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的食性
0173鱼类的食性
![0173鱼类的食性](https://img.taocdn.com/s3/m/a38a8d07cc17552707220872.png)
根据消化道各段的消化程度用数字进行记录, 如某鱼消化道第一段(食道)内食物很完整,属第1 级;第二段胃的食物稍微消化,属第2级;第三段 (肠)的食物已被消化得很厉害,但根据残渣仍可作 种的鉴定,属第4级,这条鱼食物团消化程度的记录 数字为124。又例如,045,即表示消化道第一段内无 食物,第二段的食物已被消化得很厉害,但尚能根据 残渣鉴定,第三段的食物消化得更厉害,已无法鉴定。
个体数量法还有一种简便、迅速但很粗糙的方 法,就是对饵料生物按“少”、“中等”、“多” 三级统计,或以“+”、“++”、“+++” 符号表示。也有以更详细的“零星”、“少”、 “中等”、“多”、“大量”五级来表示。这在 研究浮游生物食性鱼类时有应用。
30
3.体积法
这个方法需首先测定整个食物团的体积,然后, 把大型的生物体(如软甲亚纲、箭虫、水母等)从食 物团中拣出,计数,并测定它们的体积。从整个食物 团的体积中除去大型生物体的体积,就得出其他小型 生物体的体积。然后求出各饵料成分的体积百分数。 在研究浮游生物食性鱼类营养时常采用体积法。
17
(2)样品固定 (2)样品固定
目测肠胃饱满度之后,将胃肠从食道处剪下, 连同标签纸放入小瓶,或包扎于纱布之中,用5—10 %的福尔马林溶液进行固定。标签号码必须同生物 学测定的记录号码相一致,以便对照分析。 如有可能,最好现场就将新鲜标本称重,福尔 马林固定后会失重。 以上几项工作都要在现场进行测定和处理,然 后将材料带回实验室进行室内分析研究。
含有该成分的实胃数 出现频率(%) = ×100 总胃数
出现频率百分组成( 该成分出现次数 %)= 各成分出现总次数
28
× 100
为了统计鱼类摄食情况,有时需要统计鱼的摄食 率:
已摄食个体数 摄食率(%) = ×100 总鱼数
锦鲤是草食性鱼吗
![锦鲤是草食性鱼吗](https://img.taocdn.com/s3/m/b87e150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4.png)
锦鲤是草食性鱼吗
锦鲤鱼吃草的,要知道锦鲤鱼是杂食性的动物,而且它也不怎么挑食,在饲养的时候好好的注意。
锦鲤是杂食性鱼类,不挑食,因此喂养起来较为方便,一般来说只要按时投喂鱼食即可,在日常生活中,煮熟切碎的各种肉类,如猪牛肉、鸡鸭肉,米糠,杂粮等粮食,各类细小昆虫,水藻等水生植物,锦鲤都可以当作食物,而且吃的精精有味,但是这并不代表就可以随便去喂食锦鲤,锦鲤的喂食有自己的方法,下面具体讲解每天如何给锦鲤喂食。
科学表明,在锦鲤养殖中,锦鲤最适合的生活温度在20—27摄氏度,超过30度,锦鲤的食欲就会减弱,根据具体情况,饲养者每天可以喂养三到四次,但是要保证锦鲤在5—10分钟内吃完即可,同时在炎热的夏季或者寒冷的冬季,饲养者应注意,每天喂食在1—2次,喂食量适当减少,尽量在10分钟之内吃完,没有残渣最好。
夏季炎热时可以提前喂食,提前到早上7、8点时,在水温还没有升上来之前喂食,冬季严寒时,水温多在7度以下,因此投饵时间可放在光照时间较强的中午,水温在1—2度时就应该停止投饵。
一般个人饲养锦鲤每天也可以喂食1次,投喂鱼食供锦鲤七八分饱最好,在春秋季节,水温适宜,要保持足够的饵量,保证锦鲤吃饱吃好,如果一次投饵之后锦鲤还有寻饵的迹象就要二次投饵,在给锦鲤换
水的一两天之内,投饵量要略少一些,在水转绿之后就要定时投饵,保证锦鲤吃饱;如果是繁殖季节,锦鲤饵量可减少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体弱有病的锦鲤可减少三分之二的饵量,减少锦鲤鱼病的发生。
在给锦鲤鱼喂食,需要注意喂食的食量。
淡水鱼类的栖息环境与食性
![淡水鱼类的栖息环境与食性](https://img.taocdn.com/s3/m/254f2fd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3.png)
淡水鱼类的食性也影响了它们对栖息环境的适应。有些鱼类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 食,它们可能选择在有较多遮蔽物的水域栖息,以躲避天敌的捕食。
栖息环境与食性的协同进化
协同进化
淡水鱼类的栖息环境和食性之间存在协同进化的关系。随着环境的变化,淡水鱼类的食性 和栖息环境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适应性进化
淡水鱼类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其食性和栖息环境也会发生适应性进化。例如,一些 鱼类可能逐渐适应了新的食物来源或栖息环境,从而改变了其食性和栖息习性。
生态系统恢复
通过植被恢复、湿地保护等措施,恢复水生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 样性。
栖息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栖息地保护
划定鱼类栖息地保护区,禁止非法捕捞和破坏栖息地行为。
栖息地恢复
对受损栖息地进行生态修复,如疏浚河道、清理垃圾等,改善鱼 类栖息环境。
人工鱼巢建设
在鱼类繁殖季节,建设人工鱼巢,为鱼类提供繁殖场所和产卵条 件。
采用生物、化学和物理等方法,对受损水体进行 生态修复,提高水质。
水质监测
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水体进行检测,确保 水质符合鱼类栖息要求。
水生植物与浮游生物的保护与恢复措施
水生植物保护
保护水生植物群落,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浮游生物恢复
通过人工投放或自然恢复,增加浮游生物数量,为鱼类提供食物来 源。
分类
淡水鱼类种类繁多,根据其生活习性 和形态特征,可以分为多个科、属和 种。常见的淡水鱼类有鲤鱼、鲫鱼、 草鱼、鲢鱼、鳙鱼等。
淡水鱼类的分布与数量
分布
淡水鱼类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球各地的淡水水域。在我国 ,淡水鱼类主要分布在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种类和数 量都非常丰富。
