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课-法理学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合集下载

法理学 法律解释和推理

法理学 法律解释和推理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 四分。
• 某日,警察甲正在追捕一夺路而逃的抢劫者乙,见路旁停一辆 未锁的摩托车,未向旁边站立的丙打招呼就顺手骑上去追乙, 丙认为甲抢劫了自己的摩托车,于是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公安 机关查明后认为甲是为执行公务,因此可以不经丙允许而使用 其车,丙听后认为极不公平。 运用法理学的有关知识对此作出分析。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 四分。
• 3.辨证推理
1)辨证推理的涵义以及需要辨证推理的场合
含义:侧重对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的实质内容进行价值评价或者在相 互冲突的利益间进行选择的推理。
• 适用场合:疑难案件
• 包括4种情况: • A、法律规定本身的意义模糊; • B、出现了“法律空隙”或叫“法律漏洞”,即在法律中对有
• 四、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在法律实施中的 地位和作用
1、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是法律实施的重要前提。 2、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有助于保障法律的正确、 公正实施。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 四分。
• 例题:法律推理的基本方法包括演绎推理的方法; 归纳推理的方法和辩证推理的方法。在下列何种情 况下需要采用辩证推理的方法?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 四分。
二、法律推理
• (一)含义:
• 即在法律论辩中运用法律理由的过程。或是人们 在有关法律问题的争议中,运用法律理由解决问 题的过程。 (二)特点:
• 1.是一种寻求正当性证明的推理。
• 2.受现行法律的约束。
• 3.是一种实践理性。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 四分。
• 1955年和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曾先后对我 国法律解释体制做了规定。2000年7月1日起施 行的《立法法》对做了进一步规定。
• 1.法律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 行解释:——一元 (1)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涵义的;

司法考试法理学知识点: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司法考试法理学知识点: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司法考试法理学知识点: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司法考试法理学知识点: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导语:试卷四中,法理学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几年往往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宪法、行政法等结合起来考查,所占分值与前三卷总计分值基本持平。

因此,对于法理学,考生应当在掌握重点的基础上,特别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

1.《立法法》的四十二条,需要法律解释的情况,及四十三条法律解释的提案主体(两央、两高、两委)。

2.分类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的不同,分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3.法律解释的方法(重点)①文义解释和立法者的目的解释是使法律使用者在做法律决定时严格受制于制定法,相对于其他解释方法这两种解释方法使法律适用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得到最大可能的保证。

②历史解释和比较解释容许法律适用者在做法律决定时可以参酌历史法律经验和其他国家或社会的法律经验。

③体系解释有助于维护特定国家法律秩序的统一,从而保障法律适用的一致性。

④客观目的解释可以使法律决定与特定社会的伦理与道德要相一致,从而使法律决定具有最大可能的正当性。

4.法律解释方法的.位阶(1)在具体的情景下按照不同的法律解释方法对同一个法律规定进行解释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解释结果,这种结果的出现导致了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

消除这种不确定性的方法是在各种法律解释之间确立一个位阶关系。

(2)现在大部分法学家都认可下列位阶:文义解释→体系解释→立法者的目的解释→历史解释→比较解释→客观目的解释(3)上述位阶关系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具体案件中可能会有不同。

但是法律人在推翻上述位阶所确定的各种方法之间优先性关系时,必须要予以充分论证,即只有存在更强理由的情况下,法律人才可以推翻那些有限性关系。

5.法律推理:法律推理的基本方法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设证推理。

演绎推理:从一般到个例;归纳推理:从个例到一般,主要是英美法系;类比推理:从个例到个例,一般用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形;设证推理:从已知的规律和已知的特殊到未知的特殊。

综合课-法理学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法律关系、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法治(二)

综合课-法理学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法律关系、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法治(二)

综合课-法理学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法律关系、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法治(二)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__。

A.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B.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义务则是法律规定的C.权利对于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义务则因人而异D.权利应当享有,义务可以放弃权利、义务的区别在许多方面,其中关键点就是权利可以行使也可放弃,义务则必须履行。

2.下列选项中,属于绝对法律关系的是______。

A.婚姻关系B.所有权关系√C.债权关系D.诉讼关系绝对法律关系是指权利主体特定而义务主体不特定的法律关系,主要是物权和人身权关系,所有权是物权之一种。

3.以“一个人对其他一切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法律关系有______。

A.物权关系√B.债权关系C.相邻关系D.继承关系以一个人对其他一切人的形式表现出的法律关系就是绝对法律关系,物权关系是典型的这种关系,判断是绝对法律关系还是相对法律关系关键看义务主体是否特定。

4.引起财产继承关系的法律事实属于______。

A.行为B.事件√C.积极行为D.消极行为引起财产继承关系的法律事实是被继承人死亡,这是典型的事件,与当事人意志无关。

5.在根据运输合同形成的法律关系中,托运方和承运方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______。

