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论文
川崎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receptor
gene
polymorphis啪with
coronary artery
dis8”Ijl.P耐i珩R8,嬲H,56t6):
953~959 7
Gavi玎等f14l发现MMP-2可能参与急性KD动脉壁的重建,尤其
F”…锄AF,c。槲‘砷sE,c咖wquML'眦aL
病变的主要原因【1日。
9
x,Hirono[],Ichia F,et a1・Enhanced
cells
iNos唧”8ion
with the
பைடு நூலகம்
in
1”oocy蛔
卸d。i”“I砒堍。“dothelial
基因多态性
㈣nary哪ery
pmge删“d 18i。鼬i“蚓m鼬”“8。1 d188啪【JJ.redl出H8’
is栅“imed
越多的研究表明,一些基因片段的多态性与KD的易感性有
。。,!7.≥墨:种遗传性疾病。.但随篁分子遗传学鬯篓曼:警苎
13彭200茜4,,周55同(4甫):6.8陈8-昌69辉4,等.蕈质金属蛋白酶9及组织抑制物1对预
i;;茹磊jI|崎磊磊状动脉病变的意义【J】.中华儿科杂志, metalloDrote-iⅧ2
363~366 4 Ichiyama
T,Y佣hitmi
T。Ni。hikawa
M,et
aI.NF—k印paB
T ceII
actj,alion in
’perpiheral
bl。0d∞rm—cyte幽rmmph89∞∞d
duri“g
acllte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
Ksw鲫alci
di8e脚IJJ.clin Immun01.2001,99(3):373。377
川崎病发病机制及诊治的研究进展
12㊀曾友华ꎬ包烨华ꎬ楚佳梅ꎬ等.平衡针刺法对脑卒中后痉挛大鼠脑干GABABR1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ꎬ2010ꎬ28(6):1212-1214.13㊀邸鸿雁ꎬ韩淑凯.表里两经推拿法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ꎬ2016ꎬ14(7):690-692.14㊀刘耀元.中风后遗症的推拿治疗[J].按摩与导引ꎬ2007ꎬ23(6):33-35.15㊀张㊀健.痉挛的药物和手术治疗[J].继续医学教育ꎬ2013ꎬ27(8):27-29.16㊀闫桂芳ꎬ尹㊀昱ꎬ赵振彪ꎬ等.替扎尼定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ꎬ2019ꎬ12(3):288-291.17㊀WardAB.Spasticitytreatmentwithbotulinumtoxins[J].JNeuralTransm(Vienna)ꎬ2008ꎬ115(4):607-616.18㊀江㊀溪.核心稳定性训练在痉挛型脑偏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ꎬ2018ꎬ11(10):1033-1035.19㊀WaldmanGꎬYangCYꎬRenYꎬetal.Effectsofrobot ̄guidedpassivestretchingandactivemovementtrainingofankleandmobilityimpair ̄mentsinstroke[J].NeuroRehabilitionꎬ2013ꎬ32(3):625-634.20㊀WupuerSꎬYamamotoTꎬKatayamaYꎬetal.F ̄wavesuppressionin ̄ducedbysuprathresholdhigh ̄frequencyrepetitivetrascranialmag ̄neticstimulationinpoststrokepatientswithincreasedspasticity[J].Neuromodulationꎬ2013ꎬ16(3):206-211.21㊀吴冰洁ꎬ郭记宏ꎬ岳㊀葳ꎬ等.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ꎬ2014ꎬ17(23):2751-2753.22㊀叶大勇ꎬ张希彬ꎬ李㊀宝.改良腕手关节矫形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腕手关节屈肌痉挛及运动功能的疗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ꎬ2015ꎬ21(7):811-815.23㊀刘㊀群ꎬ田㊀强ꎬ余㊀波ꎬ等.肌内效贴配合功能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状况的疗效观察[J].老年医学与保健ꎬ2015ꎬ21(5):284-286.24㊀BuffenoirKꎬRigoardPꎬFerrand ̄SorbetsSꎬetal.Retrospectivestudyofthelong ̄termresultsofselectiveperipheralneurotomyforthetreat ̄mentofspasticupperlimb[J].Neurochirurgieꎬ2009ꎬ55(Suppl1):S150-S160.25㊀潘化平ꎬ冯㊀慧ꎬ李亚娟ꎬ等.负荷控制的体位感觉训练队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ꎬ2011ꎬ26(11):1025-1028.26㊀吴海鹰.电针对SCI大鼠轴突及干细胞可塑性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D].昆明:昆明医科大学ꎬ2013.27㊀王永兰.神经网络重建治疗结合康复训练队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意义[J].青海医药杂志ꎬ2011ꎬ41(1):22-24.28㊀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ꎬ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ꎬ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ꎬ2012ꎬ18(4):301-318.29㊀米海琴ꎬ曹广红ꎬ张㊀艳ꎬ等.抗痉挛体位摆放多功能组合用枕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ꎬ2017ꎬ14(21):156-157. [收稿日期㊀2018-06-19][本文编辑㊀潘洪平㊀韦㊀颖]㊀㊀[摘要]㊀川崎病(KawasakidiseaseꎬKD)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ꎬ主要累及全身中小血管ꎬ常见并发症有冠状动脉瘤及冠脉扩张ꎬ已成为婴幼儿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ꎮ目前关于KD的具体发病机制仍未明确ꎬ临床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特点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ꎬ而关于KD的临床治疗仍有待进一步完善ꎮ该文就KD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ꎮ㊀㊀[关键词]㊀川崎病ꎻ㊀发病机制ꎻ㊀诊断ꎻ㊀治疗㊀㊀[中图分类号]㊀R725 4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文章编号]㊀1674-3806(2019)11-1254-05㊀㊀doi:10.3969/j.issn.1674-3806.2019.11.29ResearchprogressinpathogenesisꎬdiagnosisandtreatmentofKawasakidisease㊀CHENYong ̄qin.DepartmentofPediatricsꎬthePeopleᶄsHospitalofWuxuanCountyꎬGuangxi545900ꎬChina㊀㊀[Abstract]㊀Kawasakidisease(KD)ispredilectionininfantsandyoungchildrenunder5yearsofage.KDmainlyaffectssmallandmediumbloodvesselsofthewholebodyꎬanditscomplicationsareaneurysmformationandcoronaryarteryexpansion.KDhasbecomethemaincauseofpediatricacqueredheartdisease.Atpresentꎬthepatho ̄genesisofKDisstillunclear.ThediagnosisofKDismainlybasedonitsclinicalfeaturesꎬlaboratoryandimagingex ̄aminationsꎬandtheclinicaltreatmentofKDneedstobefurtherimproved.Theresearchprogressinpathogenesisꎬdi ̄agnosisandtreatmentofKDisreviewedinthispaper.