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ppt
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秦统一的原因(背景)
(1)客观:
①历史潮流(王室衰微、诸侯纷争、 战乱、百姓渴望统一)
②秦国实力最强(商鞅变法)
(2)主观: 秦始皇嬴政的雄才伟略、正确决策 (远交近攻策略)
-
2、秦统一的意义 课本P7
1.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 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 3. 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历
代专制王朝沿用
P6上1
-
北至长城
西
思考:假设你是
到 陇
人口达2000万
东 到
嬴政,统一中国 后,面对广阔的 领土,你会采取
西
东 了哪些政治制度
海 来加强统治,巩
固统一?
南到南海
-
思考:假设你是嬴政,统一中国后,面对广阔的领土,
你会采取了哪些政治制度来加强统治,巩固统一?
⒈建立皇帝制度:权力高度集中
政治:⒉建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⒊建立地方机构:推行郡县制 ⒋制定选拔、考核官吏制度 ⒌颁布严苛的秦律
经济: 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车同轨
思想文化:焚书坑儒、书同文
军事:
秦长城
-
⒈ 建立皇帝制度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伏羲、神农、燧人
-
黄帝、颛顼zhuān xū 、 帝喾(kù),、唐尧、虞舜
P7特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皇权至上
-
⒊ 建立地方机构:推行郡县制
练习册P6-6
❖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 (因为)有候王。赖宗庙, 天下初定,又复立国(诸 侯),是树兵也,而求其宁 息,岂不难哉!”
废分封, 置郡县!
-
请思考: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不同?
《大一统与秦朝中 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讲义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讲义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秦朝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朝代。
秦朝实现了大一统,并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一统观念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在先秦时期,尽管诸侯国纷争不断,但人们对于统一的渴望已经逐渐显现。
各国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不断加强,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乱频繁。
各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展开了激烈的战争。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诸侯国逐渐强大,开始兼并弱小的国家。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日益强盛,最终具备了统一六国的实力。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嬴政灭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朝。
秦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战乱局面,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涵盖了多个方面。
首先是皇帝制度的建立。
秦始皇嬴政自称“始皇帝”,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总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
这种皇帝独尊的局面,使得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
在中央,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
三公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九卿则分管着不同的具体事务。
三公九卿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共同为皇帝服务。
在地方上,秦朝废除了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这样一来,地方权力被牢牢掌握在中央手中,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秦朝还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秦始皇下令将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这对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则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便利。
此外,秦朝还修筑了长城、驰道等大型工程。
长城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保障了边疆的安全。
驰道的修筑则加强了全国各地的联系,便于政令的传达和物资的运输。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人口达2000万
东 到 东 海
南到南海
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为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 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 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 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 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朝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 变化及其成因。 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 步确立。成因:秦扫灭六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吸 取前代历史教训;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需要;法家 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材料五:《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行之十年----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家给人民。”又说,经过变法,“秦人富强”。 《河渠书》记载秦修郑国渠,“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 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 富强,卒并诸侯。” 材料六:“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 王齮、麃公等为将军。……大梁人尉缭来到秦国,劝说秦王道: ‘凭着秦国这样强大,诸侯就象郡县的首脑,我只担心山东各 国合纵,联合起来进行出其不意的袭击,这就是从前智伯、夫 差、湣(mǐn,敏)王所以灭亡的原因所在。希望大王不要吝 惜财物,给各国权贵大臣送礼,利用他们打乱诸侯的计划,这 样只不过损失三十万金,而诸侯就可以完全消灭了。’秦王听 从了他的计谋,……” ——《史记· 秦始皇本纪》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请根据下列材料概括秦始皇能够统一天下的原因 材料一:“我们应从秦始皇的后面,看清战国时代的社 会经济因素,认识农业技术的进步,商业的兴起,各民 族、地区之间联系的加强……这些因素,促使中国在秦 的领导之下统一。”——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 史》 材料二:春秋初期,分封的诸侯国有100多个。为了争 夺土地和人口,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 至战国,形成了七雄争霸的格局。 材料三:墨子说:“(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 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材料四:“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物权》
