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咨询关系理论

合集下载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学习过程:强调意义学习
• 罗杰斯在描述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的特征 时, 经常使用“意义学习”这个术语。他认为, 意义学习 提倡对知识的灵活理解, 而不是消极地接受。在这种学习 中, 要求学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 自 行安排适合自己的情境; 提出自己的问题, 确定自己的学 习进程; 关心自己的选择结果。此外, 罗杰斯还用“自发 的经验学习”描述他所提倡的这种学习类型。其特征为: (1) 它使整个人沉浸于学习中——躯体的、情绪的和心智 的。(2) 教学的方向来自学生。( 3) 它产生学生不同的 行为和态度。(4) 根据学习者而不是教师的学习活动作出 评价。

评价
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对我国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1 摒弃传统的“ 教师中心论”,实行“ 以学生为中心”, 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 2 从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 转为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完整的人”); • 3 从仅仅重视教学的结果, 转为偏向注重教学的过程; • 4 从教师的绝对权威的传授转为师生平等的交往和对话; • 5 从评价模式的单一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学生的自主 评价)。
• 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

罗杰斯批评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倡以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强调过程的学习方式。具体为: 必须尊重学习者;必须坚信任何学习者都有适应学习的基 本需要;必须坚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是能够发展自己的 潜能,并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的;必须以学习者作为活 动及全过程的中心;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 价值观;必须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创造一种情 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境。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一 人物简介、生平及主要著作

求助者中心疗法

求助者中心疗法

求助者中心疗法求助者中心疗法建立在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上。

罗杰斯的基本假设是:人们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他们有很多的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无需咨询师进行直接干预,如果他们处于一种特别的咨询关系中,能够通过自我引导而成长。

从一开始,罗杰斯就把咨询师的态度和个性以及咨询关系的质量作为咨询结果的首要决定因素,坚持把咨询师的理论和技能作为次要因素。

一、确定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咨询目标在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所发生的变化,有以下5条:1、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开放。

2、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协调3、求助者更加信任自己4、求助者变得更适应了5、求助者愿意使其生命过程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

以上5点,既是求助者中心治疗的结果,也是这一治疗流派的治疗目标。

从根本上来说,以求助者中心疗法的目的就是促进个体的自我成长,使其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

二、掌握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主要咨询技术罗杰斯认为咨询关系是求助者发生积极改变的充分必要条件。

这种关系被表述为:1、两个人有心理意义上的接触。

2、第一个人,我们称其为求助者,处于不一致的状态,具有攻击性或处于焦虑中。

3、第二个人,我们称其为咨询师,他在这种关系中是一致的或处于内部整合的状态。

4、咨询师无条件地接受和关注求助者。

5、咨询师对求助者的经历表示共情,并努力与求助者交流。

6、咨询师对求助者表达的共情交流和无条件关注是最基本的。

在求助者中心治疗中,关系是最根本的,它是咨询过程的开始,是咨询中的主要事件,也是咨询的结束。

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关系应是安全和相互信任的,而且一旦建立了一种安全和相互信任的气氛,就能促进咨询关系的发展。

由于求助者中心疗法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以关系为导向的方法,因此在罗杰斯的治疗策略中并不包括为求助者做什么的技术,取代它们的就是对这种关系体验的促进策略。

求助者中心疗法的技术有以下三种:1、促进设身处地的理解的技术促进设身处地的理解技术包括关注、设身处地的理解的言语和非言语交流,以及使用沉默的技术等。

罗杰斯咨询关系理论

罗杰斯咨询关系理论

罗杰斯咨询关系理论述评摘要:本文通过对罗杰斯助益性咨询关系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的主要概念,如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倾听、共情理解等核心概念进行评述,了解其优点并提出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助益性关系、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心理咨询界几乎一致认为,对咨询关系的研究和发现是罗杰斯对当代心理咨询最重要的贡献,就罗杰斯自己来说,在他所有建树中,他最喜爱的也是咨询关系理论。

他对咨询关系的一些重要看法,如: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理解等,已经成为任何一种咨询模式都承认的必备的咨询关系。

罗杰斯的咨询关系理论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过程。

一般来说,大致经历了指导关系——非指导关系——助益性关系三个阶段。

1,指导关系模式: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美国心理咨询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有两大力量,一是弗洛伊德所开创的精神分析治疗,另一种是“指导运动”发展起来的指导咨询。

这两者其实都是指导取向的。

其特点为:(1)咨询过程由治疗者主导,(2)治疗者对治疗负责,(3)治疗过程的背后隐藏的假设是:当事人是软弱无力的,不能自我指导的。

罗杰斯在咨询初期也曾试图指导别人。

因为这些做法显得合情合理,又直截了当。

但不久罗杰斯就发现,尽管他做的很努力,但是效果几乎没有。

他领悟到,即使你可以对一个当事人解释、说明他自己是怎么回事,为他制定还前进的方向和目标,训练他更好的生活方式,但这些只能造成一些暂时的改变,要不了多久,所有的改变都会烟消云散。

更重要的是,经过这之后,当事人更加相信自己是个无药可救的人。

正是基于这样的经验,罗杰斯才逐渐摸索出自己的治疗模式。

2,非指导关系模式:在发现指导关系治疗模式效果不佳之后,他把接受治疗,探索自己,取得治疗进步的责任交还给当事人自己;承认治疗者不是全能的,对当事人没有现成的答案;重视治疗者的态度,重视营造一种有利于当事人表露情感和体验的气氛。