㊀㊀[Keywords]㊀Kawasakidisease(KD)ꎻ㊀Pathogenesisꎻ㊀Diagnosisꎻ㊀Treatment㊀㊀川崎病(KawasakidiseaseꎬKD)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的急性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ꎬ临床上又称之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ꎬ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全身性血管炎ꎬ累及全身中小血管ꎬ尤其以冠状动脉病变较为明显ꎬ可导致冠状动脉瘤㊁心肌梗死㊁缺血性心脏病ꎬ严重时甚至可猝死ꎬ已逐渐发展成为发达国家或地区婴幼儿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1]ꎮ目前对于KD的具体发病机制仍未阐明ꎬ在诊断和治疗上仍存在一些争议ꎮ本文就近年来关于KD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ꎮ1㊀KD的发病机制1 1㊀免疫系统活化㊀免疫系统高度活化和免疫损伤性血管炎是KD的显著特征ꎮ研究[2]发现ꎬKD患者体内存在显著的免疫系统异常活化ꎬ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失调ꎬ即CD4+CD25+㊁CD3+CD8+水平下降ꎬCD4+/CD8+比例升高ꎬT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可能参与了KD的病理过程ꎮ与健康体检儿童比较ꎬKD患儿急性期CD3+㊁CD4+㊁CD8+㊁CD4+/CD8+㊁IgG㊁IgA㊁IgM水平均明显升高ꎬ而CD16+56水平则明显下降ꎬ提示KD患儿急性期免疫系统存在高度活化状态[3]ꎮ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下降使得能发挥免疫抑制的细胞数量减少ꎬ造成细胞免疫抑制能力减弱ꎬ免疫耐受失衡ꎬT细胞增殖无法抑制且自身反应性T细胞激活ꎬ导致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失调ꎬ进而导致KD的发生[4]ꎮ研究[5]表明ꎬ不完全性KD患儿急性期DC4+㊁CD4+/CD8+㊁CD19+水平也明显升高ꎬ而CD8+㊁自然杀伤细胞水平明显下降ꎬ提示不完全KD患儿急性期也存在明显的免疫系统高度活化状态ꎬ但活化程度较完全性KD弱ꎬ这可能是造成不完全KD临床表现不完全性的原因ꎮ1 2㊀核转录因子κB(NF ̄κB)㊀NF ̄κB作为一种促基因转录的核转录因子在调控免疫反应信号转导途径方面起到关键作用ꎬ研究[6]显示ꎬNF ̄κB活性在KD患儿的单核/巨噬细胞中明显增强ꎬ认为其在启动和调节炎症反应上游环节㊁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炎性因子产生及导致炎性损伤方面可能发挥重要作用ꎮ在KD伴有冠状动脉并发症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F ̄κB表达升高趋势更为明显ꎬ动物试验[7]显示ꎬ在KD急性期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等炎性因子分泌明显增加ꎬ认为NF ̄κB活化可能是KD心脏和冠状动脉炎症发生的重要途径ꎮ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3(STAT ̄3)在所有的白细胞介素 ̄6(IL ̄6)反应细胞系统中几乎都能被活化ꎬ通过IL ̄6/STAT ̄3信号通路的激活能有效调节细胞免疫反应ꎬ研究[8]表明ꎬ急性期KD患儿STAT ̄3传导通路异常活化ꎬ而IL ̄6在急性期KD患儿STAT ̄3过度表达中发挥主导作用ꎬ这可能与KD患儿血管炎性损伤有关ꎮ1 3㊀炎性细胞因子㊀单核细胞和T细胞的异常活化会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ꎬ继而诱导血管炎性损伤ꎬ研究[9]显示ꎬKD患儿过度活化的单核细胞和T细胞可释放大量IL ̄6而导致机体损伤ꎬ认为IL ̄6可能与KD患儿血管炎性损伤及冠脉动脉瘤的形成有关ꎮ在KD急性期因感染使得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ꎬIL ̄2靶细胞膜上的白细胞介素 ̄2受体(IL ̄2R)过度表达释放入血后引起血sIL ̄2R水平增高ꎬ而在免疫球蛋白治疗后其水平出现进行性下降ꎬ认为急性期KD患儿血清sIL ̄2R水平与该病进展有关ꎬ也可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10]ꎮ另有研究[11]显示ꎬ血清TNF ̄α水平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急性期KD患儿>恢复期KD患儿>健康儿童ꎬ进一步分析发现ꎬKD患儿急性期血清TNF ̄α水平与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呈显著正相关ꎬ认为血清TNF ̄α水平与急性期KD患儿心血管损害密切相关ꎬ且在预测患儿心肌和冠脉损伤方面具有重要价值ꎮ1 4㊀血管内皮损伤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ꎬ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改变微血管通透性ꎬ而内皮抑素(ES)是抑制血管生成的主要物质ꎬ两者为血管新生的正负调控因子ꎮ研究[12]表明ꎬ血管内皮损伤在KD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ꎬ而VEGF与ES的平衡在KD发病周期中发生明显改变ꎬVEGF/ES比值增高可能与KD患儿急性期冠脉损伤密切相关ꎮ在KD患儿尤其是合并冠脉损伤(CAL)患儿中VEGF水平比无合并CAL的KD患儿显著升高ꎬ认为VEGF可能参与了KD血管损伤尤其是合并CAL时的病理生理过程[13]ꎮ在KD急性期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增高和内皮细胞移行㊁增生等与全身性血管损害密切相关[14]ꎬ血管内皮损伤及功能障碍可能参与了血管炎的发生和发展ꎬ并在KD的发生和疾病进展中起到重要作用ꎮ1 5㊀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㊀MMPs是一种具有降解细胞外基质作用的蛋白酶ꎬ主要由内皮细胞㊁单核/巨噬细胞㊁中性粒细胞等合成和分泌ꎬ研究[15]显示ꎬ在KD急性期患儿外周血中MMP ̄9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ꎬ且合并CAL的患儿水平较无合并CAL的患儿升高更为明显ꎬ进一步分析ꎬ发现急性期CAL患儿MMP ̄9与冠脉内径/主动脉瓣环内径比值呈正相关ꎬ认为MMP ̄9参与了KD患儿血管炎和冠脉损害ꎬ检测其水平有助于预测KD患儿冠脉损害ꎮ炎性因子如TNF ̄α㊁IL ̄6等均可促进MMP ̄9的表达水平增高ꎬ在多种炎性因子作用下MMPs被激活造成细胞膜受损及细胞外基质降解加快ꎬ导致炎性细胞因子渗入血管深层造成炎性损伤ꎬ从而促进KD的发生发展[16]ꎮ2㊀KD的诊断2 1㊀临床特征㊀发热㊁皮疹㊁手足硬肿脱皮㊁球结膜充血㊁颈部淋巴结肿大㊁口唇改变㊁肛周脱皮等临床表现在KD患儿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ꎮ研究[17]表明ꎬ完全性KD患儿的皮疹㊁手足硬肿脱皮㊁球结膜充血㊁颈部淋巴结肿大㊁肛周脱皮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不完全性KD患儿ꎬ认为不完全性KD患儿的一些临床症状体征比完全性KD患儿更不特异㊁更容易造成误诊漏诊ꎬ而不完全性KD与冠脉病变密切相关ꎬ尤其是对于12个月以下的亚洲和印度儿童ꎮ另有研究[18]发现ꎬ除了肛周脱屑外ꎬ其他临床表现如口唇皲裂㊁草莓舌㊁眼球结膜充血㊁颈淋巴结肿大㊁皮疹及手足硬肿㊁脱屑等表现在典型KD患儿中发生率较不完全KD患儿更高ꎬ认为与典型KD相比ꎬ不完全KD有其自身临床特点ꎮ在风湿热㊁心内膜和川崎病委员会及美国心脏病学会(AHA)㊁美国儿科学会川崎病诊断㊁治疗及长期随访指南中ꎬ认为典型KD可根据发热ȡ5d和ȡ4条主要临床特征进行诊断ꎬ但这些临床特征出现顺序有所不同ꎬ在诊断KD时常需要观察等待ꎬ该指南强调任何婴幼儿在出现无法解释的发热ȡ5d且合并有任何KD典型表现时均应考虑KD诊断[19]ꎮ2 2㊀实验室检查㊀典型和不典型KD均可引起全身炎性指标水平的不同程度升高ꎬ目前认为两者实验室诊断指标是一致的ꎮAHA将8项实验室指标纳入KD的诊断指南中ꎬ如C反应蛋白(CRP)ȡ30ml/L㊁血沉(ESR)ȡ30mm/h㊁外周白细胞ȡ15ˑ109/L㊁血清白蛋白(ALB)ɤ30g/L㊁血小板(PLT)>450ˑ109/L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㊁贫血㊁尿白细胞ȡ10个/HPꎬ认为发热持续超过5dꎬ仅有2项或3项临床表现时ꎬ需要上述实验室指标来辅助诊断ꎬ当3项或3项以上的炎性指标异常时则可诊断为不典型KD[20]ꎮ在国内的文献[21]报道中ꎬ白细胞㊁CRP㊁ALT㊁谷草转氨酶(AST)㊁谷氨酰转肽酶(GCT)㊁PLT升高及血红蛋白(Hb)㊁ALB降低发生率分别为82%㊁84%㊁27%㊁24%㊁45%㊁72%㊁61%㊁94%ꎬ认为Hb<109g/L㊁ALB<34g/L㊁PLT>393ˑ109/L㊁CRP>74mg/L㊁ALT>51U/L及GCT>43U/L在KD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ꎮ研究[22]表明ꎬ不完全KD患儿CRP㊁ESR㊁ALB㊁ALT定量与脓毒症患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ꎬ而不完全KD患儿ESR升高及ȡ3项指标异常的几率明显高于脓毒症患儿ꎬ认为AHA指南中8项实验室指标对于早期鉴别不完全KD与脓毒症患儿具有一定临床意义ꎮ其他实验室指标如VEGF㊁转化生长因子(TGF ̄β)㊁CD8+淋巴细胞㊁脑钠肽前体(NT ̄proBNP)[23]及与冠脉损害的相关基因如MMP基因㊁IL ̄10启动基因㊁肾上腺髓质素基因等均在KD冠脉损害的预测中起到很重要作用ꎮ2 3㊀影像学检查㊀作为一种急性血管炎综合征ꎬKD可侵犯全身中小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血管ꎮ临床上常采用超声心动图(UCG)来评价KD患儿的CALꎬ目前认为典型KD除了相应临床表现外ꎬ在排除全身过敏性疾病㊁单核细胞增多症㊁感染性疾病及结缔组织病等其他疾病后ꎬUCG检查显示冠脉扩张或者冠脉瘤者即可诊断为KDꎮ有研究显示UCG检查典型KD患儿冠脉损害发生率为46 7%ꎬ而非典型KD患儿为73 3%ꎬ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ꎬ非典型KD患儿冠脉损害发生率更高[24]ꎮ高分辨率CT能清晰显示KD患儿冠脉远端动脉瘤体大小形态及血管腔内钙化或血栓ꎬ在不完全KD患儿诊断及随访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ꎬ128层CT冠脉成像检查23例KD患儿显示诊断为冠脉扩张㊁冠脉狭窄㊁冠脉瘤及中小动脉病变者的比例均明显高于UCGꎬ认为128层CT在诊断KD冠脉病变上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UCG[25]ꎮKD引起的冠脉瘤可长期存在ꎬ320排动态容积CT冠脉成像能更全面观察各支的冠脉病变ꎬ尤其是冠脉狭窄㊁钙化㊁血栓及远端病变方面优势明显ꎬ可用于KD患儿合并巨大冠脉瘤的长期随访[26]ꎮ3㊀KD的治疗3 