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助词的地得课后练习2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地得的用法》优秀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地得的用法》优秀教学课件

三、“的、地、得”的用法 1、“的”的用法:
表示(什么样/谁)的(东西) 例如:可爱的小动物 蓝色的天空
美丽的校园 我的书三、“的、地、得”的用法
2、“地”的用法
表示(怎么)地(做什么)
例如: 慢慢地写
高兴地说
甜甜地笑
飞快地跑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
我最大的乐趣是把高尔夫球当做足 球,快乐地踢来踢去。
三只小猪:的、地、得(3)

我是老大“得”,你也可以叫我 “双人得”!
我很喜欢弟弟“地”和妹妹“的”, 我经常把他们逗得哈哈大笑。
彤彤很高兴地请来“的地得”,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今天早上,太阳公公催我起得早。我戴上漂亮地新发夹, 高高兴兴得去学校,同学们见了都说:“这发夹长的真好看!” 我感到很快乐。
语文二年级上册
“的、地、得”的用法
三只小猪:的、地、得(1)
我是老三,两个哥哥都比我大。
爸爸经常把我举到头顶,当成他美丽的小帽。
的 妈妈却说我是她贴心的小棉袄。
其实,我的名字叫“的”也叫“白勺”,可 他们都不这样叫我。
真搞不懂!
三只小猪:的、地、得(2)

我是老二,名字叫“地 ”。不
过,我喜欢人家叫我“土也”。
三、“的、地、得”的用法 3、“得”的用法
表示(做)得(怎么样) 例如: 跑得快 写得好
玩得高兴 笑得开心
“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 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



歌诀记忆
名词前面白勺“的” 动词前面土也“地” 形容动后双人“得” 当作助词都读“de”
挑战 请你帮“的、地、得”找到家

《“的、得、地”的用法》教案

《“的、得、地”的用法》教案

《“的、得、地”的用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怎么样的什么、怎么样地干什么、干得怎么样”三种固定搭配。

2、掌握“的、地、得”的区别与联系。

3、运用小儿歌“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的口诀帮助正确使用“的、地、得”。

二、教学重难点1、知道“的、地、得”的区别。

2、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的、地、得”。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屏软件四、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地、得”的正确用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的区别。

1、相同之处:原来它们都是念轻声“de”,都是结构助词,起连接作用。

2、不同之处:在书面语中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而且它们的搭配及用法也各不相同。

(1)怎么样的什么(2)怎样样地干什么(3)干得怎么样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它们的正确用法。

白勺“的”的结构是用“形容词或名词或代词+的+名词”来表示,而我们最常见,用得最多的还是“形容词+的+名词”的结构。

而土也“地”的用法可以用“形容词+地+动词”的结构来表示。

双人“得”是用“动词+得+形容词”的结构来表示.3、练习巩固(1)形近区分静静(的)河面静静(地)写字欢乐(的)山谷欢乐(地)歌唱满意(地)点头满意(的)作品(2)类别区分A、跑(得)飞快飞快(地)跑B、愉快(的)旅行旅行(得)愉快C、强烈(的)渴望强烈(地)渴望(3)综合杂糅小雏鹰飞到大树的上方,高兴地喊起来:“我真的会飞啦!而且飞(得)很高呢!”小结:能填对这个句子的你肯定就已经学会它们的用法了!4、特殊情况质疑:假如遇到特殊情况怎么办呢?我从书包里拿出书交给她们,她们高兴得围着我跳起舞来。

(出自二年级上册《日记两则》)(1)质疑:为什么这里要使用“得”呢?(2)释疑:原来这里强调的是心情,动词在后,形容词在前,相当于后置,“得”修饰“跳舞”而非“围”。

现在你明白了吧?5、小结归纳:怎么样,你们学会了吗?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快的记住它们的用法,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口诀来帮助你们熟记三个“的”的正确使用方法: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

《16.2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及答案(共两套)

《16.2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及答案(共两套)

《16.2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一【课前自主梳理】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通假、古今异义、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泰山之阳.①(山的南面),汶水西流;其阴.②(山的北面),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③(处于)其南北 分者,古长城也 ④(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⑤(介词,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⑥(趁,“冒”的意思)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⑦(界限),至于..⑧(到,到达)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⑨(石阶),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⑩(顺着)以入,道少半..⑪(不到一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⑫(门槛,这里指像门槛一样的城墙)当.·⑬(挡,拦)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⑭(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⑮(几乎)不可登。

