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主要建筑师简介及作品共102页

合集下载

五位现代派建筑大师

五位现代派建筑大师

1.格罗皮乌斯(1887~1969)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

■主要建筑理论①建筑要随着时代向前发展,“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革”。

②为了创造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建筑,格罗皮乌斯坚决的同建筑界的复古主义思潮进行论战。

“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

”,“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

”③在建筑设计原则和方法上格罗皮乌斯在20年代和30年代比较明显地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法古斯工厂和科隆展览会);到了美国以后,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改变,他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认为艺术最重要的是对形式、空间和色彩的感觉和体验。

一个人的建筑观点总是反映着时代和环境的烙印。

他从没有轻视建筑的艺术性。

之所以20年代末前比较强调功能、技术、和经济,主要是的德国工业的发展和德国战后的经济条件。

■建筑教育家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

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

教学特点:一、在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二、将手工艺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三、强调各艺术间的交流,让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

四、把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上钩。

让包豪斯成为一种风格——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和美学性能,造型整齐简洁,构图多样灵活。

■《全面的建筑观》1)反对复古主义,强调建筑走工业化道路,主张用工业化方法供应住房机构。

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这些观点首先体现在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科隆展览会展出的办公楼中。

两幢建筑均为框架结构,外墙与支柱脱开,作成大片连续轻质幕墙。

2)强调三大美术一体。

将美术、雕塑、绘画有机融合。

3)他对建筑功能的重视还表现为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强调造型与功能的协调性,包括井然有序的平面和良好的比例。

当代10大设计师

当代10大设计师
当代10大设计师
GJ视传133
张家豪
201363124317
贝律铭:世界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设计师。

代表作:香港中银大厦、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中国银行 总部大厦
生平:1917年出生于中国广东省,1935年赴美留学, 1955年在美国创办贝聿铭建筑师事 务所, 他设计的许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 其中位于华盛顿市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 馆、 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 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等作品为世界建筑史留下经典 杰作。 1999 年在北京建成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是贝聿铭建筑设汁生涯中 的最后一项大 型建筑设计项目,耗时七年,大楼的—砖一木,—水— 石皆凝聚着他的心血。该大厦楼 内有园,似北京四合院, 园内水池中自云南石林采来的黑石分布有致,两侧竹丛相映成 趣, 在空间组织上将中国传统设计手法运用得十分精到。 贝聿铭认为:“建筑是—种 社会艺术的形式。” 所谓社会艺术,是指建筑与绘画、雕塑等门艺术的区别。 绘画和 雕塑等强调作者个性在作品中的体现, 而建筑师在重视其个性与内涵的同时更主要的是 为人们创造生活工作 的环境,从为多数人使用的大型公共空间到个人使用的小天地, 建筑师会受到来自社会、技术、资金等各方面的制约, 这些制约要比艺术家遇到的问题 多得多。但是贝聿铭说: “只要建筑能够跟上社会的步伐,它们就永远不会被遗忘。” 贝聿铭又主张:“建筑虽受科技的影响, 但并非完全建立在科学技术之上,它还需要其 他的条件。” 贝聿铭认为:“空间与形式的关系是建筑艺术和建筑科学的本质。” 因 此,在他的任何设计中都不会放松协调、纯化、 升华这种关系的努力。在设计时他对空 间和形式常常都做多种探求, 赋予它们既能适应其内容又不相互雷同的建筑风貌。 贝 聿铭具有统观全局的设计思想,他说:“ 建筑设计中有三点必须予以重视:首先是建筑 与其环境的结合; 其次是空间与形式的处理;第三是为使用者着想,解决好功能问 题。 ……正是这一点,前辈大师们是不够重视的。” 贝聿铭的设计创造出了承前启后 的建筑风格, 他注意纯化建筑物的体型、尽可能去掉那些中间的、过渡的、 几何特性 不确定的组成部分。使他设计的空间形象具有鲜明的属性。 另外,他的设计还具有强烈 生动的雕塑性和明快活跃的时代感。 以及被绘画、雕塑作品加强的艺术性。 贝聿铭建 筑设计中的室内设计部分几乎均由他本人设计以保证内外的 谐调统一。

