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公共管理体制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合集下载

苏州工业园区社会管理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苏州工业园区社会管理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20苏州工业园区社会管理创新的经验与启示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苏州工业园区始终把创新社会管理作为中新合作重点领域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初步探索出一条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与国际经验深入融合、与群众需求紧密对接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

一、苏州工业园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成功经验着眼规划超前覆盖,引领社会管理创新。

园区坚持以创新的思维、科学的规划和统筹的方法,系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是理念创新。

园区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经历了从管制到服务、人治到法治、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三次重大转变。

园区建设之初,就将亲商思维融入社会管理实践中,以“世界眼光”培育亲商理念。

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以法治思维探索建立了依法治园的法规体系和执法机制。

在新的发展阶段,把人视为经济发展中的第一要素,形成了“亲商不轻民、亲商不唯商”的理念。

正是因为社会管理理念的持续创新,才有了园区的科学发展。

二是规划引领。

园区建设之初就以国际化、现代化的视野,将社会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科学布局工业和完善各项城市功能,适度超前建设重大基础设施。

围绕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目标,将法治建设列为园区“十大民生工程”和“七大园区建设”之一。

2013年初制定《中新社会管理交流合作示范区实施方案》,确定八大重点课题和25个重点项目,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三是协调推进。

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外来人口高度集聚,是社会管理面临的一大难题。

多年来,园区始终注重城乡统筹、区镇联动,按照产城一体、城市与工业同步的发展思路,融新加坡国际化理念与苏州文化底蕴于一体,注重工业、交通、商贸、人口、生活的协调发展,实现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的无缝对接,推动集产业发展与生活宜居于一体的新型城市转型,为社会管理创新奠定物质基础。

坚持民生优先发展,保障社会管理创新。

园区注重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从源头上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摘要】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成功发展起来的典范之一。

本文将从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背景和现状入手,介绍其建设初期的历程,探讨其建设模式的创新,分析企业服务体系的构建,探讨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并总结其创新发展的经验。

结合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提出对其他工业园区的启示,并展望苏州工业园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分析和总结,可以为其他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同时也需要持续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以适应时代潮流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经验、背景、发展现状、初期、创新、企业服务体系、生态环境保护、创新发展、成功经验、启示、未来发展。

1. 引言1.1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背景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始于1994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探索的一项重要工作。

1990年代初期,为了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苏州市政府决定在苏州市东北部的苏州新区(现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一个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背景是苏州市政府依托苏州的地理位置优势和资源禀赋,以及对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尝试。

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为一个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的工业园区,吸引国内外的优秀企业和资本,推动苏州市经济的转型升级。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背景的基础是苏州市政府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为了适应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趋势,积极引进和吸纳国外的先进生产理念和管理模式,以提升苏州市的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背景的重要性在于为苏州市未来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其成为全国著名的经济强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1.2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现状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成功建立的经济特区之一,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如今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产业园区。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产业布局,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多个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与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与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与经验第一章: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1988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在苏州市兴建苏州工业园区,作为江苏省的科技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1995年,苏州工业园区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全国第一批开放经济试验区。

2002年,苏州工业园区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8年,苏州工业园区被评为全国首批自主创新示范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成就不断被国内外认可和赞誉。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知名的国际化、高科技产业基地和对外开放平台。

第二章:苏州工业园区的经验与特点1.注重国际化发展苏州工业园区在发展中注重吸引外资,建立了完善的对外开放平台和国际化服务体系,积极促进企业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

2.注重创新驱动苏州工业园区在发展中注重创新,积极打造创新平台和创新环境,吸引高科技人才,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注重生态环保苏州工业园区在发展中注重生态环保,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立了完善的生态保护和治理机制,保障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第三章: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之处1.成果显著苏州工业园区在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世界知名的高科技产业基地。

2.发展规划明确苏州工业园区在发展中注重科学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性。

3.政策扶持有力苏州工业园区在发展中得到了国家、省、市三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持,各项政策力度空前,为园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第四章:苏州工业园区的未来展望1.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未来,苏州工业园区将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

2.推进绿色发展未来,苏州工业园区将继续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和治理,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

3.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未来,苏州工业园区将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促进企业发展。

总之,苏州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不仅对苏州,对江苏,对中国,对世界都有借鉴意义。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1. 引言1.1 引言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可谓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典范之一。

作为中国首批开放经济试验区之一,苏州工业园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策支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快速发展壮大。