1㊀阿司匹林治疗㊀阿司匹林是一种通过抑制环氧酶(COX)来发挥药理作用的非甾体类药物ꎬ小剂量能抑制血小板来预防血栓形成ꎬ大剂量则具有抗炎效果ꎮ最近的基础研究[27]显示ꎬ阿司匹林治疗KD引起的CAL可能与其降低TNF ̄α㊁前列腺素E ̄2(PGE2)等炎性因子水平及降低MMP ̄9㊁MMP ̄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1(TIMP ̄1)比值有关ꎬ使用阿司匹林治疗KD患儿可明显降低VEGF㊁ES及TNF ̄α㊁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㊁IL ̄10等炎性因子水平ꎬ从而改善患儿内皮细胞状态及机体血管炎症反应ꎮ目前认为阿司匹林是KD标准治疗的一部分ꎬ已被广大学者所接受[28]ꎬ单独使用阿司匹林不能抑制KD急性期冠脉病变的发生ꎬ因此临床上在治疗KD急性期时常联合阿司匹林与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使用ꎮ长期使用大剂量阿司匹林的KD患儿有瑞氏综合征的发生风险ꎬ对于此类患儿在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ꎬ而布洛芬对阿司匹林具有拮抗其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ꎬ因此对于使用阿司匹林的患儿通常避免同时服用布洛芬制剂ꎮ3 2㊀IVIG治疗㊀IVIG为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G抑制剂ꎬ通过减轻炎症反应㊁缓解过度免疫活化及封闭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㊁血管内皮细胞㊁血小板表面Fc受体等作用来抑制血管内膜表面免疫反应性损伤ꎬ不同IVIG制剂㊁不同剂量等因素可能会影响KD的治疗效果ꎮ有研究[29]将KD患儿随机分组后分别采用常规剂量和大剂量IVIG治疗ꎬ结果大剂量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升高ꎬ患儿黏膜充血㊁皮疹㊁手足症状㊁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等均明显缩短ꎬ且两组不良反应及冠脉损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ꎬ认为大剂量IVIG可缩短KD患儿康复时间ꎬ且安全性较高ꎮ在赵雪莲[30]的研究中ꎬ对照组给予小剂量IVIG[400mg/(kg d)]分次给药ꎬ观察组则单次大剂量给药(2 0g/kg)ꎬ结果观察组总热程㊁退热时间㊁住院时间㊁皮疹消退时间㊁黏膜充血消退时间㊁颈部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ꎬ经治疗后CRP㊁白细胞计数㊁红细胞沉降率及冠脉病变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ꎬ认为大剂量IVIG治疗KD能有效抑制炎性因子释放㊁减少冠脉异常的发生ꎮIVIG使用时间也会影响IVIG的疗效ꎬ谭静等[31]根据IVIG应用时间分为早期组(病程1~5d)㊁中期组(病程6~10d)及晚期组(病程>10d)ꎬ结果早期组IVIG无反应性明显高于中期组和晚期组ꎬ而晚期组冠脉扩张㊁冠脉瘤发生率明显高于早期组和中期组ꎬ认为6~10d使用IVIG治疗KD所需时间最短㊁反应性最高ꎮ3 3㊀糖皮质激素治疗㊀最初用于治疗IVIG无反应的KD患儿ꎬ且效果获得认可ꎬ之后逐渐发展成为难治性KD的初始治疗选择方案ꎮ一项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RCT)共涉及770例KD患儿的Meta分析中ꎬ糖皮质激素联合IVIG和阿司匹林比单用IVIG和阿司匹林更能显著降低冠脉病变发生的风险ꎬ进一步分析发现ꎬ患儿年龄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影响ꎬ且糖皮质激素能降低非IVIG抵抗患儿发生冠脉病变的风险ꎬ糖皮质激素用于IVIG抵抗患儿降低冠脉病变风险的作用可能更显著[32]ꎮ另一项Meta分析共纳入11篇文献ꎬ结果发现ꎬ与单用IVIG相比较ꎬ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和IVIG组患儿冠脉损害发生率更低㊁发热持续时间更短ꎬ且首次治疗无反应率明显较低ꎬ认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助于缩短KD发热时间㊁减少患儿CAL和首次治疗无反应率[33]ꎮ另有研究[34]显示ꎬ对于IVIG无反应的KD患儿ꎬ使用糖皮质激素与再次使用IVIG治疗在减少CAL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ꎬ但在退热和降低CRP水平方面糖皮质激素治疗更优ꎬ认为对于IVIG无反应的KD患儿换用糖皮质激素比再次使用IVIG治疗效果更佳ꎬ且更为经济ꎮ3 4㊀TNF ̄α阻滞剂治疗㊀KD患儿急性期血浆TNF ̄α水平明显增高ꎬ且与冠脉瘤形成密切相关ꎬ抗TNF ̄α抗体在治疗血管炎方面效果已获得肯定ꎬ越来越多医学研究者尝试采用TNF ̄α阻滞剂来治疗KDꎮ目前常用的TNF ̄α阻滞剂有英夫利昔单抗(IFX)ꎮ该制剂通过结合TNF ̄α形成一种稳定非解离免疫复合物ꎬ达到抑制TNF ̄α与受体结合的目的ꎬ同时阻断导致基因转录及其产生生物活性的胞内信号启动ꎮ研究[35]显示ꎬ对于5个月患儿IVIG的2次大剂量和3次静脉用甲基强的松龙(IVMP)治疗后临床症状仍无缓解的ꎬ经英夫利昔单抗(5mg/kg)治疗KD患儿1d后ꎬ患儿外周血炎性指标水平明显好转ꎬ无明显不良反应ꎮ3 5㊀其他治疗㊀一些药物如酶蛋白抑制剂(乌司他丁)㊁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阿昔单抗)㊁环孢素等均在KD患儿的治疗中得到应用ꎬ但疗效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来加以肯定ꎮ血浆置换(PE)能将机体大量炎症物质置换出体外ꎬ在KD的治疗上也取得一定效果ꎮ4㊀结语综上所述ꎬ有关KD的具体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ꎬ从目前的研究来看ꎬKD可能与免疫系统活化㊁NF ̄κB㊁炎性细胞因子㊁血管内皮损伤及MMPs等因素密切相关ꎮ近年来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ꎬKD的发病机制最终将会被揭开ꎮ在诊断上ꎬKD仍主要依靠临床表现ꎬ但由于不完全KD临床表现不典型ꎬ往往需要结合实验室指标及其他影像学检查来加以证实ꎮ目前ꎬIVIG仍是治疗KD的主要手段ꎬ对于IVIG无反应者可选择糖皮质激素㊁TNF ̄α阻滞剂等其他药物来治疗ꎮ相信随着对KD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ꎬKD的临床防治将更加有效ꎬ这对防止KD发生CAL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ꎮ参考文献1㊀DimitriadesVRꎬBrownAGꎬGedaliaA.Kawasakidisease:pathophysi ̄ologyꎬclinicalmanifestationsandmanagement[J].CurrRheumatolRepꎬ2014ꎬ16(6):423.2㊀游文忠ꎬ周发为ꎬ卢㊀巧ꎬ等.川崎病患儿T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川北医学院学报ꎬ2016ꎬ31(6):888-890.3㊀王㊀琼ꎬ沈芳芳ꎬ吴㊀鸣.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免疫功能变化及其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ꎬ2016ꎬ54(12):14-21.4㊀SohnSYꎬSongYWꎬYeoYKꎬetal.AlterationofCD4CD25Foxp3TcelllevelinKawasakidisease[J].KoreanJPediatrꎬ2011ꎬ54(4):157-162.5㊀汤昔康ꎬ覃丽君ꎬ范毅敏.不完全性川崎病急性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分析[J].新医学ꎬ2013ꎬ44(9):636-638.6㊀OhHꎬGhoshS.NF ̄κB:rolesandregulationindifferentCD4(+)T ̄cellsubsets[J].ImmunolRevꎬ2013ꎬ252(1):41-51.7㊀张艳兰ꎬ杜忠东ꎬ杨海明ꎬ等.川崎病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核因子κB/基质金属蛋白酶 ̄9通路研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ꎬ2014ꎬ9(1):59-63.8㊀李永钦ꎬ蒋利萍ꎬ张璐颖ꎬ等.急性期川崎病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ꎬ2011ꎬ27(8):743-747.9㊀陈艳丽ꎬ李伟琴.儿童川崎病丙种球蛋白治疗前后血清25 ̄羟维生素D3及白介素6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ꎬ2014ꎬ34(8):1230-1232.10㊀张锦光ꎬ方润婷ꎬ叶国华ꎬ等.急性期川崎病患儿白介素 ̄2受体及C反应蛋白和铜蓝蛋白的水平变化[J].广东医学ꎬ2011ꎬ32(5):638-640.11㊀洪㊀泽ꎬ孙兴珍ꎬ程学英.肿瘤坏死因子 ̄α和N末端脑利钠肽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儿科药学杂志ꎬ2016ꎬ22(6):29-31.12㊀王㊀娟ꎬ朱红枫.血管生长因子及内皮抑素与川崎病的关系[J].西南军医ꎬ2012ꎬ14(2):306-309.13㊀马春利ꎬ薛㊀满.MMP ̄1㊁IL ̄6及VEGF与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J].医学综述ꎬ2014ꎬ20(21):3966-3968.14㊀BreunisWBꎬDavilaSꎬShimizuCꎬetal.Disruptionofvascularhome ̄ostasisinpatientswithKawasakidisease:involvementofvascularen ̄dothelialgrowthfactorandangiopoietins[J].ArthritisRheumꎬ2012ꎬ64(1):306-315.15㊀王晓华ꎬ王㊀倩ꎬ赵建美.MMP ̄9㊁AECA㊁ANCA蛋白在川崎病外周血的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损害的关系[J].