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科举制度

合集下载

宋代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宋代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宋代科举制度及其影响宋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重要制度,它的实施使得中国文化更加繁荣发展。

科举制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由以血缘关系为主的世袭文化向以科举为主的士族文化转型。

宋朝时期,科举制度在经过几次改革后逐渐完善,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独特传统。

一、科举制度的成立及其发展1. 科举制度的起源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

隋朝大业年间,官员的选拔不再以家族资历为主,而是以应试的形式选拔,这为科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朝时期,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分为县试、府试和会试三级考试。

2. 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宋代是科举制度发展的黄金时期。

宋太宗初年,废除了唐朝以来的三馆秘阁制度,建立了“国子监”和“太学”,从而将科举制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到了宋代晚期,科举制度的制度体系逐渐完善,年、榜、次、场、试等等单元制的细节已经基本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考试制度逐渐成熟。

二、科举制度的影响1. 稳定统治科举制度通过选拔有才学的人才来进入官场,使得官员的质量大大提高。

同时,考试的公正性也使得官场更加稳定,从而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朝廷的统治。

2. 基础教育的发展府学和县学,成为国民教育制度的基础,提供了朝廷推行“读书为仕”的方针的普及途径,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3. 文化繁荣科举制度的落实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科技的发展。

科举制度选拔出了许多能人,而这些人才往往都拥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才学,他们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4. 社会进步科举制度的落实为人们提供了进入官场、成为官员的机会,这增加了人们的社会流动性和动力,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科举制度的局限性和变质1. 学习方式单一科举制度选拔的人才,往往是通过记忆传统经典,注重文学造诣,而缺乏实际能力的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2. 社会阶层渐趋稳定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官员,大多数都来自于地方名门。

这种情况造成社会阶层逐渐稳定,造成贫富差距加剧和社会流动性下降的趋势,这是科举制度的局限性之一。

宋代的科举制度

宋代的科举制度

宋代的科举制度宋代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宋代的科举制度始于北宋时期,创立于太祖赵匡胤的时代。

该制度过程中经历了不断的演进和完善,持续了近五百年之久。

宋代的科举制度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进士科和明经科。

进士科是选拔官吏的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每三年举行一次进士科考试,合格者可以取得进士出身,称为举人。

进士科考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乡试,即在州县一级进行的考试;第二阶段是殿试,即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乡试考试内容主要是文学、经学和史学,殿试考试则以诗词、文章和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为主。

合格者可以进入国子监进一步学习和考试,以取得更高的官职。

明经科则是辅助进士科考试的一种科目,主要是考察考生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明经科的合格者可以补充进士科考试的不足,也可以独立获得诸多官职。

宋代的科举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宋代科举制度注重统一考试制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的考试,展示了它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其次,宋代科举制度注重考试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主要考核文学、经学和史学等实际能力,体现了宋代统治者对于国家发展和治理的需求。

再次,宋代科举制度注重时效性,每隔三年进行一次考试,缩短了选拔官吏的周期,更好地满足了政府对于人才需求的迫切性。

最后,宋代科举制度注重激励和评价,通过科举制度来奖励优秀的考生,给予他们更高的官职和特权,激发了人们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宋代的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稳定。

通过科举制度,宋代政府能够选拔到一大批优秀的官员,提高了政府的执行效率和治理能力,推动了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繁荣。

此外,科举制度也带动了教育的发展,各级学府和书院得以兴起,例如国子监等,为后来的科举制度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

总的来说,宋代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它不仅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官员,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繁荣。

宋代科举制度

宋代科举制度

宋代科举制度1. 引言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代科举制度是中国科举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

本文将从宋代科举制度的背景、内容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便更好地了解宋代科举制度的重要性和特点。

2. 背景在了解宋代科举制度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其背景。

宋代科举制度的出现与中国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密切相关。

在北宋时期,由于政治改革的推动,科举考试逐渐取代了其他选拔官吏的方式,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

3. 科举制度的内容3.1 考试流程宋代科举制度的核心是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全国范围的考试,会试是以地方为单位的考试,而殿试则是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3.2 甄选人才科举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宋代科举制度更加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

考生需要在乡试和会试中展示才华和知识,以便被选为进士。

进士是科举制度中的最高级别,他们有机会担任国家重要职位。

4. 科举制度的影响4.1 促进教育发展宋代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得中国教育得到很大发展。

为了应对考试,学校和私塾相继涌现。

进士和贡生们也积极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在文化教育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

4.2 社会流动性的增加科举制度的存在为社会阶层的流动提供了途径。

任何一个有才华的人都有可能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

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封建社会阶级固化的现象,使得社会更加公平和包容。

4.3 文化传承与融合科举制度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传承与融合。

因为考试范围是全国范围的,来自不同地区的士人们可以共同参与考试,互相学习交流。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流动和交融。

5. 总结宋代科举制度的推行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

它不仅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增加了社会流动性,也促进了文化传承与融合。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几百年,为中国历史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宋朝科举制

宋朝科举制

宋朝科举制
宋朝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科举制度分为三个阶段:乡试、省试、殿试。

乡试是在县城集中考试,选拔出合格的人才参加省试。

省试是在省城集中考试,选拔出更优秀的人才参加殿试。

殿试是在皇帝居住的地方集中考试,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担任官员。

宋朝科举制的实施,一方面严格按照考试科目、考核标准选拔人才,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近乎崇拜科举制度,导致士人阶层对于科举成为了追求的唯一目标,忽视了实际能力和治国才能。