其成功经验不仅为苏州乃至中国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也吸引了国内外很多人争相学习。

本文将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的详细分析,总结出其中的成功要素,并展望未来发展,以期给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2. 正文2.1 苏州工业园区的创建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兴建的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苏州市东北部,毗邻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

苏州工业园区的创建可以追溯到1994年3月,当时苏州市政府与新加坡政府签署《苏州工业园区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标志着苏州工业园区的正式成立。

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不仅从政策上给予扶持,还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也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企业的加入,如英特尔、索尼、摩托罗拉等,这些跨国公司的入驻为苏州工业园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苏州工业园区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苏州工业园区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的创建经历了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典范之一。

2.2 先进的产业布局苏州工业园区的先进产业布局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为中国最早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苏州工业园区在产业布局上始终秉承“一园两轴三片区”的战略思路。

园区构建了“一园”的总体框架,即将苏州工业园区作为整体进行规划和建设,形成优势互补、高效协同的产业集聚格局。

在这一框架下,园区在不同行业领域建立了多个产业园,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有机结合。

简论苏州工业园区公共管理模式及政策设计特色

简论苏州工业园区公共管理模式及政策设计特色

简论苏州工业园区公共管理模式及政策设计特色引言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首个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

自建园以来,苏州工业园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领先的工业园区之一。

在其成功的背后,公共管理模式及政策设计的特色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苏州工业园区公共管理模式及政策设计的特色进行简要论述。

一、苏州工业园区公共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苏州工业园区从成立之初就秉持创新、开放、合作的理念,致力于建立现代化的公共管理体系。

其公共管理模式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演进:1. 初始阶段(1994年-2002年)苏州工业园区初创时期,公共管理模式主要依赖于江苏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通过政府主导的方式进行。

特区采取了特事特办的方式,设立了工作组和联络办,加强与各部门的协调合作,形成了初步的管理体系。

2. 创新发展阶段(2003年-2010年)此阶段,苏州工业园区开始尝试创新的公共管理模式。

特区引入市场经济的理念,强调企业自主经营和市场化运作。

特区委派了一批核心企业和招商团队,负责吸引外资和引进技术,培育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特区还加强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了政府的效能。

3. 提升转型阶段(2011年-至今)在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需求的不断升级下,苏州工业园区公共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转型。

特区开始重视创新创业和高端科技产业的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特区积极落实国家的政策利好,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和产业协同发展。

二、苏州工业园区公共管理模式的特色苏州工业园区的公共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色:1. 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苏州工业园区既发挥了政府的作用,又引入了市场机制。

政府通过有效的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与此同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促进经济的发展。

2. 创新创业引领经济发展苏州工业园区注重创新和创业,鼓励企业及个人创新,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企业。

寻求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中新苏州工

寻求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中新苏州工

业园区的创新发展模式寻求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的创新发展模式引言公共管理创新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们关注的焦点。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公共管理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已经成为各个地区追求发展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以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为例,探讨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并分析其创新发展模式。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的简介中新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与新加坡合作建设的一片面积约288平方公里的新兴工业园区,位于中国苏州市。

自创立以来,该园区以其创新发展模式和卓越的经济绩效成为了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公认的典范。

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公共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公共管理创新旨在寻求更高效、更灵活、更具创造力的管理方式,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满足社会需求,并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公共管理创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的公共管理创新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在公共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该园区建立了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优化了审批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

其次,园区注重依法治园,建立了健全的法治体系,为投资者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护。

再次,园区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建立了人才资源库,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人才支持。

这些公共管理创新举措为园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了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经济发展是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追求的重要目标。

通过引进外资、打造创新平台、推动产业升级等方式,该园区实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

一方面,园区聚集了国内外知名企业,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提高了产业竞争力。

另一方面,园区重视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高了经济结构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表明,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可以实现良性互动。

良好的公共管理创新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机制,而经济发展的结果也会进一步促进公共管理的创新。

