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第六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

基础护理学第六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
基础护理学第六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

第六章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

1.在人体散热方式中,散热量占总散热量比例最大的是()

A 辐射B对流 C 蒸发D传导

2.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A小脑蚓部 B 丘脑下部 C 延髓上部 D 大脑枕叶

3.有关体温生理性变化的错误描述是()

A一昼夜中以清晨2~6时最低,下午2~8时最高 B 儿童体温略高于成人

C 女性月经前期和妊娠早期体温略降低

D 进食、运动后体温一过性增高

4.关于发热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常见的发热类型有6种B发热必须有致热原的参与C体温上升期

D有畏寒、退热期有出汗发热时散热中枢兴奋,退热时是寒颤中枢兴奋

5.引起发热的最常见原因是()

A恶性肿瘤 B 物理因素作用 C 化学因素作用 D 细菌、毒素感染

6.发热的指征是()

A 体温超过正常值的0.3℃B体温超过正常值的0.5℃

C.体温超过正常值的1℃

D.体温超过正常值的0. 1℃

7.口腔体温划分低热的范围()

A.37~37.2℃B.37.5~37.9℃ C. 38~38.5℃ D. 38.5~39℃

8.感染性发热的疾病是()

A中暑 B 恶性肿瘤C催眠药中毒D败血症

9.关于测量不同部位的体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如病人曾进冷、热食或吸烟,须待口腔恢复原来温度,过30min再行口温测量

B 口温多用于婴儿和昏迷病人

C 心脏病患者不宜测试直肠温度

D腋温易受环境影响,不够准确

10.测量体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口腔测温含口表于舌下5min B 腋下测温放表于腋窝深处10min

C 将肛表插入肛门测量5min C 进食后10分可测口腔温度

11.伤寒病人常见的热型是()

A弛张热 B 稽留热 C 间歇热C不规则热

12.发热过程体温上升期的特点是()

A 散热多于产热B产热大于散热 C 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

D 散热增加而产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正常

13.高热病人药物降温后易出现()

A循环衰竭症状 B 呼吸衰竭症状 C 口腔溃疡C体温不升

14.高热病人退热期提示可能发生虚脱的症状是()

A皮肤苍白、寒战、出汗B头晕、恶心、无汗C脉细速、四肢湿冷、出汗D脉速、面部潮红、出汗

15.可选口腔测量体温的病人是()

A呼吸困难者B口鼻手术者C大面积烧伤者D昏迷者

16.高热病人宜鼓励其多饮()

A白开水B糖水C淡盐水D糖盐水

17.高热病人的观察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A观察体温变化B每日4次观察意识状态C观察脉搏、呼吸、血压D观察物理降温后效果

18.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中,首先应做的是()

A口腔护理 B 测量体温 C 补充体液D降体温

19.观察热型的重要临床意义在于()

A有利于护理 B 协助诊断和治疗观察C有无合并症D判断病情的转归

20.患儿3岁,高热、惊厥、腹泻入院,诊断为“中毒性菌痢”,为该患儿测体温最适宜的方法是()

A口表测口温B肛表测直肠温C电脑数字测体温计D测直肠温度电脑数字测体温计测腋温

21.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测体温绘制符号是()

A红虚线红点B红虚线红圈C蓝虚线红点D红虚线蓝圈

22.不属于高热持续期的临床表现是()

A颜面潮红B呼吸脉搏加快C大量出汗D尿量减少

23. 处理非传染病污染的体温表,错误的做法是()

A用手腕力量甩表至35℃以下B忌用热水煮沸体温表

C先用清水洗净,再放消毒液中C浸泡先后消毒2次,每次30min

24.关于体温,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正常人的体温舌下是36.2~37.2℃B直肠体温高于口温0.3~0.5℃

C腋下体温低于口温0.3~0.5℃D测直肠体温时需深入5cm

25.酒精擦浴主要的降温作用是()

A辐射散热B蒸发散热C对流散热D传导散热

26.测量脉搏的首选部位是()

A颞动脉肱动脉C橈动脉D颈动脉

27.计算脉搏的时间至少需要()

A 15s

B 30s

C 1min

D 2min

28.错误的诊脉操作是()

A手臂伸展放于舒适体位B食指、中指、无名指切脉

C计数30min得数和D有绌脉者先听心率,再测脉率,计数1min

29. 脉搏变化,哪项不符合生理变化()

A成人比小儿快 B 老人比儿童慢C女性比男性快D睡眠时要减慢

30休克病员的脉搏是()

A缓脉B丝脉C绌脉D不规则脉

31当心脏病员出现二联体时,其脉搏表现()

A间歇B脉奇脉C交替脉D绌脉

32下列哪种病人不会使脉搏增快()

A甲亢B心衰C伤寒 D 缺氧

33.脉搏短绌的特点是()

A心音强弱不等,但心率整齐,心率大于脉率B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等于脉律,心律齐

C心率大于脉率,心音强弱不等,心率不齐D心率小于脉率,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34.奇脉的表现特征为()

A脉搏一强一弱交替出现B脉搏强大有力

C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甚至消失D脉搏骤起骤落,急促有力

35当期前收缩时,脉搏可出现()

A频率的改变B节律的改变C强弱的改D深浅度的改变

36颅内压增高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

A呼吸深慢,脉搏缓慢,体温升高,双侧瞳孔散大

B呼吸浅快,脉率增快,体温上升,双侧瞳孔不等大

C呼吸减慢,脉搏加快,体温正常,双侧瞳孔缩小

D呼吸减慢,脉搏减慢,体温上升,双侧瞳孔缩小

37.患者王某,女,60岁,心房纤颤入院,心率110次/分,心音强弱不等,心律不规则,脉率60次/min,护士测脉搏的方法是()

A 先测心率、脉率,另一人计时

B一人听心率发“始”“停”测量口令,另一人测脉搏,同时测量1min

C一人测脉率,另一人报告医生D一人发口令“始”“停”,另一人测脉搏心率

38测量脉搏后再测量呼吸,护士的手仍然置于病人脉搏部位是为了()

A表示对病人的关心B测脉搏估计呼吸频率C将脉率与呼吸频率对照D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39.呼吸缓慢是指每分钟呼吸少于()

A 10次B12次 C 14次 D 16次

40.测量呼吸的方法,错误的一项是()

A测量前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B观察病人胸腔起伏,一起一伏为一次

C成人、儿童计数30S,得数乘以2 D呼吸异常者测1min

41.正常成人呼吸的速率为()

A14~16次/min B 16~20次/min C 20~22次/min D 20~26次/min

42.下述的观察记录中,错误的一项是()

A体温37℃B心率/脉搏60/90次/min C呼吸20次/min D 血压16/10.7Kpa

43.关于正常呼吸频率,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成人16~20次/min B老人呼吸较慢C卧床休息时呼吸较慢D呼吸不受意识控制

44.潮式呼吸特点是()

A呼吸暂停,呼吸减弱,呼吸增强,反复出B 呼吸减弱,呼吸增强,呼吸暂停,反复出现C呼吸浅慢,逐渐深快,再变浅变慢,呼吸暂停周而复始

D呼吸深快,呼吸暂停,呼吸浅慢三者交替出现

45.间断呼吸特点是()

