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原发性脑出血是指因脑动脉破裂导致的脑内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危重疾病,具有高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特点。

脑微出血是一种危险因素,其对患者预后影响巨大。

本文将从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和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1. 高血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中,高血压是脑微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导致了脑血管壁的细胞增殖和基底膜增厚,破坏了脑动脉的弹性和机械性耐受性,造成了脑血管壁的脆弱性增加,从而增加了脑微出血的发生风险。

2. 血管病变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中存在的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炎症、动脉硬化、微动脉硬化等,是脑微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

这些病变会导致脑血管壁的异常改变,进而增加了脑微出血的风险。

3. 血液生化指标异常一些血液生化指标异常,如高胆固醇、高血糖、高脂蛋白等,会增加脑微出血的风险。

这些异常指标会加速血管壁的损伤,使之更容易发生微出血。

4. 年龄年龄是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脑微出血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

这与年龄相关的血管病变以及血管老化有关,使得血管更容易出现微出血。

5. 其他危险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危险因素可能影响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的脑微出血风险,如饮食、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

二、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脑微出血对预后的影响1. 预后恶化脑微出血会导致患者的脑损伤加重,加剧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导致预后恶化。

研究表明,脑微出血的存在会增加患者的残疾率和死亡率,降低生活质量。

2. 复发风险增加脑微出血的存在会增加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的脑血管事件的复发风险。

患者很容易出现再次脑出血,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3. 预后不良因素脑微出血对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的预后产生了不良影响,使得患者更难康复。

脑微出血会特别影响患者的意识状态、认知功能、言语能力、行动能力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原发性脑干出血临床分析参考模板

原发性脑干出血临床分析参考模板

原发性脑干出血临床分析【关键词】原发性脑干出血临床诊断治疗脑干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左右,脑干出血大多为桥脑出血,推测原因为高血压和隐性动静脉畸形等。

近年来由于CT及MRI应用于临床,对脑血管病的诊断更加准确,使我们对脑干出血的临床及预后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就我院近年来经颅脑CT证实的12例脑干出血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均为我院2008~2009年中门诊及病房所见病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67岁,平均52岁。

既往患者有原发性高血压者9例,继发性高血压者1例,高脂血症者8例。

发病至就诊时间2~24小时,平均14小时。

1.2临床表现12例中动态发病8例,情绪激动中发病3例,睡眠中发病1例,住院后立即行颅脑CT检查,证实为中脑出血2例,1例出血灶位于中脑中间部,出血量为3.6ml,另一例出血灶位于中脑偏右侧,出血量为6ml。

桥脑出血9例,位于桥脑中间部4例,位于一侧5例。

出血量0.6~9ml,延脑出血1例,出血量15ml,同时伴左侧丘脑梗塞灶,入院时查血压升高者11例,血压22.7~30kPa/13.3~22kPa,血压正常者1例,其主要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如下表:(见附表)附表神经系统症状体征1.3治疗中脑出血少见,内科治疗的预后较好,多采取保守治疗。

中小量桥脑出血,经CT测量出血在5ml以下者,一般多采用保守治疗。

对血肿继续扩大和出血量极大时,保守治疗无效,应及时手术,对不能耐受全麻者可及时进行抽吸减压。

脱水降颅压均采取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的方法,常用药物有甘油果糖、甘露醇和速尿。

甘露醇多在水肿高峰期(出血后2~5gd)使用,在水肿高峰期,对部分患者应用人血白蛋白。

控制血压和血糖平均动脉压在130mmHg以下者不予降压处理,平均动脉压超过130mmHg水平者予以降压治疗。

当然糖为200mg/dl 或更高时则予短期胰岛素治疗予以控制。

2结果本组经内科治疗9例,死亡7例,3例放弃治疗患者全部死亡。

86例原发性脑干出血临床观察分析论文

86例原发性脑干出血临床观察分析论文

86例原发性脑干出血临床观察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病理、临床症状以及诊治等方面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86例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痊愈患者患者40例,好转患者35例,死亡患者11例,总有效率为87.2%。

结论:原发性脑干出血疾病的预后与患者的意识障碍、部位、出血量大小等均有着较大的关系,积极的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对患者的疾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原发性脑干出血;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591-02脑干出血主要包含延髓出血、桥脑出血以及中脑出血等方面,我国脑出血的临床上脑干出血大概占10%,脑干出血具有较高死亡率、病情凶险以及起病急等基本特点,及时对病情进行正确诊断且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治疗,对脑干出血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86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86例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其中,男45例,女41例,最小年龄40岁,最大年龄85岁,平均年龄62.3岁。

本组86例患者中,20例患者意识清醒,20例深度昏迷,30例浅昏迷,16例患者有嗜睡的情况。

有35例患者瞳孔出现改变的情况,且瞳孔改变的直径在1~5mm之间,20例患者出现眼球震颤的情况。

其中,本组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中12例出现偏瘫症状,10例出现交叉瘫症状,20例患者出现四肢瘫症状,12例患者出现周围性面瘫的症状,15例患者出现动眼神经瘫的症状。

1.2方法本组86例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均通过头颅ct在发病后的1d内进行全面检查。

本组患者中,通过头颅ct检查发现有30例患者属于延髓出血,20例患者属于桥脑出血,36例患者属于中脑出血。

对患者的脑干血肿量进行分析,有20例患者血肿量在5~12ml左右,40例患者血肿量在2~5ml左右,26例患者血肿量小于2ml。

中医药治疗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10卷第21期 中华医学·血证·心脑血管 -13-中医药治疗脑出血的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f treating cerebral hemorrhage with TCM medicine宋鹏鹏1崔应麟2*董天平3(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2;2.河南省中医院,河南郑州,450002;3.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漯河,462000)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018)21--03证型:BGA【摘要】脑出血(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1]。