A.被托运的货物B.运输方式C.运输费用D.运输行为√运输合同形成的法律关系中,其客体是运输行为而非运输物,判断是行为还是物的关键看双方的利益之焦点在何处。

6.按照法律关系主体是否特定化,可以将法律关系划分为______。

A.基本法律关系与普通法律关系B.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C.调整性法律关系与保护性法律关系D.平权型法律关系与隶属型法律关系按照法律关系主体是否完全特定化,可以将法律关系划分为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

绝对法律关系指的是权利主体特定而义务主体不特定的法律关系;相对法律关系是存在于特定的权利主体和特定的义务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综合课-法理学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法律关系、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法治(三)

综合课-法理学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法律关系、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法治(三)

综合课-法理学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法律关系、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法治(三)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9,分数:48.00)1.在我国,承担违宪责任、承受违宪制裁的主体主要是______。

A.国家机关公职人员B.国家机关领导人员C.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D.国家机关及其领导人员√在我国,承担违宪责任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机关及其领导人员。

2.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是______。

A.行政主体B.行政机关工作人员C.行政相对人D.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不限于行政机关或公职人员,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都是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

3.在下列惩戒措施中,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共同适用的有______。

A.罚款B.开除C.警告√D.拘留开除是行政处分的独有方式,罚款和拘留是行政处罚的独有方式。

警告是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共同适用的方式。

4.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正确说法是______。

(分数:1.50)A.法律责任都是过错责任B.惩罚是法律责任的最主要功能C.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D.法律责任总是导致法律制裁法律责任也有无过错责任。

不同的法律责任其功能不相同,民事责任以补偿为主要功能,刑事责任以预防和惩罚犯罪为主要功能,但都没有以惩罚为主要功能。

故A、B错误。

法律责任也不必然导致法律制裁。

只有在责任人不主动履行责任的情况下,才需要国家强制其履行,这才是法律制裁。

故C正确,D错误。

5.下列关于法律制裁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______。

(分数:1.50)A.罚金与罚款没有性质上的区别B.行政处分不属于法律制裁C.民事制裁都是财产制裁D.法人可以成为刑事制裁的对象√罚款、行政处分都是行政制裁的主要方式,罚金是刑事制裁的方式,与罚款有性质上的区别,A、B选项错误。

民事制裁包括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方式,因此并不都是财产制裁,C选项错误。

法人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如果实行双罚制,则法人就是承担刑事责任的主体,成为刑事制裁的对象。

法理学第七讲: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法理学第七讲: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学生宿舍是不是“户”?
解释学Hermeneutic
源于Hermes, Zeus和Maia的 儿子,奥林匹斯众神们的使 者,双子座的守护神,道路 与便捷之神,睡眠与梦想之 神,死者的向导,演说者、 商人、小偷、旅者和牧人的 保护神
法学=解释学
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一、将抽象的法律规范适用于具体的社 会事实的必要途径
B.该解释属于有权解释
C.该解释和刑法本身具有同等效力
法律解释的各种方法
一、语义解释 1.字面解释/语法解释 2.限制解释 3.扩充解释 二、论理解释 体系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社会学
解释、比较法解释
一、语法解释
从法律条文的字面意义来说明法律规定的涵义 1)用日常语言文字的涵义来确定法律的涵义 2)掌握法律专业术语的特定涵义 3)根据语境确定字面涵义
五、体系解释
整体解释、系统解释 将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中乃至
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此法条与其他法条 的相互关系来解释法律 (1)综合考虑条文之间的相互关系; (2)考虑法律条文在情事上的同类性或一 致性;
2004年,江西某公司职工张秀英,骑自行车上班 ,横穿公路时不慎与肖某驾驶的摩托车相撞,发 生交通事故。公安局交警大队《交通事故认定书 》认定张秀英应负事故的次要责任。随后,张秀 英向赣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
什么是“工伤”?《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 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 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 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 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 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法理学第十四章 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法理学第十四章  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
(3)人的认识能力和制法能力是有限的,法律只有经 过不断的解释,才能趋于完善。

法律解释的原则
(1)法律解释应该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
(一)合法性原则
不得越权解释。
(2)对低位阶法律的解释不得与高位阶的法律
相抵触,所有法律解释最终都必须符合宪法。
(3)对法律概念和规则的解释与法律原则必须
据语法规则对法律条文的含义进行分析,以说明其 内容的解释方法。
(二)系统解释
系统解释,指把一项法律视为一个完整、和谐
体系的一部分,根据上下文的联系予以解释。
(三)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指通过研究立法时的历史背景资料、
立法机关审议情况、草案说明报告及档案资料,来
说明立法当时立法者准备赋予法律的内容和含义。
(四)目的解释
目的解释是指从制定某一法律的目的来解释法 律。

法律解释的种类
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分类: 由特定主体对法律做
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 的解释 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解释(立法解释) 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所作的解释(司法解释)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所作的解释(行政解释) 由个人或组织对法 律所做出的不具有 法律约束力的解释 国家地方政权机关所作的解释
矛盾的,都有一定道理的法律命题中选择其一的
推理。 实质推理产生的情况: ①法律没有明文规定; ②法律规定过于原则、模糊; ③法律规定本身矛盾; ④法律规定由于新情况的出现而不再适用。