建筑师王树作品总体介绍

建筑师王树作品总体介绍

主要参展记录:
■ 2005 多件作品应邀参加第二十二届世界建协大会中国建筑展,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 2005 多件作品应邀参加意大利帕尔玛国际建筑节中国新建筑展 ■ 2004 作品《垂直院宅-钱江时代》参加第十届全国美展,获银奖, 中国美术馆 ■ 2004 作品《瓷屋1》,应邀参加金华“建筑艺术公园—国际小型公共建筑展” ■ 2004 作品《三合宅/南京》,应邀参加南京“中国国际建筑实践展” ■ 2003 作品《HZ093—728》,参加“地之缘”亚洲艺术展,中国美院美术馆 ■ 2003 作品《拆筑间》应邀参加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在北京,中央美院美术馆。 ■ 2003 作品《拆筑间》应邀参加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在广州,广东美术馆。 ■ 2003 多件作品应邀参加法国巴黎篷皮杜艺术中心“Alos La Chine”中国当代艺术展 ■ 2002 作品《六分之一》应邀参加上海美术馆“都市营造—上海艺术双年展” ■ 2001 多件作品应邀参加德国柏林依德斯美术馆“土木--中国新建筑展” ■ 2001 作品《不断建造的》应邀参加 “梁思成建筑艺术双年展”, 中国美术馆 ■ 2001 作品《一分为二》应邀参加“2001年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杭州孤山 ■ 2001 作品参加“变更通知—中国房子五人建造文献展”, 上海顶层画廊 ■ 2000 作品《墙门》应邀参加“2000年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杭州太子湾 ■ 1999 作品应邀参加第二十届世界建协大会“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建筑八人展”,北京
王澍之建筑观
“我不做“建筑”,只做“房子”。房子就是业余的建筑。 业余的建筑是无限接近自发性秩序的建筑,在它的视野中,自发的
建造,违章的建造,临时的拼接有着和专业建筑学平等的地位。 业余的建筑只是不重要的建筑,专业建筑学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题之一就是把建筑

中国现当代建筑师崔恺作品分析

中国现当代建筑师崔恺作品分析

? 首都博物馆的环境论总结:
? 建筑外形主要由矩形围合结构、椭圆形外立面和金 属屋顶三部分组成。建筑内部分为三栋独立的建筑, 即:矩形展馆,椭圆形专题展馆,条形的办公科研 楼。三者之间的空间则为中央大厅和室内竹林庭院。 自然光的利用、古朴的中式牌楼、下沉式的翠竹庭 院、潺潺的流水,为观众营构了一个兼具人文、自 然情调的环境。
? 学历:天津大学硕士
? 任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
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国家工程设计大 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 从业时间:1984年
? 所在单位:建设部建筑设计院
二、代表作品
? 外研社(入选“北京九十年代十大建 筑”。)
? 昆山文体中心 ? 首都博物馆新馆 ? 拉萨火车站 ? 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 ? 西安阿房宫凯悦酒店 ? 北京德胜尚城等
三、社会论·外研社办公大楼
? 建筑概述:
外研社办公楼的标志是它深红色 的、粗糙的外墙面(采用江南的红 砖),这在当年的北京是一个创举。 被誉为“中国出版业第一楼”,也 是建筑设计师崔恺的标志性作品。
1995年开工,一二期分别建成于 1997和1999年。位于西三环北路 与厂洼路交叉口,魏公村桥西侧, 北京外国语大学西院东南角,南邻 久凌大厦,北面与北京电视台遥遥 相对。由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和中旭 建筑设计事务所联合设计。两期建 筑由廊桥连为一体,地下1层,地 上11层,全岩框架结构,暗红色 毛面陶土砖外饰。曾入选“北京九 十年代十大建筑”。
八、崔恺的建筑思想:
? 建筑之于我是一种审美。图形之美、
空间之美、造型之美、技术之美、
?
材料之美, 沉醉其中. 建筑之于我是一种文化。史学之远、
哲学之深、文学之妙、及至生活万

