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5碰撞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6核裂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6核裂变

铀核的裂变
发现 1939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他的助手斯特拉斯曼发现,用中子 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了裂变。
裂变产物:多种多样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重核的裂变只发生在人 为控制的核反应中,自 然界不会自发的产生
铀核的裂变
铀核裂变的产物是多种多样的,一种典型的反应是裂变为钡和氪, 同时放出三个中子,其核反应方程式:
求: (1)一个铀核裂变释放的能量 解 亏损质量:
释放能量:
铀核的裂变
铀核裂变的产物是多种多样的,一种典型的反应是裂变为钡和氪, 同时放出三个中子,其核反应方程式:
求: (2)试计算1kg铀235全部裂变时所释放的能量?
解 1kg铀中含铀核数量为: N个铀核裂变放出能量为:
铀核的裂变
铀核裂变的产物是多种多样的,一种典型的反应是裂变为钡 和氪,同时放出三个中子,其核反应方程式: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6核裂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6核裂变
链式反应的过程
如图为核裂变示意图
(1)重核裂变是一种天然现象吗? (2)只要有中子轰击铀块就可以产生链式反应吗? 重核的裂变不能自发地进行,只能发生在人工控制的核反 应中只有达到链式反应的条件时,才会发生重核的裂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6核裂变
链式反应
定义:由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使裂变反应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 的过程,叫做核裂变的链式反应。
根据链式反应的原理,似乎任何铀块只 要有中子进入,都能发生链式反应
但事实并非如此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6核裂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6核裂变

高中物理 人教版选修3-5 第4课 碰撞

高中物理 人教版选修3-5  第4课  碰撞

第4课碰撞备课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用动量守恒定律处理碰撞问题。

2.掌握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区别。

3.知道对心碰撞和非对心碰撞的区别。

4.知道什么是散射。

5.会用动量、能量的观点综合分析、解决一维碰撞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一维弹性碰撞的特点,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论和实验相结合)。

2、理解从研究宏观碰撞到微观碰撞的引申思路,体验这种引申的重大意义,并进一步感受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散射和中子的发现过程,体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进一步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重点:碰撞类问题的处理思想以及一维弹性碰撞的定量分析。

用动量、能量的观点综合分析、解决一维碰撞问题。

难点:通过定性研究二维弹性碰撞,理解从研究宏观碰撞到微观碰撞的引申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举例法、阅读法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讲法速递(一)引入新课:观看丁俊晖打斯诺克的视频,讨论回答斯诺克在碰撞中有些在一条直线上,有些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原因。

板书:第4节碰撞(二)进行新课:预习检查:1.从能量角度分类(1)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2)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3)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合为一体或碰后具有共同速度,这种碰撞动能损失最大. 2.从碰撞前后物体运动的方向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分类(1)正碰:(对心碰撞)两个球发生碰撞,如果碰撞之前球的速度方向与两球心的连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碰撞之后两个球的速度方向仍会沿着这条直线的方向而运动.(2)斜碰:(非对心碰撞)两个球发生碰撞,如果碰撞之前球的运动速度方向与两球心的连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碰撞之后两球的速度方向都会偏离原来两球心的连线而运动.判断正误:1.发生碰撞的两个物体,动量是守恒的.(√) 2.发生碰撞的两个物体,机械能是守恒的.(×)3.碰撞后,两个物体粘在一起,动量是守恒的,但机械能损失是最大的.(√) 思考:两小球发生对心碰撞,碰撞过程中,两球的机械能守恒吗?【提示】 两球发生对心碰撞,动量是守恒的,但机械能不一定守恒,只有发生弹性碰撞时,机械能才守恒.预习检查: 1.弹性碰撞特例(1)两质量分别为m 1、m 2的小球发生弹性正碰,v 1≠0,v 2=0,则碰后两球速度分别为v 1′=m 1-m 2m 1+m 2v 1,v 2′=2m 1m 1+m 2v 1.(2)若m 1=m 2的两球发生弹性正碰,v 1≠0,v 2=0,则v ′1=0,v ′2=v 1,即两者碰后交换速度. (3)若m 1≪m 2,v 1≠0,v 2=0,则二者弹性正碰后,v 1′=-v 1,v 2′=0.表明m 1被反向以原速率弹回,而m 2仍静止.(4)若m 1≫m 2,v 1≠0,v 2=0,则二者弹性正碰后,v ′1=v 1,v ′2=2v 1.表明m 1的速度不变,m 2以2v 1的速度被撞出去.2.散射 (1)定义微观粒子相互接近时并不发生直接接触,因此微观粒子的碰撞又叫做散射. (2)散射方向由于粒子与物质微粒发生对心碰撞的概率很小,所以多数粒子在碰撞后飞向四面八方. 判断正误:1.与静止的小球发生弹性碰撞时,入射小球碰后的速度不可能大于其入射速度.(√) 2.两球发生弹性正碰时,两者碰后交换速度.(×)3.微观粒子发生散射时,并不是微观粒子直接接触碰撞.(√)思考: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并排静止着小球2、3、4,小球1以速度v 0射来,已知四个小球完全相同,小球间发生弹性碰撞,则碰撞后各小球的运动情况如何?【提示】 小球1与小球2碰撞后交换速度,小球2与小球3碰撞后交换速度,小球3与小球4碰撞后交换速度,最终小球1、2、3静止,小球4以速度v 0运动.2.微观粒子能否碰撞?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微观粒子吗?【提示】 宏观物体碰撞时一般相互接触,微观粒子碰撞时不一定接触,但只要符合碰撞的特点,就可认为是发生了碰撞,可以用动量守恒的规律分析求解.弹性碰撞的规律推导:质量为m 1的物体,以速度v 1与原来静止的物体m 2发生完全弹性碰撞,设碰撞后它们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碰撞前后的速度方向均在同一直线上。

