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号、不等号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教学目标
1.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的数学符号;
2.能够正确读读写大于号和小于号;
3.能够运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进行简单的比较操作。
教学内容
1.大于号和小于号的概念;
2.大于号和小于号的表示方法;
3.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应用。
教学重点
1.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符号;
2.掌握大于号和小于号的表示方法;
3.理解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应用范围。
教学难点
1.理解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应用范围;
2.正确读写大于号和小于号。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出示图形,让学生尝试用语言描述大小关系,引入大于号和小于号的概念。
2. 讲解(10分钟)
教师给出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符号,让学生正确读读写这两个符号,简单介绍大
于号和小于号的表示方法。
3. 练习(15分钟)
让学生根据所给的数字找出大小关系,判定大小关系后填上大于号或小于号。
4. 拓展(15分钟)
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实例,并判定大小关系,运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进行比较。
5. 小结(5分钟)
让学生回顾学习内容,总结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应用方法。
教学评估
通过搜集学生练习题的答案,评估学生是否掌握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应用方法。
参考资料
1.《幼儿数学教育指南》
2.《幼儿数学教育教程》。
《认识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幼儿园课件
《认识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幼儿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数学启蒙》教材的第二章节《比较大小》,详细内容涉及认识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并能够运用这些符号进行比较物体的数量大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的含义,并能够运用这些符号进行比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掌握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的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水果图片、动物图片等。
2. 学具: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卡片,水果、动物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水果店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水果,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图片中各种水果的数量吗?”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发放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教师通过举例,讲解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的含义。
(3)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加深对符号的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进行比较。
例题1:比较3个苹果和2个香蕉的数量。
例题2:比较5个小朋友和5个椅子的数量。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题1:比较4个橙子和3个橙子的数量。
练习题2:比较6个铅笔和6个橡皮的数量。
5. 小组讨论(5分钟)(1)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如何运用这些符号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讨论成果,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的含义。
2. 比较物体的数量大小。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教案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教案Teaching plan of recognizing greater than sig n, less than sign and equal sign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
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
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
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3页,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
教学目标:1.在“拔河”的情境中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及相
等关系,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通过学具操作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并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这
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能正确描述数的大小;
3.参与观察、操作等实际活动,初步体验“数感”;
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亲切感,乐于参加数学活动,愿意提出
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看图比出多少,并能够按要求画图。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地使用“>”、“”“9或者
94 4”、“□□9读作:10大于9
大于号
10=10 读作:10等于10
等号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课件PPT
建立等量关系
等号用于表示两个量相等 ,有助于学生理解数量的 等价关系。
培养数学思维
通过学习大于号、小于号 和等号,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 数学素养。
课件目标与期望效果
知识与技能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的 基本概念和用法,能够正确运用它们 进行比较和计算。
鼓励表扬
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正确回答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自信心。
06
拓展延伸:不等式概念引入
不等式定义及性质介绍
定义
用不等号(<、>、≤、≥、≠)连接 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性质
不等式具有传递性、可加性、可乘性 等基本性质。
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举例
1 2 3
商品打折
购买商品时,不同数量的商品可能享受不同的折 扣,通过不等式可以计算出最优惠的购买方案。
要求学生将解答过程和结果记录在作业本上,以便教师批改和反馈。
感谢观看
THANKS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使他 们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 用价值。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生动的动画和实例,帮助学生理 解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的实际应用 ,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02
大于号基本概念及用法
大于号定义与特点
定义
大于号是数学中用来表示两个数 之间大小关系的符号,通常用">" 表示。
大于号和小于号都是开口朝左,尖角朝右,等号用两条平行线表示。
运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进行比较和排序
通过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这些符号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学生对自己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 行自我评价,包括知识掌握情况 、课堂参与度、问题解决能力等
《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大班数学教案精选7篇