中国近现代建筑五宗师:吕彦直、刘敦桢、童寯、梁思成、杨廷宝

中国近现代建筑五宗师:吕彦直、刘敦桢、童寯、梁思成、杨廷宝

吕彦直吕彦直〔1894---1929〕,字仲宜,别号古愚。

安徽滁州人。

我国近代杰出的建筑师。

1894年生于天津。

吕彦直先生照片吕彦直的父亲名叫吕增祥,安徽滁州人,光绪五年举人,在晚清李鸿章幕府任文案知县。

曾任驻日使馆参赞。

历任临城、南宫、天津知县。

1900年,吕增祥任开州知府,1901年因脑瘤卒于任上。

吕彦直年仅7岁。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随其姐吕静宜居巴黎数年。

常参观罗浮宫博物馆,酷爱绘画和雕塑艺术。

回国后,先后入南京金陵中学、北京五城学堂学习。

1911-1913年清华学堂留美预备部求学。

1913-1918年由北京政府派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建筑工程(先入电子系,后转入建筑)。

1918-1921年担任美国建筑师墨菲助手。

吕彦直曾担负北京燕京大学和南京金陵大学的建筑工程设计,用中国传统风格设计现代建筑,初显其才华。

1921—1925年9月回国后,先与过养默、黄锡林组织在上海东南建筑公司任职,设计上海银行公会等大型建筑工程的设计,后独立创办彦记建筑事务所。

期间,他的建筑设计多为小巧、舒适和花园式洋房,但已在研究中国古典式建筑,并努力融合中西建筑艺术的精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是年5月,总理丧事筹备委员会向海内外悬奖征集中山陵墓设计图案,轰动了国内外的建筑师和美术家,许多人纷纷报名应征。

当时吕彦直还是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青年建筑师,但他对自己的才学满怀信心,毅然报名,与众多的国内外知名建筑师展开竞争,终于一举夺魁,荣获首奖。

吕彦直设计中山陵图案,融汇中国古代建筑与西方建筑的精神,庄严简朴别创新格。

其全部平面图呈一警钟形,寓含孙中山先生"唤起民众"之意,因而受到评选者的一致推崇。

1925年9月—1929年3月接受“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聘请,任陵墓建筑师。

接受南京国民政府聘请任总理陵园计划专门委员。

他潜心研究,周密构思,设计出的中山陵墓图案,具有鲜明的中国建筑风格与特色。

现代科学家梁思成

现代科学家梁思成

编号:10成绩:科学方法研究项目题目:现代科学家梁思成系别:工商管理系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姓名:陈佳娜班级:12工管八班学号:121031020指导老师:郭小林2013 年06 月19 日现代科学家—梁思成1、人物简介:梁思成(1901——1972),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广东新会人,梁启超长子。

童年时代的梁思成在日本的华侨学校上学,在父亲的影响和督促下,梁思成自幼就攻读《左传》、《史记》等古籍,使他对中国古文化有良好的基础和浓厚的兴趣。

当时是[4]和庚子赔款以后,中国屡受外国欺凌,这种环境培养了梁思成浓厚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

1924年,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获建筑硕士、美术学士学位。

他代表中国参加了联合国大厦的设计,被普林斯顿大学赠予名誉博士学位。

曾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等职。

他为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和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工作,曾参加国徽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十大建筑的设计工作。

他所撰写的英文版《图像中国建筑史》获“全美最优秀出版物”称号。

梁启超曾经送给长子梁思成这样一副对联:“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这是一个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勇往直前。

[1925年,梁启超得到一本重新出版的800多年前宋朝颁布的一部建筑书《营造法式》,当即托人带交给梁思成与林徽因,并在扉页上写道:“……一千年前有此杰作可为吾族文化之先宠也,……遂以寄思成、徽因永宝之。