形式推理
形式推理是指在法律适用过程中通常使用的以
及在法学著作中通常讨论的法律推理,即不是对思 一般法律规定到
个别特殊行为 维实质内容而仅对思维形式的推理。又称分析推理。 演绎推理 从特殊到一般 形式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比照相应法律规 定加以处理

法理学第十六章

法理学第十六章

第二节 法律推理
一法律推理:
1概念:以法律和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为前提,运 用科学的方法和规则为法律适用提供正当理由的一种 逻辑思维活动。 2分类:形式推理和实质推理
二形式推理:一般有三种形式:
1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大前提、小前 提、结论 2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3类比推理:类推适用
第十六章 法律解释 法律推理和类推
第一节 法 律 解 释
一、法律解释的概念:
1、定义:指有关国家机关、组织或公民为遵守或 适用法律,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法学理论或自己的 理解,对现行法律条文或法律规范的内容、含义以 及所使用的概念、术语等的理解和说明。本观点采 用广义的法律解释。
2、特征(1)法律解释的主体是未作限定的国家机 关、社会团体和个人 (2)法律解释的对象是广义的法律文本
一类推适用
适用法律的机关在处理具体案件或问题的过程中, 由于法律规范本身无明文规定,因此比照最类似的有 关法律规定或按照法的基本原则、精神来进行处理。 一般在刑法和行政法中不适用类推。
(3)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法令 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国务院及主管部门进行解释
(4)地方性法规需要解释的,由制定法规 的人大常务委员会进行解释或规定,涉及具 体应用的问题,由相应的人民政府及主管部 门进行解释 2我国法律解释体制的基本特征: (1)以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主体的各机关分 工配合 (2)在立法解释优先的前提下,加强最 高司法机关的解释 (3)加强规范性司法解释的作用



四、法律解释的分类: 1根据解释主体和法律效力不同,可将法律解释分为正式解释 和 非正式解释正式解释: (1)正式解释:是指被授权的国家机关或(或国家授权的社会组 织)在其职权范围内对法律文本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又分为: 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

第二十二章章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第二十二章章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第二十二章
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本章重点
法律解释的含义及其必要性 法律解释的方法 法律推理的概念和方法
第一节
法律解释
一、法律解释的概念 指对法律的内容和含义所做的说明。 是对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说 明。 对象是对制定法全部或局部内容的说明。 主体特指享有法定解释权的任何组织。 从性质上看是一种创制法的活动。
三、辩证推理


也称为实质推理--是指当推理的前提出 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矛盾的法律命题 时,运用辨证思维从中择取较佳命题的 过程。 优点:承认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客观存在 缺点:制度不健全或法官素质不高容易 破坏法治。

为什么会存在辩证推理?
产生辩证推理的几种情况:



1.法律没有规定,但对如何处理存在两 种对立的理由。 2.法律虽有规定,但规定过于原则、模 糊,存在两种对立的处理意见。 3.法律规定本身有矛盾,法官需要选择 4.法律虽有规定,但由于新情况的出现, 出现合法与合理的冲突。
二、法律解释的原则
(三)法制统一原则 (四)历史与现实相统一原则
三、法律解释的方法

(一)一般解释方法 1.语法解释 2.逻辑解释 3.系统解释 4.历史解释 5.目的解释 6.当然解释
三、法律解释的方法



(二)特殊解释方法 1.按照解释尺度的不同,分为字面解释、 扩充解释和限制解释。 2.按照解释的自由度不同,分为狭义解 释和广义解释 3.按照解释的效力不同,分为立法解释、 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如: 张三盗窃人民币1000元,构成盗窃罪 李四盗窃人民币1000元,构成盗窃罪
凡是盗窃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都构 成盗窃罪
类比推理

法理学第九章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法理学第九章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法理学第九章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第九章、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一、法律解释法律解释的含义:对法律规定的含义的说明①对象是法律规定及其附随情况②与具体案件密切相关③有一定价值取向法律解释的必要性:①将抽象的法律规范用于具体的法律事实的必要途径②是法律规范统一准确权威的要求③弥补法律漏洞④调节法的稳定性与社会发展变化之关系的媒介法律解释的分类:①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②字面解释、限制解释、扩张解释法律解释方法1)文法解释:从法律条文的字面意义来说明法律规定的含义2)逻辑解释:采用形式逻辑方法分析法律结构,求得对法律的正确理解3)历史解释:通过研究有关立法的历史资料或从新旧法律的对比中了解法律的含义4)系统解释:将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中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此法条与其他法条的相互关系来解释5)目的解释:指从制定某一法律的目的来解释法律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体系1)立法解释:归于人大常委会,4高及地方人大常委会可提出法律解释要求2)行政解释:对不属于审判和检查工作中的法律具体应用以及对自己制定的法规的解释3)司法解释:最高司法机关,即最高院和最高检对司法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二、法律推理法律推理是指以法律与事实两个已知判断为前提,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规则为法律适用提供正当理由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

