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道德情感提高课堂效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道德情感提高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1【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052-02

道德情感是人们用自己所认识和掌握的道德规范去衡量别人或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时产生的态度体验。而道德情感的培养在道德素质的培养中尤为关键,它在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中起着产生道德行为和进行监督的重大作用,是架设在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间的桥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实施情感教育有双重目的:一是发挥道德情感在教学中的功能,即通过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和调动,活化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保证学生道德认识和行为等教学目标的落实;二是充分体现道德情感自身独有的教育价值。即通过教育促进学生稳定、健康的情感品质的形成。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中把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作为品德课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品德课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一门主要学科,作为教者,如何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挖掘教材内容去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以下三方面浅述自己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方面的一点想法和做法。

一在声情并茂中诱发孩子的道德情感

教师的情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教师必须善于挖掘教育因素、捕捉教育时机,充分表达自我情感和态度,进而“以情感人”。为了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必须在每堂课的教学中,持之以恒地对学生情感进行定向培养。以情感教育目标为导

向,在教学全过程中整体实施。学生的道德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教学中怎样把这种真挚的“情”传递给学生呢?设置具有教育意义的道德情境,能有效地使学生“触景生情”。我认为:课前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揣摩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方式。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提问,一幅图画的展现,在备课时都要精心设计,然后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把这些情感巧妙地传递给学生,使其产生确信感。比如,四年级下册《伸出我的手》,在讲到燕燕因为家里贫穷要辍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我强调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的学习多么快乐,但是,每当你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沉浸在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中时,你可曾留心过:我们身边还有一些生活艰难和不幸的人群!我有感情的讲述燕燕的倾诉。听完燕燕的倾诉,我适时的提问: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为什么燕燕跑出家门后才放声痛哭?你知道她现在内心

最需要的是什么吗?你们愿意帮助她吗?那就让我们伸出自己温

暖的手去帮助她吧,我们可以为她做什么呢……学生此时的情感被彻底激发出来,纷纷举起了小手,谈了自己的想法。在班级里,你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得到帮助后心里怎么想的?或者,你帮助过别人吗?帮助别人后心里又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此时,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孩子们的脸上时时露出幸福的微笑。最后在儿歌《熊猫咪咪》(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请让我来关心你,就像关心我们自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丽……)中结束了这节课。孩子们的情感在教师那声情并茂的讲述中被诱发了

出来,幼小的心灵打下了“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烙印。

二在生活体验中丰富孩子的道德情感

生活世界是蕴藏着丰富的价值和意义的世界,它不仅是构成学生的各种道德认识素材的主要源泉,也是他们道德践行的土壤,更是他们形成个性和获得品德发展的基础。让孩子回归生活,体验生活,使之成为道德的选择者、理解者、实践者,让孩子自己创造德育环境,成为道德的探索者、创造者,这是丰富学生道德生命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使学生多方体验和感受,才能为其道德情感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提供契机。比如,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爱我家》,孩子们通过学习“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以及“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在“向爸爸妈妈献孝心”这一活动中,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家庭作业——给妈妈洗脚。并请家长反馈信息,下节上课时把感受说出来,让大家听听。孩子们听了,议论纷纷,有的惊讶,有的高兴,还有的用小手捂住鼻子……

又到我上课的时候,走进教室,发现孩子们一个个喜气洋洋,心想看来家庭作业完成得不错。

杨孝睿第一个发言:“晚上,我给妈妈盛了一盆水,把洗脚毛巾也拿了过来。妈妈很惊讶,我左搓搓,右摸摸,还学着小时候妈妈给我洗脚的样子,把每个脚丫都洗了一遍。我一边洗一边想,妈妈给我洗了多少年脚,是多么辛苦呀,我现在还小,不能帮妈妈做多少事情,可我要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妈妈,让妈妈永远开心快乐!”他的话语真挚,句句透出浓浓的亲情,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热

烈的掌声。

杜明荣接着说:“晚上妈妈回到家,她很累,坐在沙发上,我倒了一盆清清的温水,端到妈妈跟前,帮她脱掉了袜子说,妈妈,我帮你洗洗脚。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说,荣荣长大了,懂事多了。听着妈妈的夸奖,我心里热乎乎的……”

刘苏徽也不甘落后,平时极少发言的他勇敢地站了起来,声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响亮:“我先把妈妈的脚放在热水中泡一泡,然后用手搓了起来。妈妈不习惯,痒得直笑。我擦了一点香皂,把妈妈的脚洗干净了,抱着一闻还有香味呢。妈妈亲了亲我的脸,我心里美滋滋的。”他的小脸涨得通红,喜悦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

孩子们你一段,他几句地说着,教室里不时地响起阵阵掌声。听着孩子们的肺腑之言,我深深感悟到,那些空洞的说教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无力,孩子们已经用实际行动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一次小小的生活体验,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使得母子之情更浓了,家庭与学校感情沟通了,教师与学生关系融洽了,正所谓“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其实,爱很简单,它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生活中。

三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孩子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和道德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的,只有当人们对客观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才能引起强烈的情感体验,小学生的情感更是靠亲身体验后方能产生。老师不能只单纯地讲教科书,和孩子们

坐以论道,而应让他们能更多地参与活动,动手动脑,在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中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比如:小学生随手丢纸带、随意摘花,在课桌、墙壁上随意刻画……这些现象,学校禁止,班主任强调,班会上讲,晨会上说,可效果始终不尽人意。我在教学《我们的校园》(一年级上册)、《让校园更美丽》(二年级下册)、《别把花草弄疼了》(一年级下册)等课文时,不失时宜地带着学生走出课堂,甚至走出校园,拣一拣地上的垃圾,扶一扶倾斜的小树,闻一闻馨人的花香,擦一擦墙壁上的涂鸦……然后再回到教室进行讨论。由于这时讨论的问题来源于学生亲身活动,因而获得了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同时也明白了讲究卫生、爱护花木、保护环境的道理;再通过评比“环保小卫士”,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这样,学生不但实现了自身在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等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且还用自己美好的心灵感染、影响、提升了他人。在实践活动中,让他们去观察、去辨别、去思考、去判断,让他们在复杂的生活世界中用智慧的眼睛为自己打开一扇美德之门。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在品德课教学中,只要我们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以自身高尚的品行,真挚的情感,给孩子们精心创设能够激发、提升情感的条件,就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他们丰富健康的道德情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课程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