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压杆的稳定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Shanley理论 理论
虽然折算模量理论避免了切线模量理论中出现的问题,并被认为 是正确的理论,但是试验结果却都接近于切线模量临界荷载,其中 的原因,一直到1947年才被shanley阐明。
1.使用由三部分组成的力学 模型:两根l/2长的刚性杆和 中间连接的弹性肢; 2.弹塑性变形全部集中在弹 性肢发生; 2.弹性肢的应力应变关系为 双折线;
主要介绍轴心压杆在弹塑性 主要介绍轴心压杆在弹塑性 阶段的屈曲荷载
源自文库
轴心压杆在弹塑性阶段的屈曲荷载
1.理想轴心压杆的弹性屈曲 1.理想轴心压杆的弹性屈曲
适用范围:材料为处于线弹性阶段, 适用范围:材料为处于线弹性阶段,即 σcr ≤ σp 或 π 2EI λ ≥ λp 此时屈曲荷载为欧拉荷载 P = cr (µ )2 l
2.理想轴心压杆的弹塑性屈曲 2.理想轴心压杆的弹塑性屈曲
适用范围:材料为处于线弹性阶段,即 σcr ≥ σp 或 适用范围:材料为处于线弹性阶段,
λ ≥ λp
理想轴心压杆的弹性塑性屈曲
1.切线模量理论 1895,Engesser. F 切线模量理论 , 2. 双模量理论 1889,Engesser. F ,
2.双模量理论 折算模量理论 双模量理论/折算模量理论 双模量理论
切线模量理论所沿用的概念和它的数学模型之间是存在矛盾的。 原因:因为切线模量理论认为压杆屈曲时压力P是不变的。如果压力P 原因:因为切线模量理论认为压杆屈曲时压力P是不变的。如果压力P 不变时,截面上必定有一部分纤维压应变增加,另一部分压应变减少, 减少的那部处于卸载状态,所以弹性模量应为E 减少的那部处于卸载状态,所以弹性模量应为E。 因此提出了考虑应力卸载影响的折算模量理论
注:虽然这些结论是从shanley的简化压杆模型中得到的,但后来对实际 轴心压杆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主要是航空工业上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1]吕烈武、沈世钊 钢结构构件稳定理论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12 [2] 李国豪 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M]北京:中 李国豪 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M]北京:中 国铁道出版社,19918 国铁道出版社,19918 [3]严国敏现代悬索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 [3]严国敏现代悬索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 版社,20024 版社,20024 [4]范立础、顾安邦 桥梁工程[M]北京:人民 [4]范立础、顾安邦 桥梁工程[M]北京:人民 交通出版社,20011 交通出版社,20011 材料参考www.web17.cn 材料参考www.web17.cn 工作计划 www.bk188.cn 争先创优总结
3.Shanley理论 理论 1946,Shanley. F. R, 广泛用于解决 , 稳定的分岔失稳问题
1.切线模量理论 切线模量理论
由内外力平衡条件: 切线模量理论认为轴心压杆在弹塑性阶段弯曲屈曲时,轴心压力P 不变,只是构件截面上的应力超过了弹性极限,此时用切线模量
内弯矩:
微分方程:
切线模量临界荷载Pt:
弹性肢如图,铰的弹性 模量为E,切线模量为Et, 铰的肢长为d,肢距d, 每肢面积为A/2; 当P达到临界时,由直杆 变为微弯两肢变形如图 ;
代入可得轴心压力:
(a)若压杆处于弹性工作范围内,则E1=E2=E 可得弹性屈曲时的临界荷载:
(b)若压杆处于弹塑性工作范围内,并用切线模量理论,则E1=E2=Et 可得切线模量临界荷载: 轴心压杆中的压力达到切线模量临界荷载时,压杆发生弯曲屈曲。 (c)若压杆处于弹塑性工作范围内,并考虑应力的卸载,则E1=Et, E2=E。可得临界荷载:
(d)若压杆处于弹塑性工作范围内,并用折算模量理论,则E1=Et,E2=E 和应力增量为0。可得折算模量临界荷载临界荷载:
如图可以看出:当Um=0,是P=Pt,当Um趋于无穷大时,P=Pr 结论: 1.在弹塑性工作阶段的轴心 受压构件当压力达到Pt压杆 将开始屈曲。因此,切线模 量临界荷载可作为轴心压杆 的弹塑性屈曲临界荷载。 2.折算模量的Pr是达不到的。 这是因为切线模量Et是随着 压力的增加而减少,不是一 个常数。所以,实际的荷载 变形曲线应如图虚线所示, 极限荷载将介于Pt和Pr之间。
折算模量: 证明过程详见: 吕烈武、沈世钊 钢结构构件稳定理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12 折算模量临界荷载Pr: 可以看出折算模量要大于Et,这说明折算模量临界应力要大于切线模量临界应力 曾认为双模量理论更为完善,但研究表明Pt更接近试验结果。 原因是:非理想轴心压杆都存在微小缺陷,屈曲时弯曲凸面不出现反号应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