法律推理可以按其方法分为形式推理和辩证推理其特征表现为:①它是法律适用中的一种思维活动②它以法律与事实为两个已知的判断作为推理的前提③运用多种科学的方法和规则进行④其目的是为法律适用结论提供正当理由形式推理:①演绎、②归纳、③类推p502辩证推理p503。

法理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法理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联系法例比较的方法—一—参考外国立法例及判例学说以辅助对本国法律的解释,成为解释本国法律的一种比较性资料。参考外国立法例的解释方法系现代国家的一种通例做法,被称为比较法解释。其目的在于将外国法律及判例学说作为本国法解释的一种参考性因素,通过比较以求得到本国法律解释的准确结论。
三、法律解释方法上的规则
(2)司法解释。指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针对审判和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所进行的解释。司法解释的主体只能是这两个最高司法机关。由此分为审判解释、检察解释、审判、检察共同解释。除了两高之外,地方法院、检察院在具体案件中所作的个案解释不属于司法解释的范畴。·
(3)行政解释。指由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针对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的具体应用问题以及自己依法制定的法规所进行的解释。从解释对象来说分为法律和法规;从解释主体来说,分为国务院和它的所属主管部门。
一、第二十六章第1页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学习方法、内容提要
教学目的
本章的重点很多,通过本章学习要着重把握的东西有:法律解释的概念、法律解释的方法、以及法律推理的所有内容。
其他要了解的东西有:法律解释的必要性、我国法律解释体制的设置、法律解释的一般原则、法律解释方法上的规则,等等。
教学要求
1、着重掌握法律解释的概念,了解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联系法律效力的方法—一在解释时依据法律效力位阶之高低,寻找法律内在意义的高级效力依据,换言之,依效力位阶较高的法律规范来解释效力位阶较低的法律规范,此乃效力解释。
联系立法史料的方法——依据立法史料进行解释,探求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所根据的事实、情势、价值取向、目的等,来推知立法者的意思。现行法律往往是从其前身继受而来,而其前身又往往有过一系列相应的立法历史资料,解释现行法律不可能不考虑今昔法律之间的联系。立法史料包括该法之前身以及立法当时的背景材料、一切议案、草案、审议记录,它们都是进行沿革解释或历史解释的重要依据。这通常被称为沿革解释或历史解释,这种解释的优点在于深入探求立法者的意图,保持现行法律与历史的一贯联系性;从立法历史上发现立法的积极意思与消极意思,从而有意识地避免或尽可能多地减少这种消极意思的副作用。

终极法理学第十一章——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终极法理学第十一章——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 系统解释是指分析某一法律规范在整个法律体系和所属法律 部门中的地位和作用,来揭示其内容和含义。如第十条 农民 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 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
• (四)历史解释
• 历史解释是指通过对法律文件制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等历 史背景材料的研究,或者通过将这一法律与历史上同类法律 规范进行比较研究来阐明法律规范的内容和含义。如美国宪 法第一修正案的新闻出版界仅指印刷媒体
(二)、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 法律解释的必要性是由法律调整的特殊性及其运作的规律 所决定的。 • 首先,法律解释是将抽象的法律规范适用于具体的法律事 实的必要途径。如单独家庭可生育两孩(胎?) • 其次,法律解释是寻求对法律规范的统一、准确和权威的 理解和说明的需要。如盗窃罪的构罪标准、伤害罪的构罪 标准(真假牙)
• 二、法律推理的方法
• 法律推理的方法有两大类:一是形式逻辑方法;一 是辩证逻辑方法。法律推理按照这两种方法可以 分为形式推理、实质推理(辩证推理)两大类。 • (一)形式推理
• 形式推理是指解决法律问题时所运用的演绎方法、归纳方 法和类推方法。 • 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即根据一般性的知识推 出关于特殊性的知识。演绎推理的典型表现为三段论推理。 • 如法律禁止销售过期食品,推出禁止销售霉变食品。 •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事物或现象的知识推出该类事物或现象 的一般原则的推理。如长沙禁止公共场所放狗,推出禁止 公共场所放养一切凶猛动物 •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某些相同属性,推出它们在另一些 属性方面也存在相同点的推理,将它运用到法律适用中, 就是类推推理。如莱温斯基案;如直系血亲婚姻无效推出 收养关系婚姻无效
• (一)立法解释
• 立法解释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区别在于对于立法解释 的主体即立法机关和立法解释的对象即法律的不同理解。 • 在我国立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 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全国人大各部门委 员会以及省级人大常委会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 解释的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 效力。

