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精品

合集下载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知识点整理第三章第二节“稷下学宫”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知识点整理第三章第二节“稷下学宫”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知识点整理第三章第二节“稷下学宫”第三章第二节“稷下学宫”一、含义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位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它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东方文化教育和学术的中心。

它具有政治、学术和教育的多重社会功能。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文化、教育发展创造的结果,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性质稷下学宫是一所官家主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询和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

1、讲学: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通常允许教者自由择徒,随处讲学;学者可以自由择师,随处求学。

2、著述:稷下学宫的重要特色是学术性,一方面表现为各家学派的讲学和思想交锋,另一方面表现为著书立说。

稷下学者留下的著作很多。

3、育才:稷下学宫罗致了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的学派,而来稷下的学派又均有本学派的从学弟子。

这些私家学派通过大师的著述和讲学,培养了学派的传人和时代所需要的各种人才。

此外,稷下学宫还成为一个事实上的咨政议政机构。

三、稷下学宫的特点1、学术自由:这是稷下学宫的基本特点。

为了鼓励学者进行理论探讨,齐国君主让学者“不治而议论”,即不担任具体职务,不加入官僚系统,却可以对国事发表批评性的议论。

容纳百家是学术自由的一种表现,出于“争天下者必先争人”的明确意识,来者不拒,包容百家,这是稷下学宫的办学方针。

在稷下学宫的各家各派,其学术地位是平等的。

稷下学宫容纳百家,欢迎游学,来去自由,既允许个别游学,也允许集团游学;相互争鸣与吸取是学术自由的又一种表现。

学术辩论带来稷下诸学派的吸收、交融、分化和嬗变。

到过稷下的不少学派和学者都表现出兼收并蓄的特点。

2、待遇优厚:稷下学宫发扬了礼贤下士的风格,给稷下学者以非常优厚的待遇。

“不治而议论”是齐国君主给予学者很高的政治待遇。

学者看重的是自己的思想能否被接受,人格是否受尊重。

优厚待遇还表现在物质待遇上,给稷下学者以优越的物质待遇甚至惠及其弟子,这是稷下学宫能长期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知识点整理 第二章 第四节 “孔子教师论”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知识点整理 第二章 第四节 “孔子教师论”

第二章第四节“孔子教师论”
孔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是儒家教育理论的奠基人。

孔子的教师论如下:
1、学而不厌:教师应注重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

2、诲人不倦:教师以教为业,也以教为乐,要树立“诲人不倦”精神。

这还表现在以耐心说服的态度教育学生,给予学生高度的爱和责任。

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诲人不倦是教学态度的思想基础。

3、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有两层含义:
第一,“故”指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新”指现在的社会实际问题。

教师既要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社会实际问题,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二,新旧知识之间有联系,要求学生温习旧知识时能积极思考、联想,深化认识,获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教师有传递和发展文化的使命,既要注意继承,又要注意创新。

4、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强调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甚至认为身教比言教更重要,对学生有巨大的感化作用,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以身作则。

5、爱护学生:教师应该爱护关怀学生,提倡要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爱护学生,更要尊重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爱戴。

6、教学相长: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并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的。

他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

这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了自己。

注:“教学相长”是一个常考的名词解释,咱们主要答《学记》中的就可以。

最新-中国教育史-孙培青-课件-PPT文档资料

最新-中国教育史-孙培青-课件-PPT文档资料
·《中国教育史》的历史 ·为形成教育思维提供素材
2020/9/29
3
第一章:原始社会时期的教育
一、中国教育的起源
·“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教育源自人类的生产劳动,服务于人类的生存 与发展。
二、中国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教育目的:培养生产劳动者
·教育权利与机会均等,男女受教育(内容) 的不同,因于生理差异而非等级尊卑
2020/9/29
5
三、西周的教育
·“以礼造士”与“学在官府”
·西周的学校
国学:大学、小学
乡学
·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
六艺的内容: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的特色:文武兼备、知能兼求、教有所别
六艺的历史影响:“六艺”不仅是教育内容,
而且成为一种教育模式,成为后世儒家学者谈论教
育改革的范本。
2020/9/29
“亚圣”与“孔孟之道”
2020/9/29
17
大致在隋唐之前,《孟子》只是“子”书之一,之后则 逐步上升为儒家经典。唐代宗宝应二年(763年)礼部侍 郎杨绾上疏建议将《孟子》列为“明经”科目,与《论 语》、《孝经》并列,预示《孟子》地位开始变化。宋神 宗熙宁四年(1071年)二月,《孟子》首次被列入科举。 之后,特别是经过朱熹的集注,《孟子》与《论语》、 《大学》、《中庸》并称“四书”,地位超越了儒家传统 的“五经”,成为元、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官学教育 与科举考试的必修科目。
22
教育的作用:“化性起伪” 3.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 a.培养“君子”、“圣人”或“大丈夫”(富贵 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治人的“劳 心者” 坚定的信念:“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伦理道德是基本的教育内容:学校教育的目标即 在“明人伦”。其所谓“人伦”,即社会中最基本 的五种人际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 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尤为重视其中的 “父子——孝”与“兄弟——悌”关系,以此为中 心,建立了一个道德规范体系——“五常”(仁、 义、礼、智、信) 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 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考试重点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考试重点