这些做法和态度的背后是有一个基于人性的断定:人有自我指导的能力。

心理学经典人物-罗杰斯

心理学经典人物-罗杰斯

外国心理学经典人物及其理论——罗杰斯:人性治疗的大师摘要:罗杰斯是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建者之一,也是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罗杰斯对人性一直持乐观态度,相信人们可以挖掘其潜能和获得幸福,这为人们了解人性提供了新视角。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特点是以患者为主导, 促使患者去认识个人的生活意义和目的, 开发自己的创造潜力。

这一疗法对当前我国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就罗杰斯的生平和主要心理治疗观进行叙述总结,以加深对罗杰斯的认识。

关键词:罗杰斯生平心理治疗观来访者中心疗法自我感悟引文:卡尔·兰塞姆·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家和发起者、心理治疗家,被心理学史学家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

他是20世纪最卓越的,最有影响的美国心理学家之一。

罗杰斯心理治疗又称“非指导性治疗”,“以人为中心治疗”或“来访者中心治疗”。

马斯洛去世之后,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言人。

罗杰斯对心理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对人格的自我理论的提出、以患者为中心疗法的创立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倡导,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其心理治疗观。

1、罗杰斯生平1902年1月8日罗杰斯生于美国伊利诺斯的奥克派克。

是家中的六个子女中的第四个,父亲是位成功的土木工程师,母亲主持家务,同时也是位虔诚基督教徒。

罗杰斯12岁的时候,全家迁至一个离芝加哥30英里的农场,在那里度过了他的青年期,由于严格的家教和繁琐的家务,卡尔变得孤僻、独立和自我约束。

1919年考入威斯康星大学,选读农业,后转修宗教,于1924年获威斯康星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在此期间,他作为“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被选派到北京学习六个月,他说,他的新的经历扩展了他的思考,于是他对自己的一些宗教基础观念开始质疑。

大学毕业后,卡尔不顾父亲的反对,与海伦·埃莉雅特(Helen Elliot)结婚,并在纽约安家。

人际关系论名词解释

人际关系论名词解释

人际关系论是一种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和合作的理论和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人们的社会行为和个人行为都是在社会关系的背景下发生的,个人的行为受到社会环境、角色和期望等因素的影响。

该理论对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个人和群体在社会中所面临的问题。

此外,人际关系论也可以帮助人们提高社交技巧和沟通技巧,增强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自己和他人在人际关系中面临的问题。

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基于人本主义的心理咨询提出,强调咨询师通过以来访者为中心,重视人的潜能、尊重人的价值,并积极与来访者建立融洽、亲密的咨询关系。

这种理论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心理咨询领域,也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人际关系领域。

总的来说,人际关系论是一种关注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理论和方法,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9】中科院官方题库-心理咨询方法

【9】中科院官方题库-心理咨询方法

【9】中科院官方题库-心理咨询方法【9】中科院官方题库-心理咨询方法【单项选择题】1. 阳性强化法属于A. 现实疗法B. 精神分析疗法C. 完形疗法D. 行为疗法【答案】D2. 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对“黄金规则”的正确理解应该是A. 别人必须喜欢我,接受我B. 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必须对我怎样C. 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D. 像别人希望的那样,去好好对待别人【答案】C3. 完成RET自助表实际上是求助者A. 自我完善B. 自己发现什么是合理信念C. 自学概念D. 自己进行ABCDE的工作【答案】 D4. 自我管理程序依据的原理是A. 投射技术B. 操作条件反射C. 关注技术D. 经典条件反射【答案】 B5. 合理情绪疗法的完美目标是帮助求助者A. 学会现实合理的思维方式B. 完善自我分析C. 减少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D. 完善自我体验【答案】A6. 撤销惩罚物的做法属于B. 负强化C. 正惩罚D. 负惩罚【答案】 B7. “不固定角色”是一种坦诚交流技术,它属于A. 行为治疗B. 认知行为疗法C. 完形治疗D. 人本主义疗法【答案】 D8. 孩子考试取得好成绩后父母给予物质奖励,这种方法是A. 正强化B. 负强化C. 正惩罚D. 负惩罚【答案】 A9. 孩子每次考试取得好成绩,父母就减少孩子做家务活的时间,这种做法属于A. 正强化B. 负强化C. 正惩罚D. 负惩罚【答案】 B10. 对于喜欢撕毁书籍的孩子,父母给其提供大量废旧书籍,并命令其必须全部撕毁,孩子从最初的享受逐渐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最终放弃撕书的行为。

父母的这种做法是A. 行为塑造B. 正向强化C. 行为渐隐D. 饱和策略【答案】 D11. 行为塑造过程中,多采用A. 负强化法B. 饱和策略D. 代币管制法【答案】 C12. 合理情绪疗法中,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不包括A. 监督者B. 指导者C. 说服者D. 辩论者【答案】 A13. 合理情绪疗法的ABCDE理论中的 D 指的是A. 诱发事件B. 对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C. 咨询的效果D. 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答案】B14. 对行为塑造技术的描述。

