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导学案答案
名著推荐与阅读《西游记》导学案2含答案(苏教版)
(二)二读精彩片段,高度概括课本中截取的两个故事情节。
三、互动探究(一)三读精彩片段,讨论问题:1、阅读《美猴王》,思考:(1)“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得来的?他为什么又叫“孙悟空”?(2)《美猴王》片段中孙悟空是怎样的一个形象?(3)“美猴王”“美”在哪里?2、阅读《孙悟空一调芭蕉扇》(1 )铁扇公主为什么不肯把芭蕉扇借给孙悟空?(2)孙悟空为什么称铁扇公主为嫂嫂?(3)由片段中可以看出孙悟空的哪些性格特点?(二)对小说的评价(从多个角度)1、哪位同学来把这部书的内容简要概括一下?2、有人认为这部小说写得非常好,你是否有同感?请你结合有关资料从情节、人物、环境等角度做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价。
可以这么来谈:我认为……情节(人物、环境等)好。
因为……比如: 情节:人物(可以选主要人物):环境:3、通过刚才的探讨,再结合我们的实践来看一下,阅读《西游记》后, 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四、课堂练习1、孙悟空大闹天宫一不求高官厚禄,二不为取玉帝而代之,那么他的愿望是什么?或者说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的何种追求?2、列举出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
举四例即可。
3、唐僧看不出妖怪的种种变化,除了因为他是肉眼凡胎之外,还有哪些原因是不可忽视的?4、唐僧驱逐孙悟空之后,出现了“真假美猴王” 一事,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美猴王” ?5、《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6、读了《西游记》后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五、课后作业:1、某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
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
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班同学对猪八戒这个人物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为你打开一扇门导学稿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吐字清楚,读音准确。
2、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
3、体会课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
学习重点:1、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
2、品味本文优美丰富的语言。
3、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的运用。
学法指导:1、如何制订语文学习计划。
2、如何预习。
3、如何做课堂笔记。
几种学习语文的方法介绍:圈点勾画法、批注法、质疑发问法。
教学方法:赏读法四、学习过程预习导学亲爱的同学们,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门,大至国门,小至房门,林林总总,也有神奇的门,如阿里巴巴的“芝麻开门”。
一扇陌生的大门,带给我们无穷的想象。
门后面永远是那么神秘,那么充满诱惑,当穿过那扇门,你会发现一个新的天地。
同学们,当你踏入中学大门的时候,有什么感受呢今天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想把我们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揭开文学这片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尽情领略文学的无限风光,从而深深地爱上文学,做文学的忠实读者。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练习1.请你用圈点勾画法标出生字词,掌握字音字形.诠释()裨益()憧憬()广袤()qián移默化()wēi言耸听()(二)结合注释掌握词义,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语境义⒈为你打开一扇门。
()⒉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的门。
()⒊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
()(三)朗读大比拼: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读音准确。
2.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朗读比赛。
方法如下: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成员毛遂自荐,在此基础上各推出一名代表参赛。
组织学生评委,确立评分标准,评出优胜者并陈述理由。
教师对未获优胜的同学予以鼓励,充分肯定他们大胆展示自我的精神。
3.反复诵读文章第四节,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学习与研讨一、导入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三、合作探究,品味鉴赏⒈整体感知,理清思路:⒉合作探究,交流感受:你说我说大家说:我心目中的文学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分组讨论交流,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演讲,同学评价。
苏教版选修语文选修高一选修高中语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习重点】1. 理清文章结构思路,掌握议论文写作中“结构句(提示句,过渡句和小结句)”的运用。
2.认真阅读,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语言的深层含意。
二、了解文学常识(一)作家知识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犹太裔德国人,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革命理论家、记者、历史学者、革命社会主义者。
他的观点在社会科学和社会政治运动的发展中扮演的重要的角色。
他一生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他的一些著作是与其朋友一同完成的,同为德国革命社会主义者弗雷德里希·恩格斯共同完成。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寓所辞世。
