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精密进近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非精密进近,如无进近灯,规定的目视参考应当包括接地点。如有进近灯,则不要 求在最低下降高度/高看到接地点,但在看到横排灯或者入口灯之外至少应当看到7 个连续的进近灯、跑道灯或者两者的组合。
每个仪表进近图中规定的最低扇区高度,在以无方向性无线电信标台(NDB)或者甚高 频全向信标台(VOR)为中心,以46千米为半径的范围内应当提供至少300米(平原和丘 陵地区)或者600米(山区)的超障余度。如果进场飞机已确定飞机位置在扇区范围内, 则可以下降至进场航线最低高度或者最低扇区高度飞行;但在使用进场航线最低高度 时,不允许偏离规定的进场航线。
• QAR统计数据表明,减速晚能量大在FAF无 法达到着陆构型和目标速度,是造成非精 密进近不稳定的第一位因素。
高度高
• 高度剖面控制不力造成高度高、能量大, 或错过最后进近最佳下降时机或最后下降 前FCU高度没设,造成高于剖面不稳定 。
构型晚在FAF之前达不到稳定
• 到FAF之后才构型,同时调方向、下滑、速 、度、形态、做检查单很忙乱,放形态时 飞机上升造成不稳定进近。
《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中相关规定学习
如果在飞越最后进近定位点(FAF)或最后进近点(FAP)之前,报告的跑道视程(RVR)或 能见度(VIS)低于程序规定的着陆最低标准,机长不得飞越最后进近定位点(FAF)或最 后进近点(FAP)继续进近:如果在飞越最后进近定位点(FAF)或最后进近点(FAP)之后 报告的跑道视程(RVR)或能见度(VIS)减至规定的着陆最低标准以下,则机长可以继 续进近至决断高度稿(DA/DH)或者最低下降高度/高(MDA/MDH)。 如果程序中没有规定最后进近定位点(FAF),在报告的跑道视程(RVR)或能见度(VIS) 低于规定的着陆最低标准时,则机长不得开始最后航段飞行。
(c) 只有符合下列条件,航空器驾驶员方可驾驶航空器继续进近到低于决断高度/高 (DA/DH)或最低下降高度/高(MDA/MDH): (1) 该航空器持续处在正常位置,从该位置能使用正常机动动作以正常下降率下降到 计划着陆的跑道上着陆,并且,对于按照CCAR-121部或其他公共航空运输运行规章 的运行,该下降率能够使航空器在预定着陆的跑道接地区接地; (2) 飞行能见度不低于所使用的标准仪表进近程序规定的能见度;
(d) 当飞行能见度低于标准仪表进近程序中的规定时,航空器驾驶员不得驾驶航空器 着陆。
(e) 当下列任一情况存在时,航空器驾驶员必须马上执行复飞程序: (1) 在下列任一时刻,不能获得本条(c)款要求的目视参考: (i) 航空器到达决断高(DH)、最低下降高度(MDA)或复飞点; (ii) 在决断高(DH)或最低下降高度(MDA)以下失去目视参考。
非精密进近
非精密进近
一、概述 只能提供航迹引导而不能提供下滑引 导,精确度
也比较低,这类进近叫做非精密进近。 LOC,NDB,VOR,目视盘旋
二、程序构成及基本要求 一个仪表进近程序,不论是精密进近还是非精密
进近,通常由以下五个航段所构成。 -进场航段 -起始进近航段 -中间进近航段 -最后进近航段 -复飞航段
南京24号VOR
最低超障高度
最后进近航段保护区内的控制障碍物高加75米就是MDA,但是有的障碍 物实在太高,导致非精密标准过高,一般会设置SDF,降低非精密标准。
SDF:Step Descend Fix 梯级下降定位点 一般是在五边上的高大建筑,对进近产生影响,但是,按照正常的下滑
梯度又完全可以避开,所以就做这个点,只要过该点高度不低于公布的高 度即可 。
不能充分阅读通告
• 在飞行前准备时不读或漏读通告,不知道 精密相关设施关闭,收到ATIS或进近指令时 才发现属非精密进近,或天气低于标准, 准备仓促(如米制高度未换算,无法进行 高度监控),造成不稳定进近。
简令不完整
• 没有按SOP非精密进近要求做完整简令,造 成关键要素的缺失或失控。
减速晚能量大
中间进近航段:从 IF至FAF之间的航段。它是起始进近与最后进近的过渡航段,主要 用于调整飞机外形、速度和位置,并消失少量高度,完成对准最后进近航迹,进入最 后进近。