数量
由于淡水鱼类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因此在适宜的条件 下,它们的数量可以迅速增加。然而,由于过度捕捞、污染 等原因,一些地区的淡水鱼类数量已经受到威胁。
鲈鱼食性杂
![鲈鱼食性杂](https://img.taocdn.com/s3/m/2831c7b40029bd64783e2cfc.png)
鲈鱼食性杂,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只要是生活在水中的生物,不论是小泥鳅、小虾、小鱼、沙蚕或乌贼鱼,它都喜欢吃。
它生性凶猛,又很贪食。
正由于它有贪食这个弱点,咬钩不大犹豫,不多疑,发现有饵料可吃就冲上来大口吞食,所以较易垂钓。
具体到浙江周边沿海地区,正常情况下,大致在每年的3-5月份(农历二月十五以后)天气逐渐回暖,当气温回升至15-25摄氏度时,海面上的一些小鱼开始孵化出来,在深水里蛰伏过完冬季的鲈鱼就会渐渐变得活跃起来,从深水处游到近岸的浅水区觅食。
此时也正是一年中垂钓鲈鱼的黄金时间。
从浙江北部的舟山到中部的台州一直到南部的温州一带均可见到成群的鲈鱼靠岸。
二、鲈鱼钓组配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大家也都明白,有了趁手的钓具,或许会玩得更加尽兴些。
笔者建议选用下面的钓具配置。
钓竿:2号以上的4.5米或5.4米的矶钓(矶钓钓法简介)竿。
或者10号以上的4.5米投竿。
绕线轮:质量可靠的3000-5000型号的纺车轮。
钓钩:尽量选大点的,如8号以上的子又钩,10号以上伊势尼钩等。
不要考虑钩大鲈鱼咬钩不牢,在路亚甩鲈鱼中,十几厘米长的米诺或铅头钩,看上去很大了吧?鲈鱼照咬不误。
渔线:主线用5号以上的尼龙线或PE线,3号以上的碳素子线。
浮漂:可使用浮游矶钓中的2.0以上的阿波,或淡水钓鲢鱼、鳙鱼的大浮漂。
铅坠:根据浮漂的大小或潮流的流速选择相对应的合适的坠子。
坠子容易卡住礁石或钓线挂住海底损失掉,应多备。
钓饵:选择活饵效果很好,海蜈蚣、对虾、泥鳅、小鱿鱼等等是最常见的选择。
其他:挡珠、太空豆、棉线结、8字连接环、剪刀必备,条件许可可选购手套、退钩器、毛巾、养虾桶、增氧泵、小打水桶、抄网等一些配件。
此外防风防寒衣物要带足。
三、鲈鱼钓场选择不管垂钓什么鱼种,都应根据鱼类的生活习性选择钓场。
钓场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鱼喜欢在哪里生长栖息?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喜欢在什么地方觅食?这三点至少要心中有数。
这几个方面都考虑到了,再考虑一些天气变化、地理环境等,胜算就多了几分。
鱼的食性分类:
![鱼的食性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9697cf70b84ae45c3b358c9a.png)
鱼的食性分类:
按鱼的食性分类:
(1)草食性鱼类.这类鱼以摄食植物为主.如:水草.丝状藻类以及生长在水中的其他各种植物.草食性鱼类以草鱼.鳊鱼为代表.尤其是草鱼.是专食草类食物而的名的.
(2)肉食性鱼类.这类鱼一般生性雄猛.以捕捉其他鱼类为食.甚至能捕杀比它自身体积更大的动物为食.这类鱼一般长有牙齿.常见的鱼有鲶鱼.乌鳢.马鲛鱼等.
(3)浮游生物食性鱼类.这类鱼使用细长而密集的鳃耙去滤取食物.常见的食物有.枝角类.挠足类.轮虫以及无节动物的幼体.此外浮游生物还包括一些水生殖物中的藻类.如:绿藻.黄藻.平藻.硅藻.裸藻.黑藻等.常见鱼种类有鲢鱼.鳙鱼.鲋鱼
(4)杂食性鱼类.这类鱼食性很广.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都能接受.如甲壳类小动物.昆虫的幼虫.蠕虫.贝类.植物性的如.米饭屑.面包屑.栗类.豆类食物的碎屑.常见鱼类有鲫鱼.鲤鱼等......还有很多鱼类.如:一些杂屑食性的鱼类.底栖生物性鱼类等等......。
七年级上册生物鱼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鱼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a83fbc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3.png)
七年级上册生物鱼知识点总结生物学是一门探究生命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广泛地涉及到了动植物的生长、繁殖、进化等等各个方面。
在生物学的基础课程中,鱼类是一类非常基础且重要的物种。
本文将对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的鱼类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大家提高对鱼类生命现象的理解和认知。
一、鱼类的分类鱼类是指一类脊椎动物,它的外形、结构以及栖息环境各不相同。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鱼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按照鳞片分类:无鳞鱼、硬鳞鱼、软鳞鱼;2.按照口位分类:下口鱼、上口鱼、前口鱼;3.按照鳃条分类:真骨鱼、软骨鱼。
二、鱼类的运动方式鱼类是依靠鳍进行游动的。
不同的鳍在不同的方式下能实现不同的功能,常用的鳍有胸鳍、臀鳍、尾鳍。
它们的运动方式分为以下几类:1.滑翔运动:这是鱼类在水中行进最为基础的一种方式。
鱼类依靠体侧肌实现身体的摆动和推动,胸鳍和背鳍协同运动,得以降低水阻并且游得更远;2.俯冲运动:这是鱼类在水中快速向下、向上运动的一种方式。
鱼类通过向下弯曲鳍腕和吐出气泡的方式,能够很快地加速向下,同时也能迅速上浮;3.爆头运动:这种运动方式能够帮助鱼类突然从水中脱离,很有效地规避掠食者的袭击。
当鱼类感觉到危险或者不太适应环境的时候,就会猛然向上冲刺,然后利用头部的重量在水面上跑几步,最终实现跳出水面落入其他地方的目的。
三、鱼类的繁殖鱼类能够繁殖后代,这是地球上所有动物所共有的特性。