同时,科举制度也带来了贪污舞弊的问题,许多富有的人家都会资助贫苦士人,以便他们能够通过科举考试。

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宋朝科举制度仍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体系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

- 1 -。

解读宋代的科举制度与文化影响

解读宋代的科举制度与文化影响

解读宋代的科举制度与文化影响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其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并对宋代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宋代科举制度及其文化影响进行解读。

1. 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宋代的科举制度起源于唐代,但在宋代得到了更加完善和广泛的运用。

宋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地方性的选拔考试,会试是地方官员筛选考试,殿试是在京城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经义、史书、诗词和制度等等。

2. 科举制度的意义科举制度在宋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为人才选拔提供了一种公平公正的途径。

无论贫寒与富贵,只要有才华就有可能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位。

其次,科举制度使得社会上知识分子的地位得到了提升,文人成为了社会的精英阶层。

此外,科举制度也推动了宋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3. 科举制度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科举制度对宋代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也加深了社会等级之间的鸿沟。

由于科举制度的存在,社会上流传着“秀才不出门,全靠祖宗积德”的说法,强调了科举对于个人命运的重要性。

其次,科举制度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土壤,大量的文人涌现出来,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究,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学、历史和哲学作品。

再次,科举制度也为宋代社会提供了一种社交平台,官员们通过学术交流,培养了友谊,并相互影响。

总之,宋代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并对宋代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科举制度,人才得以选拔,社会上知识分子的地位提升,文化得到了繁荣发展。

科举制度同时也对社会稳定和社会等级产生了影响。

此外,科举制度也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土壤,带动了学术的交流和发展。

宋代科举制度的存在,成为了当时社会的标志之一,对后世的中国教育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宋代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宋代科举制度及其影响宋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阶段之一,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宋代科举制度的起源、运作机制以及其对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至宋代达到了巅峰。

宋代科举制度由贡举、省举和院试组成。

贡举是指通过地方官员举荐的方式选拔人才,省举则是由朝廷在省级考试中选拔,而院试则是由朝廷在京的国子监举行的考试。

二、科举制度的运作机制宋代科举制度的运作机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贡举、省举、殿试和礼部试。

首先,地方官员通过贡举推荐有才学的人士参加省举。

然后,在省级考试中选拔优秀的考生进入殿试阶段。

殿试是在朝廷内进行的,考生在贵宾殿内接受考官的面试和答题。

最后,优秀的考生进入礼部试或皇帝亲自参与选拔的中举人。

三、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影响1. 提供了社会流动机会:科举制度的实施打破了封建社会的血缘限制,使得社会的底层人民也有机会通过积极努力进入士人阶层,促进社会流动。

2. 增强了统治者的控制力:科举制度使得统治者能够选择合适的人才参与政府的管理,增强了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同时也为统治集团提供了稳定的人才来源。

四、科举制度对政治的影响1. 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度使得朝廷能够通过选拔优秀人才来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控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2. 建立了官僚体制:科举制度为官僚体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官员的选拔标准不再依赖于血缘和身份,而是侧重于人才和能力,使政府机构更加科学高效。

五、科举制度对文化的影响1. 促进了文化繁荣:科举制度使得文化和教育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发展和繁荣。

2. 注重教育普及: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科举制度使得教育普及成为国家的重要政策,推动了普通人的教育程度的提高。

六、结语通过对宋代科举制度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它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影响。

科举制度不仅促进了社会流动和政治稳定,也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教育的普及。

宋代科举制度分析

宋代科举制度分析

宋代科举制度分析宋代是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较为成熟的时期,科举制度在政治、教育、社会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分析宋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和作用,并探讨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特点宋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基于考试的形式,分为三个阶段,即乡试、会试和殿试。

其中,乡试在各地行,选拔出的优秀考生进入会试,再由会试选拔出的考生参加殿试,最终经过皇帝的考核任命为官。

科举制度的特点在于公平公正,落地兼顾才干和品德。

在乡试阶段,通过充分的考试竞争,选拔出了各地的优秀考生。

会试则更加注重学问才能,通过策问、诗文等形式考察考生的学术水平。

殿试则更加注重考生的政治抱负和气质,考察他们是否适合从政。

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官员的素质和能力。

二、科举制度的作用科举制度在宋代起到了多重作用。

首先,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在科举考试的压力下,广大学子努力学习,以期通过考试取得功名。

同时,科举考试中涉及的诗文、经义等学科也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推动了当时文化的繁荣。

其次,科举制度提高了官员的素质。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的官员,他们不仅有才具和学问,而且具备一定的政治魄力和品质。

这对于当时政府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再次,科举制度对社会流动性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科举制度下,考生不再受到出身的限制,只要通过考试,就有机会进入仕途并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阶层的固化,提高了社会的流动性和公平性。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度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倡导了儒家政治理念的传承和发展。

科举考试注重考查考生的儒家经典知识,这使得儒家思想在宋代得到广泛传播,并成为当时政治与社会的主导思想。

其次,科举制度对社会道德建设起到了一定作用。

进入仕途的官员在经历了严格的考试选拔后,往往会更加注重自身政治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这使得当时社会有了一定程度的道德规范和官员廉洁之风。