【赢在课堂】2014年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5配套课件 16.4

【赢在课堂】2014年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5配套课件 16.4
目录 退出
碰撞的两物体在作用过程中是否遵守动量守恒定律,也需要从定 律的条件出发进行判断,若碰撞过程中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则动 量不守恒。 在高中阶段所研究的碰撞一般情况下都是作用时间很短的过程, 这样的作用过程中一般内力都会比较大,我们可以按照内力远大于外 力来处理问题,遵守动量守恒定律。
目录
目录
退出
2.从动量方向上分类 (1)正碰(对心碰撞):碰撞前后物体的动量在同一个方向上。 (2)斜碰(非对心碰撞):碰撞前后物体的动量不在同一个方向上。
目录
退出
预习交流 1
碰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台球桌上台球的碰撞(图甲),因 为司机饮酒而造成汽车的碰撞(图乙)等,这些碰撞有哪些共同特点?又 有哪些不同?
目录
退出
5.处理碰撞问题的依据 在所给的条件不足的情况下,碰撞结果有各种可能,但不管哪种结 果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条: (1)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2)系统的机械能不增加,即 Ek1'+Ek2'≤Ek1+Ek2; (3)符合实际情况,如碰后两者同向运动,应有 v 前≥v 后;若不满足,则 该碰撞过程不可能成立。 所以处理碰撞问题必须从以上三个方面考虑。
pA 2 2mA pB 2 + 2mB pA '2 2mA pB '2 mA + , 2mB mB pA ' mA , mA mB 3' pB '
由 vB'≥vA'得
pB' mB


=
8 =0.57 14
综上分析有 0.57≤
mA ≤0.69,所以选项 mB
B、C 正确。
目录
退出
1.发生碰撞的物体间一般作用力很大,作用时间很短,各物体作用 前后各种动量变化显著,物体在作用时间内位移可忽略。 2.即使碰撞过程中系统所受合力不等于零,由于内力远大于外力, 作用时间又很短,所以外力的作用可忽略,认为系统的动量是守恒的。 3.若碰撞过程中没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则系统碰后的总 机械能不可能大于碰前系统的机械能。 4.对于弹性碰撞,碰撞前后无动能损失;对非弹性碰撞,碰撞前后有 动能损失;对于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前后动能损失最大。

优秀课件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核聚变 (共16张PPT)

优秀课件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核聚变 (共16张PPT)

