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景别赏析
《红高粱》赏析剖析
一.导演张艺谋和他的作品
2001: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宣传片《新北京,新奥运》 总导演 2002:《英雄》 导演 2002: 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宣传片 总导演 2003: 韩国世界杯体育场 大型露天实景歌剧《图兰多》 导演 2003: 北京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及会徽宣传片《中国印· 舞动的北京》 总导演 2004:《十面埋伏》 导演 2004: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 刘三姐》(桂林) 总导演(与樊跃、王潮歌合作) 2005:《千里走单骑》 导演 2006: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 丽江》 总导演(与樊跃、王潮歌合作) 2006:《满城尽带黄金甲》 导演 2006: 美国大都会原创歌剧《秦始皇》 导演 2007: 北京奥运会火炬及火炬接力宣传片 导演 2007: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 西湖》 总导演(与樊跃、王潮歌合作) 2008: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13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 开闭幕式 总导演 2009: 《三枪拍案惊奇》 2010:《山楂树之恋》 2011:《金陵十三钗》 2013:《归来》 导演 2015:《长城》 导演
① 主题:对自然的人性的歌颂
高粱这东西天性喜水,一场雨下过了,你就在地 里听,四周围全是乱七八糟的动静,……人淹在高 粱棵子里,直觉得仿佛置身于一个生育大广场,满 世界都是绿,满耳朵都是响,满眼睛都是活脱脱的 生灵。我当初看莫言的小说,就跟在这高粱地里的 感觉一样,觉着小说里的这片高粱地,这些神事 儿,这些男人女人,豪爽开朗,旷达豁然,生生死 死狂放出浑身的热气和活力,随心所欲地透出做人 的自在和欢乐。 ——张艺谋
二.《红高粱》的人物与情节
1.
人物 我爷爷—余占螯(姜文饰) 我奶奶—九儿 (巩俐饰) 罗汉( 腾汝骏饰)
电影《红高粱》中色彩艺术的运用与赏析
电影《红⾼粱》中⾊彩艺术的运⽤与赏析2019-09-30[摘要] 当前,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们视觉审美最为重要的⼀部分,它是⼀种视觉艺术,图像是其造型语⾔,⽽⾊彩是其造型语⾔中最重要的组成元素之⼀。
影视作品的画⾯质量直接影响着观众的视觉享受,⽽⼈的视觉感受在⼈的感官中最为强烈。
电影《红⾼粱》是最能反映张艺谋早期风格的⼀部经典作品。
电影中⼀个个油画似的场景,勾勒出了⼀个以红⾊为基调的“红⾼粱”世界,歌颂黄⼟⾼坡上的中华⼉⼥抗⽇⽣活的电影,⽤来祭奠那些激荡在⽆边⽆际的如⽕如荼的⾼粱地⾥的灵魂。
[关键词] 《红⾼粱》;⾊彩艺术;⼈性;魅⼒⾼粱,象征着狂野的、⾃然的⼈性,它们在风中劲舞,⾃⽣⾃灭,是世间⽣命万物的象征。
《红⾼粱》对红⾊渲染达到了⽆以复加的地步。
红⾼粱,红褂,红裤,红轿⼦,在烈⽇的灼烧下通红的汉⼦背,以及影⽚最后染满整个银幕的鲜⾎,既象征了⾯对恶势⼒的践踏,以最本质的⽅式进⾏反抗的原始⽣命⼒,也使整个电影充满了诗情画意。
《红⾼粱》,以浓烈的⾊彩、豪放的风格,歌颂了中华⼉⼥激扬亢奋的民族精神,叙事和抒情结合得恰到好处、写实与写意联系得相得益彰,把电影语⾔的独特魅⼒发挥得淋漓尽致。
该部电影充满了神奇的⾊彩,它颂扬了⼈性的本质及⽣命的不可抗拒,对⼤⾃然⾊彩的运⽤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电影《红⾼粱》的⾊彩艺术效果《红⾼粱》中所营造出的以红⾊为基调的画⾯以及恢宏的氛围,部分来⾃于作者⾃⾝所注⼊的感情,部分则来⾃于客观事物烘托的意境,情境⾃然结合,“情与景会,意与象通”。
这正是影⽚创作的基础,同时也是观众喜欢的魅⼒所在。
在这部电影意境的营造⽅⾯,⾊彩发挥了⾄关重要的作⽤。
⾊彩在电影创作中有助于情感的表达,它主要依赖于⼈们的联想来获得,即⼈们通过⾊彩⽽获得的感受。
⼈物的内⼼深层次的刻画能够烘托其复杂的⼼理活动及其性格特点。
⽽要想在限定的较短时间⾥,有限的场景中来形象、细致刻画⼀个⼈的内⼼活动,那就需要能够让观众看到⼀个恰到好处的视觉载体,⽽美术⾊彩艺术的巧妙作⽤就恰好可以充当这⼀载体。
电影红高粱色彩分析
电影红高粱色彩分析极致绚烂的红——解析电影《红高粱》的色彩魅力T01114207孙雅玲在我们当代中国众多电影导演里面,对电影画面色彩应用表现较为完美的,张艺谋算是其中一位。
他大量运用色彩来展现、烘托、渲染电影的中心主题,这种手法不但让众多电影观众的视觉神经感到强有力的冲击,而且很好的展现了审美情趣与深刻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让电影画面更有艺术意蕴。
张艺谋所导演的《红高粱》,其中应用的美术色彩不但展现他孜孜不倦追求的电影艺术表现风格,还最终征服大批喜爱其电影作品的观众。
视觉, 是人感官的五官之首, 是对客观的最重要的反映。