在脑血管中具有发病急、病情重,致死率、致残率高等特点,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其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然而西医治疗尚缺乏确切的疗效手段,中医药在防治脑出血方面有其独特优势,本文现将近几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脑出血方面的研究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医药;脑出血;研究进展【Abstract】Cerebral hemorrhage (ICH) refers to primary non traumatic brain hemorrhage, it is also known as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which accounts for 20% to 30% of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ute onset, severe illness, high lethality and disability rat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aging, the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has been on the rise. However,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is still lack of exact therapeutic means. TCM medicine has its unique advantage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erebral hemorrhage. The research of TCM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hemorrhage in recent years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Keywords】TCM medicine; Cerebral hemorrhage; Research progress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8.21.007我国脑出血(ICH)占脑卒中的17.1%~55.4%,明显高于西方国家的6.5%~19.6%,发病1个月内的病死率超过40%,而且大多数幸存者都不同程度的丧失了劳动能力,其中重度残疾占40%以上[2],如此高的病死率、致残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负担。

活血化瘀法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进展

活血化瘀法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进展

脑 出血 中医称 之 为 “ 出血 性 脑 卒 中 ” , 是 临床 常 生后 , 主要病 理 改 变 为 血 肿及 周 围水 肿 带 产 生 的 占
见急、 危、 重症 之一 , 其 死亡率为 4 0 %~ 6 0 %, 存 活 位效 应 , 造成 脑 组织 的机 械性 损伤 。血肿 压 迫 、 局部 率 中7 0 % 一 8 0 %会 留有后 遗 症 , 严 重影 响患 者 的健 缺血 、 缺 氧 以及 由此 引起 血管 通透 性增 高 、 血 管 活性 康, 因此必 须寻 求 积 极 有 效 的 治 疗 方 法 以最 大 限度 物质 、 自由基 产 生 、 钙 离子 超载 、 兴 奋性 氨 基 酸 、 炎 性 的降低 后遗 症 , 提 高患者 的 生存 质量 。近 年来 , 活血 物质 产 生 、 凝 血 酶 释 放 等进 一 步 导 致 缺 血 性 继 发 性 化瘀 法 治疗 已成 为普 遍关 注 的热 点 。现 就 近 年来 活 脑损 伤 J , 因此 要 及 早 纠 正 局 部 缺 血 、 缺 氧状态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0 3 6 9 . 2 0 1 3 . 0 5 . 0 3 0
中图分类号 : R 2 5 5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2— 0 3 6 9 ( 2 0 1 3 ) 0 5— 0 0 7 5— 0 3
【 综
述】
活 血 化 瘀 法 治 疗 原 发 性 脑 出 血 的进 展
宋பைடு நூலகம்国红 , 王登 芹 综述 , 闰 中瑞 审校
( 1 . 山东省济宁医学院l 临 床学 院, 山东 济宁 2 5 0 0 1 2 ; 2 . 济宁市第 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

2022原发性脑干出血诊治中国神经外科专家共识(全文)

2022原发性脑干出血诊治中国神经外科专家共识(全文)

2022原发性脑干出血诊治中国神经外科专家共识(全文)原发性脑干出血(primary brainstem hemorrhage,PBSH)是指排除了外伤、血管畸形、肿瘤等可溯源继发性因素的自发性脑干出血。

在无法溯源的PBSH中,多数伴发高血压病,在国内常称为高血压性脑干出血(hypertensive brainstem hemorrhage,HBSH),是高血压脑出血的最致命亚型。

血肿通过对脑干神经核团、传导束、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等重要结构造成破坏、挤压,迅速引发一系列严重症状。

通常起病急,致残、致死率极高,对现存所有治疗手段构成挑战。

由于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情况及治疗理念不同,国外发达国家很少对高血压脑出血进行积极手术干预,特别是对PBSH的手术治疗列于手术禁忌之列。

虽然国内许多单位已开展PBSH的手术治疗,但缺乏规范的循证医学研究。

因此,目前国内外均没有PBSH相关的专家共识和指南。

随着医学影像、评估方法和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观念不断受到挑战。

本文汇聚国内医学会和医师协会两大脑血管外科学组专家及所在单位的经验,同时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达成以下中国专家共识,旨在为大家提供PBSH临床诊治的参考和建议。

一、概要PBSH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最严重的亚型,占所有高血压性脑出血的6%~10%,最常见部位发生在桥脑。

责任血管位于脑干内部、邻近的小脑或丘脑,溢出的血液在脑干间质内扩展或由邻近丘脑、小脑向脑干内扩展并形成血肿,还可累及脑室系统。

损伤类型包括原发性损伤、继发性损伤及脑脊液循环梗阻所致急性颅内压增高引起的损伤。

因受损结构特殊,残存功能有限。

此外,重症管理不当及手术造成的医源性损伤也不容忽视。

由于出血量、累及部位、基础疾病、重症管理与操作水平的差异,PBSH 预后可能大相径庭。

适当的血肿分型可对治疗方案选择、预后判断带来方便,但目前缺乏统一标准,不利于规范化精准施治。

其次,因多数患者病情危重、预后差,临床常用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等评分方法对该病预后评估的区分度不高,难以对疗效作精细化评价,不利于现有方案的优胜劣汰。

脑出血研究进展

脑出血研究进展
作者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 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
北京 1 0 0 0 5 0
对 临床上 I C H 的管理有所帮助 , 改善患者 的功能预后 。
关键 词 脑 出血 ; 流行 病学 ; 病因 ; 损伤机制 ; 诊断 ; 治疗 ; 预后 ; 基 因型
中 图分 类 号 R 7 4 l ; R 7 4 3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0 1 — 1 1 7 X( 2 0 1 3 ) 0 6 — 0 4 5 5 — 0 4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2 0 1 3年 1 1 月 ・ 第 8卷 ・ 第 6 期
DOI 1 0 . 3 8 7 0 /  ̄ s s q. 2 0 1 3 . 0 6 . 0 1 8