《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大班数学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作者分享了7篇《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大班数学教案,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大于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3页,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
教学目标:1、在“拔河”的情境中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及相等关系,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通过学具操作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并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能正确描述数的大小;3、参与观察、操作等实际活动,初步体验“数感”;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亲切感,乐于参加数学活动,愿意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看图比出多少,并能够按要求画图。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地使用“”、“”和“=”。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学生动手操作法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小旗、绳子、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学导思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玩过许多游戏吧,哪位小朋友玩过拔河的游戏,能说说这种游戏怎样玩吗?今天啊,有一个班的小朋友正在玩拔河游戏,他们想请咱们班的同学一起一起去看看,好吗?(教师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探求规律1.学生观察图片,思考:(1)你观察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你想问些什么?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如果学生在数人数时是两个两个地数的应该鼓励。
(2)为什么比赛还没有开始呢?引导学生从两边的人数不一样来分析这个问题。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我们可以用小棒来代表拔河的小朋友,怎样摆才能够让别人一下子就看出哪边拔河的人多?看着摆好的图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10人,二组9人,让学生观察有什么问题。
然后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两组的人数。
(板书:1.数一数2.一个对一个)现在两个小组的人数不一样多,不能进行比赛,要怎样才行呢?(学生讨论)结果:将9人的一组又添上一人。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号 教案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号 | 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等号(=)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大于号(>)、小于号(<)、等号(=)的认识和运用。
2. 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判断。
3. 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于号(>)、小于号(<)、等号(=)的认识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判断,以及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课件展示一系列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体数量,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判断。
2. 新课导入:介绍大于号(>)、小于号(<)、等号(=)的概念,并通过PPT课件展示相应的符号和实物,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符号的用法。
3. 案例分析: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数学题目,让学生运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进行解答,引导学生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
4. 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本上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大于号(>)、小于号(<)、等号(=)的认识和运用。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大于号(>)、小于号(<)、等号(=)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回家后完成。
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书写本节课的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号。
2. 在黑板上书写大于号(>)、小于号(<)、等号(=)的概念和用法。
3. 在黑板上展示一些与大于号(>)、小于号(<)、等号(=)相关的数学题目。
认识等于号、小于号、大于号
第五单元课题认识=、>和<第课时总第个教案教学内容:第18-19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认识到“=”、“>”和“<”是在比较中得出的,理解“=”、“>”和“<”的意义、写法和用法,会用“=”、“>”和“<”表示5以内两个数的关系。
2.帮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逐步培养探索的意义、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理解“=”、“>”和“<”的含义;正确运用“=”、“>”和“<”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主题情境图,动物头像图学生: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塑料学具若干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有一天,森林里热闹了起来,原来呀——“森林运动会”开幕了。
(出示主题图)2、提问:瞧,有哪些队的小动物参加了比赛?你能知道他们每队各有多少名队员吗? (学生数一数汇报)小朋友们,你们从中能知道些什么呢?(松鼠队队员最多;小熊队队员最少;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
)二、探究交流1、教学“=”。
讲述:刚才有小朋友说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是不是这样的呢?让我们将它们排一排、比一比就知道了。
提问:小兔队有几只?(4只)贴出4只兔。
小猴队有几只?(4只)对应贴出4只猴。
提问:一个对一个地比,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小兔和小猴同样多;4个对4个正好同样多;4和4相等……)提问:4和4相等,我们可以在4和4中间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讨论交流,说明:像“=”这样的符号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的名字叫等号,4=4读作:4等于4。
(板书)学生齐读,观察“=”号的写法。
(上下两横对齐一样长)教师示范写法,学生描红。
学生操作:先摆几个○,再对应摆同样多的△,然后写一写,说一说几等于几。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 大于号、小于号 和等于号》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及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比较大小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于符号的认知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一些比较大的符号,如“>”、“<”,但对于这些符号的数学意义还不太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符号。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能够运用这些符号进行简单的比较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及应用。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在数学中的作用,能够运用这些符号进行实际的比较大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运用游戏和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卡片,用于游戏和操作。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用于画图和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入课题,如“小猴子和 crocodile 赛跑”的故事,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比较大小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然后,教师用具体的例子解释这些符号的含义,如“3 > 2”表示“3大于2”。
