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达翻译理论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 丹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摘 要:作为一位学者,教师,创新者,和颇具影响的理论家,尤金.奈达在圣经翻译方面所产生的世界影响无人能及。由于
他的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圣经翻译和翻译理论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并由此被引入一个引人入胜而具有挑战性的领域。
关健词:奈达;翻译理论;功能对等
一、奈达的翻译理论
西方现代翻译研究的一大特点,是把翻译问题纳入语言学
的研究领域,从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义学、
符号学、逻辑学、人类学和哲学等不同的角度,试图对翻译研究
这个古老的课题赋予新的含义,增添新的内容,从而提出新的
研究方法、理论模式和翻译技巧。奈达(EuguneA.Nida)的理论
就是西方现代翻译理论研究领域中的突出代表。
奈达是一位世界知名的语言学家。他到过 96个国家,在
多所大学作过讲座,来中国有 13次之多。直至 2003年,在 89岁
的高龄,他还到非洲讲学。奈达在约 40年时间里,两百多次出行世
界各地,目的就是“要了解不同语言间顺利交流必然需要解决的语
言差异和文化差异问题”(《FascinatedbyLanguage》P7)。
奈达较之其他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在全世界更有影响
原因之一是,在自 1946年起的近 60年里,他周游了世界,帮助
译者解决了《圣经》翻译中的实际问题,而其他语言学家和翻译
理论家缺乏这种机会。他的 FascinatedbyLanguage一书记述了
他在南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北美、东欧、西欧的实际经历,
总结了他接触《圣经》翻译实际时遇到的种种问题。
奈达的第一本专著是《〈圣经〉翻译》(BibleTranslating),出
版于 1946年。最有影响的是《翻译的科学探索》(TowardaSci-
enceofTranslating),尽管一生与《圣经》翻译不分,但奈达并没
有翻译出版过《圣经》(《语言迷》(FascinatedbyLanguage),P135,
JohnBenjaminsPublishingCompany,2003)。严格说来,奈达不是翻
译家,而是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
二、奈达的三个翻译思想发展阶段
(一)描写语言学阶段,这是奈达翻译思想发展及其整个学
术活动的第一个主要阶段,时间从 1943年到 1959年。在这一
阶段,他的研究重点是语言的句法现象和词法现象。他不是把
语言差异当作语言之间不可逾越的障碍,而是当作相同本质的
不同现象来加以描写。在这一时期,奈达的学术活动由英语的
100 句法和词法的一般描写逐步转向多语种比较的具体研
究,特别
是有关对《圣经》翻译的研究。
(二)交际理论阶段,从 1959年到 1969年,这个阶段的研
究成就,对于确立奈达在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的权威地位,起
了非常关键的作用。1964年他出版了重要专著《翻译科学探
索》(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ng),此书的问世,可以说是奈
达翻译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对这一时期奈
达的基本翻译思想加以综述,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奈达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技巧,还是一门科
学。
2.把通讯论和信息论用于翻译研究,认为翻译就是交际。
这是奈达翻译思想第二阶段的主要标志,也是他整个思想体系
中一个最大的特点。
3.动态对等翻译观的提出。
4.就翻译过程而言,奈达提倡四步式,即:分析、转语(即传
译)、重组和检验。
社会符号学阶段 70年代开始,奈达对他的他的翻
译理论进行一系列的修改和补充,在原类基础上进一步发挥,
把其有用成分纳入了新的社会符号学的模式。1986年出版的
《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FromOneLanguagetoAnother)一
书中有奈达主笔的部分较完整的反映出了奈达 80年代以来的
研究成果,是第三发展阶段的代表作。这一著作有以下四点改
变和发展。
1.强调译文有关的一切都具有意义,其中包括言语形式。
2.指出语言的修辞特征在语言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
3.以“功能对等”取代“动态对等”,从而使其含义更清楚。
4.逐步采用社会语言学和社会符号学的方法来处理翻译
问题。他认为,必须把语言看作一种符号现象,对他进行解释时
不可脱离它的社会环境。并把意义重新区分为修辞意义、语法
意义和词汇意义,各类意义又分为所指意义和联想意义两个层
次。
三、奈达的理论贡献
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用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
了解。他坚持认为:任何能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都能够用另
一种语言来表达;在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
语,以适当方式重组原文形式和语义结构来进行交际。
(一)奈达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尊重接受语的特
征,不要一碰到困难就想自己创造语言,而要尽可能地挖掘接
受语的表达潜力。并提出“最切近的自然对等”即“动态对等”。
1969年,在与查尔斯·泰伯合写的《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一书
中,奈达将“动态对等”换了说法,叫“功能对等”(functionale-
quivalence)。他解释说:
“Translatingmeanscommunicating,andthisprocessdepends
Onwhatisreceivedbypersonshearingorreadingatranslation. Judgingthevalidityofatranslationcannotstopwithacomparison
ofcorrespondinglexicalmeanings,grammaticalclasses,andrhetor- icaldevices.Whatisimportantistheextenttowhichreceptorscor- rectlyunderstandandappreciatethetranslatedtext.Accordingly,it isessentialthatfunctionalequivalencebestatedprimarilyinterms ofacomparisonofthewayinwhichtheoriginalreceptorsunder- stoodandappreciatedthetextandthewayinwhichreceptorsofthe translatedtextunderstandandappreciatethetranslatedtext.”