大一统与秦朝:中国历史中的中央集权制度之路
大一统与秦朝:中国历史中的中央集权制度之路2023年,当我们回首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历史长河中,大一统与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制度之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这两个时期对于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一统作为一个历史时期,具有明显的政治和经济特征。
此时期是公元581年至618年之间的南北朝末年至唐初年间,实现了中国北方政治的一统。
大一统给中国带来了一个新的政治秩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统一帝国,也让中国社会向更为稳定、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
大一统在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制度。
唐太宗时期,通过设立中书省、尚书省等中央机构,形成了官员选拔、任命、监督、财政管理等一系列中央制度。
此时期还出现了科举制度,通过制定科举考试和选举官员的规定,加强了文人的地位和影响力,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经济方面,大一统时期通过对于土地和人口的重新分配和管理,实现了对于农业、军事和财政的集中管理。
通过打造繁荣的手工业和纺织工业,为唐朝的繁荣发展打下了稳固的基础,并促进创新和文化的发展。
然而,唐朝中央集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力度过大,导致地方反叛的增多。
这一问题在后来宋朝和明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得到了改善。
在秦朝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实践,并最终形成了对于中国历史中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的影响。
秦朝首先通过没收封建势力的土地和禁止私人拥有武器等措施,实现了对于社会的一定程度的整合和统一。
然后,秦朝通过统一的法律、货币、度量衡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于地方的管理。
同时,秦朝还通过设立郡县制度和吏治制度,加强了中央对于官员的选拔和监督,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实施。
在经济方面,秦朝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极大程度上控制了私人商业和土地经济,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国家财政的发展。
秦朝还通过对于大规模工程的修建和投资,实现了对于经济建设的系统化和规模化控制,为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充足的财政支持。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皇帝制度的建立 2、中央政府——三公九卿 3、地方政权机构:废分封,置郡县 4、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选拔资格 ①家中有一定财产; ②会书写懂法律; ③年龄限制。 考察制度 ①中央派员进行监督、视察; ②官员自报政绩。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皇帝制度的建立 2、中央政府——三公九卿 3、地方政权机构:废分封,置郡县 4、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5、制定十分细密、严苛的法律
第2 课
大一统与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西周社会结构 示意图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庶人
这是一幅西周社会制度示 意图。周天子分封诸侯,“授 土” “授民”,诸侯则向周 天子 履行各种义务。
请思考:周天子需要仗恃什么条件才能 统治诸侯?
周天子必须有威望和实力,大部分诸侯 必须拥戴周天子。
一、背景——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宗法分封度遭到破坏
(1)春秋时期 ①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 ②小宗取代大 宗的现象也频繁发生,周王室失去了天下共 主的地位; ③强大起来的诸侯国进行争霸 战争。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背景
1、宗法分封度遭到破坏
(1)春秋时期 (2)战国时期 ①战国中期以后,各大诸侯国国君先后 改称王; ②不少大国还出现了卿、大夫 夺位的政变。 ③各国在政治、经济和军 事等方面的变革。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背景
1、宗法分封度遭到破坏
(1)春秋时期 (2)战国时期
魏国的()变法 楚国的()变法 韩国的()变法 齐国的()变法 秦国的()变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商 鞅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背景
1、宗法分封度遭到破坏
2、秦的统一
历史: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课件4] (岳麓版必修一)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暴 政,而不是因为郡县 制。
首领产生 方式
与中央政 府的关系 和影响 共同点
1、都是为了巩固统治。2、都是古代重要地方行政制度。 3、都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学思之窗:
秦始皇确立了一 套完备的中央集权制 度,秦朝却又为什么 二世而亡了(15年)? 有人质问:“夏、商、 周、汉封建而延,秦 郡邑而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北至长城
西西 到 陇
海东 到 人口达2000万 东
南到南海
情景感悟一: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材料一:“天下 之事无小大,皆 决于上”。“丞 相诸大臣皆守成 事,倚办于上”。
材料二:“朕为 始皇帝。后世以 计数,二世三世 至于万世,传之 无穷。” 归纳秦朝时期 皇帝制度的特点。
黄帝、 伏羲、神农、燧人
权 力 高 度 集 中
4、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考核方式:专员考核、官员自报 。 实行:“殿” “最” 制,“最”者受奖赏,“殿”者受 罚。 对世卿世禄的否定、有利于扩大统治阶层
作用:
5、法律制度
------细密 严苛
指导思想:轻罪重罚 维护君主专制的有力工具。 作用:
但容易激起民愤加剧阶级矛盾
6、巩固统一的措施
乡
三老(教化)
啬夫(听讼赋税) 里 (里典)
游徼(贼盗)
思考: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 分封制
时代 划分标准
盛行于奴隶社会
郡县制
封建社会
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 按地域划分 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或 调迁,没有封地 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 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和国家的统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具体内容
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
①确立皇帝称号; ②皇位世袭;③皇帝独尊;④皇权至上。
三公九卿制
中
郡县制 郡高于县,郡守、县令(县长)
央
集
巩固统一 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
权
的措施 修驰道、开灵渠、筑长城、移民等。
制
①促进秦朝国力增强,初步奠定祖国
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疆域,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以及中
的 形 作用影响 成
齐国原来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大夫田成 子杀齐简公,自为相,专国政。公元前386年, 他的后人田和终于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
战国时期,各国为增强国力,纷纷进行变法,变 革已不适应时代的旧制度。著名的变法有:魏国 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韩国申不害改革, 齐国的邹忌改革与秦国的商鞅变法,其中以商 鞅变法收效最为明显。