《认识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组织了数学活动《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通过活动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特点,知识内容单调枯燥,思维训练比较严格,因此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我利用学生熟悉的小兔形象,喜欢的情境游戏引入课题,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激励学生去学习新知识。
由于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和概括能力较差,借助各种教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是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
形象直观去观察比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发现,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时时用儿歌去引导学生用身体去感知大于号和小于号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表演游戏这一环节,学生在感受的过程中记住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开口方向,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由此可见,在数学活动中,通过实物、教具材料或设计情境让学生获得直接具体的感知,既能使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又能促进学生对事物有较全面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很好。
《认识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幼儿园课件
《认识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幼儿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数学教材第三单元《比较与排序》的第一课时,详细内容为认识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能够理解这三个数学符号的含义,并学会使用它们进行比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并掌握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的含义及用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的含义。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运用符号进行比较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卡片、磁性白板、磁性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剪刀、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水果卡片,邀请幼儿上台选择两张卡片进行比较,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哪个水果大,哪个水果小。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磁性白板,在白板上贴出两个水果卡片,如一个苹果和一个橙子。
教师指出:“这个苹果比这个橙子大,我们用大于号(>)表示。
”然后,教师再展示两个相同的水果卡片,解释:“这两个水果一样大,我们用等于号(=)表示。
”教师展示一个橙子和一个苹果,说明:“这个橙子比这个苹果小,我们用小于号(<)表示。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幼儿用书,让幼儿在书中找到相应的练习题,引导幼儿运用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进行比较。
4. 小组活动(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一些大小不同的水果卡片和磁性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
教师要求每组幼儿将水果卡片按照大小进行排序,并用磁性符号表示。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小组活动中的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在磁性白板上,左边写“苹果”,右边写“橙子”,中间分别用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表示。
《认识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幼儿园课件
《认识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幼儿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数学初步》第三章节的内容,详细讲解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的概念及应用。
通过具体形象的例子,让孩子们理解这三个数学符号的意义,并能够熟练运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幼儿掌握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的含义,能够正确区分和运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的含义及运用。
难点:让孩子们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运用这些符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图片、卡片等。
学具:画笔、画纸、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小动物们参加运动会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图片中的小动物,并引导他们比较小动物们的高低、胖瘦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小动物们参加跑步比赛为例,讲解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的含义。
如:小兔子的速度比小乌龟快,表示为小兔子>小乌龟。
3. 随堂练习(15分钟)发给孩子们卡片,卡片上印有不同的小动物和物品。
让孩子们分组进行比赛,用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比较卡片上的物品。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三个符号(>、=、<)并标注名称。
2. 旁边附上例题和图片,方便孩子们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与父母一起找出家里的大小、长短不同的物品,用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进行比较,并将结果画在纸上。
2. 答案:无标准答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掌握了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的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引导孩子们运用这三个符号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大班数学: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大班数学: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掌握各种数学符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其中,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介绍这两个符号的含义和运用方式,帮助大班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大于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大于号(>)是一种常用的数学符号,表示的是“大于”的意思。
具体而言,当一个数值比另一个数值大时,就可以用大于号进行表示。
例如:5 > 3上述式子的意思是:“5大于3”。
在数学中,大于号还可以与等于号(=)联合使用,表示“大于等于”的意思。
例如:4 >= 4上述式子的意思是:“4大于或等于4”。
对于大班学生而言,掌握大于号的使用非常重要。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用大于号进行解答。
例如,一件衣服原价100元,现在打8折,问现价是否大于60元?我们可以用大于号表示:100 × 0.8 > 60,也就是说,原价打折后的价格确实大于60元。
二、小于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和大于号不同,小于号(<)表示的是“小于”的意思。
具体而言,当一个数值比另一个数值小时,就可以用小于号进行表示。
例如:3 < 5上述式子的意思是:“3小于5”。
同样地,小于号还可以与等于号联合使用,表示“小于等于”的意思。
例如:4 <= 4上述式子的意思是:“4小于或等于4”。