再次,科举制度对中央集权起到了巩固作用。

宋代科举的三级考试制度

宋代科举的三级考试制度

宋代科举的三级考试制度
宋朝的科举制度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县级考点进行的考试,主要考查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

通过乡试的考生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是在省级考点进行的考试,考查文化素养和知识面的广度。

通过会试的考生可以参加殿试。

殿试是在皇宫进行的考试,考查文化水平和才能,同时要求考生有一定的政治素质。

其次,宋朝的公吏选拔过程非常严格,考试的范围涵盖了儒家经典、政治经济学、法律、诗词、文章等多个领域。

考试要求不仅仅是文化知识,还要考虑到品行、家庭背景、政治倾向等方面。

因此,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的人往往都是素质比较高的人才,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修养,能够胜任各种官职。

再次,宋朝的公吏制度注重官员的考核和监督。

在任职期间,官员要经常参加各种考试和考核,以检验他们的政绩和能力。

如果出现问题,不仅会面临政治处分,还可能被罢免官职。

同时,宋朝还设立了专门的监察机构,对官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恪尽职守、廉洁奉公。

总体来说,宋朝的公吏制度是一个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注重官员的考核和监督,保证了政府机构的有效运转和政治稳定。

宋代科举制度

宋代科举制度

•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 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 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 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 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 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 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 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 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 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 先例。
•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 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 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 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统治者 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誉 录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 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 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 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 制。
•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确 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 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 授官。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 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 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 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二年 不定。实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 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 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 试。
王安石,还有他的…
哼!此乃老 夫的杰作!
《三经新义》
• 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 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 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 而有之,变换不定。
我曰…这本草草编撰 的《三经新义》害了
多少寒门士子啊!

王的陈其“欧
岩孙尧兄陈阳
叟何叟陈康修

、、则尧肃《 冯王是叟公卖 京曾连都尧油
中 三

宋代的科举制度

宋代的科举制度
第二步考试是礼部的省试,一般在每年的正月举行。省试合格后,放榜为进士,省试第一名称 省元.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始定殿试之制,复试礼部进士。雍熙元年(984年),定三甲制,凡头甲赐 及第 ,二甲赐出身,三甲赐同出身。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又将殿试进士分为五等,规定为:学思优长,词理精纯为一等;才思该通,文理周率为第二;文理俱通为第三;文理中平第四;文理疏浅为第五。此后又先后于大中祥符二年(1000年),四年(1011年)及嘉祐六年(1061年)进一步完善五等评定制度。临轩唱名时,以前二等赐及第,三等曰度
科举制度自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创以来,经唐代而体制初备,成为继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以后的最主要的人才选拔考试制度,在国家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多重作用。进入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定型,体制日渐细密周全,规模也逐步扩大,对政治文化教育的影响也更为广泛深刻,成为构成中国古代封建的官僚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有机部分,对于学术思想、文化艺术等广义的文化现象也产生着一定的导向和制约作用。
科举考试的内容,与唐代科举相比,没有很大的差别。其中进士科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10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10条;九经试帖书120帖,对墨义60条;五经试帖书80帖,对墨义50条;三礼对墨义50条;三传对墨义110条;开元礼及三史科,各对墨义300条;学究对毛诗墨义50条,对《论语》墨义10条,对《尔雅》及《孝经》墨义共10条,《周易》、《尚书》各25条;明法对律令40条,兼经50条。
(二)宋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变化
除一般程式之外,宋代对于科举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造,使其制度更加完备。宋代对于科举制度的改造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完善科举考试的程式,加强公平竞争的原则,以杜绝循私舞弊的现象。其具体措施包括:废除由 台■近臣得荐所知之负艺者 的 公荐 制,罢止唐代以来举人预投公卷(或称温卷)的惯例,改变 礼部采名誉,观素业 的做法,一切考诸试篇。太宗淳化三年(992年),采用将作监丞陈靖的建议,在廷试礼部进士时,开始实行糊名考校,以革除应试者 争习浮华,尚敏速 的弊端。此后又将糊名封弥用于省试和解试。这种封弥糊名的办法是将试卷上考生的姓名、年甲、三代、乡贯等密封或去掉,代之以字号。这种做法有助于防止考官徇私作弊。封弥后代用的字号,北宋时多于《玉篇》中取字为号,南宋初改用《千字文》中取字为号,以三字凑成一号。例如:嘉祐六年(1059年)殿试,曾对■、■、■、■、■、虭等六号卷子重加详定,这些字号均取自《玉篇》;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殿试将 任贤辉 字号卷列居第一,这个字号卷便是王十朋的殿试文卷(参见张希清《宋代殿试制度述记》,《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实施封弥之后,考官尚能通过辨认文卷字迹得知考生是谁,故尔不能完全杜绝作弊现象。于是,又创立了誊录制度,设专人誊录试卷, 而后识认字画之弊始绝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据《宋会要辑稿?选举》七之九和七之十一记载,殿试誊录始创于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至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之间,此后分别在省试及解试实施。宋代学者吴自牧《梦梁录》卷二曾记述宋代省试后封弥誊录的详细经过:所纳卷子,径发下弥封所封卷头,不要试官知士人姓名,恐其私取故也。

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变迁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的文化、政治、经济都非常繁荣。

其中,科举制度是宋代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它在中国历史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一、宋朝科举制度的起源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但在宋朝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宋朝实行科举制度的目的是选拔人才,促进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考试分为三级,即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每三年一次的地方选拔考试,会试是在省廷举行的考试,殿试是在皇宫里的考试。