“翻译意味着交流,它取决于听译文或看译文的人能了解到
些什么。判断译文的优劣不能停留在有否对应的词义、语法结构
和修辞手段,重要的是接触译文的人有何种程度的正确理解。所
以,谈效果对等最根本的是必须比较接触原文的人怎样理解原
文,接触译文的人怎样理解译文。”(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语言、文化、翻译》)P116,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年)。
有人可能认为,功能对等翻译本来就是一种不太“准确“的
翻译,因为它从形式上背离原文。可是,用这种理由指控功能对
等翻译,就等于把“准确”这个词解释成为“严格形式上的准
确”;而要正确地判断“准确”两个字的含义,就必须以译文读者
和原文读者对所接受的信息能否作出基本一致的反应为依据。
也就是说,功能对等翻译是不是更能使译文读者的反应与原文
读者的反应基本一致?如果这样来理解“准确”,那就毫无疑问,
功能对等翻译不仅能使读者容易理解,而且也准确得多。
(二)奈达在其理论著作中经常提到读者反映的问题,他认
为,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读者或言语接受者,评价译文质量的优
劣,必须看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何,同时必须把这种反应和原
作者对原文可能产生的反应进行对比,看两种反映是否基本一
致。在动态对等的翻译中,要求译文应使读者所作出的反应,与
原文读者对原文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而不求完全一致,因
为译语和原语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之间存在着很大区别。
三)形式对应(formalcorrespondence
)和功能对等(func-
tionalequivalence)(即 动 态 等 值 (dynamicequivalence))。
奈达认为在翻译中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对等:形式对应和动态等
值。形式对应在形式和内容上注重信息本身,与建立在“等值效
应原则”上的动态等值不同 。奈达详细解释了这两种等值理
论。他认为形式对应是指代表源语词或句在目的语中最切近的
具有对等功能的词或句,在语言对之间并不总存在着形式对应,
要根据原文语体来决定使用形式对应还是动态等值。他根据乔
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而提出翻译的“功能对等”说,将翻译的
过程归纳为三步:分析—转换—重构,以达到理解原文语义与基
本结构,在此基础上转达语义,最终获得与原文语义和语体上的
对等。奈达同时还认为“形式对应会歪曲接受语的语法和文体,
从而歪曲信息,造成目的语读者对译文难以理解甚至误解”。
功能对等被认为是一条翻译原则,它要求译文的遣词造句
对目的语读者也能触发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效果。这样,就必须
改变原文的形式。但“只要这种变化遵循原语转换规则,坚持文
脉一贯性原则和接受语的回译转换规则(backtransformation),
就不仅可以保留信息,而且译文也忠实可靠”。不难看出,奈达赞
同把功能对等作为一种更有效的翻译手段,从而使译文对目的
语读者也能产生同样的效果。奈达指出“:翻译中的功能对等远
不是仅仅对信息进行正确转换的事情。”他认为译文的语义质
量非常重要,要求译者采用符合译文习惯的表达方式,使译文读
来通顺、易懂。总之,功能对等优先于形式对应。
奈达试图根据原文文体及读者反映的标准,来解决形式对
应和功能对等这一对矛盾论题。他首先确定了原文文体的重要
性,特别是文体特征突出的文本,如语序排列、文字色彩、各种
修辞手法,尤其是体裁为诗歌的原文文本。然而,他认为多数情
形下,文体仍次于内容,并坚持在有些情况下,没有必要理会原
文文体特征,这在他的论述中可见一斑,“语言不同,对各类文
体的体裁接受标准也相差甚异。例如在西班牙语中完全适宜的
东西到了英语中可能一无是处。”(Nida,E.A.,1964,Towarda
ScienceofTranslatingwithSpecialReferencetoPrincipleandPro-
ceduresInvolvedinBibleTranslating,Leiden:E.J.Bill)
(四)“直译”和“意译”作为实际翻译中具体用到的两种方
法,是可以并存的。但是如果把它们当中的任何一种奉为翻译的
原则,用来统率翻译实践,显然会大成问题。试想,将“Youare
tellingme”直译成“你在告诉我”,将“Thechildisfatherof/tothe
man”直译成“儿童是成人之父”,将“openport”和“opencity”直
译成“开放港口”和“开放城市”,将“他们对我
们的工作没有很大
意见”直译成“Theyhavenogreatopintionofourwork”,将“抓紧积
肥”和“抓紧养猪”译成“resolutelygraspmanure”和“firmlygrasppig-breeding”,能行吗?