及既.⑯(已经)上,苍山负.⑰(背,意为覆盖)雪,明烛.⑱(名词作动词,照)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⑲(停着)雾若带.⑳(飘带)然。

戊申晦.○21(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五鼓..○22(五更),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23(弥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24(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

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耸立着的东西,那是山峰)。

极天..○25(天的尽头,天边)云一线异.○26(奇异)色,须臾成五彩。

日上,正赤如丹.○27(朱砂),下有红光,动摇承.○28(托,举)之。

《鸿门宴》知识巩固及练习(含答案)

《鸿门宴》知识巩固及练习(含答案)

《鸿门宴》知识巩固一考点、热点回顾通假字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3.要─邀: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7.不—否: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8.坐─座:因击沛公于坐置之坐上。

古今异义1.山东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省份名。

2.非常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河北古:黄河以北地区。

今:省份名。

4.河南古:黄河以南地区。

今:省份名。

5.婚姻古:儿女亲家今:男女结为夫妻关系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

7.于是古:在这件事上(这种情况下)今:表顺承8.再古:两次今:第二次重点实虚词1.谢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辞谢、告别:乃令张良留谢。

2.辞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3.故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因此:故听之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幸宠幸、亲近:妇女无所幸。

幸亏、幸而:故幸来告良。

5.去距离:相去四十里。

离去,离开:脱身独去。

6.若若入前为寿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讵能若是乎7.然沛公默然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不然,籍何以至此8.于向,对:贪于财货比:长于臣。

在:复得见将军于此。

9.因就此:不如因而善遇之。

就、于是: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趁势、趁机: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依靠、凭借:因人之力而敝之10.为任,做:使子婴为相。

替,给:为击破沛公军!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制定: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处理对付:为之奈何作为:军中无以为乐。

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句末语气词:何辞为?11.之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代词,这:为之奈何?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结构助词,的:今者有小人之言。

助词,衬字,无义:珍宝尽有之。

短语结构类型

短语结构类型

定语+名词
非常美丽 大胆猜测 状语+动词(形容词)
词与词之间用“的”或“地”
坚定的信念
准确地显示
认真地写字
动宾短语

动词+支配对象
消灭敌人 放下包袱 发展生产 开展斗争 消除懒惰 骗取信任
• 学画画

看电视
• 分析课文
爱热闹 下决心 有幽默感 像珍珠
后补短语
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词语起着补充作用
“所”字短语

“所”加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 短语。 例如: 所有 所想 所需要 所认识 所忆 所闻 所作 所好 所见 “所”字短语一般不独立使用。
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

风俗习惯 历史悠久 交头接耳 废寝忘食 全神贯注 挥手之间 竞选州长 色彩缤纷 风和日丽 禁止吸烟 巍峨挺立 气氛热烈
课后训练
找出下列每组短语中不同类的一个 ①A一群孩子 B短篇小说 C仙山楼阁 D乡间生活 B我和老师 C我的旅途 D报刊书籍 ③A特别美丽 B花红柳绿 C豪华住宅 D复习资料 ④A多么伟大 B踱来踱去 C思想感情 D悬崖峭壁


下列词语中,与“卧薪尝胆”结构完全相同 的一项是 A.偃旗息鼓 惩前毖后 温故知新 巧妙绝伦
“的”字短语

定语用结构助词“的” 的名词短语,有很多 可以省去后面的中心词,进而构成“的书是哥哥的。 2、代词+的 这本书是我的。 3、动词+的 A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 人们吃的、穿的、用的好多了。 B 在冰场上滑冰的是一位姑娘。 4、形容词+的 红的是花,绿的是草
变化规律 整修一新 思维敏捷 前程远大 襟怀坦白 愚公移山 销售计划 交通规则 激动不已 辛勤耕耘 不断发生 继往开来

现代汉语课后答案_下册完整版

现代汉语课后答案_下册完整版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习题答案思考和练习三(148页)一、划分汉语实词、虚词的依据是什么两者的不同主要是:实词意义比较实在,有词汇意义,能充当句法成分;虚词则相反,意义较虚,只有语法意义,不单独充当句法成分。

