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精调(王树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38 可动心轨尖端前 1 m 轨距
C
39 可动心轨可弯中心后 500 mm 轨距
C
40 护轮轨缘槽宽度
B
41 查照间隔 1391 mm
A
42 可动心轨跟端开口距
C
导曲线部分轨距(尖轨趾至曲终点或辙
43
C
叉趾端 1/4、1/2、3/4 共 3 处)
44 辙叉跟端轨距
B
45 辙叉趾端轨距
B
46 尖轨各牵引点处开口值
3)先测量直线段线型,后测量曲线段线型,并对岔枕编号。 4)测量注意事项: 测量应注意天气条件的影响,大雾或高温均不宜测量
测量与施工应尽量错开进行,避免施工对测量准确性造成影响; 在道岔尖轨扳动到直股或侧股进行测量时,尖轨与基本轨、心轨 和翼轨要密贴,其缝隙应满足相关规定。 3、测量数据评估及调整量计算: 根据测量数据结果,对道岔轨道线型几何状态、平面位置进行评 估,计算出一个调整量,以确定道岔精调的方案。 在计算调整量时应注意道岔的几何形位在线路纵向和横向是相 互影响的,调整一个位置的几何形位,将引起邻近部分的几何形位发 生变化,当道岔线型良好,超限点很少时,可直接判定道岔线型的调 整量,否则宜使用精调软件或经过试算表反复试算寻求一个科学的调 整方案。 4、精调作业 1)钢轨左右位置调整 钢轨左右位置调整主要通过更换不同型号的偏心调整锥使方向 基准轨的平面位置和方向不平顺、轨距、轨距变化率满足要求。偏心 调整锥具有 0、+2、+4、+6、+8、+10、+12 七种型号,以 2mm 为一 级,道岔出厂时一般使用 0 号偏心调整锥。根据计算出的调整量确定 组合合适的偏心调整锥对对应枕木进行调整,更换时调整锥厚的一侧 与基板偏移的方向对应,在调整量小于 1mm 时可以不换偏心调整锥。 2)钢轨高低位置调整 钢轨高低位置调整通过变换不同的调高垫片来实现使高低基准 轨的高程位置和高低不平顺、水平、扭曲满足要求。调高垫片有 2、
B
允许偏差 ±1
2
尖轨尖端轨距
3
直线尖轨轨头切削起点处轨距
4
直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曲基本轨密贴
5
直尖轨其余部分与基本处密贴
6
直尖轨工作边直线度
7
直尖轨与曲基本轨间顶铁间隙
8
直尖轨各牵引点前后各一块滑床台板
9
直尖轨轨底与其余滑床台
10 曲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直基本轨密贴
11 曲尖轨其余部分与基本轨密贴
12 曲尖轨与直基本轨间顶铁间隙
削方向内分别与两翼轨密贴。
b、结合道岔直侧股水平调整,使尖轨和可动心轨于滑床板间间
隙不超标。
c、调整限位器位置使两次间隙对称均匀并满足技术要求。
d、轨撑的顶面应与翼轨轨头下颚密贴。
5、精调注意事项
1)道岔精调作业应遵循“先高低,后方向;先直股,后侧股;
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
2)辙叉区原则上不作调整。
距,偏差不超过 1mm。 距基本轨前端距离
表 4.7.1 FAKOP 线型距基线间距
弦高
距基本轨前端距离
弦高
①调整时,如果偏差较小,可松开岔枕螺栓,用起道机顶钢轨使基板位置进行适当偏移后再
拧紧岔枕螺栓。
②若偏差较大,可松开岔枕螺栓,用起道机顶钢轨使基板位置进行适当偏移如图 4.7.2,并
更换适当号数的调整锥后拧紧岔枕螺栓。
13 曲尖轨各牵引点前后各一块台板
14 曲尖轨轨底与其余滑床台
15 转辙器部分最小轮缘槽 65mm
16 尖轨限位器两侧缝隙偏差
17 直尖轨固定端支距
18 曲尖轨固定端支距
19 直尖轨跟端支距
20 曲尖轨跟端支距
21 尖轨跟端直股轨距
22 尖轨跟端曲股轨距
23 可动心轨辙叉趾端开口距
24 可动心轨辙叉咽喉宽
⑵轨检小车首次数据采集 用轨检小车先直股、后曲股逐根岔枕采集数据(具体见精调小车作业方法),并生成数
据报表。 ⑶根据报表分析制定调整方案。 ①根据小车采集的数据报表,首先利用专业软件生成高低调整量建议值。 ②根据小车采集的数据报表,在直基本轨上选取 2 个平面方向值接近的点做为方向初调基准 点(最好是在尖轨前以及基本轨跟端附近,且间距不小于 20m)。 ⑷高低调整:根据高低调整量要求,松开岔枕螺栓,用起道机将需要调整部位的基板抬起适 当高度(可以抽出调高垫板即可),更换合适的调高垫板后将基板缓慢落下并拧紧。
B
47 可动心轨辙叉第一牵引点处开口值
B
48 道岔全长
C
缝隙≤0.5 缝隙≤0.5
4 0 ±1 ±1 1 -0.5 ≥0 ±1
±1
±1 ±1 ±2 ±1 ±10
调整完毕后,移动弦线测量和调整,并使弦线交替重叠长度不小于 5m,直到直股方向(直
尖轨侧)调整完毕。
⑼以上述调整完的直股钢轨为基准轨,按前述方法检查并调整所有直股轨距。
⑽直股方向和轨距调整完毕后,调整曲股轨距,使曲股轨距符合要求。
⑽道岔各部位检查方法示意,如表 4.7.2
序 号
检测 项目
检测工具
表 4.7.2 道岔各部位检查方法
开口
尺
种量具均可使
距
用.
