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PTCD)

合集下载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是在影像引导下穿刺进行胆管引流用于治疗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方法。

早期PTC和PTCD均在X线引导下完成,具有较明显的盲目性,成功率低,并发症多。

1978年Makuuchi等先报道超声引导下PTC,1979 年超声引导下PTCD也开始应用于临床并从此显著提高了该技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3.1适应证1.临床各种良恶性病变引起的梗阻性黄疸,需行外科术前胆道减压或姑息性胆道引流。

2.胆道梗阻合并急性胆管炎需减压引流,尤其对不能手术的高龄、高危患者。

3.胆管诊断性穿刺抽出混浊或脓性胆汁。

4.为后续介入治疗如胆道支架置入和胆道腔内治疗建立通道。

3.2禁忌证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需与外科医生共同评估风险与获益。

1.严重出血倾向,经治疗凝血功能得不到纠正。

2.大量腹水。

3.穿刺路径上有明确的肝肿瘤或血管畸形。

4.肝内胆管内径小于4mm,肝外胆管内径小于10mm。

3.3操作前准备3.3.1患者准备1.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以及心电图。

2.纠正凝血功能异常。

3.术前禁食4-8小时。

4.急性化脓性胆管炎通常伴有高热、脱水症状,术前应快速静脉滴注加有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液体,如有低血压应予以纠正。

1.1.2医生准备1. 了解影像学检查结果,包括彩超、CT、MRI,全面了解肝胆系统情况。

2.超声全面扫查肝脏,选择相应穿刺部位及进针路径。

3.向患者说明治疗的必要性、方法、适应证和禁忌证,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以及处理措施,取得患者与家属的知情和同意,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1.1.3仪器设备和器具1.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和穿刺架。

2.18G PTC 针。

3.5ml局麻用注射器。

4.0.035’导丝。

5.6〜8F、长10〜15cm的扩张器。

6.8〜10F猪尾引流导管。

7.引流袋。

8.无菌探头套和穿刺消毒包。

1.1.4穿刺点及路径选择1.超声扫查了解肝内、外胆管扩张程度及其走向,选择有一定长度且内径大于4mm的胆管作为靶胆管。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PTCD)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PTCD)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PTCD)一、临床上部分恶性肿瘤所致的阻塞性黄疸患者发现时往往肿瘤体积较大或已转移,再加上严重的肝功能损害,常常已不能手术切除。

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和临床工作的更高要求以及高分辨超声仪器的使用和导管技术的改进,现多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即UG-PTCD,目前已成为临床上对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性治疗的重要的有效方法之一.二、超声导向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UG-PTCD)术具体操作实施步骤:1.常用药品及物品准备:18-21GPTCD针,引流管,1%利多卡因局麻药,尖头手术刀片、缝合针、缝线、以及持针器和剪刀。

2.术前准备:严重黄疸病人术前三天注射维生素K;术前两天静脉滴注胆道排泄性抗生素。

a.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血胆红素、凝血功能;b.术前禁食8-12小时。

术前肌注阿托品0. 5mg,安定10mg。

术前测定血压、心率;c.应详细了解患者病情,结合超声检查资料选择相应穿刺部位及进针径路;d.术前应向病人作必要的解释,如病人情绪紧张可用小量镇静剂;术前签知情同意书。

3.超声引导下具体操作:采用彩超对上腹部进行仔细检查,选择适当的靶胆管及穿刺点,嘱患者做吸屏气练习,并靶胆管周边的血管走向,患者仰卧位或左侧卧位,探头涂耦合剂后,用经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的透明保鲜袋包裹,再在表面涂上经高温消毒的偶合剂。

穿刺部位消毒铺巾,用1%利多卡因局麻直至肝包膜,再用手术尖刀片将皮肤切开约5mm 的小口,嘱患者屏气后将穿刺针循穿刺导向指示线迅速进针穿入肝组织直达靶胆管,拔出针芯,用5ml注射器抽吸胆汁,一般以不超过2ml为宜,确定针尖在胆管腔内,将导丝插入,用超声监测导丝的位置,使其超出穿刺针尖3cm以上,然后退出穿刺针,将扩张管沿导丝扩张停留在靶组织胆管前,再将引流管通过导丝置入胆管内,观察引流管位置,尽可能多深入些,尽量避免弯曲打折,拔出导丝,将引流管固定于皮肤,并接上引流袋。