2016年长江大学中国教育史重点1.学校萌芽的传说(“成均”“庠”的功能)P9关于学校的传说,首先,氏族部落联盟时,凡宗教仪式和公众集会,必有音乐。

音乐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显贵者重视音乐修养,他们的子弟均受乐教。

乐师掌管音乐事务,日常演奏之地亦为实施乐教之地,这个场所称之为成均,成均并非劳动场所,所进行的教育不以生产劳动为内容,教育和学者已脱离生产劳动,成为专门从事学习的人。

其次,古史中还有虞氏之学为“痒”的传说。

孟轲说:“痒者,养也”,在氏族公社中,教育年轻一代任务,有丰富生活经验的老人承担,这种活动就要老人方便,一般在养老地方进行,所以痒也为教育场所。

由此可见,成均或痒是原始社会末期开展的多种活动的机构,包括当时的教育活动在内,虽然不是正是学校,但它开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活动,为以后专门教育机构产生奠定基础。

2.夏、商、西周官学的基本特点。

P11-P22夏代是奴隶社会教育形成时期,商代时得到进一步发展,至西周则达到鼎盛阶段。

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为“学在官府”。

教师由官吏兼任,即“官师合一”。

西周建立两大系统的学校,即国学和乡学,国学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

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

3.六艺教育P22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商代有所发展,西周在继承商代六艺教育的基础之上使它更为发展和充实。

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

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

它既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也重视文化知识;既重视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既重视文用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六艺的内容:礼、乐、射、御、书、数“礼”的内容广泛,凡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皆为包括;“乐”受到高度重视,内容包括诗歌、音乐和舞蹈;“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书”指的是文字读写;“数”指的是算法。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7~9章【圣才出品】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7~9章【圣才出品】

第7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7.1 复习笔记一、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1.文教政策宋初的统治者在统一国家之后,对统治策略做了重大改变,由原来的重视“武功”,改为强调“文治”。

与统治策略的这一转变相适应,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

概括地说,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1)重视科举,重用士人北宋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开始重用文人,充任全国各级政权的官吏,军队也受文官节制。

正因为政治上迫切需要文人,于是便利用传统的科举考试,大量取士。

(2)“三次兴学”,广设学校宋初重视科举考试,却忽视了兴建学校培育人才,因此开始广设学校培育人才。

“兴文教”的政策在宋初主要表现为重视科举选拔人才,在此之后,将侧重点放在兴学育才。

自庆历四年(1044年)后,宋朝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三次著名的兴学运动。

①庆历兴学是由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兴学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普遍设立地方学校,诏州县立学;第二,改革科举考试,规定科举考试先策,次论,次诗赋,罢贴经、墨义;第三,创建太学,并在太学中推行胡瑗的“苏湖教法”。

②熙宁兴学是由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和推进的,教育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第二,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第三,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第四,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第五,改革科举制度。

③崇宁兴学是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第二,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第三,新建辟雍,发展太学;第四,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上述三次兴学运动,虽然前两次均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都不同程度地将宋朝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第三次兴学,对宋朝教育事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更是超过了前两次。

因此,这三次兴学运动是宋朝“兴文教”政策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体现。

(3)尊孔崇儒,提倡佛道宋朝统治者尊孔崇儒,大力提倡佛、道,其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但积极提倡的结果,使儒、佛、道三家在长期而激烈的斗争中,逐渐走上了融合的道路。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7~9章【圣才出品】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7~9章【圣才出品】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7~9章【圣才出品】第7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7.1 复习笔记一、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1.文教政策宋初的统治者在统一国家之后,对统治策略做了重大改变,由原来的重视“武功”,改为强调“文治”。