A呼吸与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 B 呼吸深长而规则

C呼吸浅表而不规则D呼吸加快与呼吸变慢交替出现

46.病情与呼吸异常不符的是()

A高热时呼吸浅而快B脑水肿时呼吸深而慢C酸中毒时呼吸深而慢D巴比妥中毒时呼吸浅而快

47.某病人自诉胸闷,呼吸不畅,不能平卧,观察发现病人呼气时间长于吸气时间,呼吸费力,无明显三凹症,此种呼吸可能为是()

A大叶性肺炎 B 哮喘发作C喉头水肿D代谢性酸中毒

48.下列哪项不是呼吸节律改变的异常呼吸()

A周期性呼吸B异常陈一施氏呼吸C库氏尔呼吸D比奥呼吸

49.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异常表现为()3

A吸气呼吸困难B呼气呼吸困难C呼吸深大而规则D呼吸浅表而不规则

50.在机体内对缺氧耐受性最差的器官是()

A肺B心C脑 D 肝

51. 胸腔大量积液时出现浅而快呼吸的机制是()

A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B患侧胸腔受压,呼吸运动受限

C支气管痉挛D肺泡和支气管粘膜淤血

52.下列哪项不是呼吸困难的症状()

A呼吸急促 B 呼吸缓慢C鼻翼扇动D烦躁不安

53.对呼吸困难病人的护理,以下哪种做法不妥()

A勤巡视,多安慰,满足其安全需要B调节室内空气,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C测量呼吸时,向病人解释,以便配合D需要时给予吸痰和氧气吸入

54.对痰液粘稠致呼吸困难的病人,以下哪种处理不妥()

A帮助病人多翻身B湿化吸入空气C用力叩击胸壁脊柱,以利排痰D必要时用吸引器吸痰55.当一患者处于濒死期时,呼吸浅表微弱,不易观察,此时测量呼吸频率的方法是()A仔细听呼吸声响并计数B手置患儿鼻孔前,以感觉气流通过计数

C手按胸腹部,以胸腹壁起伏次数计数D用少许棉花置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浮动次数计呼吸频率

56.在生理情况下,血压升高不见于()

A 高温环境下B饱餐后C饮酒后D激动紧张时

57.可使血压偏低的因素是()

A过度兴奋B高温环境C过度疼痛D睡眠欠佳

58.使用血压脉搏仪,错误的方法是()

A接通电源,接上充气插头换能器B放于肱动脉处C手臂与心脏同一水平D可让病人观看显示数字

59.正常人在情绪紧张时,血压暂时表现为()

A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无变化B收缩压无变化,舒张压升高

C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D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60.测血压听到搏动声突然变弱或消失,此时袖带内压力()

A大于心脏收缩压B小于心脏收缩压C等于心脏舒张压D大于心脏舒张压

61.袖带缠绕太松导致血压值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A未注入气前血管已受压B血流阻力减少C有效测量面积变窄D需要较高的压力阻断血流

62.当从听诊器中听到第一声搏动时,袖带内压力()

A大于心脏收缩压B等于心脏收缩压C小于心脏收缩压D等于心脏舒张压

63.测血压时袖带缠得过紧可使()

A收缩压偏低B收缩压偏高C舒张压偏高D舒张压偏低

64.那项除外与测量血压值准确性无关的因素是()

A 病人体位B被测肢体动脉与心脏的位置C测量血压的操作者D血压计零点与心脏的位置

65.用成人血压计袖带给幼儿测血压时,其测量的数值()

A偏低B偏高C脉压差大D脉压差小

66.所用血压计袖带过窄,测量的血压值()

A偏高B偏低C脉压差小D脉压差大

67.血压计的水银不足,则测出的血压数值()

A偏低B偏高C无影响脉D压差小

68.某男性病员,65岁,血压值持续为21.3/13.3Kpa,应考虑为()

A收缩压偏高,舒张压偏低B临界高血压C收缩压偏低,舒张压D偏高高血压

69.一病员左侧偏瘫,右上肢静脉输液,右小腿II度烫伤,其测血压部位应是()

A左上肢 B 左下肢C右上肢D右下肢

70.一女性,66岁,高血压病史10年,入院BP25/18Kpa,经治疗血压稍下降,但时有波动,患者紧张焦虑,护理中何项不妥()

A测得血压偏高时应保持镇静如血压值偏高B应与其基础血压对照后做解释

C如实告知病人测量结果,使病人提高警惕D向病人讲解治疗原则,给予保健指导71.男性40岁,主诉头晕,测收缩压21.1Kpa,舒张压12.0Kpa,应考虑()

A高血压B临界高血压C收缩压偏低,舒张压正常D舒张压偏低,收缩压正常

72.用上肢袖带测下肢血压,可使()

A收缩压偏高,舒张压无明显变化B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偏高

C收缩压无变化,舒张压偏高D收缩压偏低,舒张压无明显变化

73.测血压时,输气球打气至肱动脉音消失时,此时袖带内压力是()

A小于心脏收缩压B等于心脏收缩压C大于心脏收缩压D等于心脏舒张压

74.在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打气不可过猛过高B血压未听清时,立即重新注气,再仔细听

C须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尽量做到四定D听诊器的胸件不可放在袖带下面

75. 以下哪种操作方法可导致血压值偏低(

A袖带缠得过松B袖带过窄C偏瘫病人在健侧肢体测D未听清应连续重复测量)

76.以舒张压增高显著特点的高血压常见于()

A二尖瓣狭窄B甲亢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D急性肾炎

二、名词

1体温2发热3稽留热4弛张热5脉搏短绌6潮式呼吸7呼吸困难8血压9收缩压10间歇热11奇脉

12高血压13间断呼吸14氧气疗法

三、填空

1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是(),当外界温度低于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大部分热量可通过皮肤的()、()、(),部分()等方式散发热量,还有一小部分则随着()排泄等而散发于体外。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人体温度时,()就成为人体唯一的散热形式。

2 正常人体温在24小时内呈现周期样波动,()最低,()最高。

3 病人测量口温时,若不慎咬破体温计时,首先应及时(),以免损伤舌、口腔、食管、胃肠道粘膜,再口服(),以延缓汞的吸收。

4 体温计的检查方法是将全部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以下;于()放入已测好的()以下的水中,()分钟后取出检测;凡误差在()以上或(),不能使用。

5测量脉搏常用的部位是(),其次()()()等。脉搏以()表示,相邻的脉搏用()相连。心率以()符号表示,相邻的心率用()线相连。在脉搏和心率两曲线之间用()填满。

6 影响血压的因素有()()()()()。

7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血压范围是收缩压()Kpa,舒张压()Kpa,脉压()Kpa。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收缩压()和(或)舒张压()为高血压。

8 为使测得的血压更加准确,对密切观察血压的病人应做到四定,即()()()()。

9 测量血压时,手臂的位置应与()同一水平。坐位平();卧位平()。手臂位置高于心脏水平,测得血压值();手臂位置低于心脏水平,测得的血压()。

10 测量血压时,袖带宽度要合适,如袖带太窄,测得数值(),袖带太宽,大段血管受阻,测得数值()

11 呼吸的过程包括()()()。

12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次/分。呼吸与脉搏之比为()。男性及儿童以()呼吸为主。女性以()呼吸为主。

13 吸气性呼吸困难,有明显的三凹症()()()。常见于()()()等。

14 体位引流每日()次,宜选择在()时进行。每次()分钟。

15 吸氧时间过长、浓度过高,常见的副作用有()()()()()。

16 安全用氧,做好四防即()()()()。

17 给病人吸痰时,每次抽吸时间()秒,一次未吸尽,隔()分钟在抽吸。

四、简答:

1为什么每日要观察四大生命体征?