4 5 5
综述 ・
脑 出血 研 究 进 展
张芹 , 张拥 波 , 李继梅
摘 要 脑 出血 ( I c H) 是死 亡率及致残率均高 的卒 中类 型。尽管关于 I C H的研究越来越多 , 但 是其死亡率仍 未 降低 。本文对 I C H 的流行病学 、 病因 、 损伤机制 、 诊断、 治疗 、 预后及相关基 因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期望
c e p h a l o p a t h y , C A DAS I L ) , 血 管 内淋 巴 瘤 病 , 脑 曲霉
病, 慢性 硬膜 下血肿 清除 , 肝 硬化及非 肝硬化 的酒
精性肝病是导致 I C H 的几 种 少 见 原 因 。
2 . 3 C A A 导 致 的 脑 叶 出血
2 4 . 2 / 1 0 ( 万人 ・ 年) , 黑人 为 2 2 . 9 / 1 0 ( 万人 ・ 年) , 西班牙
人为 1 9 . 6 / 1 0( 万人 ・ 年) ;且 发病率随年龄 而增加 。 I C H后 1 个月的死亡率为 4 0 . 4 %, 并未降低 ; 日本人 群死亡率最低 , 为 1 6 . 7 %。L o v e l o c k等f 3 _ 对英国人群 I C H发病率的研究显示 ,在 年龄 ≥7 5岁 的人群 中 , 发病率趋于增加 , 但所有年龄段 的 I C H 的发病率 没

原发性脑出血复发的临床研究

原发性脑出血复发的临床研究

主要原 因. 是考虑本病 的重要 线索 。本组 资料便 血 1 也 6例 占
8 g 肠 镜 检 查 是 诊 断本 病 的主 要 和 可 靠 的 方 法 . 于结 肠 粘 由 膜 损 伤 出 血后 很 快 被 吸 收 或 形 成 溃 疡 . 易 修 复 , 别 是 一 过 且 特 型 l 因 此 便 血 期 的 急 诊 肠 镜 检 查 为本 病 早期 诊 断 的关 键 c. 肠 镜 追 踪 对 判 断 预 后 很 有 价 值 本 病 一 过 型 的 治 疗 为 内科 综 合 治疗 , 多 经 1 大 0天 治 疗 可 恢 复 正 常 ; 疽 型 病 情 凶 睑 . 亡 率 坏 死 高, 应积 极外 科 手 术 治 疗 =近 年来 由于 生 活 水 平 的 提 高 , 尿 糖 病、 冠心 病 、 血 压 等 疾病 有 低 年 龄 化 倾 向 . 必 造 成 奉病 的 低 高 势
基础 病者 1 饼 占 6 . 基 础 病 者 6例 占 3 . 明 本 病 多 2 7 无 3 说 发生 于有 基 础 病 者 , 也 可 以发 生 于 无 基 础 病 者 。l 的发 病 机 但 c 制 是 有 上 述 基 础 病 后 易 形 成 肠 系 膜 血 管 狭 窄 而 致 结 肠 粘 膜 缺 血. 结果 形 成 缺 血 性 结 肠 炎 。 l c是 各 种 诱 困 ( 血 栓 、 塞 、 如 栓 动 脉硬化 、 血管 炎 ) 致某 段 结 肠 粘 膜绝 对 或 相 对 缺 血 , 生 组 织 所 发 损 伤 , 与结 肠 血 管 退 行 性 改 变 有 关 . 可 能 是 老 年 人 易 发 病 也 这
年龄化 . 引起重视 。 应 参 考 文 献
1 关 洁 . 云 霞 .缺 血 性 结弱 炎 的 内镜 与临 床 研 究 .中华 消化 内 链 杂 盂

脑出血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脑出血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治疗
ICH痫性发作同样可分为部分发作和大 发作,虽然痫性发作在理论上不会加重 ICH,且到目前为止也未显示会影响ICH转 归,但AHA卒中委员会建议预防性应用抗 惊厥药,建议采用苯妥英治疗1个月,尽 管这仅仅只是基于无对照的病例研究证据。 皮质下深部和小脑出血很少引起痫性发作, 对这类患者不应预防性应用抗惊厥药。
治疗
2、调控血压: 脑出血患者血压的控制并无一定的标 准,应视患者的年龄、既往有无高血压、有 无颅内压增高、出血原因、发病时间等情况 而定。一般可遵循下列原则: (1)脑出血患者不要急于降血压,因为脑 出血后的血压升高是对颅内压升高的一否进行降血压治疗。
治疗
医源性ICH患者应立即脉给予新鲜冷 冻血浆(使纤维蛋白原>100mg/dl)、血 小板(1u)和维生素K,直至国际标准 化比率(INR)正常。
治疗
7、痫性发作 与缺血性卒中相比,出血性卒中合并 痫性发作更为常见。痫性发作约发生于 10.6%的ICH患者中,大部分发生在ICH 早 期 ( 发 病 后 2 周 内 ) , 57% 见 于 最 初 24h内。 痫性发作的唯一独立预测因素是出血 位于皮质。 痫性发作与皮质出血的相关 性最为密切,特别是颞叶和顶叶出血。
治疗
5、其他内科治疗: 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是主要的非中 枢性并发症。气压装置和弹力袜的使用可减 少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在一项研究急性IC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的随机对照试验中,分别于发病后2、4和 10d开始注射5000U,3次/d。结果表明,发 病后2d开始治疗可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发生率,且并不增加血肿扩大的危险性。
临床表现和诊断
(3)腰穿检查 脑出血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时,腰 穿可见血性脑脊液。在没有条件或不能进 行CT扫描者,可进行腰穿检查协助诊断脑 出血,但阳性率仅为60%左右。对大量的 脑出血或脑疝早期,腰穿应慎重,以免诱 发脑疝。

