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第1课课件
合集下载
1-哲学与人生-序-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1-哲学与人生-序-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40ce336b69eae009581becea.png)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 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 定物质。
唯物? 唯心?
• 唯物 • 唯心
• 意识 • 主观 • 思维
• 巫术 • 祭天祈福
• 物质 • 客观 • 存在
• 看病吃药 • 人工降雨 技术
思考:张仲景第一次 临床实践不大成功的 例子说明什么?
4.“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指( )。 A. 客观实际 B. 客观规律 C. 主观愿望 D. 正确观点
5.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的是( ) 。 A.自己的体质 B.自己的学业基础 C.自己的家庭情况 D.自身的性格
练习
6. 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 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它体现了(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哲学与人生
回顾上节课的知识:
l一、什么是哲学
二、哲学的基本功能
1、培养智慧 ——哲学可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
★ 一个人的心智成长,一般地要经历: 感觉知识智慧 ★ 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某一问题的答案,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改变对事情 的看法,获得一种境界。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那么, 如果我们善于运用哲学来指导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
社 会 历 史 条 件
人 的 主 客 观 条 件
人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1.人生选择的出发点是客观实际, 2.人生实际既包括社会历史条件的实际, 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
3.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际。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件-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件-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56e8deebad51f01dc281f1c4.png)
宋国在泓水之战中损失惨重,国势从此一蹶不振。 就连齐孝公也趁火打劫,借口宋国没有参加由陈国发 起的颂扬齐桓公的盟会,起兵伐宋。宋国开始沦为大 国的附庸,在楚国、晋国等大国之间艰难摇摆以求生 存。
宋襄公的霸国梦自此彻底终结了。而他本人也因 这次战争的伤势而去世了。
宋襄公的霸国梦自此彻底终结了。而他本人也因这次战争的伤势而去世了。
该怎么办?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客观实际,在多样可能性中, 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
2、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物质世界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
(2)物质世界的多样化为人生的选择提供了 多种可能性的客观基础
(3)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事情的基本要求、 前提和依据
(4)想问题办事情从客观实际出发,就必须探寻和把 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
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 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结合p5-6 “存奶请客寓言"说说如何做到想问题、办事
问题:为什么宋襄公会失败 ?
一个人不从实际出发,可以葬送一个国家的前途, 宋襄公大概就属于这类人。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王莉丽性格文静、 身材高挑。从小就热衷 跳舞、成绩一般。在中 考填报志愿时,和家长 商量后决心报考艺术院 校继续自己的舞蹈梦, 在复试时未能通过,失 去做专业舞蹈演员的机 会。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 大鱼,在错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想要的 鱼。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 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 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 生处处有选择。 请 阅读p1序言
宋襄公的霸国梦自此彻底终结了。而他本人也因 这次战争的伤势而去世了。
宋襄公的霸国梦自此彻底终结了。而他本人也因这次战争的伤势而去世了。
该怎么办?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客观实际,在多样可能性中, 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
2、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物质世界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
(2)物质世界的多样化为人生的选择提供了 多种可能性的客观基础
(3)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事情的基本要求、 前提和依据
(4)想问题办事情从客观实际出发,就必须探寻和把 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
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 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结合p5-6 “存奶请客寓言"说说如何做到想问题、办事
问题:为什么宋襄公会失败 ?
