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堂教学方式转型的几点认识
课堂转型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交流课堂转型的话题。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课堂转型已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课堂转型的看法。
一、课堂转型的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的课堂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课堂转型势在必行。
课堂转型旨在打破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以素质为核心的新课堂。
二、课堂转型的目标1.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堂转型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
2.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知识。
3.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课堂转型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三、课堂转型的具体措施1. 改变教师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2. 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强化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5. 加强家校合作: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四、课堂转型的实施路径1. 加强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 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注重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3. 创新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
4.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课堂转型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探索和实践,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贡献力量。
在此,我呼吁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共同努力,为实现课堂转型目标而奋斗!谢谢大家!。
教学数字化转型心得体会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教学、管理、评价等各个环节,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见证了教学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教学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丰富。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受限于教材、课堂等条件,而数字化教学资源打破了这些限制,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素材。
例如,网络课程、电子图书、教学视频等,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1. 网络课程:网络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具有内容丰富、更新及时、互动性强等特点。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习资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电子图书:电子图书具有携带方便、查阅快捷、资源丰富等优势。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电子图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学视频:教学视频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教师可以将教学视频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运用,教师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
二、数字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提升了教学效果在教学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数字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1.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2. 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学生带入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虚拟世界中亲身体验、感受知识。
这种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增强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虚拟信息与现实世界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学习体验。
课堂教学转型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而课堂教学转型正是这场改革的核心。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不断推动课堂教学转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亲身参与课堂教学转型,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一、转变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转型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因此,我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同时,我也意识到,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二、创新教学方法为了适应课堂教学转型,我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
例如,我尝试运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项目学习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此外,我还注重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三、优化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转型过程中,我逐渐摒弃了传统的评价方式,转向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我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
同时,我也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评价,尊重学生的特长和兴趣。
通过评价的优化,我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单一的学科成绩。
四、加强师生互动课堂教学转型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互动。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同时,我也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通过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我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五、提升自身素质课堂教学转型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自身素质。
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我也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教学中。
总之,课堂教学转型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堂教学转型之我见
课堂教学转型之我见首先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对于课堂教学转型的一些想法。
说到课堂转型,我们的眼前立刻就会浮现出一些耳熟能详的理论:“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教师导学”向“问题导学”转变,继而走向“自我导学”课堂;“先教后学”向“先学后导”转变;由单一化的新授课转向多元化的课型;由传递知识为主走向问题导学为主的学习;由统一固定走向弹性化;由传递型模式走向内涵式模式;由“舞台式”的“我对您”走向“小组式”的团队合作;由“被动式”的教授走向“主动式”的建构;由“教师搭台教师唱”走向“学生搭台学生唱”;由封闭控制走向人文开放型等等各种各样的台词。
当然,这中间有些是我百度的,因为平时听得很多,但没花功夫一个个背下来。
专家们会把所以这些理论用一个中心来概括:以学生为主体,或是把学生看成是成长中的人,或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听了那么多,看了那么多之后我就在想:我们教师现在要做的事是什么呢?要怎么去做呢?从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到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从上海静教院附校的后“茶馆式”教学到上海青浦一中的“预学习”“小组合作”,再加上E学习,展评学习,还可以再加上一个括号,注上:此处省略n种模式。
说实话,学习了那么多种模式,我就有点晕了,可能是因为自己有点跟不上潮流了吧,有了这么多种之后就不知道该选哪种了,就好像突然看到太多耀眼的宝贝,而我只有四十五块钱,不知道我这四十五块钱能换到什么,该换什么。
我每次去听专家的讲座,看教育的理论,都会感慨:人家说的就是对,我也要这样做。
然后呢,上课的时候感觉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有种相差甚远的感觉。
但是虽然是这样,我也还是没有放弃,努力地在为适应现代化的教育挣扎着改变着,就是不管有没有进步,先让自己动起来吧。
