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两汉文学批评

合集下载

第二章-汉代的文学批评..

第二章-汉代的文学批评..

• 《毛诗大序》、《毛诗故训传》、《毛诗笺》
• 1)诗歌的产生与性质——诗为心声
•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 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 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 2)诗歌与教化——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 观风以知民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 怒,其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 王逸为屈原之忠实拥护者。 • 评《离骚》“依诗取兴”。
王充
• 王充:古代现实主义文学观的代表,提出真善美相统一的 文学观,反对谶纬说。
• 王充的文学理论批评:
• 1.提倡真实,反对虚妄。
• 表现:批判神话色彩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提倡真实简洁的写作语言
• 2.增善消恶,有补世用。
• 表现:批评汉赋华美而无真实价值。
• 诗歌的教化作用: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 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 3)六义与正变
•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 雅,六曰颂。
• 正风正雅、变风变雅
第二节 司马迁
• 《太史公自序》: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 后成一家之言。
• 1)“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著书”说——述往事,思来者
•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 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太史 公自序》)
• 2)评价屈原——“《离骚》,盖自怨生也。”
• 文学手法:“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 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 列传》)

第二章两汉时期的文学批评

第二章两汉时期的文学批评

第二章两汉时期的文学批评第一节两汉文化思想背景略述一、独尊儒术的意识形态与兼容并蓄的文化形态从西汉到东汉,经历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识形态的重大变革后,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先秦理性精神逐渐浸入整个社会层面和人们的观念当中,这当然是出于汉代封建帝国的需要。

然而,汉文化深受楚文化的影响,人常说楚汉不可分,尽管在政治、经济、法律制度方面,汉承秦制,但是,整个汉文化思想还是深深保持了南楚故地的乡土本色,楚地的神话幻想与北国的历史故事,儒学宣扬的道德节操与道家传播的荒诞之谈,交织陈列,并行不悖地浮动、混合,深深渗透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中,生者、死者、仙人、鬼魅、历史人物、现世图景和神话幻想同时并陈,原始图腾、儒家教义和谶纬迷信共置一处,组合成一个兼容并蓄的文化形态。

二、经学发达与辞赋繁荣由于儒家思想成为主导性的社会意识形态,故汉代以阐释和宣扬儒家学说的经学盛行,这尤其体现在文艺思想领域,汉代经学家说诗成风,《汉书.艺文志》记载,说诗的主要有鲁、齐、韩、毛四大家,现所见只有毛家著述,其文艺思想主要体现为将诗学纳为经学的附庸,以今天话说是文艺政治学。

但是汉代的文学艺术实践并非象意识形态的儒学专制和经学理论的没有生气,楚地文化的影响在汉文学艺术实践中尤为突出,如汉代赋体文学的繁荣,其祖宗便是楚辞,汉赋是楚、汉文化相互影响,融为一体所产生的新的文学形式,它既适应于汉朝封建帝国大典:“兴废继绝,润色鸿业”,又融入了楚辞“激岩淋漓,异于风雅”的特征。

第二节《礼记·乐记》中的文艺观一、论音乐的产生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物也。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02第二章 汉代文学批评7

02第二章 汉代文学批评7

第二章汉代文学批评(一)《诗大序》(重点):识记:"风雅颂":诗歌的三种题材。

风是产生于各国地方的诗歌,雅是产生于周朝中央地区的诗歌。

颂是祭祀、赞美祖先的乐歌。

"诗六义":《诗大序》对《诗经》的体制进行了概括,提出了“诗有六义”说:“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主文而谲谏":《诗大序》提出诗风格的理想标准是"主文而谲谏"。

这种理论一方面具有要求诗歌密切联系现实、讽刺时政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又强调诗歌风格必须温柔委婉,不能直言统治者的过失,不能触犯统治者的尊严。

这为后世封建文人排斥风格粗犷、富有战斗精神的作品提供理论依据。

"风雅比兴"这个说法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美刺,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刺;二是比兴,即"主文而谲谏"、“譬喻不斥言”的表达方式。

"变风变雅"是针对正风正雅而言的。

所谓正风正雅就是“治世之音”;“变风变雅”则是衰世之音,乱世之音。

《诗大序》和《诗谱序》都认为“变风变雅”是西周中衰以后的作品。

《诗大序》概况:汉代传诗,有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赵人毛苌。

毛诗独传。

于305篇的题目下面,各有一段类似题解式的简要文字,简述诗的题旨或述及时代背景与作者,称作《诗序》。

其中,《关雎》的题旨,广泛的吸取了先秦学者及汉代经师对《诗经》的评论,比较全面的阐述了诗歌的特征、诗经的内容、分类、表现方法和社会作用等问题,可以看做《诗经》的总序言,称作《大序》。