二、乡试的改革和发展在宋朝初期,乡试的考试内容很少,只考察诗歌和文章。

后来,经过一系列改革,科目逐渐增多,考试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最终确定的考试内容包括经义、史学、诗赋等。

乡试的改革不仅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发展,也为后来的会试和殿试奠定了基础。

三、会试的变革和重要性相对于乡试,会试更加难度较大,范围也更加广泛。

宋代的会试分为两个环节,即策论和会江。

策论通常由考生自己出题,考官则为之点评和论述。

会江则是考生在殿试之前进行的“预考试”,主要考察文章、诗歌等内容。

会试的变革主要表现在考试规模、考试范围和考试难度等方面的提升。

四、殿试的重要性和演变殿试是科举制度的最高级别考试,也是最难的考试。

只有在前两轮考试中表现非常出色的考生才有机会参加殿试。

殿试的考题非常难,考察的内容也非常广泛,往往需要考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多篇作品。

宋代的殿试还添加了考察骑射等体能项目,这进一步说明殿试的难度之大。

五、科举制度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措施尽管宋朝的科举制度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使用钱财买官等现象。

此外,由于科举制度实行时间较长,使一些地位显赫的世家望族据此固化了自己的权力,对后代进行“买官卖官”的贿赂行为,从而导致社会严重的阶级分化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加强监管机制,减缓考试压力,增加透明度等措施。

总之,宋朝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不仅是文化和知识分子的象征,也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繁荣的核心之一。

(完整版)宋朝的科举制度

(完整版)宋朝的科举制度

宋朝的科举制度一、发展背景:在沿袭唐制的基础上,宋元朝又根据自身朝代的实际情况,有新的变化和发展,科举制度逐渐成熟和完善。

二、科举的种类宋朝的科举大致分为三类:一为制举,由天子直接考选。

二为常贡,由州县贡人礼部考选。

三为学选,由三舍选充。

三、考试内容的分类常科和制科。

常科指常设科目,有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学究、明经、明法诸科。

制科为非常设科目,由皇帝根据需要临时设置并亲自主持的特种考试,选拔特殊人才。

文科和武科。

武科的考试内容为先骑射后策问,,其中策问决定去留,弓马区分高低。

成人科和童子科。

童子科规定,凡15岁以下,能通经作诗赋的少年儿童,由州官推荐,经皇帝亲自考试,中试着赐进士出身或同学究出身。

四、宋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对唐朝的变化和发展1、扩大科举名额(1)唐朝进士科,每榜入取人数很少。

但宋太宗以后,科举名额扩张,每榜人数多达百人。

(2)宋朝科举除照例录取之外,还增设了特奏名(特赐连续多次应省试而不第的年老举子以本科出身)。

(3)在扩张名额的同时,又提高科举及第的地位和待遇。

及第后可直接做官,不需要像唐朝那样还必须通过吏部考试。

2、确定“三年一贡举”宋朝科举考试时间,最初没有明确的规定。

后来,宋英宗平治三年,确定科举考试时间为“三年一贡举”。

3、殿试成为定制殿试始于唐朝,但是没有成为制度。

为了录取的公平,宋代形成了三级科举考试制度:州试(由地方官主持)----省试(由尚书省礼部主持)----殿试(由皇帝主持)。

宋真宗时,分为五等,第一、二等为及第,三等为出身,四、武等为同出身。

宋神宗时,第一、二等为赐进士及第,三等为赐进士出身,四等为赐同进士出身,五等为赐同学究出身。

南宋时变成,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南宋的殿试影响了元明清的科举考试制度。

4、建立新制,防止科场作弊为了考试的公平性和客观性,防止作弊,宋朝在科举考试的实践中建立了一些制度,内容如下:建立别头试。

宋代科举制度的法律规定(3篇)

宋代科举制度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起源于隋朝,盛于唐宋,延续至明清。

宋代科举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进行了更为完善和严格的改革,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法律体系。

本文将从宋代科举制度的法律规定出发,探讨其选拔标准、考试程序、官员任用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二、宋代科举制度的法律背景1. 社会背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政治上,宋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在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文化上,文人墨客辈出,诗词、书画、戏曲等艺术形式繁荣。

这些因素为科举制度的法律化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 法制背景宋代科举制度的法律规定,是在继承唐宋法制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情况而形成的。

宋朝时期,法律体系逐渐完善,法律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在科举制度方面,宋代立法者借鉴了唐代科举制度的经验,结合宋代实际情况,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

三、宋代科举制度的法律规定1. 选拔标准(1)年龄要求:宋代科举制度规定,考生年龄须在16至45岁之间。

(2)身份要求:考生须为男子,且为平民或士族出身。

(3)学识要求:考生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能熟练运用经史子集等经典著作。

2. 考试程序(1)乡试:在考生所在地的州、府举行,由地方官主持。

乡试合格者,称为举人。

(2)会试: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持。

会试合格者,称为进士。

(3)殿试:在皇宫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

殿试合格者,称为进士及第。

3. 考试科目(1)经义:主要考察考生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诗赋: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

(3)策论:主要考察考生对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见解。

4. 考试规则(1)考场纪律:考生在考场内必须保持肃静,不得交头接耳、作弊。

(2)试卷保密:试卷由考生自行填写,不得泄露给他人。

(3)阅卷制度:试卷由专门机构负责阅卷,确保公平、公正。

5. 官员任用(1)进士及第者,根据考试成绩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宋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对文人的影响