按照形象化的要求, 色彩词语作为视觉表象的信号而被广泛运用于文学语言、电影语言中。
张艺谋就非常善于运用色彩词语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红高粱》以独特的电影语言体现出涌动的生命活力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首先,在色彩上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渗透着鲜明的意识形态。
红色是激情、正义、生命力的象征。
《红高粱》通篇贯穿红色,太阳、血、高粱、高粱酒是组成红色的基本物象,也是主要情节的标志物。
接下来本文将就电影《红高粱》的色彩魅力做出浅显的探讨。
看完《红高粱》这整部电影会觉得剧中的每个角色都是平凡真实的,他们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但是日本却践踏了这样一个安静的高粱地。
但是张艺谋并没有因此而大写战争,而是用平静来代替激烈,无论是时时唱起的陕北的民歌,作战时响起的唢呐声,还是豆官对着红彤彤的天空唱起的那首童谣都是内心激动的体现。
正如电影名称一样,作品中有很多的“红”,这部影片将绚烂的红色发挥到了极致,成为其一大标志。
《红高粱》一开头,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就是大块的红色和黄色所构成的画面,十八里坡的贫瘠荒凉、黄土飞扬,客观描述了生存环境的艰难,但也象征了顽强的生命力;“我奶奶”身着红袄、红裤、红鞋,头顶红盖头,象征着强盛的生命力和人类原始的激情。
众所周知,在中华名族传统文化之中,中国人认为红色能够给人带来喜庆欢乐的精神感受,到后来,红色也逐渐含有积极、向上、正确、正义的寓意。
《红高梁》赏析
《红高梁》赏析关于《《红高梁》赏析》,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高粱》中充满对于人的个性和生命强力的热烈赞美。
在高密东北乡那一片粗犷、野蛮的乡土大地上发现爷爷、奶奶们那种强悍的个性生命力,自由自在、无所畏惧、朴素坦荡的生活方式。
这种现实人生与过往历史的交流,使过往民间世界中所蕴含的精神转化为当代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对其人格的生成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个感性丰盈、生命鲜活的艺术形象。
崇尚生命的强力、赞美个性生命的伟大是莫言《红高粱》的主题。
下载论文网在这里,莫言引出了一个关于“原始生命力”的主题。
这一主题首先可以通过其所描写的野生的“红高粱”这一富于象征寓意的意象而得以确立。
这些野生的、蓬勃的“红高粱”,既是农民们赖于生存的物质食粮,又是他们生存活动的现实空间。
他们在高粱地里野合和打埋伏。
这里是性和暴力、生命和死亡的聚合地。
“红高粱”蓬勃的野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北方中国农民的生命力的象征。
《红高粱》显然超越了其题材所固有的一般意识形态和文化历史观念的含义,而是展现了中国人的生存活动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包含了更为深该的生命力寓意。
与此主题相关,莫言笔下的主要人物往往不是那种由正统文明观念所认定的所谓“历史主体”,而是那些被主流历史排斥在外的人群。
在《红高粱》中,参与那场英勇的战斗的主角是一帮由地匪、流浪汉、轿夫、残疾人之流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
然而,正是在这些粗鲁、愚顽的乡下人身上,莫言发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站在正统的文化立场上看,这些人是历史的“边缘性人物”。
他们的生存方式和行为,大大僭越了文明的成规。
他们随意野合、杀人越货、行为放荡、无所顾忌,像是未被文明所驯化的野蛮族群。
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生命力的破坏性因束缚。
莫言赋予这种破坏性的生命强力以精神性,升华为一种“酒神精神”,透露了民族文化中所隐含的强悍有力的生命意志。
尼采曾说:“肯定生命,哪怕是在最异样最艰难的问题上;生命意志在其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的不可穷竭而欢欣鼓舞,我称这为酒神精神,我把这看作通往悲剧诗人心里的桥梁,不是为了摆脱恐惧和怜悯,不是为了通过猛烈的宣泄而从一种危险的激情中净化自己(亚里士多德如此误解);而是为了超越恐惧和怜悯,为了成为生命之永恒喜悦本身,这种喜悦在自身中也包含着毁灭的喜悦。
影视鉴赏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item.htm?id=136********&cm_cat=50029375学院:工学院班级:机制一班姓名:秦若宁学号:201040614122课程论文题目:电影《红高粱》赏析课程名称:影视鉴赏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摘要:电影《红高粱》明快紧凑的节奏,画面雄浑,色彩斑斓的视觉冲击,生动而强烈,是抗日战争题材的突破,仿佛依稀自由奔放、热血沸腾的生命跃到前台。