与统治策略的这一转变相适应,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

概括地说,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1)重视科举,重用士人北宋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开始重用文人,充任全国各级政权的官吏,军队也受文官节制。

正因为政治上迫切需要文人,于是便利用传统的科举考试,大量取士。

(2)“三次兴学”,广设学校宋初重视科举考试,却忽视了兴建学校培育人才,因此开始广设学校培育人才。

“兴文教”的政策在宋初主要表现为重视科举选拔人才,在此之后,将侧重点放在兴学育才。

自庆历四年(1044年)后,宋朝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三次著名的兴学运动。

①庆历兴学是由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兴学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普遍设立地方学校,诏州县立学;第二,改革科举考试,规定科举考试先策,次论,次诗赋,罢贴经、墨义;第三,创建太学,并在太学中推行胡瑗的“苏湖教法”。

②熙宁兴学是由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和推进的,教育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第二,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第三,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第四,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第五,改革科举制度。

③崇宁兴学是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第二,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第三,新建辟雍,发展太学;第四,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上述三次兴学运动,虽然前两次均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都不同程度地将宋朝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第三次兴学,对宋朝教育事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更是超过了前两次。

中国教育史 华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孙培清

中国教育史  华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孙培清

第一章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提出什么理论?答: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是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答:(1)生产劳动的教育(2)生活习俗的教育(3)原始宗教教育(4)原始艺术教育(5)体格和军事训练。

3.试述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答:(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2)以生产经验为教育内容,内容包括多个方面(3)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4)教育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5)男女教育有别,根源在于分工(6)教育还没有专职场所和专职人员。

第二章1.奴隶社会教育制度形成于何时?有哪些历史性变化?答:形成于夏代。

历史性变化:(1)教育目的:原始社会时期是为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生活和群体生产活动的需要;在夏代,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后代培养成能射善战的武士。

(2)教育内容:原始社会包括生产劳动教育、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在夏代,变化有重视军事训练、宗教教育和人化道德教育。

(3)教育方式与手段:原始时期在于言传身教,教育在生产活动中进行;在夏代,教育主要为学校教育,夏都设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地方上也有学校。

(4)等级性:原始时期教育权利平等;在夏代,教育具有明显的等级性。

2.六艺教育的内容是什么?答:礼乐射御书数礼:五礼: “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祗,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以宾礼亲邦, 以军礼同邦国, 以嘉礼亲万民”。

六仪: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车马之容。

乐:诗歌、音乐、舞蹈。

乐教包括乐德、乐语和乐舞。

射:射箭的技术训练御: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书:文字数:数的顺序名称、记数的符号、甲子记日法、朔望的周期、计数的方法、十进位和四则运算。

总之,六艺教育既重视思想道德及文化知识3.春秋时期历史性的教变革有何表现?答:表现:私学取代官学。

“官学衰废”“私学兴起”。

由于世袭制度、王权衰落、战争动乱导致了官学衰废。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重点内容整理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重点内容整理

第二章第三节“六艺教育”一、六艺的内容西周不论是国学还是乡学,不论是小学还是大学,都以“六艺”为基本学科,只是在要求上有层次的不同。

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商代有所发展,西周在继承商代礼仪教育的基础上,使它得到发展和充实。

1、礼乐:奴隶主贵族的礼和乐是密切配合的,凡是行礼的地方,就需要有乐。

礼乐贯穿于整个社会生活,体现了宗法等级制度,对青年一代政治思想、道德品行的培养有重大的作用。

礼:凡政治、伦理、道德、礼仪都包括在内,周礼的教育不仅在于养成礼仪规范,同时具有深刻的社会政治作用,通过礼制表明尊卑上下的等级关系,强化宗法制度和君臣等级制度。

乐:包括诗歌、舞蹈和音乐,是当时的艺术教育,陶冶人的感情,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要求,使强制性的礼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需求。

2、射御:射:拉弓射箭的技术。

御:驾驭战车的技能。

西周的武装力量以战车为主,武士必须有驾驭战车的技术,青年达到一定年龄就要受训练。

3、书数:书:文字。

西周时期把文字构造规律归纳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个方面,称为“六书”。

当时有了我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史》。

这是西周小学主要的教学内容。

数:算法,以及历法等与数字计算相关的知识。

这也是西周小学的主要教学内容。

二、六艺的特征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

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

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

它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事;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个人道德修养。

六艺教育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可供后世借鉴。

三、意义“六艺”教育经历了夏、商的发展,到西周最为完备,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