宋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对文人的影响

宋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对文人的影响一、背景介绍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科举制度成为了选拔文人官员的主要途径,并且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宋代科举制度的背景、组成与演变,并分析其对文人的影响。

二、科举制度的组成和演变1. 科举制度的起源宋代科举制度起源于唐朝,但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606年唐太宗李世民推行的明经乡试。

2. 科举制度的组成宋代科举制度由三个阶段构成:乡试、省试和殿试。

•乡试:乡试是最低级别的考试,参加者来自各地乡镇,称为秀才,通过此项考试方可晋升为举人。

•省试:省试由各地省级行政区主持考试,合格者可晋升为进士。

•殿试:殿试是最终的考试环节,由皇帝亲自主持,在这个阶段表现出色的进士将有机会成为朝廷的高级官员。

3. 科举制度的演变宋代科举制度在其存在的800余年里发生了多次改革和演变。

其中最重要的改革是王安石变法时期对科举制度的改革。

改革后,乡试取消了明经科试题,转而注重实用性,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设置了更多相关题目。

此外,考试文章范围也拓展到诗词和赋文等文学作品。

三、科举制度对文人的影响1. 社会地位提升科举制度为文人提供了通过考试晋升官职、推动社会地位提升的机会。

合格者可以成为进士或进一步晋升为高级官员,享有特权和社会尊重。

2. 文人精神追求科举制度鼓励文人追求知识和才华,并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修养与文学能力。

这促使大量文人积极投入到学习和创作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文化热潮。

3. 平等机会与社会流动科举制度起初是为了选拔人才而设立,无论贫富和出身,只要参加考试并通过,就有机会晋升。

这种平等机会和社会流动性的存在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固有的等级制度。

四、总结宋代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制度之一。

通过详细介绍其组成和演变,我们可以看到科举制度对于宋代社会和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提供了晋升官职的途径,鼓励文人精神追求,并促进了社会流动和平等机会的出现。

宋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及评价

宋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及评价

宋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及评价宋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选拔人才、推动社会流动和文化繁荣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宋代科举制度是在唐代科举制度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发展。

●其主要特点为:1.科举地位提高:在宋代,科举制度被视为选拔官员的正途,地位相较于前代有所提高。

2.科举名额扩大:宋代科举制度增加了科举的名额,一方面有利于选拔更多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考生参加科举的积极性。

3.考试科目和内容改革:宋代科举制度对考试科目和内容进行了调整,更加注重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文学素养。

4.考试程序规范化:宋代科举制度规定了严格的考试程序,包括初试、复试和殿试等环节,以确保选拔出真正有才学的人才。

5.重视殿试:宋代对殿试制度进行了继承和发展,皇帝亲自主持殿试,并对考中进士的人进行最高一级的考试。

6.提高考生待遇:宋代科举制度提高了中试考生的地位和待遇,吸纳了更多的人才,特别是出身寒门的学子。

7.考试时间固定:宋代确定了科举考试时间为三年一贡举,相较于唐代一年一次,更加节省人力和物力。

●对于宋代科举制度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几点:1.公平公正:宋代科举制是一种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的制度,使得有才能的人有机会获得官职和权力,从而减少了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

2.推动了文化的繁荣:科举制的实施,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促进社会流动性:宋代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限制,为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提供了平等的机会,促进了社会的流动性。

4.培养实用主义人才:宋代科举制度注重实用性的考试内容,培养了大量实用主义人才,为当时的国家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5.科学合理的考试形式:宋代科举制度采用的科学合理的考试形式,确保了考试的公正性和安全性,提高了考试的质量。

6.注重道德品质的考察:宋代科举制度注重对考生品德和道德修养的考察,有利于选拔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

宋代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文化素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宋代科举制度分析

宋代科举制度分析

宋代科举制度分析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最为兴盛的时期之一,科举制度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

宋代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的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科举制度的运行、科举制度的作用等方面来介绍宋代科举制度。

一、历史背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盛唐之后封建王朝的延续。

盛唐末年,随着唐朝的衰落,科举制度逐渐停滞不前。

唐末五代时期,由于政治动荡、战争频繁,科举制度无法有效地运转。

而随着宋朝的建立,科举制度得到了重新启用。

宋代前期,科举制度的形式比较简单。

后来,科举制度不断得到完善,考试的科目也逐渐增加,这对于提高官员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科举制度也是当时政治稳定的重要保障。

二、科举制度的运行宋代科举制度的运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唐朝朝廷因地方性名士对于才子的举荐而创设制度时开始,到宋仁宗嘉祐年间开办国子监为改进士子教育中心的研究活动结束,大约维持了五百年。

第二个阶段开始於神宗元丰至从征选进士改为推荐式的淳祐年间,到南宋灭亡时结束,这段时期就是科举制度达到顶峰的时期。

宋代科举制度是一个比较完善的制度。

每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从乡试、会试、殿试等多个层次进行。

从入选贡士到成为官员,只要有能力,不分贫富,都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科举考试的内容涵盖经史、子教、策论等多个方面。

不仅对考生的才学有要求,更重要的是对他们道德、修养、品行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使得宋代的社会风气变得庄重、淳朴。