二、用“△”号把下面一段话里的虚词标出来,然后列一个虚词表,把它们的大类小类分别填在表里。

(重复的可只写一个,并用数码表示重复的次数)一个晴朗的△早晨,天空碧蓝碧蓝的△,不沾一丝云彩,一股带着△清凉和△花香的△微风,轻轻地△吹拂着△。

早起的△飞燕掠过小白杨树的△头顶,找食去了△。

多嘴的△小麻雀刚睁开眼睛,就吵吵嚷嚷地△讨论早饭该吃什么。

牵牛花、向日葵的△花瓣沾满了△露水,给刚刚升起的△太阳照耀得△闪闪发光,颜色变得△格外鲜艳了△。

一只花喜鹊从△村子里飞来,她还没站稳脚跟,就对△小白杨树们说:“喂!小白杨树,村子里的△人们就要来修大路啦△。

”介词给从对连词和助词结构助词的(8)地(2)得(2)动态助词着(2)了(沾满了)语气词的(碧蓝碧蓝的)了(“……去了”“……鲜艳了”)啦三、下面各组句子里加着重号的词在词性上、作用上有没有不同为什么①这个人不会过●日子。

甲{②我去过●上海。

例①“过”动词,在句子中作动语。

例②“过”是动态助词,表示曾经有的经历。

③情况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乙{④他是一个修房子的●。

例③“的”是起强调、肯定作用的语气词。

例④“的”是结构助词,放在“修房子”后边一起组成“的”字短语,这个“的”字不可缺少。

⑤他近来很容易闹脾气了●。

丙{⑥不必客气,我的确吃过了●。

例⑤“了”时语气词,表示陈述语气,肯定事情发生了变化。

例⑥“了”兼有语气词和动态助词两种作用,既表动作完成,又表陈述语气,肯定事情已经实现了。

四、在下面句子里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结构助词,并说明理由。

①问题彻底__解决了。

“彻底解决”是动词性偏正短语作谓语,“彻底”是状语,应填“地”。

②彻底__解决问题时不容易的。

主语是动词短语,动词“解决”前的附加成分是状语,应填“地”。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地、得”的用法》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地、得”的用法》精品教学课件
“的、地、得”的用法
的、地、得
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
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
(1)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前面是白勺“的”字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词)跟着土也”地“字跑
(3)形动后补双人”得“字到
默记默记脑开窍
“的、地、得”的区别
(小组讨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每个小组选派的选手是怎么区分的
注 意 !
兔子兔子跑得很快,乌龟乌龟爬得真慢,
青青竹子长得太快,参天大树长得太慢,
欢乐时光过得真快,考试题目出得很难。
的 地 得
1、积极( )参加 鲜艳( )红旗 长( )漂亮
选字填空
2、她是一名聪明( )孩子。 他长( )很高。 教室被同学们打扫( )干干净净。
3、机灵( )猴子在宁静( )湖边尽情( )玩耍,它高兴( )忘了回家。





















பைடு நூலகம்
的:名词前面是“白勺”。 地:动词跟着“土也”跑。得:形动后补“双人”到。
小结
课后,和同学们一起找找在我们生活中运用的“的、地、得”,看谁找得最多,谁最棒!
课后练习
它们都是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左右。
它们在普通话中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它们在用法上不一样。
的:后面跟名词
得:后面跟形容词
地:后面跟动词
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 得”。 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用来形容“高兴”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 得 ”。

大学现代汉语课后答案

大学现代汉语课后答案

大学现代汉语课后答案【篇一:现代汉语习题集试题及答案】、学习提要1.语法概说语法是语言要素之一,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另一个指语法学。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

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另一个指语法学体系。

语法具有抽象性、稳固性、递归性和民族性。

语法单位是指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汉语的语法单位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和句群。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包括实语素和虚语素,它们是构词语法单位。

一个词可以由一个语素构成,也可以由两个或几个语素构成。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法单位。