各种
使用测力扭距
螺母 测力扭距 扳 手 检 测 相 应
14 紧固
扳手
螺栓紧固力度
力度
是否达标
15 可动心轨辙叉咽喉宽测量方法同序号 12 16 心轨和翼轨密贴测量方法同序号 7 17 叉跟尖轨与短心轨密贴测量方法同序号 7 18 心轨轨底与台板缝隙测量方法同序号 10 19 心轨直股工作边直线度测量方法同序号 8 20 心轨轨腰与顶铁的缝隙测量方法同序号 9 21 叉跟尖轨轨腰与顶铁的缝隙测量方法同序号 9 22 心轨实际尖端至直股翼轨趾端的距离测量方法同序号 1 23 可动心轨辙跟端开口距测量方法同序号 15 24 尖轨、心轨各牵引点处开口值测量方法同序号 12
34 长心轨轨腰与顶铁的缝隙
A
±1
A
±1
A
缝隙≤0.2
B
缝隙≤0.8
A
密贴段 0.2,全长 1.5
C
缝隙≤0.5
B
缝隙≤0.5
C
缝隙≤1.0,不得连续出现缝隙
A
缝隙≤0.2
B
缝隙≤0.8
C
缝隙≤0.5
B
缝隙≤0.5
C
缝隙≤1.0,不得连续出现缝隙
A
≥0 65
B
±0.5
B
±1
B
±1
B
±1
B
±1
B
±1
C
注:当同一块基板上有 2 根钢轨时,优先保证直股钢轨高度 ⑸直基本轨方向调整:利用选定的基本轨的 2 个方向基准点用绷线器绷弦线,并调整弦线位
置,使这 2 点矢高为 100mm,如图 4.7.3。
图 4.7.1 FAKOP 线型调整基线安装示意图
⑹按表 4.7.1 中的数据检查并调整每根岔枕处弦线与基本轨非工作边侧面 16mm 线之间的间
检测方法
示意图
磁力拉环固定
1
道岔 全长
钢卷尺 弹簧秤 磁力拉环
钢尺末端,弹簧 称拉紧端头,使 用尺修正值确
认长度.
2
道岔 铺设 水平
轨距尺 轨道几何 状态测量
仪
观察气泡位置, 确认水平高差
.
3
道岔 方向
弦线 钢板尺 轨道几何 状态测量 仪
轨头侧面(正线 非工作边) 10 米 弦线 5 米交替测 量线高差.
测量采集数据
分析计算测量数据
通过调整软件或试
数
算表生成调整量
据
不
合
根据调整量现场调整
格
采集数据复核 数据合格
验收归档
2、道岔线型测量: 1)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测量道岔线型,测量时道岔前后应搭
接 30m。 2)全站仪依据 CPⅢ点在中心位置设站,对每个枕位对应的轨道
位置进行逐点测量,全站仪测量范围宜为 5~80m,两次设站重复测量 不应小于 5 点,重复测量区应避开转辙器及辙叉区。
注意:基板两边的偏心锥需号数相同。
图 4.7.2 线型调整时移动基板方式示意图
⑺直基本轨方向调整完毕后,再以直股基本轨为基准轨,检查和调整转辙器区域的直股轨距,
从而将直线尖轨的位置调整到位。
⑻在直线尖轨轨头刨切点后 1m 位置绷 30m 弦线,调整尖轨部分弦线到钢轨侧边的距离为
10mm,且使偏差不超过 1mm。以此为基准,调整尖轨后钢轨的位置,使弦高满足要求。30m
③轨向调整 轨向的调整以更换调整锥套为主,钢轨有现场不能调整的硬弯时应通知厂家整修或调
换。 ④通过增减顶铁调整片,调整尖轨、心轨顶铁间隙,并同时与调整轨距、支距相结合,确保
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可动心轨在轨头切削范围内应分别与两翼轨密贴、开通侧股时,叉跟尖 轨尖端与短心轨密贴。
二、道岔精调 1、道岔精调作业流程如下:
4
方正 差
支距尺 方尺 钢板尺
用方尺对正直 曲基本轨样冲 点并检查偏差 值.