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后出血护理体会

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后出血护理体会

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后出血护理体会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引流(PTCD)的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46 例PTCD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

结果B超引导下PTCD穿刺成功率100%。

发生胆道出血3例,引流管堵塞2例,无胆道大出血和死亡病例发生。

结论B超引导下PTCD术治疗胆道梗阻,减轻炎症,恢复肝功能、纠正凝血异常,技术成熟,成功率高,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可减少患者痛苦和并发症,为手术创造时机和条件,从而促进患者健康。

标签:超声;PTCD;出血;护理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区分扩张的胆管及周围重要血管,提高了穿刺的安全性。

PTCD已历时40年发展,技术较为成熟,虽广泛用于临床诊治,但应其固有的侵入性,相关并发症如胆道出血,引流管堵塞、胆汁性腹膜炎等常有发生。

早期发现,及时处理不仅可有效规避医疗风险,更关系病人愈后。

本护理组采取个体化护理方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病例资料2012年1月~2012年6月,共28例,男18例,女8例。

年龄24岁~76岁,平均年龄(48.65±2.41岁),其中胆管癌12例,胰腺癌8例,壶腹癌8例,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及病理检查确诊。

1.2临床表现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消瘦、食欲不振等。

B超和MRI均提示肝内胆管明显扩张,直接胆红素(DBIL)增高,谷丙转氨酶(ALI)谷草转氨酶(AST)具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1.3方法1.3.1术前行B超检查,确定肝内胆管情况,以梗阻上段扩张胆管为穿刺胆管(常规为:右前上、右前下、左外下支胆管)。

1.3.2术中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2ml局部侵润麻醉,以扩张胆管为靶点,用18G穿刺针穿刺,抵达靶点,见胆汁溢出,植入引导丝。

1.3.3扩皮,选择F6---F10猪尾型引流管顺引导丝植入胆管,引流通畅,接引流袋。

2.护理2.1术前准备及护理2.1.1心理护理重视术前宣教,主动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重点向患者介绍PTCD的优势,其有痛苦小、效果好、恢复快等优点,使患者克服紧张、恐惧的等心理,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PTCD的操作技巧探讨

PTCD的操作技巧探讨

PTCD的操作技巧探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是一种介入治疗技术,用于治疗胆道梗阻和急性炎症。

该术式通过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并置入引流管,将胆汁引流至体外或十二指肠。

临床上通常按引流方式分为外引流、内引流和内外引流三种,是所有胆道梗阻后续介入治疗的基本技术。

外引流是将引流管放置在梗阻部位之外,将胆汁引流至体外引流袋。

适用于肝门部梗阻或化脓性胆管炎等情况,可多支引流。

内引流是将导丝顺利通过梗阻进入十二指肠,采用内引流将胆汁引流至肠道。

适用于胆道梗阻断引起胆管扩张及阻塞性黄疸等情况,是本术的主要适应证。

但恶液质、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凝血功能不良、无适当的穿刺通道、弥漫性胆道狭窄等情况不宜采用本术治疗。

术前准备包括完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补充维生素K、术前禁食禁水、给予适当的抗生素等。

器材方面,千叶针用于经皮肝穿利胆道造影,并可通过微导丝引入导管或在其外套以套管针引导穿刺。

套管一般长度为15~20cm,外径为6F或7F,用于胆管穿刺并引入导丝。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胆道梗阻和急性炎症的介入技术,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同时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器材选择。

胆道引流管通常采用多侧孔短导管,外径为6-14F,长度为30-40cm。

现在流行使用较软且抗折曲的聚酯材料制作,外引流管头端常为钩形或猪尾形,侧孔一般有12个,多位于弯曲部内侧,以防止与胆管密切接触造成引流不畅。

头端通常有一根尼龙丝由内腔引出至运端,再由锁定装置固定,使头端形态固定,防止导管脱出。

在拔管时应注意先松开锁定装置,使尼龙丝松开方可拔出,以免该线切伤胆道。

内外引流管的侧孔位于导管头端及干部,其中间留有3-5cm的无孔区置于胆管狭窄部位,头端应入十二指肠,所有的侧孔应置于扩张的胆管内。

新型的引流管在透视下有明显的标记点表示其必须进入导管的位置。

导丝可以采用常规导丝或超滑、超硬导丝,与引流管相应直径的扩张器亦常备,但不一定使用。

最新PTCD技术管理规范资料

最新PTCD技术管理规范资料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技术管理规范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ercute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 drainag,e PTCD)是指在影像设备(通常为DSA 下X 线透视或B 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并置入引流管,使胆汁流向体外或十二指肠的一系列技术。