文化视角下的心理咨询策略选择——以罗杰斯“当事人中心疗法”为例

文化视角下的心理咨询策略选择——以罗杰斯“当事人中心疗法”为例

[ 章 编号 ] 17 — 64 (0 2 6 00 — 3 文 6 12 8 2 1 )1—0 7 0
文 化 背 景 时 存 在 一 定 的局 限 性 ,
中 心 疗 法 ” 在 我 国 应 用 的 局 限 性 。
在 美 国 文 化 背 景 中 产 生 的 “ 事 人 当
是 值 得 思 考 的 : 如 “ 事 人 中 心 疗 当 法 ” 所 倡 导 的 “ 值 中 立 ” 原 则 和 价 “ 指 导 性 ” 策 略 是 否 适 合 中 国 文 非
为 “ 人 为 中 心 治 疗 ” ( e n cnee hrp ) 名 称 以 p  ̄o — e trd teay 。
虽 数 度 改 变 .但 在 基 本 理 念 与 治 疗 实 施 的程 序 上 仍 维 持 用 一 些 外 在 的 指 标 来 衡 量 、 评 估 当 事 人 ; 反 对 教 育 的 、
以 罗 杰 斯 一 事 人中 心疗 法 一为 例 当
( ) “ 二 当事 人 中心 疗 法 ”的 咨询 与 治 疗原 则 和 策略
1. “ 值 中 立 ” 原 则 价 当 事 人 中 心 疗 法 重 视 当 事 人 的 主 观 经 验 世 界 , 反 对
往 心 理 医师 指 导 患者 的 心理 治 疗传 统 ,1 5 年 改 称 为 “ 91 当 事 人 中心 疗法 ” (l n— etrd tea y ,1 7 年 义 改 称 c e tc nee rp ) 9 7 i h
心 理 状 态 等 , 也 与两 方 人 有 著 差 异 。 因 此 , 我 们 在 内 开 展 心 理 咨 询 活 动 时 , 就 不 能 机 械 地 套 用 西 方 的 咨 询 事 人 巾心 辅 导 理 论 的 主 要 部 分 ,尤 其 是 其 理 念 方 面 , 与中 罔 文 化 有 相 好 的 契 合 性 。

浅谈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作者:许澜李雪平朱恬静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06期随着“以人为本”理念日渐沉入人心,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越来越强调师生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中得到共同的进步与发展。

那么,如何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活动来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呢?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是重要的。

在此,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为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罗杰斯“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在教育教学的理念上,人本学习观强调: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身价值、潜能,都有追求“自我实现”的心理倾向;要认识到让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和价值,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是教育教学的根本宗旨;要认识到教育教学要努力营造一个安全、自由、和谐融洽、富有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为自我价值和潜能的种子提供生长结果的沃土。

罗杰斯认为:“儿童出生以后就有一种要求别人积极关注(接受和支持)的基本需求,正是这一需求成为儿童行为社会化的主要力量。

”在罗杰斯看来,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知识,(这是行为主义所强调的),也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这是认知学派所关注的),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和条件,促进个体自由地成长,即教师要营造一种自由、民主、和谐融洽的充满着关爱与真诚的学习氛围。

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 centered)的教育思想,强调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他还将其非指导咨询理论中的三个基本条件引进教育领域,即真诚一致(comgruence),即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应该是一个表里如一、真诚、完整而真实的人;无条件积极关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即对一个人表示看重、认可、欣赏其价值,而且这种感受并不以对方的某个特点某个品质或者整体的价值为取舍、为依据;同理心(empathy),即设身处地、感同身受。

存在-人本主义理论和以人为本治疗技术综述

存在-人本主义理论和以人为本治疗技术综述

存在——人本主义理论及以人为中心疗法的理论及实践一、咨询理论概述1、咨询理论的名称:存在—人本主义理论2、咨询理论的发展史:罗杰斯的整个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下述三个主要阶段(Allen E. Ivey et al, 2008):第一阶段:非指导性(1940—1950)。

这一阶段强调接纳来访者,建立积极的、客观的氛围,相信来访者的智慧,以及给予来访者充分的表达空间。

主要运用来访者的原话来澄清事实。

罗杰斯的著作着重强调了咨询过程中的技术。

第二阶段:以来访者为中心(1950—1961)。

这一阶段着重反思来访者的情感,解决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不和谐,避开对来访者有威胁的情景,将反思作为主要技术。

对技术并不加以强调,而是着重强调咨询师个性化的投入。

第三阶段:以人为中心(1961—1987)。

这一阶段的特点在于更多的个性化投入,更加强调关系问题。

在坚持原先观点的同时,罗杰斯逐渐对治疗场景中的即刻体验更加重视,要求咨询师、集体治疗与个体咨询更为主动及更多地自我暴露,同时关注广泛的社会问题,如文化差异与权利运用等。

对技术的关注降至最低,取而代之的是强调咨询师的态度,强调咨询师将自己看成是与他人相联系的一员。

罗杰斯的观点反应了一种理解性的治疗风格。

3、咨询理论框架以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

理论的基本假定是:所有物质的演化的倾向都是从较简单的形式向较复杂的形式发展。

对整个宇宙为说,是一种创造过程的运转,而不是崩溃过程的运行(形成倾向)。

每个人身上都有解决问题,改变他们的自我概念和日益提高自我指导的创造力,所有人类身上都具有趋向完善或完美的潜能。

心理成长和心理成熟的根源来自个体内部而不是外部力量(实现倾向)。

存在—人本主义的理论框架由关于自我与自我实现、觉知、需要、价值条件等概念组成。

(1)自我与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实现倾向的子系统。

实现倾向指的是个体的有机体经验,即指整体的人,包括意识与无意识,生理与认知。

而自我实现则是指实现意识知觉到的自我倾向。

『经典摘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心理咨询13条经验

『经典摘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心理咨询13条经验

『经典摘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心理咨询13条经验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践与研究,并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而驰名。

