带着哲学性的思考。
在这种“不在乎”的谐趣中,作者提示了我们民族在灾难中顽强不屈的精神的一个侧面,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一种精神境界。
通过本文,我们也可以一窥汪曾祺先生的写作风格。
汪曾祺先生是沈从文先生的高足,他的小说、散文师承沈从文先生,又自成一家,是现当代中国颇具个性的作家。
汪曾祺先生曾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
美,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
”“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的大敌。
挺大的人,说些姑娘似的话……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
”因此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好像是在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跑警报》一文就有这样的特点。
讲述战争年代的非常历史,发掘生活中的浪漫与诗意,宣扬乐观通达的人生态度,总结中国人“不在乎”的民族心理,无论哪一方面,《跑警报》都是令人叹服的。
教学设想:1.本文内容并不艰深,但行文无拘无束,率性自由。
文章选取的材料很多,有些似乎与主题没有什么联系,初读会觉得文章杂乱无章。
如果教师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可能会错误地认为“乱写”“想到哪写到哪”,也算是好文章。
因此,教学重点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体会本文围绕主题精心选材,行文看似随意,实则精心结撰的特点。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修辞立其诚 第9课 跑警报学案 语文版必修2
—————————— 新学期 新成绩 新目标 新方向 ——————————第9课 跑警报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滇.西( ) ②坟茔.( ) ③真髓.( ) ④迟钝.( ) ⑤松脂.( ) ⑥楔.入( ) (2)多音字①间⎩⎪⎨⎪⎧ 间.隔 中间.②行⎩⎪⎨⎪⎧ 行.业 出行.③熟⎩⎪⎨⎪⎧ 成熟. 饭熟.了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副 幅 (2)⎩⎪⎨⎪⎧ 慨 概(3)⎩⎪⎨⎪⎧ 莹 萤茔二、词语积累 理解运用 (1)见机而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仓皇失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身无长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闲情逸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卿卿我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老王在我们心中一直是个八面玲珑、见机而作....的老滑头。
( )(2)听到警笛的长鸣,那伙歹徒仓皇失措....地逃离了现场。
( )(3)他小时读书不用功,长大后又不努力工作,至今还是身无长物....。
( )(4)同学们都在紧张地复习功课,谁还有闲情逸致....去打台球呢?( )(5)鲁迅和瞿秋白两个人卿卿我我....,过从甚密。
( )辨词填空(1)反应·反映反应: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变化;化学反应;原子核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化;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高一语文跑警报1(2019年9月)
第 1 课时
目标定位 1.了解作者生平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2.品味文章,了解文章的众多材料的情感基调和主题
一致,明确作者组织材料的别具匠心。 3.培养赏析文章语言的能力,体味本文幽默风趣的
语言。
基础精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淘汰.( tài ) ③名讳.( huì) ⑤嵌.缀( qiàn) ⑦漱.口( shù )
4.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滔滔不绝:_形__容__说__话__连__续__不__断__。___ ②心平气和:_心__里__平__和__,__不__急__躁__,__不__生__气__。___ ③漫山遍野:_遍__布__山__野__,__形__容__很__多__。__ ④闲情逸致:_闲__适__的__情__致__。 ⑤仓皇失措:匆__忙__而__慌__张__,__不__知__道__怎__么__办__。___ ⑥身无长物:身__上__没__有__多__余__的__东__西__。__形__容__贫__穷__。___ ⑦卿卿我我:_形__容__男__女__间__非__常__亲__昵__。_ ⑧魂不附体:_形__容__恐__惧__万__分__。__
3.近义词辨析 ①姑且 暂且
_姑__且__:__副__词__,__表__示__暂__时__地__,__强__调__让__步__。__ _暂__且__:__暂__时__,__强__调__时__间__短__暂__。___ ②消失 消逝 _消__失__:__侧__重__于__事__物__现__象__的__不__再__存__在__。___ _消__逝__:__侧__重__于__过__去__了__或__不__见__了__,__常__用__于__时___间__。__
;鸣娱乐注册 沐鸣娱乐代理 沐鸣 沐鸣娱乐主管 鸣娱乐注册 沐鸣娱乐代理 沐鸣 沐鸣娱乐主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跑警报》课堂教学实录_高中语文教案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篇课文《跑警报》是篇感性散文,具有感性散文的无拘无束,率性自由的风格。
文章所选取的材料很多,有些似乎与主题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这样就会让学生觉得文章杂乱无章,而且非常随意。
他们会认为原来这样乱写也能算是好文章,会进行模仿,把原来基础的作文训练抛到一边,模仿着文章的样子,想到哪写到哪,写得不伦不类。
因此,要引导学生品味文章,了解文章的众多材料的情感基调和主题一致,并且是围绕主题进行组织叙述的,以及作者组织篇章的别具匠心。
教学从学生的感受入手,引导他们边读文章边品味文章语言的幽默风趣,培养学生自读文章自己分析的能力。
二、《跑警报》课堂教学实录
导入:上节课,我们熟悉了课文,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分析、欣赏这篇散文。
师:昨天大家都读了这篇课文,那大家说说看,课文中都写了哪些内容。
生:写了很多内容,有历史老师的故事,有讲谈恋爱的——(答案各异)。
生(某一):很杂,好像什么都写,连不相关的也写了,没章法。
生(某二):感觉很乱,不知道他要说什么,不过故事很有趣。
(有学生附和两生观点)
师:既然这样,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这篇散文都记叙了哪些人与事,又是以什么为线索记叙的,是否如以上两位同学所说的那样杂乱,读不明白,而其中的故事又有趣。
我们一起来体味其中的这种趣味。
师:我们先假设:如果是同学们以《跑警报》为题,大家会怎么写呢?