法理学精品课件—法律解释、法律推理和类推

法理学精品课件—法律解释、法律推理和类推
类推适用或比照适用
17
课程
三、实质推理
(一)概念:
法律适用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矛盾的命题 借助辩证思维选择最佳命题 用以解决法律问题
18
课程
(二)实质推理的适用范围
法律规定本身模糊不清 出现法律漏洞或法律空白 出现法条竞合 出现“合理”与“合法”的矛盾
19
第三节 类推适用
课程
一、类推适用的概念与作用
课程
三、法律适用中的类推
可在民法、经济法等部门法中广泛适用 刑法中不能适用
23
立法解释 司法 解释 行政解释
6
课程
2、非正式解释
学理解释 任意解释
7
课程
(二)解释方式、效力范围的不同
1、规范性解释
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2、个别性解释
没有普遍的约束力 8
课程
五、法律解释的方法 (一)、语义解释 1、语法解释
9
课程
2、字义解释
字面解释 限制解释 扩充解释
10
课程
(二)论理解释
课程
第十八章 法律解释、法律推理和类推
1
第一节 法治解释
课程
一、法律解释的概念
(一)法律解释即对法律条文所表述的法律规范的 内容了、含义及所使用的概念、术语等的理解和 说明
(二)法律解释的主体是确定的主体 (三)本教材主张狭义的法律解释的概念
2
课程
二、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法的创制和实施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将抽象的法律规范适用的具体的法律事实的必要途径 对法律统一、准确、权威的理解和说明的需要 弥补法律漏洞的必要手段 调节法律的稳定性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之间关系的媒介
系统解释 历史解释 目的解释 社会学解释 比较法解释

司考法理学冲刺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司考法理学冲刺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司考法理学冲刺: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司考冲刺: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2014年正在进行中,法理学是复习的重点,为考生整理了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的讲义,希望能够对考生的复习有所帮助;精彩链接:一、法律解释1.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的说明;1法律解释的对象是法律规定和它的附随情况;2法律解释与具体案件密切相关;3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4法律解释受解释学循环的制约;2.法律解释的种类: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即学理解释;字面解释、限制解释与扩充解释;一是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正式解释一般称为法定解释,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或有解释权的人对法律作出有约束力的解释;非正式解释也叫学理解释,没有法律上的效力;二是字面解释、扩充解释、限制解释;这是根据解释尺度而进行的分类,字面解释比较好理解,限制解释就是比原意要窄,扩充解释就是比原意更宽,比如,婚姻法里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这个“父母”、“子女”都要作一限制解释,前一个子女应该是未成年子女,后面的父母应该是无劳动能力、失去自己生活来源的父母;3.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文义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第一,文义解释,也称文法解释、文理解释,即依照文法规则分析法律的语法结构、文字排列和标点符号等,以便准确理解法律条文的基本含义;一文义解释集中在语言上;第二,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对某一法律规范产生、修改或废止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历史条件的研究作出的说明,同时将新的法律规范同以往同类法律进行对照、比较,以阐明法律的意义;强调依据立法史料,探求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所依据的事实、情势、目的等来探知立法者意思;比如说我们现在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当时制定的时候为什么要规定那一条,当时我们国家为什么不规定取得时效,我捡到一个东西,我藏了五年,这该归我了吧,为什么民法通则不规定这些东西,那很多东西都要从历史角度来考虑;当然有些东西是从文化角度来进行考虑的,发现有很多制度在中国缺乏道德基础,比如拾金不昧,从物的效用角度上讲,最大限度利用物的价值的角度上,规定取得时效,捡到一分钱,藏到口袋里,过了二三天就是我的,但这在中国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捡到东西大家都是很尴尬,又怕别人来找我,又不敢踏实用;第三,体系解释;这也称系统解释,是指从某一法律规范与其他法律规范的联系,以及它在整个法律体系或某一法律部门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联系其他规范来说明规范的内容和含义;这主要考虑到这个条文、整部法律在整个法律体系的位置,比如这条文是在刑法的总则部分还是在刑法的分则部分,在刑法的分则部分它又是在哪个章里面;第四,目的解释;目的解释是指从法律的目的对法律所做的说明,根据立法意图,解答法律条款;有的公园规定:“禁止攀枝摘花;”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这一解释属于目的解释;4.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体制第一个立法解释,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体制,我们的立法法稍微作了一些规定,一般认为现在立法解释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包括对宪法的解释和对法律的解释两部分;第二个司法解释,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解释;第三个行政解释,它是指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在依法处理其职权范围内的事务时,对有关法律和法规所作的解释;它包括下列几种情况:一是对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和法规如何具体应用所作的解释;这种解释往往包括在它们制定的实施细则中;另一种情况是指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在行使职权时对自己制定的行政法规进行解释;地方国家机关对它自己制定的一些东西也可以解释;这种解释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由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进行解释;凡属地方性法规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制定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或作出规定;另一种情况是,凡属地方性法规如何应用的问题,由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进行解释;5.法律解释的原则;法律解释一般要坚持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按照我国宪法和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下列选项哪些不属于有权解释A.司法机关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B.国务院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C.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D.法律专家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这题比较简单,除C项以外,别的均为无权解释;正确答案A、B、D二、法律推理一法律推理的涵义法律推理就是在法律论辩中运用法律理由的过程;或者说,是人们在有关法律问题的争议中,运用法律理由解决问题的过程;二法律推理的特点:法律敎育网1.法律推理是一种寻求正当性证明的推理;法律推理的核心主要是为行为规范或人的行为是否正确或妥当提供正当理由;法律推理所要回答的问题主要是:规则的正确涵义及其有效性的问题,行为是否合法或是否正当的问题,当事人是否拥有权利、是否应有义务、是否应负法律责任等问题;2.法律推理要受现行法律的约束;3.法律推理是一种实践理性;法律推理的意义:一般认为与实现司法公正有密切关联:1法律推理的规则与司法公正的要求是一致的;2法律推理的目标与司法公正也是一致的;3法律推理是法治国家的要求;4法律推理它是通过职业自律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方法;5通过法律推理来保证裁判公正;三法律推理的类型具有两大类:一是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演绎推理,也叫三段论的推理方式,是从一个共同概念联系着的两个性质的判断大、小前提出发,推论出另一个性质的判断结论;从哲学上来说,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在法律适用过程中运用归纳推理的典型是判例法制度;二是辩证推理;演绎推理是大前提的推理,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辩证推理是实质上的推理,实际价值取向上的推理;1辨证推理的涵义以及需要辨证推理的场合辨证推理,即侧重对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的实质内容进行价值评价或者在相互冲突的利益间进行选择的推理;在出现疑难案件的场合就需要辨证推理;疑难案件是指有关审理案件的法律规定难以确定或有关法律规定与案件事实都难以确定的的案件;包括四种情况:首先,法律规定本身的意义模糊;其次,出现了“法律空隙”或叫“法律漏洞”,即在法律中对有关主题没有直接的明文规定;再次,同一位阶的法律规定之间有抵触;最后,某些法律规定明显严重落后于社会发展情势,严重不公正;即出现通常所说的“合法”与“合理”的矛盾;在出现上述情况时,在原有的法律修改之前或者新法律制定出来之前,一个法院在受理一个在它管辖范围内的案件时,就需要辨证推理;法律推理的基本方法包括演绎推理的方法;归纳推理的方法和辩证推理的方法;在下列何种情况下需要采用辩证推理的方法A.法律规定本身的意义模糊B.出现法律空隙或法律漏洞C.同一位阶的法律规定之间存在抵触D.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2类比推理是常用的一种辨证推理方法;类比推理在法律适用过程中的公式大体上是:一个规则适用于甲案件;乙案件在实质上与甲案件类似,因此,这个规则也可以适用于乙案件;辨证推理的其他方法还有:司法解释;论辩;劝说;推定;拟制;三、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的区别1.法律解释对法律规定的涵义进行说明和法律推理在法律论辩中通过运用法律理由,以理服人所要完成的任务和对象不同;2.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与法律职业、法律思维之间有联系;通过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能够深化法律思维,从而保持法律职业的独特性;四、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在法律实施中的意义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是法律实施的前提,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有助于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例1:法律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些情况属于我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权限范围A.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含义的;B.法律规定业已修整需要重新定义其相关内容的;C.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使用法律依据的;D.法律之间发生冲突需要裁决其效力优先性的答案:AC.例2:法律解释、法律推理与法律职业、法律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学院同学甲与乙对此有过讨论;甲认为:①法律职业的独特性与其所特有的法律思维是分不开的;②法律思维是一种仅仅依靠法官自由裁量的思维;③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是抽象的,它具体体现在法律思维中;乙则认为:①法律思维是一种仅仅进行形式逻辑推理的思维;②通过进行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能够培养和深化法律思维,有助于保持法律职业的自律和自治;下列何种选项的观点是正确的A.甲的观点①和②B.甲的观点①和乙的观点②C.甲的观点③和乙的观点①D.甲的观点②和乙的观点②答案B知识点法律解释、法律推理与法律职业、法律思维详解法律思维是以法律规定为基础的,因此说“法律思维是一种仅仅依靠法官自由裁量的思维”是错误的;法律思维是抽象的,而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是具体的,而不是相反,因此“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是抽象的,它具体体现在法律思维中”是错误的;因此,甲的观点②和③都是错误的;法律思维具体表现为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法律推理的方法包括形式推理包括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和辩证推理;因此,乙的观点①也是错误的;法律教育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司法考试法理学法律推理与法律解释重点复习表格