不同的鱼类在繁殖上也各有特点,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1.卵生鱼类:这种鱼类的繁殖方式是在水中散落卵子,等待卵子受精后孵化出小鱼崽。
常见的卵生鱼类有鲫鱼、鲤鱼等;2.胎生鱼类:这种鱼类的繁殖方式与哺乳动物比较相似。
孕育卵子和受精都在母体内完成,等到胚胎发育完毕后,产生幼鱼借以之外。
常见的胎生鱼类有猫鲨和鸟鲤;3.半胎生鱼类:这种鱼类的繁殖过程可以被看做一种卵生和胎生的混合过程。
母鱼会在体内容纳卵子并为其提供养分。
当卵发育到一定程度之后,孵化过程就在母体内完成,最后产生幼鱼。
鱼类食性
![鱼类食性](https://img.taocdn.com/s3/m/03c3f0c2da38376baf1faeb4.png)
鱼类食性鱼类从环境中摄取食物,关系到鱼类的生存、生长、发育和繁殖。
掌握鱼类食性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测定鱼类食性的方法,对于增养殖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节鱼类食性的类型及其变化鱼类的食性与咽齿和鳃耙有直接关系食性类型根据各种鱼类脱离幼年时期后所摄取的主要食物,可将鱼类的食性分为以下类别: 1、草食性以摄食水生高等植物为主,也摄食附着藻类和被淹没的陆生嫩草及瓜菜叶片等,如草、鳊和团头鲂等。
东方欧鳊2、浮游植物食性以摄食浮游藻类为主,典型的如鲢,这类食性的鱼,鳃耙的滤食性能最佳。
鲢3、鱼虾类食性以摄食鱼虾类等游泳生物为主,有的甚至捕食较大的哺乳动物。
这类鱼通常游泳活泼,口裂大、牙齿锐利,而且性格凶猛,所以又称凶猛鱼类,如海洋中的噬人鲨,淡水中的鲸、鳜、鲶和狗鱼等。
鲨4、底栖动物食性以摄食底栖的无脊椎动物为主,如青鱼以螺蚬为食,铜鱼等以水生昆虫、水蚯蚓、淡水壳菜等为主。
这类鱼有的采食底面上的动物,有的挖食埋栖在底泥中的动物。
圆口铜鱼5、浮游动物食性以摄食浮游动物如轮虫、桡足类、枝角类为主。
鳙、鲥等主要通过鳃耙滤食,短吻银鱼等小型鱼类则主动捕食。
银鱼6、腐屑食性以吸取或舔刮底层的动植物腐屑为主,也同时刮食周丛生物和摄取腐屑中的小型底栖动物,典型的如鲴类和鲮等。
圆吻鲴7、杂食性这是一类兼食各类食物的鱼类,典型的例子有鲤和泥鳅,它们的食物种类广泛,食性的适应能力强。
泥鳅食性的变化鱼类的食性在整个生活过程中不是固定不变的,会由于年龄、季节和栖息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因发育阶段(或年龄)不同而产生的变化*鱼类从小到大,和不同的发育阶段相适应,存在一个食物的变化系列。
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在卵黄囊吸收完毕后的仔鱼期有一个摄食小型浮游动物如一些无脊椎动物的幼虫和轮虫等饵料的阶段。
进入稚幼鱼期时为第二个阶段如乌鳢此时以水生昆虫的幼虫和小虾为主,其次为小型鱼类。
成鱼食性阶段乌鳢此时主要捕食鱼虾类。
凶猛性鱼类的食物链*也有一些鱼类食性的过渡阶段不十分明显,例如鲢开始以摄食小型浮游动物为主,随着鳃耙、牙齿和肠管的发育,食物中浮游植物的比例逐渐增大,而后以摄食浮游植物为主。
鱼类摄食情况的判断
![鱼类摄食情况的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19918e0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7.png)
夏季摄食低谷期
随着夏季的到来,水温升高,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鱼类食物充足,因此它们的摄食量会相对减少,进入摄食 低谷期。
在夏季摄食低谷期,钓鱼爱好者需要调整钓鱼策略,选择更 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以增加钓鱼的成功率。同时,这也是观 察鱼类避暑和降温习性的好时机。
秋季摄食恢复期
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水温也逐渐下降,鱼类开始储备能量 ,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准备。此时,它们的摄食量开始逐 渐恢复。
口是摄取食物的器官,食道是输送食物的管道,胃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肠道则 是吸收营养的主要区域。
不同种类的鱼,其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有所不同,这决定了它们对食物的消化 能力和偏好。
消化酶的活性
消化酶是鱼类消化系统中的重要成分,能够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 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
酶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食物种类等。在适宜的 条件下,酶的活性越高,食物的消化速度就越快。
杂食性鱼类
总结词
既吃动物也吃植物的鱼类
详细描述
杂食性鱼类既吃动物性食物,如昆虫、小鱼、虾等,也吃植物性食物,如藻类、果实和种子。它们的食性因种类 而异,取决于其生活环境和生存需求。
植食性鱼类
总结词
以植物为食的鱼类
详细描述
植食性鱼类主要食用植物性食物,如藻类、草、果实和种子。它们的牙齿通常比较软,适合磨碎和消 化植物组织。
深水区
深水区的鱼类摄食主要集中在深水区 域,这些区域由于水压较高,光照较 少,食物来源相对较少,因此鱼类的 摄食行为也较为特殊。
06
鱼类摄食的个体差异
不同鱼种的摄食差异
鱼类摄食习性的多样性
不同鱼种的食物选择和摄食方式存在显著差 异。例如,肉食性鱼类如鲨鱼和鲈鱼主要以 其他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而草食性鱼类 如草鱼和鳊鱼则以植物为食。
鱼类的食性-2
![鱼类的食性-2](https://img.taocdn.com/s3/m/08b21305ee06eff9aef807a3.png)
精品课程-鱼类学教学课件鱼类的食性第一节鱼类食性的类型及其变化◆鱼类从环境中摄取食物,关系到鱼类的生存、生长、发育和繁殖。