2 高热病人应如何护理?

3 试述陈—施呼吸的发生机制。

4 简述对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的病人如何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

5吸氧的适应症?

6气管切开病人如何护理?

7如何预防氧疗的副作用?

基础护理学学习指导及习题 第六章患者的清洁卫生

【习题】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 口腔护理的目的不包括 A.保持口腔淸洁 B.清除牙垢 C.预防口腔感染 D.淸除口腔内一切细菌 E.观察口腔变化 2.下列不需进行特殊口腔护理的患者是 A.昏迷 B.禁食 C.高热 D.鼻饲 E.下肢外伤 3.为昏迷患者行口腔护理时,不需准备的用物是 A.棉球 B.弯盘 C.开口器 D.吸水管 E.弯止血钳 4.护士为卧床患者进行床上洗头时,水温应调节至 A. 22-26℃ B. 28 – 32℃ C. 40 -45℃ D. 50 -60℃ E.60 -70℃ 5.灭头虱药液的成分是: A.百部 10g,30% 乙醇 40ml B.百部 20g,40% 乙醇 50ml C.百部 30g,50% 乙醇 100ml D.百部 40g,75% 乙醉 120ml E.百部 50g,95% 乙醉 60ml 6.下列关于床上擦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天冷时可在被内操作 B.擦洗眼部时由外眦向内眦 C.为患者脱上衣时,先脱近侧后脱远侧 D.擦洗时注意防止浸湿床单 E. 15~30min 内完成 7.发生压疮的最主要原因是 A.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B.机体营养不良 C.局部皮肤潮湿或受排泄物刺激 D.急性应激因素 E.体温升高 8.下列关于剪切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体位有关 B.由垂直压力和摩擦力相加而成 C.由剪切力造成的皮肤损害早期不易发现 D.半卧位时床头抬高应大于30°,避免剪切力产生

E.长期坐轮椅者应保持正确坐姿,防止身体下滑而产生剪切力 9.压疮的好发部位不包括 A.仰卧位—骶尾部 B.侧卧位一肩胛部 C.半坐卧位——足跟 D.俯卧位一髂前上棘 E.坐位——坐骨结节 10.晨间护理和晚间护理应分别安排在 A.诊疗开始前,晚饭后 B.诊疗开始后,晚饭前 C.诊疗开始前,下午4点后 D.诊疗开始前,晚饭后 E.诊疗开始前,临睡前 (二)A2型题 11.张某,女,20岁,因肱骨干骨折入院。护士在为其梳理头发时,发现头发已纠结成团,可选择用于梳理的合适溶液是 A.温开水 B.生理盐水 C.30%乙醇 D.75%乙醇 E.油剂 12.王某,女,30岁,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士观察口腔时发现唇及口腔黏膜散在瘀点,轻触可出血.护士为其做口腔护理时应特别注意 A.夹紧棉球 B.禁忌漱口 C.动作轻柔 D.先取下义齿 E.棉球不可过湿 13.患者,女,脑出血昏迷。护士为其做口腔护理时,取下的活动性义齿应放入 A.冷水中 B.热水中 C.生理盐水中 D.乙醇中 E.朵贝尔溶液中 14.护士在观察王先生口腔时,发现口腔黏膜有一感染溃烂处,应为其选用的口腔护理溶液是 A.生理盐水 B.朵贝尔溶液 C. 0.1%醋酸溶液 D. 3%过氧化氢溶液 E.4%碳酸氢钠溶液 15.张某,男,50岁。细菌培养显示口腔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护士在为其进行口腔护理时应选用的口腔护理溶液是 A.生理盐水 B. 1%-3%过氧化氢溶液 C 1%-4% 碳酸氢钠溶液 D. 0.1%醋酸浴液 E.朵贝尔溶液 16.李某,女,56岁,因股骨骨折卧床。护士在为其进行床上洗发过程中,患者突然感到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护士应立即 A.请患者深呼吸 B.鼓励患者再坚持片刻 C.加快操作速度尽快完成洗发 D.停止洗发,让患者平卧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第8章生命体征评估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一) 1.适宜采用口腔测量体温的是 A.昏迷者 B.患儿 C.口鼻手术者 D.呼吸困难者 E.肛门手术者2.可导致脉率减慢的是 A.颅内压增高 B.贫血 C.冠心病心绞痛 D.急性左心衰 E.心源性休克3.脉搏短绌常见于 A.发热者 B.房室传导阻滞者 C.洋地黄中毒者 D.心房纤颤者 E.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4.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出现 A.呼吸过速 B.呼吸过缓 C.潮式呼吸 D.间断呼吸E深度呼吸 5.可使血压测量值偏髙的因素是A.手臂位置过高B.袖带过紧C.袖带过宽D.袖带过松 E.眼睛视线高于水银柱弯月面6.吸气性呼吸困难机制是 A.上呼吸道狭窄 B.细小支气管狭窄 C.肺组织弹性减弱 D.麻醉药抑制呼吸中枢 E.呼吸面积减少7.电动吸引器吸痰是利用 A.正压作用B.负压作用C.虹吸作用D.空吸作用E.静压作用 8.减压器可使氧气筒内的压力降至 A.0.1-0.2MPa B..3MPa C..4MPa D.-0.5MPa E.0.5-0.6MPa(二)A2型题 9.患者吴某,女,27岁。肺炎球菌肺炎持续髙热数天,给予冰袋降温,其原理是A.传导B辐射C.对流D.抑制下丘脑E.蒸发 10.患者李某,男,35岁,持续高热。在对患者的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A.密切况察病情变化B.测体温每天二次C.冰袋冷敷头部D.口腔护理E.鼓励多饮水