城市管理工作的经验与启示——以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为例

城市管理工作的经验与启示——以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为例

的 “ 门面” , 展 现 的 是 一 座 城 市 的精 神、 文 化和 品 位 。 如何 做 好 城 市 管 理
款, 有正式编 制、 外派人 员、 合 同 工 共
后三产 、 先 基 础 设 施 开 发 后 商 业 地 产
2 1 人 ,有4 台执法车 , 4 辆摩托执法车 ,
管 理 建成 区面 积 2 O 平 方 公 里 。 主要 负 责违规摊 点 、 乱搭乱 建、 乱停 乱 放 、 水 域 环 境执 法 、 施工 场 地 治 理 等 工作 。 市 政 物 业 分 公 司 以 公 司 化 运 行 ,财 政 全 额拨款 , 共 有 员工 1 2 人, 管理 区 域 9 9 . 3 平 方 公 里 ,其 中市 政 道 路 2 5 6 万 平 方
开发 ) 的模 式 进 行 开 发 建 设 。同 时 , 借
工作 , 考验职能部 门的智 慧和创新精
神 。笔 者 作 为一 名 铜 仁 派 驻 苏 州 工业 园 区 的 挂 职 干部 , 折 服 于 苏 州 工 业 园 区有 序 美 丽 的 市 容 环 境 : 绿 草 如 茵 的 草坪、 干 净整 洁 的街道 、 穿 行 有 序 的
车辆、 清 新淡 雅 的生 态 , 城 市风 光 处
处 可 入 画 ,生 动 地 诠 释 着 城 市 的 理 念, 展 示 着 这 座 城 市 的精 神 。 苏 州 工 业 园 区 独 墅 湖 科 教 创 新 区 是 苏 州 工 业 园 区 转 型 发 展 的 核 心 区, 这 里 的 城 市 管 理 是 整 个 工 业 园 区
鉴新加 坡城市规 划检 讨制 度 , 每五年
对 全 区 总 体 规 划 进 行 一 次 全 面 检 讨 和 调 整 ,动 态 地 修 订 和 更 新 规 划 , 保

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开发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也是中国成功的开发区之一。

它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苏州工业园区在规划和建设上注重可持续发展。

它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在园区内建设了大量的绿化带和公园,使得园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同时,园区还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和节能减排的措施,努力降低园区的环境污染。

苏州工业园区注重创新和科技发展。

园区吸引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形成了一个集科研、生产、教育、培训为一体的创新生态圈。

园区为企业提供了各种创新支持,包括技术研发、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等。

这种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使得苏州工业园区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苏州工业园区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

园区建立了人才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人才招聘、培训和交流等服务。

园区还吸引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和海外留学人才,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园区还注重培养人才,建立了一批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机构和科研院所,为企业提供了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

苏州工业园区注重产业协同发展。

园区将各个产业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共享资源,提高产业竞争力。

园区还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推动产
业的升级和转型。

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在于注重可持续发展、创新和科技发展、人才引进和培养以及产业协同发展。

这些经验对其他地方的开发区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我们应当从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中吸取启示,不断创新和改进,推动我国开发区的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和启示[前言:工业园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地区经济振兴的重要途径,是加速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载体,也是经实践证明可以有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建设的成功经验塑起了进行工业化、打造城市新区的范例,为我省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推动九江沿江开放开发提供借鉴。

]一、苏州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

行政区划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娄葑、唯亭、胜浦等三个镇,户籍人口35.2万,常住人口69.5万。

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建成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生态型、创新型、幸福型新城区。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中新双方建立了由两国副总理担任主席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

1994年至今,已先后召开十次联合协调理事会、十一次中方理事会,国务院七次发文,在目标规划、管理授权、政策扶持等重大问题上给予直接指导和具体帮助,并明确“凡是符合改革方向的可在园区先行,一时看不准的也可在园区试行”,为园区创造了“先行先试”的发展环境。

1994年以来,园区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之路,开发建设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超过30%,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并创下了“四个超千亿”的发展业绩,即:累计上交各类税收超1650亿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89亿美元、累计注册内资1972亿元,2010年新兴产业产值147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45.4%,列全市第一)。

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3.4%土地、5.2%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成为了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园区开发建设的主要历程园区开发建设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酝酿启动阶段(1992-1994年)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在新加坡高层引起了积极反响。

学习苏州经验,提升园区建设管理意识

学习苏州经验,提升园区建设管理意识

学习苏州经验,提升园区建设管理意识(店子镇规划办副主任孙晓明)通过一个周的参观考察学习,市园区办带领我们学理论知识,观摩实地建设经验,收获颇丰、感触甚大,即提升了学习能力、专业精神和探索勇气,又开拓眼界提高园区发展认识。

学习苏州工业园建设经验,尤其对苏州工业园规划建设方面收获巨大,下面我将从以下几点梳理下自己的学习:一、一次性规划,分期开发世界上最具示范性的城市规划是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这是从一座平地建设起来的新城。