”梁思成与林徽因尽管当时还看不懂书中的宋代建筑术语和内容,但父亲激励的话促使他们产生了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愿望。

2、个人履历1912—1914年在北京汇文中学学习。

1915—1923年在北京清华学校学习。

1923年5月,他去天安门广场参加二十一条国耻日的纪念活动,在途中被军阀金永贵的汽车撞伤,左腿骨折,使他留学美国不得不推迟一年。

最新王澍详细资料及生平

最新王澍详细资料及生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宁波博物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简介
宁波博物馆是以展示人文历史、艺术类为主,具 有地域特色的综合性博物馆。宁波博物馆总建筑面积 3万余平方米,工程总投资2.5亿元,建筑主体3层, 目前,第3层的施工外网已脱卸,博物馆雏形初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简介
建筑分为5个主要体量,东南、西南、东北三翼为 展览陈列区,西北翼为办公后勤区,中部的公共服务 空间和库藏部分将各部分连接起来,为了方便货物的 进出,库藏部分置于建筑的底层,成为建筑的“基 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个人简历——王 澍
2011年底,王澍受聘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丹下健三荣誉 教授,在哈佛大学作题为“自然形式的叙事与几何”的 演讲,其间他对着台下怒吼:“I tell you the truth!China wants to become America! China wants to become America! China wants to become America!”(我告诉你们真相!中国就是想变成 美国!中国就是想变成美国!中国就是想变成美国!)。
中国当代建筑师 ——王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个人简历——王 澍
祖籍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野家坡村。 1963年11月4日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 1981年毕业于中铁一局西安中学。 1981年后游学江南。 1981年被东南大学建筑系录取。 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 198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 究所获建筑学硕士学位。 1988至1995年在浙江美术学院 (现中国美术学院)工作。

建筑大师崔愷及代表作品

建筑大师崔愷及代表作品

建筑⼤师崔愷及代表作品崔愷是我国著名建筑师,天津⼤学硕⼠,中国⼯程院院⼠,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国家⼯程设计⼤师。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有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办公楼、北京现代城公寓、宁波天⼀家园住宅社区等⼗余处作品…崔愷认为城南开发要因地制宜,⾛创新之路:⼀是要有别于城北⾼塔林⽴的城市形态。

简历:1984.10 毕业于天津⼤学建筑系获硕⼠学位1984—1985 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建筑师1985—1987 深圳华森建筑与⼯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建筑师1987—1989 ⾹港华森建筑与⼯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建筑师1989—1996 建设部建筑设计院⾼级建筑师副总建筑师1997—2000 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副院长总建筑师2000—2015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国家⼯程设计⼤师2011年12⽉8⽇当选中国⼯程院⼟⽊、⽔利与建筑⼯程学部院⼠2015—今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中国⼯程院院⼠获奖:1997 “全国优秀科技⼯作者”1998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9 “国家⼈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 “国家百、千、万⼈⼯程”⼈选2000 “国家设计⼤师”2003 “法国⽂学与艺术骑⼠勋章”2006 “梁思成建筑奖”2007年亚洲建协⾦奖2011年当选中国⼯程院⼟⽊、⽔利与建筑⼯程学部院⼠兼职: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建筑师协会国际竞赛委员会联席主任国际建筑师协会副理事⾹港建筑师学会会员北京市⼈民政府顾问常熟市⼈民政府顾问北京市⾦融街建筑顾问东莞松⼭湖⾼科技产业园建筑顾问天津⼤学兼职教授南京⼤学兼职教授西南交通⼤学兼职教授多家专业杂志编委多家社会媒体顾问作品:主持:全程负责从⽅案设计到施⼯图设计,直⾄现场服务。