11.患齐姚某,男,28岁,持续高热数天,每日体温最高℃,最低℃,此热型符合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异常热 12.患者汪某,男,34岁。8am体温骤升至℃,持续6h后降至℃,2天后体温又升至39℃,此热型可能为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回归热13.患儿兵兵,需测量直肠温度时,护士应将肛表插人肛门A.1-2cmB.2-3cmC.3-4cmD.4-5cmE.5-6cm14.患者林某,女,50岁。诊断为“菌痢”。护士测量体温时得知其5min前饮过开水,为此应A.嘱其用冷开水漱口后再测量B.参照上次测量值记录C.改测直肠温度D.暂停测一次E.告知患者30min后再测口腔温度15.患者张某,男,70岁。测口温时不慎将体温计咬碎,护士应立即采取的措施为A.催吐B.口服蛋淸液C.服缓泻剂D.洗胃E.淸除口腔内玻璃碎屑 16.患者郑某,男,45岁,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脉搏特征是A.强大有力B.细弱无力 C.动脉管壁变硬,失去弹性 D.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 E.每隔一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 17.患者韦某,女,48岁,心包积液。患者可出现A.水冲脉B.绌脉C.奇脉D.交替脉E.细脉 18.护士小敏先为马先生测量脉搏、呼吸,测量呼吸时小敏的手不离开诊脉部位是为了A.保持患者体位不变B.不被察觉,以免紧张C易于计时D.对照呼吸与脉搏的频率E.观察患者面色 19.护士小李,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有关血压生理变化的叙述中不妥的是A.更年期前女子略低于男子B.寒冷环境血压上升C.睡眠不佳时血压可稍升高D.上肢血压低于下肢血压E.坐位血压低于卧位血压 20.患者力某,男,34岁。测量血压,血压值为1mmHg属于A.收缩压偏高,舒张压偏低B.收缩压偏低,舒张压偏高C.理想血压D.正常血压E.正常高值 21.患者女,60岁。烦躁不安,面色苍白,体检:血压mmHg,脉搏呈丝状脉,可能是A.休克B.甲状腺功能亢进C.缩窄性心包炎D.脑血管意外E.肺气肿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判断机体健康状态的基本依据和指标,临床称之为生命体征。本章将介绍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测量方法,以及异常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第一节体温的观察和护理 一、体温生理 (一)体温的产生 体温(temperature)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较高且稳定,称为体核温度(core temperature)。皮肤温度称为体壳温度(shell temperature),它低于体核温度,可随环境温度和衣着厚薄而变化。 (二)产热与散热 1. 产热方式机体的产热过程是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 2. 散热方式人体通过物理方式进行散热。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是皮肤。辐射(radiation)是热由一个物体表面通过电磁波传到每一个与它不接触的物体表面的散热方法。辐射散热量占总散热量的60%~65%。在低温环境中,它是主要的散热方式。 传导(conduction)传导是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它所接触的较冷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传导散热量取决于所接触物体的导热性能。 对流(convection)对流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通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交换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 蒸发(evaporation)由液态变为气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蒸发散热占总散热量的20%~30%。 (三)体温调节 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除了自主性体温调节以外,还可由意识的行为调节来适应环境。自主性体温调节是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随机体内外环境温度刺激,通过一系列生理反应,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的体温调节方式。 (四)正常体温 正常体温是一个温度范围,而不是一个温度固定值。临床上通常以测量口腔、腋下和直肠的温度为标准。其中直肠温度最接近于人体深部温度,但在日常工作中,以测量口腔、腋下温度更为常见、方便。正常体温范围是: 口温 37℃(36.2℃~37.2℃)

基础护理学[第六章沟通]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六章沟通 知识脉络图 第一节护士与患者的关系 护理工作是护士与患者为了达到医疗护理的共同目标而发生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护士与患者是两个重要的角色。而护士与患者要有效地发挥角色功能,就要涉及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即护患关系。护患关系是健康服务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一、护患关系的性质 1.护患关系是一种工作关系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士职业的要求,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交往是一种职业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也就是说,不论护士面对何种身份、地位、性别、职业、素质的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需要,护士都必须与患者建立并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在整体护理模式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士的基本责任和义务。护士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患者,尽力为患者提供帮助和照护,满足患者的健康需要。 2.护患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 护患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但是不同于一般的人际关系,是帮助者与被帮助者之间的关系。有时还足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即帮助系统(包括与患者相

互作用的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和被帮助系统(包括寻求帮助的患者和家属、重要成员等)之间的关系。护患关系的特点是护士对患者的帮助一般是发生在患者无法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的时候,其中心是帮助患者解决困难,通过执行护理程序,使患者能够克服病痛,生活得更舒适。因而作为帮助者的护士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这就意味着护士的行为叮能使双方关系健康发展,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但也有可能是消极的,使关系更紧张,患者的病情更趋恶化。 3.护患关系是一种信任关系 所谓信任关系就是说护患之间相互尊重、设身处地和彼此信赖。信任关系是护士完成护理工作所必需的。但护患之间应避免情感的过度卷入,以免影响护理工作的效益。 4.护患关系是一种专业性的互动关系 护患关系是一种专业性的互动关系,通常还是多元化的。由于护患双方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感觉、情感、对健康与疾病的看法以及不同的生活经验,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互相的感觉和期望,并进一步影响彼此问的沟通和由此所表现出来的任何行为,即护理效果。 5.护患关系是群群关系 衡量护患关系的好坏,不仅看护士与所负责的患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而且要评估护士与患者群体:之间的关系。护士群体中任一个体对患者的态度、责任心等表现,都会影响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整体感受和评价。因此,要求护士对所有的患者一视同仁,并给予真诚的帮助。 6.护患关系是一种治疗关系 护士作为一个帮助者有责任使其护理工作达到积极的、建设性的效果,而起到治疗的作用。而良好的护患关系,能有效地减轻或消除患者来自环境、诊疗过程及疾病本身的压力,有助于治疗和加速疾病的康复进程。反之,紧张的护患关系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甚至可能导致情绪恶化,严重影响治疗和

《基础护理学》习题集及答案 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基础护理学》习题集及答案 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一 .单选题 1.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D A.肝脏 B.心脏 C.肺脏 D.皮肤 E.肌肤 2.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换算公式为:B A. ℉ = ℃ⅹ 5/9+32 B. ℉ = ℃ⅹ 9/5+32 C.℃= ℉ⅹ 5/9+32 D. ℉ =(℃-32)ⅹ 5/9 E. ℉ =℃+32 ⅹ 5/9 3.口温超过以下哪个范围为发热:B A.37℃ B.37.2℃ C.37.5℃ D.37.8℃ E.38℃ 4.败血症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B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以上都不是 5.感染肺炎双球菌的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A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以上都不是 6.测量口温时,一般需将口表的水银端放入的部位是:B A.口腔中部 B.舌下热窝 C.舌上1/3处 D.舌上2/3处 E.舌下2/3处 7.口温超过以下哪个范围属于超高热:C A.39℃ B.40℃ C.41℃ D.42℃ E.43℃ 8.提示高热病人退热期可能发生虚脱的表现是:A A.皮肤苍白、寒战、出汗 B.头晕、恶心、无汗 C.脉搏呼吸渐慢、无汗 D.脉细速、四肢是冷、出汗 E.脉速、面色潮红、无汗 9.个人体温正常生理波动范围是:C A.0.1-0.2℃ B.0.3-0.6℃ C.0.5-1℃ D.1-1.5℃ E.1.5-2℃ 10.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次数一般在下列哪个范围: D A.40-60次/分 B.40-80次/分