罗杰斯总结的自己几十年心理咨询的经验:1、如果我以一种带着面具的方式与他人相处,维持一种与内心体验不同的表面的东西,于人于己毫无帮助。

罗杰斯说:“在我生气和不满时,做出一副平静和友善的样子,是没有用的;不懂装懂,是没有用的;在某一时刻实际上充满敌意,却装作一个仁慈的人,是没有用的;如果实际上既害怕又缺乏信心,却做出非常有把握的样子,是没有用的。

总之,当我感到不舒服,却装出一切都好的样子,那毫无益处。

实际上,我在个人关系上所犯的大多数错误,我对于别人无所助益的大多数情况,都可以用一个事实来说明,即出于某种自我防御的原因,我的表面行为与自己的实际感受背道而驰。

”2、当我以接纳的心态聆听自己时,当我能够成为我自己时,我感觉自己会更有效力。

换句话说,我只要接受自己的真实存在,我就能够有所变化,就能够超越自己现有的存在样式,从而也导致人际关系变得真实。

罗杰斯说:“我觉得我自己已经学会变得更真切地聆听我自己,以至于我比过去能够更真切地知道在特定时刻我所感受到的东西——意识到我在生气,或者的确感到我在排斥某当事人;或者感到对某个人充满了热忱和友爱;或者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毫无兴致,厌烦不已;或者我急于理解某个人;或者我渴望或害怕与某个人建立关系。

我发现,当我愿意接纳这些感受,如同接纳温情、兴趣、宽厚、友好等感受一样时,我与他人的关系才会变得真实自然,才能不断成长,才能流畅地变化。

”3、容许自己去理解他人,具有极大的价值。

同时,理解是在以一种双重的方式丰富自己。

罗杰斯说:“对于从别人那里听到的大多数陈述,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对此做出直接的评价或判断,而不是去理解它。

当一个人表达了某种感受、态度、信念,我们倾向于不加思索地认为:'那是对的';'那是愚蠢的';'那是不正常的';'那是不合理的';'那是错误的';'那是不友好的'。

罗杰斯的心理咨询原理

罗杰斯的心理咨询原理

罗杰斯的心理咨询原理罗杰斯(Carl R. Rogers)是一位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和咨询师,他创建了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心理咨询原理,被称为罗杰斯心理咨询原理(Rogerian therapy)。

这种心理咨询原理是基于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个体的内在驱动力和自我实现的潜能。

罗杰斯认为,人们天生具有自我修复和发展的能力,通过提供无条件的支持和理解,可以帮助个体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目标。

罗杰斯心理咨询原理的核心理念是“无条件积极回应”(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这意味着咨询师对客户持有无条件的尊重和接受态度,不论客户的言行如何,咨询师都能以积极、理解和支持的方式回应。

无条件积极回应能够为客户营造一个安全、信任和开放的环境,使得客户能够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思维。

除了无条件积极回应,罗杰斯心理咨询原理还强调了咨询师的真实性(genuineness)和共情(empathy)。

咨询师的真实性指咨询师需要真实地展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不隐藏或伪装真实的自己。

这种真实性的展示有助于建立咨询师与客户之间的真实和亲密的联系,使得客户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

共情则是咨询师能够理解并且体验客户的内心感受和经历。

咨询师通过站在客户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努力理解客户的情感体验、挣扎和需求。

这种共情的体验有助于建立咨询师和客户之间的情感连接,提供支持和理解,使得客户感到被接纳和被理解。

在罗杰斯的心理咨询原理中,咨询师不会以权威的姿态提供建议或解决方案,相反,他们将客户视为专家,相信客户有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咨询师通过提问、并以客户的话语为中心来引导对话,帮助客户探索个人的感受、需求和目标。

这种基于客户经历和内在智慧的咨询方式,有助于客户发现自己内心的资源和潜能,提高自我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罗杰斯心理咨询原理还关注客户的人际关系和沟通。