尤金·奈达首次将翻译史上长期相持不下的“直译”、“意译”之争归结为据具体情况而定的对等概念下的几种模式。作
为翻译行为的两种基本方向和准则,奈达认为形式对等和动态
对等的区别在于各自目的的不一致性,形式对等希望达到原文
文本和译文文本的对等,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原文词汇、语法、
句法结构等语言上的特点;而动态对等的目的是希望译文接受
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
的关系基本上相同,它把焦点放在了两种效果之间的对等上
(Nida,E.A.,1964,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ngwithSpecial
ReferencetoPrincipleandProceduresInvolvedinBibleTranslat-
ing,Leiden:E.J.Bill)。由此,奈达成功地把人们对翻译研究的
焦点转移到不同翻译策略可能导致不同译文的效果上来。然
而,在实际的翻译操作中,多数翻译在两者之间仍然难以抉择。
最后,奈达在 1991年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就叫做《翻译:可
能与不可能(Translation:PossibleandImpossible)》?他一开始指
出,“这篇论文的题目既非自相矛盾,也不是承认学术上的失
败,而是对翻译工作者的任务所作的实事求是的估价──翻译
是可能的,同时又是不可能的。”
他在分析了语言和文化(“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至关重要
的组成部分”)的共性之后指出,正是这些共性使翻译成为可
能。但“完全充分的翻译”(fullyadequatetranslating)有时是不可
能的。这是因为语言总是不大可能百分之百地表达思想和现
实,而且译者对于他的工作对象(译文受众)的理解能力和知识
范围不能预知,“在译品必须沟通文化差异时尤其如此。”此外,
还有语言本身的“视差”(parallax)问题,即话语、用词的表里有
“误差”或不一致的问题。
奈达在这里是从宏观上、从语言和文化的本质上来阐明翻
译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总的说来,翻译是可能的,但在很多
情况下,只能做到他所说的“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closest
naturalequivalents) 而不能做到“完全充分的翻译”(fullyade
quatetranslating)。
四、奈达的理论的不足
(一)奈达认为“翻译的重点不应当是语言的表现形式,而
应当是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要判断某个译作是否译得正确,
也必须以译文的服务对象为衡量标准”。
奈达主要是针对圣经翻译而提出这一观点的。为了传教,
译文语言能否为读者所喜闻乐见肯定是译者的考虑因素。因
此,奈达主张翻译要重视读者反应,确是有其合理并令人理解
的一面,“读者反应”论,尊重读者,却不尊重作者和原作,对原
作中显性或隐性的异彩纷呈的信息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曲解、改
变甚至是罔顾句子深层含义的有无,奈达的“读者反应”论观
点已被人们认为缺少操作性“:如果读者是攻读文学的学生,希
望了解一点外国文学的特点,那就要求译者采用直译加注的方
法;如果读者是为了消遣,那么译文可采用译语比喻代替原语
比喻;如果读者寻求的是意义上的精神,那么译文中一般应采
用意译法。”
随着各族人民之间文化交往迫切愿望的增加,用注释法传
达民族差异的方法比以往任何时候用得更加频繁。但是“读者
反应”论过分宣传译文的通俗易懂,及使人“一目了然”的重要
性,就抵销了他们偶尔也使用注释法的努力及偶尔也宣传注释
法必要性论点应起作用。
奈达的理论过于集中在解决译文的交际性和可懂性的问
题上,因而其适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在《圣经》的翻译领域强调
可懂性自然有其道理,但如果在世俗文学作品的翻译中也始终
把译文的可懂性摆在第一位,势必导致原作语言的简化,甚至
非文学化。
(二)奈达曾经提出“翻译是科学”的主张,后来又基本放弃
了这一主张。不管是提出还是放弃,他都没有提出充分的、令人
信服的论证。
然而,尽管奈达的翻译思想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
奈达以现代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社会符号学、交际学理论和信
息论为指南,采用不同于传统的、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方法,对
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种种问题都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参考文献:
[1]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2]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语言、文化、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3]张经浩.谈谈对奈达的所知和理解—兼介绍奈达新著《语言
迷》[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2)
[责任编辑 于连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