山东医药ꎬ2016ꎬ56(5):10-12.16㊀SakataKꎬHamaokaKꎬOzawaSꎬetal.Matrixmetalloproteinase ̄9invascularlesionsandendothelialregulationinKawasakidisease[J].CircJꎬ2010ꎬ74(8):1670-1675.17㊀HaKSꎬJangGꎬLeeJꎬetal.IncompleteclinicalmanifestationasariskfactorforcoronaryarteryabnormalitiesinKawasakidisease:ameta ̄analysis[J].EurJpediatrꎬ2013ꎬ172(3):343-349.18㊀张㊀茜ꎬ邓㊀宇ꎬ谢㊀梅.小儿川崎病的典型临床表现相关性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ꎬ2013ꎬ22(11):1165-1167.19㊀NewburgerJWꎬTakahashiMꎬGerberMAꎬetal.Diagnosisꎬtreat ̄mentꎬandlong ̄termmanagementofKawasakidisease:astatementforhealthprofessionalsfromtheCommitteeonRheumaticFeverꎬEn ̄docarditisꎬandKawasakiDiseaseꎬCouncilonCardiovascularDiseaseintheYoungꎬAmericanHeartAssociation[J].Pediatricsꎬ2004ꎬ114(6):1708-1733.20㊀杨晓东ꎬ黄㊀敏.川崎病诊断实验室指标及其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儿科学杂志ꎬ2013ꎬ28(7):491-494.21㊀朱㊀迪ꎬ罗㊀钢.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实验室检查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ꎬ2017ꎬ46(3):219-222.22㊀徐灵敏ꎬ李彦晓ꎬ孙琪青ꎬ等.不完全川崎病与脓毒症患儿AHA推荐实验室指标的比较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ꎬ2012ꎬ40(4):33-36.23㊀ShirashiMꎬFuseSꎬMoriTꎬetal.N ̄terminalpro ̄brainnatriureticpeptideasausefuldiagnosticmarkerofacuteKawasakidiseaseinchildren[J].CricJꎬ2013ꎬ77(8):2097-2101.24㊀黎素清.60例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回顾性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ꎬ2013ꎬ35(1):89-90.25㊀汪建华ꎬ肖飞鹰ꎬ劳国荣.128层CT和超声心动图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对比研究[J].实用医学影像学杂志ꎬ2014ꎬ15(6):431-433.26㊀KhanAꎬKhosaFꎬNasirKꎬetal.Comparisonofradiationdoseandimagequality:320 ̄MDCTversus64 ̄MDCTcoronaryangiography[J].AJRꎬ2011ꎬ197(1):163-168.27㊀朱增燕ꎬ黄㊀艳ꎬ施丹枫ꎬ等.阿司匹林对川崎病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ꎬ2016ꎬ32(1):59-62.28㊀MichihataNꎬMatsuiHꎬFushimiKꎬetal.Guiderline ̄ConcordantTreatmentofKawasakiDiseaseWithImmunoglobulinandAspirinandtheIncidenceofCoronaryArteryAneurysm[J].ClinPediatr(Phila)ꎬ2015ꎬ54(11):1076-1080.29㊀王朝辉.小儿川崎病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效果评估及最佳剂量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ꎬ2017ꎬ14(4):531-532.30㊀赵雪莲.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对外周血C反应蛋白㊁白细胞㊁红细胞沉降率的影响[J].医学综述ꎬ2016ꎬ22(8):1591-1593.31㊀谭㊀静ꎬ马洪梅ꎬ姚㊀毅.丙种球蛋白应用时间对川崎病患儿退热时间及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J].医学综述ꎬ2016ꎬ22(6):1240-1242.32㊀李华斌ꎬ罗菲菲ꎬ蒋㊀莉ꎬ等.糖皮质激素治疗降低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风险的Meta分析[J].重庆医学ꎬ2015ꎬ44(3):356-358.33㊀李㊀静ꎬ王博龙ꎬ冯瑞冰ꎬ等.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用于川崎病初始治疗有效性的Meta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ꎬ2016ꎬ18(6):527-533.34㊀张㊀敏ꎬ胡秀芬ꎬ程佩萱ꎬ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继续治疗Meta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ꎬ2011ꎬ31(18):1539-1543.35㊀SalgueroJSꎬDurúnDGꎬPeracaulaCSꎬetal.RefractoryKawasakidiseasewithcoronaryaneurysmstreatedwithinfliximab[J].AnPed ̄iatr(Barc)ꎬ2010ꎬ73(5):268-271.[收稿日期㊀2017-12-13][本文编辑㊀潘洪平㊀韦㊀颖]。
川崎病病案分析范文
川崎病病案分析范文川崎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全身炎症性血管病,首次在1967年由日本川崎富作教授描述。
以下是对川崎病的分析,包括其病因、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川崎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但多数学者认为是与感染和免疫异常有关。
川崎病发病季节多在冬春季节,暗示着感染可能与其发病相关。
目前的研究发现,不同病原体可能诱导川崎病的发生,如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以及一些其他的病原体。
此外,遗传因素也在川崎病的发生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川崎病主要发生在儿童中,尤其是亚洲人种中的儿童。
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在流行病学上,川崎病可见家庭和社区聚集发生,暗示病原体的传播。
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常见的症状包括高热、皮疹、结膜炎、口腔黏膜炎症、颈淋巴结肿大等。
皮疹常呈现特征性的斑块状红疹,多分布在躯干和四肢末端,可伴有脱皮。
其他临床表现还包括心脏损害(如冠状动脉病变、心肌炎等)、神经系统损害(如脑膜炎、脑炎等)、肾脏损害(如蛋白尿、血尿等)等。
临床上不能仅仅根据一些症状来确定川崎病的诊断,而是需要结合多个症状来综合判断。
川崎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和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目前还没有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来确认川崎病的诊断。
但在诊断上比较常用的是川崎病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特异性、缺乏其他合适的病因解释等多项标准。
川崎病的治疗主要是以纠正炎症反应和预防并发症为目标。
常用的药物包括高剂量的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和阿司匹林。
IVIG可以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阿司匹林则可以发挥抗炎、退热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预防血栓形成。
川崎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和相关的并发症风险。
总的来说,川崎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通过对川崎病的深入了解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这一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0川崎病心血管损害诊断和治疗进展文稿于明华
于明华
川崎病(Kawasaki‘s disease,KD) 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好发于 儿童的一种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的 发热性疾病。
超过一半患儿两岁以下发病,4岁以下 占80%,男女比例约1.6:1.