罗杰斯认为,个人的问题和困扰往往与人际关系和交流不畅有关。

罗杰斯

罗杰斯

7. 扩大疗效。在已有尝试的基础上,治疗
者应帮助对方发展更深层的领悟,并扩 大领悟范围; 8. 来访者的全面成长。来访者克服了对选 择的恐惧,勇于探索自我发展的新行动。 此时,双方的关系达到顶点,来访者会 主动提出问题与治疗者讨论; 9. 治疗结束。来访者感到无需再寻求帮助, 治疗即告结束。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
治疗目标 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 治疗目标是将原本不属 于自己的自我部分去除 掉,找回属于他自己的 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 用罗杰斯的话说“变回 自己”“从面具后面走 出来”,只有这样的人 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机 能。
与一般的指令性心理治疗比较,罗 杰斯治疗反对操纵和支配病人,很 少提问题,避免代替病人作出决定, 从来不给什么回答,在任何时候都 让病人确定讨论的问题,不提出需 要矫正的问题,也不要求病人执行 推荐的活动。
3、出自个人内心的评判 他越来越感到评价的基点存在于自身内 部,不再依赖他人提出的生活标准,也 不再依靠他人来帮助自己做出决定和选 择。 4、创造力 充分发挥作用的人都具有高度的创造力。 他们不是以遵循或者消极适应社会和文 化的传统而著称。在环境激烈变革中, 更有适应能力并能生存下来。
5、愿意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 在自由的治疗对话中,他常常会 放弃这些一成不变的目标,愿意 接受这样一种令人满意的认识: 他不是一个固定僵化的实体,而 是一个变化的过程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 理学的代表之一。马斯洛去 世后,成为人本主义的主要 代言人。
1902年生于美国伊利诺斯的奥克派克。 1919年考入威斯康星大学,选读农业, 后转修历史,1924年获威斯康星大学文 学学士学位,同年考上纽约联合神学院, 二年后转到哥伦比亚大学读临床心理学 和教育心理学,1928年获文科硕士学位, 19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0年他成为 俄亥俄洲立大学心理学教授。1946— 1947年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第五章人本主义治疗理论(心理咨询学).

第五章人本主义治疗理论(心理咨询学).
15
三、人本主义疗法的治疗目标
人本主义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来访者去掉那些由于价 值条件作用,而使人用来应付生活的面具或角色, 把别人的自我当成自我的成分,使其恢复成真正的 自我的过程。 以人为中心治疗过程中来访者所发生的变化: ⑴ 来访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开放。 ⑵ 来访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协调。 ⑶ 来访者更加相信自己。 ⑷ 来访者变得更适应了。 ⑸ 来访者原意使其生命过程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

18
第四节:人本主义治疗的主要技术
一、人本主义疗法的主要技术 1、真诚交流的技术 2、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
3、促进共情的技术
二、技术运用 案例分析
19
第五节:来访者中心疗法的评析

对人本主义疗法的评价相当的一致的看法是一 面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旗帜,国内咨询界也是这个 看法,它所提到的咨询目标,自我实现,咨询关系 的某些特质,共情、尊重、真诚等等,已经成为国 内咨询界比较理想的境界,因此它经常被看作是充 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旗帜,但它还不是一个好的行动 纲领,用这个疗法操作时,会面临很多实际的问题 ,无论来访者是什么样的问题,认为都是由于缺乏 这些的条件,只要具备这些的条件,就一定会有进 步, 在实际操作时会发现过于理想化。

8
第二节人本主义疗法的基本理论


一、人性理论 ①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基本的动 机性的驱动力,他称之为“实现倾向”。 ②人拥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不断与现实发 生着互动,个体不断地对互动中的经验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依 赖某种外部的标准,也不借助于人们在意识水平上的理性,而是 根据自身机体上产生的满足感来评价,并由此产生对这种经验及 相联系的事件的趋近或回避的态度。个体自身的满足感是与自我 实现倾向相一致的。凡是符合自我实现倾向的经验,就被个体所 喜欢、接受,成为个体成长发展的有利因素,而那些与自我实现 倾向不一致的经验,就被个体所回避和拒绝。 ③人是可以信任的。 以人为治疗中心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 ,是可以信任的,是可以改变的。心理治疗的关键是治疗者对来 访者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建立一种有助于来访者发挥个人潜能, 9 促其自我改变的合作关系。

个人中心疗法

个人中心疗法

罗杰斯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他认
为:“被咨询者清楚哪些情感受到伤害;应该
向什么方向努力,关键问题在哪里,哪些经验
被埋没了。”他坚信,只有被咨询者才真正
有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个人中心疗法
16
在罗杰斯看来,心理咨询的成功并不 主要取决于咨询者的专业知识和训练,而 取决于咨询者这个人本身和他对待被咨 询者的态度。
个人中心疗法
23
六、个人中心疗法的过程
个人中心疗法
24
1、来访者主动求助
来访者如果没有改变自我的需 要,治疗很难成功。
个人中心疗法
25
2、咨询师说明情况
咨询师向来访者介绍咨询过程, 强调来访者的作用,咨询师的作用 只是创造有利于来访者成长的气氛。
个人中心疗法
26
3、鼓励来访者自由表达情感
不管来访者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咨询师都应以诚恳友好的态度相待。
个人中心疗法
27
4、咨询师能接受、认识、澄清对方的 消极情感
咨询师不只是被动接受对方提供 的信息,仅仅对表面的内容作反映, 而应深入到对方内心深处,注意发现 对方影射或暗含的情感。这是很困难 且很微妙的一步。
个人中心疗法
28
5、促进来访者的成长
一旦对方将消极情感表达、暴 露出来,模糊的、试探性的、积极 的情感便不断萌生出来。
个人中心疗法
12
四、罗杰斯的心理治疗观
——个人中心疗法
个人中心疗法
13
1、与传统咨询理论的区别
方法简单容易
非指导式治疗
以来访者为中心
强调接受治疗者主动的、自愿的、 负责的参与;同时,它暗示了治疗者与 寻求帮助者之间的平等,避免暗示这个 人有病。