最后进近航段:最后进近航段是完成对准着陆航迹和下降着陆的航段,其仪表飞行部 分是从FAF,至复飞点(MAPt)为止。其目视飞行部分可以向跑道作直线进入着陆,或 向机场作目视盘旋进近。
仪表进近程序中规定的转弯高度、飞越最后进近定位点(FAF)、梯级下降定位点或者 转弯点的高度均为程序规定的高度,飞机在飞越这些定位点以前不得下降至为各定位 点规定的高度以下。在非精密进近,如果飞机在到达最后进近定位点(FAF)或梯级下 降定位点以前已下降至规定的高度,则应当保持这个高度飞越定位点后再转入下降。
《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中相关规定学习
(3) 除II类和III类进近(在这些进近中必需的目视参考由局方另行规定)外,航空器驾 驶员至少能清楚地看到和辨认计划着陆的跑道的下列目视参考之一: (i) 进近灯光系统,但是如果驾驶员使用进近灯光作为参照,除非能同时清楚地看到红 色终端横排灯或红色侧排灯,否则不得下降到接地区标高之上 30米(100英尺)以下; (ii) 跑道入口; (iii) 跑道入口标志; (iv) 跑道入口灯; (v) 跑道端识别灯; (vi) 目视进近下滑坡度指示器; (vii) 接地区或接地区标志; (viii) 接地区灯; (ix) 跑道或跑道标志; (x) 跑道灯;
把最低高度误为强制高度
• 大多数人在做非精密进近时把进近航迹上 的最低超障高度误认为是强制高度,人为 降低了到障碍物的垂直距离,不利安全, 在复杂地形、恶劣天气时尤其如此。
不明确VOR/DME和着陆跑道入口 的位置
• 有些VOR/DME不在跑到头或跑到中点,往 往离着陆跑道有一定距离,进近准备中如 忽略,可能在成高距比判断失误,造成安 全隐患。
FCOM相关内容学习
对于直接进近,建议使用FPV,在起始进近阶段就应该被选择
最后进近阶段梯度的修正
最后进近阶段梯度的修正
复飞时机
FCU的高度设置不是复飞高度,而是MDA
1.容易造成非目标性的ALT* 2.进近关键阶段没有达到稳定 3.复飞极大的增加了机组负荷
CDFA与传统方式
非精密进近的易错点及预防措施
误用DME台距离导致垂直剖面错 误
• 机场通常有ILSDME和VORDME两个不同位置 的DME台,在仪表进近图中的高距比对照 表中明确标明使用DME台的呼号,但往往 容易混淆,特别是做仅LOC进近时。一海里 的距离误差就等于300英尺的高度误差,是 不能接受的。
谢谢
余度由其内边界的150米逐渐向外递减到外边界为零。
最后进近的最小超障余度 有最后进近定位点(FAF)的最后进近航段,在其超障区的主区内,最小超障余
度为75米,在付区内,MOC由内边界的75米逐渐向外递减至外边界为零。
超障余度
如果最后进近航段过长,即从FAF至跑道的距离超过11KM(6NM)时,则每超过 0.2KM(0.1NM)超障余度应增加1.5m(5ft).但如果其间设置一个梯级下降定位 点,只要这个定位点距跑道在11KM(6NM)以内,则梯级下降定位点和复飞点 之间可使用基本的超障余度。
习惯阶梯下降
• 阶梯下降操作程序复杂、飞机姿态、推力 变化大,并且飞机总是保持着与障碍物的 最低超障余度,不利飞行安全,单发飞行 时犹如此。
• 统计数据和各种手册都表明,等角下降比 阶梯下降更安全、舒适、便捷。计算出保 持最后许可切入高度的最后下滑点,在该 点前达成稳定航迹、形态和速度,逐点检 查飞机高度高于最低高度并保持在理想的 下滑航迹上。并在简令中说明
超障余度
超障余度,顾名思义,就是飞越安全保护区内的障碍物上空时,保证飞机不致与障 碍物相撞的垂直间隔。在设计仪表进近程序时,主要的安全考虑就是超障余度。
起始进近的最小超障余度 在起始进近区的主区内,最小超障余度MOC为300米。在付区内,MOC由其内
边界的300米逐渐向外递减至外边界为零。
中间进近的最小超障余度 在中间进近区主区内,最小超障余度(MOC)为150米,在付区内,最小超障
案例
飞机位置
2010年1月13日,某航737使用36VOR进近,距离九亭 3.6NM处下降到385英尺,触发TERRAIN和PULL UP警告。
2009.9
案例
飞机位置
2011年3月23日,某航737在常州实施目视结合VOR程序进近时, 距离跑道头4NM下降到347英尺,触发近地警告。