一部分词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

短语是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的比词大的语法单位。

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法单位。

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

句群是由两个以上的句子构成的语法单位。

2. 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词的语法分类根据的是词的语法特征。

词的语法特征包括词的形态、组合能力、造句功能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

形态是指构词和构形的语法形式。

构词的语法形式包括前缀和后缀;构形的语法形式包括重叠式和粘附式。

组合能力是指某类词可以跟一些什么词发生组合关系,不能跟一些什么词发生组合关系。

造句功能是指词在句子中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汉语里词类的语法特征突出地表现在组合能力这一方面。

根据词的语法特征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和拟音词。

名词包括人物名词、时间名词和方所名词。

动词包括行为动词、心理动词、历时动词、断事动词、使令动词和辅助动词。

形容词包括性状形容词和定质形容词。

副词包括一般副词、语气副词和关联副词。

数词包括基数词和序数词。

量词包括物量词和动量词。

课外文言文练习(含答案)

课外文言文练习(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1)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2)。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选自朱熹《童蒙须知》)【注释】①漫浪:随随便便。

②急.:要紧,急迫。

一、阅读训练:1.解释加点的词(4分)。

可以有得.收获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道理其义自见.同“现”,显现自晓.其义也明白2.翻译句子(4分)。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书读得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示出来。

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的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心到、眼到、口到之中,心到最要紧。

心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还会不到吗?3.读书要分哪两步进行?怎样才算达到了要求呢?(请用文章原句答)(2分)。

第一步要“熟读”,要能“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第二步要“精思”,要能“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4.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_“心到”_的重要,这是因为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2分)。

5.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读书要熟读精思,要做到“三到”。

5.结合自己的学习,简要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

(3分)答案略。

二、课后练习(准确翻译选文)译文:参考译文:凡是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

进一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

……古人说:“书读的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

”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现代汉语》课后答案_下册完整版黄廖版

《现代汉语》课后答案_下册完整版黄廖版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习题答案思考与练习三(148页)一、划分汉语实词、虚词的依据就是什么?两者的不同主要就是:实词意义比较实在,有词汇意义,能充当句法成分;虚词则相反,意义较虚,只有语法意义,不单独充当句法成分。

二、用“△”号把下面一段话里的虚词标出来,然后列一个虚词表,把它们的大类小类分别填在表里。

(重复的可只写一个,并用数码表示重复的次数)一个晴朗的△早晨,天空碧蓝碧蓝的△,不沾一丝云彩,一股带着△清凉与△花香的△微风,轻轻地△吹拂着△。

早起的△飞燕掠过小白杨树的△头顶,找食去了△。

多嘴的△小麻雀刚睁开眼睛,就吵吵嚷嚷地△讨论早饭该吃什么。

牵牛花、向日葵的△花瓣沾满了△露水,给刚刚升起的△太阳照耀得△闪闪发光,颜色变得△格外鲜艳了△。

一只花喜鹊从△村子里飞来,她还没站稳脚跟,就对△小白杨树们说:“喂!小白杨树,村子里的△人们就要来修大路啦△。

”介词给从对连词与助词结构助词的(8) 地(2) 得(2)动态助词着(2) 了(沾满了)语气词的(碧蓝碧蓝的) 了(“……去了”“……鲜艳了”)啦三、下面各组句子里加着重号的词在词性上、作用上有没有不同?为什么?①这个人不会过●日子。

甲{②我去过●上海。

例①“过”动词,在句子中作动语。

例②“过”就是动态助词,表示曾经有的经历。

③情况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乙{④她就是一个修房子的●。

例③“的”就是起强调、肯定作用的语气词。

例④“的”就是结构助词,放在“修房子”后边一起组成“的”字短语,这个“的”字不可缺少。

⑤她近来很容易闹脾气了●。

丙{⑥不必客气,我的确吃过了●。

例⑤“了”时语气词,表示陈述语气,肯定事情发生了变化。

例⑥“了”兼有语气词与动态助词两种作用,既表动作完成,又表陈述语气,肯定事情已经实现了。

四、在下面句子里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结构助词,并说明理由。

①问题彻底__解决了。

“彻底解决”就是动词性偏正短语作谓语,“彻底”就是状语,应填“地”。

②彻底__解决问题时不容易的。

《现代汉语》课后问题详解_下册完整版(黄廖版)