一个人不从实际出发,可以葬送一个国家的前途, 宋襄公大概就属于这类人。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王莉丽性格文静、 身材高挑。从小就热衷 跳舞、成绩一般。在中 考填报志愿时,和家长 商量后决心报考艺术院 校继续自己的舞蹈梦, 在复试时未能通过,失 去做专业舞蹈演员的机 会。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 大鱼,在错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想要的 鱼。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 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 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 生处处有选择。 请 阅读p1序言
新版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PPT
![新版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PPT](https://img.taocdn.com/s3/m/f601e10fbceb19e8b9f6ba64.png)
重要基础之一。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慎到、杨朱等。 道家以道、无、自然、天性为核心理念,认为天道无为、 道法自然,据此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等 政治、军事策略,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较大 的影响。
第一单元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 重要。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 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 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
启示:想问题、办事情不能照搬书本,应尊重客观规律, 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一、世界具有多样性和物质的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基本原理,内容:
第一,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第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第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以多种多样的形
• (1)哲学是人们在实践和生活中获得的具体知识, 即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的各种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 (2)哲学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使一部分人有时间有可能 对世界的一般问题作理论探讨的时候才产生的。
• 因此,哲学产生后对具体科学的产生提供了世界观 和方法论的指导。
实事求是,是指找出事物发展规律,按规律办事。 鲁国都城住着一对夫妻,男的善于编草鞋,女的善于织白绸子,两口子日 子过得不错。他们听说越国是个鱼米之乡,两个子想要搬过去谋生,其邻居看见 了,叫他们不要搬,因为越国到处是水乡,越人从小就光脚走路,不用穿鞋,绸 子是做帽子用,越国经常下暴雨,越人从不戴帽子,如果去了一个用不着他们手 艺的国家,他们自然要受穷。
• 我国现在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 前我国最大的实际。我们要做到:坚持社会主义而不能离开社会 主义,要从初级阶段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第一单元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 重要。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 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 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
启示:想问题、办事情不能照搬书本,应尊重客观规律, 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一、世界具有多样性和物质的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基本原理,内容:
第一,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第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第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以多种多样的形
• (1)哲学是人们在实践和生活中获得的具体知识, 即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的各种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 (2)哲学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使一部分人有时间有可能 对世界的一般问题作理论探讨的时候才产生的。
• 因此,哲学产生后对具体科学的产生提供了世界观 和方法论的指导。
实事求是,是指找出事物发展规律,按规律办事。 鲁国都城住着一对夫妻,男的善于编草鞋,女的善于织白绸子,两口子日 子过得不错。他们听说越国是个鱼米之乡,两个子想要搬过去谋生,其邻居看见 了,叫他们不要搬,因为越国到处是水乡,越人从小就光脚走路,不用穿鞋,绸 子是做帽子用,越国经常下暴雨,越人从不戴帽子,如果去了一个用不着他们手 艺的国家,他们自然要受穷。
• 我国现在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 前我国最大的实际。我们要做到:坚持社会主义而不能离开社会 主义,要从初级阶段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中职《哲学与人生》PPT课件第一课
![中职《哲学与人生》PPT课件第一课](https://img.taocdn.com/s3/m/0109e6ecd0d233d4b04e6904.png)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 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 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 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 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 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一位呆秀才下乡,一条水沟挡住了去路。 他取出书来,仔细翻看,却怎么也找不到如何 过沟的答案。一位农夫告诉他,不用翻书,跳 过去就行了。秀才听了他的话,双脚一蹬,往 上一跳,竟落入水中。农夫说,不是那么跳法。 说吧,单脚起跳,一跃而过。秀才看了埋怨道: “单脚起步为跃,双脚起步为跳,你说该跃, 不该说跳。”看,他还咬文嚼字呢。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现象既不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也不是从 来就有的,自然界先于意识而存在,意识是物质 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例题:关于意识的正确说法是 (D)
A、意识是人脑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的特有功能
B、人脑会思考,有了人脑就会有意识
C、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脑形成的,思维的内容则 是人脑的产物
第一单元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选择 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 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 重新注入激情。
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 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 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1、自然界的物质性
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 太阳系是在约50亿年前由气体尘云形成的。
地球在约47亿年前生,它是由原始的太阳 星云分馏、坍缩、凝聚而形成的。 无论从自然地规律来看,还是从自然的形 成和发展来看,自然界都是客观的物质世 界。宇宙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上帝,也不 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 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 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一位呆秀才下乡,一条水沟挡住了去路。 他取出书来,仔细翻看,却怎么也找不到如何 过沟的答案。一位农夫告诉他,不用翻书,跳 过去就行了。秀才听了他的话,双脚一蹬,往 上一跳,竟落入水中。农夫说,不是那么跳法。 说吧,单脚起跳,一跃而过。秀才看了埋怨道: “单脚起步为跃,双脚起步为跳,你说该跃, 不该说跳。”看,他还咬文嚼字呢。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现象既不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也不是从 来就有的,自然界先于意识而存在,意识是物质 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例题:关于意识的正确说法是 (D)
A、意识是人脑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的特有功能
B、人脑会思考,有了人脑就会有意识
C、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脑形成的,思维的内容则 是人脑的产物