主要用于胆道梗阻和急性炎症的治疗。

包括外引流、内引流和内外引流,是所有胆道梗阻介入治疗的基本技术。

外引流:当引流管不能或不必通过梗阻部位,将胆汁引流至体外引流袋。

肝门部梗阻或化脓性胆管炎,可多支引流。

内外引流:导丝顺利通过梗阻进入十二指肠,采用内外引流管将胆汁引流至肠道。

通常外引流通道为关闭状态,留作冲洗和后续治疗用一、引导设备1、DSA 下X 线透视:传统,仍然是主要手段。

优点:引导手术全过程,可实时动态监视导管、导丝的走向。

缺点:辐射损害、需要盲目试穿。

2、 B 超引导:优缺点与上相反。

3、B 超+透视:B 超引导胆管穿刺,可视性和准确性好;后续操作透视的优点可发挥。

缺点:设备依赖性强。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1、适应证1.1 晚期肿瘤引起的恶性胆道梗阻,行姑息性胆道引流。

1.2 深度黄疸病人的术前准备(包括良性和恶性病变)。

1.3 急性胆道感染,如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行急症胆道减压引流,使急症手术转为择期手术。

1.4 良性胆道狭窄,经多次胆道修补,胆道重建及胆肠吻合口狭窄等。

1.5 通过引流管行化疗、放疗、溶石、细胞学检查及经皮行纤维胆道镜取石等。

2、禁忌证2.1 对碘过敏,有严重凝血机能障碍、初学倾向,严重心、肝、肾机能衰竭和大量腹水者。

2.2 肝内胆管被肿瘤分隔成多腔,不能引流整个胆管系统者。

2.3.超声波检查证实肝内有大液平面,Casoni 试验阳性,疑为肝包虫病者。

2.4超声检查肝内胆管直径<4mm,肝外胆管直径<10mm者;2.5 不能配合穿刺者。

三、术前准备1 、完善B 超、CT 等检查,详细了解患者病情,结合超声检查资料选择相应穿刺部位及进针径路。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PTCD)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PTCD)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PTCD)和进针路径的确定:根据超声检查资料和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进针路径,通常选择肝门区的胆管,避开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等重要血管和组织。

2.局部消毒麻醉:在穿刺部位进行局部消毒,使用局部麻醉药物麻醉。

3.穿刺和导丝置入:使用17G或18G的穿刺针进行穿刺,然后将导丝置入胆管内。

4.扩张和置管:使用特氟隆制的扩张管进行扩张,然后将引流管置入胆管内,进行引流。

5.固定和封闭:将引流管固定在穿刺部位,使用导管封闭器进行封闭,防止污染和感染。

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2.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引流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3.术后应进行胆管造影和超声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4.术后患者应注意休息和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油腻食物。

5.术后应定期随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复发和并发症。

1.在超声引导下,扫描可以清晰显示靶胆管的位置,并且该胆管距离皮肤较近,管径相对较粗,迂曲较少。

穿刺时需要避开较大的血管和肿瘤,并确保穿刺针与胆管的夹角适当,一般以60°~70°为宜。

2.采用套管针法或Seldinger方法完成穿刺置管引流。

套管针法是在超声引导下将套管针刺入胆管,见胆汁后,将针尖斜面转向肝门,导丝由针孔引入胆管内,然后向前推套管,放入合适位置后将穿刺针和导丝一并拔出。

在胆管扩张明显,且不要求置管较深的病例,可不用导丝,将金属穿刺针退出后直接将引流管推向肝门部的远端胆管,最后将引流管外露端缝合固定于皮肤。

Seldinger方法是在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刺入靶胆管,拔出针芯见胆汁,然后将针尖斜面转向肝门,插入导丝,拔出针鞘,用扩张导管扩张针道,顺导丝插入引流管。

Seldinger方法更加安全,适用范围更广。

注意事项:1.穿刺中可能出现容积效应,即穿刺针未完全进入胆管,导致回抽未见胆汁。

为预防此情况,应在显示靶胆管后左右侧动探头,使靶胆管显示最清晰时表示靶胆管已位于声束中央,再行操作。

超声引导下一步法PTCD术

超声引导下一步法PTCD术

超声引导下一步法PTCD术
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简称PTCD),是临床上最常用、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因其可以快速引流出淤积的胆汁、恢复肝功能,为择期手术提供保障,以及部分肿瘤患者姑息性对症治疗,而被广泛应用。