音乐是变幻莫测的调色板,在作曲家的笔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心灵感应,去绘制色彩斑斓的音画和谱线。
关键词:红高粱张艺谋鉴赏前言、电影《红高粱》的原型是作家莫言的中篇小说,描绘了中国二三十年代一伙农民古朴、野性的生活和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过程;赞美了对生命的自由,爱恨分明,死生大义;情节,跌荡起伏,扣人心弦。
明快紧凑的节奏,画面雄浑,色彩斑斓的视觉冲击,生动而强烈,是抗日战争题材的突破,仿佛依稀自由奔放、热血沸腾的生命跃到前台。
人数不多,却比擅长人海战术的震撼,日食、红色笼罩的世界,响彻大地人间的童谣,如血海汪洋的高粱地......一、从音乐角度赏析电影音乐,是为衬托影片画面,推动情节发展而生的。
出色的的电影音乐能直接的呈现影片的气质,深化影片的主题,拉扯着观众的心理。
在铺陈影片情感世界和观众审美效果上,音乐扮演着主打作用。
九儿出嫁的路上,西北的歌谣,酿高粱酒的劲歌,和那首“哎—妹妹你大胆往前走哇往前走,莫回头,通天的大路,九千九百,九千九百九哇哎.......红红的高粱酒哎,呀嘿......”,从一群粗桑烈喉的爷们喊出来,敢爱敢恨的性格,深入人心。
于是,人们再也难以忘记十八里破那片繁茂幽深的高粱地,无法忘记那段发生在黄土高坡的遥远华夏历史。
《妹妹你大胆往前走》喊出的是生命的怒放,朴实的快乐,颠簸的红轿,劲拙壮烈的音乐伴着高粱酒,那是一种生命的激情,满怀着黄土高原人的火辣酣畅。
音乐是变幻莫测的调色板,在作曲家的笔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心灵感应,去绘制色彩斑斓的音画和谱线。
《红高粱》艺术欣赏
学院文学系代表作还有《金发婴儿》《红高粱》等。先后出版 了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红高粱家族》等, 长篇小说《天堂蒜苔之歌》《十三步》《丰乳肥臀》等。其中 《红高粱》获1985~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他的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人教版)◆ 早期作品注重表现细腻独特的生命体验,描写童年记忆的乡村 世界,达到了自然与感觉的奇妙和谐。1985到1986年前后,受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他开始文体实验,构造独特的主观 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 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1987年后又进入新的 探索期,激情勃发,画面五彩斑斓,语言无节制、夸诞等还是 他不变的风格。 2.背景回放 莫言,1956年3月5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大栏乡一个极度 贫穷的农民家庭。生活上的艰辛和政治上的歧视给他的少年生 活留下了惨痛记忆,父亲过于严厉的约束也使他备受压抑。这 种心理特征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
钝或漠不关心。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吃里扒外:接受这一方面的好处,却为那一方面卖力。也指 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告诉对方。 胆战心惊:形容非常害怕。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人教版)◆
4.辨用法 (1)收集 搜集 收集 废旧物品,大搞综合利用。 ①废旧公司________ ②为了了解敌情,须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 ________ 搜集 情报。 提示:二词都有把东西集合起来的意思,但“收集”只 是使聚集在一起,而“搜集”还有到处寻找、搜罗的过程, 然后才聚集在一起。
返回
◆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人教版)◆
可以说,莫言极限的话语方式严重颠覆了正统,尤其 是在坚守中庸风雅的中国文化背景下,独具开拓精神。也 正是他的话语方式,淋漓尽致地重建了一个生命意识强烈 的世界。
电影《红高粱》
• 影片一开头就是年轻漂亮、灵气逼人的我奶奶那张充满生 命的红润的脸,接着就是占满银幕的红盖头,那顶热烈饱 满的红轿子,野合时那在狂舞的高粱秆上闪烁的阳光,似 红雨般的红高粱酒,血淋淋人肉,一直到那日全食后天地 通红的世界……,整部影片都被红色笼罩。
• 导演对这种基调的选择几乎完全剥夺了我们对戏剧情节的 关注,而进入一种对一个特定的造型空间的纯粹情绪性体 验了。这是一种对完美自由的自然生命的渴望与赞美。这 不是一个完全现实时空的再现,而是我们内在生命力的精 神外化。影片结束在那神秘的日全食中,红色的扩张力获 得了一种凝固的近乎永恒的沉寂效果。黑红色的高粱舒展 流动充满了整个银幕空间,极为辉煌、华丽、壮美。
《大红灯笼高高挂》
这个时期的张艺谋,影片中一贯的主题是 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和剖析。剧中人物在强大 的传统制度中苦苦挣扎,不仅难于逃脱,最 后甚至成为这种秩序延续的见证者。《大红 灯笼高高挂》正是这一主题表现的极至。