其他的题解均称之为《小序》。

1、一开始阐述了诗歌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它的中心内容是提倡诗歌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通过诗乐的感化作用进行政治和道德教育。

2、对诗经的体制进行概括提出“诗有六义。

理解:《诗大序》的主要思想内容:它的中心内容是提倡诗歌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通过诗乐的感化作用进行政治和道德教育。

【学习课件】第二章两汉文学批评

【学习课件】第二章两汉文学批评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夫 《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 也。……”(原文见教材p128)。发愤著书 说的理论内涵主要有:
2021/7/9
18
a.它揭示了“愤”是一切立志传书于世 的各类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因;
b.发愤而著书者,其书才能有较高价 值;
c.发愤著书不同于温柔敦厚的中和审美 规范,既有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又有 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与批判,故有极强 的批判精神。
2021/7/9
23
b.人心之情是外物刺激的感应。人之心情又 是外在的物事的刺激下作出的相应反应,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物动人心人 情,于是表达出来就有哀乐之声,“感于 物而动,故形于声”。这就得出了这样一 个关于音乐产生过程的观念:物→情→乐。
c.音乐不是自然之声,而是艺术审美化之声。 乐则大呼小叫,悲则号泣不已,均不是音 乐,只有审美化或艺术化之声才是乐音, “声成文,谓之音”即谓此。
1、《淮南子》的道家文学批评
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122年),汉高 祖之孙。他召集门客编写了一部子书,名 《淮南子》,又名《淮南王书》、《淮南 鸿烈》。其思想以道家为主,吸收了儒家 思想成分,其中也涉及一些文艺问题,主 要有以下4点。
2021/7/9
10
① 美丑论
《淮南子》的美丑观亦受老庄思想影响。
d.“中有本主”:艺术贵在独创。
2021/7/9
13
③ 鉴赏论
《淮南子》中第一次系统论及艺术审美鉴赏问题, 要点如下:
a.非“知音”莫赏。《修务训》中谈艺有规矩方 圆、准绳曲直,即有规律,只有懂得这些规律, 方可知音,方可鉴赏共鸣。
b.对人的审美能力的认识。人与鸟兽之不同即在 于人有知音之能力,人的欣赏能力又有高下,故 欣赏判断力也有别。

第二章中国文学批评史之汉代的文学批评

第二章中国文学批评史之汉代的文学批评

二、围绕屈原及其作品的论争
屈原评论是汉代文学批评的一个热点。 西汉前期,贾谊、刘安、司马迁等都给屈原以极高评价 。 东汉的扬雄、班固却提出了不同意见,对赋的内容、风 格,乃至屈原的人生准则和生命态度,进行了多方面的非难 。 王逸是汉代第一个对楚辞进行全面整理和研究的人。他 的《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王逸肯定屈 原人品和作品,批评了扬雄、班固对屈原的指责。
第三节
《诗大序》:儒家文 论之总结
课时编号:07
学习目标
掌握《毛诗序》的诗歌理论。 背诵重要段落。
一、大小序诸说及作者问题



汉代独尊儒术,《诗经》获得崇高地位,出现了一批皓首穷经的儒生。在解 诗、传诗的过程中,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诗歌理论,集中反映在《毛诗序》中。 1、大小序 四家诗、三家诗、毛诗。《毛诗序》是《关雎》题目下的一段较长文字,共 491字,通常称《诗大序》;而各篇题目下,都有一段段文字,点名诗的主旨, 作者的背景,通常为小序。 陆德明《经典释文》引旧说,认为从开始,到“用之邦国焉”,这段文字是 解释《关雎》的,称为小序;自“风,风也”起,到篇末,叫做大序。 2、关于作者 1、子夏;2、卫宏;3、子夏、毛公合作;4、子夏、毛公、卫宏合作;5、诗 人自作。6、孔子;7、国史;8、毛公门人。其中子夏作,影响大。
6、王逸的评价
《楚辞章句序》:

今若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若砥矢,言若丹 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 。而班固谓之露才扬己……是亏其高明,而损其清洁者也。 夫《离骚》之文,依托五经以立义焉。帝高阳之苗裔, 则厥初生民,时惟姜嫄也。纫秋兰以为佩,则“将翱将翔, 佩玉琼琚也。昔揽洲之宿莽,则《易》潜龙勿用也。……故 智弥盛者其言博,才益多者其识远。屈原之词,诚博远矣。 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词赋,莫不拟则其仪 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所谓金相玉质,百 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肯定屈原的人品,驳斥班固的评价,用类比方法,说 明屈原作品,完全符合儒家经典。肯定屈原的影响。