(2)地球上聚变燃料的储量丰富
每升水中就含有 0.03 g 氘,地球上有 138.6 亿亿立方米 的水,大约有 40 万亿吨氘。氚可以利用锂来制取,地球上锂 储量有2000 亿吨。 1L海水中大约有0.03g氘,如果发生聚变, 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燃烧300L汽油,轻核聚变是能源危机的终结 者。
(3)轻核聚变更安全、清洁
实现核聚变需要高温,一旦出现故障,高温不能维持, 反应就自动终止了。
(4)反应中放射物质的处理较容易
氘和氚聚就反应中产生的氦是没有放射性的,放射性废 物主要是泄漏的氚以及聚变时高速中子、质子与其他物质反 应而生成的放射性物质,比裂变所生成的废物的数量少,容 易处理。
2. 现在的技术还不能控制热核反应,问题有
太阳的中心发生 核聚变,放出巨大 能量,太阳;这个 天然的的核聚变过 程已经发生了好几 十亿年
二、受控热核反应——核聚变的利用
1.聚变与裂变相比的优点: (1)轻核聚变产能效率高
相同的核燃料释放的能量多。常见的聚变反应平均每个核子放出 的能量约3.3MeV,而裂变时平均每个核子释放的能量约为1MeV。
2 1 3 2 1 0
2 1
2 1
H H He H
2 1 3 2 1 1
3 1 4 2 1 0
H H He n
计算下面核聚变放出的能量:
2 1
H + H He + n
3 1 4 2 1 0
氘核的质量:mD=2.014102u 氚核的质量:mT=3.016050u 氦核的质量:mα=4.002603u 中子的质量:mn=1.008665u
201 是铀裂变( = 0.852MeV)的约4倍。 235 + 1
2、发生聚变的条件:

3-5碰撞问题

3-5碰撞问题
最短,此时三球速度相等.
在这一过程中,三球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有:
2mv1 3mv2
解得:
v2

2 3
v1

1 3
v0
三.碰撞的分类
小结
Part4 碰撞问题的“三个原则”
四.碰撞问题的“三个原则”
1.动量守恒原则,即 p1 p2 p1' p2' 2.总动能不增加,即 EK1 EK 2 EK' 2 EK' 2
(1)在A、B 碰撞的过程中弹簧的压缩量是极其微小的,
产生的弹力可完全忽略,即C 球并没有参与作用,因
此A、B 两球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
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有:
mv0 2mv1
1 解得:v1 2 v0
三.碰撞的分类
(2)粘合在一起的A、B 两球向右运动,压缩弹簧,由 于弹力的作用,C 球加速,速度由零开始增大,而A、 B 两球减速,速度逐渐减小,当三球相对静止时弹簧
4.碰撞过程中的位移特征 由于碰撞过程中作用时间极短,故碰撞中物体的位移 可以忽略不计,即相碰的两个物体间虽有动量的转移, 但并不发生位移。
二.碰撞过程的特征
5.碰撞过程中的能量特征
Part3 碰撞的分类
三.碰撞的分类
按碰撞前后两物体的速度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分
1. 对心碰撞 碰撞前后两物体的速度都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碰 撞,叫对心碰撞,也叫正碰.
' A

1 2
mBvB2

1 2
mBvB' mAvA'2
1 2
mBvB'2
D选项动能关系不满足, 因此错误
Part5 微观粒子的碰撞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本章整合17 波粒二象性(共31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本章整合17 波粒二象性(共31张PPT)

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容易显示出波动性,比如干涉、衍 射现象中,如果用强光照射,在光屏上立刻出现了干涉、衍射 条纹,波动性体现了出来;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容易显示出粒 子性,如果用微弱的光照射,在屏上就只能观察到一些分布毫 无规律的光点,粒子性充分体现;但是如果微弱的光在照射时 间加长的情况下,在感光底片上的光点分布又会出现一定的规 律性,倾向于干涉、衍射的分布规律.这些实验为人们认识光 的波粒二象性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5.由Ek-ν图象可以得到的物理量 (1)极限频率:图线与ν轴交点的横坐标νc. (2)逸出功:图线与Ek轴交点的纵坐标的值W0=E. (3)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k=h.
用同一光电管研究a、b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 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U的关系如图.则这两种光 ( )
A.照射该光电管时a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 B.从同种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大 C.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涉,a光的相邻条纹间距大 D.通过同一玻璃三棱镜时,a光的偏折程度大
【答案】
BC
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光电管的阴极材 料为金属钾,其逸出功为W0=2.25 eV,现用光子能量为10.75
eV的紫外线照射光电管,调节变阻器滑片位置,使光电流刚好 为零.求:
(1)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2)若照射光的强度不变,紫外线的频率增大一倍,阴极K 每秒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如何变化?到达阳极的光电子动能为多 大? (3)若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到达阳极的光电子动能为多 大?
4.入射光强度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入射到金属表面垂直光传 播方向上单位面积上的光子的总能量,在入射光频率ν不变时, 光强正比于单位时间内照到金属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但 若入射光频率不同,即使光强相同,单位时间内照到金属表面 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也不相同,因而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 数也不相同(形成的光电流也不相同).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全册课件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全册课件