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对中国影响颇深。
(二)对马克思的的评价1.法拉格在回忆马克思时说:“思考是他无上的乐事,他的整个身体都为头脑牺牲了。
”2.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
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3.2005年7月,英国广播公司以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为题,调查了3万名听众,结果是马克思得票率第一、休谟第二(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第二位的苏格兰哲学家休谟得票率为12.6%)(三)关于“悼词”悼词是指专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多由死者的亲朋好友或师长学生等撰写。
悼词作为演讲词的一种,具有演讲词的某些特点。
文章一般历叙死者的生平业绩和优秀品质,尤其突出其在某一方面的杰出贡献或动人事迹,及对自己的勉励、影响等等。
文章依撰写者的身份采用不同的叙写形式,一般以抒情为主,也可以叙事、议论为主。
悼词结构一般分三部分:开头——述其哀——悼念: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专题“气象物候”导学案(附同步训练及答案)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专题“气象物候”导学案(附同步训练及答案)一、学习目标1.运用说明文的知识阅读《看云识天气》及《大自然的语言》这两篇文章。
2.借助所提供的各种学习材料,积极思考,发现并研讨问题。
了解气象物候的基本知识。
3.学习本专题的说明形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4.学习谚语蕴涵劳动者的经验二、学法指导1.温故而知新,复习说明文的相关知识,运用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学习新课。
2.学习这两篇文章要注重整体感知,不要拘泥于细部的分析。
3.学会自己提问,自己解答。
三、相关链接【说明文的知识】1、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征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3、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4、说明语言:平实说明准确性、科学性生动说明:生动性、形象性四、知识预习1.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1)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招牌”:(2)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预兆:2.下面三项中用加点字组词有错误的一组是()。
A 落飘落落忍丢三落四B 翘连翘翘开翘尾巴C 差差使差异参差不齐3.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义项,将序号写在括号内。
① 果实成熟答:()A、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
B.发展到完善的程序。
② 冬天温和答:()A、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
B.不冷不热。
③ 物候延迟答:()A、延长。
B.推迟。
4.给下边的词各配一个同义词。
1.精确() 2.损害()3.连续()4.延迟()5.茂密() 6.绚丽()5.给下边的词各配一个反义词。
① 寒冷()② 渐渐()③ 偶尔()④ 苏醒()⑤ 低陷()⑥ 归来()【参考答案】1.⑴本意是挂在商店门前写明商店名称的牌子,这里指各种各样的天气可能出现的标志。
⑵预先露出来的迹象。
2.B 3.① A②B③B 4.略 5.略五、课堂探究学习《看云识天气》(一)导入气象: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气候现象。
苏教版语文八上导学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新闻两则》自主预习2.⑪dídāng jiān èècuàn xiásài⑫绥溃泄鄂渡订耗俘导学过程3.⑪A.“不含”是“不包括”之意,明确表明九江不在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内。
B.“丝毫”是“一点点”的意思,强调汤恩伯督战根本不起作用。
C.“业已”是“已经”的意思,强调镇江无锡段铁路已被切断。
⑫C联通中考⑪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时间及记者姓名。
⑫导语⑬“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⑭述“挑战者”号爆炸情况及事故严重的程度。
⑯在搜集和彻底研究全部数据之前,美国宇航局官员对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不作任何推测,不表示任何看法。
⑰两种:燃料箱尾部断裂;助推器燃料外泄。
⑱“据……专家说”“可能”“有的专家认为……的迹象”等语句表明事故原因未有定论,只是推测。
⑲报道事故原因的调查情况。
《芦花荡》自主预习(1)jìn yào sü mî yǎo güo dÿ qiú(2)仄苇悠耐飒飒淀皇导学过程1、(1)富有诗情画意(充满水乡气息,雅致隽永);爱憎分明、智勇双全以及过于自尊自信。
(2)护送女孩、痛击鬼子、后。
2、①老头子机智地惩罚了鬼子,替女孩子报了仇。
②“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这里是老头子为了诱惑敌人上当故意装害怕的样子,表现出老头子的机智③为后面写水下藏有钩子埋下伏笔。
④动作、神态描写突出了老头子机智勇敢的性格。
⑤用“找”写出了老头子设计陷阱的巧妙,也写出敌人的胆怯和愚蠢。
⑥这里的景物描写意在表明美丽的荷花淀是不容侵犯的,如果有人来犯,必然没有好下场。
联通中考1、指日本用颠倒黑白、抹杀事实等手段来篡改教科书,以掩盖罪行、美化自己,从而达到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和更高的政治地位的目的。
2、(1)“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语文版-语文-高一-苏教版必修二《听听那冷雨》 导学案附答案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惊蛰()仓颉()氤氲()黔()首米芾()滂沱()淅沥()蠕()动羯鼓()寒濑()惊悸()岑()寂
2.解释下列词语。
料峭:
氤氲:
岑寂:
蓊郁:
寒濑:
文本研习·重点突破
1.读第一段,思考:联系自己想家心理,为什么连思想都是潮润润的?