国内外流行病学概况
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首次报道以来 ,至 2001年日本已报告18.6万该病病例,目前 日本每年发现新病例超过1万人。美国每年 也有4000新病例。亚、欧、澳洲及南非世 界各地均有报告。
加拿大急性期治疗方案:
1.病程10d内用IVIG 2g/kg,12h单次注射 ; 2. ASA 80-100mg/(kg.d),分4次口服 ,热退后 改为3~5 mg/(kg·d)。若无CAL,ASA总疗程6~ 8 周,否则应继续小剂量ASA治疗。 3.患者就诊时已退热,不使用IVIG,而予小剂量 ASA; 4. IVIG治疗后发热持续存在或反复发热者 ,可重 复应用IVIG或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 5. 并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室性心律失常者予糖 皮质激素静脉注射或重复应用IVIG治疗。
本病,尤以有冠状动脉瘤(包括所有扩大)者。
KD临床分为三种类型:
1. 典型 KD 根据 AHA 制定的诊断标准 ,发热 持续 5 d 以上伴其他 5 项主要临床表现中的至 少 4 项者 ,可诊断为 KD。 2. 不典型 KD 持续发热伴主要临床表现不足 4 项 ,但二 维超声心动图或 CA 造影发现冠状动 脉病变(CAL) ,亦可诊断 KD ,称不典型 KD 。 3. 不完全 KD 持续发热持续 5 d 以上 ,其他临 床表现不 足 4 项 ,无 CAL 依据 ,可排除其他需 与 KD 鉴别疾病 ,且临床 始终怀疑 KD ,这种状 况称为不完全 KD 。不完全 KD 多见于小婴儿 。
小儿川崎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的研究进展
二、发病机制
小儿腹泻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感染、过敏、免疫因素和营养因素等。 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感染。其中,轮状病毒是最常 见的病毒之一,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传播,引起急性胃肠炎,导致腹泻。另外, 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也可引起腹泻。过敏也是引起腹泻的原因之一, 包括食物过敏和药物过敏。
感谢观看
四、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对小儿腹泻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 入的了解,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针对轮状病毒的疫苗已 经研发成功,可以有效预防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此外,新的抗感染药物和 免疫抑制剂也在不断研发中,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五、结论
小儿腹泻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包括感染、过敏、免疫因素和营养因素等。 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注意饮食治疗和补 液治疗的重要性。随着科研的深入进行,针对小儿腹泻的新药物和治疗手段正在 不断研发中,为未来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4、随访和长期管理:对于川崎病患儿,需要长期的随访和管理。在急性期, 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定期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恢复期,需要心 血管系统的长期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后遗症。
三、研究展望
尽管对川崎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已有一定了解,但仍存在许多未解决的 问题。例如,对于川崎病的预防策略仍需进一步探讨,以制定更有效的预防措施。 此外,对于疾病的长期预后以及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未来, 通过深入研究川崎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有望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 新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小儿川崎病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和免疫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作 用。在临床诊治方面,当前主要依赖经验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对于未来研究来 说,需要深入研究川崎病的发病机制和长期预后状况,以寻找更有效的预防和治 疗策略。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及治疗进展吴丹【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1(17)3【摘要】川崎病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儿童的非特异性全身性血管炎性综合征,迄今病因未明,病变可累及全身中、小血管,特别是冠状动脉,可发生冠状动脉狭窄、血栓形成,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及猝死,威胁患儿长期生活质量及寿命,在一些发达国家,该病已超过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首位病因.在此就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及治疗的最新进展予以综述.%Kawasaki disease is nonspecific systemic vasculitic syndrome that mainly afflicts children.The etiology of Kawasaki remains unknown.The disease involves systemic medium and small blood vessels.It is noted that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are subject to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and thrombosis,further leading to ischemic heart diseas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udden death.Kawasaki disease has been threatening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life expectancy of children, whereas in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it has been the leading cause of pediatric acquired heart disease, surpassing rheumatic fever.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cent progres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 in Kawasaki disease.【总页数】4页(P383-386)【作者】吴丹【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2001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3【相关文献】1.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J], 吕进泉2.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危险因素的探讨 [J], 王茜; 周宇辉; 王雨婷; 郑荣秀3.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对儿童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预测意义探讨 [J], 蔡广创;朱从敬4.儿童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患儿C反应蛋白、血小板参数及羧化不全骨钙素的水平及其意义 [J], 李淑娟;梁宏;陈晓轶5.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影像学检测及治疗进展 [J], 郑虹;仇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川崎病患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因素及临床治疗对策
小儿川崎病患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因素及临床治疗对策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患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因素及临床治疗对策。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3月入我院就诊的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观察组患儿采取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则采取阿司匹林治疗方法。
分析两组患儿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因素,并比较两组效果。
结果发热持续时间超过10天、丙种球蛋白治疗时间超过10天、使用激素治疗、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蛋白和血钠浓度偏低均是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高危因素;观察组的心电图、心脏X线检查、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的高危因素可以是发热持续时间超过10天、丙种球蛋白治疗时间超过10天、使用激素治疗、C反应蛋白增高、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蛋白和血钠浓度偏低,采取丙种球蛋白治疗明显缩短了各指标恢复时间,为临床该病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标签: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高危因素;疗效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一种发病原因尚未明确的,以全身血管炎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小儿疾病[1]。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其发病率逐年增高。
川崎病的病变可累及全身中、小血管,其最大危害就是损害冠状动脉,是小儿冠状动脉损伤的主要原因,也是发生冠心病的潜在危险因素[2]。
川崎病可导致冠状动脉狭窄、血栓形成,导致心脏缺血、心肌梗死等,严重危及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3]。
由于患儿的特殊性,更多的焦点关注于儿童的健康方面。
目前,对于川崎病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关注的重点。
以往多采用以阿司匹林为主的治疗方法已不能达到治愈效果,如今临床多采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对于该病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选取川崎病患儿80例进行分组研究,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为2012年1月~2016年3月入我院就诊的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川崎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川崎病治疗的研究进展韩冬【摘要】川崎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易累及冠状动脉而造成冠状动脉损伤,甚至冠状动脉瘤,严重影响患儿预后.冠状动脉损伤是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发达国家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之一.近年来,川崎病及其所致的冠状动脉损伤的治疗已有相对统一的标准,目前糖皮质激素、乌司他丁、英夫利昔单抗等在临床得到有限使用,但对于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等仍存在不同观点.%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Kawasaki disease remains unclear, which frequently involves coronary artery and results in coronary artery injuries and aneurysm,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of pediatric patients. Coronary artery injury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cquired heart diseases in China and even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 a uniform standard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the treatment of Kawasaki disease and coronary artery injury secondary to Kawasaki disease. In addition,the use of glucocorticoids, urinary trypsin inhibitor and infliximab are restricted in clinical practice. However, some different views of the treatment of no-response to gamma globulin in Kawasaki disease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till exists.【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1(017)009【总页数】3页(P1367-1369)【关键词】川崎病;药物;手术【作者】韩冬【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儿科,长沙,41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川崎病又称急性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表现的发热出疹性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甚明确,可能与免疫失调和多种血管活性因子引起的血管炎性损伤有关[1],主要累及中小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