掌握鱼类食性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测定鱼类食性的方法,对于增养殖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鱼类的食性与咽齿和鳃耙有直接关系◆食性类型根据各种鱼类脱离幼年时期后所摄取的主要食物,可将鱼类的食性分为以下类别:食性类型-按饵料生物的生态类群划分① 浮游生物:鲢、鳙② 底栖生物:青鱼、鲤、鲫③ 游泳动物:鳡、鲌类④ 周丛生物和碎屑:鲴类⑤ 水生植物:草鱼、团头鲂、鳊食性类型- 按所吃食物类群的广狭划分① 广食性:杂食性鱼类→摄食和消化器官不特化② 狭食性:多为只食植物性或只食动物性食物的种类→摄食和消化器官特化。
当外界环境条件变化时,一般较难适应。
③ 单食性:仅食动物或植物中的一定类群青鱼→螺类草鱼→水草凶猛鱼类→鱼类或其他水生动物。
摄食方式1. 掠食:凶猛鱼类的摄食方式2. 滤食:以鳃耙过滤浮游生物。
呼吸不停、水流不止、滤食不息3. 啃咬:食固着或附着的水生植物和藻类4. 刮食:刨刮着生生物。
刨刮痕迹→ 种类和大小5. 翻掘:将可伸缩口和吻部伸入泥中,翻起泥和食物,再拣食6. 吮吸:水+ 食物。
摄食效能低1、草食性以摄食水生高等植物为主,也摄食附着藻类和被淹没的陆生嫩草及瓜菜叶片等,如草、鳊和团头鲂等。
东方欧鳊2、浮游植物食性以摄食浮游藻类为主,典型的如鲢,这类食性的鱼,鳃耙的滤食性能最佳。
鲢3、鱼虾类食性以摄食鱼虾类等游泳生物为主,有的甚至捕食较大的哺乳动物。
这类鱼通常游泳活泼,口裂大、牙齿锐利,而且性格凶猛,所以又称凶猛鱼类,如海洋中的噬人鲨,淡水中的鲸、鳜、鲶和狗鱼等。
鲨4、底栖动物食性以摄食底栖的无脊椎动物为主,如青鱼以螺蚬为食,铜鱼等以水生昆虫、水蚯蚓、淡水壳菜等为主。
这类鱼有的采食底面上的动物,有的挖食埋栖在底泥中的动物。
圆口铜鱼5、浮游动物食性以摄食浮游动物如轮虫、桡足类、枝角类为主。
草鱼的生物学特点
![草鱼的生物学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10d826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b.png)
草鱼的生物学特点
草鱼(学名:Ctenopharyngodon idella)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常见于中国境内的江河湖泊中。
以下是草鱼的生物学特点:
1. 外貌特征:草鱼体形长而侧扁,身体呈灰棕色。
胸鳍发达,尾鳍分叉。
眼睛大而突出,口部较小。
2. 鳞片结构:草鱼具有硬骨鳞,鳞片细小,呈椭圆形,排列紧密。
鳞片上有颜色较浅的纵棱。
3. 食性:草鱼是杂食性鱼类,既能吃植物性食物,如水草、鲜嫩的水生植物叶片等,也能吃动物性食物,如浮游生物、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其他小鱼等。
4. 成长速度:草鱼生长较快,是重要的经济养殖鱼类之一。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草鱼能在一年内增重数十倍。
5. 区域分布:草鱼原产于中国,目前已广泛引入其他地区进行养殖。
在中国境内,常见于长江、黄河、珠江等主要河流及其支流,以及一些大型湖泊和水库中。
6. 行为特征:草鱼喜欢栖息于水底,常借助水草等遮蔽物隐藏自身。
它们常以群体形式活动,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7. 繁殖习性:草鱼属于卵生鱼类,繁殖期一般为春季至夏季。
在产卵期,雄鱼会挖掘鱼窝,雌鱼将卵产在鱼窝内,并由雄鱼负责保卫和守护。
总的来说,草鱼是一种适应性强、生长快、食性杂的淡水鱼类,在中国的渔业养殖中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青鱼食草动物吗?
![青鱼食草动物吗?](https://img.taocdn.com/s3/m/5c81d8c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5.png)
青鱼(Pomatomus saltatrix)是一种大型的掠食性鱼类,被称为蓝鱼或杂鱼。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青鱼的食性特点,以了解它是否食草动物。
1. 青鱼的食性:
青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其主要食物来源是其他鱼类和一些海洋生物。
它们通常以小型鱼类为主要猎物,如沙丁鱼、鳀鱼、鲤鱼等。
此外,青鱼还会捕食甲壳类动物、软体动物和头足类等。
根据已有的科学数据和观察,没有证据表明青鱼食草动物。
2. 青鱼的消化系统:
青鱼具有肉食性鱼类的典型消化系统,包括锋利的牙齿和强大的下颌肌肉,适合撕咬和吞食动物组织。
相比于食草动物,青鱼的消化系统更适应消化和吸收动物蛋白质和脂肪。
3. 青鱼与食草动物的差异:
青鱼与食草动物在形态和生理特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食草动物通常有适合咀嚼和消化纤维素的牙齿和消化系统。
相比之下,青鱼具有锋利的牙齿和强壮的下颌肌肉,适合于捕食和消化动物蛋白质。
4. 青鱼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作为肉食性鱼类,青鱼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通过控制猎物种群数量来维持食物链的平衡,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到一定的影响。
然而,青鱼并不参与植物的消耗,并不属于食草动物。
综上所述,根据现有的科学数据和观察,青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其他鱼类和海洋生物为食。
青鱼的消化系统适应于消化和吸收动物蛋白质和脂肪,而不是纤维素。
因此,没有证据表明青鱼食草动物。
青鱼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掠食者的角色,通过控制猎物种群数量来维持食物链的平衡。