(1)把两小车加在一起计算,有一个什么物理量在碰撞前 后是相等的? (2) 碰撞前后两车的 mv2 之和是否相等?两车的速度之和 是否相等?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析 (1)由纸带可以看出,A、B两小车碰前和碰后都是 向右运动,且碰撞发生在从题图所示纸带右边数起第5个 点时,A车碰前碰后都看成匀速运动.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典例1】 水平光滑桌面上有A、B两个小车,质量分别 是0.6 kg和0.2 kg,A车的车尾拉着纸带.A车以匀速 向右的某一速度与静止的B车碰撞,碰后两车连在一 起共同运动,碰撞前后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11-1所示(电源频率为50 Hz).根据这些数据,请猜想:
图1-1-1
数据处理 为了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将实验中测得的物理量 填入如下表格
碰撞前 质量 m1 v1 速度 m1v1+m2v2 m1v1′+ m2v2′ m2 v2 碰撞后 m1 v1′ m2 v2′
mv
mv 2
2 m1v2 1+m2v2
m1v1′2+m2v2′2
v m
v1/m1+v2/m2 v1′/m1+v2′/m2
1 1 2 则 mAvA> (mA+mB)v2 AB,说明碰撞过程中总动能减少了. 2 2 碰撞前A的速度为vA=0.825 m/s,碰撞后两车的速度之和为2vAB =1.16 m/s,二者不相等,说明A与B碰撞时传递给B的不是速 度.
实验器材 方案一: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 ( 两个 )、 弹簧片、 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 方案二:带细线的摆球 ( 两套 )、铁架台、天平、量角 器、坐标纸、胶布等. 方案三: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 ( 两 个)、天平、撞针、橡皮泥.
实验步骤 不论采用哪种方案,实验过程均可按实验方案合理安 排,参考步骤如下: (1)用天平测相关质量. (2)安装实验装置. (3)使物体发生碰撞. (4)测量或读出相关物理量,计算有关速度. (5)改变碰撞条件,重复步骤3、4. (6) 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分析比较,找出碰撞中的守 恒量. (7)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16章动量守恒定律第4节碰撞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5

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16章动量守恒定律第4节碰撞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5
mv0=2mv1,解得 v1=v20。
(2)粘合在一起的 A、B 两球向右运动,压缩弹簧, 由于弹力的作用,C 球加速,速度由零开始增大,而 A、B 两球减速,速度逐渐减小,当三球相对静止时 弹簧最短,此时三球速度相等。在这一过程中,三球 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有:
2mv1=3mv2,解得 v2=23v1=v30。
图 16-4-3
[审题指导]
关键词
信息
小球甲以速度 v0 碰撞过程动量 与乙球发生弹性 守恒与机械能
[思路引导] (1)A、B 碰撞时弹簧发生形变吗?C 球处 于怎样的状态。
(2)弹簧压至最短时三个小球的速度关系怎样。 [解析] (1)在 A、B 碰撞的过程中弹簧的压缩量是极 其微小的,产生的弹力可完全忽略,即 C 球并没有参与作 用,因此 A、B 两球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动量守 恒。以 v0 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有:
第4节 碰撞
[学习目标] 1.知道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的特点。 2.能利用动量和能量的观点分析、解决一维碰撞 的问题。 3.了解对心碰撞和非对心碰撞的概念。 4.了解粒子的散射现象,进一步理解动量守恒定 律的普适性。
课前预习·落实基础
一、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1(1.)弹常性见碰的撞碰:撞碰类撞型过程中机械能__守__恒___。 (2)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机械能___不__守__恒______。
在后面的物体的速度,即 v′前≥v′后。
[例 2] 如图 16-4-3 所示 AB 为光滑的斜面轨道, 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与光滑水平轨道 BC 相连接,质量为 m 的小球乙静止于水平轨道上,一个质量大于 m 的小球甲 以速度 v0 与乙球发生弹性正碰,碰后乙球沿水平轨道滑向 斜面 AB,求在甲、乙发生第二次碰撞之前,乙球在斜面 上能达到最大高度的范围。(设斜面足够长)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第16章第4节碰撞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第16章第4节碰撞