川崎病治疗研究进展(一)
川崎病治疗研究进展(一)【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瘤;血管炎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是一种至今病因尚未明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该病基本病理改变为全身性血管炎,主要侵犯大、中血管,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是其严重的并发症,其中尤以冠状动脉瘤(CAA)和冠状动脉狭窄最为严重,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塞和猝死。
KD目前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血管病的首要原因,经过近40年来的努力,在KD的治疗上取得了许多新进展。
笔者现就近年来KD 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1急性期KD的治疗主要目的是控制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防止冠状动脉损害(CAL)的发生。
1.1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1984年Furusho〔1〕将IVIG运用于KD 的治疗并获得成功。
此后,IVIG逐渐被各国广泛运用于KD的治疗,并最终确定了其在KD治疗中的中心地位。
IVIG预防CAA的机理还不清楚,其作用可能是:①大剂量IVIG对免疫的负反馈调节,使CD8+细胞增多,被活化的CD4+细胞减少,从而减少IgG的合成;②反馈抑制多克隆活化的分泌型B细胞产生抗内皮细胞抗体等自身抗体;③封闭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其他免疫活性细胞壁上的FC受体,从而抑制免疫细胞的过度活化,抑制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④封闭血小板表面的FC受体,阻止血小板黏附、聚集,预防血栓;⑤封闭血管内皮细胞的FC受体,抑制血管内皮损伤引起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及其血管途径激活,从而抑制血管的免疫损伤;⑥通过某种特异性抗体作用于一些目前尚不清楚的致病菌或毒素等外源性抗原〔2,3〕。
静脉输注IVIG的方法主要有三种:①IVIG2.0g/kg,于10~12h内静脉输入;美国、日本均采用此法;②5天疗法:IVIG400mg/kg·d-1,2~3h内静脉输入,连用5天;③IVIG1.0g/kg,于4~6h内静脉输入。
三种治疗方法均可预防CAL发生,但在快速退热、减轻症状、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2.0g/kg优于5天疗法,且在预防冠状动脉病变方面效果明显〔4〕。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诊断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诊断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朝鲁门;陈柏谕【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5【摘要】Kawasaki disease( KD) is an acute systemic small vasculitis syndrome,mainly involving coronary artery,which can cause dilatation of coronary artery,coronary artery aneurysm,coronary arterystenosis,coronary artery occlusion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KD is the main reason for acquired heart disease in children. So it is research on diagnosis and pathogenesis of KD that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KD with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This paper review the diagnosis and pathogenesis of Kawasaki Disease with coronary artery lesions.%川崎病是一种急性全身中小血管炎性综合征,主要累及冠状动脉,可引起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狭窄与闭塞性病变,甚至可导致心肌梗死,是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研究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病机制对预防及治疗KD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有积极作用。
本文综述近年来对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诊断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页数】5页(P468-472)【作者】朝鲁门;陈柏谕【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4【相关文献】1.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诊断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J], 朝鲁门;陈柏谕;2.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研究进展 [J], 王喆3.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J], 周乾潮;金婧;邓文杰;黄丽容;陈晓生;曹炎4.CTCA在儿童川崎病伴发冠状动脉病变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J], 吴慧莹;张明杰;张静;徐文彪;鹿连伟5.超声心动图和心肌酶学检测在患儿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J], 杨荣荣;马佳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川崎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全文)
川崎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全文)摘要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急性血管炎性病理改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
川崎病可引起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随着川崎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和重视。
该文主要综述了川崎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作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1967年由日本医生川崎富作首次报道,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超过5 d的持续性发热、口唇及口腔黏膜改变、多形性皮疹、颈部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双眼球结膜充血、手足硬性水肿及指端脱皮等[1]。
KD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亚裔儿童发病率高于西方国家,具有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多于女性[1]。
KD的标准治疗方案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尽管这样可以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但冠状动脉损伤仍然存在[2]。
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认为,KD的发病与感染、遗传易感性及免疫反应显著相关,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就目前关于KD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1病因1.1 感染因素目前报道有多种病原体与KD相关,包括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亦认为KD的发病与感染有关[3]。
国外一项研究发现,有4例KD患儿被认为有病毒感染的证据,包括博卡病毒、鼻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麻疹病毒,其中2例患儿曾接种活病毒疫苗[4]。
另外,轮状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也被认为与KD发病相关[5]。
自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2019-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出现后,欧美国家陆续报道了2019-nCov感染儿童重症病例,出现了类似不完全KD或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症状[6-7],称为小儿炎性多系统综合征(pediatric inflammatory multisystem syndrome,PIMS)。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研究进展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研究进展川崎病(KD),是儿童常见的全身性非特异性血管炎綜合病症。
其发病原因迄今不明,疾病可以影响整个身体的小血管,尤其是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狭窄、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脏疾病和猝死,对患者的生命以及生活质量造成威胁。
在发达国家,该病已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疾病的首要因素。
本文就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有关因素、诊断及治疗进展展开综述,为针对性防治治疗提供依据。
标签: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研究进展川崎病(KD),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LC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疾病。
可以导致多系统受累,冠状动脉病变(CAL)是急性期最严重的表现,并且与成年后冠脉阻塞和动脉硬化有关。
1川崎病的诊断标准采用日本MCLS研究委员会推荐的诊断标准(2002年2月修订,第5版):①不明原因发热,持续发5d及以上;②肢体末梢循环的改变,包含:手足硬性肿胀急性发作、脚趾和手指的末端充血、甲床皮肤移行处发生膜状脱皮;③两侧球结膜发生充血;④多形性皮疹;⑤口唇发生充血性皲裂,呈现杨梅舌征象,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⑥非化脓性颈淋巴结在急性期发生肿大。
若患者具备上述6项中至少5项,则临床诊断为川崎病;若具备上述4项且超声心动检查或心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了冠状动脉瘤(或者冠状动脉扩张),在除外其他疾病的基础上,也可诊断。
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可分为冠状动脉病变(CAL)和冠脉正常(NCAL)。
2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有关因素2.1以往研究证明,年龄、地区、种族、自身遗传因素[1-2]、发病到确诊时间、总发热天数、免疫球蛋白应用时间[3]及用量[4]、心律、心脏扩大、血钠、WBC、ALT、AST、LDH、ALB、HS-CRP[5]、EST等均与川崎病有关。