“六艺“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重视传统文化,也重视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又重视武备;既要求符合礼仪规范,又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总之,“六艺”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文明发早期的辉煌。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1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1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第1章原始时期的教育1.讨论教育起源问题,对认识教育发展有什么启示?答: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颇受一些研究者的关注,既是教育史研究的范畴,也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1)就现行的研究成果而言,最根本的就是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教育是否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二是动物和人在可受教性上是否有本质区别;三是人是否必需教育。

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在教育理论的发展史上人们的看法并不很一致,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教育的心理起源论、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2)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除以上所述各种观点外,还有教育起源于以劳动为核心的人生发展说、教育起源于军事训练说、教育的知识授受起源说等等,同时也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教育逻辑起点的探讨,至今未能形成完全一致的看法,但其理论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3)教育的起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是整个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点,涉及教育理论研究的各个层面,需要有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学科为依托,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所有课题中,教育起源是最具“历史感”,最负重的课题。

讨论教育起源问题,历史地考察教育现象,有助于了解教育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加深对今日教育的认识。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答:公社时期主要的教育活动有以下儿个重要方面:(1)生产劳动的教育氏族公社时期劳动经验己较为丰富,使用的劳动工具己有显著的改进,这些生产工具的使用以及生产经验,需要在氏族成员之间进行推广,更需要年长经验丰富者传授给年青一代。

(2)生活习俗的教育未成年的男女也可旁听氏族长主持的公共事务民主集会讨论,接受民主精神的教育,年长者对未成年人进行尊敬长辈、听从指导、照顾孤老、爱护幼小、发扬团结互助精神的教导,举行成年礼仪式,对其体力、智力、毅力等方面进行考验和教育。

(3)原始宗教教育原始宗教活动在氏族公社时期极为普遍,这类活动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巫术占卜等多种形式,其中含有不同程度的教育因素。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明朝的教育复习笔记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明朝的教育复习笔记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明朝的教育复习笔记(一)明朝的文教政策●明太祖朱元璋确立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一学校为本”的文教政策1.广设学校,培育人才●两个国子监●地方教育事业2.重视科举,选拔人才●检举●科举3.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推崇程朱,删节《孟子》●严格管理学校,严禁学生议政●履行文字狱(二)明朝的官学制度●中央官学1.※国子监2.其他中央官学●宗学●武学●地方官学1.儒学2.专门学校3.社学(三)明朝的书院●明朝书院的发展1.明朝立国至孝宗弘治十八年的130余年间(沉寂)2.明朝书院自正德之后至嘉靖年间勃兴(兴盛)3.明中叶后书院的发展命运多舛,先后遭到四次当权者的禁毁(禁毁)●东林书院1.学术思想的基本倾向:推崇程朱,反对王学2.东林书院的特点●1.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讲会制度 p251东林会约●2.密切关注社会政治,将讲学与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3.重要文化学术中心+重要政治活动中心(四)明朝的科举制度●建立科举制度1.童试(童生试):是府、州、县学的入学考试,也是科举的预备考试●县试●府试●院试2.乡试:在省城举行的考试,有皇帝钦命的正副主考官主持3.会试:在京城由礼部主持的考试,因而又称礼围4.殿试:又称廷试,由皇帝主持考试●八股文成为固定的考试文体●学校教育纳入科举体系(五)王守仁的教育思想●生平和教育活动1.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2.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命题3.创立了与程朱理学相径庭的“阳明学派”●论教育作用1.良知●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明其心”●不同意朱熹将“心”、“理”区分为二,认为“理”存在于“心”中,心即理●在王守仁看来,人人都可以受教育,教育为了去除物欲对良知的昏蔽,重在内求,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论道德教育1.坚持了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2.把“明人伦”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3.优点:不同于朱熹,不是为了讲记诵4.四个基本主张●1.静处体悟●2.事上磨练●3.省察克治●4.贵于改过●论儿童教育(反映了教育思想自然主义倾向)1.一、揭露、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2.二、儿童教育必须顺应性情,激发兴趣3.三、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以陶性情4.四、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知识点整理 第三章 第二节 “稷下学宫”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知识点整理 第三章  第二节 “稷下学宫”

第三章第二节“稷下学宫”一、含义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位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它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东方文化教育和学术的中心。

它具有政治、学术和教育的多重社会功能。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文化、教育发展创造的结果,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性质稷下学宫是一所官家主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询和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

1、讲学: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通常允许教者自由择徒,随处讲学;学者可以自由择师,随处求学。