第一单元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选择 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 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 重新注入激情。
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 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 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1、自然界的物质性
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 太阳系是在约50亿年前由气体尘云形成的。
地球在约47亿年前生,它是由原始的太阳 星云分馏、坍缩、凝聚而形成的。 无论从自然地规律来看,还是从自然的形 成和发展来看,自然界都是客观的物质世 界。宇宙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上帝,也不 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哲学与人生简明教程》第1课世界统一于物质(下)
![《哲学与人生简明教程》第1课世界统一于物质(下)](https://img.taocdn.com/s3/m/648d1a12a5e9856a561260e2.png)
思考:秃鹰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
1、个人的客观实际
(1)社会历史条件(前提) 一个人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必须适应社会
历史条件,决不能脱离社会历史条件来进行 人生选择。
狼孩卡玛拉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劳动产生了语言
“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 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 步了。需要产生了自已的器官;猿 类不发达的喉头,由于音调的抑扬 顿挫的不断增多,缓慢地然而肯定 地得到改造,而口部的器官也逐渐 学会了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
结论: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 们的形式都是主观的,内容都是客观的。区别仅仅在于形式 与内容是否统一。
3、意识的作用
(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1.意识的能动性特点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义: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 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3)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 、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随机应变的烟灰缸
浙江省某厂生产了一种质地和造型均不错的烟灰 缸,大量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西班牙。过了一段时间, 产品渐渐受到冷落。原来,这些国家寓所里普遍安装了 电扇,电扇一开,烟灰就飞起来,很不卫生。他们马上 试制了一种口小、肚大、底深的新式烟灰缸里,果然又 受到欢迎。但好景不长,销量再次下降。原来情况又发 生了变化,有些国家居民室内安装了空调,主妇们嫌口 小的烟灰缸不好清洗。为此厂家又设计出一种口大而底 深的新式样,再度占领了市场。
这时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呢 ?”
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 ”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8afe27a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0b.png)
漫画中的哲学
立场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不同
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漫画中的哲学
要有创新精神
漫画中的哲学
不同的现象共同的本质
漫画中的哲学
偶然性和必然性
漫画中的哲学
你的脉怎摸不着?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漫画中的哲学
透过现象看本质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小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2)哲学是系统化的方法论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基础 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及工人运动。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两次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的辩证法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哲学思想发
展史上的光辉篇章和集大成者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和特征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又新、有加 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
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说说在上述材料中,这些伟大思想家对世界和人生有哪些思考?
看图猜成语
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的故事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和品质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和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及其历史地位。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及理论内容。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和品质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课件精选全文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课件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b7de69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4.png)
家人期望是: 王莉丽本人期望是: 现实是: 总的来说,王莉丽的选择成功吗?
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想问题做事情还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什么是客观实际?
P4
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
P4、5
什么是实事求是?
P5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1、什么是哲学?
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与人生》这门课?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就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思考:为什么不同职业的人,对爱的解释不同?
是因为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P10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P12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活动:
我为自己代言!
结合客观实际,为自己选择未来的工作岗位。
1、什么是哲学?
哲学观点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与人生》这门课?
哲学可以教会我们思考得更深
哲学可以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哲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某一问题的答案,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改变对事情的看法,获得一种境界。如果我们善于运用哲学来指导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轻松、美好。
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想问题做事情还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什么是客观实际?
P4
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
P4、5
什么是实事求是?
P5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1、什么是哲学?
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与人生》这门课?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就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思考:为什么不同职业的人,对爱的解释不同?
是因为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P10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P12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活动:
我为自己代言!
结合客观实际,为自己选择未来的工作岗位。
1、什么是哲学?
哲学观点
*
中职高教修订版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与人生》这门课?