主创:主要负责⽅案设计阶段。

指导:负责⽅案设计和⼯程指导。

1982 建筑师之家主创全国⼤学⽣建筑设计竞赛⼀等奖1987-1991 阿房宫凯悦酒店主创陕西西安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等奖1989-1992 蛇⼝明华船员基地主创⼴东深圳深圳市优秀设计⼀等奖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1991-1994 丰泽园饭店主持北京宣武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等奖国家第七届优秀⼯程设计铜质奖全国中青年“建筑师杯”优秀设计奖1995-1997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办公楼主持北京海淀国家第九届优秀⼯程设计铜奖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等奖第三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优秀奖北京市“九⼗年代⼗⼤建筑”1995-1997 威海中信⾦融⼤厦主持⼭东威海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1996-2000 现代城⾼层公寓主持北京朝阳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北京市第⼗届优秀⼯程设计⼆等奖1998-1999 外研社⼆期⼯程(印刷⼚改造) 主持北京海淀1999-2001 天⼀家园住宅社区主持浙江宁波2000-2001 北京外国语⼤学逸夫教学楼主持北京海淀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等奖国家第⼗⼀届优秀⼯程设计银奖2000-2002 ⽔关长城三号别墅主持北京延庆威尼斯双年展建筑艺术推动奖法国蓬⽪杜艺术收藏2000-2002 清华科技创新中⼼主持北京海淀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等奖北京市第⼗⼀届优秀⼯程设计(建筑设计) ⼀等奖国家第⼗⼀届优秀⼯程设计铜奖2000-2003 富凯⼤厦主持北京西城中国建筑学会第三届建筑创作奖优秀奖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等奖⾸届全国绿⾊建筑创新奖三等奖国家第⼗⼀届优秀⼯程设计银奖北京市第⼗⼀届优秀⼯程设计(建筑设计) ⼀等奖2000-2003 康堡花园主持北京朝阳北京市第⼗⼆届优秀⼯程设计(居住区规划及居住建筑)三等奖2001-2002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办公楼主持北京海淀北京市第⼗⼀届优秀⼯程设计(建筑设计) ⼀等奖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中国建筑学会第三届建筑创作奖佳作奖2001-2004 外研社⼤兴国际会议中⼼主持北京⼤兴中国建筑学会第三届建筑创作奖佳作奖2001-2004 福建龙岩学院主教学楼主持福建龙岩2001-2005 ⾸都博物馆主持北京西城2002-2003 成都东⽅明珠花园指导成都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等奖北京市第⼗⼀届优秀⼯程设计(住宅设计) ⼆等奖国家第⼗⼀届优秀⼯程设计银奖2002-2003 北京雅昌彩印天竺⼚房综合楼主持北京顺义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等奖北京市第⼗⼆届优秀⼯程设计(公共建筑)⼆等奖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佳作奖2002-2004 ⼴东东莞松⼭湖商务办公⼩区主持⼴东东莞2005年度全国优秀规划设计⼀等奖(部级)2002-2004 西安紫薇⼭庄度假村及别墅区主持陕西西安威海第⼆届⼈居建筑设计⼤奖赛铜奖2002-2004 北京蓝堡国际公寓主创北京朝阳北京市第⼗⼆届优秀⼯程设计(居住区规划及居住建筑)⼆等奖2002-2004 