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最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 秋思 课件(共19张PPT).ppt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 秋思  课件(共19张PPT).ppt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元曲,领略一下元曲那醉人的风采。
知识储备
作者简介
元代戏曲作家,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与关汉卿、郑
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元初作家中散曲流传得最多的一个。作
品豪放清逸,在他的作品中,最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
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誉为“秋思之祖”。杂剧以《汉宫秋》
文本学习
合作学习
1.第一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 到怎样的作用? 3.第三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小令中起何作用? 5.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本学习
合作学习
枯藤老树昏鸦
1.第一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运用了融情于景的写法,渲染了凄凉、萧
几根枯藤缠绕着一棵棵秃树, 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 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 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 秋景。
文本学习 用 自 己 的 语 言 描 述 你 读 出 的 画 面
整体感知
示例2: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 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 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 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 向远方踽踽( jǔ)而行。
天 净 沙
·秋Biblioteka 思马 致远
新课导入
散曲是元代的新诗体,是在民间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可以配乐 歌唱的长短句歌词,以后文人相继大量写作。散曲分小令与套数两 种。小令只有一支曲子。套数又叫“散套”,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 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一套至少两支曲子,多的可达三四十曲,没 有定数限制,但必须是同一宫调,而且要一韵到底。在结尾有“尾 声”,以表示首尾的完整和音乐的终结。散曲的长短句形式较词更 为灵活自由,最短的有一字句、二字句,最长的可有二三十字为一 句的。句中可以有衬子,使唱词生动、通俗、口语化。

《天净沙·秋思》PPT【优秀课件】

《天净沙·秋思》PPT【优秀课件】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萧瑟 荒凉

温馨 安适 恬静
比 反

凄凉 冷清
孤寂 愁苦
思 乡

断 肠
诗的写作手法 枯藤老树昏鸦
正面: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侧面:小桥流水人家
对比反衬手法
这首小令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 赞誉,一方面是由于它描绘了一幅 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 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 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 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有很高的 艺术成就。比较明显的特点是:
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心中都要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有什么样的眼界和胸襟,就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你的心有多宽,你 局有多大,你的心就能有多宽。我很平凡,却不简单,只要我想要,就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羡慕别人不如自己拥有,现在的努力奋斗成就未来的自己。人生要学 存了一次丰收;你若努力,就储存了一个希望;你若微笑,就储存了一份快乐。你能支取什么,取决于你储蓄了什么。没有储存友谊,就无法支取帮助;没有储存学识 储存汗水,就无法支取成长。想要取之不尽的幸福,要储蓄感恩和付出。人生之路并非只有坦途,也有不少崎岖与坎坷,甚至会有一时难以跨越的沟坎儿。在这样的紧要 再向前跨出一步!尽管可能非常艰难,但请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你的人生会无比绚丽!弯得下腰,才抬得起头。在人生路上,不是所有的门都很宽阔,有的门需要你弯 必要时要能够弯得下自己的腰,才可能在人生路上畅通无阻。跟着理智走,要有勇气;跟着感觉走,就要有倾其所有的决心。从不曾放弃追求,从不愿放弃自己的所有, 风景,领略太多的是是非非,才渐渐明白,人活着不只为了自己,而活着,却要活出自己你不会的东西,觉得难的东西,一定不要躲。先搞明白,后精湛,你就比别人 不舍得花力气去钻研,自动淘汰,所以你执着的努力,就占了大便宜。女生年轻时的奋斗不是为了嫁个好人,而是为了让自己找一份好工作,有一个在哪里都饿不死的 收入。因为:只有当你经济独立了,才能做到说走就走,才能灵魂独立,才能有资本选择自己想要伴侣和生活。成功没有快车道,幸福没有高速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的努力和奔跑,所有幸福都来自平凡的奋斗和坚持。也许你要早上七点起床,晚上十二点睡觉,日复一日,踽踽独行。但只要笃定而动情地活着,即使生不逢时,你人 器晚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受到什么伤害,都不要放弃和抱怨。放弃,再也没有机会;抱怨,会让家人伤心;只要不放弃,扛下去,生活一定会给你想要的惊喜!无 么伤害,都不要放弃和抱怨。放弃,再也没有机会;抱怨,会让家人伤心;只要不放弃,扛下去,生活一定会给你想要的惊喜!行动力,是我们对平庸生活最好的回击。 就在于行动力。不行动,梦想就只是好高骛远;不执行,目标就只是海市蜃楼。想做一件事,最好的开始就是现在。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只要你 悄酝酿着乐观,培养着豁达,坚持着善良,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只要你不颓废,不消极,一直悄悄酝酿着 着善良,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社会美好,自己坦荡才能感受生活喜悦,自己成功才能感悟生命壮观! 退的理由却有一百个。每条路都是孤独的,慢慢的你会相信没有什么事不可原谅,没有什么人会永驻身旁,也许现在的你很累,未来的路还很长,不要忘了当初为何而 现在,勿忘初心。每条路都是孤独的,慢慢的你会相信没有什么事不可原谅,没有什么人会永驻身旁��

《天净沙·秋思》PPT精品课件

《天净沙·秋思》PPT精品课件

作者介绍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 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家,与关汉卿、 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戏曲创作方面,音乐思想上,马致远的音乐思想经历了 由儒入道的转变;散曲创作上,马致远的散曲具有思想内容 丰富深邃而艺术特色精湛卓越的特点。
根本内容
• 枯藤老树昏鸦 • 深秋的黄昏,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
根本内容
小桥流水人家 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
缕缕。
根本内容
• 古道西风瘦马。 • 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这时,风尘仆仆的
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单独缓缓行进着。
根本内容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了, 漂泊未归的断肠人还远在天涯.
测试一下
• 3.小令共写了几种事物?具体指哪几种?
• 答:十种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瘦马、夕阳。
测试一下
4、?天净沙·秋思?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 的心情。
答案:在旅途中寂寞悲凉的心情。
• 5、"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2分〕 •
•答案: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比照,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
测试一下
• 6.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 •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

《天净沙秋思》ppt课件

《天净沙秋思》ppt课件

体裁介绍
曲是元朝成就最高的文学样式,分为杂剧和散 曲。杂剧属于戏剧,用于演出的作品。散曲分 为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小令只有一首曲,套 曲则由若干曲子连缀而成。
作者简介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与关汉卿、郑 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有曲状元之 称。年轻时有“佐国心,拿云手”之志,热 衷功名,却怀才不遇无法实现,漂泊半生, 终于看透了元朝的阶级统治,知道自己作为 一个汉人是无法再蒙人统治的王朝中出人头 地的,于是退隐山林,过起了“林间友,世 外客”的生活。
道。 ➢⑤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
伤的旅人。 ➢⑥ 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疏通大意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干枯的藤、衰老的树,黄 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 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 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 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 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悲 伤到极点的漂泊人还远在 天边。
在每个单字的名词前都用一个形容 词来修饰,既带有浓厚的主观感情 色彩,又减低了意象的密度,从而 在情感的表现与渲染上,造成一种 强大的聚合效应,即“意象的和 弦”。
小桥、流水 、人家——温馨、雅致、宁静、详和
整体感知
5.整体上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读完给人什么感受? 诗歌中原本看似并无关联的九种景物统一在一个画面中, 虽然画面不尽相同,但整体意境十分和谐,都表现了秋景 的悲凉肃杀,漂泊游子的羁旅之思,构成一种苍凉凄苦惆 怅的意境。 冷清、寂寥、孤单、寂寞的感觉。
整体感知
前三句运用了什艺术手法? 意象叠加法,列锦。 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
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 达情感的一种修辞。

天净沙--秋思--获奖优质课PPT课件

天净沙--秋思--获奖优质课PPT课件

“曲”分 类
杂剧 散曲
散套: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
小令:只有一支曲子
2021
三、 读 好 课 文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2021断肠人\在\天涯
四、图文结合、探讨问题
1、小令中共写了几种景物? 2、小令中的景物各自有何特点?所描绘 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色? 3、面对此情此景,旅人的心情又如何呢? 4、作者通过什么写作手法来表达自己的 感情的?
2021
六、考考自己:诵读课文 2021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 《渡荆门送别》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次北固山下》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灏《黄河楼》 7、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2021
2021
学习目标: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 歌及背诵。 二、理解《天净沙 .秋思》所描写 的景物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小曲所展 示的画面。
2021
一、走近作家
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号东篱,大 都(今北京)人。被称为“秋思之祖” 。
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 元曲四大家,是元初作家中散曲流传 得最多的一个。作品豪放清逸,杂剧 以《汉宫秋》为代表。
2021
二、了解常识: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分别代表着那个 时代文学作品的最高成就。
2021
枯藤 老树 昏鸦
萧 瑟 荒 凉
2021
小桥 流水 人家
旅途 所见 景象
内心 向往 精神 家园