《秋菊打官司》
译名:The Story of Qiu Ju 导演:张艺谋 主演:巩俐 上映年度:1992 主要奖项: 1992年第49届威尼斯 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 在短短的五年间,张艺谋完成了从摄影、表演到导演的大跨步跃进, 在中国电影界创造了一个近乎神话般的现实。《红高粱》的成功还使 得“第五代”导演前期创作中遭遇的现实困境获得了暂时的解脱。然 而也就是从这部影片开始,“第五代”导演创作群体向着不同的方向 分散发展。
一.导演张艺谋和他的作品
张艺谋主要作品: 《红高粱》(1987年) 《菊豆》(1990年) 《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年) 《秋菊打官司》(1992年) 《活着》(1994年)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1995年)
《菊豆》
《红高粱》赏析
《红高粱》
2、独特的叙述方式:
“我爷爷”、“我奶奶” 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结合起 来,创造出贴近历史情景、复活历 史想象的功效。
《红高粱》
父亲说:“爹,俺娘想你啦,叫你去。” 爷爷问:“你娘还活着?” 父亲说:“活着。”父亲牵着爷爷的 手,向着高粱深处走。 奶奶躺在高粱下,脸上印着高粱的暗 影,脸上留着为我爷爷准备的高贵的笑容。 奶奶的脸空前白净,双眼尚末合拢。 父亲第一次发现,两行泪水,从爷爷 坚硬的脸上流下来。 爷爷跪在奶奶身旁,用那只没受伤万千,阵势列在墨河边。 余司令,阵前站,一举手炮声连环。 东洋鬼子魂儿散,纷纷落在地平川。 女中魁首戴风莲,花容月貌巧机关, 调来铁耙摆连环,挡住鬼子不能 前„„
《红高粱》
余司令的队伍连聋带哑连瘸带拐不 过四十人,但这些人住在村里时, 搅得鸡飞狗跳,仿佛满村是兵,队 伍摆在大路上,三十多人缩成一团, 像一条冻僵了的蛇。枪支七长八短, 土炮、鸟枪、老汉阳,方六方七兄 弟俩抬着一门能把小秤砣打出去的 大抬杆子。哑巴扛着一盘长方形的 平整土地用的、周遭二十六根铁尖 齿的耙„„
《红高粱》
3、两种视角: “豆官”/“我父亲” “我”
“父亲不知道我的奶奶在这条土路上主 演过多少风流悲喜剧,我知道。父亲也 不知道在高粱阴影遮掩着的黑土上,曾 经躺过奶奶洁白如玉的光滑肉体,我也 知道。”
《红高粱》
“站在河堤上,抬眼就见到堤南无垠的 高粱平整如板砥的穗面。它们都纹丝不 动。每穗高粱都是一个深红的成熟的面 孔,所有的高粱合成一个壮大的集体, 形成一个大度的思想。
《红高粱》
另一条是激情的故事线索,突现出 来一种生机勃勃的民间激情,包括对性 爱与暴力的迷醉和狂野不羁的野性生命 力。这是对民间世界和原始生命的讴歌。
红高粱赏析
一、作者与创作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县河崖镇平安村,1960年五岁时在家乡上小学,1966年11岁小学毕业后因家庭成分是富农又因得罪了一个农民代表,莫言被剥夺了继续上学的权利只能回家务农。
在农村劳动多年。
1976年历经波折加入解放军。
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主要写乡土题材,其成名作为《红高粱家族》,以内容新颖奇妙,风格大胆泼辣,叙事独到丰满,感情激烈昂扬震动文坛;1997年长篇小说《丰乳肥臀》获中国有史以来奖金额最高的“大家文学奖”;随后的长篇小说《檀香刑》却惹来不少争议。
有《莫言文集》五卷。
莫言1985年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期间,发表了《透明的红萝卜》,受到好评。
次年,中篇小说《红高粱》的发表,产生很大反响。
随后,他又写了与《红高粱》在故事背景、人物等有连续关系的几个中篇,它们后来结集为《红高粱家族》。
这些小说,主要以对小说中的故乡高密的记忆为背景展开。
《红高粱》系列,以及发表于1995年的长篇《丰乳肥臀》,是作者对于民族的骁勇血性的那种理想状态的寻找。
显然,他也要如福克纳那样,不断叙述他所建造的“高密东北乡”的故事。
这些图景,来源于他童年的记忆,在那片土地上的见闻,以及他的丰沛的感觉和想像。
他把笔伸向“历史”,在这片充满野性活力的生活场景上,叙述先人在过去年代的生活,他们(“我爷爷”“我奶奶”)生命的奔放热烈和无所拘束的传奇性经历。
另一些小说,写当代的乡村生活,农民的情感、生存状态,人的本性所受到的压抑和扭曲。
如《透明的红萝卜》《金发婴儿》《枯河》。
这两部分作品似乎构成一种对比,而暗含着对生活于其中的后代的怯懦、孱弱的批判。
莫言的小说,表现了富于感性化的风格。
他的写作,对当代小说过分的观念结构所形成的文体模式,是一次冲击。
他采用一种不受控制的、重视感觉的叙述态度。
在描述中,心理的跳跃、流动、联想,大量的感官意象奔涌而来,而创造一个复杂的、色彩斑斓的感觉世界。
这种强烈的感性体验的写作方式,与对于带有原始野性生命力的向往有关。
《红高粱》赏析.解读
《红高粱》
东北乡,人万千,阵势列在墨河边。 余司令,阵前站,一举手炮声连环。 东洋鬼子魂儿散,纷纷落在地平川。 女中魁首戴风莲,花容月貌巧机关, 调来铁耙摆连环,挡住鬼子不能 前„„
《红高粱》
