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白金针菇病虫害发生种类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室大棚白金针菇病虫害发生种类及防治措施

摘要针对温室大棚白金针菇病虫害发生种类,分别提出了防治方法及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温室大棚;白金针菇;病虫害种类;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6.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9-0141-01

1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1.1细菌性锈斑病

该病由假单胞菌引起,主要侵染金针菇菌盖,初期为针头状,后扩大成芝麻粒大小,边缘虽不整齐,但病斑之间可互相联合成不规则

的大锈斑,使白金针菇盖上产生黑褐色斑点然后凹陷,俗称“花菇盖”。菇棚内高温、高湿、通风不良、菌盖表面积水均易发生此病。昆虫、管理用水及工具使用等均可形成传播源。

防治方法:对白金针菇房喷水时不要直接喷向子实体,喷水宜细雾,管理用水可加入0.5%的漂白粉,喷水时要同时进行通风。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不要长时间超过95%,菌袋表面覆盖地膜时要待子实体

水分晾干后再覆盖保湿。发病初期应防止病菌向健康子实体蔓延,并用100~200iu/ml的农用链霉素、土霉素溶液喷洒。

1.2基腐病

白金针菇的培养料含水量高,菌袋内积水、菌袋通风透气不良极易产生基腐病。发病时白金针菇菌柄基部变黑褐色并逐渐腐烂,俗称“烂菇条”;其传播途径主要以昆虫及出菇管理用水时进行传播。

防治方法:控制培养料含水量不超过65%;经常清除袋内积水,及

时清除病菇;发病时喷50%多菌灵800倍液。

1.3木霉

又名绿霉。丝孢目,丛梗孢科。危害金针菇的主要是绿色木霉。其菌丝无色,有隔。分生孢子梗从菌丝侧枝上生出,直立,有隔,小分枝常对生,顶端小梗呈瓶形,上生分生孢子团。分生孢子球形或椭圆形,淡绿色。木霉分布广,是世界性的有害菌。其为害期长,在金针菇的整个生长过程均可受到侵害。危害程度大,可使整批菇绝收。木霉分布于朽木、植物残体、有机肥、空气和土壤中。培养料ph

值偏低、培养料预湿不透、菌包灭菌不彻底、高温及高湿条件下均有利于发生。采收白金针菇时遗留的残根极易被污染。昆虫、鼠害、生产操作及孢子借气流、水雾等传播。主要表现为污染培养料,与白金针菇争夺营养;分泌毒素,毒害菇的菌丝。

防治方法:保持培养室低温、低二氧化碳及通风;选用抗木霉品种;菇房空气湿度勿超过90%;采菇后及时清除残片及根茬;侵染初期喷0.1%多菌灵液或苯菌灵800倍液。用0.1%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拌栽培料,可有效预防其发生。

1.4青霉

属丝孢目,丛梗孢科。其菌丝无色或有色,具横隔。分生孢子梗有隔,上生帚状分枝,顶端为小梗,小梗串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球形

或椭圆形,淡绿色。青霉在很多有机物上均能生长,分生孢子主要靠空气传播,全年均可以发生,尤以夏季为重。在被污染的培养料上,

形成圆形菌落,深绿至蓝绿色,茸毛状,扩展较慢。菌落较密时连接成片。老菌落常交织在一起,形成膜状物,隔绝料面空气,并分泌毒素,对菌丝有致死作用,它还能诱发菇类病害。

防治方法:参照木霉。

2主要虫害的种类及防治

2.1虫害种类

(1)菇蝇。包括茹蝇、菌蝇。成虫褐色或黑色,触角比菌蚊短,幼虫白色,无头。幼虫无头是与菌蚊的主要区别。成虫常在腐烂的子实体上取食和产卵。幼虫蛀食子实体,造成子实体腐烂,亦能为害菌丝体,使菌丝腐烂。

(2)菇蚊。包括眼菌蚊、小菌蚊、菇蚊等。成虫因种类不同,为黑褐色或黄褐色,体长1.8~6.0mm。幼虫乳白色或灰白色,体长

4.7~16.0mm,头黑色。主要以幼虫为害食用菌子实体,也为害培养料和菌丝体,造成子实体枯死或腐烂。

(3)螨类。有粉螨、草螨、根螨等,形体微小,长0.2~0.6mm,肉眼不易看见。体无色或乳白、黄白、红褐色。可为害菌丝体和子实体,为害严重时可造成绝收。

2.2防治方法

一般采取综合防治,如旧棚改造熏蒸,既可防病又可治虫。出菇期间可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如果虫害特别严重,可清理菌袋,摘去所有菇体后,用90%敌百虫1 000倍液,或20%氯氰菊酯3 000~5 000倍液等低毒、低残留药剂菌袋进行喷雾防治。

3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食用菌栽培场所应控制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左右,并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一旦发生霉菌危害,可采取立即通风降湿的方法;定期喷洒药剂消毒。食用菌上不提倡使用药剂,尤其是在出菇期,食用菌栽培周期短,并且直接食用,农药极易残留在子实体内。在栽培过程中,必须使用农药时应注意:不能直接用于菌床或菌袋上;尽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人畜和食用菌无害的药剂,并掌握适当的浓度,适期进行防治。如菌袋感染初期可采用2%甲醛溶液或3%~5%的石碳酸注射,抑制霉菌的扩张。部分感染初期的菌袋可挖除污染部分,撒施石灰粉、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等,也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防治。采用50%多菌灵1 000倍液拌料可预防霉菌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