4 古代诗歌四首 天净沙 秋思 课件(共21张PPT).ppt

4 古代诗歌四首 天净沙  秋思 课件(共21张PPT).ppt

寓情于景
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 “枯藤、老树、昏鸦、西 风、瘦马、夕阳”等景物 中,充分表达了漂泊天涯 的孤寂愁苦之情。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 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 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 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 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 术特征。 表达了作者孤寂愁苦、 思念家乡之情。
意象并列 用九种景物并列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 整的画面,没有动词、关联词,给读者 更大的想象空间,更多的想象自由。
为什么马致远的小令似乎更能打动人?
因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情绪、情感特点(惆怅、忧愁、悲苦)鲜明,这 和曲中的一系列富有这类情调而且妙合无痕的事物有着密切关系。其他三首比 较模糊,甚至不统一,如白朴描绘的画面色调与抒发的情感大相径庭。“断肠 人在天涯”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其他三首没有这么醒豁的“诗眼”。而且这一 句使全曲进入了人的心灵,显出情感的深度,其他三首基本上或较多地停留在 视觉图景的表层。
原文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
枯藤:枯萎的枝蔓。 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
家庭的渴望。 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
(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 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 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
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 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 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 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 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 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 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 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1张PPT).ppt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1张PPT).ppt
马致远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识记其中生字词,正确 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正确译讲诗文。(重点)
2、品析重点诗句,体会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重.难点)
了解感知
1、结合课下注释掌握诗歌文学常识。
马致远,字 千里,号 东篱 ,元代大都 人,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与关汉 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 有文场曲“状元 ”之称。杂《剧汉宫有秋》 、《青衫泪》
深入学习
理解课文内容,赏析名句,体会作者 思想感情。
1这首小令写了几种景物?描绘了一幅怎 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 桥、流水、人家、古 道、西风、瘦马、夕阳
这首小令描绘 了一幅绝妙的 深秋晚景图, 真切地表现出 天涯沦落人的 孤寂愁苦之情 。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2 赏析“枯藤老树昏鸦”一句。
“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的秋景, 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昏 鸦”的出现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和悲凉气 氛。
3 “断肠人在天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这句为全篇的主旨句、诗眼。
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直接抒情,道出了天 涯游子之悲。“断肠”一词为全篇主旨所在, 形象地表现了思乡的程度,是千古传诵的 佳句。
等十五种,散曲有辑本《东篱乐府》一 卷。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 “秋思之祖”。
写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 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 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 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也在羁旅途中, 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 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气氛,

七年级语文上册《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0张PPT)

七年级语文上册《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0张PPT)
2、抒发了旅人怎样的情感? 思乡之情
结构概括:
写景
天净沙 · 秋思
抒情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游子思乡 羁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 天涯
游子之叹
写作特色:
• 有机组合意象,营造苍茫悲凉的意境。
这首小令前三句用九个富有特色的意象,有机 组合成一个意象群,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令人动容的意境,对天涯 游子的孤寂和羁旅愁思起到了烘托渲染作用,恰到 好处。
下节 再见

/

/
西
/

/

/

/

/

/

/

《马丹阳》《黄粱梦》 地位: “元曲四大家”“曲状元”“马神仙”“秋思之祖”
唐诗
唐诗 宋词
唐诗 宋词 元曲
杂剧 散曲
杂剧
套数 小令
天净沙·秋思
[ 元 ] 马致远
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 驿道或年代久远的驿道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瘦骨如柴的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古秋风道萧西瑟,风一瘦匹疲马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 夕阳夕向西阳缓西缓落下下,悲断伤断肠肠人的人在还天漂泊涯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
1、首句写到了哪些景物?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 写旅人眼中所见
2、烘托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萧瑟荒凉
枯藤∕老树∕昏鸦
1、首句写到了哪些景物?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 写旅人眼中所见
2、烘托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萧瑟荒凉

第4课《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2张ppt)

第4课《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2张ppt)

第4课《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2张ppt)(共22张PPT)同样的秋天,不同的感受。