余司令的队伍连聋带哑连瘸带拐不 过四十人,但这些人住在村里时, 搅得鸡飞狗跳,仿佛满村是兵,队 伍摆在大路上,三十多人缩成一团, 像一条冻僵了的蛇。枪支七长八短, 土炮、鸟枪、老汉阳,方六方七兄 弟俩抬着一门能把小秤砣打出去的 大抬杆子。哑巴扛着一盘长方形的 平整土地用的、周遭二十六根铁尖 齿的耙„„
《红高粱》
2、独特的叙述方式:
“我爷爷”、“我奶奶” 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结合起 来,创造出贴近历史情景、复活历 史想象的功效。
《红高粱》
父亲说:“爹,俺娘想你啦,叫你去。” 爷爷问:“你娘还活着?” 父亲说:“活着。”父亲牵着爷爷的 手,向着高粱深处走。 奶奶躺在高粱下,脸上印着高粱的暗 影,脸上留着为我爷爷准备的高贵的笑容。 奶奶的脸空前白净,双眼尚末合拢。 父亲第一次发现,两行泪水,从爷爷 坚硬的脸上流下来。 爷爷跪在奶奶身旁,用那只没受伤的 手,把奶奶的眼皮合上了。
——我父亲那时还小,想不到这些 花言巧语,这是我想的。”
《红高粱》
4、感受化、体验化的叙述方式:
小说是“人”写的——作家的眼、耳、鼻、 舌、身,他流动的血液,他的心脉,他勇 敢的、无坚不摧的力比多一股脑儿和汉字 搅和在一起了。
《红高粱》
出村之后,队伍在一条狭窄的土路上行 进,人的脚步声中夹杂着路边碎草的窸 窣声响。雾奇浓,活泼多变。我父亲的 脸上,无数密集的小水点凝成大颗粒的 水珠,他的一撮头发,粘在头皮上。从 路两边高粱地里飘来的幽淡的薄荷气息 和成熟高粱苦涩微甘的气味,我父亲早 已闻惯,不新不奇。在这次雾中行军里, 我父亲闻到了那种新奇的、黄红相问的 腥甜气息。那味道从薄荷和高粱的味道 中隐隐约约地透过来,唤起父亲心灵深 处一种非常遥远的回忆。
《红高粱》影片主题及视听语言分析
《红高粱》影片主题及视听语言分析一、影片主题:《红高粱》整部影片以女主人公九儿的命运为基本线索,反映了“我”爷爷奶奶那个年代黄土地上农民自由奔放、敢于追求爱情的性格,展现了他们对于酒神的崇拜,以及在抵御外敌时的民族荣辱情怀。
九儿19岁时,被贪财的父亲嫁给十八里铺有麻风病的酒厂老板李大头。
迎亲路上,在经过高粱地时遇到土匪,当时的轿头余占鳌带着轿夫们打死了土匪,自此,九儿与余占鳌互生情愫。
之后,两人在高粱地野合,九儿与父亲决裂,随着李大头的死,两人之后又顺理成章地走在一起生下孩子。
故事主线表现了“我”爷爷奶奶不顾世俗眼光,两人敢爱敢恨,追求幸福爱情的不羁精神。
影片中有两次唱“酒神歌”的镜头,一次是在高粱酒出炉时,另一次是在罗汉大爷遭鬼子毒手,众人要为之报仇时,反映的是这群黄土地上的汉子对于原始神力的崇拜之情。
他们相信,祭酒神能让其保佑每次高粱酒的成功出炉,也能赐予他们为亲人报仇的力量,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如果说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罗汉大哥的形象,那么侠骨柔情是最好不过了。
在九儿嫁到十八里铺后,罗汉大哥作为一个长辈对九儿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九年后当他重新回到十八里铺时,为了不使酒厂的人受牵连,他躲开了九儿。
直到他作为抗日英雄被鬼子示众剥皮时,我们才被这个话不多但内心情感丰富,为了民族利益直面死亡的铮铮铁汉所打动。
罗汉大哥作为抗日英雄而死或许我们不会太意外,土匪秃三炮就不同了。
虽然他在影片中只出现了三次,但的确是不可缺的重要人物。
他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劫九儿的时候,第二次是余占鳌找他“算账”时,最后一次便是作为抗日先锋被日本人处死时,每一次出场都会让我们对这个土匪产生新的看法。
土匪似乎就是残害普通百姓的罪恶者,秃三炮先前是为个人利益绑架索钱的自私者形象,而后却是为民族利益勇敢抗日的无私者形象,从中我们看到了土匪的人性光辉,矛盾而又让人欣慰。
《红高粱》在人物的塑造上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也正是每一个有血有肉的荧幕形象,才让我们深刻体会了影片所表达的时代、文化与人性相交织的主题内容。
红高粱赏析
小说《红高粱》
作者 莫 言 成 就 1987年获第四届全国中 篇小说奖
《红高粱》获1985-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丰乳肥臀》获有史以来奖金额最高的“大家文学奖”. .
1997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 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 的奖金。小说热情讴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创造者 --母亲的伟大、朴素与无私,生命的沿袭的无 与伦比的重要意义。并且在这一幅生命的流程 图中,弥漫着历史与战争的硝烟,真实,不带 任何偏见,再现了一段时期内的历史。
.
电影《红高粱》 赏析
.
电影《红高粱》
导 演 张艺谋 演 员 我奶奶——巩俐
我爷爷——姜文 成 就 1988年西柏林国际电影 节金熊奖
.
《红高粱》赏析
译名:Red Sorghum 导演:张艺谋
(Yimou Zhang) 主演:姜文/巩俐 上映年度:1987 主要奖项: 1988年第38届柏林国际电 影节金熊奖
九岁时 联手谱写了一曲悲歌。 .
三.《红高粱》的鉴赏分析
① 主题:对自然的人性的歌颂 ② 象征手法的运用 ③ 令人震撼的影像造型能力
.