C.60-80次/分 D.60-100次/分 E.80-120次/分 11.下列哪项为诊断心动过速的脉搏次数: C A.>60次/分 B.>80次/分 C.>100次/分 D.>120次/分 E.>140次/分 12.下列哪项为诊断心动过缓的脉搏次数: C A.〈40次/分 B.〈50次/分 C.〈60次/分 D.〈70次/分 E.〈80次/分 13.间歇脉多见于:D A.心动过缓 B.心动过速 C.窦性心律不齐 D.器质性心脏病 E.甲状腺功能亢进 14.脉搏短绌多见于:E A.心动过缓 B.心动过速 C.窦性心律不齐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心房纤颤 15.以下哪种脉搏属于节律异常:E A.洪脉 B.丝脉 C.水冲脉 D.奇脉 E.脉搏短绌 16.有期前收缩所产生的脉搏称为:E A.洪脉 B.丝脉 C.水冲脉 D.奇脉 E.脉搏短绌 17.测量脉搏常用部位是:D A.颞动脉 B.颈动脉 C.肱动脉 D.桡动脉 E.足背动脉 18.测量正常脉搏常用的时间为:C A.15s B.20s C.30 s D.45s E.60s 19.需2个护士同时测量心率和脉率的是:E A.心动过缓 B.心动过速 C.窦性心律不齐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心房纤颤 20.平均动脉压的值约等于:D A.1/3舒张压+1/3收缩压 B.1/3舒张压+1/2收缩压 C.1/2舒张压+1/3收缩压 D.2/3舒张压+1/3收缩压 E.1/3舒张压+2/3收缩压 21.测血压时袖带下缘距离肘窝:B A.1-2cm B.2-3cm C.3-4cm

《基础护理学》第五电子文字简版第一部分:第章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电子文字简版 主编:李小寒、尚少梅适用范围:护理学本科专业目的:提供电子简版,以备教师备课、撰写教案使用章节:共十八个章节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环境 第三章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第四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第五章患者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 第六章患者的清洁卫生 第七章休息与活动 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第九章冷热疗法 第十章饮食与营养 第十一章排泄 第十二章给药 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第十四章标本采集 第十五章疼痛患者的护理 第十六章病情观察与危重患者的管理 第十七章临终护理 第十八章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五章 (5号宋体,22磅行距)第一章绪论 一、课程的地位和基本任务 (一)课程的地位 1. 是护理学科的基础 2. 是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3. 是护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的必备前期课程 4. 为临床各专科护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的基本任务

1. 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使护生树立整体护理的观念 2. 使护生掌握基础护理学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灵活地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以履行护理人员的角色和功能 二、课程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 1. 获得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认识自身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三、课程的学习方法及要求 1. 实践学习法:实验室学习、临床学习 2. 反思学习法第二章环境第一节环境与健康 一、环境概述 1. 定义: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 环境的分类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自然气候影响、地形地质影响、环境污染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社会经济、生活方式、文化因素、卫生服务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护士需要了解环境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才能完成护理的基本任务:减轻痛苦、预防疾病、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护士的职责: 帮助发现环境中对人类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因素。保护人类健康,满足人们需要 第二节医院环境 一、医院环境的特点 (一)服务专业性 (二)安全舒适性

第五版基础护理学六、七章考试试题

第五版基础护理学六、七章考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口腔卫生状况的评估包括:()、()、()、()、()、腭、唾液及口腔气味等。 2、皮肤的评估内容包括:颜色、()、柔软性和厚度、()、()、感觉和清洁度。 3、护士在为患者进行床上擦浴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和()等征象,应立即停止擦浴,并给予适当处理。 4、压疮多发生于()及缺乏()、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处。 5、为避免剪切力产生,如无特殊禁忌,半卧位患者床头抬高()。 6、压疮淤血红润期的皮肤完整性被破坏,表现为()、()、()、痛或麻木,解除压力30min后皮肤不能恢复正常。 7、会阴部的评估内容包括()()()和患者对会阴部知识的了解程度。 8、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和()。 9、肢体能台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判断肌力为() 10、保持病房的温度适宜,冬季为()℃,夏季为()℃左右,湿度保持在()。 11、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便器,切忌()、()便器,以免损伤()皮肤。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护士为卧床患者进行床上洗头时温水应调节至()

A、22~26° B、28~32° C、40~45° D、50~60° 2、发生压疮的最主要原因是() A、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B、机体营养不良 C、局部皮肤潮湿或受排泄物刺激 D、急性应激因素 3、口腔护理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A、保持口腔清洁 B、清楚牙垢 C、观察口腔变化 D、清除口腔内细菌 4、皮肤清洁护理的目的不包括() A、去除皮肤污垢,保持清洁 B、保护皮肤,预防感染的发生 C、促进皮肤血液循环 D、为护士提供观察患者并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机会 5、口腔护理中,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溶液为() A、多贝尔氏溶液 B、甲硝唑溶液 C、碳酸氢钠溶液 D、醋酸溶液 6、关于休息的条件不包括() A、缓解疲劳 B、身体方面 C、心理方面 D、环境方面 7、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满足患者身体舒适的需要 B、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C、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D、调整患者睡前的情绪 8、以下肌力分级中正确的是() A、1级:可见肢体活动,但无肌肉收缩 B、2级:肢体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 C、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可对抗轻微阻力 D、4级:不能做对抗阻力的运动,肌力减弱 9、下列关于肌肉等张练习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可增加肌肉张力而不改变肌肉长度 B、又称静力练习

护理学专科基础护理学练习册答案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 基础护理学课程练习册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南丁格尔国际基金会把每年定为国际护士节 2.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主要贡献创建和撰写着作等 3.护士需要帮助人群解决以下的四个健康问题: 、、、 4.护理学的实践范畴包括:、、、、 5.护士的基本素质内容有素质、素质、素质、素质素质。 6.影响和决定护理实践的四个最基本的概念是、、、。7.19世纪中叶英国的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护理学的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国际上称此时期为。 二、选择题: 1..世界上第—所护士学校创建的时间和地点 A 1820年英国 B 1854年克里米亚 C 1856年巴拉科医院 D 1860年伦敦圣托马医院 E 1901霍普金斯大学 2.我国第—所护士学校创建的时间和地点 A 1835年广东 B 1888年福州 C 1909年江西 D 1920年北京 E 1932年南京 3. 关于人是—个开放系统的描述,下列各项中不包括: A 不断地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 B 进行物质交换 C 个体家庭、社区 D 进行能量交换 E 不断地不从外界获取信息 4.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诞生的时间和地点在: A 1820年英国 B 1854年克里米亚 C 1856年巴拉科医院 D 1860年伦敦圣托马医院 E 1901年霍普金斯大学 5.我国第—所护士学校创建的时间和地点是: A 1835年广东 B 1888年福州 C 1909年江西 D 1920年北京 E 1932年南京 6.南丁格尔的贡献之一是使克里米亚战争中士兵的死亡率下降: A 从20%下降到% B 从30%下降到% C、从40%下降到% D、从50%下降到% E、从60%下降到%2 7.科学的护理专业开始于 A 16世纪 B 17世纪 C 18世纪 D 19世纪 E 20世纪 8.1860年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的创办人是 A.多罗丝.奥瑞姆B.佛罗伦斯.南丁格尔C.克拉.芭顿 D.弗洛伊德 E 西奥多.弗里德尔 9.法律意义上的护士是指 A.具有中专或中专以上的文凭B.受聘于某个医疗机构 C.通过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并经过注册D.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 三、问答题: 1.简述护理概念演变过程三个阶段 2. 护理的任务和目标包括哪些内容 3.制定护理实践标准的目的是什么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护理学基础》教案 授课日期:2015年3月24日第2周 教师姓名:龙俊华专业:护理 授课对象:中药6、7班授课地点:中药6、7班 学习情境: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学时:2 课时安排:90分钟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体温测量技术。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求实、严谨、创新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1.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 2.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3.体温测量技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解释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体温的正常范围、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高热病人的护理。 难点:体温单的填写和绘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结合多媒体 五、教学环境及课前准备:多媒体 六、教学设计: 第一步:课程介绍、引入新课 各位同学: 我今天讲课的题目是《体温的评估及护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基本知识。 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 (一)正常体温