但是,因梗阻部位不同、扩张胆管数量及扩张的粗细不同,使PTCD计划及操作变得多变而复杂,过去临床上多在放射科行X线引导,由于穿刺操作类似盲穿,常常会多次进针出针,出血风险高,成功率低等问题,现多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进行,精准、安全、成功率高,无辐射等优点被广泛应用。

PTCD一般分为两步法及一步法,各有优势,个人体会,客观来说,两步法是最经典、最基础的技术,主要体现在精准上,对较细的胆管穿刺,成功率高,并且方便习惯使用穿刺架操作的医师。

缺点:操作步骤增多,耗时。

再有,因反复拔插针具,容易胆汁外溢,造成胆汁性腹膜炎,病人疼痛,对有化脓性胆管炎的病例,可能会引起败血症、突发的寒颤、高热等。

当两步法技巧很顺手后,也熟练徒手穿刺技巧的时候,可以练习采用一步法,可适用于扩张较宽的胆管。

其优点:快速,一步到位,进针置管一气呵成,不易引起胆汁性腹膜炎,无明显疼痛等优点。

缺点:无法使用穿刺架,对操作者的操作技巧要求高,对于内径小于4mm的胆管穿刺有一定的困难。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是在影像技术下经皮经肝在胆道内放置导管的一项技术手段。

对很多胆道疾病来说,PTCD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也可以是姑息性的治疗方法。

1、什么是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ercute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 drainage,PTCD,也有将cholangio写成bileduct或biliary的.也称PTBD)是指在影像设备(通常为X线透视或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并置入引流管,使胆汁流向体外或十二指肠的一系列技术,主要用于胆道梗阻和急性炎症的治疗。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是在经皮经肝胆造影术(PTC)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介入治疗技术。

PTC是在DSA或B超的监视下,利用特制的穿刺针经皮穿入肝内胆管,再将对比剂直接注入胆道,而使肝内外胆管迅速显影的一种进行性胆道直接造影方法。

在临床上,良性和恶性病变所致的梗阻性黄疸,均可行PTCD治疗,这项治疗技术能很快缓解肝内胆管的张力,明细改善症状,从而可为择期手术创造条件,也可作为长期姑息治疗的手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

近年来,随着穿刺器械和穿刺技术的逐步改善和发展,PTCD 已包括胆管外引流术、内-外引流术、内引流术等多种介入治疗技术。

根据病人的病变类型和程度选择不同的引流方式。

2、PTCD适应证恶性胆系肿瘤的姑息治疗胰头癌、壶腹癌、胆系恶性肿瘤等可造成梗阻性黄疸,此类患者大多高龄,或伴有心脑肺基础性疾病,且发现时多为晚期,不能耐受手术或已无手术机会。

胆道梗阻会引起胆道压力增高,造成皮肤巩膜黄染;还会造成肝细胞肿胀,导致肝细胞功能受损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

此时可通过胆汁引流降低胆道压力,改善肝功能,缓解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胆汁引流方法包括:经皮穿刺、内镜下胆汁引流(EPD)及胆肠吻合术。

其中,PTCD被广泛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临床应用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e drainage,UG-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于本院住院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UG-PTCD 治疗,术后记录其穿刺结果及并发症,对手术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41例患者有39例一次穿刺成功,余2例二次穿刺后成功;36次于右肝内胆管穿刺成功,7次于左肝内胆管穿刺成功。

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胆管出血,1例患者发生败血症。

结论UG-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效果较好,一次穿刺成功概率较高,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梗阻性黄疸;疗效临床上部分恶性肿瘤所致的阻塞性黄疸发现时往往肿瘤体积较大或已转移,再加上严重的肝功能损害,常常已不能手术切除。

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和临床工作的更高要求以及高分辨超声仪器的使用和导管技术的改进,现多采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它可降低患者术前胆道压力、引流胆汁、减轻黄疸症状和进行姑息性治疗[1],过去是在X线下进行,多称PTCD,现在多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简称UG-PTCD,为观察其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笔者选择41例患者,对其治疗后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月~2011年12月于本院接受UG-PTCD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41例,其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48~71岁,平均(54.0±12.6)岁。

