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生物流派的人格理论

合集下载

生物学流派

生物学流派

收养研究
儿儿童与养父父⺟母和生生父父⺟母的比比较。以及养子子养女女女与亲生生子子女女女的比比较 可以给我们提供遗传和环境的效应
关于神经递质
分子子遗传学
多巴胺
包括
五经色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
双生生子子假设
双生生子子可以确切划分为同卵卵和异卵卵双生生子子,血血液检验
假定同卵卵和异卵卵生生子子有相同的成⻓长环境,同卵卵双生生子子有更更相似的 生生活环境
人人格结构理理论
因素分析法 人人格维度
神经质 外倾性
内倾性-外倾性
精神质三维特征
神经质
精神质
特殊反应水水平
人人格因素的等级水水平
习惯反应水水平 特质水水平
类型水水平
外倾-内倾
人人类性格的基本类型
人人格维度模型
神经质-稳定性
从异常到正常的连续特征
精神质-超我机能
精神质高高分者具有倔强固执
内外倾的生生理理基础
生生物学流派
概述
从生生物学,生生理理学以及进化论的⻆角度
主张
人人格有其生生理理基础,也有进化渊源
生生理理学取向
三个取向
行行行为遗传学取向
进化论取向
生生理理学取向
体液说
胆汁质,多血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体型说
肥胖型,瘦⻓长型,健壮型,畸异型
研究方方向
人人格,智力力力,行行行为遗传学,行行行为理理论
主张
从自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待心心理理学,把人人看作一一个生生物性和社会性的 有机体
人人是生生物社会性的动物
人人格发展
人人格特点受生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要比比受父父⺟母行行行为或错误的影响大大 人人格维度跨文文化研究的一一致性

人格心理学 知识点归纳

人格心理学 知识点归纳

人格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二、人格的四大特性:1.整体性: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内部的分裂,统一性的丧失,精神的内部分裂是此病的本质。

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但在真实的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

2.稳定性: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人格的跨情境的一致性。

3.社会性与生物性:①社会性吧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成员,人格是社会化的人所特有的;②社会化:个人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过程。

4.独特性与共同性: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是不相同的,由于人格结构组合多样性,使每个人格都具有自己特点。

三、学习人格心理学的目的:1.理解人性,了解人类行为的差异性与共同性;2.预测人的行为;3.改变人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四、人格心理学流派:①渗透着各时代主流科学的认识方式;②面对各个时代临床问题(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当时需解决的问题);③渗透着各个时代与人本质的认识(性善与性恶);④因此,揭示人格不同层次的规律;⑤现代人格研究的六大流派。

⑴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格发展的动力特征和无意识特征;⑵特质流派:对人格的不同方面进行分类;⑶生物学流派:注意生理、进化、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决定作用;⑷人本主义流派:强调人类由低级人格向高级人格的发展,向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责任感等高级人格发展潜力;⑸行为/社会学习流派:注意环境(行为强化、社会学习)对人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内外控,自我效能,习得性无助,性别角色);⑹认知流派:强调同样的外在条件下,不同的人格发展方向。

五、人格心理学的建立(心理测量运动:高尔顿、卡特尔、比纳)六、科学人格心理学得发展: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是人格心理学中主要人格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出现了综合化的趋势(专题化、小型化、人格的认知研究大行其道,重视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人格的生物基础研究)。

人格理论

人格理论

人格理论的评价
基础心理学:张露
概述
• • • • • 地位 评价标准 应用 贡献 局限
地位
• 纵向定位:当代科学哲学家库恩(Kuhn,1962) 认为,科学的发展经历三个截然不同的阶段:早 期发展阶段、规范科学阶段、科学进化时期。人 格心理学不属于规范科学,而是处于科学的早期 发展阶段。(荆其诚,1990)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 • 横向定位: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探讨完整个体与 个体差异的领域。(彭聃龄,2004) ——《普通心理学》
吉尔和齐格娄的九个基本问题
• • • • • • • • • 1 自由意志——决定论; 2 理性——非理性; 3 整体说——元素说; 4 素质论——环境论; 5 主观性——客观性; 6 前动性——反应性; 7 稳态——异态; 8 可知论——不可知论; 9 可改变——不可改变。
黄希庭 有争议的几个问题
应用
• 评鉴与预测: 1、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能够运用到对一 个人的人格评鉴以及预测。2、在临床研究 和咨询工作中,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 疾病的防治也有应用价值。3、在教育工作 中,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 • 完善个人的人格: 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发现在我,完善自我。
贡献
• • • • • • • 弗洛伊德理论的贡献 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的贡献 特质流派的贡献 生物学流派的贡献 人本主义流派的贡献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的贡献 认知流派的贡献 ——伯格《人格心理学》
• • • • • • • • • • 1 如何看待人性? 人性的本质,是自然属性?还是社会属性?动机是人格的核 心?还是行为是人格的主体?人之初是性善,还是性恶?人能不 能和计算机进行类比?是机器?还是别的存在? 2 行为由外部决定,还是由内部决定? 内,外,交互作用。遗传的素质?还是后天的教育? 3 人格的整体性和自我概念? 行为主义否认自我存在,因此他们无法将人作为整体进行研究; 而存在主义或精神分析都有强调自我的作用。自我究竟是真实在 存在?还只是一个虚构的东西。 4 如何看待潜意识? 潜意识重要,还是意识重要?理性重要,还是非理性重要? 5 时间对行为的影响? 不断发展?还是相对稳定?