由巴西建筑师L.科斯塔设计新都规划方案,然后依据规划方案进行的系统性建设,虽然城市在规划建设上不能尽善尽美,但是不可否认巴西利亚城市规划是世界城乡规划史上的里程碑。

1987年,建成不到30年的巴西利亚新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一门规划史上的艺术,被每一个学习城市规划的人所推崇。

苏州工业园区,在上世纪90年代规划之时便以借鉴了新加坡成熟的城市规划经验,在开发伊始就摒弃了单一发展工业的模式,把园区作为一座新城进行布局,规划建设一个以高新技术为导向,开放型经济为主体,基础先行、工业带头、第三产业配套的具有世界水准的现代化工业园,并且耗资3000万元聘请国内外顶尖设计师,制定了科学完善的发展规划。

工业园区规划对产居问题进行了充分论证,解决了产居平衡问题,合理配置商业和住宅比例、区位,连同了产居重要交通脉络,减轻了城市膨胀之后带来的城市管理压力。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规划图管了近二十年没有改变,90年代就是国内外规划的经典,至今仍是经典。

初心不变,理性传承这才造就了工业园区内三十多年建设后的全新城市风貌。

二、二产升级,区域转型有序2000年之后,随着中新双方控股比例的变更,建设主体交由中方,苏州工业园区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在这个时期,苏州工业园区对区域内所有的土地进行了大动迁、大开发、大招商和大建设,国有企业大力支持下,苏州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迅速实现了九通一平,平台建设日趋完善,人气急速聚集。

苏州工业园区 城市管理 案例

苏州工业园区 城市管理 案例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管理案例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首批开发并示范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以下是苏州工业园区城市管理方面的几个案例:
1. 智慧城管系统:苏州工业园区引入了智慧城管系统,通过监测、分析和管理城市的基础设施,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城市管理。

该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并报警,快速定位和处理问题,并提供城市管理的决策支持。

2. 环境保护:苏州工业园区注重环境保护,通过建设生态园区,改善空气质量和水质,并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

园区还建立了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空气、水质等环境指标,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理措施。

3. 交通管理:苏州工业园区实施了智慧交通管理系统,通过智能信号灯、智能路灯、智能停车系统等手段,提高了交通管理效率和交通流畅性。

园区还加强了对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管理和监管,确保交通秩序和安全。

4. 社区治理:苏州工业园区注重社区治理,加强社区建设和社区自治。

通过创建社区服务中心,提供便民服务和社区活动,加强对居民的服务管理和指导。

园区还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义务工作和社区决策,不断提升社区的自治能力和居民的幸福感。

5. 人工智能应用:苏州工业园区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园区引入了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提高城市
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例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交通预测和拥堵管理,优化城市道路网络和交通流量。

这些案例充分体现了苏州工业园区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创新和实践,有效地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水平和品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与启示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与启示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与启示借鉴是进步的阶梯,创新是发展的灵魂。

1992年10月1日,时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第一次来到苏州,对苏州的人杰地灵赞不绝口。

当时没人能想到,就是这个短短的半天之行,悄然孕育了一颗两国政府合作的种子。

次年5月,李光耀再次来到苏州考察,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决定在苏州城东打造另一个“新加坡城”。

这就是后来享誉世界的苏州工业园区。

26来,苏州工业园区已经从“借鉴”迈向“创新”,从洼田密布、阡陌纵横发展成为现代化产业新城。

不断借鉴新加坡等先进国家和地区经验,坚持高起点、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努力构建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新格局,不断升级“园区经验”,为中国开发区发展打造了新标杆。

本期就有关内容予以解析,供参阅。

◎苏州工业园区概况园区简介:苏州工业园区隶属江苏省苏州市,位于苏州古城以东,东临昆山,西靠古城区,南接吴中区,北枕阳澄湖,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

苏州工业园区率先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成为全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

2018年,苏州工业园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7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0亿元,进出口总额1035.7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3.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7.1万元。

在商务部公布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苏州工业园区连续三年(2016、2017、2018年)位列第一,并跻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入选江苏改革开放40周年先进集体(2018年)。

区划沿革:1994年5月12日,将苏州市郊区的娄葑乡,吴县的跨塘、斜塘、唯亭、胜浦四个镇划归苏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由苏州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行使行政管理职能。

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之一,以其成功的发展模式和经验成为国内外企业学习借鉴的典范。

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支持和政策优势。

苏州工业园区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供应、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支持。