哲学可以教会我们思考得更深
哲学可以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哲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某一问题的答案,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改变对事情的看法,获得一种境界。如果我们善于运用哲学来指导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轻松、美好。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dc2e435980eb6294dd886cc3.png)
很久以前,山村里有一位财主。他非常富有,但生性愚钝, 尽做傻事,所以常遭到村人的嘲笑。
有一天,傻财主到邻村的一位财主家作客。他看到一幢三层 楼高的新屋,宽敞明亮,高大壮丽,心里非常羡慕,心想:我 也有钱,而且并不比他的少。他有这样一幢楼,而我没有,这 像什么话呢?一回到家,他马上派人把工匠找来,问道:“邻 村新造的那幢楼,你们知道是谁造的吗?”
空中楼阁
空中楼阁能够建成 吗?为什么?
• 人不是仅仅依靠自己
的主观意志就能对人
生道路做出正确选择
的。
B
6
鲁侯养鸟
有一天,鲁国城郊飞来一只罕见的海鸟。猎人们知道鲁侯 喜欢养鸟,就捉住海鸟,献给他。鲁侯惟恐海鸟死去, 就把它当成贵宾,供养在庙堂里,下令高级厨师每天给 海鸟准备丰盛的酒席,叫乐队演奏高雅的乐曲,让海鸟 欣赏优美的歌舞。可是那只海鸟却被吓得神魂颠倒,一 点东西也不敢吃,一滴水也不敢喝,三天后就活活饿死 了。鲁侯对海鸟真是关怀备至,尽心尽力,可他是用供 养自己的办法来养海鸟,海鸟怎么受得了呢?
工匠们回答道:“知道,那幢楼是我们几个造的。”
傻财主一听,非常高兴,说:“好极了,你们照样子再给我 盖一次。记住要三层楼的房子,要和那幢一模一样。”
•
B
4
工匠们一边答应,心里一边嘀咕;不知这次他又会做出什 么傻事来。可是不管怎样,还得照吩咐去做,大家便各自忙 开了。
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瞧,心里十分纳闷, 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匠:“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B
9
想一想
• 汉语里有哪些成语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 因地制宜;
• 因势利导;
• 因材施教;
• 量体裁衣;
• 对症下药;
• 随机应变;
修订版版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修订版版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8f998d948bd63186bcebbcab.png)
• 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
观察下图中,两根线段,哪根更长?
观察下图中,两个中心圆,哪个更大?
错觉实验告诉我们:
• 眼见不一定为实,一定要调查取证。 •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事情的基本
要求、前提和依据。
• 想问题办事情从客观实际出发,就必须 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 实事求是。
• 其实何止是树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是完 全相同的,即使是孪生兄弟,也有差异。
• 莱布尼兹对国王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 同的东西后,他又继续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 完全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 园里找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总被莱布尼 兹指出它们之间相同的地方。
• 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 • 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东西
一回到家,他马上派人把工匠找来, 问道: “邻村新造的那幢楼,你们知道 是谁造的吗?”
工匠们回答道:“知道,那幢楼是我 们几个造的。”
傻财主一听,非常高兴,说:“好极 了,你们照样子再给我盖一次。记住要三 层楼的房子,要和那幢一模一样。
工匠们一边答应,心里一边嘀咕; 不知这次他又会做出什么傻事来。可是不 管怎样,还得照吩咐去做,大家便各自忙 开了。
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 瞧,心里十分纳闷,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 匠:“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造一幢三层楼高的屋子呀,是照您吩 咐干的。”
“不对,不对。我要你们造的是那第三层 楼的屋子。我只要最上面的那层,下面那二层 我不要,快拆掉。先造最上面的那层。”
工匠们听后哈哈大笑,说:“只要最上面 那层,我们不会造,你自己造吧!”
• 学会选择,分析个人面临的客观实际以 及自身的实际。
• 善于选择,扬长避短、量力而行、把握 时机。
观察下图中,两根线段,哪根更长?
观察下图中,两个中心圆,哪个更大?
错觉实验告诉我们:
• 眼见不一定为实,一定要调查取证。 •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事情的基本
要求、前提和依据。
• 想问题办事情从客观实际出发,就必须 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 实事求是。
• 其实何止是树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是完 全相同的,即使是孪生兄弟,也有差异。
• 莱布尼兹对国王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 同的东西后,他又继续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 完全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 园里找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总被莱布尼 兹指出它们之间相同的地方。
• 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 • 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东西
一回到家,他马上派人把工匠找来, 问道: “邻村新造的那幢楼,你们知道 是谁造的吗?”