司法考试法理学法律推理与法律解释重点复习表格
归纳推理
从个别到一般:被考察对象数量要尽可能多,范围要尽可能广,差异尽可能大。
类比推理
从个别到个别:依赖于“重要性或相关性的判断(哪些案情重要),被分析情况的数量,正相似与负相似的数量”。
设证推理
从所有能够解释事实的假设中优先选择一个假设的推论。
效力很弱,但是在法律适用中必然要运用。
【考点分析】
1.法律推理不但受现行法律的约束;非正式渊源也可作为推理的前提
3.一般情况下,当二者冲突时,可预测性具有优先性。
法适用步骤
逻辑上:确认事实(小前提)→确定法律规范(大前提)→推导法律决定(结论),即法律人思维/推理过程
事实上:查明和确认法律事实的过程不是一个纯粹的事实归结过程,而是一个在法律规范和事实之间的循环过程;确定法律规范的过程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对法律规范的语言解释过程,而是一个有目的即针对他所要裁决的纠纷所进行的解释。因此,法律解释对于法律适用是有必要性的。
2.结合具体案例判断法律解释的方法,其中尤其要注意目的解释、体系解释、比较解释和历史解释。
《立法法》对“正式解释”的规定
1.立法解释: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1)法律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
(2)出现新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的依据。
(3)两央、两高、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省级人大常委会,可提出法律解释要求。
2.司法解释:两高对司法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所作的有普遍约束力的解释
(1)包括“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
2.法律适用受制于社会,同时,适用过程蕴含了人的价值判断,是个主客观相统一的过程。
3.结合具体案例判断内部证成和外部证成
法律
推理
含义和特点
法律人在从一定前提推导出法律决定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推论规则。