下面就是我在学习了那么多课堂转型相关的理论、实践之后的一点感想:一、坚定的方向:在目前还没有改变以考试为主要评价的大的环境下,力所能及地关注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的发展,为他们能够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社会人尽自已的责任。
教育的四大转型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变革,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现代化、信息化、个性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四大转型: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
以下是我对这些转型的感悟和心得。
一、教育理念的转型教育理念的转型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
而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我对教育理念转型的几点体会:1. 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审美情趣等方面。
3. 强化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在教育改革中,我们要关注弱势群体,保障每个学生都能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
4. 强调终身学习。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终身学习已成为必然趋势。
教育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教育内容的转型教育内容的转型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学内容以学科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
现代教育内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以下是我对教育内容转型的几点体会:1. 紧跟时代发展。
教育内容应与时俱进,关注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注重学科交叉。
在教学中,教师应打破学科界限,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3. 强化实践教学。
教育内容应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内容应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教育方法的转型教育方法的转型是教育改革的关键。
教关于教学转型心得体会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教育领域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学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教学转型的过程中,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教学转型首先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观念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转型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此,我努力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转型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我尝试将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现代教学方法融入课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课堂上,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直观、生动、形象的氛围中学习;在项目式学习中,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合作学习中,鼓励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优化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教学转型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转型过程中,我积极优化课程设置,关注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时代性。
首先,我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教材中的亮点,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其次,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增设一些实践性、创新性的课程,如机器人编程、科技创新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加强师生互动在教学转型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至关重要。
我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同时,我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生活,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五、提高自身素质教学转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学转型过程中,我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参加各类培训、阅读教育专著、观摩优秀教师课堂等方式,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总之,教学转型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学转型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关于中小学课堂转型的几点思考
缺乏信息化教学资源
01
传统课堂往往只依赖课本和少量教具,缺乏多媒体教学资源,
如电子课件、视频、互动软件等。
信息化设备不足
02
很多学校或班级缺乏足够的计算机、投影仪等信息化设备,限
制了信息化教学的开展。
教师信息化能力不足
03
部分教师缺乏信息化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无法有效地利用信息
化资源进行教学。
问题二: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详细描述
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交流 、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增强了学生的主体 性,提高了学习效果。同时,小组合作学习 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有利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践三:实施个性化教学
要点一
总结词
因材施教、满足个性化需求、发掘学生潜力、培养创 新精神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 教学方式和内容,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个性化教学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 面发展。
拓宽教学视野,增强教学效果。
详细描述
通过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到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可以拓宽教学视野,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利用虚拟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原理; 利用在线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加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
策略二:多元化教学方式
总结词
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详细描述
05
中小学课堂转型的挑战与展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挑战一:教育资源不均衡
01
总结词
教育资源不均衡是中小学课堂转型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02 03
详细描述
教师上课转型的心得体会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上课的方式也在不断转型。
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到“启发式”教学,从单一的课堂讲授到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这一系列的变革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工作的挑战与机遇。
以下是我作为一名教师在上课转型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一、转变教学观念在上课转型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
过去,我习惯于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我逐渐意识到,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优化教学设计在上课转型过程中,我努力优化教学设计。
首先,我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我尝试将多媒体技术、案例教学等手段融入课堂,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最后,我注重课堂活动的组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三、提升自身素质上课转型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我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我通过阅读教育理论书籍、参加教育培训、与同行交流等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会与学生沟通,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上课转型过程中,我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