2、著述:稷下学宫的重要特色是学术性,一方面表现为各家学派的讲学和思想交锋,另一方面表现为著书立说。

稷下学者留下的著作很多。

3、育才:稷下学宫罗致了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的学派,而来稷下的学派又均有本学派的从学弟子。

这些私家学派通过大师的著述和讲学,培养了学派的传人和时代所需要的各种人才。

此外,稷下学宫还成为一个事实上的咨政议政机构。

三、稷下学宫的特点1、学术自由:这是稷下学宫的基本特点。

为了鼓励学者进行理论探讨,齐国君主让学者“不治而议论”,即不担任具体职务,不加入官僚系统,却可以对国事发表批评性的议论。

容纳百家是学术自由的一种表现,出于“争天下者必先争人”的明确意识,来者不拒,包容百家,这是稷下学宫的办学方针。

在稷下学宫的各家各派,其学术地位是平等的。

稷下学宫容纳百家,欢迎游学,来去自由,既允许个别游学,也允许集团游学;相互争鸣与吸取是学术自由的又一种表现。

学术辩论带来稷下诸学派的吸收、交融、分化和嬗变。

到过稷下的不少学派和学者都表现出兼收并蓄的特点。

2、待遇优厚:稷下学宫发扬了礼贤下士的风格,给稷下学者以非常优厚的待遇。

“不治而议论”是齐国君主给予学者很高的政治待遇。

学者看重的是自己的思想能否被接受,人格是否受尊重。

优厚待遇还表现在物质待遇上,给稷下学者以优越的物质待遇甚至惠及其弟子,这是稷下学宫能长期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考研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考研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考研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目录本资料是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

本书参考了该教材的国内外配套资料和其他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巩固教材重难点。

本书根据该教材的重难点精选了部分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并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试看部分内容原始时期的教育1.1 复习笔记一、中国教育的起源1中国大地最早的人类在中国土地上一有人类存在,就有教育活动,这也就是中国教育史的开端。

2.教育的起源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是起源于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原始社会的教育(1)这种教育活动是在原始人群的生活实践过程中进行的,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

(2)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与当时的生活需要是相应的。

社会生活需要成员学习的知识经验,都是与教育有关的内容。

教育的基本方式为身教与言传,身教是做出示范动作以供模仿;言传是说明是非要领以传经验。

这两方面通常是相辅而行。

二、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氏族公社时期主要的教育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劳动的教育氏族公社时期劳动经验已较为丰富,使用的劳动工具已有显著的改进,这些生产工具的使用以及生产经验,需要在氏族成员之间进行推广,更需要年长、经验丰富者传授给年轻一代。

2.生活习俗的教育未成年的男女通过旁听氏族长主持的公共事务民主集会讨论,接受民主精神的教育;达到成人阶段时,须举行成年礼仪式,对其体力、智力、毅力等方面进行考验和教育。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才聪学习网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内容简介本书是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

本书参考了该教材的国内外配套资料和其他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巩固教材重难点。

本书根据该教材的重难点精选了部分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并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目录第1章原始时期的教育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2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3章战国时期的教育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4章秦汉时期的教育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5章魏晋商北朝时期的教育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7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8章明朝的教育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9章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0章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1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2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3章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4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第15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复习笔记及详解第1章原始时期的教育1.1 复习笔记一、中国教育的起源1中国大地最早的人类在中国土地上一有人类存在,就有教育活动,这也就是中国教育史的开端。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学习辅导(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圣才出品】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学习辅导(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圣才出品】

第11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11.1 复习笔记一、维新教育的渐次推进1.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早期改良派是19世纪70年代后逐渐形成的一个思想群体。

他们把改革封建传统教育制度,培养新型人才作为实现整体改革方案的基础,在文化教育上的主张大致可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1)全面学习西学早期改良派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推进了一步,认为西学的内容非常丰富,要求扩大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和领域,深化学习的层次。

在一定程度上,早期改良派是用人类整体文化的观念来考虑中学和西学的关系,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教法度应该择善而从,不应该有古今、中外、华夷的区分,完全突破了民族文化本位观念。