《现代汉语》课后问题详解_下册完整版(黄廖版)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习题答案思考和练习三(148页)一、划分汉语实词、虚词的依据是什么?两者的不同主要是:实词意义比较实在,有词汇意义,能充当句法成分;虚词则相反,意义较虚,只有语法意义,不单独充当句法成分。

二、用“△”号把下面一段话里的虚词标出来,然后列一个虚词表,把它们的大类小类分别填在表里。

(重复的可只写一个,并用数码表示重复的次数)一个晴朗的△早晨,天空碧蓝碧蓝的△,不沾一丝云彩,一股带着△清凉和△花香的△微风,轻轻地△吹拂着△。

早起的△飞燕掠过小白树的△头顶,找食去了△。

多嘴的△小麻雀刚睁开眼睛,就吵吵嚷嚷地△讨论早饭该吃什么。

牵牛花、向日葵的△花瓣沾满了△露水,给刚刚升起的△太阳照耀得△闪闪发光,颜色变得△格外鲜艳了△。

一只花喜鹊从△村子里飞来,她还没站稳脚跟,就对△小白树们说:“喂!小白树,村子里的△人们就要来修大路啦△。

”介词给从对连词和助词结构助词的(8)地(2)得(2)动态助词着(2)了(沾满了)语气词的(碧蓝碧蓝的)了(“……去了”“……鲜艳了”)啦三、下面各组句子里加着重号的词在词性上、作用上有没有不同?为什么?①这个人不会过●日子。

甲{②我去过●。

例①“过”动词,在句子中作动语。

例②“过”是动态助词,表示曾经有的经历。

③情况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乙{④他是一个修房子的●。

例③“的”是起强调、肯定作用的语气词。

例④“的”是结构助词,放在“修房子”后边一起组成“的”字短语,这个“的”字不可缺少。

⑤他近来很容易闹脾气了●。

丙{⑥不必客气,我的确吃过了●。

例⑤“了”时语气词,表示述语气,肯定事情发生了变化。

例⑥“了”兼有语气词和动态助词两种作用,既表动作完成,又表述语气,肯定事情已经实现了。

四、在下面句子里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结构助词,并说明理由。

①问题彻底__解决了。

“彻底解决”是动词性偏正短语作谓语,“彻底”是状语,应填“地”。

②彻底__解决问题时不容易的。

主语是动词短语,动词“解决”前的附加成分是状语,应填“地”。

《六国论》文言基础知识点与练习

《六国论》文言基础知识点与练习

高一语文《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暴霜露 ( 通“曝”,曝露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通“倘”,倘若 )(3)暴秦之欲无厌 ( 通“餍”,满足 )2.古今异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至:到;于:引出结果。

以至于。

今义:连词,表示到达某种程度(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3.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理:按理来说(2)名词作动词。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以地事秦事:侍奉4.一词多义(1) 兵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又,又一次(7)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8)刺客不行..古义:不去行刺今义: : 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 9)、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古: 咽下咽喉今:吞咽(10).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古义:结交今义:和(11).始速祸焉:.古义:招致今义:速度(3)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 ( 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始速祸焉速:招致( 4)动词的使动用法:李牧连却之使,, 退却,译为打退(2)暴暴霜露(动词,曝露)暴秦之欲无厌( 形容词,凶暴,残酷的)(3)事以地事秦(动词,侍奉)(7)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 副词,假使,如果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名词,事情 )并力西向 ( 动词,朝着,对着 )(4)犹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8)得较秦之所得 ( 动词 , 获得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 副词,仍然,此言得之 (动词,适合, 得当)还 )(9)势有如此之势 ( 优势 )(5)终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其势弱于秦 ( 势力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动词,坚持到最终 )(10) 亡: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土地)(6)始始有远略(名词,起初)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始速祸焉 ( 副词,才 )二、文言虚词1.而3.以(1)连词,表承接。

语文版八年级上-语法知识(二)-短语-结构类型(练习超多)