A. pA’=6kg·m/s,
pB’=6kg·m/s
B. pA'=3kg·m/s, pB'=9kg·m/s
C. pA'=-2kg·m/s, pB'=14kg·m/s
D. pA'=-4kg·m/s, pB'=17kg·m/s
【例4】在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个小球向右沿同一直线运动,取向右 为正,两球的动量分别是pA=5kgm/s,pB=7kgm/s,如图所示.若能发
❖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两球沿球心连线以相等速率 相向而行,并发生碰撞,可能发生的是()
❖ A若两球质量相同碰后以某一相等速率互相分开 ❖ B若两球质量相同碰后以某一相等速率同向而行 ❖ C若两球质量不同碰后以某一相等速率互相分开 ❖ D若两球质量不同碰后以某一相等速率同向而行 ❖ 碰撞前后为0,A正确 弹性碰撞 ❖ 碰前为0,碰后不为0 ❖ 碰撞前后的总动量的方向不同 ❖ 碰前不为0,碰后不为0,方向可能相同
一.碰撞:
1、碰撞:碰撞是指相对运动的物体相遇时,在极短 的时间内它们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的过程。 2.“碰撞过程”的特征
(1).碰撞所经历的时间极短,撞击力极大
(2) 撞击力(系统内力)远大于外力,即动量要 守恒 (3)碰撞过程位移可忽略
3.“碰撞过程”的制约
①动量制约(系统动量守恒的原则):
❖ 如图,木块A和B的质量均为2千克,置于光滑水 平面上,B与一轻质弹簧一端相连,弹簧另一端 固定在竖直挡板上,当A以4米每秒的速度向B撞 击时,由于有橡皮泥面粘在一起运动,则弹簧被 压缩到最短时,具有的弹性势能大小是()
❖ 碰撞瞬间,合外力为0,总动量守恒,总动能不 守恒
❖ 当碰后再压缩弹簧时,机械能守恒,动量不守恒 最大弹性势能等于碰后的总动能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一维弹性碰撞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一维弹性碰撞

三、碰撞的应用:
2、碰撞结论的迁移:
结论:弹性碰撞:→动能不变 →等大相碰:速度交换 →大碰小:一起跑 →小碰大:要反弹
V0 V
m
m
m
静止
V0
静止
m
m
m
m
V m
p13
【变式2】在质量为M的小车中挂有一单摆,摆球的质量为m0, 小车和单摆以恒定的速度v沿光滑水平地面运动,与位于正
对面的质量为m的静止木块发生碰撞,碰撞的时间极短,在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
第一章 动量守恒研究
§1.3 科学探究--一维弹性碰撞
泉州五中
劳动创造财富------马克思 做功改变能量
(1)
改变动能。
▲动能定理: 动能变化等于总功.
(2)
改变动量。
▲动量定理: 动量变化等于总冲量.
●、动量守恒定律: 当合外力为0时,系统总动量不变化
知识回顾: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
D.小车和摆球的速度都变为vl,木块的速度变为v2,满 足(M十m0)v=(M十m0)vl十mv2
【例】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两端各连接一质量均为m的滑块
A和B,两滑块都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今有质量为m/4的子弹以
水平速度V射入A中不再穿出,试求整个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
性势能。
v
A
B
课堂要点小结
动量守恒,动能守恒 弹性碰撞 弹性碰撞模型及拓展
m1 v01 地面光滑 m2 v02
遵循动量守恒,动能也不变
m1V01 m2V02 m1V1 m2V2
1 2
m1V021

1 2
m2V022

1 2
m1V12

【全国百强校】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16.2动量和动量定理(共19张PPT)[优秀课件