工匠们回答道:“知道,那幢楼是我 们几个造的。”
傻财主一听,非常高兴,说:“好极 了,你们照样子再给我盖一次。记住要三 层楼的房子,要和那幢一模一样。
工匠们一边答应,心里一边嘀咕; 不知这次他又会做出什么傻事来。可是不 管怎样,还得照吩咐去做,大家便各自忙 开了。
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 瞧,心里十分纳闷,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 匠:“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造一幢三层楼高的屋子呀,是照您吩 咐干的。”
“不对,不对。我要你们造的是那第三层 楼的屋子。我只要最上面的那层,下面那二层 我不要,快拆掉。先造最上面的那层。”
工匠们听后哈哈大笑,说:“只要最上面 那层,我们不会造,你自己造吧!”
• 学会选择,分析个人面临的客观实际以 及自身的实际。
• 善于选择,扬长避短、量力而行、把握 时机。
《哲学与人生》 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 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460f05f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0.png)
(3)还指人生的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80岁 养老 60岁 儿孙满堂 40岁 有社会地位 18岁 上大学 3岁 上幼儿园
二、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 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01
提出问题
(一) 人生道路不是只有一种选择
02
分析问题
03
解决问题
(二) 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三) 人生总有一条道路适合你
A
唯物主义
B
× 唯心主义
(二) 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内涵
需要考 虑哪些 客观实
际?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 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二) 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事情的基本要求、前提和依据
哲学依据: (1)主观和客观符不符合的问题,在哲学 上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 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4. 从客观实际出发,就必须做到实事求是
哲学依据: (1)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
(2)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 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 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实事: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求:就是我们去分析、研究。 是:规律性。
(二) 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基本形态
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包括自热界和人类世界等 一切物质的具体形态 2.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80岁 养老 60岁 儿孙满堂 40岁 有社会地位 18岁 上大学 3岁 上幼儿园
二、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 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01
提出问题
(一) 人生道路不是只有一种选择
02
分析问题
03
解决问题
(二) 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三) 人生总有一条道路适合你
A
唯物主义
B
× 唯心主义
(二) 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内涵
需要考 虑哪些 客观实
际?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 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二) 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事情的基本要求、前提和依据
哲学依据: (1)主观和客观符不符合的问题,在哲学 上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 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4. 从客观实际出发,就必须做到实事求是
哲学依据: (1)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
(2)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 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 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实事: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求:就是我们去分析、研究。 是:规律性。
(二) 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基本形态
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包括自热界和人类世界等 一切物质的具体形态 2.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ppt课件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cb19dbf46527d3240ce0d0.png)
课
一位呆秀才下乡,一条水沟挡住了去路。 他取出书来,仔细翻看,却怎么也找不到如何 过沟的答案。一位农夫告诉他,不用翻书,跳 过去就行了。秀才听了他的话,双脚一蹬,往 上一跳,竟落入水中。农夫说,不是那么跳法。 说吧,单脚起跳,一跃而过。秀才看了埋怨道: “单脚起步为跃,双脚起步为跳,你说该跃, 不该说跳。”看,他还咬文嚼字呢。
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 种人性论。孟子认为, 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 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 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 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 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 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 的,孟子称之为“良知 ”“良能”。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 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 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 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 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 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 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 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 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 响
中职《哲学与人 生》第一课 1.哲学
哲学是一门古老又充满生机的学问。它的 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 过程中,哲学理论经历了多次重大变化。“哲 学”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由“爱”和“智” 两个字组成,意思是爱智慧;在汉语中,“哲” 字解释为“聪明”的意思。人们往往把哲学称 为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1)哲学是人们在实践和生活中获得的具体 知识,即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的各种知 识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 出现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使一部分 人有时间有可能对世界的一般问题作理论探讨 的时候才产生的。
因此,哲学产生后对具体科学的产生提要学习哲学?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儒家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