因此,我努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我通过观察、交流、评价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五、加强课堂管理上课转型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建立良好的班级纪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三是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总之,上课转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堂转型交流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课堂转型的一些想法和体会。
课堂转型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旨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以下是我对课堂转型的几点思考,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转变教育观念课堂转型首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观念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转型过程中,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二、优化课程设置课堂转型需要优化课程设置。
传统的课程设置往往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在课堂转型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合理设置课程,注重课程之间的融合,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整合。
三、创新教学方法课堂转型需要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在课堂转型过程中,我们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加强师生互动课堂转型需要加强师生互动。
传统的师生关系较为疏远,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
在课堂转型过程中,我们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尊重学生的意见,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
五、运用信息技术课堂转型需要运用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在课堂转型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如在线学习、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我对课堂转型的几点建议: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 完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而非单纯的成绩。
3.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总之,课堂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堂将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对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转型的几点认识
对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转型的几点认识作者:郑伟兴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13期摘要:我市在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方式转型的活动,由兴义市教育局领头,组建教学课堂方式转型实验区,将兴义市各个教育集团、街道办、乡镇、学校分成12个课堂教学方式转型实验区,课堂教学方式转型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在新形势新课标的要求下,数学课堂教学则更加注重的是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转化为应用知识的能力,那么传统教学方式就凸显出诸多的不足,为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长远发展,便要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转型。
关键词:课堂教学;方式转型一、数学的重要性要求课堂教学方式转变成为一种必然。
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呢?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群说:“首先,数学应用很广泛。
数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是通向科学大门的金钥匙。
当今,由于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数学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
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乃至娱乐中,数学的作用与日俱增。
”“其次,数学使人更聪明。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
学习数学能使人们更合乎逻辑、更有条理、更严密、更精确、更深入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增强人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性。
数学对人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来源于它的精确性,而数学的精确性在初中数学中有很好的体现。
”“另外,从数学中得到的训练和素养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如果一个人懂得并能运用数学,就意味着他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数学在青少年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数学课堂不单是知识传递的一个过程,更重要是学生的思维得到引导和启发的重要环境。
就七年级数学教学而言,是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的一个转变过程,开始出现有理数、次方、立方等数学概念,并且开始出现一元一次方程及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
学生初次接触这些相对抽象的概念,也开始了解数学的枯燥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对于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要求便成为一种必然。
二、传统数学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
在传统数学教学方式下,教师教学的内容以教材为基础,结合教案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展,课堂上按照备课内容进行,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被动学习,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教学的任务是知识的传递、要求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死记硬背、只求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等等,而对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和拓展及知识的转换应用能力都有所忽略,这从某种程度上导致教学方式过于僵化,使学生失去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教师转型教育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深刻地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成长、塑造学生品格的过程。
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转型,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育向能力培养型教育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诸多挑战与成长,以下是我对教师转型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在教育转型的大背景下,首先需要转变的是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观念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而现代教育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1. 从“教”到“导”:过去,我总是以教师为中心,把课堂变成了自己的“表演场”,而现在我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为他们学习的引导者。
2. 从“知识”到“能力”:过去,我总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现在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解决问题。
3. 从“考试”到“评价”:过去,我总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现在我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德、智、体、美等多个方面评价学生的成长。
二、提升自身素质教育转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
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体会:1. 学习新知识: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层出不穷。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了解并掌握这些新知识,以适应教育转型。
2. 提高教学技能:在转型教育中,我们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至关重要。