战国巨变(前475-前221): a、战国中期以后,各大国国君先后改称“王”。 b、由于各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各国不得不进行 变革。
(出现卿大夫夺位的政变,为富国强兵、称霸天 下,各国纷纷变革,逐步废除旧制度。)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与各国变法
公元前453年,晋国的贵族韩赵魏三家合力灭掉 专擅国政的知氏,不久,将晋国瓜分。
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 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有利于国家统一的维护,有助于形成以 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能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抵御外敌、进行工程建设,有利 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但是易形成暴政
总结
形成背景 秦的统一
秦 朝
皇帝独尊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大一统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第2课大一统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岳麓版学案)第2课大一统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课程标准】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事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课标解读】秦朝中央集权的制度:应掌握皇帝制度的特征、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及其特征、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由宗法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教材中“从群雄割据到大一统”从内容上衔接了这两部分,作为提供了宗法分封制的延伸和中央集权制的背景,可作为阅读材料。
【考试大纲】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识梳理】一、从群雄割据到秦朝统一(一)背景1.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①周王室失去地位。
②兼并争霸战争不断,大量诸侯国被吞并。
2.战国:大国国君改号称“”,各国进行、和改革。
(二)统一1.条件:经过,秦国实力强大。
2.统一:公元前年;秦王统一六国。
请思考1: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一)条件:1.经济上: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农民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以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护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阶级的反抗。
2.政治上:秦的统一是政治前提。
3.理论基础:法家思想。
(二)内容:1.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名号制度:自称为朕、皇命为诏、皇印为玺、名字避讳。
皇位世袭制:秦王嬴政自称“皇帝”,总揽国家的、、和大权,并规定皇位世袭。
2.中央机构:制由组成中央政府,他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军国大权独揽在皇帝一人手中。
三公指、和。
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为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作用:各级官员既又,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一人手中。
3.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1)确立背景:是在分封制瓦解的基础上,是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而出现的,秦统一后,郡县制在全国推行。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第 二 课
一、从考古发掘看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 二、从历史故事看特点和内容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诸侯国君陪葬坑中发现九鼎
背景:诸侯力量增强,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
战国铜壶金银错宴乐图
背 景
诸 侯 争 霸 战 争 愈 演 愈 烈
秦简
背景:商鞅变法,秦国强大,消灭六国,实现统一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
诸侯力量增强,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
诸侯争霸战争愈演愈烈
商鞅变法,秦国强大,消灭六国,实现统一
权力高度集中
基本特征Biblioteka ,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 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 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 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 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 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 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 三日三夜不止,这段长城就此 坍塌。
商鞅变法,秦国强大,消灭六国实现统一
影响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
郡县制 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影响:
积极:打破了传统的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础
为历代王朝承袭,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消极:中央集权制度越严密,人民受压迫越严重
君主专制易使皇帝成为专制独裁的暴君,成为社会进步的阻碍
诸侯力量增强,宗法分封制原则遭到破坏
秦朝的政治制度
{
背景 诸侯争霸战争越演愈烈
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 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九百人驻 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 入谪戍的队伍里面,担任屯长。 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 估计已经误期。误了期限,按 (秦朝的)法律都应当斩首。陈 胜、吴广于是发动起义,号召天 下百姓反秦。
大一统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而采取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强化中央集权
D.统一文字
10、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
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
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
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
8.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
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9.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不息,以有王侯。宗庙初定,又复立国
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
材料二、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 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始皇尽 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 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发生 的变化。