(2)改革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受到了早期改良派的批判,但并未遭到彻底否定。

早期改良派仍主张保留科举制度的形态,甚至在他们设计近代学制时还考虑到与科举制度接轨。

(3)建立近代学制在早期改良派中,较早勾画出中国近代学制轮廓的是郑观应。

他提出仿照西方学制设立小学、中学、大学的三级学制系统,大、中、小学均采取班级授课的形式,规定学习年限各为三年,以考试的结果为升学的标准。

鉴于当时的现实,他提出了“变通”的方法,即将科举制的进士、举人、秀才的三级科名与大、中、小三级学校相配合,并将各省、府、县的书院改为学堂。

他是国内最早倡导改书院为学堂的人。

郑观应设想的这个三级学制系统,实际上是以中等教育作为正规学制的起点的,学制中的“小学”已略相当于中等教育的起始程度。

而“各乡亦分设家塾、公塾”,初等教育主要在家塾、公塾中进行,未纳入正式学制系统,不规定学习年限,学生通过考试才能进入“小学”。

从入“小学”就开始实行分科教育,分文、武科两大类,文科类有六科:文学、政事、言语、格致、艺学、杂学;武科类只有陆军和海军两科。

这种学制设想虽然还显得粗糙,且明显有和科举挂钩的痕迹,包括三年学制年限也和科举三年一试相通。

但它反映了早期改良派要求系统地改革封建教育体制的思想,也远远超出了洋务派教育实践的水平,克服了洋务学堂孤立、分散和应急性的特点。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重点总结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重点总结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重点总结第1章原始时期的教育原始时期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刚产生,仅是不成熟的雏形;二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得到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显著,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

氏族公社末期,在教育上出现了阶级差别,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

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如下: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氏族公社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公社成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集体生产劳动的需要,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

集体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

原始社会所积累的经验知识虽然有限,但所学习的知识经验是多方面的,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

这些是参加氏族社会生活所不可少的。

第三,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生活教育。

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第四,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有声语言作为氏族成员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成为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

凡是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授,公共生活规范的培养,都是利用口耳相传,并结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

当时还没有比言传身教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第五,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由于男女生理、体质的差异,故有男女分工。

男女所从事的社会劳动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也有区别。

男的劳动侧重于狩猎、农耕、放牧;女的劳动侧重于采集、种植、家务、纺织。

男女分别劳动,为适应这种需要,也分别进行教育。

第六,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多数的教育活动是分散进行的,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性活动。

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长者为师,对年青人进行知识经验的传授,但他们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6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6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第6章晴唐时期的教育1.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对其教育的发展有何作用?答:在儒学德治思想的主导下,隋唐在开国之初都曾实行崇儒兴学政策,作为推行教化的根本;又兼利用佛教与道教,作为控制民众思想的工具;积极发展科举,作为选拔人才、改进吏治的重要途径;提倡民间办学,听任私学发展,以补充官学。

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对其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就教育制度而言,以儒家为代表的经学教育体系仍然是隋唐时期封建教育的核心,另外还有学习道经的崇玄馆,开创了道举取士。

实际上每一座道观、佛寺都是一座带有宗教色彩的学校,接受教育的道士、僧徒并不少于儒生,教学的形式方法也自成系统。

(2)传统的儒家教育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也积极吸收佛教、道教的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及其组织管理的特点,这为以后书院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就教育思想而言,由于统治者大都兼重儒、佛、道,不独尊一家,所以隋唐时期的教育思想也呈现出杂糅融合的特点,许多教育家都是出入于佛老而归结于儒家的人物。

(3)科举制度把选才与育才的标准和要求一致起来,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因为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名位,一般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都强烈要求进学读书。

科举制度的产生在客观上推动了封建教育的发展。

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也具有积极意义。

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这对于当时教育上出现的重文轻武、重经轻算、重成人轻儿童的陈规,或多或少进行了冲击,具有进步意义。

2.隋唐时期在教育制度上有何创新?答:隋唐时期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相对于前朝的教育制度,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1)教育管理体制的确立中央加强了对教育的领导,成立了专门负责管理教育事业的政府机构一一国子监,并对教育管理的模式作了探讨。

模式之一是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级管理,中央官学由国子监祭酒负责,地方官学由地方官长史领导。

模式之二是统一管理和对口管理并举,以统一管理为主,中央设有国子监,负责统一管理教育事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化学、活动、历史、政治、方案、建议、道路、设想、方法、环节、条件、动力、前提、成就、成绩、领域、会议、质量、模式、计划、传统、地方、认识、问题、矛盾、系统、体制、有效、大力、自主、深入、整体、现代、合理、文明、民主、快速、配合、召开、统一、发展、建设、建立、制定、提出、发现、措施、阵地、规律、特点、局面、网络、格局、内涵、情绪、意识、思想、力量、成果、地位、根本、精神、要素、举措、基础、需要、权利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重点总结1原始时期的教育原始时期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刚产生,仅是不成熟的雏形;二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得到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显著,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