3. 培养沟通能力:教育转型要求教师与学生、家长、同事等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因此,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教师必备的素质。
三、创新教学方法教育转型要求我们创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体会:1. 课堂活动多样化: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游戏、讨论、实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转型之路心得体会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经历了这场教育变革,并在其中不断探索、实践、反思。
以下是我对教学转型之路的心得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1. 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从“注重知识传授”到“注重能力培养”过去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转型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等,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素质。
3. 从“单一评价”到“多元评价”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
在教学转型过程中,我尝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二、创新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具体、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课堂,如利用多媒体、实物展示、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 推行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转型过程中,我积极推行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实施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学习、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我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1. 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校教学转型心得体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高校教学转型成为必然趋势。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有幸见证了这一变革的过程,并在其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以下是我对高校教学转型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观念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是教学实践的指南。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
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而教学转型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
1. 以学生为中心。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2. 注重过程评价。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结果评价,而教学转型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进步。
通过过程评价,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3. 强调实践能力。
教学转型要求高校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高校教学转型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 项目式教学。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项目式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2.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将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课前通过在线学习掌握基础知识,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和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课堂转型心得体会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转型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学校的课堂转型工作,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
以下是我对课堂转型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课堂转型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关键。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而课堂转型则要求教师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激发者。
这种转变要求我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会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转型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
这些方法使我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体现。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共同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能够主动探索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升综合能力。
其次,课堂转型强调了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我在教学中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如PPT、班班通等,为学生呈现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也注重网络资源的整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阅资料,拓宽视野。
课堂转型还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此外,课堂转型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转型过程中,我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同事们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
这种交流与合作不仅提升了我的教学水平,也让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然而,课堂转型并非一帆风顺。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如何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
面对这些问题,我不断反思,努力寻求解决办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成长为一个更加成熟、更加有责任心的教师。
课堂转型交流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课堂转型的交流发言。
课堂转型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旨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教学质量。
在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课堂转型的认识和体会。
一、课堂转型的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课堂转型应运而生。
课堂转型旨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以下目标:1.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教育公平。
二、课堂转型的具体措施1. 改革教学方式,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设互动式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将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教学效果。
4. 优化课程设置,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设多样化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5.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开展培训、研讨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为课堂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三、课堂转型的挑战与应对1. 教师观念的转变。
课堂转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关注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生发展。
为此,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2. 教学资源的整合。
课堂转型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学校应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为教师提供有力支持。
3. 教学评价的改革。
课堂转型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