(2)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 度逐步建立。
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
历史通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
(主1)要西政周治:分制封度制、。宗分法析制;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差别: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 权力的高度集中;
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取代贵族政治。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但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有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大一统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秦朝官僚机构的特点及作用
特点: ①官位概不世袭,主要官吏由皇 帝任免调遣 ②组织严密 ,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 ③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作用: ①确保了对国家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②有利于统一局面的发展和巩固 ③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点 1、建立基础不一样:分封制与宗法制联系, 以血缘为基础。郡县制则是按地域划分的。
2、权力地位不同: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 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 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 有封地。 3、作用不同: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 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 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 家的统一。
⊙制定选官制度: 选拔资格 ①家中有一定财产; ②会书写懂法律; ③年龄限制(17岁以上)。 考察制度 ①中央派员进行监督察; ②官员自报政绩。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p7第一段)
点 点 点 点 点
①皇帝制度:②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③地方机构:废分封,置郡县(p9“解析与探究”) ④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⑤法律制度;
2、中央集权制确立的影响(p9第一段)
对过去: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对当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对后世:为历代王朝所继承,影响此后2000多年。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含义:有两层含义。一是专制主义, 是相对于中央决策而言皇帝大全独揽, 集中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中央集权 相对于地方而言,地方服从于中央。 2、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p7第一段) ①皇帝制度:②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③地方机构:废分封,置郡县④选拔和 考察官吏的制度;⑤法律制度;
大一统与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 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比较点 官吏权力 不 同 点
分封制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 爵位
郡县制 官吏只有俸禄, 没有封地
在封地内有行政权, 在辖区内只有行 官吏职责范围 拥有对土地的所有 政管理权,对土 权 地无所有权 历史作用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 政治秩序,但容易 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 的加强和国家的 统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 ,大略驾雄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向东开。 -李白《秦王扫六合》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 度的确立
思考
秦统一前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 (1)专制主义 ①建立皇帝制度:权力高度集中 ②建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2)中央集权 建立地方机构:废分封,置郡县
总结: 总结:
秦 朝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的 形 成
从诸侯争霸到秦的统一
皇帝制度 形 成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郡守
中央集权
制度
郡县制 影响:积极、消极
县长
1.废除分封,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 2.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3.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 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行政机构示意图
皇帝 中 央
高考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案
第2讲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中央集权制建立的背景1.原有的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诸侯争霸。
2.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二、中央集权制的内容1.皇帝制度(1)皇权至上:秦王嬴政改称“皇帝”,总揽国家的司法、立法、行政、军事等大权。
(2)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3)皇帝独尊: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任何人对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讳。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1)内容三公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九卿诸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2)作用: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手中。
教材补缺秦朝的内史秦代内史是由国都咸阳附近的县组成的一个行政区的长官,掌管京师之地,相当于京兆尹。
该行政区是朝廷直辖,辖地约为今关中平原和商洛地区,治所设在咸阳。
内史位同九卿,可以参与朝政。
3.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1)设置: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2)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用人制度: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5.法律制度:秦帝国制定十分细密、严苛的法律。
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1.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2.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图示构史早期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考点一“家天下”的秦朝中央官制1.官僚政治西周宗法分封制下“官”以贵族血统世袭,秦以后的“官”则是皇帝任免,俸禄来自国家税收,形成了完善的官僚政治体系。
官僚制度有严格的职务分工,职权分明,有职则有权,离职则无权,当官实际上成为一种职业,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产物,韩非子主张“主卖官爵,臣卖智力”,官僚政治体系还包括管理官僚、选拔官僚的制度,官僚履行职责、执行政务的制度。