12例患者为胰头癌,2例为壶腹癌,15例为高位胆管癌,7例为胆石症并胆管狭窄,5例为急性重症胆管炎。

1.2 器械及药物超声仪选用AlokSSD 680型诊断仪、3.5 MHz探头频率,lockS型引流套管,8Frx300 mm,18-21GPTCD针,1%利多卡因。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导管的护理PPT课件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导管的护理PPT课件

06 PTCD导管拔除与后续关 怀
拔除时机与操作规范
拔除时机
通常在胆道引流效果良好、感染控制 、肝功能恢复等情况下,医生会根据 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拔除时机。
操作规范
拔除过程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先消 毒导管周围皮肤,然后轻轻旋转导管 进行拔除。拔除后需检查导管完整性 ,并观察伤口情况。
拔除后伤口处理及注意事项
预防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在接触导管前后要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定期 更换引流袋,并保持引流袋低于穿刺部位,以防止逆流感染。
观察指标及异常情况处理
胆汁性状
观察胆汁的颜色、量和性状,正常胆汁应为金黄色或墨绿 色,清亮无杂质。若胆汁浑浊、有脓性或血性分泌物,应 及时报告医生。
穿刺部位情况
检查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渗液等感染迹象。如有异 常,应立即处理并报告医生。
解释操作过程
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PTCD导 管置入的目的、过程、可能的风 险和并发症,以及需要患者配合
的注意事项。
准备所需物品
准备好PTCD导管、穿刺针、导 丝、扩张器、引流袋等所需物品 ,并确保物品在有效期内且完好
无损。
置入过程中的配合
协助患者摆好体位
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头 偏向一侧,双手自然放于 身体两侧,充分暴露穿刺 部位。
导管通畅情况
注意导管是否通畅,有无打折、扭曲或堵塞现象。若导管 不通畅,可尝试调整导管位置或进行冲洗,若无效则应及 时报告医生。
患者教育与家属参与
知识宣教
向患者和家属讲解PTCD导管的目的、重要性及日常维护注意事项 ,提高其对导管护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操作指导
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更换引流袋、冲洗导管等日常操作,确保其能 够熟练掌握并自行处理一些简单问题。

PTCD

PTCD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 (PTCD)的护理 )
一、PTCD的目的
• 引流胆汁,迅速解除胆道急性梗阻,降 低胆道内高压,改善肝功能,减少毒素 吸收,为进一步手术创造条件,提高手 术安全性,这种非手术性胆系引流已成 为恶性胆系梗阻减压和梗阻性黄疸术前 减压的有效方法,优于手术引流。
二、引流方法
• 在X线电视和B超引导下,操作者先行经 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在明确病变部分范 围及程度后,将有多个侧孔的引流管置 入扩张的胆管内,导管头端放在梗阻的 上方,即可将胆汁引流至体外,降低胆 道内压力、缓解黄疸。
1.穿刺肝内胆管

2.经穿刺针放入导丝至狭窄近 端
3.经导丝放入有侧孔的导管
4.拔出导丝即行外引流
PTCD术后护理
• 卧床休息24小时,监测脉搏、血压、呼 吸每2小时一次,连续4次平稳后可延长 时间 • 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防止脱落 • 观察引流量、颜色、性质 • 如引流不畅,导管阻塞,应检查原因, 协助医生作进一步处理
并发症的观察
• 胆汁性腹膜炎:持续剧烈的右上腹痛, 发热并伴有腹膜刺激征,白细胞升高 • 腹腔内出血:在肝硬变的基础上行PTCD 更易出血,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血压 下降,脉搏细弱等症状 • 中毒性休克:AOSC患者易出现此并发 症,表现为深大呼吸,烦躁不安,持续 高热,白细胞增高,血压下降,

肝胆胰的PTCD管你了解吗

肝胆胰的PTCD管你了解吗

肝胆胰的PTCD管你了解吗肝胆胰,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和代谢器官,扮演着维持生命运行的关键角色。

然而,胆结石、胰腺炎、胆管癌等疾病无疑对人们的生活品质和整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手术方法已不再是唯一的治疗途径。

在这些面临诊疗挑战的疾病中,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作为一种创新的治疗方法,为患者们带来了新的希望与选择。

PTCD作为一项介入性的医疗程序,不仅在治疗效果上表现出色,还在患者术后的恢复期间呈现出明显的优势。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同探索PTCD在肝胆胰疾病治疗中的独特价值,以及它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病痛症状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肝胆胰的PTCD管?肝胆胰的PTCD管,全称为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stomy),是一种介入性医疗程序,用于治疗肝胆胰疾病中的胆管梗阻、胆管癌等情况。