第六章 咨询关系

第六章  咨询关系

下面的几个例子显示了使用Carkhuff和Pierce的区 分调查表,是如何区分言语共情反应水平的 例1: 来访者:我已尝试同我父亲和谐相处,但的确行 不通。他对我太严厉了。 水平1的咨询者:我相信将来总会行得通的。[安 慰和否认] 或者:你应该努力去理解他的观点。[建议] 或者:为什么你们两个不能相处?[问题] (水平1的反应包括问题、安慰、否认或建议。)
例6: 来访者:我不明白这个意外为什么会发生 在我身上。我生活得不错,可现在却变成 这样。 咨询者:因为你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会突然 发生在你身上,所以感到愤恨。你想至少 找到一些看起来更为公平的理由。 (这个反应相当于水平4,因为反应中有理 解、指导。)
例7: 来访者:我父母正在闹离婚,我不希望这 样。 咨询者:你因为父母闹离婚而感到难过。 (这个反应相当于水平3,因为反应中有理 解,但没有指导。)
第二节 助长条件
也称为咨询特质 不同理论家心目中的助长条件见书本P110
一、同感
1、什么是同感 罗杰斯——同感就是咨询者体认来访者内部世界 的态度和能力:“感受来访者的私人世界,就好 像那是你自己的世界一样,但又绝未失去‘好像’ 这一品质——这就是共感。 Truax和Carkhuff——同感,就是在辅导过程中, 治疗员不但有能力正确地了解病人的感受,和那 些感受所包涵的意义,同时还可以将这种体认向 病人传达,而因此就能够促进病人对自己个人的 感受和经验达致更深的自觉和认识。
为什么不能共情?
⑴我是否经常看问题很主观?我的督导和同事、亲 友是这样认为的吗? ⑵我是否很封闭,或缺乏开放接纳的态度? ⑶我是否对来访者有适当的关心?是否愿意进入他 们的内心世界分担他们的痛苦和欢乐? ⑷我自己所处的社会文化传统、习俗、伦理道德等 是否影响了我对来访者的看法? ⑸我理解了来访者所处的历史、文化和民族背景了 吗? ⑹我是否放下了自己的参照标准,而进入到来访者 的内心? ⑺我是否顾及到了来访者的情感,并且发掘了来访 者谈话的隐藏信息?

卡尔·罗杰斯的师生关系理论

卡尔·罗杰斯的师生关系理论

卡尔·罗杰斯的师生关系理论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的师生关系理论持续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和讨论。

该理论简洁而深刻,对理解和探究师生关系有显著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对卡尔罗杰斯师生关系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实践研究证实其有效性。

文章以“师生关系”为中心轴心,在讨论理论历史和支撑理论的概念基础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特定的关系特征(建设性的反馈、积极的伙伴关系、概念内化和内在感受),以及这些关系特征如何使师生关系变得友好和有效。

本文还将结合实践研究的结果证实该理论的有效性。

最后,文章将探讨该理论的未来用途,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Introduction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的师生关系理论是研究师生关系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它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始终深受学者们的重视和认可。

该理论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帮助理解和探究师生关系的原因和机制。

Historical Background罗杰斯师生关系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期,在学术界和心理咨询领域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1945年,罗杰斯在他一篇著名的文章中首次提出了师生关系理论,这篇文章被称为《师生关系的客观观察》。

他提出,师生之间存在一种直接、建设性的风格,这种风格可以激发和发展学生的本质特质,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实现和价值发展。

Key Concepts基于罗杰斯的师生关系理论,称为《建设性的反馈》(Constructive Feedback)的重要理论组成了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据罗杰斯所说,“建设性的反馈是指在明确指出学生表现或行为的问题,同时表达老师深情而体贴的态度,使学生获得从老师那里获得鼓励和欣赏的形式。

”建设性的反馈应该积极的,客观的,关注学生的能力和表现,同时允许学生有自由发言的机会。

另一个支撑罗杰斯师生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叫做《积极的伙伴关系》(Positive Partnership)。

据罗杰斯认为,伙伴关系是一种态度,它在师生之间建立友好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并促进信任和友谊。

罗杰斯的学习理论ppt课件

罗杰斯的学习理论ppt课件

尊重学生的情感和思想,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02 03
意义学习
罗杰斯认为,学习应该与学生的个人经验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以促进 知识的意义学习。他主张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相结合 ,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自由学习
罗杰斯提倡自由学习,认为学生应该有机会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 习内容和方式,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案例二:意义学习的实践应用
总结词
意义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主体 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者根据 自己的需求和经验进行有意义的 、相关的、有目的的学习。
详细描述
意义学习的主要特点包括:学习 内容与学习者的经验有关,学习 过程由学习者自我发起和自我维 持,以及学习结果对学习者具有 实用性和意义。
总结词
在实践中,意义学习可以通过提 供真实的学习任务、鼓励学习者 积极参与、以及引导学习者进行 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等方式来实 现。
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
员工发展
罗杰斯的学习理论在企业培训中同样适用。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以满足员工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 的职业技能和素质。
创新与适应
罗杰斯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和自由性,这有助于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适应能力。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和引导, 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案例三:非指导性咨询的实践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非指导性咨询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 的咨询方式,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给 予学习者更多的自主权和控制权。
非指导性咨询的主要特点包括:学习 者被视为有能力、有价值的个体,咨 询师通过倾听和理解来建立信任关系 ,以及学习者通过探索和发现来解决 问题。