不同类型脑出血患者血清PCT水平的差异与临床意义

不同类型脑出血患者血清PCT水平的差异与临床意义

不同类型脑出血患者血清PCT水平的差异与临床意义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是指脑部血管破裂或者自发性出血所致的一种急性脑卒中。

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往往会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脑出血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了解脑出血患者的血清PCT水平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对于脑出血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PCT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它是C-降钙素的一种前体物质,是一种多肽激素,在正常情况下在体内的水平很低,但在全身性感染和细菌感染的情况下,PCT的水平会显著升高。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PCT不仅在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脑卒中、脑出血等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表达也受到关注。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脑出血患者的血清PCT水平与其病情的严重程度、预后的不良情况及预后的相关性。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不同类型脑出血患者血清PCT水平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一、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原发性脑出血是由于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等原因导致的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

研究表明,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的血清PCT水平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有明显的相关性。

一些研究表明,出血量越大、出血部位越深、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越明显,其血清PCT水平也越高。

这表明,血清PCT水平可能与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脑出血后继发性感染是指脑出血后易发生感染的一种并发症,它常常是由于脑组织受损、免疫功能下降以及应激状态下免疫功能失调所致。

研究表明,脑出血后继发性感染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常常显著升高。

血清PCT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感染的程度、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对于脑出血后继发性感染患者来说,监测其血清PCT水平对于及时发现感染的情况、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同类型脑出血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血清PCT水平与脑出血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相关。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原发性脑出血血肿吸收、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将155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卧床、吸氧、控制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一般支持疗法,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病情适当给予调整血压、抗感染处理。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舒血宁注射液1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注射,每日1次。

两组均连续用药21天。

于治疗第4、第10和第21天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肢体功能改变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进行评价。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肿体积明显缩小(P<0.01),ESS评分较高(P<0.05)。

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促进脑出血时的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改善。

关键词舒血宁注射液脑出血临床研究与同等体积的脑梗死相比,脑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都较高。

研究表明大约1/3的患者在发病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进行性神经功能恶化,提示除血肿引起的急性损害外,还存在血肿周围继发性损害[1]。

笔者近3年来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出血102例,收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04年5月到2006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原发性脑出血患者155例,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确诊。

入选标准:①发病24h-72h;②年龄50-75岁;③出血量10-40ml;④单侧基底节区出血;⑤患者肌力<4级;⑥意识清醒或嗜睡。

排除标准:①出血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②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或肿瘤出血;③多灶性出血;④幕下出血;⑤混合型卒中或出血性梗死;⑥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02)和对照组(n=53),两组在性别、年龄、基线血肿量、基线欧洲卒中量表(European stroke scale,ESS)评分、既往史和并发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卧床、吸氧、控制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一般支持疗法,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病情适当给予调整血压、抗感染处理。

原发性脑干出血的病因分析、预后与临床研究

原发性脑干出血的病因分析、预后与临床研究
我 院33例 患者 均属 于复 治病 例 ,于 乳腺 癌初 期使 用过 不 同类型 和 不 同程度 的化 疗手 段 ,所 以 ,较容 易 出现多 药耐 药现象 ,而通过
盖 诺和 表柔 比星治疗 ,患者 的 临床有 效率 显著提 升 ,总 有效率 达 到 66.7%。同时该两 种药物 的价格较为 低廉 ,有利于 家庭 经济 困难的 家 庭 ,而患者 也较 为容易接受 。通过实验探 究显示 ,盖诺 和表柔 比星毒 性 反应一般是骨髓抑制 :白细胞 减少率达到 100%,主要为 I、 Ⅱ、Ⅲ 度逐 渐上升 ,分 别是21.2%、30.3%、48.5%。通 过进行粒细 胞集落刺 激 因子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 因子治疗 ,患者的骨髓抑制状况显 著缓 解 】。
临床 表现 、诊 断、 治疗 与预后 进 行 分析 。结 果 本 组 84例 中,平 均年龄 58.1岁。既往 有 高血压 病 史 66例 ,起 病 时伴 头晕 者最 多 (56例 ),
体 征 中 以不 同程度 运 动功 能障碍 者 最 多 (80例 ), 交叉性瘫 痪 为 本病 的主要 临床特 点 (72例 ),本 组总 病死率 为 33.3%。结 论 高血 压 动脉
物 敏感 性 及 有 效性 的对 比观 察 【J]_中华 医 学 杂志 ,2011,91(20):
1388.1392.
[2 ] 郝静 ,赵 鹏飞 .回顾性 分析 紫 杉醇 联合 表柔 比星新辅 助 化疗 方 案 . 治 疗三 阴性乳 腺癌 的疗 效 [J]冲 国 临床 药理 学 杂志 ,2013,29(7):
总之 ,盖诺 联合表 柔 比星治疗 乳腺癌晚期 患者具有较好 的临床效 果 ,根据其 临床 作用可作为 乳腺癌晚期治疗 的二线手段 ,经过我 院该 研 究证明 ,患者对 该药 的毒 副作用可耐受 ,因此 ,该治疗 方案值得 临 床推广使用 。 参 考文 献 【1] 臧 梦芳 ,张 咏梅 ,智 英辉 ,等 .乳 腺 癌对 吡 柔 比 星和表 柔 比星 的药