2.读第三段,找出里面表现雨的感性的句子。
3.阅读第五段,回答问题:
(1)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
(2)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
(3)思考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谁在喊呢?
【当堂检测】
作者写了雨韵,写到了雨的音乐,又一次讲到“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讲到了听雨屋,讲到了“日式古屋里听雨”,两个日式古屋里听雨听到的是同一种雨吗?
【学习反思】。
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苏教版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苏教版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导学案的基本教学方式是问题式导学,即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
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形成一个个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下面是WTT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苏教版,仅供参考。
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苏教版(一)往事依依【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字词。
2、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体会并学习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
4、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自觉主动地阅读优秀文学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体会并学习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品味精彩语言。
【课时】拟2-3课时【作者简介】于漪,1929年生,现年76岁,江苏镇江人。
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现任全国中语会阅读研究中心理事长。
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
作为中国特级教师群体的优秀代表,当代汉语文教育界具有鲜明学术个性和广泛影响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关于语文在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她这样作比方:基础教育是“树”,语文是“根”。
她寄语语文教学:“语文姹紫嫣红,春色无限: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对青春年少的学生而言,能启心智,长见识,陶冶性情,诱发不尽的遐想。
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走进语文,激情点击,心领神会,共同欣赏这无边春色。
”于漪主要著作有: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于漪教育文丛》、《于漪文集》、《追求综合效应》、《语文教学谈艺录》、《教你写作文-中学生作文指引》、《学海探珠》、《作文讲评五十例》、《语文园地拾穗集》、《语文教苑耕耘录》、《于漪文体教学教案选》、《于漪教案选》、《明清的故事》、《春秋战国的故事》等是10余种。
她一心着力于学生的发展,把语言教育和思维锻炼、情感熏陶、人格培育化为一体,实践和理论两手都硬朗,一步一步,趟出了一条承前启后、沟通中外的宏富之路,站在了中国语文教育研究的前沿。
苏教版九上《故乡》导学案及其答案
8.提问:课文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表现了什么?
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对生活的态度
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他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小结:小说成功地塑造了闰土这个典型农民形象。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生产知识,简直是个小英雄;中年闰土,变得满脸愁苦、麻木迟钝,但善良忠厚、勤劳朴实。
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
散文诗集:《野草》(含《风筝》、《雪》
论文集:《门外文谈》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9部和很多另外的杂文集。
如许:如此;这样。
鄙夷:轻视;看不起。
恣睢:放纵,凶暴。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愕然:吃惊的样子。愕:惊讶,发愣。
三、探讨研究
1、从名、时、地、著、评方面来说说作者及《故乡》的有关情况?