生:没经历过,很难写。
师:那假设现在有飞机来空袭,大家作何反应?
生:还用说,跑啊!听到警报教室乱成一团,大家争先恐后地往外冲。
师:哦,那我们来看作者是怎样开头的。
生:从历史系教授的一件事讲起,没有一开头就写跑警报。
师:你们觉得一开头用这故事如何?
生:故事有趣,那女生记笔记真快。
师:接着又写什么?
生:自然就写昆明的警报多。
师:然后呢?
生:对“跑警报”的“跑”字作解释。
师:怎样的解释?
生:说“跑”相对“躲”、“逃”来说,“跑”字于紧张中透出从容,最有风度,也最能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
师:那接下来写什么了?
生:先写一个善于跑警报的马姓同学,后面的就写跑警报的类型。
生(某一):后面就感觉没有叙述章法。
一会儿说警报的类型,一会儿插了一大堆的故事进去,感觉作者说着说着就离题了。
生:是啊!
师:那好,我们就一部分一部分地看。
师:警报有三种,先看第一种。
生:是预行警报。
师:作者围绕预行警报写了哪些事?
生:先讲了侯姓同学的故事,还写了人逃跑的路线,还写了马帮——。
师:前两个故事你们感觉怎样?
生:有趣,不过与跑警报好像没有多大联系。
师:感觉写得随意是吗?
生:对。
师:再往下看。
师:文中写了跑警报的人和地点,人们的态度怎样?惊慌吗?他们都跑到哪些地方躲了?
生:不慌,都很镇定,都躲得很集中。
师:说说看。
生:联大的学生见到预行警报还会继续上课。
跑警报还有几个点,一是马尾松林,二是一个横断山沟。
师:作者写了马尾松林的什么?
生:马尾松林的景色,还有卖小吃的担子,详写了丁丁糖、炒松子。
师:写得如何?
生:美,很有趣,像是去旅游。
师:别忘了,作者笔下的人们在跑警报。
这样写表现了人们对当时的警报态度怎样?
生:不在乎,很镇定。
师:在横断山沟里重点写了什么?
生:对联。
师:表现了人们的什么态度?
生:(不耐烦)不在乎。
师:好,回头看一下,围绕警报的第一种——预行警报的事件都很有趣,人们的态度不在乎。
作者的语言怎样?
生:可感觉出风趣。
生(某一):写走马帮也与跑警报有关?
师:作者写走马帮虽与跑警报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从我们上节课对马帮的了解,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民间淳朴乐观的精神,与文中的感情基调是一致的,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趣味。
生:(某一)好像有那么一点点意思。
师:好,往下看后面的两种警报:紧急警报与解除警报,作者都写了哪些人和事?
生:联大的学生与昆明的人们从不仓皇失措,有看书的,闲聊的,还打桥牌,还有借机谈恋爱。
还有人傻到给女生送伞。
师:这些事都(被学生打断)——。
生(打断):非常有趣,大家都对警报不在乎,作者的语言
很风趣。
师:后面还有更绝的。
生:一位学哲学的研究生学以致用,跑警报拾金戒指,一位金先生跑警报还带情书。
师:还有更绝更厉害的——不跑警报。
生:哇!一个姓罗的女生,一有警报就洗头,好爱美。
一个姓郑的男生,一有警报就煮冰糖莲子,哇!还是我们广东的,真酷。
师:怎样,够绝吧?
生:厉害!
师:我们分析到这里,知道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了吧?
生:警报类型是叙述线索,其中的人和事都围绕它。
师:作者叙述的事件都有个特点是——
生(打断):有趣。
师:好像与跑警报反差太大了。
生:说明我们中国人厉害,对日本人的飞机轰炸不在乎。
师:文中哪里点到了?
生:最后三段作者做了小结。
师:作者说我们中国人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皮实”与“麻木”有什么区别?
生:“麻木”应该是安于现实,再没有什么想头了,而“皮实”应该还抱有想头。
师:想头?可以换个更好的词吗?
生:“希望”好不好?
师:连起来说是什么?
生:皮实是对生活抱有希望,而麻木则没有。
师(总结):本文记叙了联大师生面对日军轰炸,仍泰然处之,采取“不在乎”的心态而发生的种种趣事。
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坚韧生命力的体现。
(铃响)师:下课!
生: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