2.2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高危因素(Kobayashi评分)2006年Kobayashi 提出了KD并发CAL的高危评分体系,是目前较为公认的KD并发CAL的评分指标:①血钠≤133mmol/L(2分);②AST≥100IU/L(2分);③血中性粒细胞》80%(2分);④IVIG开始治疗时间在病程4d以内(2分);⑤CRP≥100mg/L(2分);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12×109/L(1分);⑦血小板计数≤300×109/L;(1分)。
川崎病的治疗经验及进展1
川崎病的治疗经历与进展大学第一医院闫辉首先,我们介绍一下川崎病的定义,川崎病也叫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它的本质是一个全身中小动脉系统的血管炎,临床上表现为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最严重的问题是这个病会累与冠状动脉,如果没有与时有效的治疗, 25% 的患儿会形成冠状动脉瘤,其中少局部患儿冠状动脉可能发生狭窄或血栓形成,甚至导致心肌梗死,威胁生命。
目前川崎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清楚,最初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找各种各样的感染原,比方说链球菌、 EB 病毒、耶尔森菌等, Yoshioka 等曾经对 KD 急性期患儿外周血进展序列分析,说明 TCRV β 2 和 TCRV β 6.5 选择性活化并对溶血链球菌致热性外毒素 C 型(streptococcal pyrogenic. Extoxins C, SPE-C) 抗体阳性反响一致。
有研究说明葡萄球菌外毒素类的中毒性休克毒素 -1(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1, TSST-1) 和耶尔森菌外毒素假结核耶尔森菌衍生分裂素 (Y.pstb-derived mitrogen, YPM)) 等对 KD 发病机制中具有超抗原性的病原因子,诱导免疫细胞的高度活化和异常分泌细胞因子,导致血管皮细胞损伤与血管炎。
还有研究说明 KD 的发病与热休克蛋白〔 heat shock protein,HSP 〕有关。
人类线粒体 P 1 蛋白与细菌 HSP 具有显著相关和同源性。
尤其是 HSP65 具有极强的免疫活性。
推测 KD 的发病是由细菌来源的 HSP65 和自身线粒体 P 1 蛋白引起免疫反响。
这些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个病在 6 月龄到 5 岁之间这个容易患感染性疾病的年龄高发,可是,与时有效的广谱抗生素没有效果,为什么有些人会得几次,大局部人群在这些常见病原感染后不会患病,而且川崎病表现出显著的发病率的种族差异,这些只能说明感染是一个触发因素。
第二个病因就是强烈的免疫反响,免疫细胞的激活和大量细胞因子尤其是炎性因子的释放是川崎病发生开展和血管组织损害的关键,也正是我们这节课中提到的治疗所针对的目标所在。
2022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研究进展(全文)
2022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研究进展(全文)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通常发生在婴幼儿童的、未知病因的血管炎症,尽管病因不明,但普遍认为自身免疫、感染及遗传易感性是该病的重要参与因素[1]。
KD很少发生于成人,病程以自限性为主,发热和急性炎症表现多见,病程平均持续12 d而无须特殊治疗[2]。
然而,患有KD的儿童有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患者的预后与冠状动脉瘤(coranary artery aneurysm,CAA)瘤体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等均密切相关,病变严重的患者管腔内可见血栓形成或内膜增厚,可导致冠状动脉狭窄,造成心肌缺血、梗死,甚至猝死[3]。
日本循环学会(JCS)联合日本心脏外科学会(JSCS)2020年共同发布了《川崎病心血管后遗症的诊断和管理指南(JCS/JSCS 2020)》,系统介绍了KD心血管后遗症的诊疗和管理新进展[4]。
本文总结性回顾了KD合并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damage,CAD)的评估、诊断、治疗和远期管理及随访等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更多资料。
1 定义和流行病学早期KD主要表现为无动脉粥样硬化性的坏死性全动脉炎,炎性细胞的浸润冠状动脉可导致动脉中膜和内膜弹性层的破裂及坏死[5]。
尽管目前静脉应用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KD已经较为广泛,但我国KD急性期发生CAD的发生率仍较高。
近期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纳入2013—2017年上海地区的50家医院确诊的4 452例KD患儿,结果提示IVIG的应用率高达97.0%,8.4%患者表现为IVIG抵抗,9.1%患者表现为CAD,2.7%表现为CAA,0.7%表现为巨大冠状动脉瘤(giant CAA,GCAA)[6]。
2 CAD表现研究发现,CAD多位于心外膜冠状动脉中,最常见于左前降支近端和右冠状近端,其次为左主干冠状动脉、回旋支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远端[7]。
川崎病抗血栓治疗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川崎病抗血栓治疗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川崎病是儿科急症,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
目前认为与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但也有一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触发因素。
川崎病的治疗主要是高剂量头孢菌素和大剂量甲泼尼龙,但对于高危患者,还需要用抗血栓治疗药物来防止血栓形成。
然而,每个患者对于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一些患者存在药物不良反应,这与个体的基因多态性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川崎病抗血栓治疗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川崎病抗血栓治疗药物主要是阿司匹林,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防止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
但是阿司匹林长期使用会出现一定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出血和肝损伤等。
因此,有一些研究侧重于探讨阿司匹林抗血栓治疗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药物副作用的关系。
相关研究表明,CYP2C19酶基因的多态性是影响阿司匹林代谢和药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CYP2C19酶基因有三种主要等位基因:星型(*)1、(*)2和(*)3,其中星型1为野生型,星型2和星型3为突变型。
该基因突变会影响CYP2C19酶的活性和生物可利用度,从而影响阿司匹林的代谢和药效。
研究表明,突变型CYP2C19基因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比如胃肠道出血。
因此,对于这些患者,在进行阿司匹林抗血栓治疗时,需要更加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监测患者的临床反应。
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P2Y12受体基因的多态性也与血小板抑制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副作用有关。
这一基因存在许多突变,可能会影响其受体的表达量和生物活性,从而影响血小板的抑制作用。
研究发现,存在P2Y12基因突变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加高剂量的血小板抑制剂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会增加药物副作用的风险。
总之,基因多态性是影响川崎病抗血栓治疗药物治疗效果和副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基因型选用最适合的药物剂量和监测患者的临床反应,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也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基因变异的生物学机制,以便在未来开发更具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川崎病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川崎病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研究进展郭红梅【摘要】川崎病属于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该病的主要病变为全身血管炎,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心血管系统损害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可以形成冠状动脉瘤及冠状动脉扩张,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小儿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然而,川崎病的发病机制及病因目前仍没有明确的定论,很多学者的研究结果认为该疾病与多种细菌、病毒感染有关,发病机制与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化、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等有关.【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5(021)023【总页数】4页(P4260-4263)【关键词】川崎病;病因;发病机制【作者】郭红梅【作者单位】天津市黄河医院儿科,天津3001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4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于1967年由日本川崎富首次报道,属于自限性、急性全身血管炎,该病常见于年龄不超过5岁的婴幼儿。
川崎病的临床特征主要有颈部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口腔黏膜病变、球结膜充血、长时间发热、多形性皮疹、手足硬性肿胀伴指尖脱屑。
心血管系统损害是川崎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可以形成冠状动脉瘤及冠状动脉扩张。
相关研究显示,川崎病患儿没有及时接受治疗进而发展成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为15%~25%[1]。
在发达国家或地区,最为常见的婴幼儿获得性心脏病为风湿热,但近年来随着川崎病发病率的上升,川崎病已成为婴幼儿最为常见的导致获得性心脏病的原因之一,同时亦有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川崎病同样有可能成为成年人缺血性心脏病的威胁[1]。
此外,国外亦有研究表明,川崎病也是小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2]。
而且,在许多国家随着川崎病诊断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川崎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现就近年来有关川崎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提示该病与感染有关。
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是颈部淋巴结肿大、多形性皮疹、口腔黏膜病变、球结膜充血、发热,特点是复发率低、自限性低,这些特点和表现与感染性疾病的特点和表现基本相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ogressinthemechanism andtreatmentofcoronaryarterythrombosiscausedbyKawasakidisease LiangQiuyue,LiuXiaoyan.DepattmentofCatdiology,theChildten'sHospitalofChongqingMedicalUnivetsity,Chongqing400014,China
【Abstract】 Themechanism ofcoronaryarterythrombosis(CAT)causedbyKawasakidiseaseisnotclear yet.Endothelialinjury,hypercoagulabilityandhemodynamicchangeofcoronaryarteriesarenow consideredas themaincausesinrecentstudies.AsTheclinicalsymptom ofacutethrombuscausedbyKawasakidiseaseisunconspicuous,cardiacultrasoundshouldbeuseactivelyandthrombolytictherapyshouldbeperformedwithin12 hoursafterthrombusformationortheonsetof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Interventionorintravenousthrombolysisarebothprovedtobeeffective.Treatmentwithoralantitplateletdrugs,suchasaspirin,combinewithwarfarinissuggestedtorelieve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inthechronicphase.Theadversereactionsofantithromboticandanticoagulantdrugsshouldbemonitoredthoughtheyareminor.