人格理论

人格理论

1、早期精神分析----弗洛伊德1.1人格结构在弗洛伊德理论中,人格也称为精神或心理生活,他把精神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将心理生活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意识是个体当前觉知到的心里内容组成。

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哪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组成。

无意识:不曾出现过的、被压抑的、个人不可能觉察的心理现象(如本能、原始欲望、童年经历或早期经验等)。

在人格中占有优势地位。

.本我:潜藏在无意识之中,是最原始、与生俱来的,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构成。

通过反射动作和想象实现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产生依存于本我,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

负责与现实打交道,解决本我和现实的冲突,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产生分化于自我,是人格中最文明和最道德的部分。

有两个方面:自我理想、良心。

对本我具有强制力,遵循道德原则。

1.2人格动力弗洛伊德把人看作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该系统的能量源来自与本能,而本能总是寻求立即解除紧张,求的满足,求的快乐,但是现实世界不可能让本能立即获得满足,因而便产生了焦虑。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格动力的核心概念是本能和焦虑。

本能是来自生物体内部的一种固有驱力,并通过心理器官决定人的心身活动的态势。

本能是人的所有活动的最终原因。

本能的根源是来自体内的一种兴奋或紧张状态;本能的目的是释放或解除这一紧张状态,但从根源到它的目的的达成过程中,则需要借助本能的对象和采取的手段,这种行为机制则取决于本能多拥有的能量的大小。

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惊恐等感受交织在一起饿情绪体验。

弗洛伊德认为从出生所产生的分离感是一切后来出现焦虑的基础。

根据对自我造成威胁的根源来自外界环境、本我和超我三种情况,弗洛伊德将焦虑分为三种,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1.3人格发展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人的人格之所以发展源于婴幼儿期心理性欲发展的变态,性欲的发展就是力比多能量投注于人体有关部位的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第八章 人格理论1

第八章 人格理论1

3、按个体独立性程度划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两种性 格类型(独立顺从说)
4、按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划分为理论型、经济型、审 美型、社会型、权力型和宗教型六种性格类型 (社会文化学说)
5. 按照性格与职业选择的关系分为现实型、研究型、 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
四、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个体所表现出来

2、性格的理智特证
•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
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也是 多方面的,表现为各种不同的认知特点的 差异。
3、性格的情绪特征
•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个体在情绪表现方面
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情绪的强度、稳定性、 持久性和主导心境方面。
4、性格的意志特征
•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个体在调节自己的心
小 小
兴奋 性 高 高
低 高
内外 倾向 外 外
内 内
多血 质 胆汁 质
粘液 质 抑郁 质
2、气质类型及特征
• 气质类型(temperamental)是指以某种特
征为标准对人们的气质所作的分类。虽然 古希腊时代用四种体液来解释气质类型缺 乏科学依据,但希波克拉底所提出的气质 类型,即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 质的概念却一直沿用至今。根据许多学者 的研究,这四种气质类型大致有下列的特 点。
二、性格结构及其特征
• 性格是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是由多侧面、多成
分的心理特征构成的复杂的心理构成物,主要包 括以下四种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 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个体在对现实生活各个方面
的态度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特征。
个人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表现方面
• 在对待社会和集体方面,有关心社会,关心集体, •

人格心理学-教学大纲

人格心理学-教学大纲

人格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1352B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丁学科基础课总学时:32讲课学时:32实验(上机)学时:0学分:2适用对象:社会工作专业先修课程:无一、教学目标作为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人格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探讨、描述和解释个体的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