脑出血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脑出血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障被破坏 , 使其通透性增加 , 引起脑水肿。T F一 【 N 0还是 脑出
血后脑细胞凋亡 的诱 导 因素之 一。Man ye等。 用胶 原酶 加 。 肝素诱 导大鼠纹状体出血的研究 发现 , 出血 2 脑 4h后 , 血肿 周围组织 T F—c N N t A蛋 白表达升高 , mR 中性 粒细胞 、 巨噬细 胞和小胶质细胞中 T F一0的表达也升 高 , N 【 在造模 前 1 i 5m n
重视 , 出血在急 性期伴 随有 血肿 及其 周 围组 织发 生炎 症 脑 反应 , 并表 达多种 细胞 因子 和黏 附 分子 , 白细胞 介素 一l 如 (L一1 、 I ) 白细胞 介素 一6 I 6 、 (L一 ) 白细胞介素 一8 I 8 、 (L一 ) 白细胞介素 一l (L—l ) 肿瘤 坏死 因子 ( N ) 细胞 间粘 0I 0、 T F、 附分子 一l I A (C M—1 和血管细胞 黏附分子 一l V A —1 ) (CM )
质 , 人通过动物实验证 明人工重 组 的 I 有 L—la可 以 明显 减 r
脑 出血患者血 清 I 6明显 升高” , L一 ’ 其水平 变化 与患 者 G agw昏迷量 表评分 呈负相关 , l o s 与水 肿体积 和 占位 效应
呈正相关 ; 出血 性或缺血性卒 中患者脑 脊液 I 6含量较 L一 血清 中明显增 高 , 提示 患 者血 清 I L一6来 源 于 中枢 神经 系
统 。I 6对单核 细胞 有趋化作 用 , L一 引起脑 水肿周 围单核 细
胞增多 , 加重 血 肿 周 围炎 症 反应 。脑 出血 后 炎 性 细 胞 因 子 水
平越高 , 炎症 反应越 重 , 预后 愈差” 。I L一6作 为炎症 反应 免疫应答的重要调节 因子 , 其参 与脑 出血后损 伤 的机 制为 : 激活中性粒细胞 、 血管 内皮细胞 、 导黏 附分子 表达 , 诱 促进 炎 性细胞从血管向神经组织 移行 , 并可促使 中性 粒细胞释 放大 量的活性氧和弹性蛋 白酶 , 对血管 内皮 细胞和神经细胞 造成 直接的损伤 , 加重脑组织水肿及神经细胞 的坏死和调亡 。 4 白细胞介素 一8 I 8 (L一 ) I 8主要 由单核/ L一 巨噬细胞产 生 , 中性粒细胞有很强 对 的趋 化作 用 , 并使之激活 。出血灶 I L一8水平升高诱 导 中性 粒 细胞表达 L选择素 、 D l/ D 8 C 1b C 1 分 子 , C 1a C 1 、 D l/ D 8 引起 中性粒 细胞积 聚 , 血管壁损伤 。向强等对出血灶 I 8动 L一 态观察显示 …, 出血量大 的患者 出血灶 I L一8持续 增高 。 5 白细胞介素 一l (L—l ) 0 I 0 I L—l 0主要 由淋 巴细胞 和单 核/ 巨噬 细胞产 生 , 管平 血 滑肌细胞也可分 泌 I L—l。I 0 L—l 0通过 阻碍基 因转 录抑制

原发性桥脑出血的临床研究与分析(附76例报告)

原发性桥脑出血的临床研究与分析(附76例报告)

原发性桥脑出血的临床研究与分析(附76例报告)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桥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头颅CT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对76例原发性桥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原发性桥脑出血患者大块型预后最差,基底-被盖型次之,基底型和被盖型相对好,出血量>7ml或血肿横径>3mm者预后极差。

结论:原发性桥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决定出血量和出血部位。

关键词原发性桥脑出血临床表现治疗资料与方法2002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经头颅CT确诊的1052例脑出血中桥脑出血患者76例,男48例,女28例,年龄40~79岁,平均59岁,有高血压病史68例(89.5%),糖尿病史8例,脑梗死史6例,活动状态下发病者66例,安静状态下发病者10例。

诊断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

临床症状与体征:头痛、头晕60例(78%)、恶心、呕吐56例(73%),意识障碍58例(76%),呼吸障碍18例(23%),吞咽困难24例(31%),构音障碍16例(21%),中枢性高热44例(57%),四肢驰缓性瘫痪40例(52%),交叉性瘫痪10例(13%),去大脑强直10例(13%),双侧瞳孔针尖样缩小36例(47%),双侧瞳孔不等大12例(15%),单侧Babinski阳性24例(31%),双侧Babinski阳性36例(47%),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6例(21%),心肾功能障碍12例(15%),CT检查前只有10例临床明确诊断为脑干出血。

发病至扫描时间为2小时~7天。

CT表现:①出血部位及类型:分为大块型、基底被盖型、被盖型和基底型4种,大块型22例,弥漫性出血,广泛累及桥脑基底被盖,向上延及中脑,甚至破入脑室。

基底被盖型30例,出血主要位于基底被盖交叉处,蚕状高密造影,被盖型14例,出血局限在被盖部,量不多或呈点状出血。

基底型10例,出血位于桥脑基底部。

②出血量及CT值:大块型出血量为5.7~15ml,基底-被盖型出血量3.6~6.2ml,被盖型出血量0.5~5.2ml,基底型出血量为1.2~4.2ml。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现状和研究进展作者:贾红波杨光福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29期脑出血(ICH)是神经病学中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好发年龄50~70岁,也有文献[1]报道儿童以突然呕吐为主要症状时要注意ICH发生的可能。