【Keywords】 Kawasakidisease;Thrombosis;Endothelialcell;Treatment Fundprogram:the“TwelfthFive-yearPlan”ofNationalKeyTechnologyR&DProgram(2012BAI03B03)
川崎病是以全身中、小动脉炎为病理改变的一种 自限性疾病,其主要危害是冠状动脉损害,近年来已 逐步成为我国后天性心脏病 的主要 原因[1]。有长 期 随访显示,川崎病并发巨大冠脉瘤 (giantcoronary arteryaneurysm,GCAA) 患儿约 23%发生急性心肌 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约 6% 患 儿最 终 死 亡,其 原 因 多 为 血 栓 导 致 的 冠 状 动 脉 闭 塞[2]。随着对川崎 病冠状 动脉 病变 认识 的加 深,冠 状动脉血栓 (coronaryarterythrombosis,CAT)检出 率越来越高,而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治疗方案 尚未完善。本 文就 这两 方面 近期 研 究 的 进 展 进 行 综述。 1 川崎病 CAT形成机制
2 川崎病 CAT的预防及治疗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易形成血栓,需要
长期的抗凝治疗,以预防 CAT,部分已合并 CAT者 应进行溶栓治疗,直接阻止其导致的心肌缺血、心肌 梗死[21]。目前尚无规范的川崎病 CAT预防及治疗指 南,临床推荐指南多参照已知的川崎病病理改变、回 顾性的病 例报 道以 及成 人处 理冠 状动 脉病 变的 经 验[22]。根据冠 状 动 脉 病 变 的 严 重 程 度, 治 疗 方 案 可 分为:单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或氯吡 格雷的抗血小板治疗;或抗小板联合抗凝治疗,通常 是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或低分子肝素[23]。 2.1 抗血小板治疗 主要药物为阿司匹林,同时推 荐联合应用小剂量其他抗凝药物如双咪达莫、氯吡格 雷等[21,23]。 2.1.1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儿科最常用抗血小板 聚集药物,也是治疗川崎病首选用药。急性期阿司匹 林抗炎剂量:美国指南推荐 80~100mg/(kg•d),日 本指南推荐 30~50mg/(kg•d),国内剂量不很一致。 热退后阿司匹林逐渐减量为 3~5mg/(kg•d),以达 到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但如何减量 目前仍有争 议[21-22]。 依 据 是 否 合 并 冠 状 动 脉 病 变 及 其严重程度不同,小剂量阿司匹林疗程不同。对没有 冠状动脉病变解剖形态异常者,建议持续应用 3个 月,对有冠状动脉扩张或 CAA者,应持续服用,直 到冠状动脉病变消失 。 [21,24] 2.1.2 氯吡格雷 该药在儿童中的用药经验有限, 尚无明确适应证,对于冠状动脉多支受累或者复杂的 动脉瘤,推 荐 联 用 阿 司 匹 林 和 氯 吡 格 雷 [23]。有 报 道 氯吡格雷安全有效的儿童剂量是 1mg/(kg•d),这也 是美国及日本指南推荐剂量,同时推荐在使用时定期 检测肝、肾功[21-23]。少 量 报 道 显 示, 氯 吡 格 雷 联 合 阿司匹林应用可使皮肤易碰伤,而氯吡格雷联合华法 林应用可出现 鼻 衄 和 胃 肠 道 出 血 等 并 发 症[25]。 有 学 者对 0~24个月患有心脏疾病儿童的研究显示,应用 0.2mg/(kg•d) 氯 吡 格 雷 者 [其 中 80% 同 时 应 用 9mg/(kg•d) 阿 司 匹 林] 其 抗 血 小 板 水 平 接 近 于 75mg/d的成人剂量, 即 成 人 抗 冠 状 动 脉 血 栓 的 标 准 剂量,而无严重出血相关并发症发生[26]。 2.1.3 双嘧达莫 为抗血小板的二线用药,推荐剂 量为 2~5mg/(kg•d)[21-22,24],不推荐单独应用,需 与阿司匹林联用,或者用于有阿司匹林禁忌证及感染 水痘或流感病毒需暂时停止阿司匹林治疗时 , [21] 其 在川崎病患儿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报道少见。 2.2 抗凝治疗 出现以下 1项即为应用抗凝药物治 疗的指征[21,24]:有中等或巨大 CAA、有冠状动脉迅
•214•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6年 3月第 43卷第 3期 IntJPediatr,Mar2016,Vol.43,No.3
改变 与 上 述 细 胞 因 子、 细 胞 内 信 使 表 达 紊 乱 有 关[5-6]。川崎病患儿炎症反应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还 与内皮细胞表面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及胞外受体 钙粒蛋白 C表达上调有关,它们可通过诱导内皮细 胞中炎症相关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1 增加,造成 内 皮 细 胞 的 炎 性 损 害, 抑 制 内 皮 细 胞 增 殖,诱导内皮细胞凋亡[7]。 1.2 血流状态改变 川崎病 CAT主要发生于 CAA 患者[8-11]。Sengupta等[12]模拟了 CAA及正常冠状动 脉的血流动力学,发现 CAA附近存在血液反流,该 处血管中的微粒滞留时间为正常模型的 3.8倍左右, 提示 CAA附近血流减慢,并产生涡流 因 子 蓄 积 创 造 了 条 件,促进了血栓形成,而血流缓慢还可导致内皮细胞 缺氧坏死,进一步促发凝血反应。此外,该研究还发 现,CAA处的剪切力较正常冠状动脉低,这与 Ohkubo等 [13]的研究结 果一 致,他 认 为 剪 切 力 的 降 低 与 血流减慢均可导致 CAT的形成。 1.3 血液凝固性增加 1.3.1 血小板数量增加与活化 川崎病急性期血小 板数量明显增加,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 均增高,提 示 血 小 板 代 谢 活 跃, 黏 附 力 和 聚 集 力 增 强,增加了血小板聚 集机会[14]。川崎病 急性期血小 板处于活化状态,在未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 药物的情况下,其活性可持续 2~3月,被激活的血 小板,膜内磷脂成分转移到表面,为凝血因子提供结 合位点,增加了促凝 活性[15]。血小板活 化后能释放 血小板源 性 微 粒, 血 小 板 源 性 微 粒 具 有 比 血 小 板 多 50~100倍的促凝活性,参与促进血栓形成 。 [16] 1.3.2 凝血相关因子的改变 川崎病血浆中纤维蛋 白原增多[17],不但增加了血黏度,而且 作为重要的 凝血因子,在凝血酶的作用下,最终形成纤维蛋白凝 块直接参与凝血过程。有报道显示,因闭塞性血栓形 成猝死的川崎病患儿存在组织因子的暴露,证实其与 血栓形成相关[18]。川崎病急性期存在凝血因子 VⅡ 和 VⅢ的高水平表达[19],直接参与血栓的形成。川 崎病急性期还伴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增高 , [19] 虽 然尚无证据显示其与血栓形成有直接关系,但它可与 VⅢ因子结合使其活性变得更稳定,可能也有一定促 凝作用。 1.3.3 其他因素 川崎病血脂代谢异常,发生冠状 动脉损害的患儿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 蛋白 B明显升高[20],血浆中脂类及脂蛋白增多可使 血黏度增高,也可促进红细胞变性和聚集,从而增加 血栓形成风险。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6年 3月第 43卷第 3期 IntJPediatr,Mar2016,Vol.43,No.3
•213•
•综述•
川崎病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梁秋月(综述) 刘晓燕(审校)
【摘要】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血栓形成(coronaryarterythrombosis,CAT)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内 皮细胞损伤、血液高凝状态以及冠状动脉扩张所致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其主要原因。川崎病 CAT急性期常 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需积极行心脏超声监测,在血栓形成 12h内或合并急性冠脉阻塞时需进行溶栓治疗, 介入或静脉应用溶栓药物均有不同程度效果。血栓形成后慢性期应用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等口服药物可 减少心肌梗死发生,提高远期存活率。在推荐剂量内使用溶栓及抗凝药物时较少发生不良反应,但仍需严 密监测出血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