名: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地:浙江省绍兴市人,时、评: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著:他的代表作是小说《阿Q正传》。
二、自主学习
苏教版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第14课《叫三声夸克》导学案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苏教版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第14课《叫三声夸克》导学案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书写1. 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完成下列问题。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好奇()档案()禁闭()模型()隧()道驱()使泄()气踪()迹有缘()(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驱使:泄气:一语双关:二、语言应用2. 二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题目的含义。
3.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疑问摘要:4. 文本感知。
1. 阅读文章第一自然段,说说文章一开始写“礼品盒”有什么作用?2. 你认为文章以一连串的问题结尾好不好,为什么?3. 整理文章结构。
三、综合性学习5. 合作探究。
1. 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理解下列问题。
(1)课文以盒子里面有盒子为比喻,来说明物质结构的特点,那么物质结构有哪些特点?(2)夸克的证明最后定论了吗?物质结构的研究结束了吗?(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2. 品味说明语言(对下面加横线句子作如下改动,表达内容和效果有什么不同)(1)原子核本身却十分微小,大约 10万个原子核排成一条直线才相当于一个原子的直径。
(“10万个原子核的直径才等于一个原子的直径”。
)(2)科学家从试验里已经感觉到,强子内部有结构。
这好比拿起盒子摇一摇,听到响动,可以初步判定盒子里面有东西。
(强子的内部结构为科学家的分析提供了初步的依据。
)四、语言应用6. 拓展延伸。
由寻找夸克的过程,你得到什么启发?你认为科学研究、科学探索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精神?五、其他题7. 一篇好文章尤如一杯香茶,细细品味,才觉回味无穷。
引导学生领悟此文语言所表达的精妙之处:你读这篇文意感觉有没有兴趣?如果有兴趣,请说出理由课文本身写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具有趣味性与可读性,具体表现在:(1)(2)。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三导学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之梦游天姥吟留别
学习目标:了解李白生平,理解诗歌思想品读文本,分析诗歌内容,领悟李白诗歌风格学习重点:理解文本,背诵全诗欣赏诗歌,领悟风格特征第一课时学习重点:了解李白生平,初步感知诗歌学习过程:(一)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秦安县境内),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1],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应山。
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
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二)背景介绍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
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
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
” 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得罪了权贵,及翰林院同事进谗言,连玄宗也对他不满。
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
李白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
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杜甫西入京城长安,李白南下大都市会稽(绍兴)。
这首诗就是他行前写的。
题目:“吟”,古诗的一种体式,内容大多是悲愁慨叹,形式上自由活泼,不拘一格。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1专题《十八岁和其他》导学案及答案
问题导学1.两代人之间的鸿沟是普遍存在的,“父与子”时常被看作是对立的两方,那么造成“两代人的矛盾”的原因有哪些呢?2.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是什么?试分析。
3.有人说:“这篇文章宣传了一种平等的父子观,在这种平等的背后,流露的是父亲对儿子的至爱。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试分析。
自主探究在课文第三部分中,作者知道自己的儿子“深感读书之苦”,为什么又要说“虽然极端同情你却不能不鼓励你,甚至鞭策你尽全力去争取这一场残酷竞争的胜利”?作者的想法和做法之间是否矛盾?文法导析1.结构严密,首尾照应。
结构严密,首尾呼应,内容照应,大标题与小标题呼应,使文章在结构方面天衣无缝,是本文在写法上的一个特点。
文章的开头结尾,内容基本一致,感情基本相同,都是回想过去对儿子的爱,感叹儿子成长之快,这是开头与结尾的呼应。
文章的题目是“十八岁和其他”,小标题分别是“十八岁”“两代人的矛盾”“读书的苦乐”“青春”,四个小标题整合起来就是大标题的内容,可以说这是题目与文章内容的照应。
2.书信体、谈话式的行文方式。
作者采用了书信体、谈话式的行文方式,远离了板起面孔的说教,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
文章以爱为基础,营造了一个理解、平等、宽容的谈话氛围,特别是谈话过程中父亲的换位反思,更让人感受到了一份真诚、理解与尊重,叙事娓娓道来,说理春风化雨,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父爱,让我们读者也受到了心灵的感化。
此外,谈话式的行文还使得问题很有针对性,面对面,心贴心,极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3.语言朴实无华,感人至深。
至爱无言,至情无文。
本文就是靠再平常不过的生活语言把父母之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的,让人读后无不为之动容。
例如开头和结尾两段写“我”回忆往事的两组句子。
“似乎,抱着初生的你到医生处诊治你的‘脱肠’,半夜喊破喉咙把医生从睡梦中叫起,那种焦急忧虑,还像是昨天的事。