人格心理学课程重点关注人格的结构、形成、特征、测量和培养等人格现象及其规律,围绕精神分析流派、特征流派生物学流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流派和社会学习流派这六大人格理论流派,对人格研究的经典理论与前沿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与介绍,是一门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具有很强指导性作用的应用心理学课程。

人格心理学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一)思想方面的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充分认识到人格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并在今后的相关工作中,能够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价值并重的思想,以人为本,牢记社会责任。

二)知识方面的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深入了解人格的内涵及其基本研究方法,掌握各个主要流派人格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了解人格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其相互间的批判与继承关系,深入理解各种人格理论的在人格问题及其相关研究上的独特之处。

(三)能力方面的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识记和理解了人格心理学的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实践中能够自觉地运用人格理论及其研究来指导人际间的交往、人才的测评及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个体和他人的良性发展。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一)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安排在第2个学期开设,课程的重点是理解精神分析流派、特质论流派、生物学论流派、行为主义流派、认知流派和人本主义流派等各个心理流派关于人格问题的基本理论观点,并基本了解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心理统计的专业知识,理解人格测评和人格塑造的理论和技术。

难点是理解各流派的人格理论以及人格测量和评估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合理运用影视、录像等多媒体手段,在实践中锻炼运用人格理论指导人格测量、人格障碍矫正及人格教育的能力。

心理学:生物流派

心理学:生物流派
29
(新西兰)追踪研究
研究者对 1972 年 4 月 1 日至 1973 年3月 31 日出生的该城镇儿童中 91% 的人在 3 岁时进行气质测验。他们把在这些学步期儿童划分为三 种气质类型
适应良好的儿童 (well-adjusted); 难以控制的儿童(undercontrolled); 抑制性儿童(inhibited)。
9
10
内外向的生理基础
外向者皮质唤醒水平通常较低(阈限高,不容易兴奋),需要努力避 免讨厌的无聊,他们的问题是满足他们对刺激的需要。
内向者皮质唤醒水平较高(阈限低,太容易兴奋),他们需要选择僻 静的、无刺激的环境,以保证他们已经很高的皮质唤醒水平不会变得 更高。
11
内向者和外向者的差异
研究未发现艾森克所说的皮质唤醒水平的差异。但大量证据表明,内 向者比外向者对刺激更敏感。 内向者对刺激太敏感(阈限低),故不能忍受喧闹; 外向者对刺激不敏感(阈限高),所以需要比较强烈的刺激。
36
非抑制型儿童
大约有25%,这些孩子用一种“自由的、精力充沛的和自发的”方式来 表达自己。典型的非抑制型儿童会立刻开始玩新玩具,在进入一个新的 游戏场后的几分种内就开始讲话。
37
抑制型和非抑制性儿童出生开始表现出很多差异
➢体格的差异 ➢眼睛颜色(蓝眼睛更可能是抑制型) ➢面对陌生刺激时心率是否加快,瞳孔是否变大 ➢烦躁:睡眠中断
14
艾森克人格问卷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定人格维度的自陈量表。
该量表包括四个分量表:E内外倾量表 N情绪稳定性量表 P精神质量表 L效度量表
前三者为人格维度,它们彼此独立
可应用于临床,也可用于正常人 反映受试者在人格各主要维度上的倾向

第9章-生物学流派

第9章-生物学流派

大量证据表明,内向者比外向者刺激更敏感。也就是说,当处于 外部刺激中时,内向者的唤醒更迅速也更强烈。当置身于嘈杂的音 乐声或活跃的社交中时,内向者更容易被唤醒。 并非一定是所有的社会情境都能吸引外向者,只有那些他们喜欢 的情境才能吸引他们。
(2)神经质(稳定性) 在这一维度上得分高说明情绪上的反应倾向。我们把在这一维 度上得分高的人视为情绪不稳定或情绪化的人。 那些在这一维度上得分落在另一端的人会更少出现情绪失控, 也不会有大起大落的情绪体验。
(3)精神质(倔强性) 在这一维度上得分高的人被描述为“自我中心的,攻击性的, 冷漠的,缺乏同情心的,冲动的,不考虑他人的,并且通常是 不关心别人的权力和福祉的”。 在这一维度上得分高的人社会适应方面出现了问题。
2 、人格的生理学基础
艾森克在阐明人格的个体差异基于生物基础是给出了三个论 据。
第一,外向-内向型具有跨时间的持续性。 第二,艾森克也用了跨文化研究的结果来支持他的观点。 第三,艾森克指出,对于人格三个维度中的每一个维度,遗传 都起了重要作用。
1)气质是广泛起作用的人格倾向而不是具体的人格特质。
2) 成人的人格既受所遗传的气质决定,也受环境因素的决定。 并且,气质影响环境,环境又影响气质发展成为稳定的人格特 质的方式。
2 、抑制和非抑制儿童
※对陌生环境表现出抑制型风格,这种趋势是一种遗传倾向。
(1)抑制型儿童是自我控制的,温和有礼的。抑制型儿童杂 面临不熟悉的人和情境是更容易焦虑,心理学家称之为“陌生 焦虑”。 (2)非抑制型儿童,这些孩子用一种精力充沛的和自发的方 式来表达自己。
2 、大脑不对称性 大脑不对称性是指大脑左右半球活动水平的差异性。
具体的说,左半球活动水平高与积极情绪相连,而右半球活动 水平与消极情绪有关。