政府与企业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产业规划和布局。

苏州工业园区在产业规划和布局上做了充分的准备,园区内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的产业集群,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吸引了大量的优质企业入驻。

三、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

苏州工业园区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通过建设科研机构、引进高端人才等方式,提升了园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支持和人才保障。

四、开放合作和国际化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入驻,并与国际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动了园区的国际化发展,提升了园区的国际影响力。

总之,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在于政府支持、产业规划、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综合优势。

这些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和企业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希望苏州工业园区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1. 引言1.1 背景介绍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始于1994年,是中国首个国家级工业园区,也是中国自行开发、建设、管理的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为中国乃至世界开发区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首个在实践中探索国际新型开发区模式的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对于中国其他地区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意义。

在国家支持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双重推动下,苏州工业园区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创新的理念,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开发区建设的成功典范之一。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苏州工业园区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开放的姿态,持续吸引着国内外各类优秀企业和人才,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着应有的力量。

【结束】1.2 研究意义短了,需要继续补充等等。

【研究意义】的内容如下所示:研究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意义在于全面了解中国经济特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探讨其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和启示。

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之一,通过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和发展模式,具有示范效应和借鉴价值。

深入研究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案例,有助于总结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发展路径和政策措施,为其他地区的经济转型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也为我国其他新建园区和经济特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意义。

研究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意义重大,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的深入探讨,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地区的工业园区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通过分析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环保措施以及可持续发展措施,揭示其成功的原因和关键因素,为其他地区的工业园区建设提供参考。

探讨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前景,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公共治理创新实践与经验总结

公共治理创新实践与经验总结

公共治理创新实践与经验总结公共治理是指通过政府部门、市民社会组织和市场等多种力量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满足公民需求的过程。

随着社会变迁和科技进步,公共治理也呈现出繁复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作为一项长期而繁琐的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才能更好地服务公民,推动社会发展。

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和情况,探讨公共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总结。

一、政府主导与市民参与的平衡公共治理中,政府主导与市民参与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政府主导的作用在于组织和协调各种资源,监管市场秩序,制定和实施行政法规,确保社会稳定和安全。

而市民参与则强调了公众自身的权利和责任,尤其是让弱势群体和公众利益得到充分的保护和表达。

因此,在公共治理中,政府应该将社会组织和市场的力量整合进来,协调各方利益,提升治理效果。

二、制度创新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制度创新是公共治理中的关键环节,而实现制度创新的前提是要有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为了解决问题和发展创新所需要的一种思维模式,在公共治理领域也同样适用。

通过创造性思维,我们可以发掘问题解决中的潜在机会和问题,开发新的解决方案和社会创新,使公共治理的制度更加完善、公正、透明、高效。

三、数据治理和信息共享的重要性数据治理和信息共享是现代公共治理的新特点和重要环节。

政府和市民社会组织应该充分利用数据和信息技术,发挥信息的价值,推动公共治理的现代化转型。

可以通过增强数据共享、打造数字化服务平台、建立公开透明的数据系统以及增强信息安全等举措,加强公共治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同时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和诉求。

四、公民教育和公众意识的提升公民教育和公众意识的提升是现代公共治理的关键环节,它将有效提高市民对公共利益和社会规范的认识和认可,增强市民的责任和奉献精神,推动公共治理的成效。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公众讲座、社区活动等多种方式,加强市民的意识和理念,提高市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信任,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理环境。

寻求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探索及启示

寻求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探索及启示

寻求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探索及启示[摘要]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园区积极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先进的公共管理意识、体制和模式。

本文分析了园区政府理念创新的三个纬度,并园区不我们认为,理念创新是公共管理体制创新的内在动因,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首先体现为政府公共管理理念上的创新。

它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1.从管制思维到亲商思维(服务思维)在全球化趋势日愈凸显的大背景下,政府应转变传统管制思维,树立权利本位、亲商思维、服务理念。

在亲商思维的指引下,政府行为由服务型方式取代命令型方式。

所谓亲商思维是指园区行政部门以为客商服务为最高宗旨,把亲商思维消化在招商引资、日常管理服务的态度和价值观中,帮助客商获得满意回报率,同时使园区获得相应收益从而形成双赢格局。

亲商思维是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的核心,它认为政府并非真正的财富创造者;只有当政府成功地提供了一个适于工商业发展的环境,并使这些企业取得比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才能吸引更多的优质投资,国家经济才能得到快速提高。