似乎,你刚能坐起,我在院子里为你拍照,假日带你坐在脚踏车前头藤椅上到处炫耀,那种激动喜悦,也还是昨天的事。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全册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全册单元一:师说文言文课文《三孝感天怀孝心》知识点1.孔子的《论语》和《孟子》2.文言文的基础知识3.文言文中的成语和谚语4.文言文中的词语解释习题1.试写一篇关于孝敬父母的文章2.选取一个你认为表达得好的成语或谚语,写一篇小短文解释它的含义单元二:四时景物课文《初夏山行》、《荷花》、《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知识点1.四季和地域特征的描述2.描述景物的手法3.与四时有关的成语和谚语4.古诗词鉴赏知识习题1.仿照课文的风格写一篇描写你喜欢的季节或地方的文章2.挑选一首你喜欢的古诗,简要分析其作者以及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单元三:古诗文课文《寻隐者不遇》、《登鹳雀楼》、《春晓》、《忆江南》知识点1.古文的鉴赏能力2.古诗的类型和风格3.古诗文中的意象和情感表现4.古代修辞手法的运用习题1.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诠释这些古诗的寓意2.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用现代语言转述并表达出你对这首诗的感觉单元四:小说故事课文《塞上奇遇》、《白兔记》、《平妖传》知识点1.小说的类型和写作手法2.情节的设计和描写3.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刻画4.小说中的寓意和意义习题1.自己写一篇小说,可以参考课文的内容和写作风格2.分析一篇你喜欢的小说,包括情节、人物和意义单元五:初试牛刀课文《寒食节》、《乡村四月》、《狼牙山五壮士》知识点1.语文测试和考查2.阅读分析能力3.写作基本技巧和方法4.学习心态和方法习题1.仿照考试的题目,写一篇小作文2.对你的学习心态和方法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上是本册语文导学案的全部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在学习中得到帮助。
苏教版七下语文导学案答案
第一单元《童年的朋友》第1学时:一、课前先学3. z hîu gū nong jiáchãng zōng zǔzhîu púliǔ4.(1)小声说话(多指自言自语,并带不满情绪)。
(2)许多头发顺着聚在一起。
(3)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后泛指咒骂。
(4)马颈上的长毛(5)形容色彩鲜艳,样式繁多。
二、课堂探究(1)“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2)段落:(1)︱(2)——(6)︱(7)大意:(一)描写外祖母的外貌,(二)描写外祖母的形象,(三)叙述外祖母的影响。
三、略第2学时:(二)问题探究1.外祖母的温和善良,温暖了作者一颗冷漠黑暗的心,使其走出了黑暗,走向光明。
(有道理即可。
).明确:①说话的语气“温暖而柔和”。
②对于睡觉问题的处理——“不想睡就不睡好了”。
③关于奶瓶的问题的处理——“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声点说”。
2. 明确:写出外祖母生活的不如意,也为后文写外祖母对“我”态度的温和作反衬。
3. 明确:慈爱、开朗、乐观、坚毅、勤劳能干。
慈爱——“温暖而柔和的腔调”;“说话好似在用心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乐观、坚毅——“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通过她的眼睛……温暖的光芒”。
勤劳能干——“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举动像大猫似的轻快儿敏捷”(表明外祖母承担着繁重的劳动和艰辛的生活)(穿插三次对眼睛的描写)4. 描写方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比喻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明确:①描写声音和动作的句子:“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
”把语音比作鲜花,这个比喻又鲜艳又奇妙,非常富有美感,外祖母的形象也写得非常美好。
苏教版高中语文一专项一《错误》导学案(有解析)
苏教版高中语文一专项一《错误》导学案(有解析)郑愁予一、作家作品郑愁予,1933年生,祖籍河北,现代派诗人。
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后旅居美国,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被诗坛称为“浪子诗人”,自称有“仁侠精神”。
二、字词1.在()内给加点的字注音:跫()音春帷()窗扉()2.将下列词语抄写三遍:跫音春帷窗扉3.说明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向晚:跫音:春帷:窗扉:三、导读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1.第二句中,“容颜”指男子依旧女子?什么缘故?他(她)“等”谁?2.“莲花的开落”那个比喻,有哪些内涵?3.概括这两句的内容。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孤寂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帏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恰若”表比较,前两行所说情形与后三行所说情形相同,即“当……时候,你的心……;当……时候,你的心……”。
4.“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这是从否定的角度写景物的变化,如此写,有何作用?5.“你的心如小小的孤寂的城”那个比喻既写环境,又写心境,请简要说明。
6.“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那个比喻也是既写环境,又写心境,请简要说明。
7.整合后三行中的关键词语,理清环境和女子的心情,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行诗歌写的内容。
我达达的马蹄是漂亮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8.诗歌的语言往往具有跳跃性,因为专门多需要交代的事件或关系被隐去了,我们需要将诗歌所隐藏的东西还原出来。
这一诗节里就隐去了思妇听到马蹄声后的种种行为、神态和心理的描写。
请你尝试着推断诗人省略的情节。
9.你如何样明白得“错误”和“漂亮”?为何说“我达达的马蹄声是漂亮的错误”?四、小结(一)古代生活中,远行、远游是常有的事,因此在诗词中有专门多母亲望游子、妻子盼归人的作品。
这首诗的意境(表达的情感和选用的意象),都专门好地化用了思妇题材的古典诗词。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深化明白得。