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运动、用药等因素而出现生理性波动,但其变化范围很小,一般不超过0.5~l.0℃。 1.昼夜变化 2.年龄差异 3.性别差异 4.运动状态 5.用药作用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埋 (一)体温过高 体温过高又称发热。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0.5℃或一昼夜体温波动在l℃以上即可称为发热。 1.临床分级(以口腔温度为例) 低热:37.5~37.9℃ 中度热:38.0~38.9℃ 高热:39.0~40.9℃ 超高热:41℃以上 2.发热过程(1)体温上升期 (2)高热持续期 (3)退热期 3.常见热型临床上把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可表现出不同的热型,加强观察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常见热型如下: (1)稽留热 (2)弛张热 (3)间歇热 (4)不规则热 4.护理措施 (1)降低体温 (2)病情观察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补充营养 (5)休息 (6)预防并发症 (7)心理护理 (二)体温过低 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若体温低于35℃以下称为体温不升。常见于早产儿、重度营养不良及极度衰竭的病人。此外,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中使机体散热过多过快,导致体温过低;颅脑外伤、脊髓受损、药物中毒等导致的体

基础护理学。第六章

第六章休息和活动 1、休息 2、关节全范围活动练习 3、等长运动 4、等张运动 二、填空题 、睡眠周期是由()睡眠和()睡眠两个时相组成。 、休息的先决条件是()、()并有()。其中最基本的先决条件为( ),( )是最基本的休息方式。 、活动受限的原因常包括()、()两个方面。 、失眠分为:()和()。 、睡眠呼吸暂停分为()和()两种类型。 、M练习可分为()和()两种。 、肌肉锻炼的形式有()和()两种 、长期卧床不动的患者所致心血管系统的两大合并症是( )( ),皮肤出现的最严重问题是( ),呼吸系统易出现 )( )。 、肌力分为( )级,4级指( )。 0、机体的活动功能分为( )度,4度指()。 1、全范围关节运动分为( )和( ),每天应作( )次,每个关节可有规律的作( )次。 三、判断题 、肌力分为6级,肌力级别越低,肌力状态越好。 、机体完全瘫痪, 肌力完全丧失,则肌力为1级。 、活动功能分为5度,如病人能自由活动,应定为5度。 、睡眠过度者,睡眠周期中各时相所占的百分比均在正常范围内。 、梦游多出现在睡眠的REM期。 、休息就是不活动。 、睡眠表现为对周围环境失去反应能力。 、成人每晚出现4~6个睡眠时相周期。 、如病人失眠就给他安眠药。 四、A1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休息的陈述哪一项不正确() A、休息的方式很多 B、休息就等于不活动 C、休息意味着身心感到平静、宽慰和放松 D、休息可以解除人体的疲劳 E、休息可降低精神上的压力 、以下哪项是睡眠时的正常表现() A、对周围环境失去反应能力 B、任何刺激都不能唤醒 C、肌肉极度放松 D、睡眠与昏迷或麻醉状态相似 E、对周围的环境相对的不作出反应 、尿和梦游一般发生在睡眠周期的哪个阶段() A、慢波睡眠的第一阶段 B、慢波睡眠的第二阶段

基础护理学第六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

第六章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 1.在人体散热方式中,散热量占总散热量比例最大的是() A 辐射B对流 C 蒸发D传导 2.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A小脑蚓部 B 丘脑下部 C 延髓上部 D 大脑枕叶 3.有关体温生理性变化的错误描述是() A一昼夜中以清晨2~6时最低,下午2~8时最高 B 儿童体温略高于成人 C 女性月经前期和妊娠早期体温略降低 D 进食、运动后体温一过性增高 4.关于发热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常见的发热类型有6种B发热必须有致热原的参与C体温上升期 D有畏寒、退热期有出汗发热时散热中枢兴奋,退热时是寒颤中枢兴奋 5.引起发热的最常见原因是() A恶性肿瘤 B 物理因素作用 C 化学因素作用 D 细菌、毒素感染 6.发热的指征是() A 体温超过正常值的0.3℃B体温超过正常值的0.5℃ C.体温超过正常值的1℃ D.体温超过正常值的0. 1℃ 7.口腔体温划分低热的范围() A.37~37.2℃B.37.5~37.9℃ C. 38~38.5℃ D. 38.5~39℃ 8.感染性发热的疾病是() A中暑 B 恶性肿瘤C催眠药中毒D败血症 9.关于测量不同部位的体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如病人曾进冷、热食或吸烟,须待口腔恢复原来温度,过30min再行口温测量 B 口温多用于婴儿和昏迷病人 C 心脏病患者不宜测试直肠温度 D腋温易受环境影响,不够准确 10.测量体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口腔测温含口表于舌下5min B 腋下测温放表于腋窝深处10min C 将肛表插入肛门测量5min C 进食后10分可测口腔温度 11.伤寒病人常见的热型是() A弛张热 B 稽留热 C 间歇热C不规则热 12.发热过程体温上升期的特点是() A 散热多于产热B产热大于散热 C 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 D 散热增加而产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正常 13.高热病人药物降温后易出现() A循环衰竭症状 B 呼吸衰竭症状 C 口腔溃疡C体温不升 14.高热病人退热期提示可能发生虚脱的症状是() A皮肤苍白、寒战、出汗B头晕、恶心、无汗C脉细速、四肢湿冷、出汗D脉速、面部潮红、出汗 15.可选口腔测量体温的病人是() A呼吸困难者B口鼻手术者C大面积烧伤者D昏迷者 16.高热病人宜鼓励其多饮() A白开水B糖水C淡盐水D糖盐水 17.高热病人的观察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A观察体温变化B每日4次观察意识状态C观察脉搏、呼吸、血压D观察物理降温后效果 18.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中,首先应做的是() A口腔护理 B 测量体温 C 补充体液D降体温 19.观察热型的重要临床意义在于() A有利于护理 B 协助诊断和治疗观察C有无合并症D判断病情的转归

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护理

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护理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是人体四大生命体征。生命体征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生理健康的基本指标。通过准确地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可以观察病情变化,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 一、体温 体温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也称体核温度。皮肤温度称体壳温度,它可随环境温度和衣着的薄厚而变化。体核温度较体壳温度高且稳定。 1.正常体温范围体温以口腔温度、直肠温度或腋下温度为标准。正常体温范围为:口腔温度:36.3℃-37.2℃;直肠温度:36.5℃-37.5℃;腋下温度:36℃-37℃. 2.体温的生理变化正常人的体温在24小时中不是恒定的,受年龄、饮食、运动、内分泌和情绪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生理性的波动,但温度值始终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3.异常体温的观察和护理 (1)发热: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根据发热