淡水鱼类食性的分析方法
![淡水鱼类食性的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3d85fc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e.png)
淡水鱼类食性的分析方法记得在一本杂志上曾经看到过一位外国钓鲤鱼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钓鱼人应该象鱼一样思考”。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他的话还是有道理的。
鱼类是水生动物它在水中生活而我们钓鱼人见到的只是一些表象的东西。
于是有的鱼人就通过人类的推理方法去推断鱼的生存方式。
近而得出在我们人类看来十分合理的而又符合人们生活规律的结论来。
比如在用饵方面就有春荤、夏素、秋吃肉在选钓位方面就有钓铧尖、钓水草、春天要把暖窝找等等。
这些都是人们在长期的钓鱼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般性的规律。
而在具体的钓鱼过程中往往出现与之相左结果特别是在鱼饵方面。
鱼友们经常会有这样抱怨这鱼饵就连我闻了都想吃一口可鱼怎么就不吃呢-----起初我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时甚至气的把和好的鱼饵使劲抛到水中转身离去有时恨不的自己变成一条鱼跃入池中看看这鱼到底想吃什么好在我是学农学的对小动物有所了解后来经实践发现自己对鱼的食性分析方法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我们必须站在鱼的角度来思考才能真正地了解它们。
经常在一些地方看到关于鱼饵方面的配方-----秘方把它拿到池中一试往往没有如其所说的那样有效相信朋友们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吧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原因就是我们脱离了鱼的具体生活环境而主观的去认为鱼应该吃什么如若沉迷于此道而不能自拔就会象有的鱼友那样到处寻找鱼饵秘方、满池子要鱼饵结果最终也没有获得一种使自己满意的鱼饵来。
现在我就把一种比较另类的方法介绍给朋友们也许会让同志们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尽快摆脱紧随人后问这问那的窘竟。
首先我要从原理讲起也许枯燥了点希望朋友们能看下去。
在以前我的《鱼人》文章中简要地说过关于鱼与其所处生态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在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体系中能量是逐级传递的就是说鱼必须在这一体系中通过吃别的生物或有机物而获得能量。
如果我们找到鱼在这个体系中所吃的食物那不就是找到了最对口的鱼饵了吗道理如此简单而已那么我们又如何去寻找水中鱼儿所吃的食物呢当然我们是钓鱼人没有必要把它搞到原子水平而只要通过细致的观察来了解所垂钓水域的生态基本构成就可以了。
鱼类食性研究
![鱼类食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bd103b701f69e3142329498.png)
鱼类食性研究摘要:本文对有关鱼类食性方面的知识做了一个概括,主要包括食性分析的意义、食物的类型、食性分析的一般方法、同位素在食性分析中的应用、食物成分分析的两种方法。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新的技术在不断的开发应用,我们应当更加全面地认识到这些方法的优点及不足,不断改进,为鱼类食性研究提供更好的基础。
关键词:食性研究胃含物分析方法同位素技术一、食物类型及其分析方法1.食物类型。
根据食物的重要性,可将鱼类的食物分为主要食物、次要食物和偶然食物。
根据鱼类的主要食物组成,可将鱼类划分为4大食性类型:(1)草食性,摄食植物性食物,可分为水草食性和藻类食性;(2)肉食性,摄食动物性食物,分为食鱼食性、底栖动物食性和浮游动物食性;(3)杂食性,兼食动物和植物性饵料;(4)碎屑食性,以有机碎屑和其夹杂的微小生物为食。
2.胃含物分析法。
胃肠内容物分析法有助于分析物种个体大小与不同发育阶段食物组成的变化规律,有利于研究分析食物网中食物的时空分布与季节变化规律,提供消费者某一个时间段(暂时性)的食物来源信息。
胃肠内容物分析方法在鱼类和海洋脊椎动物生态学研究中被称为“标准方法”。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该领域开展过大量研究,尤其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鱼类。
6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利用胃含物分析法对鱼类食性进行研究,但存在许多不足:其一,由于消费者所摄入不同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率不同,所以在胃肠内容物中发现的各种食物成分所占的比例并不能准确的反映出消费者实际摄入饲料的比,对于胃肠中消化速度较快的食物类群其重要性易低估,而对于消化速率慢的类群其重要性易高估,从而导致了在胃肠食物组成分析上易出现偏差;其二,反复的消化作用使食物类群降解程度参差不齐,胃肠内容物食物类群的鉴定工作比较困难;其三,胃肠内容物测量的只是被捕食前所摄食的食物,不能代表生物长期的食性,并且许多水域生物存在偶食性。
尽管传统的胃含物分析法在研究中存在这些不足,但由于它方法简单、方便和直接,仍然是研究摄食生态学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
鱼吃什么东西
![鱼吃什么东西](https://img.taocdn.com/s3/m/d9c3e74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0.png)
鱼吃什么东西
1、草食性鱼类。
代表鱼种包括草鱼、鳊鱼、团头鲂等,自然环境下主要吃水草、水藻、浮游植物等,也会进食岸边芦苇、淹没的庄稼植物以及落在水面的嫩树叶、草籽等。