【全国百强校】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16.2动量和动量定理(共19张PPT)[优秀课件
2
1 p 2 动量和动量定理
汕头市金山中学 陈秋雄
E 2mv2m K
一、动量 ( p )
2 1、概念:
在物理学中,物体的质量m和速度v的乘积叫做动量。
1 2 p 2、定义式: p= m v
3、单位: 千克米每秒,符号是kg ·m/s
4、对动量的理解:
E mv (1)矢量性 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瞬时性 是状态量。 K 2 2m (3)相对性 物体的动量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2 2.动量是矢量,动能是标量
1 2 p 3.定量关系 p 2mEk
E mv 动量发 K 2 2m 生变化
速度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改变
动能改变 动能不变 动能改变
二、动量的变化 例1、一个质量是0.1kg的钢球,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
2 碰到一个坚硬物后被弹回,沿着同一直线以6m/s的速度水平向
p2 2m
EK
1mv2 2
p2 2m
EK
1mv2 2
p2 2m
EK
1mv2 2No

p2 2m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努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 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最怕自己平庸碌碌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试讨论以下几种运动的动量变化情况。
2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动量大小、方向均不变
1 2 p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动量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推移而增大
物体做平抛运动
E mv 动量方向时刻改变,大小随时间推移而增大 K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2 2m 动量方向时刻改变,大小不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17-3粒子的波动性(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17-3粒子的波动性(共26张PPT)
应当如何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
科学视野
动惠 托马
说更 斯·杨
斯 波
双缝

干涉 实验

磁麦
说克
菲涅 耳衍

赫兹 电磁
射实 韦 波实
验电


1690 粒 1801 1814 1672 说
18641888190159116922
占 说牛 主
顿导 微地 粒位
赫兹
子爱
发现
说因 密立
光电 效应
波动说渐成真理
斯 根光
阴极
栅极
多晶 薄膜
或薄金属片后,也象X射线 K G Cs
一样产生衍射现象。
1927年 G.P.汤姆逊(J.J.
U
汤姆逊之子) 也独立完成
高压
屏P
了电子衍射实验。与 C.J.
戴维森共获 1937 年诺贝
尔物理学奖。
此后,人们相继证实了原子、 分子、中子等都具有波动性。 电子衍射图样
三、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从波动光学可知,由于显微镜的分辨本领与 波长成反比,光学显微镜的最大分辨距离大于 0.2 μm,最大放大倍数也只有1000倍左右.
自从发现电子有波动性后,电子束德布罗意 波长比光波波长短得多,而且极方便改变电子 波的波长,这样就能制造出用电子波代替光波 的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下的灰尘
电子显微镜下的薰衣草叶子
坦 光
电效 应实

波 动 性
T /年

康普 顿效

子 性
科学视野
动惠 说更
斯 波
1690 1672
说牛 顿 微 粒
磁麦பைடு நூலகம்

高级中学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课件:16.3动量守恒定律

高级中学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课件:16.3动量守恒定律

C
v0
A
B
小结
主题 内容
公式
动量守恒定律
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 零,这个系统的动量就保持不变。
应用对象
系统
动量守恒 (1)系统不受外力或合外力为零;(2)
条件
系统内力远大于所受外力;(3)某方向上 外力之和为零,在这个方向上成立。
特点
动量是矢量,式中动量的确定一般取地球 为参照物,且相对同一参照物;同时性。
拓展挑战
例4.如图所示,A、B、C三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A=0.5kg,mB=0.3kg、 mC=0.2kg,A和B紧靠着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C以v0=25m/s的水平
初速度沿A的上表面滑行到B的上表面,由于摩擦最终与B木块的 共同速度为8m/s,求 (1)C刚刚脱离A时,A的速度和C的速度。 (2)最终A、B、C的速度。
典例讲解
【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面上,弹簧一端固定于 墙壁上,另一端与物块相连。子弹水平射入木块后留在木块中, 两者以相同的速度压缩弹簧至最短。则:
(1)从子弹开始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木块到与木块具有共同速度,子弹与 木块作为一个系统动量是否守恒?能量是否守恒?说明理由。
(2)从子弹开始入射木块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子
典例讲解
【变式训练1】在光滑水平面上A、B两小车中间有一弹簧,如 图所示。用手抓住小车并将弹簧压缩后使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将
两小车及弹簧看做一个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D )
A.两手同时放开后,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 B.先放开左手,再放开右手后,动量不守恒 C.先放开左手,再放开右手后,总动量向左 D.无论何时放手,两手放开后,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 系统总动量都保持不变,但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为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优秀PPT 1反冲运动---火箭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优秀PPT 1反冲运动---火箭