第二章 两汉文论

第二章  两汉文论

和诗歌的社会作用密切相联系,作者认为,从一个时 代的诗可以看出一个时代的政治得失,也就是诗歌的 认识作用的问题。换句话说,诗歌是社会政治的一种 反映。这就是文中所说的:”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这个观点,无疑是作者在分析,研究了大量的诗歌作 品的基础之上,所得出的比较正确的结论。
史记•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自序》 第三节 《史记 太史公自序》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 和传记文学的形式。是创造性的历史著作,其中许多 人物传记又是富于独创性的传记文学作品。本文是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一段,自述著作《史记》的 动机,说明了自己的历史观,以及《史记》一书的创 作精神,对我国古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有深远的影 响。
(二)关于诗歌社会作用问题的论述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 货》)《毛诗序》的作者继承了孔子的观点而又有所发展,它进一 步在理论上明确了诗歌创作为政治服务的两种形式;“上以风化下” 和“下以风刺上”。在这两方面中,作者偏重的是“上以风化下” 的教化作用: 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邦国焉。……风以动 之,教以化之。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
“依经立意”是汉代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反对谶 纬之学与虚妄之美,体现了汉代主“真美”的文学倾向。 汉代文学批评体式,实现了由先秦零散的评论向有意识、 有系统的文学批评的过渡。《诗大序》、《离骚传》、 《汉书·艺文志》、《论衡》中的有关篇章等,都是汉代 出现的文学批评方面的专论。
诗大序》 第二节 《诗大序》
三、“发愤著书”说 发愤著书”
这是司马迁文论最有价值的观点,是在“生活是创作源泉”探讨的基 础上,更深入地把握住了创作与生活的关系,捕捉住了创作的根本动 力。 在司马迁看来,作者对生活必须有特别的感受,要经历磨难,达到愁 苦忧思,疾痛惨怛,蓄愤积于心胸,非发不可的地步,才能创作出伟 大的作品,这就是“发愤著书”(参看课本最后一段)。司马迁从周 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诗》三百篇以 及自己的《史记》创作中,总结出作者“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 故述往事,思来者”,概括了先秦以来中国文学的一种普遍现象,符 合进步文学的创作规律,这曾经启示和鼓舞后世的进步作家“发愤著 书”说,代表了古代进步创作动机的一个主要特征,“愤怒出诗 人”“哀怨起骚人”。他们对黑暗社会怨愤越深,其气就越盛,作品 内容就越丰富,其艺术价值就越高。两千年,司马迁总结的创作批评, 至今仍激励着中国的进步作家在创作中与社会保持密切的关系。

第二章 两汉文学理论批评

第二章  两汉文学理论批评

针对当时虚妄空作的文风,王充特别重视文 学的社会功用,提倡文有‚世用‛,反对 ‚空作‛。《对作》云:‚贤圣之兴文也, 起事不空为因,因不空作。作有益于化,化 有补于正。‛ 《自纪》篇云:‚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 为用者,一章无补。‛ ‚世用‛的 第一义是‚劝善惩恶‛。 ‚世用‛的第二义是‚歌功颂德‛。 ‚世用‛的第三义是‚聪人之知‛。



其一,‚胸臆‛。‚实诚在胸臆‛‚文由胸中而出‛, ‚精诚由中,故其文语感动人深‛。 其二,‚德盛‛。《书解》云: 德弥盛者文弥得,德弥彰者文弥明。 其三,‚才力‛。王充在《效力》篇论述了作家才力的 重要性:‚少文之人,与董仲舒等涌胸中之思,必将不 任……才力不相如,则其知思不相及也……其才劣者, 笔墨之力尤难,况乃连句结章,篇至十百哉!力独多 矣!‛ 其四,学识。作家仅有才力还不够,还需有广博的学识。 《别通》篇云:‚不能博众事,守信一学,不好广观, 无温故知新之明,而有守愚不览之暗……夫闭心塞意, 不高瞻览者,死人之徒也哉!‛
一、关于文学的原则 二、关于文学的功用 三、关于文学的内容与形式 四、关于文风 五、关于作家修养



一是反对‚虚妄‛。《佚文篇》云: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 二是反对‚增实‛。《艺增》篇云: 世俗所患,患言事增其实,著文垂辞,辞出溢 其真:称美过其善,进恶没其罪。何则?俗人 好奇,不奇,言不用也。故誉不增其美,则闻 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惬于心。




一是指出《离骚》是怨愤而作。《屈原贾生列 传》云:‚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 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 思而作《离骚》。‛ 二是分析了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屈原贾生 列传》云:‚其文约,其辞微……其称文小而 其指极大,举类迹而见义远。‛ 三是对屈原的思想及人格予以高度评价。《屈 原贾生列传》说屈原‚其志洁,其行廉‛。