学校应建立健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总之,课堂转型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我们要积极应对挑战,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
课堂转型培训心得体会
课堂转型培训心得体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主导者,学生则是被动的接收者。
课堂转型是指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我在进行课堂转型培训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课程设计要体现个性化和差异化。
学生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进行课堂转型时,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
个性化的课程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并且有助于发现学生潜在的优势和特长。
其次,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记忆,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
而课堂转型则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综合素质。
在我的课堂转型培训中,我通常会采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合作能力。
再次,课堂转型要注重情感教育。
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是课堂转型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权威的象征,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在课堂转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我的课堂中,我经常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给予他们积极的肯定和鼓励,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
最后,课堂转型培训要注重评价与反思。
评价是课堂转型的重要环节之一,有效的评价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为教师提供指导性的信息。
在我的课堂中,我通常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如平时作业、小组讨论、学习笔记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课堂转型培训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意义的工作,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能力。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情感素质,以及有效的评价和反思,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四个转型教育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和创新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
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发生了四个重要的转型,分别是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评价和教育资源配置的转型。
以下是我对这四个转型的心得体会。
一、教育理念转型1. 心得体会在教育理念方面,我国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这一转变使得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下是我对教育理念转型的几点心得体会:(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品德、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展。
2. 实践感悟在教育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理念转型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的一些实践感悟:(1)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特长进行教学,使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2)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3)在评价学生时,我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业成绩,还关注他们的品德、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展,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二、教育方式转型1. 心得体会在教育方式方面,我国教育从“应试教育”逐渐转变为“素质教育”。
这一转变使得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下是我对教育方式转型的几点心得体会:(1)注重实践环节。
通过开展实验、参观、调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2)加强学科交叉。
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通过团队协作,让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
2. 实践感悟在教育实践中,我努力践行教育方式转型,以下是我的一些实践感悟:(1)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实践环节,通过实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课堂转型工作总结
课堂转型工作总结引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教育领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转型工作迫在眉睫。
本文将总结我在课堂转型工作中的经验和收获,以及我对教学模式转型的思考。
背景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创新能力欠缺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学校开始进行课堂转型工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
转型工作内容制定教学计划首先,我们制定了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科的教学计划。
在教学计划中,我们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估方式。
这有助于教师明确教学方向,提高教学效果。
引入互联网技术为了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我们引入了互联网技术。
例如,利用在线教学平台,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在线学习任务,学生可以在家里完成作业,并通过在线平台提交。
此外,我们还利用在线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目。
开展项目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开展了项目学习。
每个学期,学生被要求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并进行深入研究。
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并最终呈现他们的研究成果。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个性化学习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我们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机会。
通过利用在线测试和评估工具,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转型工作的效果评估为了评估课堂转型工作的效果,我们采取了多种评估方法。
学生问卷调查我们通过发放学生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对课堂转型工作的反馈。
问卷调查包括了课堂互动性、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分析学生的反馈意见,我们可以了解到转型工作的优势和不足。
学生成绩评估我们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了评估,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有所提高。
教学转型创新心得体会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转型和创新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到这场变革中来,亲身感受到了教学转型的魅力和挑战。
以下是我对教学转型创新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1. 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教学转型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就要求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从“重结果”到“重过程”教学转型强调过程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过去,我们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而在教学转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1.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方式,我们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利用教育技术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拓宽学生的视野。