① 主题:对自然的人性的歌颂
整部影片在一种充满传奇的氛围中展开,歌颂 了自然的人性和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蓬勃生机。 在这部电影中,张艺谋对于原始生命意志、生命力 之不可抗拒的赞颂与褒扬,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 地步。
红高粱(阅读理解及答案解析)
红高粱莫言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
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
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
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
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
”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人,他打了一个冷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
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天地混沌,景物影影绰绰,队伍的杂沓脚步声已响出很远。
父亲眼前挂着蓝白色的雾幔,挡住他的视线,只闻队伍脚步声,不见队伍形和影。
父亲紧紧扯住余司令的衣角,双腿快速挪动。
奶奶像岸愈离愈远,雾像海水愈近愈汹涌,父亲抓住余司令,就像抓住一条船舷。
父亲就这样奔向了耸立在故乡通红的高粱地里属于他的那块无字的青石墓碑。
他的坟头上已经枯草瑟瑟,曾经有一个光屁股的男孩牵着一只雪白的山羊来到这里,山羊不紧不忙地啃着坟头上的草,男孩子站在墓碑上,怒气冲冲地撒了一泡尿,然后放声高唱:“高粱红了——日本人来了——同胞们准备好——开枪开炮——”有人说这个放羊的男孩就是我,我不知道是不是我。
我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热爱,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仇恨,长大后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我终于悟到: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
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我的父老乡亲们,喜食高粱,每年都大量种植。
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汪洋的血海。
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秋风苍凉,阳光很旺,瓦蓝的天上游荡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高粱上滑动着一朵朵丰满白云的紫红色影子,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他们杀人越货,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
出村之后,队伍在一条狭窄的土路上行进,人的脚步声中夹杂着路边碎草的窸窣声响。
电影《红高粱》的意象特征及意象美
电影《红高粱》的意象特征及意象美【摘要】电影《红高粱》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深刻的内涵。
红高粱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火焰山的视觉意象代表着燃烧的热情与力量。
红衣女子是爱情与神秘的符号,婚礼场景则象征着传统与承诺。
而红豆汤则代表着情感与记忆的交织。
这些意象丰富了电影的艺术表现,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电影《红高粱》通过意象美展现了东方文化的魅力,让观众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意象的细腻运用丰富了电影的情感表达,使整部影片更加生动和引人入胜。
通过对意象的深度挖掘和运用,电影《红高粱》展现了丰富的思想内涵,让观众在影片中感受到情感共鸣,留下深刻的记忆。
【关键词】电影《红高粱》,意象特征,意象美,象征意义,火焰山,红衣女子,婚礼场景,红豆汤,艺术表现,观众印象,丰富内涵1. 引言1.1 介绍电影《红高粱》电影《红高粱》是由导演张艺谋执导,根据著名作家莫言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该片以中国西北部的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一段跌宕起伏的家族故事。
影片以红色高粱作为主要意象,通过高粱的生长、成熟、收割等环节,反映了人生的变迁和命运的纷繁复杂。
红高粱不仅是农村的象征,更是家族和爱情的象征,承载着人们的希望和梦想。
在电影中,红高粱的意象被巧妙地运用,通过它展现出生死、爱恨、忠诚和背叛等丰富的内涵。
这种图像的多层次解读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故事的主题和角色的情感纠葛。
电影以红高粱为主要意象,塑造了独特的影像风格,呈现出了一幅幅富有诗意的画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引人入胜的意象美,影片《红高粱》成功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1.2 阐述意象在电影中的重要性在电影《红高粱》中,意象的运用尤为重要,它是电影情节的灵魂和核心。
通过意象的巧妙搭配和运用,电影能够更加深刻地表达主题和情感,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获得更加丰富的心灵体验。