第二章两汉文学批评

第二章两汉文学批评

汉代的儒家文艺观是在先秦儒家文艺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汉代的儒家文艺观是在先秦儒家文艺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 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它又有了不同于先秦儒家文艺观的新 特点.表现在它具有明显的两面性: 特点.表现在它具有明显的两面性: 首先,它继承了先秦儒家的诗教传统, 首先,它继承了先秦儒家的诗教传统,保守性增强而批评性 减弱,它要求文学必须为政教服务,将文艺纳入政治轨道. 减弱,它要求文学必须为政教服务,将文艺纳入政治轨道. 崇奉"温柔敦厚"的诗教, 崇奉"温柔敦厚"的诗教,强调对上层统治者及其政治措施 讽谏" 美刺" 的"讽谏"或"美刺",必须限制在统治者可以接受的范围 之内;对社会黑暗的揭发,不能超出封建伦理道德规范. 之内;对社会黑暗的揭发,不能超出封建伦理道德规范. 其二,它又发展了先秦儒家文艺思想中积极的内容, 其二,它又发展了先秦儒家文艺思想中积极的内容,并使之 系统和深入.汉代文论大多是针对具体作家作品进行评论, 系统和深入.汉代文论大多是针对具体作家作品进行评论,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汉代文论主要是针对三种文学样式的批 评来展开的.总体上来说,它是在总结先秦诗, 评来展开的.总体上来说,它是在总结先秦诗,骚的文学经 验和对汉赋的评价中形成的. 验和对汉赋的评价中形成的.
第二章两汉文学批评 第一节两汉文学批评概述 一,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 毛诗大序》 二,《毛诗大序》的文艺思想 王充《论衡》的文艺思想. 三,王充《论衡》的文艺思想
第一节两汉文学批评概述
一, 汉代文学批评深受汉代思想文化的影响 , 二, 汉代文论的主要成就

第二章两汉文学批评

第二章两汉文学批评

第二章两汉文学批评汉代是中国文化和文学批评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大一统的强大的中央集权帝国为文化包括文学批评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条件。

两汉文学批评在先秦文学批评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理论的自觉性、系统性以及表述方式都有很大的进展,从而为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的理论成熟奠定了基础。

第一节概述两汉文学批评是在两汉文化历史背景下展开的,两汉文化的基本特色和发展走向,制约着两汉文学批评的基本特色及历史走向。

汉初的黄老之学、西汉中期之后的经学、东汉的谶纬之学都对两汉文学批评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两汉时期的文化背景两汉的文化是紧紧围绕汉帝国政权的巩固发展和如何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而展开的,因而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实用性。

汉代文化的发展,表现为从重黄老之学到独尊儒术即树立儒家思想的权威地位,发展成为经学,再到经学与谶纬之学合流而最终式微这样一个过程。

汉初,统治者鉴于秦末农民起义以及秦朝迅速灭亡的历史教训,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了比较宽松的政策,以黄老之学为指导思想,提倡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这种治国方略适应了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正是这种“无为而治”的基本国策使汉初经济得以发展,政治得以巩固。

陆贾是汉初受黄老思想影响的著名思想家。

他在《新语》中说:“君子握道而治,依德而行;虚无寂寞,通动无量。

”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认为,所有各家都有缺点和错误,惟独道家兼各家之所长而没有任何片面性和弊病,黄老思想的声誉由此达到了顶峰。

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汉代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积累了巨量的物质财富,“无为而治”的思想和政策显然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于政权巩固,经济繁荣,武力强大,也要求思想上树立适合专制统治的正统意识。

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正适应了这种思想转变的需要,因而为汉武帝所采纳。

由此儒家的五部经典《诗》、《书》、《易》、《礼》、《春秋》被尊为“五经”,并由政府设立“五经”博士,广泛传播儒家思想,由此而兴起一门训解或阐释儒家经典著作的学问,即“经学”。

两汉时期的文学批评

两汉时期的文学批评

第二章两汉时期的文学批评第一节两汉文化思想背景略述一、独尊儒术的意识形态与兼容并蓄的文化形态从西汉到东汉,经历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识形态的重大变革后,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先秦理性精神逐渐浸入整个社会层面和人们的观念当中,这当然是出于汉代封建帝国的需要。

然而,汉文化深受楚文化的影响,人常说楚汉不可分,尽管在政治、经济、法律制度方面,汉承秦制,但是,整个汉文化思想还是深深保持了南楚故地的乡土本色,楚地的神话幻想与北国的历史故事,儒学宣扬的道德节操与道家传播的荒诞之谈,交织陈列,并行不悖地浮动、混合,深深渗透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中,生者、死者、仙人、鬼魅、历史人物、现世图景和神话幻想同时并陈,原始图腾、儒家教义和谶纬迷信共置一处,组合成一个兼容并蓄的文化形态。

二、经学发达与辞赋繁荣由于儒家思想成为主导性的社会意识形态,故汉代以阐释和宣扬儒家学说的经学盛行,这尤其体现在文艺思想领域,汉代经学家说诗成风,《汉书.艺文志》记载,说诗的主要有鲁、齐、韩、毛四大家,现所见只有毛家著述,其文艺思想主要体现为将诗学纳为经学的附庸,以今天话说是文艺政治学。