看过了曹操的秋天,让我们走进马致远的秋天——《天净沙·秋思》4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2、展开想象,感受诗歌描绘的画面。

3、结合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知识卡片元曲.小令“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

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兴起, 是元代的新诗体。

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散曲分为套数和小令。

《天净沙秋思》属于散曲中的小令。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此曲是元代小令中的名篇。

(小学课文:《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朗读活动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诵读诗歌,把握字形,读准节奏。

朗读活动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诵读诗歌,把握重音,读出感情。

朗读活动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诵读诗歌,读清层次。

说读活动枯藤:干枯的藤蔓人家:农家。

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悲伤、流落他乡的旅人,因为思乡而愁肠寸断结合解释,读懂意思说读活动参考译文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农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品读活动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栖昏鸦,小桥流水傍人家。

古道西风行瘦马,夕阳西下走天涯。

男女比读,体会原诗特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第4课《天净沙_秋思》课件(2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天净沙_秋思》课件(2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5
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是元代的新诗体, 分为散曲和杂剧。《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散曲的题目。
杂剧(戏剧)
“曲”分类
散曲
散套:由若干曲子相联而成的 组曲
小令:只有一支曲子
6
2、读准字音 3、读准节奏,注意押韵 4、全班齐读,读出情感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结束语: 秋思之美,美在意境,美在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孩子们,也许现在的大家对故乡还没有特别的感悟,但有一天,你们
背上了行囊,走向了远方,寻找属于大家自己的世界。你会发现,无论这 世间多么繁华,都比不上家人欢聚时刻的热闹;无论走过的旅途有多么美 丽,你,最喜爱的还是那条归家的小路。所以,孩子们,请珍视我们现在 的点点滴滴。因为,若干年后,在那个秋风拂过瞬间或是月亮升起的夜晚 ,这些往事都将成为我们心中最柔软的伤痛与甜蜜。
16
6.《天净沙·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 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
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 ,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 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 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成鲜明对照。
22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枯藤老树昏鸦”中三个景物,给人以萧索,寂寞,悲凉的 感受。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写沿途所见温馨人家,一扫游子内心 的悲凉。
C、“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抒游子的心理感受。 D、整首小令表达了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思乡的感情。

天净沙·秋思(共14张PPT)

天净沙·秋思(共14张PPT)
写法:以乐景衬哀情
赏析意象
古道西风瘦马
本句是通过 古道 、 西风 、 瘦马 等意象,为我们营造了 一个 孤独、寒冷 的意境。
夕阳西下
体会情感
断肠人在天涯
他因为想家了,悲伤到了什么程度?用了哪个词?
——断肠! 形容人痛苦到了极点。
思考:这是不是太夸张了?马致远为什么会
被伤到几乎痛断朝建国以后,把中国人分为四 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蒙 古人和色目人有种种特权,只有他们可 以被任用为官员。这是民族高压政策。 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已经 开始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 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 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担 任过地方小官吏,却未能实现他满腔抱 负,一生漂泊无定,郁郁不志。
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景物,哪几句写了 秋天里的感受(想法)?
前三句——写景 后两句——抒情
前三句中写了哪几种景物?我们在这些表示景物 的字用横线画下来,把形容这些景物的字用括号括起 来。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 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赏析语句
枯藤老树昏鸦
1.读这句话的感受?
在创作的过程当中,将自己的情感借助一 种具体的事物表达出来,就叫做 意象 ;
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 意境 。
赏析语句
小桥流水人家
感受 温馨、柔美
思考:这种氛围好像与我们刚才感受到的凄凉、
悲伤的氛围矛盾了,为什么要写这句,我改成“荒 村古墓残霞”不是更添悲凉之意吗?
古道西风瘦马 “我”的真实境遇 小桥流水人家 别人的生活
白朴、郑光祖。
关于元曲
“曲”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歌 形式,是元代的新诗体.
“曲” 分类