1.[唐]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语文导学案答案苏教版语文导学案答案【篇一: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1、长江之歌一、学习要求:1.学会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学习重难点: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背诵课文三、自学指导:1.自学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2.朗读课文1.组内互读互相纠正字音与语调2.小组展示课文朗读四、默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1.作者想赞美长江什么?2.作者赞美了几次?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大部分?3.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4.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5. 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呢?五、课堂反馈:一、辨字组词慨()彩()劈()薄()概()采()臂()礴()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的时代()的力量()的气概()的乳汁()的丰采()的臂膀()的国土()的清流()的情怀()的未来()的长江()的源泉三、长江之歌中风采指()乳汁指()母亲的情怀指()四、长江之歌歌颂了长江的什么之美?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怎样的感情?参考资料《长江之歌》: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沿途汇人许许多多支流形成一个庞大的水系全流域的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公里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和江西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长江无论就长度、流域面积或水量来说都可称得上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2、三亚落日一、学习要求: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美丽景色的句子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学习重点:在对课文诗一般语言的朗读中品味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三、自学指导:1.自学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赤朱丹彤溅出收敛光芒硕大无比玫瑰涨溢一盏蘸椰子树摇曳搔着醉醺醺⑴指名读⑵齐读2、朗读课文弄清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①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描绘三亚落日美景的?②这样可以把课文分为几个部分?四、合作探究:1、最能概括全文的句子是哪句?2、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那三亚是怎样一个地方呢?3、同学们知道三亚落日的全过程吗?拓展阅读:三亚的21个中国之最1、曾经是中国最南端的滨海城市在三沙市建立以前是中国最南端的滨海城市在三沙市设立以后便不再是中国最南端的城市2、中国日照时间最长的城市全年有近300天艳阳高照3、中国年均温度最适宜的城市年平均气温25.4℃4、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负氧离子含量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5、中国最长寿的地区(人均寿命80岁)百岁以上老人海南省有400多人三亚市70多人6、中国最佳养生城市被誉为天然氧吧、康复中心7、中国人居住环境最佳城市有海水、沙滩、阳光、气候、动物、植物、岩洞、温泉、森林等度假休闲要素8、有中国最大最美的平民海湾--三亚湾有17公里沙滩、浴场、椰林、绿草、鲜花、滨海路相伴9、被联合国誉为世界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10、中国首选度假过冬及疗养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11、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国际旅游城市12、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13、第一批全国生态示范区14、中国旅游业收入相当于全市总产值最高的城市(2005年68.78%)15、世界最大的金玉佛像--南山金玉观世音圣像高3.8米共动用黄金100多公斤南非钻石120多克拉翠玉100多公斤红蓝宝石、祖母绿、珊瑚、松石、珍珠等奇宝千粒价值1.92亿元装有释迦牟尼佛祖舍利一颗、古佛舍利一颗1999年金玉观音圣像载入吉尼斯世界大全16、三亚南山海上观音圣像高108米为世界之最2005年4月已开光17、中国第一个世界小姐总决赛举办地2003、2004、2005连续三年在三亚举办世界小姐总决赛18、世界最大的砚台--天下第一砚南山19、中国第一家五星级度假酒店--亚龙湾凯莱度假酒店20、中国最大最佳潜水基地--亚龙湾潜水基地21、中国最浪漫休闲之都3、烟台的海【篇二: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及参考答案】p class=txt>45【篇三: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及参考答案】丽宏第一课时1.熟读课文,理清结构,感知内容。
2.学习并掌握本文丰富多彩的词汇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重点难点】1.熟读课文,理清结构,感知内容。
2.学习并掌握本文丰富多彩的词汇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自主导学】1.赵丽宏,散文家,诗人,,1951年出生于上海。
本文是作者为语文出版社和天津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写的序文。
序文写于1997年春季,这套文库2000年已出版。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诠()释真谛()跌宕()帷()幕....3.将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山峻岭深沉肃()喜怒()乐热泪沾()4.根据释义找出文中相应的词语。
(1)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受其他方面的影响、感化而不知不觉地变化。
()(2)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
()(3)说明,解释。
()(4)广阔,宽广。
()5.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打开这些门,走进去,__________(看看、观赏、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世界,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件乐趣无穷的过程。