和大于号一样,小于号的使用也非常广泛。
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用到小于号进行比较和判断。
例如,一道小学生常见的题目:如果小明有4只苹果,小红有6只苹果,那么小明比小红少几个苹果?我们可以用小于号来表示:4 < 6,也就是说,小明比小红少2个苹果。
三、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区别和联系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区别在于它们所表示的大小关系不同。
大于号表示前面的数值比后面的数值大,小于号则表示前面的数值比后面的数值小。
此外,它们还有一个重要的关系:互为反义词。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识“大于号 小于号 等于号”数学符号
《认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从儿童熟悉的、乐于从事的分发“吃的食物”的过程中,经历把“同样多、多些、少些”等概念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渗透“一一对应”的教学思想。
学情分析:在学生知道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基础上,认识“>”“=”“<”这几个数学符号。
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了解“>”“=”“<”等数学符号的含义,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会用“>”“=”“<”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出示课本教学情境图,了解数字信息。
今天是小熊猫的生日,他的一些好朋友都来祝贺了。
小熊猫准备了一些丰盛的午餐来招待大家,小熊猫是怎样过生日的?是怎样招待大家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学生观察了解数学信息。
2、汇报交流。
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有选择的出示准备好的各种图片,(把个数相同的贴在一起,为下一步学习做准备。
)4只小兔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4个萝卜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3只小猴图片可以用数字3表示4个桃子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3只小熊猫图片可以用数字3表示4棵竹子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5个香蕉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3、教师引导,提出问题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数学方面的信息,如果让你帮小熊猫分食物?你准备怎样分?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认识等号(1)学生汇报,把兔子和萝卜作比较,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用数的方法来比较,兔子有4只,萝卜有4个,所以兔子就和萝卜同样多。
(2)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方法进行比较。
(3)认识“=”师:兔子有4只,萝卜有4个,所以兔子就和萝卜同样多。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教学设计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教学设计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教学设计4篇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教学设计1本节课,在学生熟悉的、乐于参与的分发食物的过程中,经历把“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经验用数学符号>===一、教学目标:1、经历把“多”“少”和“同样多”等语言抽象为数学符号的过程。
2、了解>、=和3、在看图讲故事和分食物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关心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认识>、=和(二)教学难点:了解>、=和三、教学准备:熊猫请客动画片,主题图挂图和各种动物图片和水果图片。
四、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今天是小熊猫的生日,他的一些好朋友都来祝贺了。
小熊猫准备了一些丰盛的午餐来招待大家,小熊猫是怎样过生日的?是怎样招待大家的?请大家看动画片,然后把你了解到的信息编成故事讲给你的小伙伴,好不好?师:教师放动画片。
生:学生认真观看动画片,看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编的故事。
班内挑选一名讲得最棒的同学,给全班小朋友讲一讲。
设计意图:熊猫过生日请客的情境生动有趣,使学生们在情境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自主参与学生的欲望。
(二)探究与体验:1、等号师:教师出示主题图挂图并提出探究问题,在小熊猫请客的故事中,你发现了哪些与数有关的知识?生: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后汇报:(适当多找一些学生说)有3只小熊猫,3只小猴,4只小兔;小熊猫准备了4个香蕉,4个桃子,4个萝卜,小熊猫的家里有4棵竹子……设计意图: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比多少的一些方法,加深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的概念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经历把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再抽象出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
师: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有选择的贴出准备好的各种图片,(把个数相同的贴在一起。
)4只小兔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4个萝卜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4个桃子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3只小猴图片可以用数字3表示;3只小熊猫图片可以用数字3表示;4棵竹子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4个香蕉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
幼儿园大班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数学教案范例5篇
幼儿园大班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数学教案范例5篇幼儿园大班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数学教案1[设计思路]幼儿起初对大于和小于不好理解,有一简单的方法,就是只要让幼儿记住〉和〈的开口方向,通过唱歌和身体姿势来感知,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领会大于和小于,这样就容易多了。
[活动目标]1、认识大于〉和小于〈,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塑性。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2、数字娃娃1-103、数字卡4、猴子头饰40个[活动过程]一、导入课题:认识〉和〈1、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出示课件)春天来了,蜜蜂和蝴蝶都飞来了,你们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并出示相应的数字卡,它们之间能不能放=号(不能)那么我们可以在它们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那边的数字大,那边的数字小,我们给这个符号起个名字叫大于号〉,像张着大嘴巴,朝着大数笑,它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
2、春天来了,不但蜜蜂和蝴蝶飞来了,你们看,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小蝌蚪出来干什么了鱼儿在水里快乐地游着,(出示课件)你们数一数,有几条小鱼、几只小蝌蚪,并出示数字卡,它们之间能不能放=号那么我们可以放上一个别的符号,这个符号叫小于号〈,它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
3、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熟记大于号和小于号(你们看一下,不管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开口方向都朝着什么数(大数)尖尖的屁股朝着什么数(小数),让幼儿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出示课件) 二、表演游戏:两个小朋友戴上数字娃娃的头饰,另一个小朋友用身体姿势表演大于号和小于号。
三、巩固练习:(出示课件)每人一张练习题,做完后进行订正。
四、游戏:击鼓传包。
鼓声停止后,包落在谁的手里,就和他的同桌从包里拿出两张数字卡片,大数幼儿先说几大于几,然后小数幼儿再说几小于几。
五、游戏《小猴学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