民航总局办公楼改造主持北京东城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北京市第⼗⼆届优秀⼯程设计(公共建筑)⼆等奖2002-2004 浙江⼤学⽣命科学学院(⽅案、初步设计)主持浙江杭州2007年度杭州市建设⼯程西湖杯(优秀勘察设计)⼆等奖2008年度浙江省建设⼯程钱江杯(优秀勘察设计)⼆等奖2002-2004 ⼤连软件园⼋号和九号办公楼主持辽宁⼤连北京市第⼗⼆届优秀⼯程设计(公共建筑)三等奖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佳作奖2002-2004 华融⼤厦主创⼴东深圳2002-2004 唐⼭会展中⼼主创河北唐⼭2002-2004 福建⼴电中⼼主持福建2002-2004 殷墟博物馆主创河南安阳亚洲建协建筑奖(ARCASIA Award)2007年⾦奖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优秀奖2002-2005 安徽出版⼤厦主持安徽合肥2002-2005 北京德胜尚城办公⼩区(德胜科技⼤厦) 主持北京西城第⼗届⾸都规划建筑设计⽅案汇报展⽅案奖(公共建筑) 优秀奖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佳作奖北京市第⼗三届优秀⼯程设计建筑设计获奖⼆等奖2008年度全国优秀⼯程勘察设计⾏业(部奖)⼆等奖2008年度全国优秀⼯程勘察设计奖(国家奖)铜奖2003-2004 湖南株洲体育中⼼主持湖南株洲北京市第⼗四届优秀⼯程设计奖三等奖2003-2004 北京国典综合楼主创京第⼗⼆届⾸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案汇报展⽅案奖(公共建筑)优秀奖2003-2005 ⼤连软件园⼗号和⼗⼀号办公楼主持辽宁⼤连北京市第⼗三届优秀⼯程设计建筑设计获奖⼆等奖2008年度全国优秀⼯程勘察设计⾏业(部奖)⼆等奖2003-2005 ⼤连软件园软件⼯程师公寓主持辽宁⼤连第四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奖赛铜奖2003-2005 敦煌市博物馆主持⽢肃敦煌2003-2005 北京市数字信息出版社主持北京东城第⼗届⾸都规划建筑设计⽅案汇报展⽅案奖(公共建筑)优秀奖、⼗佳⽅案奖2003-2007 秦安⼤地湾遗址博物馆主持⽢肃天⽔2004-2005 南京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主持江苏南京第三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奖赛优秀奖2004-2005 辽宁五⼥⼭遗址博物馆主持辽宁桓仁北京市第⼗四届优秀⼯程设计奖⼆等奖2009年度全国优秀⼯程勘察设计⾏业(部奖)⼆等奖2004-2005 海银博物馆主持北京密云2004-2005 ⼭东理⼯⼤学图书馆主持⼭东淄博2004-2006 拉萨⽕车站主持西藏拉萨北京市第⼗三届优秀⼯程设计建筑设计获奖⼀等奖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优秀奖2008年度全国优秀⼯程勘察设计⾏业(部奖)⼆等奖2008年度全国优秀⼯程勘察设计奖(国家奖)⾦奖2004-2006 中国驻南⾮⼤使馆主持南⾮⽐勒陀尼亚2004-2006 中国驻南⾮开普顿领事馆主持南⾮开普顿2004-2006 ⼭东德州⾏政中⼼主持⼭东德州2004-2006 中国驻南⾮开普顿领事馆主持浙江宁波2004-2006 ⼭东⼴电中⼼主持⼭东济南2005-2006 韩美林艺术馆主持北京通州北京市第⼗四届优秀⼯程设计奖⼀等奖2009年度全国优秀⼯程勘察设计⾏业(部奖)⼆等奖2005-2008 中纪委⾕泉会议中⼼主持北京平⾕2005-2006 西昌⽂化艺术中⼼及⽕把⼴场主持西昌凉⼭全国⼈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案竞赛⾦奖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佳作奖北京市第⼗四届优秀⼯程设计奖⼀等奖2009年度全国优秀⼯程勘察设计⾏业(部奖)⼀等奖2005-2008 浙江⼤学紫⾦港校区农⽣组团主持浙江2005-2006 天津塘沽图书馆主持天津2005-2006 天津海河新天地项⽬C-1区主持天津2005-2006 天津⼤沽⼝炮台博物馆主创天津2005-2007 