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保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产褥期保健

产褥期是指产妇从胎盘娩出到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接近未孕状态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为6~8周。此期刚经历完分娩的产妇,不仅要完成身体各器官及内分泌功能的恢复,同时还要承担着哺育新生儿的任务,家庭角色也在发生转变,产妇的生理、心理都发生了变化。所以做好产褥期保健,预防产褥期疾病的发生,对有效促进母婴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产褥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

一、产褥期妇女的生理特点

(一)生殖系统的变化

1.子宫胎盘娩出后的子宫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称为子宫复旧,包括子宫体、子宫颈的复旧和子宫内膜的再生。

(1)子宫体的复旧:胎盘娩出后子宫圆而硬,产后当日宫底平脐或脐下一横指,以后随着肌纤维的缩复作用,每天下降1~2cm,产后10日,子宫底降至

骨盆腔,产后6周恢复至接近孕前大小。

(2)子宫内膜再生:产后坏死脱落的子宫蜕膜组织随血液、黏液等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正常恶露持续4~6周,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总量约为250~500ml。3周后子宫内膜由基底层再生修复,形成新生功能层内膜,胎盘附着处的子宫内膜修复约需6周时间。

(3)子宫颈复旧:产后4周宫颈可恢复至未孕时的形态。分娩时因宫颈3点、9点处发生裂伤,初产妇的宫颈外口由产前圆形变为产后“一”字形横裂。

2.阴道及外阴产后,阴道壁松弛及肌张力降低在产褥期逐渐恢复,粘膜皱襞约于产后3周重新出现。但产褥期结束时仍不能完全恢复至未孕状态。分娩后的外阴轻度水肿,2~3天自行消退。会阴部如有轻度撕裂或会阴切口缝合术后均在3~5日愈合。处女膜因在分娩时撕裂形成痕迹,称处女膜痕,是经产妇的重要标志。

3.盆底分娩可造成盆底肌及筋膜弹性减弱,并伴有盆底肌纤维的部分撕裂。如无严重损伤,产后一周内水肿和瘀血迅速消失,组织的张力逐渐恢复。如产后能坚持康复运动,盆底肌有可能恢复至接近未孕状态。如盆底肌及其筋膜发生严重断裂,又未能及时而准确地修复,或于产褥期过早参加体力劳动,影响盆底肌肉恢复,可导致阴道壁膨出,甚至子宫脱垂。

(二)乳房

产褥期乳房的主要变化是泌乳。当婴儿吸吮乳头能促进乳汁分泌,并能反射性地引起乳汁喷出,因此,吸吮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关键。排空乳房也是维持

泌乳的重要条件。乳汁分泌还与产妇营养、睡眠、情绪和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所以,保证产妇休息、给予足够睡眠和可口营养丰富的饮食,并避免精神刺激至关重要。

(三)其他变化

1.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产后产妇生命体征体温大多在正常范围。如产程中过度疲劳、产程延长或产伤较重者,其体温在产后24小时内可稍升高,但不超过38℃。如乳房极度充盈可有低热,一般在12小时内自行恢复。脉搏略缓慢,约为60~70次/分,于产后一周恢复正常,与副交感神经兴奋有关。由于产后腹压降低,膈肌下降,产妇以腹式呼吸为主,产妇的呼吸深慢,约为14~16次/分。血压在产褥期无明显变化,如为妊高征产妇,其血压在产后变化较大。

2.血液循环系统产后72小时内,产妇循环血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应注意预防心衰的发生,循环血量于产后2~3周恢复至未孕状态。产褥早期,产妇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这有利于胎盘剥离创面迅速形成血栓,减少产后出血。

3.消化系统妊娠期胃肠肌张力及蠕动减弱,胃液分泌减少,于产后1~2周逐渐恢复。产妇在产后1~2日常感口渴,喜进流食或半流食。产褥期产妇活动减少,肠蠕动减弱,腹肌、盆底肌松弛,容易导致便秘发生。

4.泌尿系统妊娠期体内潴留的过多水分在产后主要由肾脏排出,故产后数日尿量增多。妊娠期肾盂及输尿管生理性的扩张一般在产后2~8周恢复。分娩过程中由于膀胱受压造成粘膜水肿、充血、肌张力降低,以及会阴伤口疼痛、不

习惯卧床排尿等原因,容易发生尿潴留,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

5.内分泌系统产后雌激素、孕激素、胎盘生乳素水平急剧下降。催乳素水平因是否哺乳而异,哺乳产妇的催乳素于产后下降,但仍高于非孕水平,不哺乳者于产后2周降至非孕时水平。月经复潮和排卵时间因人而异,并受哺乳影响,不哺乳产妇通常在产后6~10周月经复潮,产后10周左右恢复排卵。哺乳产妇月经复潮延迟,有少数产妇整个哺乳期月经不服潮,但排卵平均在产后4~6个月恢复。所以哺乳期产妇月经复潮前仍有可能怀孕。

6.腹壁腹壁皮肤受妊娠子宫膨胀的影响,弹力纤维断裂,腹直肌呈不同程度分离,使产后腹壁明显松弛,约需6~8周恢复。

7.产后宫缩痛是指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疼痛。一般在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日后自然消失。经产妇比初产妇多见,哺乳时反射性的子宫收缩可使疼痛加重。

8.褥汗产褥早期,大量多余的组织间液需要排泄,使皮肤排泄功能旺盛,大量出汗。尤其是睡眠和初醒时明显,产后1周好转。

二、产褥期妇女的心理和社会特点

(一)心理特点

1.羞怯与依赖初为人母,回顾分娩过程和面对孩子,产妇容易产生羞怯心理。产后1~3天为产妇的依赖期,产妇更多关注自己的饮食和休息,较少关注新生儿,孩子的日常护理多依赖别人完成。产后第4天以后,产妇进入依赖-独立期,随着身体恢复变得较为独立,能进行自我护理,并将注意力转向新生儿,

开始接纳并喜欢护理新生儿。产后14天以后,产妇完全进入新的角色,接受现实中的新生儿,与新生儿形成相互的认同和默契,独立完成新生儿的哺育和护理。

2.喜悦孩子顺利出生,新生儿健康,产妇会感到满足、兴奋和喜悦。

3.焦虑产妇在经历妊娠、分娩的痛苦折磨之后,不但身体疲惫虚弱,而且精神也会受到影响。如有新生儿窒息、产伤或畸形等意外事件可使产妇焦虑。也可因现实中母亲具有太多责任,婴儿性别不理想,尤其是丈夫及家人态度不积极,或有时没有任何诱因使产妇焦虑,表现为产后3~5天出现一过性的委屈、哭泣、情绪不稳、感情脆弱、失眠或忧郁、焦虑。一般持续1周左右会逐渐恢复正常。

4.产后抑郁症产妇会出现情绪低落、郁郁寡欢、食欲不振、无精打采、活动降低等较为严重的产后抑郁症状,甚至无缘无故流泪或对前途感到无望,对育儿有抵触、对丈夫有敌意,更有甚者会有罪恶感产生,失去生存欲望。发病率在15%~30%。典型的产后抑郁症于产后6周内发生,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再次妊娠则有20%~30%的复发率。

5.产后精神病约有0.14%~0.26%的抑郁症产妇,会出现沮丧的心情、幻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