程度分为:①低热:口温不超过38℃,常见于活动性结核病、风湿热。②中等热:口温在38℃-38.5℃,常见于一般感染性疾病。③高热:口温在39℃-41℃,常见于急性感染。④过高热:口温超过41℃,见于中暑。 根据体温变化特点,发热表现有下列4种常见热型:稽留热、间歇热、弛张热和不规则热。 发热过程分3个阶段:①体温上升期:特点为产热大于散热。病人临床表现为畏寒、皮肤苍白、无汗。 ②高热持效期:特点为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平衡。病人表现为颜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干、呼吸心率较快。③退热期:特点为散热增加,产热趋于正常。表现为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 (2)高热病人护理:①注意对高热病人体温的监测。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日,可减为每日测体温2次。②采用物理降温,用冰袋冷敷头部或置于腋下、腹股沟、颈部等大血管处。体温超过39.5℃,给予温水擦浴或酒精擦浴。③补充营养和水分。供给高热能、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或经静脉补充水分、营养物质及电解质。④预防并发症。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防止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并发其它感染。⑤卧床休息。避免体

初级护师基础护理学重点第六章第二节

护士与病人的沟通 一、沟通的概念 沟通是信息遵循一系列共同的规则相互传递的过程。沟通是形成人际关系的手段。 二、沟通的基本要素 沟通的过程包括沟通的背景或情景、信息发出者、信息、信息传递途径、信息接受者和反馈等6个基本要素。 三、沟通的基本层次 沟通可分为以下5个层次: 1.一般性沟通又称陈词滥调式的沟通,是沟通双方参与的程度最差,彼此分享真实感觉最少的沟通。双方往往只是表达一些表面式的社交性话题,如“今天天气不错”、“您好吗”等。在护患关系建立的初期,可使用一般性沟通帮助建立信任关系,并有助于鼓励病人表达出有意义的信息。但如一直维持在这一层次,将无法建立治疗性人际关系。 2.事务性沟通是一种不掺加个人意见、判断,不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客观性沟通。如“我曾做过剖宫产手术”、“我今年50岁”等。这一层次的沟通对护士了解病人的情况非常重要,护士不应阻止病人以此种方式进行沟通,以促使其表达更多的信息。 3.分享性沟通这一层次的沟通比陈述事实的沟通高一层次。病人对护士表达自己的想法,表示护患之间已建立起信任感,如病人向护士表达其对治疗的要求等。此时,护士应注意理解病人,不要随意反对病人。 4.情感性沟通在沟通双方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才会发生。 5.共鸣性沟通这是沟通的最高层次,指沟通双方对语言和非语言性行为的理解一致,达到分享彼此感觉的最高境界。如护士和病人不用说话,就可了解对方的感觉和想表达的意思。

四、沟通的基本类型 按照沟通使用的符号分类,沟通可分为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 (一)语言性沟通 是指沟通者通过语言或文字的形式与接受者进行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护士在为病人采集病史、进行健康教育和实施护理措施时都必须进行语言性沟通。 (二)非语言性沟通 是指不使用语言或文字进行的沟通,而是通过躯体姿势和运动、面部表情、空间、声音和触觉等来进行信息的沟通。非语言性沟通可伴随着语言性沟通而产生,主要目的是表达情绪和情感、调节互动、验证语言信息、维护自我形象和表示人际关系的状态。非语言性沟通具有情景性、整体性和可信性的特点。非语言性沟通形式主要包括: 1.体语指通过人体运动表达的信息,如仪表、面部表情、眼神、姿态、手势、触摸等。 2.空间效应指沟通双方对他们沟通中的空间和距离的理解与运用。个体沟通时的空间与距离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暴露程度与舒适感。人际交往中的距离主要分为4种: (1)亲密区:指沟通双方距离小于50cm,当护士在进行查体、治疗、安慰、爱抚时,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2)个人区:指沟通双方距离在50~100cm之间,人们与亲友交谈、护士与病人进行交谈时主要使用此区距离。 (3)社会区:指沟通双方距离在1.1~4m之间,在工作单位和社会活动时常用,如护士同事一起工作时或护士通知病人吃饭等。 (4)公众区:指沟通双方距离在4m以上,一般用于正式公开讲话中,如上课、开会等。 3.反应时间反应时间的长短可反映对沟通的关注程度,及时的反应可鼓励沟通的进行。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

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 一、概念题 ⒈生命体征⒉发热⒊稽留热⒋弛张热⒌绌脉⒍高血压 ⒎呼吸困难 二、填空题 ⒈人体散热的方式主要有()、()、()、()四种。 ⒉常见的热型有()、()、()、()四种。 ⒊体温可随()、()、()、()、()等因素变化而出现生理性波动。 ⒋高热是指口腔温度在()℃ ⒌发热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⒍体温过低常见于()和()等病人。 ⒎呼吸过速是指呼吸频率超过()次/分,常见于()、()、()病人。 ⒏呼吸过慢是指呼吸频率低于()次/分。 ⒐速脉是指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大于()次/分,心动过缓是指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低于 ()次/分。 ⒑决定血压的因素有()、()、()、()、()。 ⒒长期测血压应做到四定即()、()、()、()。 ⒓成人血压正常值,收缩压为()mmHg ,舒张压为()mmHg, 脉压为()mmHg 。 ⒔测量上肢血压时,肱动脉应与人体的()处于同一水平;坐位时,肱动脉平();卧位时,肱动脉和()平。 ⒕脉压增大常见于()和()等病人, 脉压减少常见于()和()等病人。 ⒖蝉鸣样呼吸常见于()、()等病人。 ⒗氧气表由五部分组成()、()、()、()、()。 ⒘缺氧按发病原因不同可分为四种()、()、()、()。 ⒙()是反映缺氧的敏感指标,其正常值为()mmHg。()是评价通气状态的指标。 三、判断题 ⒈一般情况下女性体温略高于同龄男性。 ⒉体温上升期的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 ⒊测腋窝温度的时间为5min。 ⒋每隔两个正常脉搏之后出现一次早搏,称为二联律。 ⒌人们在低温环境下,血压一般比常温下略低。 ⒍人体右上肢血压比左上肢血压高10~20mmHg。 ⒎测血压时,袖带缠得过松,测得血压偏低。 ⒏血液越粘稠,血压越高。 ⒐反复发作叹气式呼吸是临终前的表现。 ⒑每次给病人吸痰时间不应超过15s。 ⒒急性肺水肿病人吸氧时,湿化瓶内加入20%~30%酒精的目的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⒓低浓度氧疗是指吸氧浓度低于40%。 四、简答题 ⒈体温过低病人如何护理? ⒉用于体温计消毒的常用消毒液是什么?集体测量体温后,体温计如何消毒?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电子文字简版(第二部分:第6-10章)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电子文字简版 主编:李小寒、尚少梅 第二部分:第六章~第十章 (5号宋体,22磅行距) 第六章患者的清洁卫生 第一节口腔护理 一、评估 口腔卫生及清洁状况、自理能力、对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口腔特殊问题 二、口腔的清洁护理 (一)口腔卫生指导 1.正确选择和使用清洁用具:牙刷的选择、牙刷的使用、牙膏的选择 2.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颤动法、竖刷法 3.正确使用牙线 (二)义齿的清洁护理 1.日间佩戴,餐后及夜间取下清洗 2.勿将义齿浸于热水或乙醇中,以免变色、变形和老化 (三)特殊口腔护理 适用于高热、昏迷、危重、禁食、鼻饲、口腔疾患、术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 一般2~3次/日。如病情需要,酌情增加次数。 目的 1)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2)预防或减轻口腔异味,清除牙垢,增进食欲,确保患者舒适 3)评估口腔内的变化,提供病情动态变化的信息 播放视频:口腔护理操作 第二节头发护理 一、评估:头发及头皮状况、头发护理知识及自理能力、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 二、头发的清洁护理 长期卧床、关节活动受限、肌肉张力降低或共济失调的患者,护士应协助完成头发的清洁和梳理。(一)床上梳头