语文版八年级上-语法知识(二)-短语-结构类型(练习超多)
A 战斗里程 慈祥目光 红得耀眼 前途无量 B 蔚蓝天空 相差很远 巍然高大 红日东升 C 最后一课 美丽温柔 比他胖点 战果辉煌
D 光辉业绩 纷纷议论 美观大方 路途遥远
历史悠久 (主谓) 悠久历史 (偏正) 市场繁荣 (主谓) 市场的繁荣( 偏正) 我的弟弟 (偏正) 我和弟弟 (联合) 小说散文 (联合) 小说和散文( 联合)
练习
参照蓝色斜体字,将下面句中画线的部分删 改成两个三字短语,使整段话更加整齐、和谐。
生活中有许多神秘而美好的东西,似乎难以寻觅,
难以理解,难以登堂入室,但只要你有勇气,善于思
有一定次序。
辨析:在联合短语后面打“√”
山青水秀(√ )
阴晴圆缺(√ ) 庄严肃穆(√ ) 开天辟地(√ )
有线电视( )
糖醋里脊( )
广泛征求( ) 太阳升起( ) 花港观鱼( ) 调查研究(√ ) 这样那样(√ ) 绿树成荫( )
练习
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
风俗习惯( 联合) 历史悠久( 主谓) 废寝忘食( 联合) 襟怀坦荡( 主谓) 销售计划( 偏正) 风和日丽( 联合) 禁止吸烟( 述宾)
百废俱兴 斗志昂扬
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
风俗习惯 (联合) 历史悠久 (主谓) 交头接耳 (联合) 废寝忘食 (联合)
全神贯注 (主谓)
挥手之间 (偏正)
竞选州长 (述宾)

色彩缤纷 风和日丽
(主谓) (联合)

禁止吸烟 巍峨挺立
(述宾)

气氛热烈
(偏正) (主谓)
变化规律
(偏正)
变化规律( 偏正) 整修一新( 述补) 前程远大( 主谓) 挥手之间( 偏正) 色彩缤纷( 主谓) 激动不已( 述补) 辛勤耕耘( 偏 (主谓) 发展经济 (述宾) 描写景物 (述宾) 景物描写 (偏正) 表达见解 (述宾) 表达的见解( 偏正) 我国文学 (偏正) 我国的文学( 偏正)

口才训练一百天

口才训练一百天

口才训练100天XX课程《口才是练出来的》这个100天训练法,主要是让大家在100天的时间里,通过对口才基本功的一些练习,如:对绕口令和中外名人的著名演说稿、名篇的不断练习,逐渐提高自己的口才。

当然,在选择练习内容的时候,我们要本着从易到难的原则,因为谁也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

所以,我们的训练一共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一个阶段,基础篇,主要强调的是基本功的练习。

“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芝麻开花节节高。

所以,在这一部分我们要相对地多花些时间,同时,从不同角度,为您选择了一些风格各异的文章,帮助大家进行演练。

第二个阶段为中级篇,主要强调的是声情并茂,让听你讲话的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因为,没有感情的讲话,会给人空洞、乏味、平白的感觉;平铺直叙,往往让人感觉生疏,甚至陌生,不容易被接受、被了解。

第三个阶段为高级篇,主要强调的是在讲话的过程中,除了声情并茂,还要有一定的态势语言,帮助听众的理解,同时加深感情色彩。

一、基础篇(第1天—第40天)我是XX人,从小生活在一个东北语言色彩非常浓的环境中,讲话难免带有东北语言特有的“大碴子”味儿。

但是,我很注重普通话方面的培养,从小就通过听广播来校正自己的发音。

有的时候听得入了迷,甚至忘记吃饭。

即使是在睡觉前,也要打开收音机,然后渐渐进入梦乡。

直到现在,我还保留着这个习惯。

正是凭着这样一种精神,使我在市文化局组织的演讲比赛中脱颖而出,并走上了XX人民广播电台专业主持人的岗位,更让我今天能够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我全国各地的学员讲课、培训、主持,将我的经验传授给更多的人。

绕口令:磨出一副伶牙俐齿说到口才,在我国的战国时期,苏秦是著名的说客,他的唇枪舌剑,胜过百万雄兵;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晓岚被誉为铁齿铜牙,周旋于官场之中,得到皇上的宠爱;在《红楼梦》中,王熙凤伶牙俐齿,常常逗得贾母开心得合不拢嘴。

在我们平时的交往中,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那么,怎样才能在众人面前脱颖而出,博得大家的喜爱呢?口齿灵活、说话流利、伶牙俐齿绝对是非常重要的。