2、肉食性鱼类。
代表鱼种包括鲨鱼、鲶鱼、带鱼、黄颡鱼、青鱼、狗鱼等,自然环境下主要吃水中的动物,通常分为温和肉食性、凶猛肉食性两类。
3、杂食性鱼类。
代表鱼种包括罗非鱼、鲫鱼、鲤鱼、鲂鱼等,自然环境下主要吃水生植物、水生动物、虫子等。
4、人工养殖鱼类。
大多数鱼都能人工养殖,主要吃水产饲料。
通常,草食性鱼类饲料中鱼粉添加量很低甚至不加,肉食性鱼类饲料中鱼粉添加量很高。
第6章1 鱼类的饵料、食性及其研究方法【渔业资源与渔场学】
![第6章1 鱼类的饵料、食性及其研究方法【渔业资源与渔场学】](https://img.taocdn.com/s3/m/21d782a867ec102de3bd892c.png)
1食饵生物个体计算法
以个体为单位, 计算鱼所吞食各种 饵料生物的数量。
简单的方法是以 + 表示存在 ; ++表 示较多 ;+++ 表示很多 ;++++ 表示极多。
2出现频率法
指某种饵料生物在所检测的胃含 物样品中出现的次数, 而不计算其总数 量, 最后求出食饵生物占全部检测样品 的百分比。
?五随鱼类性别的不同而变化某些不同性别的鱼类在营养食物的要求上有差异如黑海区的鲟鱼雄性个体摄食鱼类种类较多而雌性个鱼类的饵料保障是指水域中不仅具有为鱼类所提供的饵料种类而且具备保证鱼类可以进食的条件
第六章 鱼类的饵料、食性及其 研究方法
研究意义
饵料生物与鱼类分布; 饵料保障程度与种群动态; 养殖中的饵料措施; 复杂的食性关系与群落动态。
这种变化与饵料生物的季节波动和环境因 子的季节变化有关。
•
•
春季:桡足类、鱼卵等
• •
夏季:端足类、糠虾 六丝鲚(东秋海季):鼓虾、鹰爪虾、鰕虎鱼等
•
冬季:桡足类(种类与春季不同)
•(三)随栖息场所迁移而引起食性变化 鱼类 经常洄游移动于各个水域中,由于不同水 域的饵料生物组成和数量各不相同,鱼类 为了适应环境也不得不改变其食物组成。
第一节 鱼类的食物链、食物网与食性类型
•一、鱼类的食饵组成
•鱼类的食谱是十分广泛而复杂。 •1水生植物类群,从低等单细胞藻类到 大型藻类以及水生维管束植物;
•2水生动物类群,几乎涉及无脊椎动物 的各个门类以至脊椎动物的鱼类自身;
•3腐植质类,也是某些底食性鱼类的重 要饵料。
淡水养殖鱼类的营养需求及配合饲料技术:第二讲 淡水养殖鱼类的食性特点
![淡水养殖鱼类的营养需求及配合饲料技术:第二讲 淡水养殖鱼类的食性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0bb29c84afe04a1b171de19.png)
淡水养殖鱼类的营养需求及配合饲料技术:第二讲淡水养殖鱼类的食性特点一一登二2—淡水养殖鱼类的营养需求及配合饲料技术鱼类的食性与其摄食器官和柄息环境有密切关系.研究鱼类的食性,尤其掌握不同莽殖鱼类的摄食特点以及环境条件,对揭示鱼类摄食生物学特性i提高鱼产量和培养优良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1算殖鱼类的食性殛摄食器官..裾围淡水鱼类有800杂种,已作为养殖对象的约有20余种.一般说亲,不同品种的鱼类摄取食物也不同可分为草食性肉食性,杂食性,浮游生物食性,雇牺生物食性和腐屑食性等.又因发育阶敏不同而引起食性转变,也必须了解清楚,以便在人工饲养过程中投喂相应的滔饵和人工饲料.鲢,鳙的食性鲢,鳙是典型的吃浮游生物的鱼类.为浮游生物食性.由于其鳃耙等滤食器官与其它鱼类不同,掇食方式为滤取食物,因此也髂拣食性由于鲢和铸的鳃耙结构不同,其滤食对象也不同.鲢的鳃耙间距为33~36微米,鳙的鳃耙间距为37~1O3微米,由于鲢的鳃耙间距先鳙小,同时水体中浮赫藻类比浮游动物昀个数乡而个体小,因此鲢以浮睹藻类为主食,攘则以浮游动物为主食.除滤食浮游生物外也滤禽有机碎片及细菌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也能摄取人工配合饲料或豆浆颗粒.但主要是在池塘内施肥培养浮游生物来满足蛙,鳙对天然饵料的摄取.各种鱼类的维鱼阶段,瞥浮游生物为饵料,随着鱼体的不断增长.食性也逐渐待化.在人工饲养过程中应当了解和掌捏鱼类食性转化规律.草鱼的食性草鱼是典型的草食性鱼娄.草鱼的摄食器官主要是具有锯齿状的咽齿,齿冠两倒有栉状突起,用以切割水草.喜食水体中的聚草,苦草,眼子菜,轮叶黑藻和浮萍等水生植物,陆生植物的嫩茎叶,树叶和瓜菜叶等也喜欢吃.草鱼虽然以植物为主食,但缺少纤维素分解醇,匿此不能消化利用纤维索,又因食量较大或贪☆腐贼变质的饲料,易感染肠炎而『起死亡,在人工饲养过释r’要特别注意预肪.草鱼鱼苗阶段的饵料浮游动物,底牺动物等为主.据实验观察,全长已选50毫米时仍继续摄食动物性饵料,但从此蹦后邈渐转化为草食性,开始摄取水生植物茎叶.鲭,一的食性妨,鳊的食性与草鱼楣似,为草食性鱼类.黑龙江产的三角鲂以水生植物,孢子和丝状藻为主.鳊鱼在初春以食藻类和无脊椎动物为主,蔓,秋季以食水生高等植_物为主gf八黑龙江省的团头鲂害柄息在沉水植物的地方,主要吃苦草,轮叶黑藻,聚草和眼子菜等.在7~8月份摄食强度最犬,晒管充满度可达80.鱼苗体长在3j毫米以前.以浮替动物为食,37毫米以上开始摄鸯水生植物的馓口从夏花阶段后是食性交替时期.团头鲂对植物性食物消化比较完仝,利用率也高,是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嗥鱼体长6.5~l8.8毫米时.主要以轮虫和藻?45?类为食,体19~33毫米H寸,:枝角类和摇蚊幼虫为主,并开始概食植物碎片.体长达4O毫米上皿tl l水生植物为主食.以上几种草食性鱼类,在凡工饲养过强巾,鱼l阶段以施肥培养浮}生物为:1,食物转化j永正璎清新,是草食性鱼类对水环境适应的特.奠,碍的禽性鲤.鲫是典型杂食性鱼类鲤门食性是偏动物性食性,而蟑的食性是偏植物性食性,j哥食方式都是吞食.鲤鱼有瓤二对,口伸缩芊.0.可控底琵10厘米蒹寻找食物,咽啬也较粗壮史选,皎压蚌壳也较容易鲤鱼的食物组成通常有季=性变艺.jL方地:,牟夏季以螺』l=,水栖足虫幼虫等底栖动物为主,秋季多吃植物或植物种子据调查,在黑龙匝下游鲤鱼i句食物葑1戒有:搞蚊幼虫占食物总量的52.5%,软体动物占23.0,永生植物占l2.6,植物种子占8.5,其它l与3.4%.采食最强期是在8月份,而9月和lo月也l棚舅商,l0月末到n月份娜忽一降.冬季州完全停摄食.人工饲养,瘟以配台颗粒饲料为主,恒鱼苗阶展,仍以浮游生物为主食如果投哩开口人工饲0 时,颗粒直径不能大亍0.2~0.5毫米,置自比盘接近天然饵料的蛋白比(浮游生物蛋白比为1:O.)