亲商思维把政府——工商业——人民利益三者统一于工商业的发展,通简便以高亲商思2轨道,使政府管理模式从个人权威转向规则权威,使政府理念由从人治思维到法治思维。

新加坡是一个法治国,它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内人人自由,法律之外没有民主,法律之上没有权威。

坚持依法治理。

严格执法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

园区通过对新加坡法治经验的引进一一借鉴——运用,以法治思维探索建立了依法治园的法规体系和执法机制,形成工业园区完善的法制环境。

其内涵表现为:首先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专家治园的规划管理体制。

园区的规划管理体制推行专家治园,公开公布政府的园区规划,然后授权规划师分级管理,行政首长只处理违规申请和上诉案例。

同时实行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以杜绝腐败。

其次,完善和明晰园区法规。

结合中国国情和园区实际需要,园区管委会共编制了18项管理办法,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才十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外商投资管委会3发展充和再培训的条件;发展教育和智力投资。

苏州工业园区公共管理体制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苏州工业园区公共管理体制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苏州工业园区公共管理体制创新的经验与启示何逢阳Ξ(安徽省政府研究室,安徽 合肥 230001)[摘 要] 苏州工业园区通过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了一条公共管理体制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新路子。

本文总结了园区在政府管理理念、组织结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政府激励机制等公共管理体制方面创新的经验,并结合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提出将园区的创新实践和探索作为政府管理创新的一种参照模式,变单纯的以精简机构、裁减人员为目的的机构改革为对整个体制进行系统改革的公共管理体制改革。

[关键词] 公共管理;体制;苏州工业园区;创新[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9706(2004)04-0025-05The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from the Innovation of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System in Suzhou Industrial Park HE Feng -yang(Research Office of Anhui Provincial G overnment ,Hefei ,Anhui ,230001)[Abstract] By drawing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Singapore and according to itsown reality ,th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has explored a beneficially interactive new wayto innovate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system and develop the economy and society.This thesis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innovation of some public administration systems such as theconcept of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e ways of publicservice ,the mechanism of reward and inspiration made by government ;and basedon the status quos of the reform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system ,it recommends to takethe innovation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as a reference mode of renewing the governmentadministration ,and shift the reform which only aims to streamline organizations and cutpersonnels to the one which carries out a systematic reform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K ey w ords] public administration ;system and mechanism ;Suzhou Industrial Park ;innovation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经济整体持续、快速发展,各地区争夺投资的行为日趋白热化。

苏州工业园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模式研究

苏州工业园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模式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2010届)苏州工业园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模式研究 The management model of municipal facilities in SuzhouIndustrial Park研究生姓名余静华指导教师姓名赵增耀专业名称MBA研究方向战略管理论文提交日期2010年11月苏州工业园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模式研究中文摘要苏州工业园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模式研究中文摘要经过十六年的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化、园林化的新城,每年前来参观、考察、旅游、商务和洽谈的中外人士众多。

为此,苏州工业园区在建设具有国内一流硬件水平的基础设施的同时,能否保持优美、整洁的环境面貌已迫在眉捷,城市环境面貌及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市政公用事业正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苏州工业园区作为全国开发区的领头羊,一直是全国各地参观学习和关注的焦点。

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市政公用事业管理状况进行实证分析,阐述苏州工业园区市政公用事业的管理模式,如目标、考核、标准、激励机制等,并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苏州工业园区对市政公用事业完全“市场化”管理已突破了传统国有公用事业单位的运作管理模式,综合设计出苏州工业园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新模式,即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建立生态型的苏州工业园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新模式与按照系统控制论的要求,建立完全“市场化”运作的苏州工业园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新模式,在国内市政公用事业管理领域,像苏州工业园区这种模式尚属首例。

苏州工业园区对市政公用事业进行日常维护管理过程中采取了许多措施,诸如通过强调多部门协调配合,减少“多头管理”,强化各部门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加强竞争意识,完善考核、评分标准与管理办法,优胜劣汰,完善奖惩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市民人文素质;加强日常巡查的网络化网格化管理,规范作业器械使用;围绕信息化管理,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等方面管理方法的创新应用,全面推动苏州工业园区市政公用事业的发展。

工业园区物业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工业园区物业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工业园区物业管理的创新与发展近年来,随着工业园区的迅速发展,物业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工业园区物业管理的创新与发展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信息技术应用、绿色环保、智能化设施、服务升级四个方面论述工业园区物业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一、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工业园区物业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应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可以实现对园区内各种资源的全面监控和数据采集,提高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比如,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设备的维护周期,提供精准的维修服务。