《生理心理学》第八章 人格的生物学基础

《生理心理学》第八章 人格的生物学基础
行为遗传学强调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认为基因、人格特质以及 环境因素共同影响行为表现——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问题也就在于这 众多的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行为是怎样产生的?因此未来的行为遗传 学应该集中研究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制。
3人格的神经科学基础
人格的神经结构基础(p240) 人格的神经化学基础(p241)
对个体特征性行为模式(内隐的以及外显的)有影响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2 人格的遗传学研究
人格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生物因素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涌 现出了新的人格生物学范式:行为遗传学 Behavior genetics
行为遗传学利用多重抽象变异分析方法,对双生子之间的行为 相关性进行研究,以评价人格中基因与环境影响的相对贡献大小。
第八章 人格的生物学基础
1 什么是人格 2 人格的遗传学研究 3 人格的神经科学基础 4 人格的生物学理论
1.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么是人格
(1)人格就是指一个人独特的心理面貌。 (2 )人格指一个人对环境刺激作出的相对稳定的、有别于他人 的、独特的反应模式。 (3)我国台湾省心理学家杨国枢对人格所下的定义较有综合性: 人格是个体与其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 而此一变动缓慢的组织使个体适应环境时,在需要、动机、兴趣、态 度、价值观念、气质、性向、外形及生理等诸方面,各有其不同于其 他个体之处。 (4)格里格将人格定义为:一系列复杂的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特点的,
4 人格生物学理论
克瑞奇米尔的体型类型说 谢尔顿的气质体型说 伯尔曼的气质激素理论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艾森克人格理论中的生物学观点
研究假设:对于以基因为基础的行为而言,基因相关性越小,行 为相似性越低。研究结果表明:许多行为都存在基因性基础;而且 基因对于精神质、自闭症、恐惧症、抑郁、药物滥用以及反社会行 为等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人格心理学的生物学流派综述

人格心理学的生物学流派综述

人格心理学的生物学流派综述纪平平(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摘要从人格心理学的生物学流派的研究出发,着重对生物学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实验以及人格的生物学研究范式进行介绍,旨在通过这些介绍可以很好的表达出生物学流派的内涵以及发展。

关键词生物学流派艾森克研究范式中图分类号:C912.6文献标识码:A1背景目前,各国学者从多种角度来解释人格的内涵,其定义先后有数十种之多,其中的共性就是学者始终以人为中心,强调人格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在整个心理学中,人格是最具个性色彩的心理特征。

人格是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全部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其中后者最具个体差异,所以一直以来人格都是心理学家热烈究的课题。

为了揭开人格的奥秘,不同心理学家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分别从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学派和认知学派等众多的理论流派等角度对人格进行了大量研究。

从生物学角度对人格的探讨古已有之,最早可追溯到高尔顿的研究。

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和脑成像技术的运用,人格的生理取向方面的研究才渐渐复苏,并在短期内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早期被大家广泛熟知的研究人格的生物学基础的就是艾森克,艾森克是用生物学方法来研究人格的早期提倡者。

随着近代神经科学的发展,人格的生物学研究出现复苏的趋势。

生物学流派认为人格的特质会透过遗传影响子女,亦关乎脑袋的生理构造,并非只受个人经验影响。

2艾森克的生物学观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巴甫洛夫等都赞同人格特质是神经生物倾向的产物。

在生物学流派的人格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学者是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

艾森克力图将他的人格维度和实验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相联系,为此,他进行了许多实验心理学研究。