《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中相关规定学习
进近程序构成
起始进近航段:该航段从起始进近百度文库位点(IAF)开始,至中间进近定位点(IF)或最后进 近定位点 (FAF)终止。主要用于航空器消失高度,并通过一定的机动飞行完成对准中 间或最后进近航段。在仪表进近程序中,起始进近具有很大的机动性,一个仪表进近 程序可以建立一个以上的起始进近. 但其数量应按空中交通流向或其它航行要求加以 限制。当中间进近定位点同时是个航路点时,就没有必要规定起始进近航段,仪表进 近程序就从中间进近定位点开始,并使用中间航段的准则。
第91.175条 按仪表飞行规则的起飞和着陆 (a)除经局方批准外,在需要仪表进近着陆时,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必须使用为该机场 制定的标准仪表离场和进近程序。
(b) 对于本条,在所用进近程序中规定了决断高度/高(DA/DH)或最低下降高度/高 (MDA/MDH)时,经批准的决断高度/高(DA/DH)或最低下降高度/高(MDA/MDH) 是指下列各项中的最高值: (1) 进近程序中规定的决断高度/高(DA/DH)或最低下降高度/高(MDA/MDH)。 (2) 为机长规定的决断高度/高(DA/DH)或最低下降高度/高(MDA/MDH)。 (3) 根据该航空器的设备,为其规定的决断高度/高(DA/DH)或最低下降高度/高 (MDA/MDH)。
忽视最后进近航迹与跑道方向的 夹角
• VOR进近的最后进近航道经常与跑到方向有 一定夹角,准备时如忽略,会在低云、低 能见度情况下造成目视或对正跑道困难。
误认为按最低超障高度过FAF后 肯定是3度下滑角
• 图中标出的FAF高度只是最低超障高度,表 明该点的障碍物在此高度以下250英尺,如 每次进近不加计算按最低超障高度过FAF后3 度下滑,很可能会造成低于安全高度或跑 道外接地。
复飞航段:从复飞点(MAPt)开始,到航空器爬升到可以作另一次进近;或回到指定 的等待航线;或重新开始航线飞行的高度为止。当判明不能确保航空器安全着陆时, 进行复飞是保证安全的必要手段,因此, 每一个仪表进近程序都应规定一个复飞程 序。
进近程序构成
最后进近下降梯度的计算
最后进近下降梯度的计算
梯度=(547-15)/10.15*100%=5.24%
每个仪表进近图中规定的最低扇区高度,在以无方向性无线电信标台(NDB)或者甚高 频全向信标台(VOR)为中心,以46千米为半径的范围内应当提供至少300米(平原和丘 陵地区)或者600米(山区)的超障余度。如果进场飞机已确定飞机位置在扇区范围内, 则可以下降至进场航线最低高度或者最低扇区高度飞行;但在使用进场航线最低高度 时,不允许偏离规定的进场航线。
• QAR统计数据表明,减速晚能量大在FAF无 法达到着陆构型和目标速度,是造成非精 密进近不稳定的第一位因素。
高度高
• 高度剖面控制不力造成高度高、能量大, 或错过最后进近最佳下降时机或最后下降 前FCU高度没设,造成高于剖面不稳定 。
构型晚在FAF之前达不到稳定
• 到FAF之后才构型,同时调方向、下滑、速 、度、形态、做检查单很忙乱,放形态时 飞机上升造成不稳定进近。
《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中相关规定学习
如果在飞越最后进近定位点(FAF)或最后进近点(FAP)之前,报告的跑道视程(RVR)或 能见度(VIS)低于程序规定的着陆最低标准,机长不得飞越最后进近定位点(FAF)或最 后进近点(FAP)继续进近:如果在飞越最后进近定位点(FAF)或最后进近点(FAP)之后 报告的跑道视程(RVR)或能见度(VIS)减至规定的着陆最低标准以下,则机长可以继 续进近至决断高度稿(DA/DH)或者最低下降高度/高(MDA/MDH)。 如果程序中没有规定最后进近定位点(FAF),在报告的跑道视程(RVR)或能见度(VIS) 低于规定的着陆最低标准时,则机长不得开始最后航段飞行。
(c) 只有符合下列条件,航空器驾驶员方可驾驶航空器继续进近到低于决断高度/高 (DA/DH)或最低下降高度/高(MDA/MDH): (1) 该航空器持续处在正常位置,从该位置能使用正常机动动作以正常下降率下降到 计划着陆的跑道上着陆,并且,对于按照CCAR-121部或其他公共航空运输运行规章 的运行,该下降率能够使航空器在预定着陆的跑道接地区接地; (2) 飞行能见度不低于所使用的标准仪表进近程序规定的能见度;