但是汉代的文学艺术实践并非象意识形态的儒学专制和经学理论的没有生气,楚地文化的影响在汉文学艺术实践中尤为突出,如汉代赋体文学的繁荣,其祖宗便是楚辞,汉赋是楚、汉文化相互影响,融为一体所产生的新的文学形式,它既适应于汉朝封建帝国大典:“兴废继绝,润色鸿业”,又融入了楚辞“激岩淋漓,异于风雅”的特征。

第二节《礼记·乐记》中的文艺观一、论音乐的产生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物也。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2019年二章汉代文学批评.ppt

2019年二章汉代文学批评.ppt

孔穎達正义:周南召南二十 五篇之詩,皆是正其初始之 大道,王業風化之基本也。 髙以下為基,逺以近為始, 文王正其家而後及其國,是 正其始也;化南土以成王業, 是王化之基也。季札見歌周 南召南,曰:“始基之矣, 猶未也”服䖍云:“未有雅 頌之成功。”謂二南為王化 基始,序意出於彼文也。
是以《關雎》以下:此又回 到《關雎》之主题。鄭箋: “哀,蓋字之誤也。當為衷, 衷謂中心恕之。無傷善之心, 謂好逑也。”
第一節 先秦儒家文藝觀的總結及 系統化
一、《毛詩大序》:儒家文藝觀的系統 化
二、溫柔敦厚的詩教 三、詩無達詁
一《毛詩序》:先秦儒家文藝 觀的系統化
四家詩:齊人轅固生;魯人申培;燕人 韓嬰;趙人毛萇。前三家為今文,被立 於學官,設博士。毛詩是用古文寫的, 在西漢未立於學官。到東漢,毛詩被立 於學官,鄭玄為之作箋,由此盛行。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 《樂記》:故歌之為
心為志,發言為詩。 言也,長言之也。說
情動于中而形於言, 之,故言之,言之不
言之不足,故嗟歎之, 足,故長言之,長言
嗟歎之不足,故永歌 之不足,故嗟歎之,
之,永歌之不足,不 嗟歎之不足,故不知
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也。
也。
《樂記》:情動於中,
鄭箋:起家而居有之,
之子于歸,百兩将之(将,护
謂嫁於諸侯也。夫人有
卫)。 維鵲有巢,維鳩盈之(盈,滿,
均壹之德如鳲鳩然,而
謂陪嫁者之多)。之子于歸,百 兩成之(成婚礼)。
Hale Waihona Puke 後可配國君。 鵲,喜鹊。鳩,鳲鳩,或说布谷, 或说八哥。
鳲鳩均一之德
鳲鳩有何德?
《曹風·鳲鳩》:“鳲鳩 在桑,其子七兮。”毛 傳:“鳲鳩,秸鞠也。 鳲鳩之飬其子,朝従上 下,莫従下上,平均如 一。”鄭云“均壹之 德”,其源于此也。

《两汉文学批评》PPT课件

《两汉文学批评》PPT课件

完整版ppt
3
• 赋:其较详者为扬雄。他早年好赋,后又 否定少作,谓:“童子雕虫篆刻”,“壮 夫不为也”(《法言·吾子》)。赋体长于铺 排夸张,适于描绘都市林苑、山川风物、 帝王宫殿,而汉儒却赋予它“讽谏”的重 任。一些赋家如此实践的结果,却产生了 一些作品欲讽反阿谀、“劝百讽一”(《汉 书·司马相如传赞》引场雄语)的现象。
完整版ppt
13
• 《报任安书》
•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 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 讬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
完整版ppt
14
•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 于后也。
完整版ppt
15
•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 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 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 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 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 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 事,思来者。
完整版ppt
16
• “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 《史记 太史公自序》
• “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 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 沾衣也。”
• 儒家人格精神的支柱。
完整版ppt
17
• 1、强调了伟大的作品都是作者发愤著书的 产物。
• 吕不韦与韩非子事件的不复合史实。 • 儒家审美理想是中和。 • 司马迁对哀怨之音的正名。 • 以悲为美。 • 以和为美。
完整版ppt
5
•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 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 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 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两汉文学批评》课件