艾森克运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人格结构层理论,创立了生物学流派的人格理论。

他通过人的特质因素分析,发现决定人格的内外倾性、神经质和心理变态倾向3个基本因素,同时根据他对同卵双生子的研究,他认为这三个维度上的表现都具有很大的遗传性。

2024年人格心理学知识考试题及答案(学生用)

2024年人格心理学知识考试题及答案(学生用)

2024年人格心理学知识考试题及答案(学生用)一、单选题1.没有两个人能对同一事物做出相同的反应,反映的是人格的OA、稳定性B、独特性C、统合性D、功能性参考答案:B解析:人格的独特性表现出一个人典型的行为和特征。

独特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典型性,主要体现在个人核心人格的特征上;二是差异性,是指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因此没有两个人能对同一事物做出相同的反应。

对应参考教材N《补充教材》(黄皮,培训资料)-人格心理学-什么是人格-第1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人格心理学-人格概述-第255页2.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反映的是人格的OA、稳定性B、独特性C、统合性D、功能性参考答案:D解析:人格是个体生活轨迹的根源,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这里体现的是人格的功能性。

对应参考教材:《补充教材》(黄皮,培训资料)-人格心理学-什么是人格-第1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人格心理学-人格概述-第256页3.人格理论研究的流派众多,每个流派都在帮助我们理解O的问题上提供了有价值的帮助。

A、我是谁B、自我价值C、安全感D、自我成长参考答案:A解析:每个流派都是由众多值得尊敬的心理学家发展和推进的。

他们的论述并非全部正确,但是,每个流派都在帮助我们理解“我是谁”这个问题上提供了有价值的东西。

对应参考教材:《补充教材》(黄皮,培训资料)-人格心理学-什么是人格-第2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人格心理学-人格概述-第256页4.个体将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冲动转化为社会赞许的行为,其所运营的防御机制是()Λ^合理化B、升华C、反向形成D、投射参考答案:B解析:升华是指个体将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冲动转化为社会赞许的行为。