? 思考与讨论
履带式自行榴弹炮炮车后面为什么装有止退犁?履带表面 为什么有较深的突起抓地钩型设计?
中国新型自行榴弹炮
新课讲授
一、反 冲
1. 定义 :一个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裂为两个部分,一 部分向某一方向运动,另一部分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这个现象叫做反冲。 2. 特点:内力远远大于外力,反冲运动中系统动量守恒。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优秀PPT 1反冲运动---火箭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优秀PPT 1反冲运动---火箭
课堂总结
反冲 1. 定义:向气体喷出的反方向运动
反 冲 运
运动
2. 原理:动量守恒定律 3. 常见反冲运动:烟花、喷气式飞机


1. 发展:从宋代开始

2. 原理:动量守恒定律
火箭
①喷气速度 ʋ
M m
C. M m
M
理选修3-5优秀PPT 1反冲运动---火箭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优秀PPT 1反冲运动---火箭
课堂测试
2.下列运动属于反冲运动的是(BCD )
A、乒乓球碰到墙壁后弹回 B、发射炮弹后炮身后退 C、喷气式飞机喷气飞行 D、火箭的发射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优秀PPT 1反冲运动---火箭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 5 反冲运动 火箭
新课导入
• 做一做
把一个气球吹起来,用手捏住气球的吹气口,然后突然放开 ,让气体喷出,观察气球的运动。
看一看
长征7号系列火箭发射成功过程回顾
? 思考与讨论
你知道章鱼、乌贼怎样游水吗?它们先把水吸入体腔, 然后用力压水,通过身体前面的孔将水喷出,使身体很快地 运动。 章鱼能够调整自己的喷水口的方向,这样可以使得身体 向任意方向前进。 你认为章鱼游水时应用了什么物理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些碰撞沿一条直线,有些碰不在一条直线上;
有些碰撞过程可能机械能守恒,有些过程机械 能可能不守恒……
.
6
理论论证
m v0
m
2m v
由动量守恒定律:
m0v02mv
v
v0 2
碰撞前系统总动能:
Ek0
1 2
mv02
碰撞后系统总动能:E k1 22m2 v1 22m (v 2 0)21 4m02v
Ek Ek0 碰撞过程中有机械能损失
2、非对心碰撞——斜碰: 碰前运动速度与两球心连线不在同一直线上
.
10
(三)碰撞规律总结
1、动量制约 ——守恒 2、动能制约 ——不增 3、运动制约 ——合理
【例3】在光滑水平面上,动能为E0、动量的大小为P0的
小钢球1与静止的小钢球2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球1的运动
方向相反,将碰撞后球1的动能和动量的大小分别记为E1、
.
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碰撞的分类
分类方式之一:从能量变化方面分类
1、弹性碰撞: 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2、非弹性碰撞: 碰撞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3、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两物粘合在一起, 以共同速度运动 机械能损失最大!
.
8
【讨论问题一】
一维弹性碰撞的碰后速度的确定
v1
v1/
v2/
m1
m2
m 1 v1m 1 v1 m 2v2
P1,球2的动能和动量的大小分别记为E2、P2,则必有:
A、E1<E0
B、P1<P0
C、E2>E0
D、P2>P0
参考答案:
AB D
.
11
小结:
弹性碰撞→动量、机械能守恒 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有损失 基本知识点 完全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损失最大
对心碰撞(正碰)→碰撞前后速度沿球心连线 非对心碰撞(斜碰)→碰撞前后速度不共线
.
12
1 2m 1v121 2m 1v1 21 2m2v2 2
m1
m2
v1
m1 m1
m2 m2
v1
v2
2m1 m1 m2
v1
若m1m2 则v1 0 v2 v1 若m1m2 则v1 v1 v2 2v1
若m1m2 则v1 v1 v2 0
.
9
分类方式之二:从碰撞速度方向分类 1、对心碰撞——正碰:
碰前运动速度与两球心连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16.4 碰 撞
.
1
二、生活中的各种碰撞现象
打 台 球
.
2
二、生活中的各种碰撞现象
撞车
.
3
二、生活中的各种碰撞现象
打 桩 机 打 桩
.
4
二、生活中的各种碰撞现象
拳 击
.
5
(一)碰撞的共性与个性
共性: 相互作用时间短 作用力变化快
作用力峰值大 系统动量守恒
个性:
有些碰撞碰后分开,有些碰撞碰后粘在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