该方法是在B超或X线指导下,通过经皮肝穿刺的方式,将造影剂注入胆道,促使肝内外胆管显影,将胆汁引流出来,从而缓解梗阻、排除病灶,以减轻病患的痛苦,改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二、PTCD的适应症都有哪些?肝胆胰的PTCD管主要用于治疗以下情况:·肝硬化、肝癌、胆管癌、肝转移瘤并肝内胆管扩张、胃肠道肿瘤并肝门部淋巴结转移等导致的肝内胆管的扩张、狭窄或阻塞,引起黄疸、腹水、消化不良等症状。

PTCD可以在无法进行手术的情况下,通过引流管来减轻癌瘤对胆管的压迫,帮助缓解症状。

·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等导致的肝外胆管梗阻,引起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PTCD可通过引流管引导的方式,将胆汁从梗阻处排出,缓解胆汁淤积所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胆管感染或化脓性肝脓肿,引起寒战、高热、白细胞升高等症状。

PTCD可以通过引流胆汁来清除感染,减轻炎症,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某些手术、创伤或其他原因可能导致胆管损伤。

彩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PTCD)术的护理配合

彩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PTCD)术的护理配合

彩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PTCD)术的护理配合摘要:目的:分析彩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PTCD)术的护理配合。

方法:从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梗阻性黄疸患者中选取56例为研究对象,除了要对56例患者采用PTCD治疗手段外,还要实施护理干预,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在PTCD及护理干预的作用下,56例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均获得良好的效果,实现一次性成功。

经过为期7天的治疗与护理,他们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大部分患者对护理干预及治疗方法有着较高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满意率为96.43%。

但是,在PTCD手术的后续治疗中发现,有些患者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其中感染2例、胆管出血3率,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为8.93%。

结论:在治疗梗阻性黄疸中,PTCD 的应用,较其他治疗手段相比,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病情,再加上护理干预的渗透,还能够推动患者的康复进程,使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关键词:彩超;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PTCD)术;护理配合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PTCD)是在影像技术下经皮经干在胆道内放置导管的一种技术方法。

对于多种胆道疾病来说,PTCD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安全[1]。

而梗阻性黄疸又称为外科性黄疸,引发该疾病的原因是多样化的,但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肝外或肝内胆管部分或完全机械性梗阻。

介于诱发梗阻性黄疸的原因较多,其临床表现也存在差异,常见的有:由肿瘤、结石以及由胆管炎引起的梗阻性黄疸,不但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还会破坏患者身体各机能的正常运行。

在实际治疗中,PTCD的应用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肝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此基础上渗透护理干预,其治疗效果更加[2]。

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选取56例患者做研究对象,探析彩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PTCD)术的护理配合。

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从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梗阻性黄疸患者中选取56例为研究对象,除了要对56例患者采用PTCD治疗手段外,还要实施护理干预,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PTCD)
以往胆管引流需依靠开腹手术完成,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PTCD)就是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术得基础上发展而来得。

近年来,由于高分辨率实时超声仪得应用与导管治疗技术得发展,使得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可以在不依于胆管X线造影得先决条件下直接完成。

【目得】
1.引流胆汁,降低黄疸,改善肝功能。

2.术前胆道减压或姑息性引流。

3.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道引流,控制感染。

4.为胆道支架植入建立良好得通道。

【适应证】
凡胆管梗阻导致胆汁淤积并且不能手术或不宜马上手术者,均适于PTCD治疗,主要适应证为:
1.临床上各种良性或恶性病变引起梗阻性黄疸,肝内胆管直径在4mm 以上需要术前胆道减压或姑息性胆道引流者。