教案-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学案.doc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学习实际,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在授课中坚持基础性、时代性,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在注重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的基础上,教师起到引领作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新课程理念和生本教育理念。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知识点。
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皇权至上的特点。
运用比较法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利与弊。
评价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在师生问题探究过程屮,学习从史料屮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学习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
学习历史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两千多年來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在当时是进步的,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认识秦朝统一的重大作用,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教学重难点】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及特点;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利与弊。
难点:正确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设置情景、设疑引思及自主学习的模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手段:自制的教学课件:PPT【教学课时】一课时【知识链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并不完全等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主要是指最高统治者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利,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主要指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在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是紧密结合的。
2024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2024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必背知识点一、秦统一中国1. 秦灭六国时间: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政治:秦始皇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地方: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 统一措施文化:统一文字为小篆,消除了文字上的差异,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经济: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和度量衡不一的状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交通: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并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军事:命大将蒙恬反击匈奴,修筑长城以抵御外敌。
二、秦末农民起义与西汉建立1. 秦的暴政表现: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残酷的刑罚,导致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
结果:引发了秦末农民起义,其中以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为开端。
2. 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具有首创精神。
3. 刘邦建立西汉时间: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初期政策:汉初统治者面临经济萧条的局面,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如解甲归田、释奴为民、轻徭薄赋等。
三、文景之治与汉武帝大一统1. 文景之治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
政策: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的局面。
2.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政治:颁布 “推恩令”,设立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赵杰
② 皇帝独尊。
自称“朕”,命曰“制”或“诏”,印称 “玺”。避皇帝讳。
③ 皇权至上: 将国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 等大权总揽与一手。
材料: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 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④ 皇位世袭 材料: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 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丞相分左右,为 百官之首,负责辅佐 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为副丞 相,掌律令图籍,监 察百官。 太尉协助皇帝掌 管全国军队。
三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军国大权,皇帝掌握
3、地方机构:郡县制
起源于春秋,发展于战国。 秦初对地方管理体制的争论。 废分封,置郡县。(郡县两级) 郡 郡守 郡丞 郡尉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
分封制 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 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 封地; 郡县制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 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 任免调迁,官吏只有俸禄 没有封地,官位不世袭。
诸侯国拥有很强的政治、 郡县是皇帝控制的地方行 经济、军事独立性,容 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 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赵杰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强大诸侯 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进行战争和会盟。 春秋五霸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秦穆公/吴王阖闾 宋襄公/越王勾践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战国主要七个国家:秦、齐、燕、楚、韩、赵、 魏。 各国之间征伐日剧,竞争日烈。均有一统天下 的野心。 各国为了增 强国力,纷纷进 行变法。其中商 鞅变法成效最为 显著。
第2课 大一统与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里 里典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时代 西周
分封制
郡县制
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
建立基 础
血缘关系
按地域划分
官吏权 在分封制下,受封者的爵位 利 和领地都是世袭的
与中央 的关系
作用