在发达国家, ICH在脑卒中疾病中占10%~20%[2],在发展中国家为20%~30%。

且其30 d致死率为47.6%, 1年致死率为56.8%。

这表明, ICH疾病不仅仅是一个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低治愈率的疾病,而且对于我国有限的医疗资料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因此加强ICH相关研究,积极寻找ICH后脑功能恢复的方法,对提高其临床疗效和预后,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西医对ICH治疗的研究进展1. 1 调控高血压对于ICH患者的血压调控目前尚无统一的公认标准。

有研究显示[3],早期积极降压有利于减小血肿的扩大。

但ICH后血压增高也是机体的应激反应和维持足够的脑灌注压的保护性反应,所以应谨慎降压。

美国及欧洲卒中协会指南推荐:ICH时,血压可缓慢降至160/100 mm Hg (1 mm Hg =0.133 kPa),若合并其他疾病,可适当放宽降压范围[4]。

1. 2 降低颅内压 ICH水肿约在24 h达到高峰,维持1周后逐渐消退。

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治疗急性ICH的主要手段和重要环节。

但对于甘露醇和利尿剂的应用时间和剂量目前仍存在争论,多数还是倾向于在小或中等量高血压性ICH超早期(1. 3 止血和抗凝对于止血剂的应用,目前尚存争议,大量研究表明,只有在凝血功能障碍或者由抗凝血药物导致的ICH时才建议使用,而在高血压等别的原因导致的ICH时,应用止血药会加重ICH继发性损害,不利于ICH患者的预后[8, 9]。

1. 4 外科治疗外科治疗的目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清除颅内的血肿[10],尽量少的损伤脑组织,同时解除ICH的占位性效应,缓解颅内高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研究进展【关键词】脑出血;出血性中风;中西医结合ich(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跟据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ich占全部脑卒中10 %~20 %[1]。

其发病机制复杂,病因多样,病死率、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及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现代医学虽在治疗ich上有很大进展,但在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上仍未有更大突破。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ich取得了满意疗效,为今后ich 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 现代医学认识1.1 ich发生后的病理生理变化1.1.1 炎症反应脑出血后,凝血酶大量释放入血,已凝固的血块回缩形成的一些列产物释放到周围组织,从而触发炎症反应,引起白细胞的聚集,并释放细胞炎症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从而使血脑屏障受损。

研究发现[2],脑出血12 h内即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渗出,其吞噬作用可对脑组织周围神经细胞造成损伤。

1.1.2 脑水肿的形成脑水肿是ich后重要的生理病理变化,其主要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渗透梯度及占位效应。

脑出血早期,形成的血肿反应性的回缩,从而释放血浆蛋白至周围组织,使间质内胶体渗透压升高[3]。

②凝血酶的释放。

凝血酶与血脑屏障上受体结合,使脑微血管的内皮细胞收缩,从而使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进而加剧脑水肿。

③红细胞的溶解。

另外,早期脑水肿的扩大引起颅内压的急剧升高,使得正常的脑组织结构发生改变,血脑屏障受损,是影响神经功能及预后的重要因素[4]。

1.1.3 脑局部血液流变学的改变高慧娟[5]等通过研究发现,脑出血患者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均高于正常组。

脑出血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以及血小板膜凝血酶敏感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1.1.4 局部脑血流量改变脑出血后,由于水肿组织的直接压迫作用、机体的应激反应以及再灌注的损伤作用,使得出血局部的脑血流量下降。

原发性脑出血继续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原发性脑出血继续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用发生卒 中前使用 的降压药物 ; 择对脑 选
循 环 影 响小 的 降 压 药 物 , 1 受 体 阻 滞 如 3一 剂 、 C I 药物 。 A E类 合 理 应 用 甘 露 醇 , 脑 出 血 发 病 2 在 4 小 时 内 , 谨 慎 使 用 , 疗 程 一 般 7—1 应 其 O 天 , 超过 1 不 4天 。对 于 血 肿 大 、 水 肿 重 脑 颅 内压 显 著 增 高 者 及 脑 疝 病 人 用 量 可 以 大 些 , 每 4~6小 时 , 时可 联 合 应 用 其 可 同
脑 出血 的手 术治 疗至 今仍然 存在 争 议, 目前 的 临 床 研 究 还 没 有 足 够 的 证 据 证
明手 术 治 疗 优 于 内 科 治 疗 。 若 选 择 好 适 应 证 , 注 意 个 体 化 , 极 行 手 术 治 疗 有 并 积 可 挽 救 患者 生 命 。
参 考 文 献
临 床 进 展
C I E C O M M UNl V D 0 : T H N SE T C S
原 发 性 脑 出血 继 续 出 血 的 相 关 性 研 究
能异 常 尤 其 是 肾功 能 不 全 , 导 致 机 体 血 可
王 丽欣 王艳红 王 长 军
降 压 作 用 可 快 速 消 失 ; 荐 口服 用 药 , 推 应
针 对 血 肿 扩 大 的 治 疗 : 肿 扩 大 的 治 血 疗和处理是一个 复杂而困难的问题 , 目前 尚无 很 强 的针 对 性 措 施 , 临床 上 也 需 根 据 病 人 的具 体 情 况 进 行 分 析 , 取 稳 妥 的 治 采 疗 。对 于 血 压 急剧 增 高 的 病 人 , 当 的 降 适 低血压 对控 制 继 续 出血 有 重要 的作 用 。 缓慢平稳 降压 , 不 宜过低 , 需 慎重施 但 且

原发性脑干出血36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脑干出血36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脑干出血36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表现。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几年我院住院确诊的36例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资料。

结果:临床治愈6例,好转14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14例。

结论:尽快作脑CT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大小,积极治疗,改善预后。

标签:脑干;出血;临床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发病急骤,临床表现复杂,预后不良,历来被认为是最凶险的原发性脑出血类型之一。

近年来随着CT、MRI等影像学检查的广泛应用,对其临床表现及预后有了进一步认识。

现将近几年我院住院确诊的原发性脑干出血36例,进行简要的临床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4例,女12例。