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 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 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 、弟(悌)、忠、恕、礼、知 、勇、恭、宽、信、敏、惠等 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 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 一。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 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 重大影响。
一位呆秀才下乡,一条水沟挡住了去路。 他取出书来,仔细翻看,却怎么也找不到如何 过沟的答案。一位农夫告诉他,不用翻书,跳 过去就行了。秀才听了他的话,双脚一蹬,往 上一跳,竟落入水中。农夫说,不是那么跳法。 说吧,单脚起跳,一跃而过。秀才看了埋怨道: “单脚起步为跃,双脚起步为跳,你说该跃, 不该说跳。”看,他还咬文嚼字呢。
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 种人性论。孟子认为, 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 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 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 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 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 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 的,孟子称之为“良知 ”“良能”。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 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 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 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 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 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 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 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 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 响
中职《哲学与人 生》第一课 1.哲学
哲学是一门古老又充满生机的学问。它的 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 过程中,哲学理论经历了多次重大变化。“哲 学”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由“爱”和“智” 两个字组成,意思是爱智慧;在汉语中,“哲” 字解释为“聪明”的意思。人们往往把哲学称 为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1)哲学是人们在实践和生活中获得的具体 知识,即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的各种知 识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 出现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使一部分 人有时间有可能对世界的一般问题作理论探讨 的时候才产生的。
因此,哲学产生后对具体科学的产生提要学习哲学?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儒家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
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 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 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 、弟(悌)、忠、恕、礼、知 、勇、恭、宽、信、敏、惠等 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 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 一。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 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 重大影响。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课件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f9ffe567ec102de3bd8973.png)
度,就像梦境一样。
14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15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16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17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邯郸学步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8
该怎样选择?
东边邻居家有四个儿子,大儿子老实勤奋,二儿子聪明,三 儿子是瞎子,四儿子驼背。
作为父亲该怎样指导他们人生发展的方向?
•大儿子务农 •二儿子经商 •三儿子算命 •四儿子缝衣服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邰丽华曾经用这样一段文字,质朴地概括了 自己的人生哲学:“其实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 样的,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你不能选择的。 但你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多看看人生的圆 满,然后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的 不圆满——这就是我所领悟的生活真谛。”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23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二、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
24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2014年3月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这就是世界的统一性的“一”字。
5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14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15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16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17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邯郸学步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8
该怎样选择?
东边邻居家有四个儿子,大儿子老实勤奋,二儿子聪明,三 儿子是瞎子,四儿子驼背。
作为父亲该怎样指导他们人生发展的方向?
•大儿子务农 •二儿子经商 •三儿子算命 •四儿子缝衣服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邰丽华曾经用这样一段文字,质朴地概括了 自己的人生哲学:“其实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 样的,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你不能选择的。 但你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多看看人生的圆 满,然后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的 不圆满——这就是我所领悟的生活真谛。”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23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二、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
24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2014年3月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这就是世界的统一性的“一”字。