氏族公社末期,在教育上出现了阶级差别,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

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如下: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氏族公社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公社成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集体生产劳动的需要,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

集体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

原始社会所积累的经验知识虽然有限,但所学习的知识经验是多方面的,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

这些是参加氏族社会生活所不可少的。

第三,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生活教育。

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第四,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有声语言作为氏族成员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成为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

凡是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授,公共生活规范的培养,都是利用口耳相传,并结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

当时还没有比言传身教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第五,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由于男女生理、体质的差异,故有男女分工。

男女所从事的社会劳动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也有区别。

男的劳动侧重于狩猎、农耕、放牧;女的劳动侧重于采集、种植、家务、纺织。

男女分别劳动,为适应这种需要,也分别进行教育。

第六,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多数的教育活动是分散进行的,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性活动。

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长者为师,对年青人进行知识经验的传授,但他们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到了氏族公社的末期,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教育发生重要的变化,出现了学校萌芽,旧的特点趋于消失,新的特点正在产生。

原始社会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向阶级社会的教育方向转变。

2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中国奴隶制社会开始于夏朝。

社会的阶级分化,是造成教育发生分化的直接原因。

原始社会那种民主平等的教育发生了质的变化,学校由国家来组织和管理,少数贵族才有享受学校教育的特权,其目的是培养、训练居于奴隶之上的统治者。

多数从事体力劳动的民众被排除在学校之外,只能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接受生活教育和统治者施行的教化。

奴隶社会的教育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的兴衰过程。

夏代是奴隶社会教育形成的时期,商代时得到进一步发展,至西周则达到鼎盛阶段,到春秋时代就渐趋没落。

商对夏的教育制度有所继承和发展,周对商的教育制度又有所继承和发展,西周教育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且具有特色的典型代表。

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

西周按行政管理系统,分设国学与乡学,不同等级学校之间存在一定联系。

按贵族子弟不同年龄阶段,分设小学、大学,教育内容有习小艺与习大艺之别,而其要求是先后贯通的。

西周贵族教育制度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就是六艺教育。

“六艺”既是教育内容的总称,也是一个时代文化精华的集中反映。

它既强调道德精神,也强调刚健体格;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各,包容有德、智、体、美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形成一种教育传统,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夏、商、西周三朝教育实践经验的逐步积累,是教育理论产生的基础;阶级统治和社会变革的需要,是教育理论发展的动力。

当时,杰出的政治家为了治国育材的需要,先后提出一些教育思想观点,指导官学的教育实践。

到春秋时期,社会发生大变革。

文化下移的历史趋势,需要教育理论有重大发展。

孔丘教育思想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他继承了以往教育思想遗产、六艺教育传统,他还具有《诗》、《书》、《礼》、《乐》的文化素养和私学教育实践经验。

这些主客观条件,使他成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儒家教育理论体系的奠基人。

他留下的丰富的教育思想遗产,成为2000多年中国封建教育思想的渊源。

一些经过历史检验符合教育规律的思想,仍然对现代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启迪。

3战国时期的教育战国时代的教育是对春秋时期教育的延续与超越。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机构,私学产生于春秋,兴盛在战国。

战国私学之盛不只表现为数量,更表现为质量。

以私学为据点形成和发展了一些著名学派,人才辈出。

各家私学面貌各异,既有教育实践,也有理论造诣,还出现了稷下学宫这样独特的传授形式。

私学独擅一时之风流,承担起培养造就人才、传递发展文化的历史使命。

战国私学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垂范后世。

战国时代的教育思想也显得活跃异常。

诸子各因其政治立场、生活条件、实践程度、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和思想方法的不同,而对教育有不同的理解,由此展开争鸣。

家与家、派与派之间,既有对立交锋,又有吸取补充,也有融合统一。

如墨家的“素丝说”,孟轲的“性善论”,荀况的“性恶论”,虽各持己见,但都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肯定教育。

法家则贱视人的尊严,抛弃教育与感化。

对于人类文化知识遗产,墨家致力于创造,因而有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内容;儒家着意于继承.因而热衷于古代文献的学习与传播。

在儒家中.又有着重于内心领悟的孟轲与倾向于知识积累的荀况的不同;道家对人类文明表现了怀疑、悲观乃至对立的情绪,意欲回归人类的原始状态,是从保守的方面否定人类文化;法家轻视文化传统、采取割断历史的做法,是从激进的方面否定人类文化。