年龄39~78岁,平均58.5岁。

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1],且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

活动状态下起病25例,情绪激动时发病7例,安静状态下起病4例。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6例,无高血压病史、但发病时血压增高4例,有糖尿病史6例,无糖尿病史、但发病时血糖增高5例,脑出血病史2例,脑梗死病史4例,有心电图改变18例。

脑桥出血30例,中脑出血3例,脑桥、中脑、延髓均有出血3例。

1.2临床体征头痛、头昏30例,恶心、呕吐28例,嗜睡10例,昏迷12例,视物摸糊、复视8例,吞咽困难15例,构音障碍13例,双侧针尖样瞳孔大小10例,双侧瞳孔不等大7例,凝视麻痹6例,偏瘫14例,交叉瘫5例,四肢瘫5例,单侧巴彬斯基征阳性12性,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10例,脑膜刺激征13例。

合并有严重并发症28例,高烧持续不退、肺部感染16例,上消化道出血8例,心肾功能障碍4例。

1.3影像检查所有病例均行头颅CT检查,1例行头颅MRI检查。

中脑出血3例,出血量1.2~2.8 ml,平均2.02 ml,出血灶直径0.5~1.8 cm;脑桥出血30例,出血量1.7~9.8 ml,平均3.9 ml,出血灶直径0.9~3.3 cm;中脑、脑桥、延髓均有出血3例,出血量6.8~12.6 ml,平均8.6 ml,均破入第四脑室。

(大学资料)脑出血2(1)

(大学资料)脑出血2(1)
docin/sundae_meng
docin/sundae_meng
脑出血血肿周围继发损害vs脑水肿
CT/ MRI等影像学资料表明 ,脑出血 (ICH) 后1 h可发生脑水肿 ,2 4h开始明显 ,3~ 5d 脑水肿达高峰 ,此时脑水肿可是血肿大小 的 2~ 4倍?
脑出血后水肿是间质性脑水肿、血管原性 脑水肿和细胞毒性脑水肿的共同结果 ,脑 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 的机制。
肿扩大独立相关(P=
0.025).
docin/sundae_meng
ICH后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
凝血功能障碍 :
过量饮酒、肝病以及由此引起的凝血系统功 能障碍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生及血肿扩大 中起一定作用。
但也有人认为 ,脑出血后 血肿周围区域血流改变 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不足 以引起组织的缺血性损 伤。
docin/sundae_meng
缺血因素如何在临床中证实?
SPECT PET fMR(PW,DW) Xe-CT PCT
docin/sundae_meng
PW-CBV
docin/sundae_meng
docin/sundae_meng
脑出血血肿周围继发损害vs脑水肿
红细胞溶解及释放的血红 蛋白在迟发性脑水肿的作 用----红细胞大量溶解与补 体系统的激活有关 ,补体系 统激活后形成膜攻击复合 体从而导致细胞溶解和炎 症反应 ,引起脑水肿
docin/sundae_meng
脑出血血肿周围继发损害vs脑水肿
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可能涉及以下几个 阶段 :
❖ 第一阶段 (开始几小时 )血肿内血浆蛋白的渗 出以及血凝块的回缩作用 ;
❖ 第二阶段 (第 1天 )凝血过程产生的凝血酶的 作用 ;

脑出血研究新进展

脑出血研究新进展

[文章编号]1006-2440(2012)06-0566-03脑出血(ICH)是脑实质内血管的自发性、急性出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及工作压力的增加,ICH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

ICH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第三大致死疾病,第一大致残因素。

作为脑卒中各类型中死亡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国内ICH的发病率占到脑卒中的17.1%~55.4%,明显高于国外6.5%~19.6%的发病率[1]。

本文就ICH的最新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以期为临床预防和治疗ICH提供相应参考。

1脑出血的病理损伤机制研究进展ICH后对脑组织造成的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是造成脑组织神经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2]。

既往研究认为ICH是一个单向、简单、迅速的过程。

患者出血后会在几分钟内自行停止。

现代研究认为ICH的发生是一个涉及到不同时相、动态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

症状出现的几个小时内血肿持续扩大,继发脑损伤发生在出血后数天内,凝血酶及其它相关终产物可以导致脑损伤和脑水肿。

1.1ICH对大脑的直接病理损伤(1)大量ICH对患者脑组织产生巨大压力,容易造成对脑组织的膨胀性损害。

(2)继发性脑组织移位及出血侵入脑室。

(3)丘脑部位的损伤。

(4)ICH部位周围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

1.2ICH对大脑的继发性病理损伤(1)早期血肿扩大。

目前研究对ICH早期血肿扩大的机制尚未明确。

在部分ICH患者中可以检测到颅内压的急剧升高,形成多发散在小出血灶,这些小出血灶会进一步扩大血肿。

有研究认为血肿扩大与心率没有直接关联,以改变血流动力学参数作为干预目标的治疗不能减少早期血肿的扩大[3]。

(2)血肿对脑水肿形成发展的作用。

研究表明ICH释放的血红蛋白可能是脑水肿形成的物质基础[4]。

ICH后血肿周围有白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并释放细胞毒性介质,从而加重脑损伤。

炎症反应是指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的血管丰富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过程。

炎症反应在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时也会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摘要】脑出血是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疾病,近年来发病率还有上升的趋势。


前的治疗研究一般是在手术治疗和超早期止血治疗两个方面,本文主要是针对近
期原发性脑出血的治疗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原发性脑出血;研究进展;医疗报告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009-02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rimary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Xu Yande.
Longkuaang Central Hospital of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Yantai 265700, China
【Abstract】 Cerebral hemorrhage is a kind of common disease, in recent years the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has a tendency to rise. The present treatment and research, are generally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and super early hemostatic
treatment the two aspect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cerebral hemorrhage recently.
【Key words】 Of primary cerebral hemorrhage; The research progress; Medical report
脑出血一般是指源于脑实质内血管的非创伤性自发出血。