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
虽拓展了周朝的疆域,但易 发展成为割据势力
郡、县长官都是由中央任免,可以随 时撤换和调动,官位概不世袭,官吏 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3)有利于大型工程和水利建设的兴修;有利于多 民族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千秋功过,你我评说
明朝思想家李贽:“始皇出世,李斯相之, 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 议”。
以此为中心写一篇不低于200字 的历史小论文,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 认识。
秦
兼
并
六
国
秦 咸阳
辽东 全长一万多华里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赞王。成赖郡宗县庙制,天
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北至长城
西
到
东
陇 人口达2000万 到
西
东
海
南到南海
皇帝
建
立 地
中央机构
三公九卿
方 机
郡 郡守、郡丞、郡尉
构
: 置
县 县令、县丞、县尉
郡 县
乡 三老、啬夫、游徼
临洮
金 皇帝
字
塔 形
中央机构
三公九卿
郡 郡守、郡丞、郡尉
地 县 县令、县丞、县尉 方 机 乡 三老、啬夫、游徼 构
里 里典
2、中央集权:
国家结构形式,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秦的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巩固
秦的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巩固
秦朝的崛起与统一,标志着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这个过程中,秦始皇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秦朝的兴起与统一
秦朝的兴起始于战国时期,经过秦国的不断强大和统一战争,最终由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政权。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王朝,为后来的中国帝国奠定了基础。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建立了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度。
他废除了分封制度,设立郡县制度,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等标准,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使得整个帝国更加统一和高效。
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秦始皇通过推行法家思想,加强中央集权,建立郡县制度和官僚体系,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
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如焚书坑儒、修筑长城等,以加强中央集权的控制力度。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中国封建王朝的政治基调,影响了后来汉、唐、宋等朝代的统治模式,成为中国封建王朝政治制度的基础。
秦朝的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巩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这一制度的建立为中国的统一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巩固,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王朝的统治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长城示意图 秦 权
统一文字小篆 秦半两钱
积极:
(1)在一定范围内维护了国家的统, 创建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2)有利于防止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 (3)有利于有效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 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 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4)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 交流, 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 文化在较 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秦朝从中央 到地方金字塔型 官僚机构示意图
皇帝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军务
太尉、丞相、御史大夫
掌管律令、图籍、 中
监察百官
央
九卿
郡守
郡
县令、县长
县
有秩有、秩三、老三、老啬、夫啬、夫游、徼游、徼里正
乡
里
想一想
为巩固统治,秦始皇 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修筑万里长城; ②焚书坑儒; ③统一货币、度量衡; ④统一文字。顾秦统一的历史背景
西周
诸侯势力强大 “两制”渐渐
崩坏
春秋战国
分封制、宗法制
秦的统一
秦商鞅 变法成 效最大
诸侯割据混战争霸
战国
各国掀起
自上而下
变法运动
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 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有何特征?
1、确立皇帝制度*
——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消极:
(1)经济上: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了新生关系的成长。 (2)政治上:空前强化的封建专制统治极易形成 暴政;长期以来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地位,民主 政治无从发展,早期的资产阶级亦受到压制和打 击;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派生了庞大的官僚 队伍和特权阶层, 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 (3)思想上: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对思想文化 控制的加强,这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更使得 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被绝对禁止和封杀。
秦朝确立了一套中央集权制 度,为什么还会成为二世而亡 (15年)的短命王朝?
——秦因暴政而亡
失于政而非失于制
相同之处
1)都是中国古 代社会重要的 地方行政制度 (2)都是为了 巩固统治阶级 的统治; (3)都在一定 时期内产生过 积极作用 。
不同之处
划分标准 官吏任免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郡县制 地域 皇帝任免 直属于中央 分封制 血缘 世卿世禄 地方独立性
(楚庄王)遂至洛, 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 公孙满劳楚王。楚王问 鼎大小轻重,对曰: “在德不在鼎。”楚庄 王曰:“子无九鼎,楚 国折钩之喙 ,足以为 九鼎。”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 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的形成及影响。
权力高度集中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3、地方推行郡县制*
——地方听命于中央
形成从中央到 地方的行政机 构和官僚体系
4、制定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5、制定严苛的法律*
配套措施
——加强皇权、巩固统治的工具
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 串称旒(liú)。他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 图案。这种装饰为皇帝独有,显示其惟我独 尊、君临天下的气势。
感谢下 载
鲁僖公四年(前656 年),齐桓公率领诸侯进 入楚国,质问楚国为何不 按时向周天子进贡祭祀所 用的茅草而导致祭祀大典 无法及时进行,使得楚国 承认自己的错误。
鲁僖公九年(前651 年),齐桓公召集各路诸 侯召开葵丘之盟,提出 “尊周室,攘夷狄,禁篡 弑,抑兼并”周襄王派宰 孔参加,并赐王室祭祀祖 先的祭肉给齐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