北京外国语⼤学体育馆主持北京北京市第⼗四届优秀⼯程设计奖三等奖2005-2007 北京⼈民⼤学图书馆主持北京2005-2007 ⽆锡鸿⼭墓遗址博物馆2005-2008 南京艺术学院主创江苏南京2005-2008 天津博学院主创天津2006-2007 邯郸赵王城遗址博物馆2006-2007 河北后城援助⼩学校2006-2007 ⽇照⼭海星⽩宫会所2006-2007 钓鱼台前门宾馆院落整治修缮⼯程主持北京第四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奖赛优秀奖2007-2007 西⼭创意产业基地B区主持北京第四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奖赛优秀奖2007-2008 西⼭项⽬A/E/F区主持北京2007-2007 ⼭东济南章丘朱家峪古村接待中⼼2007-2007 北京丰盛危改东区主创北京2007-2008 重庆B18- 1 主创重庆2007-2008 奈伦国贸主持天津2007-2008 奥运信息柱主持北京2007-2008 奥运多功能演播塔主持北京北京市第⼗四届优秀⼯程设计奖⼆等奖2008年度全国优秀⼯程勘察设计奖(国家奖)铜奖2007-2008 奥运下沉庭院3号院主持北京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优秀奖2009年度全国优秀⼯程勘察设计⾏业(部奖)⼀等奖2007-2008 苏州⽕车站第四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奖赛银奖2007-2008 妇联综合楼翻扩建主持北京2007-2008 蓬莱古船博物馆主持⼭东省蓬莱2007-2008 三眼井⽂化历史保护修缮主创北京第四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奖赛优秀奖2007-2008 天津塘沽区响螺湾⽉亮岛主持天津2008-2009 上海项⽬朱家⾓⽔上宾馆主持上海2008-2009 鄂尔多斯东胜区体育公园主创内蒙古2008-2009 鄂尔多斯⽂化中⼼主创内蒙古2008-2009 敦煌莫⾼窟旅游中⼼主持敦煌2008-2009 昆⼭⽂化中⼼主持2008-2009 济南全民健⾝中⼼主持济南2008-2009 北⼯⼤软件园Ⅱ项⽬主持北京2008-2009 内蒙古⼴播影视数字传媒中⼼(⼀期)主持内蒙古2008-2009 重庆万州三峡移民纪念馆主持重庆万州2008-2009 吉安⾏政中⼼主持吉安2008-2009 泰⼭桃花峪游⼈服务中⼼项⽬主持⼭东济南2008-2009 平⾕特⾊⽂化展⽰中⼼主持北京2008-2009 德阳市奥林匹克后备⼈才学校主持四川德阳2008-2009 泰⼭桃花峪游⼈服务中⼼项⽬主持⼭东泰安2009-2010 天津于家堡⾦融区03-15项⽬主持天津2009-2010 天津渤龙新城项⽬主持天津2008-2010 中纪委⾕泉会议中⼼五区健⾝馆主持北京2009-2010 ⼤同博物馆主持⼭西⼤同2009-2010 北川羌族⾃治县⽂化中⼼主持四川北川2009-2010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主持江苏省徐州2009-2010 北京市第35中学主持北京2009-2010 保定市博物馆/⼤剧院主持河北省保定2009-2010 北京邮电⼤学新校区主持北京2009-2010 西安环城西苑主持陕西西安研究:2005 唐⼭市商业中⼼区城市空间整治研究2005-2006 北京外国语⼤学校园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2006-2007 德胜尚城国际演讲:1996.09 法国巴黎1996.10 ⽇本⼤阪2001.04 马来西亚吉隆坡2004.06 韩国釜⼭2005.02 韩国⾸尔2005.10 新加坡2006.01 斯⾥兰卡科伦坡2006.03 越南胡志明市2006.03 中国⾹港2006.11 荷兰代夫特2007.01 巴基斯坦卡拉奇2007.11 维也纳奥地利2008.05 曼⾕泰国2008.07 都灵意⼤利国际展览:2004.12 中国台北2008.01 英国伦敦2008.03 美国纽约2008.09 法国巴黎外界评价作为⽬前中国建筑设计界的领军⼈物,崔愷的专家设计⼯作室⽆疑带有更多的“名⼈”⾊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