《两汉文学批评》课件

晚期
汉末时期,随着儒学的衰落和玄 学的兴起,文学批评逐渐转向对 个体情感和艺术形式的关注。
两汉文学批评的影响与价值
影响
两汉文学批评是中国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后来的文 学批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思路,同时也为后来的文学家和读者提供了鉴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
钟嵘及其《诗品》
总结词
钟嵘的《诗品》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杰出 之作,对两汉诗歌进行了精辟的评价和分析 。
详细描述
钟嵘,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他的《诗品》 是中国第一部诗歌理论著作,对两汉诗歌进 行了系统的分类和评价。他提出了“物感说 ”的诗歌创作理论,认为诗歌是作者对自然 和社会现象的感受和表达。同时,他还对两 汉时期的诗歌风格、意象运用、语言技巧等
对现代文学创作的启示
01
两汉文学批评强调作品的文采、风格和情感,对现代文学创作 在语言表达和情感传达方面具有启示作用。
02
两汉文学批评注重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有助于现代作
家深入挖掘作品内涵和创作灵感。
两汉文学批评对作品的评价标准和研究方法,为现代作家提供
03
了作品评价和自我反思的参考依据。
对现代文化研究的价值
详细描述
审美批评关注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表现形式,强调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体验。 在两汉文学批评中,审美批评开始逐渐兴起,并成为后来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方向。
比较批评
总结词
比较批评是通过比较不同文学作品之间 的异同点,来评价其价值和意义的一种 方法。
VS
详细描述
比较批评注重文学作品之间的比较和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作品在主题、风格、语言 等方面的异同点,来深入挖掘文学作品的 价值和意义。在两汉文学批评中,比较批 评的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先秦两汉 文学批评课件

先秦两汉 文学批评课件

《左传 · 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来聘 …… 请观于 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 之矣,(王化之基)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百姓勤 恳而不怨恨)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 渊乎!(深厚)忧而不困者也。(忧愁而不困窘)吾闻卫 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为之歌《王》 曰:“美哉,思而不惧,(忧思而不惧怕)其周之东乎?” (东迁以后之诗。)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 甚, ( 过分 琐 碎 ) 民 弗堪 也 ,是 其 先亡 乎 !” 为 之歌 《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大国之风) 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为之歌《豳》。曰: “美哉,荡乎!(博大)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 (周公东征)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诸夏 之声或者西方之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 乎? ( 秦佐 周 平王 东 迁 , 而 受其 故 地 , 所 以说 “ 周之
玉:珍爱。王呀,正因
为我要爱您,所以写作 此诗,对您进行规劝。
用“美刺”来考察诗歌的功能,这是汉代人的 诗学观,但在先秦时期确已萌芽。不管是“美” 还是“刺”,其功能都是政治社会层面的:作者 通过诗歌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对于社会中 人和事的观点和态度,并且希望诗歌对社会、政 治发容与形式的理论,对后世有非常大的影
响。兹举数例: 陆机《文赋》:“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 刘勰《情采》:“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 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 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乃诗苑英华书》:“夫 文典则累野,丽亦伤浮,能丽而不浮,典而不野, 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
寺人孟子,作为此诗。
凡百君子,敬而听之。 (《小雅· 巷伯》)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演进——两汉时期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演进——两汉时期

第二章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演进——两汉时期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特点:强调文学和政治教化的关系、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侧重探讨文学的外部规律汉代儒家思想在先秦基础上有了新发展,形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的文艺思想也发展成为封建正统的文艺思想,其基本纲领就是“文学-人心-治道”的“诗教”公式,注重阐述文艺和现实、文艺和时代的关系,明确提出美刺讽谏说。

在文学创作思想和文学批评上进一步形成原道、征圣、宗经的原则。

道家文艺思想的潜流一直存在。

第一节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司马迁(约前145—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在文学理论方面也有重要建树,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提出了著名的“发愤著书”说;二是在《史记》中专门为文学家设传,并对作家们的生平事迹及作品展开评论,推动了古代作家论和作品评论的发展。

一、“发愤著书”说(一)“发愤著书”说的理论背景▪《诗经》:《魏风.园有桃》云:“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小雅.四月》云:“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孔子:“诗可以怨”▪屈原《惜诵》:“发愤以抒情”▪《淮南子》:“愤于中而形于外”▪司马迁:“发愤著书”说▪之后,很多理论家和艺术家都对此从不同角度作了论说,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欧阳修、李贽、金圣叹、张竹坡、蒲松龄、廖燕等。

▪“发愤著书”说自司马迁提出后,贯穿古代文论史始终。

(二)“发愤著书”的理论意义及价值《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这种面对黑暗现实的怨愤激情和“直谏”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上的进步的优秀传统。

文学批评史之两汉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史之两汉文学批评

文学史上许多有生命力和审美价值的作品,都是作者抒写强烈情感与深广忧愤的产物。
作家对时代的兴衰、社会的不平与自我的遭遇特别敏感,其理想与现实形成深刻的矛盾,因“不得通其道”而“意有所郁结”,于是升华为艺术的形式加以抒发和表现。
(三)理论内涵
刘勰的“志思蓄愤”说 韩愈的“不平则鸣”说 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 李贽的“泄愤”说
诗大序;2、六义;3、主文而谲谏
概念
试述《毛诗序》的“情志”理论。 试评《毛诗序》的“讽谏”说。 试论《毛诗序》的理论贡献。
理解