《六国论》文言基础知识点及练习

《六国论》文言基础知识点及练习

.. ................高一语文《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暴霜露(通“曝”,曝露)(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2.古今异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 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至:到;于:引出结果。

以至于。

今义:连词,表示到达某种程度(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先例,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3.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理:按理来说(2) 名词作动词。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以地事秦事:侍奉4.一词多义(1)兵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 今义:又,又一次(7)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8)刺客不行 古义:不去行刺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9)、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古:咽下咽喉 今:吞咽(10).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古义:结交 今义:和(11).始速祸焉:古义:招致 今义:速度(3) 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保全)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始速祸焉 速:招致(4)动词的使动用法:李牧连却之使退却,译为打退(2)暴 暴霜露(动词,曝露)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的)(3)事以地事秦(动词,侍奉)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 (4)犹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5)终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最终) (6)始始有远略(名词,起初)(7)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8)得较秦之所得(动词,获得)此言得之(动词,适合,得当)(9)势有如此之势(优势)其势弱于秦(势力)(10)亡: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土地)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始速祸焉(副词,才)二、文言虚词1.而3.以(1)连词,表承接。

现代汉语下册课后习题答案(2)

现代汉语下册课后习题答案(2)

现代汉语下册课后习题答案(2)思考和练习一P7一、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研究些什么?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有研究范围。

词法以词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内部结构、词的形态变化和词的语法分类。

例如语素构成词的类型有哪几种,词形变化的方式及其表示的意义有哪些,词能分多少类,每类词以至每个词有哪些功能或用法,等等。

句法以短语和句子为研究对象,研究语句结构的类型和规则。

例如短语、句子的结构层次如何,每层中各组成成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形成什么类型,表示什么意义,句子有什么语用条件,等等。

二、什么是语法体系?对语法体系的分歧应采取什么态度?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语法结构成分的组合规则和关系所构成的整体。

在这个意义上,一种语言只能有一个客观的语法体系。

但是在语法学界,由于众多语法研究者的认识不尽相同,所使用的析句方法和术语也就不同,对同一语法现象分析的结果和解释会出现分歧,从而形成不同的语法体系,这一含义的语法体系应该说成语法学体系。

不同的语法学体系都是为了帮助大家认识和运用好各种语法结构的,它们往往大同小异,各有长短,因此学习的时候要细心观察,拿它来同语言实体相印证,采用符合事实的说法。

不能因体系分歧而否定学习语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语法学体系的分歧,是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不可避免的。

只有通过对语法的深入研究才有可能逐步减少分歧。

我们有必要分清语法体系的两个含义,知道通常说的语法体系往往是指语法学体系。

三、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和稳固性。

语法的抽象性指语法不管词、短语和句子的具体意义,而只管其中的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规则。

例如“牛、太阳、飞机、春天、经济、势力”这些词的词汇意义各不相同,而语法形式和意义有共同点,即指它们有常做主语、宾语、定语的功能,能单独受数量短语修饰,都有事物意义。

又如“蓝蓝的天、善良的愿望、奔跑的羊群、火车的速度、一本书”,这些短语的具体意义不同,但是语法不管这些,只注意每个短语都是有修饰关系的偏正结构,是定语性质不同的定中短语。