此外,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提供在线报修、缴费等服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二、绿色环保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成为了工业园区物业管理必须关注的问题。

可以通过减少能源消耗、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实现绿色低碳的物业管理。

同时,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处理系统,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智能化设施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设施在工业园区物业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和系统,可以实现对园区内的设施设备进行自动化管理。

例如,可以利用智能照明系统实现节能化管理,通过传感器自动调节照明亮度。

同时,可以利用智能门禁系统实现安全管理,提高园区的安全性。

智能化设施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还提升了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四、服务升级工业园区物业管理的创新与发展不能忽视服务的提升。

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保证园区居民和企业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可以通过建立服务热线、开展满意度调查、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方式,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另外,可以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区的合作,共同推动工业园区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总结起来,工业园区物业管理的创新与发展需要从信息技术应用、绿色环保、智能化设施、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入手。

只有通过不断引入新技术、改善管理方式、提升服务水平,才能够使工业园区物业管理更加高效、安全、环保,为园区居民和企业提供更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工业园区公共管理体制创新的经验与启示何逢阳Ξ(安徽省政府研究室,安徽 合肥 230001)[摘 要] 苏州工业园区通过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了一条公共管理体制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新路子。

本文总结了园区在政府管理理念、组织结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政府激励机制等公共管理体制方面创新的经验,并结合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提出将园区的创新实践和探索作为政府管理创新的一种参照模式,变单纯的以精简机构、裁减人员为目的的机构改革为对整个体制进行系统改革的公共管理体制改革。

[关键词] 公共管理;体制;苏州工业园区;创新[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9706(2004)04-0025-05The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from the Innovation of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System in Suzhou Industrial Park HE Feng -yang(Research Office of Anhui Provincial G overnment ,Hefei ,Anhui ,230001)[Abstract] By drawing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Singapore and according to itsown reality ,th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has explored a beneficially interactive new wayto innovate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system and develop the economy and society.This thesis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innovation of some public administration systems such as theconcept of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e ways of publicservice ,the mechanism of reward and inspiration made by government ;and basedon the status quos of the reform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system ,it recommends to takethe innovation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as a reference mode of renewing the governmentadministration ,and shift the reform which only aims to streamline organizations and cutpersonnels to the one which carries out a systematic reform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K ey w ords] public administration ;system and mechanism ;Suzhou Industrial Park ;innovation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经济整体持续、快速发展,各地区争夺投资的行为日趋白热化。

开发区作为地方政府承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如何以超出竞争对手的体制创新,来营造一流的环境,增强发展后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苏州工业园区在建设之初即明确提出自主、有选择地借鉴新加坡经验开展建设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和任务更加明确和具体化。

10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不仅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成功地探索了一条公共管理体制创新的新路子,对园区今后的发展和我国地方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苏州工业园区公共管理体制创新的成功实践Ξ收稿日期:2004-08-29作者简介:何逢阳(1977-),男,安徽宿松人,中国科技大学2001级公共管理硕士(MPA ),安徽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秘书。

第九卷第四期Vol.9.No.4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ANHU I EL ECTRICAL EN GINEERIN G PROFESSIONAL TECHNIQUE COLL EGE 2004年12月December 2004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九卷 第四期(一)政府管理理念创新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是苏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从行政意义上说还不是一级政府。

但从实际运作来看,它具备了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

苏州工业园区在管理理念上最突出的创新是:努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和低成本政府。

1.公共服务型政府理念。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建立在“新公共管理”思想基础上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它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本,强调政府是为市场主体和全社会服务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机构。

园区积极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以亲商和亲民理念为依托,初步建立了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雏形。

“亲商”是新加坡软件中最高层次的“大软件”,含义是指要自觉地站在投资者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园区注意在全体工作人员中倡导“亲商”意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主要体现在服务上。

同时,园区坚持“亲商不轻民,亲商不唯商”的理念,把居民的利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如借鉴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管理经验,实行预筹积累的个人账户制,在政府不需要出钱、企业不增加额外支出、员工不减少收入的前提下,一揽子帮助公积金会员实现“老有所养、医有所靠、居者有其屋”的基本保障需求,形成了中国唯一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公积金制度,彻底解除了园区居民的后顾之忧。