思考题
以志来约束情感、节制情感
“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02
03
3、《毛诗序》情志并举
诗歌以“政教”为核心的社会作用
诗歌与时代政治的关系 “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在人生准则上,批评其不知明哲保身。
在文学内容上,批评其数责统治者。
在文学形式上,批评其浪漫色彩。
在艺术风格上,批评其不合 “中和”之美。
三、王逸的楚辞批评
《楚辞章句》,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 充分肯定屈原的人生态度。 内容上,屈赋合乎儒家“五经”的宗旨。“《离骚》之文,依托五经以立义焉。” 艺术上,屈赋与《诗经》相一致,所谓“依《诗》取兴,引类譬喻”。 以经解《骚》,有着强烈的用世目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沾染了汉代经学穿凿附会的弊病。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朱熹《论语集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理论内涵
• 文学史上许多有生命力和审美价值的作品,都是作者抒写 强烈情感与深广忧愤的产物。 • 作家对时代的兴衰、社会的不平与自我的遭遇特别敏感, 其理想与现实形成深刻的矛盾,因“不得通其道”而“意 有所郁结”,于是升华为艺术的形式加以抒发和表现。
(四)对后世的影响
• • • • 刘勰的“志思蓄愤”说 韩愈的“不平则鸣”说 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 李贽的“泄愤”说
第一节 司马迁的文学批评思想
司马迁与《史记》
• 司马迁(前145—前87或前90)
1、师从孔安国学《尚书》,师从董仲舒学《春秋》 2、前104年开始写《太史公书》 3、前99年,遭受宫刑 4、前91年完成《史记》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实录”精神
班固说:“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 之实录。”
第二章 两汉文学批评
学术背景
• 文学与学术分开
1、“学”指学术,“文”指文学;或“文学”指学术, “文章”指称文学。 2、文学概念渐趋净化,文学创作与批评趋向独立。
• 经学盛行
1、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2、今文经学谶纬化,古文经学繁琐化 3、“郑学” :破除今、古文经学界限
• 王充 • 公元178年,汉灵帝/鸿都门学

•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 颂是祭祀天地或颂扬祖先宗庙的乐舞诗歌。

• • • • • 郑玄:“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 挚虞:“赋者,敷陈之称也” 钟嵘:“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朱熹:“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赋是一种直接铺陈的表现方法。
比、兴
三、王逸的楚辞批评
• 1. 2. 《楚辞章句》,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 充分肯定屈原的人生态度。 内容上,屈赋合乎儒家“五经”的宗旨。“《离骚》之 文,依托五经以立义焉。” 艺术上,屈赋与《诗经》相一致,所谓“依《诗》取兴, 引类譬喻”。 以经解《骚》,有着强烈的用世目的,同时不可避免地 沾染了汉代经学穿凿附会的弊病。
(一)诗歌艺术的本质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 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 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
第一次把“情”与“志”联系起来论述,从理论上 确立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抒情言志的表现传统。
1、“情”与“志” 《孟子·公孙丑上》:“夫志,气之帅也。” 《荀子·正名》:“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 “志”,多指具有一定伦理道德规范的思想,偏重于人的理 智与理性,而情则为人的喜怒哀乐情感。 2、诗言志与诗言情 政治教化功能与个体情感的抒发功能

• “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 《正义》说:“诗人总天下之心,四方风俗,以 为己意,而咏歌王政,故作诗道说天下之事,发 见四方之风,所言者乃是天子之政,施齐正于天 下,故谓之雅,以其广故也。” • 雅是周王朝中央的诗歌,在内容上表现整个周王 朝王政之废兴,政有小、大,故又有大雅、小雅 之分。
(3)主文而谲谏
• 郑玄:“主文,主与乐之宫商相应也。谲谏,咏歌依违, 不直谏也。” 要用合乎宫商之文,委婉地对统治者进行谏劝,不能 用激烈的言辞直接批评其过失。 “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 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 • 儒家“温柔敦厚”诗教的具体化 任何讽谏都以维护专制政体为前提,同时在表达方式 上必须微言谏诤,不能直言相陈。 • 符合艺术以情感人的特点/作者政治观、社会观的偏狭
3.