轨距尺水平放
5
道岔 各部 轨距
轨距尺 轨道几何 状态测量
仪
置于测量点位 置处,使轨距尺 垂直于直股工 作边,测量两钢 轨之间最小距
离
尖轨 与基 6 本轨 密贴
塞尺
分别使用塞尺 中合适厚度的 尺片
7
直尖 轨工 作边 直线 度
弦线 钢 板尺
轨头侧面(尖轨 工作边) 10 米弦 线 5 米交替测量 线高差
尖轨 与基 本轨 8 间顶 铁间 隙
塞尺
使用塞尺中合 适厚度的尺片 逐一反复滑塞, 确认厚度,确认 缝隙.
尖轨 轨底 9 与滑 床台
塞尺
使用塞尺中合 适厚度的尺片 逐一反复滑塞, 确认厚度,确认 缝隙.
转辙
用卡钳在基尖
器部
一、道岔线型粗调
⑴轨检小车作业时基准轨的定义 ① 方向基准轨的定义,如图 4.7.1 所示。
侧股方向基准轨
直股方向基准轨
直股:以直尖轨为基准轨 侧股:以曲尖轨为基准轨 图 4.7.1 方向测量时基准轨的定义
② 高低基准轨的定义,如图 4.7.2 所示。
直股基高低准轨
侧股高低基准轨
直股:以直基本轨为基准轨 侧股:以曲基本轨为基准轨 图 4.7.2 高低测量时基准轨的定义
±1
C
±1
B
±1
A
缝隙≤0.2
B
缝隙≤0.8
A
缝隙≤0.2
B
缝隙≤0.8
B
缝隙≤0.5
C
缝隙≤1.0
B
缝隙≤0.5
C
缝隙≤1.0,不得连续出现缝隙
B
0.3/1 m,全长 2.0,不许抗线
C
缝隙≤0.5
35 短心轨轨腰与顶铁的缝隙
C
36 叉跟尖轨轨腰与顶铁的缝隙
C
37 心轨实际尖端到直股翼轨趾端的距离
⑾调整方法和调整顺序 ①钢轨左右位置、轨距、支距调整
扣件系统具有 0、2、4、6、8、10、12 等 7 种调整锥套,通过更换调整轨锥套可实现-12~ +12mm 的轨距调整,一般使用 2 号和 4 号。
②高低和水平调整 调高垫板分为 2、3、6、10mm 四种厚度,用以调整钢轨高低位置,一般使用 2mm 和 3mm。
3)为了减少调整工作量,应遵循减少调整值的原则,做到在调
整值最小的情况下使道岔各几何形位都满足要求。
6、精调完成后间隙工点联调,由电务部门完成调试,所以精调完成
以后,用轨道检测小车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包括位置、方向、轨距、
转换性、密贴等,如下表所示:
表 1 道岔平顺检验要求
序号
检验项目
特征 分类
1
道岔始端轨距
25 心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处密贴(直)
26 其余部位心轨与翼轨密贴(直)
27 心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处密贴(曲)
28 其余部位心轨与翼轨密贴(曲)
29 叉跟尖轨尖端(100 mm)与短心轨密贴
30 叉跟尖轨其余部位与短心轨密贴
31 心轨牵引点处轨底与台板间缝隙
32 心轨轨底与其余台板缝隙
33 心轨直股工作边直线度
轨之间滑动
10 分最
(16mm 工 作 边
小轮
处)确认最窄处
缘槽 卡钳、钢板 并量出数据.
尺、特制样
尖轨
板、卡尺
限位
测量限位器两
器两
11
边缝隙,确认偏
侧缝
差.
隙偏
差
道岔
导曲 12
线支
距
盘尺、 支距尺
使用支距尺测 量各个支距点 数据,方法如前 所述.
使用量具测量
辙叉
两翼轨工作边
趾端 钢板尺、卷
13
线之间距离,两
3、6、10 四种厚度,以 2mm 为一级,道岔出厂时一般使用厚度为 6mm
的调高垫片,故一般能实现钢轨在-4mm 和 26mm 之间调整。根据计
算出的调Hale Waihona Puke Baidu量确定组合合适的调高垫片对对应枕木进行调整。
3)密贴和间隔调整
a、通过增减顶贴调整片,调整尖轨、心轨顶铁间隙,并同时与
调整直侧股轨距相结合,确保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可动心轨在轨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