鲫鱼的食物组成极为广泛,以附生藻类,缒状藻类玻有机醉屑为主其主要食物以生态环境的饵丰+生物蛔成为转移妨鱼浮游生物或单胞藻娄为F体L~:40毫米时,开始转化为接近成鱼的食性. 鲫鱼生较馒,在人工池塘[}】,多做为配养鱼养殖j耳杂交鲫一一异育锃鲫长鞍抉,可怍为一荐.授喂配合饲料饲养.青盏青鱼为底牺鱼类.是典型底栖生物食性,多以螺,蝴等软体动物为主食,咽齿为臼齿状,可将螺,蚬或妨蚌的硬壳压碎吞食,亦食水蚯蚓等环‘动物,亦可称岗食性鱼类.青盘幼鱼主食枝角类.体长100毫米时转食:体动物.岢鱼是四大家鱼之一,在人工饲养的条{粤下?也食人工饲料,但北方地区因食物泉潦鼠难, 困此人工饲养受到一定限制.此外,尚有一些肉食性鱼类,如鳜鱼,蠹白量等属于凶猛性白类,牙齿尖锐,多小型鱼类为食,也可人工饲养.涟水池塘养量是根据各种鱼类禽性特点,进行肯理搭配分最混养.如”一草养三邂”就是!,嵩?46?f料喂养食量太的草鱼,排出大鼍的蠢便又是肥料,可繁殖7冀中浮游生牦,供鲢,鳙滤食沉八弛底的食物残擅碎屑,又为底层鲤,鲫鱼所利用.这种混养方式,既可充分利用水资酥.又可充分』主i饲料.充分了解各种鱼类的食性特点,是科荐证昀生物学基础.2鱼类蠢食与环境因素承帕水温变化和溶解氧台量多少与摄食量有密切冀家菲鱼类多为温水性鱼.最适承温是2O~00℃,在这个范围内摄食量最.一般情况.永温每增招1℃,姐荚代谢率增加10,6,如30’0与2O’c相比,lf弋姑怍用就增加1倍.因耍匕,j方地慝在7~8月份要投喂充足的饲料,以促使鱼类加速生长.当温度低于15_c时食敏遂惭减退,低于lO℃时食量减少.低于8℃时便停止摄食而进入冬眠状态.水温高丁32”u时自欲同样会降低.溶解氧台量多少,皂嗣样影响鱼类的摄食量.鱼类在高溶氧承体中,摄食旺盛,生长汰.反之,摄食量低,生长也漫例如鲤鱼当溶氧量从9~毫克,升降到6~8毫克,升对,摄食量减少50据日奉千叶氏实瑟裘嘣,鲤鱼的生长和摄黄量的突变点是4.1毫克/升.草鱼的宴验也表明,在2.73毫克/升条件下饲养比在5.56毫克/升条件下饲养生长率低将近O倍,饲养系数却提高4倍.圈此,人l:控斜或调节地水温度和溶解氧的含量,是增加喜类摄食量,加速生长和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
鱼类食性对于消化道的影响
![鱼类食性对于消化道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759d74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1.png)
鱼类食性对于消化道的影响众所周知,不同的鱼类有着不同的食性,目前主要将鱼类的食性分为三种:肉食性、草食性、杂食性。
肉食性鱼类包括许多在浅水区域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的鱼类,还有以其他鱼类为食的鱼类,其通常处于水域的食物链上层,所以数量较少,体型一般也较其他鱼类更大,如丽鱼科鱼类以及旗鱼科鱼类;草食性鱼类会以底栖植物如一些大型藻类和被子植物为主要食物,它们大多栖息在浅而温暖的水域,因食性位置处于食物链的底层,草食性鱼类在生物群落中都是个体数量最为丰富的鱼类,如鳊鱼、草鱼等;杂食性鱼类的食物组成比较广泛,往往摄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其中可能既有动物性的也有植物性的,有的还会摄取水底的腐殖质,如鲤鱼、鲫鱼等。
1.鱼类消化道与食性鱼类的食性与其消化道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是由于其消化道的结构功能决定了其主要的食性。
鱼的消化道主要分为口腔、咽、食道、胃部、肠,肛门等,相关学者已经证实,对于不同食性的鱼类,其消化道各部分都具有这适应其食性的特点。
1.1 口咽腔鱼类由于咽部较短,与口腔没有明显分界线,形态学上一般将口腔与咽部合称为口咽腔,口咽腔内主要有齿、舌和鳃耙等构造,这些构造与食物的摄取紧密联系,所以又被成为摄食器官,它们的形状和大小都因鱼的食性而产生差异。
比如,口咽腔的口裂大小决定了鱼类嘴巴的咬合能力,肉食性鱼类的口裂一般较大,如狗鱼、鲑鱼以及鲈鱼等;而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的口裂一般较小。
另外,鱼类的牙齿也会因食性而产生差异,以其他鱼类为食的肉食性鱼类牙齿一般比较尖利,以方便其对其他动物进行捕食和撕咬;而草食性鱼类的牙齿较为钝直,利于其对植物纤维进行咀嚼;杂食性鱼类牙齿处于两者之间;某些特殊食性的鱼类如滤食性鱼类,由于主要以鳃耙过滤水中微小的浮游生物、细菌、有机碎屑等,牙齿的利用度并不大,所以其牙齿一般很小;鳃耙对于滤食性鱼类的影响是及其重大的,其鳃耙十分发达,形状上长而细密,数量多且功能复杂,而草食性和肉食性鱼类的鳃耙一般短而稀疏,所以鳃耙对于非滤食性鱼类的作用并不是获取食物,可能更多是保护鳃丝以及起着味觉作用。
黄鳝的食性特点
![黄鳝的食性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a60b12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8.png)
黄鳝的食性特点
黄鳝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自然条件下,主要摄食小鱼、小虾、小河蚌、小螺蛳、昆虫以及大型浮游动物如枝角类、桡足类、轮虫类等,并吞食小青蛙、小蝌蚪,有时也吃一些浮萍、茭瓜、丝状藻等。
人工养殖黄鳝,主要以蚯蚓、蝇蛆、小鱼虾、动物内脏、屠宰下脚料、配合饲料以及麸皮、米饭、米糠、豆饼、豆腐渣和瓜果皮等新鲜饲料来喂,且不可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
最好将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粉碎后混合加工成颗粒饲料来喂。
颗粒的大小要根据黄鳝的大小而定,一般以一口能吞进去为宜。
黄鳝摄食方式为啜吸式,食物不经咀嚼就吞入腹中,遇到比较大的食物,黄鳝咬住后常以旋转身体的方式来咬断食物。
在黄鳝摄食旺季,如饲料缺乏时,黄鳝也会残食比自身更小的黄鳝。
因此,放养时,要选择大小规格一致的鳝种,切忌大小混放。
黄鳝对饵料的选择比较严格,长期投喂一种饵料后,就很难改变其原来的食性。