思考题
• 评述两汉时期的楚辞批评。
第三节 《毛诗序》的文学批评思想
解题
• 四家诗
齐国辕固生,鲁国申培公,燕国韩婴,赵国毛苌 “郑笺”
• 毛诗序(诗大序)
每篇题下皆有“小序”,为每首诗的“题解” 毛诗首篇国风《关雎》题下的一篇较长序言 小序:“《关雎》,后妃之德也”至“用之邦国焉” 大序:“风,风也”至篇末 全书的总序,总论诗的性质、作用、体裁、手法等等。
3、《毛诗序》情志并举 •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4、以志来约束情感、节制情感 “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 先王之泽也。”
(二)诗歌以“政教”为核心的社会作用 1、诗歌与时代政治的关系
“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
变风、变雅作矣。”
(三)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 突出《离骚》“怨”的特点
离骚者,犹离忧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 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 批评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缺少其师敢于“直 谏”的精神
二、东汉的楚辞批评
(一)扬雄(前53—18)
• • 倡导原道、征圣、宗经 模仿《论语》著《法言》,模仿《周易》著《太玄》
(五)思考题:
结合中国文学史,谈谈你对 “发愤著书”说的理解。
第二节
汉代的《楚辞》批评
一、西汉的楚辞批评
• 武帝之前,黄老思想占统治地位 • 儒道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 • 文学创作受《楚辞》影响很深
(一)贾谊《吊屈原赋》
1、充分肯定屈原的人品 2、对其以死抗争的做法表示不满。
(二)刘安《离骚传·叙》
• 郑众:“比者,比方于物;兴者,托事于物。”
强调诗歌含蓄、婉转的艺术特点
• 郑玄:“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 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 之。”
强调比兴所表现的社会政治内容
后人对二郑解释的发挥
一、以审美为中心的批评家,一般同意郑众的解释, 把比兴看作诗歌形象的构成方法。
• 挚虞:“比者,喻类之言也;兴者,有感之辞也” • 钟嵘:“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 • 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 之辞也”
2、诗歌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3、诗歌的教化与美刺功能 (1)教化
•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 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2)讽谏说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 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思考题
(一)概念
1、诗大序;2、六义;3、主文而谲谏
(二)理解
1、试述《毛诗序》的“情志”理论。 2、试评《毛诗序》的“讽谏”说。 3、试论《毛诗序》的理论贡献。
1、其人生态度不合儒家明哲保身的原则。 2、其作品过于浪漫不合儒家经典。
(1)“过以浮”;(2)“蹈云天
3、对其遭遇寄以深切同情 4、认为屈赋在整体上合乎儒家原则。
“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
(二)班固(32—92)
• 今文经学家,思想带有东汉儒学谶纬神学 的色彩 • 《白虎通义》
班固《离骚序》:
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 离谗贼。然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 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亦贬絜狂狷景 行之士。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 之政,经义所载。谓之兼《诗》风雅而与日月争 光,过矣。
• • • •
在人生准则上,批评其不知明哲保身。 在文学内容上,批评其数责统治者。 在文学形式上,批评其浪漫色彩。 在艺术风格上,批评其不合 “中和”之美。
4、影响
• 促使后世作家关心民生疾苦,关心国家命运
杜甫、李白、陆游等
• 过分夸大文艺的教化作用,贬低文艺的审美功能, 使中国文学始终与政治教化紧紧联系在一起。
白居易:“上可裨教化,舒之济万民 屈原、陶渊明、李白遭贬斥
(三)“六义”说
《周礼· 春官· 大师》:“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 比,曰兴,曰雅,曰颂。” 《毛诗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 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是以一国之事,系一 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 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 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 也。”
(二)“发愤著书”说的提出
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 《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 《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 《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 《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 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史记·太史公自序》 )
1、《离骚》继承了《诗经》的“怨刺”传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若 《离骚》者,可谓兼之。”
2、赞扬屈原高洁的人格。
“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皭然泥而不滓”,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3、肯定《离骚》的艺术成就。
“其文约,其辞微”、“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 迩而见义远”。
“发愤著书”说
(一)“发愤”的语源
•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 三隅反,则不复也。” 朱熹《论语集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 屈原:“发愤以抒情。”(《九章·惜诵》) • 刘安:“夫歌者乐之徵也,哭者悲之效也,愤于中则应于 外,故在所以感。”(《淮南子·修务训》)
“六义次第如此者,以诗之四始,以风为先,故曰风。风之所用, 以赋比兴为之辞,故于风之下即次赋比兴,然后次以雅颂。雅颂亦以 赋比兴为之,既见赋比兴于风之下,明雅颂亦同之。”
(2)章太炎 《六诗说》
• 风、赋、比、兴、雅、颂都是诗之体 • 赋比兴不入乐,被孔子删掉了 • 既然无诗体、诗法之分,也就不存在“六义”的排序问题了。
二、以政教为中心的批评家,更倾向于郑玄的思路, 把比兴与社会政治内容联系在一起。
陈子昂的“兴寄”说 白居易 “美刺比兴”
2、“六义”的顺序问题
如果说风、雅、颂是诗体的分类,赋、比、兴是诗法 的分类,那么,《周礼》和《毛诗序》为什么不把它们按 照风、雅、颂、赋、比、兴的先后次第编排在一起? (1)孔颖达《正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