罗杰斯人本治疗三大基本原则及其理论依据

罗杰斯人本治疗三大基本原则及其理论依据
版将于2周后被下线请您及时更换
罗杰斯人本治疗三大基本原则及其理论依据
罗杰斯人本治疗三大基本原则:共情、同感性理解;无条件积极接纳;真诚一致。 这三大基本原则的理论在于:人本主义理论对人抱有相当的信心,相信人在本质上是理性的,能够自立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有能力自己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做出改变。罗杰斯:“来访者能够从某种关系中重新找回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能力。而咨 询师若能提供这种关系,来访者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便会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杰斯咨询关系理论述评摘要:本文通过对罗杰斯助益性咨询关系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的主要概念,如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倾听、共情理解等核心概念进行评述,了解其优点并提出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助益性关系、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心理咨询界几乎一致认为,对咨询关系的研究和发现是罗杰斯对当代心理咨询最重要的贡献,就罗杰斯自己来说,在他所有建树中,他最喜爱的也是咨询关系理论。

他对咨询关系的一些重要看法,如: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理解等,已经成为任何一种咨询模式都承认的必备的咨询关系。

罗杰斯的咨询关系理论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过程。

一般来说,大致经历了指导关系——非指导关系——助益性关系三个阶段。

1,指导关系模式: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美国心理咨询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有两大力量,一是弗洛伊德所开创的精神分析治疗,另一种是“指导运动”发展起来的指导咨询。

这两者其实都是指导取向的。

其特点为:(1)咨询过程由治疗者主导,(2)治疗者对治疗负责,(3)治疗过程的背后隐藏的假设是:当事人是软弱无力的,不能自我指导的。

罗杰斯在咨询初期也曾试图指导别人。

因为这些做法显得合情合理,又直截了当。

但不久罗杰斯就发现,尽管他做的很努力,但是效果几乎没有。

他领悟到,即使你可以对一个当事人解释、说明他自己是怎么回事,为他制定还前进的方向和目标,训练他更好的生活方式,但这些只能造成一些暂时的改变,要不了多久,所有的改变都会烟消云散。

更重要的是,经过这之后,当事人更加相信自己是个无药可救的人。

正是基于这样的经验,罗杰斯才逐渐摸索出自己的治疗模式。

2,非指导关系模式:在发现指导关系治疗模式效果不佳之后,他把接受治疗,探索自己,取得治疗进步的责任交还给当事人自己;承认治疗者不是全能的,对当事人没有现成的答案;重视治疗者的态度,重视营造一种有利于当事人表露情感和体验的气氛。

这些做法和态度的背后是有一个基于人性的断定:人有自我指导的能力。

这时候罗杰斯已经悟出治疗关系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非指导关系的治疗模式。

3,助益性关系模式:非指导关系的治疗模式经过罗杰斯的进一步发展而成为助益性治疗关系模式。

罗杰斯认为,助益性关系的本质就是助人成长。

他说:“我用助益性关系这个术语是指,在关系的两方中,至少有一方存在下述意图:想促进另一方的成长、发展、成熟,想改变对方的能力状况,以及他应对生活的能力。

换个说法,可以给助益性关系下这样的定义:此关系中的一方力图使另一方或双方都变得更能体验、欣赏,更能表露,更能发挥各个人内在的潜能。

”罗杰斯认为,一种关系是否是助益性关系,可以从两方面作出描述,其一是助人者自身的态度,主要包括: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理解等。

其二是被助者对于关系的感受和体验,这主要指助人者的态度要被被助者知觉到。

罗杰斯断言,所有的助益性关系中,决定此关系是否真正具有助人成长功能的,就是这看来平淡无奇的几条。

下面逐一分析助益性关系的几个主要内容: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理解。

这几条都是经过长时间的考验而被心理治疗界所认同的治疗条件。

现在的心理治疗界已经不再单纯把这些概念看成是以人为中心治疗的专有概念,而是把它当作所有的治疗流派共同的财富。

真诚一致:在咨询过程中,真诚一致主要是对双方的共同要求,而实际上当事人往往与此相反,常处于非真诚一致的状态。

那么咨询者必须通过自己的真诚一致,来赢得当事人的真诚一致。

对治疗者来说,真诚一致要求的是:治疗者在治疗关系地范围内,是一个表里如一,真诚一致的人。

这意味着在咨询关系中,他是他自己。

他可以让他自己的任何经验,任何冲动,任何感受无限制地进入的意识。

这意味着他不戴面具,不以一种修饰过的、检查过的面目来面对当事人。

为什么真诚一致具有神奇的治疗作用?罗杰斯认为“真诚导致信任”,而当事人对治疗者的信任,再进一步导致别的改变。

罗杰斯认为人的一些好的品质,如:守信用、不出卖朋友等,虽然好,但并不能一定引起别人的信任。

只有把自己的本来面目,内心世界都表露给对方,或者让对方较容易地进入你地内心世界,了解你地情感,这才是真正产生信任的可靠条件。

罗杰斯对真诚一致功能的阐述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说也是正确的。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人际交往具有对等性,即,双方表露的深度存在一致性。

一个人在面对一个陌生人时,一般参照对方的表露深度来进行自己的表露。

咨询关系本质上也是一种人际交往,所以也符合这个原则。

当咨询者进行深度表露后,才能获得当事人的信任,从而促使当事人真诚一致。

在对真诚一致的理解上,常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治疗者无论在治疗室内还是在治疗室外,都应该保持高度的真诚一致。