出血也可以进入脑
室或者是蛛网膜下腔。

ICH中所占卒中只有10%~15%。

原发性ICH占整个ICU的85%,危害性之大可见一般。

原发性ICH一般是在长期高血压或者是淀粉样脑血
管病的作用下发生病理改变的小血管自发爆裂造成的。

继发性ICH和血管畸形、
肿瘤、外伤等有关系。

本文主要是对原发性脑出血的治疗进展做出一些论述。

1.原发性脑出血的病理生理学
1.1 早期的血肿扩大
最近几年专家对ICH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大多是认为脑出血是一个
简单、快速的单向过程,认为出血过几分钟就会停止。

但是现在的观点认为它是
一个复杂的过程。

早期的血肿扩大出血是持续性的并且血肿会在开始后的几个小
时内持续扩大。

ICH在早期会引起血肿扩大,目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不是很
清楚。

在治疗过程中,有的患者会出现颅内压的急剧升高、局部组织受压变形而
导致的出血[1]。

血肿周围的小出血灶会因为这些现象而出现血肿扩大。

还有一些
其他导致血肿扩大的因素,其中包括与静脉流出受阻相关的静脉血管充盈,血脑
屏障遭到破坏,局部短暂的凝血功能障碍等等。

1.2 血肿周围的脑损伤
以前大多数人都是认为脑组织的水肿是在出血后的第三天到达最高峰,但是
在实际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很多患者的神经功能恶化是在出血后的第一天最严重,
之后病情会逐渐好转。

临床中发现,CT上水肿的扩大和中线的移位在出血后的两周之内会逐渐发展,但是临床症状并不会出现严重的恶化。

目前的研究认为,导
致ICH第一天就神经功能恶化严重的主要因素是脑组织受损和肿胀引起的颅内压
升高。

有专家认为,血肿的周围存在着缺血半暗带,继发的神经功能恶化和细胞毒
性水肿可能和半暗带的损伤有一定的关系[2]。

不过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症状开始
后的6小时内,用PET和MRI并没有在血肿的周围发现缺血脑组织的存在。

有专
家发现血液凝固的时候会产生富含凝血酶和其他的凝血终产物的血浆,这些物质
释放到脑组织之后就会产生相应的炎症。

细胞毒性因子和炎性介质的活化与表达,
白细胞的趋化和血脑屏障的破坏已经在实验过程中得到验证。

如果在临床中证实
了这种假设,就可以用抗炎治疗来预防继发性脑损伤。

2.血肿扩大和水肿发展的预测因素
2.1 预测血肿扩大的因素
从症状开始到初次做CT检查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影响预测早期血肿扩大的危
险因素。

间隔时间越短,在CT上发现血肿扩大的可能性就越大。

影响因素除了
时间间隔还包括肝病、伴有高血糖的高血压、出血形状不规则等因素。

2.2 预测水肿发展的因素
水肿的形成包括你几个过程,首先是凝血块的收缩和血清的产生;其次是在
凝血过程中激活和凝血酶的产生;红细胞在这个过程中会进行溶解,血红蛋白也
会出现神经元的损伤。

凝血酶可以促进水肿的形成,抑制凝血酶的发生可以有效
缓解水肿情况。

凝血酶会促进炎症的发生几率,对细胞毒性作用和破坏血脑屏障
也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基质金属蛋白酶也会在ICH中起到一定的作用[3]。

这种蛋白酶主要负责的是
细胞外基质的重塑、趋化性和前体分子的蛋白酶裂解,在ICH中可以看到基质金
属蛋白酶的上调。

MMP—9存在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和水肿的发生发展有着很密切
的关系。

3.治疗过程
3.1 初步处理
医生一般会对ICH患者进行评估,处理气道、呼吸、循环等治疗。

如果患者
有呼吸停止的危险医生就要对患者进行急诊插管和机械通气。

有些患者医生还会
对他进行降低血压、控制颅内压增高等治疗内容
3.2 超早期凝血治疗
早期凝血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少血肿的体积增大,通过预防可以有效减少脑
出血的现象。

目前来说可以应用的药剂包括冷冻血浆、浓缩因子IX、血浆冷沉淀
物等等。

激活的重组因子可以在刚开始有效限制血肿增大,是最好的候选药之一。

3.3 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放置颅内压监护仪、梗阻性脑积水、血肿减压术等等。

开颅减
压术一般都是用于脑叶出血。

在对ICH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昏迷患者要采取保
守治疗。

手术的治疗对象是血肿体积在25~85ml之间的临床症状恶化患者。


于ICH患者手术治疗的指标目前还不是很明确,需要进一步的确立。

3.4 大脑功能修复治疗
神经干细胞是目前是目前正在研究的治疗脑出血的一种方法。

现在已经在动
物身上取得了比较成功的效果。

专家把老鼠的胚胎神经干细胞注入血肿核内发现
干细胞可以分化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能够有效改善血肿状况。

不过目前关于干细
胞治疗血肿的研究还不完善,需要专家进行更好的完善。

4.结束语
ICH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会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如何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是医疗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目前对于原发性
脑出血有很多研究分析,不过有一部分研究还是停留在动物模型上,并且在动物
身上已经取得了胜利。

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以有效修复大脑功能,有关人员还需要
进一步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忠.原发性脑出血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11:862-864.
[2]王文娟,刘艳芳,赵性泉.脑出血治疗指南[J].中国卒中杂志,2006,12:888-899.
[3]杨磊,秦伟,胡文立.脑出血研究新进展[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01:114-1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