小学二年级语文 “的、地、得”的用法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       “的、地、得”的用法教学设计
感动(得)流泪 迅速( 地)前进
(短语练习简单吗?我们来个有难度的。请看题目)
(2)句子练习:给句子填上“的、地、得”
清晨,可爱(的)花花兴高采烈( 地)来到金灿灿(的)葵花园里。她兴奋(地 )东瞧瞧,西看看,一会儿轻轻(地)摸摸,一会儿细细(地)闻闻,情不自禁(地 )翩翩起舞。你看,她跳(得规律:
满意地点头 静静地写字 欢快地唱歌……
(形容词+地+动词)
小结:“地”的用法可以用“形容词+地+动词”的结构来表示
3.教学“得”。
(1)出示短语,总结规律:
跑得快 跳得高 扫得干净……
(动词+得+形容词)
小结:双人“得”是用“动词+得+形容词”的结构来表示。
教学设计
内容
教学目的
1.了解“的、地、得”的区别和用法。
2.引导学生运用口诀正确使用“的、地、得”。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的、地、得”的区别。
2.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的、地、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个结构助词“的、地、得”的用法。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的区别。
1、相同之处:原来它们都是念轻声“de”,都是结构助词,起连接作用。
“的、地、得”的用法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微课名称
“的、地、得”的用法
知识点来源
□学科:语文 □年级:二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部编本 □所属章节:
录制工具和方法
录屏软件、讲授
设计思路
汉字中的“的、地、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非常高,但极易出错。本节微课,通过“谈话导入引出知识点——在短语中发现并归纳出规律——学习顺口溜强化记忆——梯级练习强化训练——复习顺口溜牢记知识点”这五个教学环节,层层深入,讲练结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练习(含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练习(含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言基础训练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⑥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A.①③⑤/②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⑥/②④/③⑤2.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若:你②越国以鄙远鄙:把……当作边邑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认为④行李之往来行李:外交使者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⑥又欲肆其西封肆:肆意,放肆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那人⑧亦去之去:离开A.①②③⑤⑧B.②④⑤⑦⑧C.③④⑥⑦⑧D.①②⑤⑥⑧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夜缒而出②越国以鄙远③朝济而夕设版焉④与郑人盟⑤晋军函陵⑥共其乏困⑦既东封郑A.①③⑥/②⑦/④⑤B.①③⑤/②⑦/④⑥C.①③⑦/②⑥/④⑤D.①③⑦/②④/⑤⑥4.下列句中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见:接见B.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辞:推辞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犹:还是D.今急而求子急:着急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技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

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

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伯,春秋时期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一,今天欧洲仍有这样的称谓。

短语结构类型

短语结构类型

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句中画线部分的短语的结构类型 ①我不觉动情地说…… ( 动宾短语 ) ②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欢。 ( 并列短语 ) ③荔枝也许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 并列短语 ) ④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 偏正短语 ) ⑤吃鲜荔枝蜜,倒是时候。 ( 动宾短语 ) ⑥小猫衔着小鸟,一下跑进厨房。 ( 动宾短语 )
特殊主谓短语:名词做谓语。
如:今天星期三、 明天国庆节、 他中等身材
介宾短语
由介词加上后面的名词、代词或名词短 语组成。 介加名、介加代、介加名词短语 例如: 为人民(服务) 对/同群众(说) 从现在(起/到) 关于课堂纪律问题 当黎明到来的时候 按规定(办理) 把大门(推开) 对于他(来说) 由于天气(关系) 在他的帮助下
课后训练
1、找出下列每组短语中不同类的一个,把序号填入 括号里 ①A 一群孩子 B 短篇小说 C 课程改革 D 乡间生活 ( C) ②A 单纯真诚 B 我和老师 C 我的旅途 D 报刊书籍 ( C) ③A 特别美丽 B 花红柳绿 C 豪华住宅 D 复习资料 (B) ④A 多么伟大 B 踱来踱去 C 思想感情 D 悬崖峭壁 (A)

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
动宾短语
介宾短语



后补短语
主谓短语
“的”字短语
“所”字短语
并列短语
类型 • 结构:名+名 如:报纸杂志 • 结构:动+动 如:调查研究
词和词之间没有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主次 之分,是平等的联合
今天或明天
讨论并通过
• 结构:形+形
如:雄伟壮丽 庄严肃穆
并列短语
类型 • 结构:代+代 如:我和他
“的”字短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分别写出不同的句子,说明 “送的也不少”的多义性。
练习三 下列“得”都是结构助词吗?
• 1. 记得牢 • 2. 认得他 • 3. 得了满分 • 4. 你得看住她
练习四:改错
1. 这种事办的不得法。 2. 大家就当前的形势和治河中存在的一些问
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 3. 他高兴得说:“好吧,我们一起去。” 4. 经常的学习外语是必要的。 5. 大家打算仔细的欣赏。
结构助词“的、地、得” 课后练习
苏州大学文学院 姜晓
练习一
请将下面四句话中用拼音“de” 标注的部分换成相应的结构助词,并说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由。
• 1、彻底de解决问题是不容易的。 • 2、问题彻底de解决了。 • 3、问题解决de不彻底。 • 4、问题得到了彻底de解决。 • 5、他认为应当认真de研究。
练习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