(二)床上洗头:马蹄形垫洗头法、扣杯式洗头法、洗头车洗头法 (三)灭头虱、虮法 常用灭虱、虮药液:30%含酸百部酊剂、30%百部含酸煎剂 第三节皮肤护理 一、皮肤评估 颜色、温度、柔软性和厚度、弹性、完整性、感觉、清洁度 二、皮肤的清洁护理 (一)皮肤清洁卫生指导 1.沐浴原则:提供私密空间、保证安全、注意保暖、提高患者自理能力、预期患者需求 正确选择清洁用品 2.淋浴和盆浴:病情较轻,能够自行完成洗浴的患者可采用淋浴或盆浴 3.床上擦浴:适用于病情较重、长期卧床、制动或活动受限,身体衰弱而无法自行沐浴的患者 4.背部按摩 目的:促进皮肤血液循环,预防压疮等并发症发生;观察患者一般情况、皮肤有无破损,满足患者身心需要。 三、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压疮: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一)压疮发生的原因 1.力学因素: 垂直压力:压疮形成与压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密切关系;压疮发生与组织耐受性有关。 摩擦力:作用于皮肤,易损害皮肤的保护性角质层;来源于皮肤与衣、裤或床单表面逆行的阻力摩擦。剪切力:易发生深层组织坏死 2.局部潮湿或排泄物刺激 3.营养状况 4.年龄 5.体温升高 6.矫形器械使用不当 7.机体活动和(或)感觉障碍 8.急性应激因素 (二)压疮的预防

生命体征观察及护理

生命体征观察及护理 一、体温 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称生命体征,它是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应,是衡量人体状况的科学依据,人的生命体征在健康状况下变化很小,但在患病时,则会发生明显变化,因此人的生命体征的变化表明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通过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可以为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体温:正常人温度在36—37℃,口腔舌下温度为37℃,(范围在—℃),直肠温度为—℃(比口腔温度高—℃)腋下温度为—℃。 生理性变化:正常体温24小时内随新陈代谢的情况而变动,如在运动、进食后体温会稍升高,休息睡眠时体温稍降;清晨3—5时最低,5—7时最高。但升高幅度不大,一般不超过1℃。 测量体温的方法 1. 用物:体温盘内备消毒体温表、放置污体温表的容器、消毒液纱布、放置污纱布的容器、记录单、笔、有秒针的表。 2. 操作方法:检查体温表有无破损,汞柱是否在35℃以下,备齐用物,携至床边,向老人解释,以取得合作,根据病情选择量体温的方法。 (1)、口腔测温法:将口表汞端斜放于舌下,嘱老人闭嘴用鼻呼吸,勿用牙咬体温表,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液纱布擦净,检视读后将体温表浸入消毒液容器中。 (2)、腋下测温法:先擦干腋下汗液,将体温表汞端放于腋窝深处并紧贴皮肤,嘱老人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表,不能合作者应协助其夹紧上臂。10分钟后取出,用消毒液纱布擦净,检视读数后将体温表浸入消毒液容器中,记录体温值。 (3)、直肠测温法:老人取侧卧、仰卧或屈膝仰卧位,露出臀部,用

润滑剂润滑肛表汞端,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液纱布擦净肛表,检视读数后将肛表浸入消毒溶液容器内,用卫生纸为老人擦净肛门,整理衣被,协助老人取舒服的卧位,记录体温值。 注意事项: 在甩体温表时用腕部力量,不能触及他物,以防撞碎;切忌把 体温表放在热水中清洗或在沸水中煮,以防爆裂;刚进食或面 颊或面部热敷后,应待30分钟后方可测量;坐浴或灌肠者须 待30分钟后方可测直肠温度;为婴儿、重老人测量时,应守 护在旁;如老人不慎咬碎体温表时,应立即清除口腔内的玻璃 碎片屑,以免损伤口腔,再口服蛋清液或牛奶,以延续汞的吸 收,病情允许者也可服用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以促进汞的排 出。 热程度的划分:以口腔温度为标准,低热:℃—℃;中度热:℃—℃;高热:℃—℃;超高热41℃以上。 体温异常的护理 1. 高热老人降温法 体温超过39℃称高热。常采用以下护理措施: 物理降温法:利用物理原理达到散热目的,体温超过39℃。 可用冰袋冷敷头部。体温超过℃,可用乙醇擦浴、温水擦浴或 做大动脉冷敷。 药物降温法:按医嘱应用解热剂使体温下降。在未明确发热原 因时,不要轻易使用退热药,以免改变其原有热型其他临床特 征,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 2. 高热老人的其他护理 高热老人应注意多休息,减少能量消耗,有效防止病情恶化;高热老人因唾液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口腔内食物残渣有利于细菌繁殖易

15——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第十五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是评估生命活动质量的重要征象,也是护士评估病人身心状态的基本资料。临床上称为生命体征。 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是人体新陈代谢和骨骼肌运动等过程中不断产生热能的结果。 一、体温异常的护理 (一)正常体温: 成人安静状态下:舌下(36.3~37.2℃)、直肠(36.5~37.7℃)、腋下(36.0~37.0℃) (二)生理性变化 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运动、用药等因素而出现生理性波动,但其变化范围很小,一般不超过0.5~l.0℃。 1. 昼夜变化 2. 年龄差异 3. 性别差异 4. 运动状态 5. 用药作用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埋 (一)体温过高 发热:由于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中枢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0.5℃或一昼夜体温波动在l℃以上即可称为发热。 1、程度判断: 低热:37.3~38℃、中度热:38.1~39.0℃、高热:39.1~41.0℃、超高热:41.0℃以上

2、发热过程: 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退热期 3、热型: 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体温过低,体温35℃以下称之为体 温不升。 4、护理措施 (1)降低体温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方法。 (2)加强病情观察应每4小时测量一次。 (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鼓励患者多饮水。 (4)补充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5)休息能减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机体康复。 (6)预防并发症 (7)心理护理 (二)体温过低 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若体温低于35℃以下称为体温不升。体温 过低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常提示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 1. 临床分级(以口腔温度为例) 轻度:32~35℃ 中度:30~32℃ 重度:<30℃,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致死温度:23~25℃ 2. 临床表现 体温过低时病人常有体温不升、皮肤苍白、四肢冰冷、呼吸减慢、脉搏细弱、 血压下降,感觉和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昏迷等。 3、护理措施 (1)环境温度提供合适的环境温度,维持室温在22-24℃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