意象在电影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意象是电影的灵魂,是观众与影片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
电影《红高粱》的意象特征及意象美
电影《红高粱》的意象特征及意象美【摘要】电影《红高粱》通过时代背景、女性形象、红高粱、色彩和自然景观的意象特征和意象美,展现了特殊的艺术魅力。
在描绘20世纪中国乡村生活的电影运用大量符号和象征,比如红高粱代表着坚韧和顽强的生命力,色彩鲜明的画面则增强了情感表达和视觉冲击力。
女性形象的刻画也是电影的重要意象之一,展现了女性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坚强和优雅。
自然景观的描绘则凸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
电影通过这些丰富的意象特征和意象美,唤起了观众对于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电影《红高粱》,意象特征,意象美,时代背景,女性形象,红高粱,色彩,自然景观,艺术魅力1. 引言1.1 电影《红高粱》的意象特征及意象美电影《红高粱》是一部改编自著名作家莫言的同名小说的影片,通过独特的意象特征和意象美,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珍贵记忆和情感。
在影片中,时代背景下的意象特征扮演着重要角色,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残酷和混乱。
女性形象的意象特征则展现了女性的坚强和无畏,对抗命运的决心和勇气。
红高粱作为影片的标志性意象,象征着坚守与希望,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色彩的意象美烘托了影片的氛围和情感,使观众更加投入到故事之中。
自然景观的意象美则为影片增添了一份自然和纯真的美感,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温暖。
通过这些丰富的意象特征和意象美,电影《红高粱》展现了特殊的艺术魅力,让观众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也沉浸在感受到无尽的美好和情感。
2. 正文2.1 时代背景下的意象特征《红高粱》这部电影的意象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
影片背景设定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中国北方农村,这个时期正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动荡时期,农民们生活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
电影中的意象特征主要体现在对时代背景的真实描绘和人物生活环境的恰到好处的展示。
时代背景下的意象特征主要体现在影片的场景和服装设计上。
在《红高粱》中,可以看到农民在破旧的农舍里生活,田地里播种着红高粱,这些场景都展现了当时农村的贫困和艰辛。
读书心得——论《红高粱》中风景的意义
读书心得——论《红高粱》中风景的意义当代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小说以斑斓的色彩、新奇的感觉和丰富而独特的意象,表现出一种富有感性化的艺术风格。
莫言的创作灵感,主要来源于其故乡农村的童年生活。
和大多数乡土作家一样,莫言在作品中虽然也写到了乡土社会中的苦难、落后和不幸,但他更注重挖掘其中个体生命的那种狂放不羁的生命意志和生命力量。
《红高粱》,作为莫言家族小说中的一部,通过对红高粱和血海等风景的描写,充满了对家族祖先个性和生命强力的热烈歌颂和赞美。
一般来说,文学作品中的风景不但可以向读者交代其中人物活动的环境,孕育和培养人物的气质和精神,进而揭示出人物性格形成的外在原因,还具有烘托气氛、营造氛围,用来感染读者,甚至感染作品中人物的功能。
红高粱和血海,作为贯穿整部作品的独特的风景,不仅为其中的人物提供了英勇抗敌、男欢女爱、杀人放火的活动天地,同时也激励他们去爱、去恨,去生、去死,尽最大可能地释放自我的生命力量,张扬自我的生命意志。
一、红高粱——对生命的张扬作品中,那看似无边无际的红高粱是其中人物活动的背景,也是人物活动的天地。
他们正是在这里调情、厮杀,也在这里英勇抗敌和痛饮高粱酒。
这种自由自在并略带原始意味的生存环境,会给读者带来一种新奇感,并且使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暂时忘却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和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忘记那些世俗社会的价值尺度和价值标准,甚至还会将此视为精神自由的理想乐园,因为这里没有世俗生活中的烦恼忧愁和道德约束,它给予人们的是一个能够自由释放和舒展自我的天地。
一般来说,自然风景作为一种屏障,往往具有某种掩饰性,但红高粱在作品中作为自然风景,不再具有掩饰性和屏障的作用,而是与作品中的人物合而为一,成为人们所向往的蓬勃而又自在的人类生态景观。
正如作品对“奶奶”和“爷爷”在生机勃勃的高粱地里野合场景的描写:“奶奶神魂出舍,望着他脱裸的胸膛,仿佛看到强劲剽悍的血液在他黝黑的皮肤下流个不停。
红高粱拉片笔记
影视鉴赏——《红高粱》实习报告1、场景分析场景1:颠轿4分33秒——8分14秒一、分镜头列表二、段落解读:这一段主要讲的是我奶奶出嫁时被我爷爷和酒坊伙计们颠轿的故事,一群年轻健壮、肌肉结实的年轻汉子,夸张的动作造型,在广阔无际的黄色土地上桀骜不驯、惊天动地的喊唱着娶亲的调子,而我奶奶则是一身红色的嫁裳,年轻漂亮。
坐在轿内,与轿外粗狂的汉子形成对比,同时她纠结悲伤的心情也与轿夫乐手们快乐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两处对比,以不同人物、不同性格变现出来,自然流畅。