(2)只要你对门里面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__________(开启、洞开、打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3)你用彩色的文字,__________(描绘、描写、描述)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色。
6.快速阅读课文,想一想:作者要为你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你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自主合作探究】7.《为你打开一扇门》的作者是________,“为你打开一扇门”这句话运用了_____ 的修辞手法。
根据课文内容,可知此处的“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全文共五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由两自然段组成,从谈起,引入话题。
第二部分包括两段,着重阐述的重要意义。
最后一段为第三部分,激励人们走进文学之门。
9.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本文以“为你打开一扇门”为题目,新颖别致,生动形象。
题眼是“打开”,围绕它,文章以“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的思路展开逐层深入,使读者渐入佳境。
()(2)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的大门。
只有热爱文学并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打开这扇大门。
()(3)本文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
()【反馈检测】10. 阅读第四段内容,完成下面各题。
①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②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
③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④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⑤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⑥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⑦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
⑧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
⑨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
⑩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⑾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⑿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⒀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憧憬:②裨益:③潜移默化:④高智商的野蛮人:(2)①本段文字共13句话,按四点内容用“||”划分层次。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②分别写出每层含义。
第一层第二层(3)联系作者的写作目的,写出全文的中心句。
(4).上述摘引的文字所使用的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是()a、记叙b、说明c、议论d、抒情11.仿照例句,再写一个描述文学感人魅力的句子。
例句:你吐露的喜怒哀乐,使人开怀大笑,也使人热泪沾襟。
仿句:,,。
12.名著往往是“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磨脑子”的书,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简要地写出一个你所熟悉的情节,并说说对这一情节的体验和感悟。
?水浒传?、?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童年?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认识阅读文学作品对于人生的意义,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2.学习本文亲切真挚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认识阅读文学作品对于人生的意义,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自主导学】13..本文语气亲切,感情真挚,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你”,标题和课文中的“你”指代的对象是_____ ,这样写,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4..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1)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
(2)你告诉人们,人生的色彩是何等丰富,人生的旅途又是何等曲折漫长。
(3)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4)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
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新声。
15..仿照例句,再写一个你对“文学”理解的比喻句。
例句:文学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文学是【自主合作探究】16.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写出合适的词语。
①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正意义或道理)。
()②对那些把你当作追名逐利的(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达到目的后就抛弃)的人,你会把门关得很紧。
()③一个时代的优秀作品,是这个时代的(指可以代表同一类型的具体而微的人或事物);是这个时代的心声。
()④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的。
()17..联系课文内容,探究下列问题。
(1)怎么理解“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2)用文中原话说明“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