法理学第七讲: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共64页

法理学第七讲: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共64页
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64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课-法理学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总分:49.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6.00)1.依据解释方法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 )。

A.有权解释、无权解释B.字面解释、扩充解释,限制解释、C.文义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D.语法解释、系统解释、限制解释、目的解释法律解释的方法是解释者在进行法律解释时为了达到解释目标所使用的方法。

按照解释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文义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

2.辩证推理又称( )。

A.形式推理B.实质推理√C.演绎推理D.归纳推理法律适用中的辩证推理又称为实质推理,它是指当作为推理的前提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矛盾的法律命题时,借助于辩证思维从中选择出最佳的命题以解决法律问题。

3.我国的司法解释,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另一类是( )。

A.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B.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C.司法行政机关的解释D.国务院法制办的解释所谓司法解释,是指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对司法工作中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主要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解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解释。

4.在法律解释中,扩充解释是指( )。

A.在法律条文的字面意义比立法原意为广时,做出比字面含义为窄的解释B.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比立法原意为窄时,做出比字面含义为广的解释√C.从法律条文的字面意义上来说明法律规定的含义D.严格要求按法律条文字面的通常含义来解释,既不扩大,也不缩小扩充解释的含义是,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窄,立法原意宽,因而需要对法律条文做出比字面含义更广的解释,以符合立法目的。

5.下列方法中,不属于法律解释的方法是( )。

A.历史解释B.逻辑解释C.目的解释D.理论解释√法律解释的主体从根本上说只能是国家机关,它做的解释也是规范性解释而不是任意解释,与一般的按照法学理论对法律的讲述、评议(也可称为解释法律)有本质不同。

理论解释只能算解释法律,而不是法律解释。

6.在我国,法律适用过程中较少使用归纳推理的直接原因悬( )。

A.中国法制较为落后B.中国不存在判例法√C.中国的归纳推理尚未得到法律的承认D.中国缺少法律推理的传统由于判例法是最典型的归纳推理,我国不存在判例法,因此在法律适用过程中较少采用归纳推理,而多用演绎推理。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4,分数:8.00)7.法律解释的必要性在于( )。

A.法的规定是概括的、抽象的,而社会生活是具体的、复杂的√B.人们认识水平的差异导致理解上的不同√C.法的规定之间存在一些矛盾、冲突√D.法律是稳定的,而社会行为是不断变化的√首先,法律规范是抽象的、概括的规定,是对一般人或事,而不是对具体的、特定的人或事来规定的。

同时,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不可能也不应对一切社会现象都作出规定。

正因此,将这种抽象的、有限的规定适用于具体情况时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需要统一的法律解释,否则也就谈不到法制了。

其次,人们认识水平总是有差别的,对同一法律规定会有不同理解也是自然的,特别是法律规定中有很多专门的法律术语,这更需要作法律解释。

再次,人们也不可能指望每个法律条文都规定得完美无缺。

事实上,法律应规定而未规定,规定模糊不清、不精确、相互矛盾等都是可能的。

在这些情况下,法律解释是改正法律缺陷的一个重要手段。

最后,社会生活是不断发展的。

法律要适应客观发展需要,但又不能朝令夕改,而必须保持法律的相对稳定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法律解释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即通过法律解释就可能既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又能使法律适应已发展了的社会情况。

8.法律推理的基本方法包括演绎推理的方法、归纳推理的方法和辩证推理的方法。

下列各种情形中需要采用辩证推理方法的有( )。

A.法律规定本身的意义模糊√B.出现法律空隙或法律漏洞√C.同一位阶的法律规定之间存在抵触√D.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辩证推理也叫实质推理,指在遇法律规定不明或推理前提存在矛盾的命题的情况下之推理。

本题所述均是法律规定方面需要实质推理的情形。

9.法律推理的特征是( )。

A.是法律适用中的一种思维活动√B.以法律与事实两个已知判断作为推理的前提√C.运用多种科学方法和规则进行√D.其目的是为法律适用结论提供正当理由√法律推理有以下特征:一是法律适用中的一种思维活动;二是以法律与事实两个已知判断作为推理的前提;三是运用多种科学方法和规则进行;四是其目的是为法律适用结论提供正当理由。

10.与一般解释相比,法律解释的特点有( )。

A.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B.法律解释与具体案件密切相关√C.法律解释的对象是法律规定及其附随情况√D.法律解释是从法律制定到实施中间的桥梁√D项表明的是法律解释的目的性特征,由于法律具有抽象性,要使其实施从而对社会生活发生作用就必须与具体的事实相结合。