配以传统的民间曲子,小小的故事折射出中国黄土高原浓浓的民族特色,豪爽得人物性格,热辣的西北民歌,美丽的黄土高原,朴实而又勤劳的劳动人民,他们在自己的热地上永远耕耘着这这种性格,培育着这个灵魂,维系着这份永恒……三、具体分析:1.视觉元素:颠轿这个段落,黄色的土地和背景,十分鲜艳,轻快而舒适。
黄色的主要特征是明亮,具有反射性,产生光辉以及表现出非其本质的快活、明朗。
一号位色彩选取黄色调,意思是渴望得到解脱,希望获得更多的幸福,同时意味着寻求解脱时会遭到纠葛。
2.听觉元素:迎亲时所演奏的吹打乐曲,以音画同步的关系出现,作为画内音出现在影片开始处颠轿一场,由唢呐腰鼓镲,人声等组成,采用了大调和声用以表现喜悦详和,灼烈音乐本身配合影片画面所展现的黄土地,轿夫们黝黑强劲的身体,以及轿子所本身特有的中国大红,浑然一体。
音乐的情绪与画面情绪吻合,音乐在这里强调了画面所提供的视觉内容,起着烘托,渲染画面的作用,充满了生命的激情而又满含了黄土高原秦人的火辣酣畅。
轿内我奶奶所面临的不合理的婚姻,又通过在同一时间内让音乐和画面作不同侧面的表现,二者形成音画对位的关系。
音画同步与音画对位形成了颠轿一节的点睛之笔。
3.剪辑元素:镜头17和镜头18是两个很漂亮跳切镜头。
第一个镜头从乐手摇到前连个轿夫,他们做了个从轿把下面低头穿越的动作,抬头时镜头切成后两个轿夫抬头的动作;第二个镜头同样,是后两个轿夫先做的动作。
红高粱小说句子赏析
红高粱小说句子赏析1. 《红高粱》镜头赏析400字左右观看完《红高粱》后,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总包含有或月亮或太阳这两个意象的镜头。
在这部片里各用了一个空镜头捕捉夕阳西下和烈日当空两幕景,总共用了三个空镜头捕捉月亮悬空画面,而既出现主要角色又有太阳这一意象的镜头就更多了。
“'空镜头不空',它往往含义丰富,耐人寻味。
”上面谈到的那几个空镜头就是一种隐喻性、象征性的镜头。
追本溯源,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理论认为男性属阳,女性属阴。
中国古代把根据太阳运行的周期制定的历法称为阳历,把根据月亮运行周期制定的历法称为阴历。
因此在中国文化里,太阳往往是男性的象征,月亮则是女性的象征。
在《红高粱》这部片里,太阳与月亮的出现与变化就寓意象征着男女主角的境遇。
举个例子:女主角与男主角在高粱地里野合后,女主角背着太阳光、骑着黑骡子,幸福地走在小道上的这一近景镜头,寓意着男主角将作为女主角的守护者,这与后面李大头被杀、找郑三炮算账等事遥相呼应。
此外,在片尾以全景镜头捕捉日全食的全过程,无疑是作为男主角凄凉惨痛心境的形象写照,女主角的死对他的打击不言而喻。
但是很快地烈日重现,这暗示着男主角甚至是更多的中国人民将与日本侵略者抗争到底。
2. 描写高梁的句子【第1句】细长的高粱头上,像戴着一顶红珠帽。
红彤彤的高粱不时地弯着腰杆笑一笑。
如海的高粱举起火把,烧红了半边天。
秋天,高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脸涨得通红。
”【第2句】终于盼到高粱熟了。
枣红色的衣壳、珍珠白的籽粒,在阳光下闪烁晶莹,穗状如烟花绽放,俯首悬垂如虹,真是赏心悦目。
【第3句】高粱像喝醉了酒的红脸大汉。
火红的高粱穗子,籽粒饱满,圆鼓鼓的在阳光下闪着光亮。
红红的高粱.像无数支火把,映红了天际。
【第4句】从未见过这样繁茂的高粱地,只见一片辉煌的绿色铺在土地上,汇成一片浓郁的海洋。
仔细看那一枝枝挺拔的高粱,每个都伸展着自己坚硬的叶子,像一个威武的将军。
那一串串胖嘟嘟的谷穗从空中垂下,压弯了那细细的枝头,像一个正在鞠躬的战士,永远低着那沉重的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高粱》景别浅析
《红高粱》是一部细可以细致入微、大可以大到气势磅礴的充满生机和野性的电影,在导演张艺谋的精心打造下,该影片较为突出的使用了景别将故事的发展、人物的形象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观众眼前,也正是各种景别的交替、合理运用,才能使该片以其独特的风格瞬间摄人心魂。
该片惯以特写结合中景的景别突出的将人物的细微表情变化一览无余的呈现在大屏幕前,以强烈的视觉感受使观众对人物的内心活动、性格有深刻的认识。
以影片对九儿形象刻画的景别使用为例。
通常,一般电影的开头都喜欢从远景切入,而《红高粱》却反其道而行,一开场就以特写镜头结合画外音介绍了影评的主角——九儿,在这一特写中,九儿的表情呆若木鸡,背景全黑,揭露了她内心对未来的无助与绝望。
尤其是用中景拍摄她在听到“盖头不能掀,盖头一掀必生事端”后马上掀开盖头的面部表情和特写她手握剪刀场景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九儿内心的反抗,反抗旧社会的压迫与束缚。
在这一内心强烈的反抗下,导演以中景刻画了九儿用较为羞涩的偷看余占鳌到回来突出了九儿内心对这份感情萌芽的默认,这也是她反抗旧社会束缚的第一步。
当内心的灯亮了,外界的环境也慢慢变得光明。
在导演用远景切换到近景的手法拍摄下,九儿回娘家途中从遇到蒙面人的惊慌到发现蒙面人是“我爷爷”的喜悦表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烈的揭露了九儿冲破封建压迫、礼仪束缚后的喜悦。
除此之外,影片也用了将远景、中景、特写欢快的塑造了九儿在李大头死后第一天当家劝大伙留下的识大体、明大义的形象,在这一过程中,镜头用特写着重拍摄了九儿说话时的笑脸迎人,让大伙叫自己九儿,别叫掌柜,强调了九儿弱化级别,不嫌贫爱富的新女性形象。
女性在旧社会中的地位一般较低,而该片中,中景拍摄九儿以一个掌柜的领头人号召这大伙投身到抗日的行列中,要大伙去把敌人的汽车给打了的豪放、有骨气、有魄力的形象。
这个地方以中景使观众将注意力集中于被拍摄主体。
该片除了中景与特写较为突出之外,影片中也多次用全景拍摄了红高粱,将红高粱穿插在不同的情节之中,如在回娘家途中被蒙面人追赶时高粱一望无垠的在风中摇曳,而中景拍摄下九儿惊惶的奔跑相结合,使影片更加口人心悬;野合过程中红高粱如海水般起伏渲染了野合时气氛,为这一故事情节提供了一个特定的叙事空间,既有局部又有整天,让观众对这个情节寓意着九儿真正走出了旧社会的束缚最有力的强音与呐喊有了更加完整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