三、科举制度的作用宋代科举制度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文化方面,科举考试带动了全国尤其是南方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发展。

数以万计的人在这一制度下得以获得优质的教育,并取得了较高的文化修养。

在社会方面,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曾经的随侯之乱状况得到有效遏制,政治得以稳定,为经济的繁荣与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环境。

在政治方面,科举制度有助于保证官员的素质并避免腐败问题的产生,从而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民生幸福。

宋朝的科举制度

宋朝的科举制度

宋朝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继唐代进士科试和明朝科举制度之后的一种形式,它的实行为中国封建社会提供了一种重要的选才方式,使得有才能者有机会在朝廷上有所发展。

从公元960年开始,宋朝就推行科举制度,经过不断完善,直到明代终止,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官僚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科举的形式、特点以及对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简要探讨。

1、科举制度的形式宋代的科举制度是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和改进,也是明代科举制度的前身。

宋代科举制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府、州、县”三级考试。

其中,“乡试”是县级科举考试,目的是选拔“秀才”。

通过乡级考试之后,“同考”则需前往府、州进行“省试”,通过省级考试则可以获得“举人”的称号,成为官方选择的初级官员、县令、知州等。

高级官员则需要通过“制举”才可以晋升。

2、科举制度的特点首先是选拔方式的公平性。

科举制度取消了世袭官职和阶级限制,不论贫富,只要有才能,就可以通过科举课程升官。

其次,科举制度的选拔范围十分广泛,通过县试,乡试,同省试,全国高考等层层选拔机制,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官选的过程中。

最后,科举制度也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推行地方派遣、分科设置等措施。

3、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度不仅有利于选拔人才,而且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也有积极影响。

首先是政治方面。

科举制度有效缓和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避免了朝廷内部大批官员世袭的苛酷现象。

同时,科举制度也可以降低官员的腐败率,改善社会治理和安全。

其次是经济方面。

宋代的科举制度改善了农民的地位,选择了许多有农民背景的杰出人才,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农业政策,大力发扬了农业经济。

最后是文化方面。

科举模式的完善和推行培养了大量文化人,同时也推动了科技的发展,许多人才涌现,文化的繁荣也受到了推进。

总的来说,宋代的科举制度是一个集合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体,它的实施为中国封建社会提供了多方面的发展机会。

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历代朝廷也不断完善和改变其实行的方式,为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中国宋代科举考试制度

中国宋代科举考试制度

中国宋代科举考试制度包括以下方面:
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

宋代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州试、省试和殿试。

州试由地方官主持,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科目为经义和策论,取中者称为解元,可以参加省试。

省试由礼部主持,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科目为经义、策论和诗赋,取中者称为进士,可以参加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科目为策论,取中者称为进士及第,按照名次分为状元、榜眼、探花等。

三级考试制度既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公正,又增强了皇帝对取士的控制,使得进士成为“天子门生”。

扩大了考试的规模和录取的人数。

宋代科举考试的资格门槛大大降低,所有阶层的人都可以参加考试,不再受到出身、籍贯、年龄等的限制。

宋代政府还兴办了各级学校,为考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条件,甚至给贫寒学子提供了补助。

宋代科举考试的规模和录取的人数都大大超过了前代。

据统计,宋代共举行了科举考试116次,录取进士约2.1万人,平均每次录取180人,而唐代共举行了科举考试270余次,录取进士约1万人,平均每次录取37人。

宋代科举的扩大,使得更多的人有了从政的机会,也使得官僚队伍更加庞大和多元化。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宋朝人才选拔制度

宋朝人才选拔制度

宋朝人才选拔制度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人才选拔制度也有一定特点。

以下是宋朝的人才选拔制度:
1. 科举制度:宋朝实行了科举制度,即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通过这一制度,平民出身的人也有机会通过考试而成为官员,进入官僚体系。