《天净沙 秋思》ppt课件共28张

《天净沙 秋思》ppt课件共28张

重点学习
发挥想象,最后一句描绘了怎 样的画面?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 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 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 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 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 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采取 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 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明对比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乡间图景,以此烘托出漂泊天涯的游子对家乡 的思念以及游子倦于漂泊的愁苦之情。
谢谢大家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三幅画面,为旅人的上场提供了条件, 有路便有行人,有马更有人。所以, 接下来,作者才把笔触伸向遥无归期 的旅人。“断肠人在天涯”,旅人的哀 愁油然而出。
重点学习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和同学讨论 一下《天净沙·秋思》这首诗的主题。
重点学习
课文主题 《天净沙·秋思》:勾勒了一幅凄凉萧条的秋景图像,以及与之形成鲜
代表作:《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
马致远自幼接受儒家教育,饱读诗书,勤

学六艺,遵循礼乐,对古琴艺术情有独钟,
致 远
作为一个传统文人,马致远推崇与喜爱古
琴的同时认为音乐具有陶冶情性、调节心
情、解闷忘优的作用,而且其散曲思想内
容丰富,涉及元散曲中的咏史、叹世、归
隐、闺情、叙事诸题材,并各具成就,拓
天净沙•秋思
七年级上册
元 曲
说起元曲大家,很多人会想起马致远这 个名字。他是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诗人 之一,一生留下很多抒发怀才不遇或羁 旅漂泊情绪的作品。他的经典名句至今 被人所传颂:“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 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优秀课件简精华版ppt

天净沙秋思优秀课件简精华版ppt
初读
文本欣赏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理解词意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枯藤] 干枯的枝蔓
[昏鸦] 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人家] 住户、农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译文
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 鸦,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 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 匹孤独的瘦马。
夕阳早已落下,漂泊未归的游子
还在天涯。
• 元曲
杂剧
套数: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

相联而成的组曲
曲 小令:又名“叶儿”,只有一
个曲子,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
词。由于它是能唱的文字,故
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有
一个名称,叫曲牌名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曲牌名) (题目)
[元]马致远
体裁:散曲 此曲是元代小令中的名篇。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作者:马致远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 生卒年不详,元代杂剧作家、散曲家。有 “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白朴、郑光 祖并称“元曲四大家”,杂剧以《汉宫秋》 最著名,散曲存《东篱乐府》一卷。

4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2张PPT).ppt

4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2张PPT).ppt

思考探究
《天净沙·秋思》中,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 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假如你身处其中,面对此情此景,会 有怎样的感受?
[参考答案] 这首散曲的语言富有特点,基本上是名词的连排(只有
最后一句的“在”例外),如同一个个电影镜头展现,关联看 似松散,实则紧凑,内涵丰富。这些意象的共同之处在于衰败、 荒凉,缺乏生气、活力,作者由此写出了“断肠”的凄切心情。
品一品
2.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 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这 些景物都是扣着什么来写的?
前者描绘了一幅凄凉深秋晚景图; 后者描绘了温馨恬静的景象; 情。
赏一赏 1.诗人为什么要写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
以乐景写哀情, 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和思乡。
元曲 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杂剧
和散曲两部分。
散曲 金元时期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新诗
体,用于写景、叙事、抒情。包括小令和散套两 部分。小令是单个的曲子,跟现代的歌词大致相 近,是按曲调创作的,每个曲调都有自己的名称。 各个曲调的字数和句式都不相同。课文中所选的 元曲,就属于这种形式。
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
译 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古旧的 文 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形容悲伤到极点。Biblioteka 天边,指远离家 乡的地方。
译 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家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 文
诗词品读
“枯”“老”“昏”等词营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气氛,
色彩之妙:“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这几个词,色彩明丽,景色清和,烘托出诗人的愉悦心境。

天净沙秋思PPT(共19张PPT)

天净沙秋思PPT(共19张PPT)
“夕阳”点出了时间,并照应了上文的“昏”字。
通过对比,更能衬托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
烘托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创设出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通过对比,更能衬托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 ●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夕阳/西下,
苦寂寞的心情。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天净沙是 曲牌名 ,秋思是题目 。 首句写到了哪些景物?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
小桥/流水/人家
•“小令”的第二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潺潺的流水上,横跨一座别致的小桥。水 边•这桥样边的的画面人带家给,你怎一样缕的袅感袅受?炊烟飘出屋外。
像一幅一幅幽远恬静的水墨画,给人温馨恬淡之感。
古道西风瘦马
小桥流水人家
(“我”的境况) 对比 (别人的生活) 多么希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难怪要悲痛欲断肠了。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荒凉
恬静 对比
反衬
凄凉
思 乡
断肠
情景再现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 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 乌鸦 ● 小桥下,流水潺 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 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 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
●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 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 元曲 套数 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 小桥流水边上的人家,也飘出了袅袅炊烟,等待劳累了一天的家人回到温馨宁静的家。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 。
2、写景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概括第三句诗中所描写的景致。