2.胆道梗阻合并化脓性胆管炎,尤其就是高龄与休克等危重病人,须紧急胆道减压引流者。

3.超声检测肝内胆管直径4mm左右,但肝门区胆管直径大于10mm,且细针诊断性胆管穿刺抽出混浊或脓性胆汁也应置管引流。

【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很少。

2.相对禁忌证
(1)有严重出血倾向及全身衰竭者。

(2)有大量肝前腹水者。

(3)不能配合穿刺者。

【器具】
1.穿刺针 17G或18G,长20cm,针尖呈斜面带有针芯。

2.导丝直径0、035in,长40~60cm,前端柔软呈J形。

3.引流管7~9F,前端卷曲成猪尾状,有侧孔。

4.扩张管特氟隆制,6~8F,长10~15cm。

5.套管针可选17G或18G穿刺针,紧套于针外壁得导管为聚乙烯或四氟乙烯薄壁导管,长度与穿刺针相同,管尖呈锥形,前端可卷曲成猪尾,有侧孔。

【术前准备】
1.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

2.黄疸严重者术前3d开始肌注维生素K,术前2d静脉滴注胆道排泄性抗生素。

3.术前禁食8~12h,术前半h肌注阿托品0、5mg,地西泮10mg,术前测血压、心率。

4.应详细了解患者病情,结合超声检查资料选择相应穿刺部位及进针路径。

5.术前应向病人做必要得解释,如病人情绪紧张可用小剂量镇静剂,根据操作需要及可能,教会患者如何配合穿刺。

6.急性化脓性胆管炎通常伴有高热、脱水症状,术前应快速静脉滴注加有抗生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得液体,如有低血压应予以纠正,注意防止DIC得发生。

7.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操作方法】
1.穿刺靶胆管得选择
(1)扫查容易显示该胆管,并距皮肤较近。

(2)管径相对较粗(≥4mm),迂曲较少。

(3)穿刺路径应无较大血管与肿瘤。

(4)穿刺针与胆管长轴夹角要适当,一般以60°~70°为宜。

2.常规消毒铺巾,局麻,超声引导采用套管针法或Seldinger方法完成穿刺置管引流。

(1)套管针法:超声引导下将套管针刺入胆管,见胆汁后,将针尖斜面转向肝门,导丝由针孔引入胆管内,然后向前推套管,放入合适位置后将穿刺针与导丝一并拔出。

在胆管扩张明显,且不要求置管较深得病例,可不用导丝,将金属穿刺针退出后直接将引流管推向肝门部得远端胆管,最后将引流管外露端缝合固定于皮肤。

(2)Seldinger方法: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刺入靶胆管→拔出针芯见胆汁→将针尖斜面转向肝门→插入导丝→拔出针鞘→用扩张导管扩张针道→顺导丝插入引流管。

(该方法更加安全,适用范围更广)3.将引流管缝合固定在皮肤上,接无菌引流袋。

【注意事项】
1.穿刺中经常发生一种情况,显示器上可见穿刺针已进入胆管,而回抽未见胆汁,出现此现象得原因就是容积效应,穿刺针并未完全进入胆管。

预防方法就是显示靶胆管后左右侧动探头,使靶胆管显示最清晰时表示靶胆管已位于声束中央,再行操作,同时应体会穿刺针进入胆管时得突破感。

2.局部麻醉需达肝包膜,避免针尖刺入肝包膜时患者因疼痛而深呼吸,使肝脏发生运动。

3.穿刺时要求患者须平静呼吸,以免深吸气情况下皮肤与肝之间产生错动使置管困难。

4.避免将左右肝管、肝总管作为靶胆管。

5.为了降低出血并发症,应尽可能减少进针次数,避免误伤大血管,重新穿刺时针不必退出肝包膜外。

6.术后卧床24h,观察胆汁得成分,就是否混有血液成分,并密切观察引流量,以防引流管堵塞或脱落。

7.术后继续使用广谱抗生素与维生素K 3d以上。

8.引流管脱落多发生在术后1周以内,在此期间应根据情况进行X 线检查,以及早发现并校正引流管得位置。

9.当肝内胆管扩张不明显时(靶胆管内径<4mm),应待其扩张后再进行穿刺置管,若病情需要立刻进行治疗,建议超声引导下穿刺,在X线监视下置管,如此可增加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得发生率。

10、对于一些肿瘤引起得胆管梗阻患者,需要进行术前评估,了解肿瘤位置、分期以及相应得治疗策略,特别就是一些高位胆管癌患者,往往离肿瘤近得胆管扩张明显,但也往往就是手术需要切除得部分,因此对于这类患者PTCD往往要选择手术不被切除得肝脏得扩张胆管,起到保存残余肝脏功能得作用,而非选择需要切除部分得肝内胆管进行穿刺置管。

11、一侧或一支胆管穿刺置管成功后,可经引流管行胆管内超声造影评估其她胆管就是否相同,来确定就是否需要其她胆管穿刺置管引流。

12.治疗前应让患者或其亲属知情,了解治疗得目得、方法、疗效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不适症状、并发症及意外情况等,患者或其亲属表示同意治疗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不良反应与并发症预防】
1.胆漏与胆汁性腹膜炎最主要得并发症,与胆道梗阻后其内压力较高、穿刺直接损伤胆管以及放置引流管不顺利或置管后短期内脱管有关。

