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11劝学检测含解析语文版必修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劝学

(A)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靛.青/纱锭.蓼.蓝/寥.落中.标/木直中.绳

B.跬.步/硅.胶槁.暴/镐.京猿猱./车柔

以为轮

·

C.参省./省.心舟楫./辑.要契.合/锲.而不舍

D.驽.马/弓弩.骐.骥/安琪.喽.啰/金石可镂.

项,diàn/dìng,liǎo/liáo,zhòng;B项,kuǐ/guī,gǎo/hào,náo/róu;C

项,xǐng/shěng,jí,qì/qiè;D项,nú/nǔ,qí,lóu/lòu。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省:反省。

B.用心一.也一:统一,一致。

C.声非加疾.也疾:快,急速。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隔绝。

项中的“一”应为“专一”的意思;C项中的“疾”应为“急剧而猛烈”的意思,这里指声音宏大;D项中的“绝”应为“横渡”的意思。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木直中绳,譸以为

..轮

B.学不可以

..已

C.蚓无爪牙

..之利

D.而绝江河

..

项,古义:以,介词,把;为,动词,做成。今义:认为。B项,在此句中和现代汉语中意思一样,都是“能够”的意思。C项,古义:鸟兽的爪子和牙齿。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D项,古义:长江、黄河。今义:泛指河流。

4.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石之铿然有声者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其余三项均为定语后置。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有槁暴,不复挺.

者 挺:直。 B.声非加疾.也 疾:声音宏大。

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就:就是。

D.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 须臾:片刻。

项,“就”是“靠近”的意思。

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

B.{吾尝终日而思矣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C.{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天下事有难易乎

项,介词,从/介词,表比较;B 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C 项,连词,表示承接关系;D 项,相当于“于”/语气词,表疑问,相当于“吗”“呢”。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即学习不可以停止。

B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几句,在比较中说明了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C .“登高而招……而绝江河”几句连续设喻,说明借助外物的帮助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D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说明君子之所以能超越常人,不在于先天素质,而在于后天的学习。

项,“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几句说明的是学习方法的重要。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智慧明通,行动不犯错误了。

(2)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一)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

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

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节选自刘向《说苑》)

(二)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节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三)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

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

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节选自刘向《列女传》)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孰与昧.行乎昧:暗,昏暗。

B.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庐:坟墓。

C.男则堕.于修德堕:通“惰”,懈怠。

D.师.事子思师:从师学习。

项,“庐”意为“简陋的房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B.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C.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D.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然后结合句中关键的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特点加以断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