这一过程中必然要伴随法律解释,即从法律制定到实施,法律解释是必经之路。

其他三项的说法均正确。

三、判断题(总题数:2,分数:2.00)11.文义解释就是将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中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此法条与其他法条的相互关系来解释法律。

( )A.正确B.错误√文义解释是从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来说明法律规范的含义。

12.法律解释的主体只能是有权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 )A.正确√B.错误法律解释具有专门性特征,只有经过法律授权的机关或个人才能对法律进行解释。

四、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8.00)13.简述法律解释的方法。

(分数:8.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律解释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1)文法解释,即对法律条文的语法结构、文字排列和标点符号进行分析,以阐明法律的内容和含义。

(2)逻辑解释,指采用形式逻辑的方法分析法律结构,以求得对法律的确切理解。

(3)系统解释,是指分析某一法律规范在整个法律体系和所属法律部门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揭示其内容和含义的方法。

(4)历史解释,即通过对法律文件制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等历史背景材料进行研究,或通过将这一法律与历史上同类法律规范进行比较研究来阐明法律规范的内容和含义。

(5)目的解释,是指从设定某部法律、某项制度、某个法条的目的来解释该法律制度及法条的含义。

五、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0.00)14.一男子驾车闯红灯被警察拦住,警察查明驾车人因要将其突发疾病的邻居送往医院抢救而撞红灯。

对此行为之性质与法律责任,两警察持不同意见,警察甲认为任何情况下违反交通规则均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而警察乙则认为驾车人为抢救病人,违反规则实出于不得已,因而不应受处罚。

请对两警察在法律推理方式上的区别作出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法律推理是指以法律和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为前提,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规则,为法律适用提供正当理由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

(2)法律推理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形式推理和辩证推理。

形式推理是指解决法律问题时所运用的演绎方法、归纳方法和类推方法,辩证推理则是当作为推理的前提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矛盾的法律命题时,借助辩证思维从中选择出最佳命题以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

(3)该案中,警察甲的推理过程为:违反交通规则应受到法律制裁,驾车人驾车闯红灯,违反了交通规则,因而应当受法律的制裁。

可见,其推理方式是根据既定的规则进行的,属于形式推理中的演绎推理。

(4)而该案中警察乙的推理过程则是:违反交通规则应受到法律制裁,驾车人违反了交通规则,本应受到法律的制裁,但驾车人违反交通规则是为了抢救病人,如果对其制裁,会违反公序良俗,因此不应处罚驾车人。

可见,警察乙的推理方式为面对两个矛盾的命题,通过辩证思考,确定哪一个结论更合理,属于辩证推理。

六、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15.试论述法律推理的方法。

(分数:1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律推理的方法有两大类:一是形式逻辑方法;二是辩证逻辑方法。

法律推理按照这两种方法可以分为形式推理、辩证推理两大类。

(1)形式推理形式推理又称分析推理、先例推理或逻辑推理,是指解决法律问题时所运用的演绎方法、归纳方法和类推方法。

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即根据一般性的知识推出关于特殊性的知识。

其特点是结论寓于前提之中,或者说结论与前提具有蕴涵关系,所以它又是必然性的推理。

只要前提真实,推理形式正确,结论就应该是真实的。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事物或现象的知识推出该类事物或现象的一般原则的推理。

归纳推理的优点在于:首先,同样案件同样处理。

其次,归纳推理是一种不断积累经验、修正错误的过程。

在相当程度上填补制定法的空隙、弥补制定法的不足。

较典型的归纳推理表现为这样一种情况:法官在没有法律规则作为审判依据时,他应从一系列以往判决的比较中推理出有关的一般规则或者原则。

类比推理,即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某些相同属性,从而推出它们在另一些属性方面也存在相同点的推理,将它运用到法律适用中,就是类推推理。

如举重以明轻的道理就是典型的类推推理。

类推推理的特征在于:①它属于间接推理;②它是从特殊到特殊、从个别到个别的一种推理;③类推推理是从法律的精神中推理出新的意思,它与单纯扩张法律文义的扩张解释不同;④类推推理的推理根据是不充分的,它是根据两个或者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方面的相同,推出它们在另一些属性方面相同的结论。

而事实上,客观事物之间既有同一性,也存在差异性。

(2)辩证推理法律适用中的辩证推理又称实质推理,它是指这样一种情形:当作为推理的前提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矛盾的法律命题时,借助于辩证思维从中选择出最佳的命题以解决法律问题。

辩证推理侧重于对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的实质内容进行价值评价或者在相互冲突的利益之间进行选择。

法律适用中的辩证推理具有以下特点:①辩证推理是法官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矛盾的命题时所进行的选择过程。

这些可供选择的命题都存在其必要的理由或合理性,只不过是确定哪一个命题更合理的问题。

因为法律适用只能有一个并且是明确无误的结论。

②辩证推理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解决因法律规定的复杂性而引起的疑难问题。

法律适用中的辩证推理可以推动法律的发展,但由于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别法律适用者的自由裁量权,如果不进行必要的限制或制约,很可能导致法的不确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