故在饲养初期要做好驯饵工作,即投喂来源广、价格低、供应时间长、增肉率高的混合饲料。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鱼类所吃的饵料生物的生态类型来划分: ➢浮游生物食性: ➢底栖生物食性: ➢游泳生物食性:
根据鱼类摄取食物种类的多少分为: ➢狭食性: ➢广食性:
有些鱼类吃的食物比较多样,往往可以划入两种 食性类型。
3
2.摄食方式
捕食:大多数凶猛肉食性鱼类的摄食方式。 滤食:食浮游生物的鱼类,通过细密的鳃耙过滤 食物。 研磨:以甲壳类或软体动物为食,常有臼齿。 刮食:以锐利的下唇刮食丛生植物或底栖硅藻。 如鲴鱼类、鲻、鮻鱼。 吸食:海马、海龙等,口呈长管状,以吮吸的方 式摄取水层的糠虾等无脊椎动物。 寄生:如七鳃鳗、盲鳗、角鮟鱇等。
16
胃肠饱满度划分标准(目测法)
目前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将饱满程度分为六个等 级,区分的标准如下:
“00级”:胃和肠内无食物; “0级” : 胃内无食物,肠内有残食; “1级” : 胃内食物不超过胃容积的1/2; “2级” :胃内食物超过胃容积的1/2 ,但未 充满; “3级” : 胃内充满食物,但胃壁不膨大; “4级” : 胃内充满食物,胃壁膨大变薄。
10
2.鱼类食性的转换
※因发育阶段不同而引起的食性转换 ※食性的季节变异 ※栖息场所不同而引起的食性变异 ※鱼类食饵的昼夜变化 ※不同年份的变化
鱼类食性的种种变异,往往一方面是受着食物 数量的波动所影响,另一方面也在极大程度上依食物 的易得性为转移。
11
三、摄食量及影响摄食量的因素
一次摄食量:鱼类一次所摄食的饵料量。 日摄食量:鱼类24小时所摄食的饵料量。 日摄食量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4
3.摄食的形态学适应
鱼类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适应 各自食性类型和摄食方式的形态学特征。一般来 说,每一种鱼对喜好的食饵生物都有特定的形态 学适应。鱼的体形、感觉器官适应于搜索、感知, 口、牙齿、鳃耙适应于摄取,而胃、肠构造也适 应于消化这种食物。
5
二、食物的选择性和食性的转换
1.食物的选择性
间;正常情况>生病期间;洄游前>洄游期间。 ➢ 饵料的质量(营养成分)。以饵料系数为指标。
13
四、鱼类食性的研究方法
1. 食性分析材料的收集 2. 胃肠道内含物的处理 3. 食性研究结果的数据分析
14
1.食性分析材料的收集
1)可自行用调查船对设定海区按要求捕捞采集。 2)可上渔船、码头或市场购买。 最好取自拖网、围网等主动性网具的渔获物,而 尽量少用在水中滞留时间较长的被动性网具(如刺网、 张网等)的渔获物。要求标本一定要新鲜,以保证胃 含物不腐败。标本数量按不同的研究目的确定,一般 每批不少于50尾。标本采集后一般需进行以下几项工 作:
18
(3)采集水生生物样品
采集鱼类食性样品时,必须在同一地点采集水生 生物样品(底牺生物、自游生物、浮游生物、周丛生 物等)。这些材料一方面对揭露饵料基础、饵料基础 的利用程度、饵料生物的选择性问题、食饵相互关系 等是必须的,另一方面,对取得饵料生物平均标准重 量时也是极为重要的。
➢ 直接法:又称饵料减量法,即在已知容积的水体 加入已知数量的鱼和饵料,经24小时,计算该水 体内饵料减少量即该水体内鱼类的日摄食量。
➢ 间接法:
日摄食量
一次饱食量
24小时实际摄食时间 饱食时间 消化时间
12
影响鱼类摄食量的因素
➢ 食性。 ➢ 水域中饵料生物量的多少。 ➢ 外界水文条件:温度、溶解氧等。 ➢ 鱼类生理状态:幼鱼>成鱼;产卵前后>产卵期
第三节 鱼类的摄食
一、 鱼类的摄食类型和摄食方式 二、 食物的选择性和食性的转换 三、 摄食量及影响摄食量的因素 四、 鱼类食性的研究方法
1
一、 鱼类的摄食类型和摄食方式
1.摄食类型
根据成鱼阶段所摄取的主要食物性质,可以分为: ➢ 植物食性的鱼类 ➢ 动物食性的鱼类:又可分为:
★温和肉食性鱼类:以无脊椎动物为食。 ★凶猛肉食性鱼类:以鱼为食。 ➢杂食性鱼类 :其食物组成比较广泛,往往摄取 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的食物,有动物性也有植 物性的,亦食部分水底腐殖质。
17
(2)样品固定
目测肠胃饱满度之后,将胃肠从食道处剪下, 连同标签纸放入小瓶,或包扎于纱布之中,用5—10 %的福尔马林溶液进行固定。标签号码必须同生物 学测定的记录号码相一致,以便对照分析。
如有可能,最好现场就将新鲜标本称重,福尔 马林固定后会失重。
以上几项工作都要在现场进行测定和处理,然 后将材料带回实验室进行室内分析研究。
研究鱼类对食物的选择性,一般根据两方面的因素来 判断:一是栖息环境中各种饵料生物的数量比例情况; 二是鱼类吞食各种饵料生物的数量比例情况。将这两 方面的情况加以对照分析,即可看出某种鱼对饵料有 无选择性。 可以有3种方法计算选择指数(E)。
6
第一种方法:
E ri pi
如果选择指数大于1,那就表明该饵料对象被鱼 所选择,如果小于1,就是被鱼所放弃。
9
根据鱼类对食物种类摄食的数量比例,可分为: (1)主要食物——构成食物组成的主要部分, 它完全满足生活的需要。 (2)次要食物——经常在鱼肠中见到,但数量 不多,它不能完全供应鱼类全部生活的需要。 (3)偶然食物——是偶然被鱼所摄取的饵料。 (4)应急食物——由于环境条件改变,缺乏主 要食物而摄取的食物,例如有时在鱼胃内能发现一 般不大摄取的棘皮动物蛇尾类动物,这显然是由于 缺乏食物而被迫吞下的。
7
第二种方法: E ri pi pi
E=0,表示对这种成分没有选择性; E>0,表示有选择性;E<0,则表示对这种食物不喜好。
第三种方法:
E ri pi ri pi
E=0,表示没有选择性;0<E<+1.0,表示有选择 性;
当0>E>-1.0,则说明对这种食物不喜好。 根据这个公式求出的数值都在+1.0和-1.0的范围 内。
15
(1)生物学测定
在取出胃肠之前,先要作生物学测定,大致内 容是记录它的产地、日期、编号、体长、全长、体 重;解剖观察性别,目测性腺成熟度、胃肠饱满度 等。然后取鉴定年龄和生长速度的材料——鳞片或 耳石、鳍条、鳃盖骨等骨片。
以上这些内容都要登记在统一设计的表格上, 年龄鉴定材料要单独放在鳞片袋内,标上鱼的编号、 采集日期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