这可能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虽然效果很好是肯定的,但是要想彻底做到真诚一致又是不可能的,所以罗杰斯后来补充说:“只要在与当事人相处的一小时内,治疗者做到真诚一致,就满足要求了。

”另一个误区是在真诚表露上,是以治疗者为中心还是以当事人为中心。

也就是说,在咨询过程中,治疗者是否要过多地进行自我表露。

答案是否定的,罗杰斯说,“真诚一致并不是为了让治疗者表露自己内心感受,而是保证治疗者不自欺欺人。

至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只有在必要或合适时才那样做。

”无条件积极关注:基本意思就是对一个人表示看重、认可、欣赏其价值、喜欢他爱他。

而且这种感受是自发的,不是自我强迫出来的。

最重要的是,这种感受并不以对方的某个特点或整体价值观为依据,即,它是无条件的。

罗杰斯说,“当治疗者发觉自己怀着一股温情,接纳当事人的任何感受,把它作为当事人的一部分,这时候他就在体验着对当事人的无条件积极关注。

”这种无条件积极关注中的“无条件”非常重要,因为有条件的关注不仅没有治疗作用,而且会强化当事人有条件的价值感。

无条件意味着对当事人的消极体验,如:痛苦、害怕等像对积极体验一样以接纳的态度对待。

无条件积极关注同样会让人产生误解——认为无论何时何地,或在对当事人治疗过程的始终都应该无条件地给予当事人百分百地积极关注。

为此,罗杰斯根据自己的体会,解释说,“从临床和实际的观点来看,我相信最恰当的说法是:有效能的治疗者在其与当事人相处的时间里有许多时候感觉到对当事人的无条件积极关注;然而,他也常常感到有条件关注,甚至偶尔还有些消极态度。

” 罗杰斯的意思是完全达到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不可能的,即使是他自己也难以达到,因此我们不必因为在治疗中的一些有条件关注而感到内疚。

罗杰斯的解释看似可以给这种误解一个圆满的解释,但是其中还存在许多疑问,如:无条件积极关注是如此重要,那么这种无条件关注达到怎样一个深度才可以合格的治疗者?从无条件积极关注到消极态度之间是一条连续带,处在哪一个位置才开始对治疗有益呢?此外,如何降低自己的消极态度以及有条件关注水平,尽可能提高自己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水平?这些恐怕即使罗杰斯也难以回答。

所以,在无条件积极关注这一条件上,仍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后来的研究者创造性地解决。

共情理解:共情理解是罗杰斯治疗关系中三个主要治疗条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果的一个。

要理解“共情理解”,就必须首先理解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概念——内部参考系,它指的是每个人的主观经验:感知、意义、知识、信念、偏好等等,凡是属于个人主观世界中能够被个人利用,能够进入意识的都是。

它们是人们用来对新经验进行加工,赋予经验意义的东西。

这个参考系存在于个人内部,且每个人都不一样,因此只有本人才能清楚地知晓自己的参考系。

如果要进入另一个人的内部参考系,就必须要通过共情理解。

共情理解是一种独特的感知活动。

我们可以用两个成语来表达共情理解的意思:“设身处地”、“感同身受”。

共情理解的重点是要“换位”,就是换到当事人的角度,也就是进入当事人的参考系,这其实就是“设身处地”。

另一个要注意的是要把换位的重点放在情感上,即,共情理解的重点是理解当事人的感情,而非他身上发生的事件。

需要注意的是共情理解并非意味着与当事人认同。

而主要是体会当事人所体验到的情感。

共情理解是治疗关系中最重要的条件,但也是最难做到的。

治疗者和当事人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之上让治疗者换位思考当事人的情感,困难可想而知。

《庄子》中庄子与惠子的故事也早就说明了换位的困难。

故事梗概是:庄子临渊而叹说,这些鱼多么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同样,咨询者并不是当事人,虽然当事人给我们详细地讲述自己的故事,我们一定能够产生共情理解吗?恐怕未必。

毕竟我们不是当事人,我们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和当事人都不一样。

在共情理解时难免发生误解。

比如说,当事人所述事件与咨询者的经历有些相似,但又存在区别,咨询者为力求共情理解结果对当事人产生误解,这可能导致更坏的结果。

出于这些考虑,如何准确共情理解,还有待深入研究。

同时为了最大可能地预防误解,最好在共情理解时,使用具体化技术,明确当事人的所思所想。

为什么共情理解具有明显的治疗功能呢?主要在于它可以帮助当事人理清他的思想、感受,当治疗者进入当事人的内部世界,就能和他做深入的沟通。

可以告诉当事人他正在感受到什么,甚至可以明确当事人自己有所感觉,而又没有进入意识的东西。

长此下去,必然给当事人带来建设性的改变。

罗杰斯的咨询关系理论充分体现了他的人性观,即,人性是善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有其天生之性,且这种有着生物学基础的先天之性是好的,值得信赖的。

这是因为,他认为人类个体对于自己的体验有一种天生内在的机制或者手段,对这些经验进行评估,而不必求助于权威。

人用这种机制所产生的行为是亲社会的,且具有建设性。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罗杰斯的咨询关系理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形成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们都是在治疗实践中发现传统治疗模式的缺陷,然后在自己治疗经验基础之上,发展出自己的治疗模式。

正是因为他们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并经过实践考验,所以才禁得起批评考验。

成为心理学理论的第三势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