(d) 当飞行能见度低于标准仪表进近程序中的规定时,航空器驾驶员不得驾驶航空器 着陆。
(e) 当下列任一情况存在时,航空器驾驶员必须马上执行复飞程序: (1) 在下列任一时刻,不能获得本条(c)款要求的目视参考: (i) 航空器到达决断高(DH)、最低下降高度(MDA)或复飞点; (ii) 在决断高(DH)或最低下降高度(MDA)以下失去目视参考。
非精密进近
非精密进近
一、概述 只能提供航迹引导而不能提供下滑引 导,精确度
也比较低,这类进近叫做非精密进近。 LOC,NDB,VOR,目视盘旋
二、程序构成及基本要求 一个仪表进近程序,不论是精密进近还是非精密
进近,通常由以下五个航段所构成。 -进场航段 -起始进近航段 -中间进近航段 -最后进近航段 -复飞航段
南京24号VOR
最低超障高度
最后进近航段保护区内的控制障碍物高加75米就是MDA,但是有的障碍 物实在太高,导致非精密标准过高,一般会设置SDF,降低非精密标准。
SDF:Step Descend Fix 梯级下降定位点 一般是在五边上的高大建筑,对进近产生影响,但是,按照正常的下滑
梯度又完全可以避开,所以就做这个点,只要过该点高度不低于公布的高 度即可 。
不能充分阅读通告
• 在飞行前准备时不读或漏读通告,不知道 精密相关设施关闭,收到ATIS或进近指令时 才发现属非精密进近,或天气低于标准, 准备仓促(如米制高度未换算,无法进行 高度监控),造成不稳定进近。
简令不完整
• 没有按SOP非精密进近要求做完整简令,造 成关键要素的缺失或失控。
减速晚能量大
中间进近航段:从 IF至FAF之间的航段。它是起始进近与最后进近的过渡航段,主要 用于调整飞机外形、速度和位置,并消失少量高度,完成对准最后进近航迹,进入最 后进近。
最后进近航段:最后进近航段是完成对准着陆航迹和下降着陆的航段,其仪表飞行部 分是从FAF,至复飞点(MAPt)为止。其目视飞行部分可以向跑道作直线进入着陆,或 向机场作目视盘旋进近。
仪表进近程序中规定的转弯高度、飞越最后进近定位点(FAF)、梯级下降定位点或者 转弯点的高度均为程序规定的高度,飞机在飞越这些定位点以前不得下降至为各定位 点规定的高度以下。在非精密进近,如果飞机在到达最后进近定位点(FAF)或梯级下 降定位点以前已下降至规定的高度,则应当保持这个高度飞越定位点后再转入下降。
《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中相关规定学习
(3) 除II类和III类进近(在这些进近中必需的目视参考由局方另行规定)外,航空器驾 驶员至少能清楚地看到和辨认计划着陆的跑道的下列目视参考之一: (i) 进近灯光系统,但是如果驾驶员使用进近灯光作为参照,除非能同时清楚地看到红 色终端横排灯或红色侧排灯,否则不得下降到接地区标高之上 30米(100英尺)以下; (ii) 跑道入口; (iii) 跑道入口标志; (iv) 跑道入口灯; (v) 跑道端识别灯; (vi) 目视进近下滑坡度指示器; (vii) 接地区或接地区标志; (viii) 接地区灯; (ix) 跑道或跑道标志; (x) 跑道灯;
把最低高度误为强制高度
• 大多数人在做非精密进近时把进近航迹上 的最低超障高度误认为是强制高度,人为 降低了到障碍物的垂直距离,不利安全, 在复杂地形、恶劣天气时尤其如此。
不明确VOR/DME和着陆跑道入口 的位置
• 有些VOR/DME不在跑到头或跑到中点,往 往离着陆跑道有一定距离,进近准备中如 忽略,可能在成高距比判断失误,造成安 全隐患。
FCOM相关内容学习
对于直接进近,建议使用FPV,在起始进近阶段就应该被选择
最后进近阶段梯度的修正
最后进近阶段梯度的修正
复飞时机
FCU的高度设置不是复飞高度,而是MDA
1.容易造成非目标性的ALT* 2.进近关键阶段没有达到稳定 3.复飞极大的增加了机组负荷
CDFA与传统方式
非精密进近的易错点及预防措施
误用DME台距离导致垂直剖面错 误
• 机场通常有ILSDME和VORDME两个不同位置 的DME台,在仪表进近图中的高距比对照 表中明确标明使用DME台的呼号,但往往 容易混淆,特别是做仅LOC进近时。一海里 的距离误差就等于300英尺的高度误差,是 不能接受的。