散 联而成的组曲 能朗读、背诵、默写《天净沙·秋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道西风瘦马”,与前二句相呼 应。萧瑟西风,吹打着孤独的旅人, 掀起他单薄的衣襟。孤独的旅人骑 着孤独的瘦马,蹒跚走在羊肠古道 上。
诗歌赏析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正逐渐沉到地平线下去,此时,正是人 们停止劳作,从田间,从作坊归家歇息的时候。 连乌鸦也在此时纷纷回飞,到枯藤缠绕的老树上, 寻找自己的窝巢。小桥流水边上的人家,也飘出 了袅袅炊烟,等待劳累了一天的家人回到温馨宁 静的家。面对昏鸦归巢,小桥人家,孤独的旅人 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 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 漂泊在荒远的他乡,难怪要悲痛欲断肠了。
品读
富安中学刘瑛
明意
诗歌赏析Βιβλιοθήκη 枯藤老树昏鸦首句写旅人眼中所见。苍老干枯的树上, 缠绕着苍老干枯的藤。黄昏时的乌鸦哀 鸣着,寻找着自己的窝巢。诗人选择了 “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各自 独立的意象,把它们糅合在一起,着力 渲染,突出它们的“枯”“老”和 “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 意境。
诗歌赏析
富安中学刘瑛
作者简介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大都人, 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被人称为 “元曲四大家”之一,更被时人美 誉为“曲状元”。因为这首小令, 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此曲 是元代小令中的名篇。
作者
富安中学刘瑛
简介
关于元曲
“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 是元代的新诗体. 剧曲(杂剧) “元曲” 散套(套曲):是同一宫调 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
散曲
小令:只有一支曲子
富安中学刘瑛
元曲小知识
我国诗歌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 的体式,如唐诗、宋词。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 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 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小令在 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 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 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 示不同的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 韵脚。曲牌表示曲调,另有题目。小令的曲牌常 是一个,即一首小令一个曲牌,但也有例外的。 《天净沙•秋思》属于散曲中的小令。
学习思考
1、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 2、写景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什么特 3、给这幅图画拟个恰当的名字。 4、前三句写景与后两句抒情是什么系?抒情的语 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5、第二句写景与一、三句写景是什么关系?这样 写有什么作用?
见下页
天净沙 · 秋思
游子思 乡图
马致远
苍凉 恬静 荒凉 思 乡
小结
背诵默写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背诵 新唱
夕阳西下
侧面:小桥流水人家
对比手法
小结
前三句写景,又句句写出了游子的客愁和乡思。“ 枯藤”一句写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乌鸦 哀鸣,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环境,含蓄地表示出了游子 无家可归之意。“小桥”一句推出一幅恬静温馨的画面, 与前两句形成鲜明的对照,引出游子的乡思。“古道”一 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侧 面反衬出游子旅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夕阳”点出了 时间,并照应了上文的“昏”字。“断肠”句直抒胸臆。 游子远离家乡,孤独漂泊。秋景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 人痛断肝肠呢!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 过写众多自然景物,情景交融,有情有景。把浓重深秋的 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因此,被后人称赞为“秋思之祖 ”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写景 烘 托 抒情
对 比 反 衬 断 肠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诗的写作手法 枯藤老树昏鸦 正面:古道西风瘦马
这首小令之所以获得 如此高的赞誉,一方面是 由于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 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 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 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但 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 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 义。另一方面,更主要的 是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比较明显的特点是:
品读欣赏
注意节奏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品读 欣赏
品读明意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 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 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 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 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小桥流水人家
诗人笔锋一转,推出一幅幽远恬静的 画面。潺潺的流水上,横跨一座别致的小 桥。水边桥边的人家,一缕袅袅炊烟飘出 屋外。这是伏笔,与下面的三句相映照, 起到强烈的反衬作用。如果说第一句是一 幅浓郁凝重的油画,那么,第二句则是一 幅清新淡远的水彩画。二者相得益彰。
富安中学刘瑛
诗歌赏析
古道西风瘦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