2.法治政府理念。

法治政府是指政府机构的设立与运作,包括行政立法和决策在内的政府整体行为与个体执法行为都是合法化、合理化、规范化的政府。

园区以法治思维探索建立了依法治园的法规体系和执法机制,形成了完善的法制环境[1]。

首先,园区结合区情和实际需要,编制了涵盖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多项管理制度,将园区管理纳入了法治化轨道。

其次,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建立了依法严格管理和专家分权管理相结合的规划管理体制。

政府批准的规划及时公布,规划师按照授权实行分级管理,行政首长只处理违规申请和上诉案件。

规划师的权力受到严格监督,杜绝了腐败行为发生。

规划管理中也有灵活性,但是这种灵活性又被严格纳入法制的轨道。

十年来,园区规划突显了前瞻性和全局性,园区建设10年的实景图和开工建设前政府批准的规划基本一致,这在中国所有开发区中是首屈一指的,在中国众多城市的新城区建设中是第一流的,即使是在当今国际城市规划新概念中也是先进的。

再次,园区积极推行执法透明化。

如,园区从1996年起开始全面清理收费项目,从起初的100多项砍到目前的8项,并降低了收费标准。

自2001年6月起,园区财税局地方性行政事业收费已削减为零[2]。

在此基础上,园区实行严格的收费许可证制度,同时建立外商投诉制度,严肃处理乱收费有关当事人,较好地解决了外商比较敏感的乱收费、乱摊派问题。

3.低成本政府理念。

政府成本是为政府运行所支付代价的总和。

从成本支出的角度来分析,政府成本可分解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两部分。

园区着重在降低由公共决策失误、政府官员失节(贪污腐败)、政府行为失范和行政效率失常等造成的政府隐性成本上下功夫[3],除通过依法治园、专家治园等方式减少决策失误外,还结合区情建立和完善独具特色的防腐倡廉机制,并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有效地提高了政府绩效。

园区从行政行为和个人行为两方面系统建立廉政规范,重点规范制约涉及个人或部门利益较多的行政管理领域,增强了条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牢固树立亲商和亲民意识,普遍实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增强公务人员廉洁勤政自觉性,进一步堵塞了钱权交易的漏洞;建立纵横覆盖全区域的高效灵敏的监督网络,对关键领域予以重点监督,保证执法的严肃性,降低了政府行为失范的几率,提高了政府运行的效率。

(二)政府组织结构创新苏州工业园区充分发挥公共管理体制创新的实验区和先导区的优势,着重围绕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突破传统政府管理模式的桎梏,有针对性地开展组织结构创新,组织效能得到了明显优化。

1.高级别、多层次的领导和协调机构。

为推进苏州工业园区的顺利发展,中新双方建立了三个层面的领导和工作机构[4]。

第一层面是中新两国政府联合协调理事会。

由两国政府各一名副总理担任理事会中新双方主席,负责协调园区开发建设和借鉴新加坡经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二层面是中新双何逢阳:苏州工业园区公共管理体制创新的经验与启示边工作委员会。

由苏州市市长和新加坡裕廊镇管理局主席共同主持,主要就开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和借鉴新加坡经验工作进行协商,向理事会双方主席报告工作。

第三层面是联络机构。

由新加坡贸工部软件项目办公室和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办公室负责日常联络工作。

中新三个层面的领导管理体制,使园区的运作和发展有了几级政府的强大支撑作保证,为落实“以块为主”的超自主管理体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2.精简、统一、高效能的管理机构。

园区管委会坚持改革、统一、精干、主权、逐步完善等五项原则,设立了13个局(委、办)的常设机构和1个非常设机构,对应市里近百个职能部门。

机构的精简设置,对园区公务人员的素质相对要求更高。

人员的高素质弥补了人手的相对不足,因此,园区机构虽小,但效率很高。

同时,为协调各部门职能,园区设立并逐步完善了一站式服务中心。

中心根据各职能部门的充分授权,代表管委会全权行使行政审批职能,统一对外办理相关审批和备案手续。

同时要求工作人员打破专业限制,全面熟悉不同专业部门审批核准事项的业务流程,使客商在一个工作人员那里就能完成中心所能提供的所有服务事项。

3.管理与开发、政府与企业双重分离的体制设计。

根据中新两国政府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区的有关协议,园区实现了行政管理主体与开发主体的分离。

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代表苏州市人民政府行使行政管理职能;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则是中外合资的企业法人,具体负责园区开发事项。

除了管理主体与开发主体相分离外,园区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对园区自办的一些公益性、非竞争性企业,严格按照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作,不享受任何垄断性特权。

园区政府绝不插手任何企业经营事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