对应参考教材:《补充教材》(黄皮,培训资料)-人格心理学-经典精神分析流派-第7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人格心理学-经典精神分析流派-第260页5.霍尼所说的()是指个体在此时此地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总和,是别人所能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独立于个体的自我概念和知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2年发表论文指责精神分析法
❖1955年任伦敦大学心理学教授。其中心 领域为人格的实验研究。
❖一生有好斗风格:“知识界的斗士”
认为智力差异大部分来自遗传,因此受到 反种族主义者的批判
1980年出版著作,认为吸烟导致的问题并 不严重,受舆论的批评
❖ 一生勤于著述,主要著作有:
❖ 《人格的维度》(1947)、《人格的科学研究》 (1952)、《人的人格结构》(1953)、《政治心理 学》(1954)、《焦虑与歇斯底里的动力学》 (1957)、《变态心理学手册》(1960,1973第3 版)、《弗洛伊德学说的实验研究》(与H.R.魏 尔逊合著)(1973)、《人格测量》(1976)、《性 心理学》(1979)、《智力的模式》(1982)等。
❖抑制型和非抑制型儿童从出生起就有许 多差异:
❖体格
❖眼睛颜色(蓝眼睛更可能是抑制型)
❖面对陌生刺激时心率是否加快、瞳孔是 否变大
❖烦躁;睡眠中断
❖抑制型儿童未必一定成长为一个害羞的 成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有决定作用。
第三节 进化论心理学
❖对消极的社会评价的反应与我们祖先的 反应是相同的。
❖焦虑体验具有遗传性 ❖如果理解了人的进化功能,许多与生俱
❖气质如何转变为成人的具体人格特质?
一个孩子的气质倾向的一般水平指明了其 人格发展的一个特定方向,但这一发展 过程还要受孩子成长环境的影响。
例如:神经质水平高,更可能具有攻击性。 但父母如果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情况 就不同。
❖根据EAS模型,成人的人格由遗传来的 气质和环境共同决定。
二、抑制和非抑制儿童
❖“如果不是生物因素起着主导作用的话, 就不会有这样的跨文化的一致性”
❖(三)几项研究都显示,对于人格三个 维度中的每一维度,遗传都起着重要的 作用。
❖艾森克认为,人格发展中三分之二的变 异都可以诉诸生物因素。
第二节 气质
❖气质:生来就具有的形成某些特定行为 类型的广泛的倾向性。
❖婴儿的气质类型:四种类型
❖混合型(35%),是以上三型各种特点的混 合表现。
一、EAS气质模型
❖对于成人来说,存在多少种不同的气质 ?
❖三种一般倾向(Buss&Plomin,1984,1986 )
❖情绪性(emotionality) ❖活动性(activity) ❖交际性(sociability) EAS问卷
❖气质从哪里来?大部分是遗传的
来的特性就变得有意义了。
一、自然选择与心理机制
❖进化论:自然选择;物竞天择,适者生 存
❖人类的心理机制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例如:对陌生人的恐惧,是为了防止被
其他部落的人伤害而形成的;愤怒则有 助于维护自己的权威和战胜敌人;归属 和协作是生存的需要
二、社会排斥与焦虑
❖ 进化论心理学认为,焦虑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那么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保留这一特点?
一、人格结构
❖运用因素分析法和等级排列法,发现了 人格的基本结构。
❖一个观察的例子
❖超级特质一共有多少?
❖最初的研究发现两个:内外向性和神经 质
❖两个维度彼此独立
后来的研究发现了第三个超级特质:精神质
二、艾森克人格问卷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 EPQ)就是测定人格维度的自陈 量表。该量表包括四个分量表:E(内外倾量表) ,N(情绪稳定性量表),P(精神质量表),L(效 度量表)。前三者为人格的三个维度,它们是彼 此独立的。
❖非抑制型(胆大):不怕生,进
取,爱自我表现,活泼好动,容易 违反纪律,不敏感,缺乏同情心, 爱打架,大声吵闹。
• 我国儿童的行为抑制性-非抑制性分布
研究表明,两岁儿童的行为抑制性-非抑制性 呈负偏态。其中,抑制型儿童的比例略高,大 约占全部被试的20%;非抑制型儿童的比例较 少,约占总样本的10%。
❖儿童在2、3岁时的某种人格特质,在20 岁时依然稳定。这种特质是对陌生环境 表现出的抑制型风格(Kagan&Moss, 1962)
❖大约10%的美国白人儿童属于抑制型: 自我控制、温和有礼,进入新房间或碰 到陌生人时紧紧抱住爸妈。
❖抑制型(胆小):怕生,退缩,
爱脸红,自我保护,敏感,文静, 小声说话,听话,富于同情心,不 爱打架骂人。
第八章 生物流派的人格理论 (代表人物和相关研究话题)
主要内容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气质 ❖进化论人格心理学 ❖生物学流派的贡献与批判 ❖相关研究
第一节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Hans J. Eysenck
❖ 1916-1997 ❖ 德国,父亲是偶像
级的歌唱家、演员 ,母亲是哑剧明星 。 ❖ 幼时参加表演,后 父母离婚,在柏林 与祖母生活 ❖ 伦敦大学博士学位 ,二战后留校工作
❖ 此问卷可应用于临床,也可用于正常人,反映 受试者在人格各主要维度上的倾向。
三、人格的生物学基础: 三个证据
❖(一)外向-内向性具有跨时间的持续 性。
❖一项研究表明,被试在持续45年的时间 里显示出外向-内向性水平的持续性( Conley,1984,1985)
❖(二)跨文化研究的结果
❖在许多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中 开展的研究中,研究者(Barrett&Eysenck,1984; Lynn&Martin, 1995)
❖易养型(40%),这些婴儿,饮食和睡眠习 惯很有规律,很容易适应新的时间表、 食物和人,情绪反应温和、较积极,醒 后常笑,显得很愉快。
❖缓慢型(15%),这些婴儿在第一次遭遇到 一种新的经验时总要退缩,适应较慢, 看起来总带点消极的心境,同时表现出 低的活动水平。
❖难养型(10%),这些婴儿在睡眠和饮食习 惯方面相当不规律,很慢才能适应新的 环境,情绪反应强烈,心境相当消极, 容易表现出不寻常的紧张反应,如大声 哭叫,暴躁。
❖ 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遭到社会排斥或者 社会拒绝(消极评价)
❖ 原始社会中的个体必须要融入集体中,单独的 个体容易受伤害,从而无法生存下来。所以, 焦虑是有益的。
❖ 各种文化中都存在焦虑,尽管表达形式不同。
第四节 生物学流派的贡献与批 判
❖贡献 ❖在人格研究与生物学原理之间架起桥梁 ❖帮助行为主义者查明更多影响行为的变量 ❖实证研究较多,学者型心理学家较多 ❖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