对于个人的完善,墨家的“兼士”自励甚严,学习过程就是实践过程;儒家的“君子”则是“劳心者”,无论是孟轲的“大丈夫”,还是苟况的“大儒”,都留意于个人的修身与求知,因而对修养与治学深有心得。

这些表现了战国时代教育理论思维的矛盾运动和发展水平,使这一时代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和包容度,形成中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个高峰。

4秦汉时期的教育秦汉是我国统一的封建国家确立与初步发展时期。

统治集团在制定适合中央集权的文教政策过程中,经历了由秦朝的法治教育向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德治教育的转变。

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兴太学、重选举的建议被采纳之后,尊儒、教育、选士三者之间紧密地结合起来。

从此,汉朝太学、地方官学、私学等各类学校相继发展起来,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儒家经籍为基本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系统。

加上选士制度的激励,对推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和培养援儒饰法的治国人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汉朝教育不仅确立了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中的独尊地位,同时也在教育制度、设施、内容、形式等各个方面为后来整个封建时代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央太学和地方官学的设立,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办学校制度提供了基本框架。

私学中的书馆和经馆不仅是对春秋战国时期私人讲学传统的继承,实际上也是后来私塾、书院的历史渊源。

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在汉朝已初步形成,如教育的政治伦理化、养士与选士的紧密结合,以及儒学对各学科教育的支配性影响等,在汉朝教育中已初见端倪,有的得到了制度上的保证。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事业总体上呈时兴时废、似断又续的衰落景况,但仍有许多值得后世承继的教育特色和教育成就。

儒学教育依然是各王朝官学制度的首选。

北朝儒学教育更多地承袭了汉代经学教育的传统,而魏晋、南朝则是从重今文经学教育转向重古文经学教育,并最终破除二者之间的藩篱。

学校体制多样化,专科教育得到发展。

设立了律学、书学、算学、文学、医学等实用学科的学校,丰富了封建教育制度的内容,也拓展了教育的职能,使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地方教育制度正式确立。

北魏时期不仅普遍设置州郡学,而且建立了州郡学校教育制度。

这是我国正式实行地方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

私学得到发展,并成为教育的台柱。

私学多为名师大儒开办,不仅质量与规模超过官学,而且分布面更广,类型多样化。

家庭教育得到重视。

士族十分重视家族教育,并以家学为专业,出现了许多儒学世家。

家训、家诫等有关家教的著述也大量出现。

落后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起步与发展。

随着人口大迁移,文化教育也南迁西移,促进了文教事业在落后区域的传播与发展。

少数民族教育兴盛。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重视儒学教育,大力发展学校教育事业,这些措施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准,加速了这些地区的封建化进程,促使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融合,形成共同的文化、思想。

教育思想多元化。

各种思想纷争、交合,形成了教育思想的繁荣,同时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思想。

崇尚自然的玄学教育思潮,注重对人生内在真实价值的发现、把握和追求,关注个性的自由发展,标志着主体意识的觉醒。

儒学教育发生变化,在学风方面,推崇简洁明理、博采众家之长;在教育目标方面,倡导“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的培养。

这些教育思想多为后世所继承。

纵观魏晋南北朝教育事业兴衰,可以取得一些历史经验:首先,社会安定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其次,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再次,教育必须实行“开放”政策,允许办学形式多样化,允许不同的教育思想之间的学术争鸣。

6隋唐时期的教育隋唐是封建社会发展达到鼎盛时期。

隋重新统一了国家,唐前期百余年社会比较安定,经济的恢复与繁荣,为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由于统治者采取了较为开明的崇儒兴学的政策,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事业的繁荣。

同时,佛教和道教的兴盛,使不同形态的文化得以交流融合,推动了多元文教事业的发展。

科举考试选士制度产生于隋,而发展于唐。

统治者把选士制度和育士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科举考试制度成为操纵学校教育发展的杠杆。

学校失去独立性,变为科举制度的附庸,对以后学校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隋朝创立一些新的教育制度,唐朝加以继承和发展,学校教育的发展超过以前任何一个皇朝而达到新的高度。

官学和私学并举,以官学为主干,私学为补充;按地方行政区,建立州学、县学的学校网;地方官学与中央官学联系,向中央宫学选送生员;以儒家经典与历史文学为教育内容的传统经学和以应用知识为教育内容的专科性学校并立;专设的学校与附设于事务部门的学校并行,构成适应国家需要的教育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