谢谢
余度由其内边界的150米逐渐向外递减到外边界为零。
最后进近的最小超障余度 有最后进近定位点(FAF)的最后进近航段,在其超障区的主区内,最小超障余
度为75米,在付区内,MOC由内边界的75米逐渐向外递减至外边界为零。
超障余度
如果最后进近航段过长,即从FAF至跑道的距离超过11KM(6NM)时,则每超过 0.2KM(0.1NM)超障余度应增加1.5m(5ft).但如果其间设置一个梯级下降定位 点,只要这个定位点距跑道在11KM(6NM)以内,则梯级下降定位点和复飞点 之间可使用基本的超障余度。
习惯阶梯下降
• 阶梯下降操作程序复杂、飞机姿态、推力 变化大,并且飞机总是保持着与障碍物的 最低超障余度,不利飞行安全,单发飞行 时犹如此。
• 统计数据和各种手册都表明,等角下降比 阶梯下降更安全、舒适、便捷。计算出保 持最后许可切入高度的最后下滑点,在该 点前达成稳定航迹、形态和速度,逐点检 查飞机高度高于最低高度并保持在理想的 下滑航迹上。并在简令中说明
超障余度
超障余度,顾名思义,就是飞越安全保护区内的障碍物上空时,保证飞机不致与障 碍物相撞的垂直间隔。在设计仪表进近程序时,主要的安全考虑就是超障余度。
起始进近的最小超障余度 在起始进近区的主区内,最小超障余度MOC为300米。在付区内,MOC由其内
边界的300米逐渐向外递减至外边界为零。
中间进近的最小超障余度 在中间进近区主区内,最小超障余度(MOC)为150米,在付区内,最小超障
案例
飞机位置
2010年1月13日,某航737使用36VOR进近,距离九亭 3.6NM处下降到385英尺,触发TERRAIN和PULL UP警告。
2009.9
案例
飞机位置
2011年3月23日,某航737在常州实施目视结合VOR程序进近时, 距离跑道头4NM下降到347英尺,触发近地警告。
《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中相关规定学习
进近程序构成
起始进近航段:该航段从起始进近百度文库位点(IAF)开始,至中间进近定位点(IF)或最后进 近定位点 (FAF)终止。主要用于航空器消失高度,并通过一定的机动飞行完成对准中 间或最后进近航段。在仪表进近程序中,起始进近具有很大的机动性,一个仪表进近 程序可以建立一个以上的起始进近. 但其数量应按空中交通流向或其它航行要求加以 限制。当中间进近定位点同时是个航路点时,就没有必要规定起始进近航段,仪表进 近程序就从中间进近定位点开始,并使用中间航段的准则。
第91.175条 按仪表飞行规则的起飞和着陆 (a)除经局方批准外,在需要仪表进近着陆时,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必须使用为该机场 制定的标准仪表离场和进近程序。
(b) 对于本条,在所用进近程序中规定了决断高度/高(DA/DH)或最低下降高度/高 (MDA/MDH)时,经批准的决断高度/高(DA/DH)或最低下降高度/高(MDA/MDH) 是指下列各项中的最高值: (1) 进近程序中规定的决断高度/高(DA/DH)或最低下降高度/高(MDA/MDH)。 (2) 为机长规定的决断高度/高(DA/DH)或最低下降高度/高(MDA/MDH)。 (3) 根据该航空器的设备,为其规定的决断高度/高(DA/DH)或最低下降高度/高 (MDA/MDH)。
忽视最后进近航迹与跑道方向的 夹角
• VOR进近的最后进近航道经常与跑到方向有 一定夹角,准备时如忽略,会在低云、低 能见度情况下造成目视或对正跑道困难。
误认为按最低超障高度过FAF后 肯定是3度下滑角
• 图中标出的FAF高度只是最低超障高度,表 明该点的障碍物在此高度以下250英尺,如 每次进近不加计算按最低超障高度过FAF后3 度下滑,很可能会造成低于安全高度或跑 道外接地。
复飞航段:从复飞点(MAPt)开始,到航空器爬升到可以作另一次进近;或回到指定 的等待航线;或重新开始航线飞行的高度为止。当判明不能确保航空器安全着陆时, 进行复飞是保证安全的必要手段,因此, 每一个仪表进近程序都应规定一个复飞程 序。
进近程序构成
最后进近下降梯度的计算
最后进近下降梯度的计算
梯度=(547-15)/10.15*1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