2. 开展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完成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转型中,我们可以将项目式学习与课程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 创设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转型中,我们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评价的改革1. 从“单一评价”到“多元化评价”过去,我们的教学评价往往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在教学转型中,我们要实施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多方面发展。
2. 从“结果评价”到“过程评价”教学转型要求我们从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通过过程评价,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转型心得体会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领域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索、实践,努力实现教学转型,以下是我在教学转型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转型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过去,我们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如今,我逐渐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价值。
1.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关注他们的需求,尊重他们的意见。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心理状况等,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我努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3. 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1. 多元化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 精讲精练,注重课堂互动。
在课堂上,我注重精讲精练,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重点、难点。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3.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我积极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制作课件、开展在线教学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1. 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我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增加实践性、创新性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课堂教学方式转型的几点认识
郑伟兴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丰都街道办事处丰都中学 562400)课程改革的“深水区”在于课堂转型。
《课程标准》提出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这为我们走出课程改革的“深水区”指引了方向。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进行转型,也就是课堂教学要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从关注“学”转向关注“人”。
然而,从理念的转变到行为方式的转变并不能一蹴而就,目前要实现中小学的课堂转型依然举步维艰,各种意识层面的阻碍和行为层面的困难均束缚着中小学教师的手脚。
笔者认为,从学校现实情况出发,应从以下几方面澄清认识。
一、关于改革与风险
任何改革都会有风险。
何况教育关涉到千千万万个学生的未来,改革之路一定要走得稳健,这是对的。
但是不能因为害怕风险就不作为。
之所以倡导课堂改革,是因为很多年来我们的课堂太多地关注出新的构思、出色的亮点、出彩的课件、出众的老师才艺,却漠视了学生的发展。
这种关注点的偏差,造成了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低效高耗。
试想,如果我们还是一味地走老路,不去试图改变,那么再怎么下苦功,也最多保持现状,很难有新的突破。
但是如果我们另辟蹊径,找到一条适合我们的路子,或许就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如此权衡利弊,“改”胜于“不改”。
再说风险,纯粹摸着石头过河,风险的确很大。
但目前全国从南到北,已经有大量的课堂改革成功案例供我们学习借鉴,如果我们结合实际,把那些我们认为好的、于我们有用的东西或多或少
“拿”来一点,我们的课堂面貌就会大有改观,风险概率也会降到最低。
认真想一想,其实改革的风险并不在于改革本身,而在于操作。
再好的课堂模式(样态),无论是传统的还是转型的,如果教师领悟不够,操作不当,那么改与不改都会有风险。
所以,不能把一切风险与失误,都归咎于改革本身,这种简单的思想方法只能阻碍改革的脚步。
二、关于课堂改革与幸福教育
“打造阳光校园,追求幸福教育!”这个提法非常好,好就好在“以人为本”,关照了学生和教师首先作为“人”的需求和感受。
笔者认为,应该将这一倡导作为我们学校教育的永恒追求!许多年来,教师教得苦,造成严重的职业倦怠;学生学得累,走出校门就再也不想翻书。
学习成为教师强加给学生的一项任务,学生成为被动的知识容器。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越模范、越用功,学生就越难受、越痛苦。
试想,孩子们的每一天都是在一节又一节的课堂上度过的,那就像一个车轮式的战场,只有在这个战场上感受到愉悦和快感,我们的学生和教师才是幸福的,教育也才是幸福的。
怎么能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产生幸福感?这正是课堂改革要研究的主题。
三、关于“怎么改”的问题
有了改的愿望,怎么改非常关键。
如果自己有思路,那就尽快尝试,在行动中实验、摸索和总结。
如果自己没有思路,借它山之石也未尝不可。
目前全国课堂改革呈现出几大流派,分别在全国各地涌现出很多实验学校,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实验研究。
他们的理论基础一致,都朝着《课程标准》指引的大方向,努力探索“以学生为本”的课堂。
这几大流派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对我们来说,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但是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借鉴的经验本土化,变成我们的教师和学生能够消化、愿意吸收、可以操作的东西。
我们发现,有些学校在借鉴了别人的改革经验后,时间不长就中途流产了。
客观地说,流产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也许是一开始就没有充分考察论证,简单照搬,却不符合校情;也许是学习不够、理解偏差、操作时照猫画虎;也许是管理不善,旧瓶装新酒,缺乏配套机制;也许是猴子下山,忽左忽右,对最初的选择没有自信,缺乏信念和坚持……总之,对于有些学校中途放弃的原因,我们应该冷静分析,切不可一听到这个消息,就对我们原本该学、想学的东西全盘否定,这不是正确的学术态度。
因为所有的改革模式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形成的经验,其指导意义因人而异、因校而异,我们怎么能站在自己的房间里,还要求别人的家具搬进来必须完美无缺、非常合适呢?所以,向谁学?学什么?怎么改?学校要做充分的考虑,要反复考察
论证,一旦找准了方向,就不要犹豫,不要退缩,更不要随风倒。
关键是要深度投入,只要下功夫钻研并且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学术之争,百花齐放、兼容并蓄,这才是我们期待的局面。
四、关于改革中的问题
是改革就不会一帆风顺,有了问题随时研究解决,这才是客观的改革态度。
在课堂转型中最怕两种情况:一是一味放大改革中的问题,因之束缚自己的手脚,干脆不动;二是流于形式,形似神不似,出现问题绕着走。
如前者之僵化,则会停滞不前;如后者之急功近利,一样会付出沉痛的代价。
所以,一旦我们做好了改革的准备,就要理念跟进、管理跟进、操作跟进、研究跟进。
随时调整改进我们的行为,研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课程标准》之所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使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是为学生将来离开学校、离开老师后的终身发展所做的打算,也是基于现代人才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所做的规定。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不仅不能简单排斥,而且还要深入钻研,千万不可流于形式。
要通过这些新型的学习方式扎扎实实落实《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段目标。
只有将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真正落到实处,转型后的学习方式才是有意义的,我们的课堂改革也才是有意义的。
五、关于教学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
课堂转型一旦发生,就会对学校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学管理是否科学、是否能够调动教师的改革热情、是否促进课堂改革健康发展,均取决于学校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堂转型,最终要靠一线教师去实现。
可是目前,大多数一线教师并不热衷,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不想改,二是不会改。
不想改,是嫌麻烦,没有热情、没有积极性,这需要我们想办法去调动;不会改,是学的少,见的少,想得少,这需要学习培训。
怎么能提高培训效益,让学习成为一线教师真心的内在需求,这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学校应该集中有限的资金和财力,先对那些有热情、有干劲、悟性好、能够学以致用的一线教师进行重点培训,甚至反复培训。
督促他们培训归来就要有所动作,争取从他们身上打开课堂改革的缺口,然后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课程改革任重道远,课堂转型迫在眉睫。
我们必须要澄清改革道路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切实转变观念,满怀信心,敢作敢为,课程改革才会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