2. 文武双全:在宋朝的人才选拔中,注重文武兼备。

除了文化考试外,还设立军事考试,以选拔具备军事才能的将领。

3. 优待士人:宋朝尊重士人,对参加科举考试的贵族和士人给予特殊待遇,例如优厚的待遇和特权。

4. 重视实务经验:与唐朝相比,宋朝更加重视官员的实务经验,而不仅仅看重学问。

通过选拔那些在地方任职有成绩的人,以提高官员的实践能力。

5. 选拔标准灵活多样:宋朝的人才选拔并非单一标准,除了考试成绩外,还会综合考虑家世背景、品德、政治倾向等因素。

宋朝的人才选拔制度以科举为核心,注重文武兼备、实务经验和多元化的选拔标准,旨在选拔出具备综合能力和优秀品质的官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宋代科举制度的一般程式及内容
宋代的科举制度大体因循唐制而略有损益,其科目为进士、诸科、武举,此外又设制科及童子科。进士、诸科、武举为 常科 ,制科及童子科则为 特科.宋初常科除进士、武举之外,诸科分为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九科。常科之中以进士得人最盛,九科之中则以九经、五经及明经的人较盛。宋代常科,与唐制略同,概由州县解入礼部考试;特科则由大臣引荐,由天子直接考试;常科特科之外,又增学选一途,行于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至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之间,其时科举停试,取士全由学校出身。
锁院始行于太宗淳化三年(992年),考官一旦受命,便移往贡院,不得与外界接触,以避免诮讬及泄题。锁院的时间一般以一月为限,也有超过40天的。《容斋四笔》卷八记元祐三年(1088年)黄庭坚任贡院参详官,有帖称正月乙丑锁太学,三月戊申奏进士,则锁院时间已达44天。《梦梁录》卷二记录了省试锁、开院的全部过程:其知贡举、监试、主文,并带羞帽,穿纨乘驭,同诸考试等官,迎引下贡院,然后锁院,择日放试。……试日已定,隔宿于贡院前凭房待试,就看坐图。其士人各引试三场:正日本经,次日论,第三日策。预试人照合试日分集于贡院竹门之外,伺候开门放试。士人各入院内,依坐位分廊占坐讫,知贡举等官于厅前备香案,穿秉而拜,诸士人皆答拜,方下帘慕,出示题目于厅额。题中有疑难处,听士人就帘外上请,主文于帘中详答之,讫,则各就位作文,随手上卷。至晡后开门,放士人出院,纳卷于中门外,书知姓氏,试卷入柜而出。其士人在贡院中,自有巡廊军卒赍砚水、点心、泡饭、茶酒、菜肉之属货卖。亦有八厢太保巡廊事。
以上亲属、不孝不悌者、工商异类、僧道归俗者。每年仲冬将应解人的家状、试卷等上交礼部。应考试时,严禁挟书,唯词赋考试,允许带《切韵》、《玉篇》入考场。凡秋试合格被荐入礼部者称 贡士 或 举人.凡被解者须诸州长吏举送,乡里十人连保,若有缺行者,保人连坐。太祖乾德年间(963- 968年),允许九经不第后依诸科例再试,以启迪仕进之路。随后又因诸州所荐士数益多,而参照后周显德之制,颁定《诸州贡举条法》及《殿罚之式》,以严格限制各州荐士人数。
除完善科学程式外,殿试制度也是宋代科举的一大创置。殿前试人在唐代武后载初元年(689年),已有先例,但其性质,盖如后世之省试,非省试之外再有殿试,也未形成定制。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因进士徐士廉等人击登闻鼓,指控权知贡举李昉徇私用情,取舍非当。宋太祖于讲武殿复试新及第进士及诸科新选人,以李昉乡人进士武济川、三传刘浚材质最陋,应对失次,黜去之, 自兹殿试遂为常式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四)。
士人诣集英殿起居,就殿庑赐坐,引试,依图分庑坐定,各赐印刊策题,其士人止许带文房及卷子,余皆不许挟带文集。士人入东华门,各行搜检身内有无繡体私文,方行放入。午则赐食与士人,其砚水之类,皆殿直祗直供办,午后纳卷而出。
旧制,士人卷子仍弥封,卷头打号,然后纳初考官,次下复考,考定次第后,送定参详一同,方定甲名资次,而定夺三魁,伺候上御文德殿临轩唱名,进呈三魁试卷。天颜亲睹三魁,排定姓名资次,然后宣唤三魁姓名。其三魁听快行宣唤数次,方敢应名而出。扣问三代、乡贯年甲同,方请入状元侍班处,更换所赐绿襴靴筒。
至宋仁宗宝元年间(1038- 1039年),对进士一科的考试内容及方法,朝中展开了讨论,经筵官李淑主张参鉴唐代太和故制,试进士先策、次论、次赋及诗、次帖经墨义,敕有司并试四场,通较工拙而定去留。范仲淹参知政事,进一步强调上述主张。神宗熙宁初,根据王安石的主张,罢诗赋帖经墨义,以经义取士,次以策论,以通经有文采者为中格,并取诸科解额十分之三增补进士科。元祐元年(1086年)又恢复诗赋,与经义并行。绍圣元年(1094年)再罢诗赋,专以经义取士。直至北宋灭亡,有关经义与诗赋取士的争议,仍没有平息,在制度措举方面也未形成定制。
从这类记录可见:宋代殿试考试纪律也很严格,不准考生挟带文集,搜身后方可放行。宋初御试题不明示出处,允许举人 上请 ,询问题意。景祐元年(1034年),诏御试进士三题,据出处、义理,令御药院随题目雕印,禁止上请。
却于每卷上打号头,三场共一号,方发往誊录所誊录卷子,依字号书写,对读无差,方纳入考试宫各房考校。如卷子考中,发过别房复考,如称众意,方呈主文,却于誊录所吊取真卷,点对批取,定夺魁选。伺候申省奏号揭榜取旨,差官下院拆号放榜。中有魁者,殿试升甲点请复试,不过一论冒而已。复试毕,然后到殿也。
开宝八年(975年),殿试与省试开始完全分开,殿试与省试名次,也始有升降之别。
殿试考试的时间一般均在三月,考试的地点在讲武殿。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讲武殿改称崇政殿,自雍熙二年(985年)后便改在崇政殿举行,但只是名称改变,实际地点未变。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改在集英殿举行。
殿试考试名义上由皇帝主考,一些关键的环节也由皇帝把持,如:选定试题,临轩策士、唱名、审定状元等前十名的名次等。此外还临时选派考官处理具体事务。按赵抃《御试官日记》等史籍称,嘉祐六年(1059年),殿试机构有编排所、封弥所、考校所、覆考所、详定所等;殿试官有编排官、封弥官、对读官、出义官、点检官、初考经义官、复考经学官、进士初考官、进士复考官、详定官等名目,共37人。殿试考试的内容,宋初只试诗赋各一题。熙宁三年(1070年),罢诗赋论三题,改试策一道。元祐八年(1093年),中书府请复旧制三题试士,并下诏令,但未及实施。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诏令御试举人依旧试策,以后遂成定制。殿试考试的方法与省试略同。《梦梁录》卷三记录了宋代殿试考试的全部过程:诸路举人到者,排日赴都堂,簾引讫,伺候择日殿试。前三日,宣押知制诰、详定、考试等官赴学士院锁院,命御策题,然后宣押赴殿。