5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2.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 了多种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 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莱布尼兹有一天同国王谈论哲 学。莱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国王不信, 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总是被莱布尼兹挑 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其实何止是树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是完 全相同的。即使是孪生兄弟,也有差异。有一个作家说过:“世界 上没有两粒相同的砂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双相同的手 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这个作家这样说的是有道理的,世界 上的事物和现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千姿百态。莱布尼兹对国 王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后,他又继续说世界上没 有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要人在花园里找两 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总被莱布尼兹指出它们之间的相同地方。
第一课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结合上述漫画,说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内涵及反对的错误倾向。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
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把 客观实际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据。
把
作 为 出 发 点
自 己 的 主 观 愿
望
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以
主
观 现 实
1.做力所能及的选择,使自 己的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
2.适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 选择适应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需 要
3.抓住选择的机遇,主动选 择,把握自己的命运
课后作业:
1.教材体验与探究:第1题,第2题。
2.我们国家有很多成语,请同学们查一查 以下一些成语的意思和出处:自知之明、不自 量力、量力而行、妄自菲薄。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 前提和基础
结合上述漫画,谈谈作出正确的人生选 择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1.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 路,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2.人生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 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
3.人生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实际
落榜后名人的选择 两次科场失利的宋代人苏洵,失败后不气馁,刻 苦自学,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次落第的著名医学家李时珍,选择了下决心从 医,一生精心研究,走遍长江、黄河流域,经过27 年的辛勤劳动,参考了800多种医书,写下了医学 巨著《本草纲目》。 四次落第的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深入民间进行采 访,写出了著名文学作品《聊斋志异》。 三次落榜的翻译家苏阿芒,选择了自学道路,掌 握了20多国文字,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刊登过文艺 作品和论文,被瑞典一家杂志称为“文艺领域的一 颗新星在东方闪光”。
观 愿 望 代
替
客
王强的父亲是个足球迷,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未来的足 球明星,为此,他把儿子送进一家有名的足球学校。经过 几年的刻苦训练,王强的球踢得有模有样了,但在一场校 内的训练比赛中,他不幸被同伴踢伤,伤势非常严重。
医生告诉他的父母:别再让孩子踢球了,他的身体条件 已经不再适应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再练会对孩子的身体 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王强的母亲想让孩子退出足校,但 父亲认为,很多足球明星都曾受过重伤,不是有人靠顽强 的意志恢复了身体,又重返赛场吗?于是,父亲决定让王 强休养一段时间再回学校踢球。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3.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发作 们侯 展为 选斌 的中 择面 可职 人对 能生 生身 ?, 道体
你 路残 认 有疾 为 哪作 自 些出 己 启的 存 示选 在 ?择 着, 哪给 些我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 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文花枝是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的一名导游 员。花枝出生在韶山市大坪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家境贫寒,为供弟妹读书,她做出了不少牺牲。2000 年,成绩优秀的花枝中专毕业后,在浙江的一家酒店 找到了一份工作。打工3年,花枝没回家过过年,她把 省下的钱,全部寄给了家里。平时出游在外,文花枝 考虑最多的总是游客。她说:“作为导游,得为游客 着想!”一次,一位游客发现文花枝在解说时直冒冷 汗,问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她说没事。游客感到很 心疼,要她坐下来休息一下,但她硬是坚持带游客将 所有的景点参观完后,才瘫坐在车里。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一单元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北京市振华旅游学校
程
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
人生道路
不幸的是,王强在比赛中又一次受伤,伤的是同一部位 。这一次,王强再也没能站起来……
问题:结合上述事例,说明在我们的学习 和生活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
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 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1)是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根本对立
意识决定物质,意识 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唯心主义的思想路线
请列举说明这几个成语的出处和意思。指 出这几个成语的异同,并谈谈这几个成语与从 客观实际出发的哲学观点的关系。
邯郸学步:战国时,赵国都城邯郸的人以走路姿势优美而著称。 有个燕国人来到邯郸,要学习他们如何走路。他发现满街的人 走路各异,但都优雅,就见一个学一个。结果,他什么都没学 会,连自己原先是如何走路的都忘了,只好爬着回去。
伯乐《相马经》书曰:“良马 额部隆起,像一种蜘蛛的日角, 四个蹄子犹如垒起的酒药饼。” 一天,他的儿子按照书上讲的这 些特征去“相马”,结果,他双 手捧着一只癞蛤蟆兴冲冲地回家 向父亲报告:我也“相”中了一 匹马。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人不能同时坐两把椅子
世界著名歌唱家帕
瓦罗蒂年轻的时候曾梦 想做教师,同时又痴迷 音乐。他拿不定主意, 到底是做教师还是做歌 唱家。于是去问父亲, 父亲说:“你如果想坐 两把椅子,可能会从椅 子中间掉下去,生活要 求你只能选择一把椅 子。”
问题:结合上述图片和事例,谈谈我们每 个人进行人生选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是做好任何事情,包括走好人生 道路的前提和保证,做好各种事情的 基本要求、前提和依据。
3.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1)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2)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 做到实事求是
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 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 此作为我们行动的根据。
2005年8月28日,22岁的文花枝率团旅游途中遭遇 交通事故,在自己左腿严重骨折的情况下,她对前来 施救的救援人员说:“我是导游,请先救游客。”直 到最后一名游客被送上救护车,文花枝才同意接受施 救。因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文花枝最终左腿高位截 肢。
思考:为什么文花枝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什么 样的人生能实现自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