一般胆漏并不一定引起严重得胆汁性腹膜炎而导致患者休克与死亡,关键在于要早期发现,如果病人右上腹剧烈疼痛与明显肌紧张,强烈提示有胆漏发生。

应尽早进行超声检查,并经引流管造影,了解引流管位置,保证胆道外引流通畅。

若腹腔内有积液,要在超声引导下做腹腔穿刺抽液及置管引流,病情严重者采取手术治疗。

2.胆道内出血原因就是置管操作过程中损伤血管,继而形成假性动脉瘤等。

如果引起压力性坏死再次损伤胆管或胆道恶性肿瘤侵犯时便易发生胆道出血,引流管内涌出大量血液。

如胆汁内混有少量血液可不做特殊处理,如涌出大量血液时应立即将引流管封闭,同时采用血管造影下肝动脉栓塞处理胆道出血。

3.腹腔内出血较少见,常发生于粗针穿刺或因各种原因引起得置管操作失败,肝表面留下裂隙出血口等造成,通常不引起严重症状,保守治疗即可,出血严重而不能停止者可采取肝动脉栓塞或手术治疗。

4.菌血症临床上有明显急性胆道感染表现做PTCD应限于胆道引流,不宜造影检查。

否则,推注造影剂后可急剧增加胆道内压,使小胆管与肝血窦间形成解剖性吻合,造成感染胆汁直接流入静脉即发生术后菌血症。

5.胆管-门静脉瘘胆管与门静脉紧贴,穿刺针穿透胆管后很容易进入门静脉,以致压力较高得胆汁经针道进入门静脉,使病人出血寒战、高热、继而发生菌血症;当门静脉压力高于胆道压力时,门静脉血液进入胆道,出血量大时可在胆道内形成大量凝血块,引起胆系感染与黄疸加重。

临床上可采取调整引流管位置并更换更粗得引流管压迫止血。

6.其她如低血压、气胸等,一旦发生要立即处理。

7.引流管堵塞或脱落大多发生在远期,冲洗或更换引流管,必要时重新置管。

【临床疗效】
1、重度黄疸得患者施行手术死亡率较高,PTCD可使胆管减压,改善肝肾功能、全身营养状况与免疫功能,为手术治疗创造条件,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存活率。

2、对于不能手术得患者,PTCD可以作为姑息性治疗措施,起到改善症状延长生命得作用,同时为胆道支架得植入建立良好通道。

3、对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传统采用胆总管切开引流术作为急救措施,但对年老体弱与休克病人其危险性甚高,PTCD操作简便、治疗时间短、创伤小,可在床旁施行,便于急诊、危重或高龄患者得治疗,可作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首选得胆道引流术。

【术后记录内容与要求】
1.基本信息患者得姓名、性别、年龄、申请科室、仪器信息、住院号与床号、超声检查号等。

2.图像部分采集得图像最好4张以上,包括胆管穿刺前得二维声像图、CDFI声像图、穿刺针道与引流管道、穿刺置管引流后得图像或经胆管超声造影图像。

3.文字描述
(1)术前诊断与手术名称: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置管引流术。

(2)一般情况:穿刺体位、穿刺途径与穿刺点。

穿刺前得准备程序,如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

包括胆管得大小、位置、形态、内部回声、内部有无占位或结石等。

(3)穿刺过程:包括消毒、麻醉方法,靶胆管、穿刺路径得选择,穿刺、置管所用器具以及置管得方法,引流管置入过程、引出胆汁得量、颜色及性状等;脓液标本送细菌培养。

(4)术后复查:15~20min后超声检查术后肝周或腹腔有无出血。

(5)结果评估:手术过程与结果得总体评价,记录生命体征就是否平稳,过程就是否顺利,引流就是否通畅,术后有无不适及并发症,描写患者离开诊室时得一般情况。

(6) 术后注意事项:卧床24h,观察引流液得成分,就是否混有血液成分,并密切观察引流量,以防引流管堵塞或脱落。

术后继续使用广谱抗生素与维生素K 3d以上。

4.署名包括治疗医师得签名、治疗时间以及记录员得姓名等。

注:本文内容来源于《介入性超声应用指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