第二步考试是礼部的省试,一般在每年的正月举行。省试合格后,放榜为进士,省试第一名称 省元.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始定殿试之制,复试礼部进士。雍熙元年(984年),定三甲制,凡头甲赐 及第 ,二甲赐出身,三甲赐同出身。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又将殿试进士分为五等,规定为:学思优长,词理精纯为一等;才思该通,文理周率为第二;文理俱通为第三;文理中平第四;文理疏浅为第五。此后又先后于大中祥符二年(1000年),四年(1011年)及嘉祐六年(1061年)进一步完善五等评定制度。临轩唱名时,以前二等赐及第,三等曰出身,四五等曰同出身。
实行封弥誊录制度,使科举考试做到了形式上的公平与客观,对防止考校作弊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此,欧阳修在《论逐路取人札子》中谈到: 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故议者谓国家科场之制,虽未复古法,而便于今世。其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祖宗以来不可易之制也 (欧阳修《奏议集》卷十七)。由于实行了糊名考校,以往礼部省试放榜后的谤议大大减少,贫寒出身的俊士也大量地涌入仕途。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赵安仁等上礼部合格人数姓名,真宗谓宰相:今岁举场,似少谤议。王旦指出: 条式备具,可守而行,至公无私,其实由此。 殿试考定后,真宗询问王旦等人: 有知姓名者否? 皆曰: 人无知者,真所谓搜求寒俊也。 不过,尽管科举考试实行了封弥誊录,但作弊的漏洞仍然存在,一是考官与考生是否有亲属关系,二是考官是否会向考生泄题。针对这两种情况,又实施了别头试(或称别试)和锁院制。
别试始于太宗雍熙二年(985年)。真宗咸平元年(998年),因国子监、开封府举人有与发解官亲戚者,按旧制只须两司更互考试,容易涉嫌徇私,便于当年秋季另选官别试,这是国子监与开封府解试实行别头试的开端。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张士逊为省试贡院监门官,有亲戚在进士中,请求避嫌,得到真宗允准,并诏令:自今举人与试官有亲嫌者,皆移试别头,从此省试正式实行别头试。仁宗景祐初年(1034年),诏令诸州府解试中的应试者, 有亲戚仕本州,或为发解官及仕亲远宦,距以本州二千里,令转运使类试,以十率之取三人,于是诸路始有别头试 (《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同年,朝廷又正式诏令开封府、国子监,参据礼部条例,实行别头试及封弥誊录制。至皇祐五年(1053年),又再次规定:开封府、国子监进士,自今每一百人解十五人,其试官亲嫌,令府监互相送,若两处具有亲嫌,即送别头。
科举考试的内容,与唐代科举相比,没有很大的差别。其中进士科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10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10条;九经试帖书120帖,对墨义60条;五经试帖书80帖,对墨义50条;三礼对墨义50条;三传对墨义110条;开元礼及三史科,各对墨义300条;学究对毛诗墨义50条,对《论语》墨义10条,对《尔雅》及《孝经》墨义共10条,《周易》、《尚书》各25条;明法对律令40条,兼经50条。
(二)宋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变化
除一般程式之外,宋代对于科举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造,使其制度更加完备。宋代对于科举制度的改造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完善科举考试的程式,加强公平竞争的原则,以杜绝循私舞弊的现象。其具体措施包括:废除由 台■近臣得荐所知之负艺者 的 公荐 制,罢止唐代以来举人预投公卷(或称温卷)的惯例,改变 礼部采名誉,观素业 的做法,一切考诸试篇。太宗淳化三年(992年),采用将作监丞陈靖的建议,在廷试礼部进士时,开始实行糊名考校,以革除应试者 争习浮华,尚敏速 的弊端。此后又将糊名封弥用于省试和解试。这种封弥糊名的办法是将试卷上考生的姓名、年甲、三代、乡贯等密封或去掉,代之以字号。这种做法有助于防止考官徇私作弊。封弥后代用的字号,北宋时多于《玉篇》中取字为号,南宋初改用《千字文》中取字为号,以三字凑成一号。例如:嘉祐六年(1059年)殿试,曾对■、■、■、■、■、虭等六号卷子重加详定,这些字号均取自《玉篇》;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殿试将 任贤辉 字号卷列居第一,这个字号卷便是王十朋的殿试文卷(参见张希清《宋代殿试制度述记》,《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实施封弥之后,考官尚能通过辨认文卷字迹得知考生是谁,故尔不能完全杜绝作弊现象。于是,又创立了誊录制度,设专人誊录试卷, 而后识认字画之弊始绝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据《宋会要辑稿?选举》七之九和七之十一记载,殿试誊录始创于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至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之间,此后分别在省试及解试实施。宋代学者吴自牧《梦梁录》卷二曾记述宋代省试后封弥誊录的详细经过:所纳卷子,径发下弥封所封卷头,不要试官知士人姓名,恐其私取故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