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的形成规律(课堂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氧离化子物的分配解位能数 =单键强度
根据单键强度的大小,将氧化物分为三类:
玻璃形成氧化物(网络形成体):键强大于80kcal/mol; 玻璃调整氧化物(网络外体):键强小于60kcal/mol ; 中间体氧化物(网络中间体):键强在60~80kcal/mol之间;
2.4.3 键性
化学键一般分为金属键、共价键、离子键、 氢键和范德华健五种形式。在玻璃形成中, 有重要影响的是金属键、共价键、离子键。
纯粹共价键化合物多为分子结构。在分子内 部,由共价键连接,分子间是无方向性的范 德华力。一般在冷却过程中质点易进入点阵 而构成分子晶格,也难形成玻璃。
单纯的键型不易形成玻璃,离子键、金属键 向共价键过渡,形成离子-共价、金属-共价混 合键时容易形成玻璃。
能量,使其处于低能量的稳定态。
5
.
2.2 玻璃形成的热力学条件
从热力学角度,玻璃是不稳定的或亚稳的,一定 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晶体。
实际上玻璃能够长时间稳定存在。 玻璃与晶体的内能差值不大,析晶动力小; 析晶需要克服位垒。
6
.
2.3 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
从动力学角度,析晶克服的势垒(析晶活化能),包括成核 所需建立新界面的界面能和晶核长大所需的质点扩散的激活 能。如果这些势垒较大,尤其当熔体冷却速度很快时,黏度 增加甚大,质点来不及进行有规则排列,晶核形成和长大均 难于实现,从而有利于玻璃的形成。
2.4.1 熔体结构
一般认为,如果熔体中阴离子基团是低聚合的,就不容易 形成玻璃;阴离子基团是高聚合的,则容易形成玻璃。
但熔体的阴离子基团的大小并不是能否形成玻璃的必要条 件,只要析晶激活能比热能相对大很多,都有可能形成玻 璃。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20
.
2.4.2 键强 (孙光汉理论)
可以用单键强度(即MOx的解离能除以阳离子M的配位数) 来衡量玻璃的形成能力。
由T-T-T曲线“鼻尖”之点可粗略求得该物质形成玻璃的临
界冷却速度 dT dt C
dT TN
dt C N
三T即:Time-TemperatureTransformation
三T曲线的绘制:
1、选择一个特定的结晶分数10-6;
2、在一系列温度下计算成核速率IV 、生长速率u ; 3、把计算所得IV 、u代入(2-1)式求出对应时间t ; 4、以 ΔΤ=ΤM-T 为纵坐标,冷却时间t为横坐标作出
第2章 玻璃的形成规律
1
.
主要内容
2.1 玻璃的形成方法 2.2 玻璃形成的热力学条件 2.3 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 2.4 玻璃形成的结晶化学理论 2.5 氧化物玻璃形成区
2
.
2.1 玻璃的形成方法
熔体冷却(熔融)法和非熔融法 熔融法是把单组分或多组分物质加热熔融后冷
却固化而不析出晶体。 非熔融法:气相和电沉积、真空蒸发和溅射、
熔点附近熔体的粘度以及转变温度的 大小对能否形成玻璃有重要作用
结论: 1、熔体熔点Tm附近粘度大易生成玻璃; 2、Tm较低,Tg较高,即Tg/Tm较大易生成玻璃。 3、易形成玻璃的氧化物位于直线的上方,而较难形成
玻璃的氧化物位于直线的下方(“三分之二”规则)。
2.4 玻璃形成的结晶化学理论
23
.
离子键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以单独离子存在,流 动性很大,凝固时靠静电引力迅速组成晶格。 离子键作用范围大,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且 离子键化合物具有较高的配位数(6、8),离 子相遇组成晶格的几率较高,很难形成玻璃。
例如:NaCl、CaCl2
金属键物质,在熔融时失去联系较弱的电子, 以正离子状态存在。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 性,并在金属晶格内出现最高配位数(12), 原子相遇组成晶格的几率最大,最不易形成 玻璃。
u
u
IV
IV
(A) T 1、过冷度太小或过大,对成核和生长均不利。只有在一定过冷度下才能有最 大的IV和u 。 2、IV和 u两曲线重叠区,称析晶区,在此区域内,IV和 u都有一个较大的数 值,既有利成核,又有利生长。
3、两侧阴影区为亚稳区。左侧T 太小,不可能自发成核,右侧 T太大,温 度太低,粘度太大,质点难以移动无法形成晶相。亚稳区为实际不能析晶区。
7
.
2.3 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
熔体缓慢冷却,最好的玻璃生成物也可以析晶; 熔体快速冷却,金属合金亦可能形成金属玻璃。
从动力学观点看,生成玻璃的关键是熔体的冷却 速度(即黏度增大速度)。
8
.
(塔曼)成核、生长速率与过冷度的关系
u
u
IJ
IJ
u
u
ΔT
Iv Iv
ΔT
析晶区
成核、生长速率与过冷度的关系
4、如果 IV和 u的极大值所处的温度范围很靠近,熔体就易析晶而不易形成玻 璃。反之,就不易析晶而易形成玻璃。
玻璃形成动力学理论——3T图(乌尔曼)
所谓3T图,是通过T-T-T(即温度-时间-转变)曲线法, 以确定物质形成玻璃的能力大小。 首先确定可检测到的晶体的最小体积(容积分率), 再考虑熔体究竟多快的冷却速度才能防止这一结晶量的 产生。 根据熔体在给定温度和给定时间下,微小体积内相转 变动力学理论。
3T图。
TM
T 亚
稳 液 相 Tg
结晶相
玻璃相
t
只有三T曲线前端即鼻尖对应析出10-6体积分数的晶 体的时间是最少的。为避免析出10-6分数的晶体所需的 临界冷却速率可由下式近似求出
( d d ) c T T t n / n ( T n T M T n )
若(dT/dt)c大,则形成玻璃困难,反之则容易。
液体中分解合成等方法。
3
.
2.2 玻璃形成的热力学条件
在足够高的熔制温度下,晶态物质原有的晶格和质点 的有规则排列被破坏,发生键角的扭曲或断键等一系
列无序化现象,它是一个吸热的过程,体系内能因而
增大。
ΔG=ΔH-TΔS
从热力学上说熔体属于稳定相
在液相点以下,体系往往通过分相或析晶的途径放出
均匀成核,时间t内单位体积的结晶 V L 描述为:
V
VL V
3
Ivu3t4
u3fsaK 02T1exp H RfT Tr
Iv
103
expTr3BTr2
令结晶容积分率 V L =10-6,带入上述公式,可确定某物质 V
在某一温度形成结晶容积分率所需的时间,并可得到一系
列温度所对应的时间,从而作出“三T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